- 相關推薦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拜年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拜年的作文1
今晚是大年三十,也是一年一度的除夕節,街上裝扮的紅紅火火。瞧!小白兔家的門上貼著對聯,紅紙黑字,那些祝福語看得人格外舒服。
看!老鼠不知從誰家偷來了燈籠,像大戶人家一樣在門前掛上了。大街小巷里,處處一派張燈結彩的繁華景象。
晚上6點,大家這會兒正聚在一起吃團圓飯。這時,兩只黃鼠狼拖著疲倦的身體,一邊走一邊揉著餓得癟癟的肚子,“大哥,都除夕了,好歹弄一點吃的吧?都七天沒吃東西了。”另一只黃鼠狼說:“小弟,再忍忍吧!”兩只黃鼠狼又沉默了,一聲不吭地繼續往前走。
兩只黃鼠狼不知不覺就來到了雞小鎮。兩只黃鼠狼透過窗戶看見羽翼飽滿的雞不由得停住了,定定的站在那兒流著口水。
黃鼠狼大哥,無意中看見了一只雞提著大包小包行色匆匆地趕著回家的`路。黃鼠狼大哥正準備喊小弟逮那只雞,卻瞥見了路旁正在保護雞安全的狗警察,不得不打消了這個念頭,可究竟怎樣才能吃上一餐雞呢。總連不能大年三十都餓著吧!可四處都是狗警察,該從哪下手呢?
黃鼠狼絞盡腦汁地想,它靈機一動,眼珠一轉,奸笑著說:“小弟,大哥我有一計。” 黃鼠狼小弟一聽,立馬把耳朵給遞來,“這樣……這樣……”就這樣黃鼠狼要低人一等地給雞拜一次年。
黃鼠狼一身正裝,一副改過自新的樣子,來到一家雞門前。“雞,請施舍給我們一些食物吧,我們發誓再也不來打擾你們了。”一只雞說:“等等黃鼠狼,要想讓我們相信你,必須拿出一點誠意,來把你給我們的禮盒拿過來給我檢查檢查。”
門吱嘎一聲開了。還沒到三秒鐘,雞就把禮盒拿了過來。嘭的一聲,門又關上了。
禮盒外面寫著“新年快樂”。打開禮盒一看:青翠欲滴的小青菜,脆脆的胡蘿卜,香脆的蘋果……一只雞抵不住這美味的誘惑,便慫恿另一只雞:“小豆,你看黃鼠狼送來這么多好吃的,說不定真改過了。我們就送一點食物給他們吧。”“是啊,是啊。”在門外的黃鼠狼聽到他們的方法起了效應,立刻附和道。
小豆還在細細的檢查禮盒,可怎么也查不出任何蹊蹺。“你看,都檢查不出問題,就說明他們是真誠的。”“是啊是啊,”在他們千言萬言的里應外合下,小豆終于被他們說服了,可心里總是怪怪的。
正當小豆準備把禮盒還給黃鼠狼中,無意間碰到了“年”字,禮盒竟出現了第二層,而那第二層里卻裝著殺雞的兇器——兩把刀。
小豆和小憨傻眼了,黃鼠狼搶到兩把刀,挾持了小豆和小憨,抓住他們塞進了汽車,小豆大呼救命,其他雞聞聲攆出門,可已經晚了,只得趕緊撥打了“110”報警。
警察24小時也沒有破案,可憐的小豆和小憨,已經成了黃鼠狼兄弟的下酒菜了。看來,有些物種的本性是很難改變的,小雞們可要吸取教訓,別再貪得黃鼠狼的禮物了。指導老師:徐曉燕
拜年的作文2
每年正月初一,我們全家人都要起個早床回老家拜年。吃過早飯,大哥、三弟和我一起開車回老家三胡灣拜年。各家各戶的串門,見人就拱手作揖,道一聲“新年快樂”或“恭喜發財”之類的祝福語。如果哪家有“新香”(老人去世第一年叫“新香”),哪怕是你的輩分再高也要去主人設在堂屋神龕旁邊的“靈屋”前磕頭,因為大家都遵循“亡人為大”的老規矩。主人還會在門前安排專人放鞭炮答謝前來吊唁的鄉親們。磕頭前是不用打招呼的,進門就磕頭,磕頭時主人也陪同下跪,磕完頭再說話。主人會遞上香煙,泡上好茶,品幾口香茶,寒暄幾句然后匆匆的趕下家繼續拜年。
我們孝感的習俗,大年“初一”一般是回老家拜年。初二去外婆家拜年,外公外婆還會準備幾個紅包發給外孫們,所以小孩子們都喜歡去外婆家拜年。初三是女婿和“準女婿”給岳父岳母拜年的好日子,必須帶上好煙好酒和各種禮物,當然也少不了“孝感麻糖”和“孝感米酒”等地方特產。初四則是去姑媽或叔叔家里拜年,從初五開始就可以到同事和朋友家里拜年了。只要是在“月半”(正月十五)之前,都可以拜年,過了“月半”就不叫拜年了,只能叫“串門”。拜年還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不能超過正午12點,下午一般是不拜年的。當然,特殊情況就要另當別論了,比如路途遙遠,路上堵車或者其他特殊原因遲到,親戚們一般是不會見怪的!主人早就準備好美味佳肴招待來拜年的親人們,酒足飯飽之后,遞上香煙,泡一壺好茶話話家常,或者打打撲克,打打麻將娛樂一下,輸贏都是次要的,關鍵是大家都要開開心心的。小孩子們既可以收到很多“紅包”,還可以吃到各種可口的零食,如“炒花生”、“炒蠶豆”、自制的糖果等。
拜年是親戚們之間一條重要的紐帶。平時大家各忙各的,沒有時間串門,很多親戚都不在一個村子(或城市)里居住。如果沒有什么婚喪嫁娶的大事,一年上頭也見不著面。如果春節期間也不拜拜年,不互相走動一下,那么親情勢必會越來越淡漠。
帶上禮物四處拜年當然很辛苦,如果趕上雨雪天就更麻煩了,春節搭車往往擁擠不堪。如果路況不好,還要忍受顛簸之苦,但拜年可以使親人們之間聯系更加緊密,互相關愛,互相幫助,聯絡感情。因此,不要再找任何理由和借口回避拜年,帶上禮物趕緊出發吧!遠方的親人們早已備上好煙好酒好菜等著你,何樂而不為呢?
整個春節期間人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據說微笑也是會“傳染”的!大家辛辛苦苦在外奔波一年,收入頗豐,正好趁春節假期回老家看看父母,看看鄉親們,拜拜年,喝喝酒,話話家常。在親人們的稱贊和鼓勵下積蓄力量,來年再繼續奮斗,再創佳績!
拜年的作文3
過年了,我和爸爸媽媽回到了老家過年,爺爺奶奶可高興了,天天帶我們去串親戚、給父老鄉親們拜年。可不,今天是大年初四,我們一家人早早地到了五姑奶奶家去拜年。
五姑奶奶家的裝修可美麗別致了。你瞧!客廳正中央擺著一張圓圓的茶幾,上面 還 放著許多各種各樣的零食。茶幾后面有一排柜子,柜子上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水晶花瓶了,水晶花瓶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花瓶里插滿了鮮花,有百合花、有滿天星、有紅玫瑰、有許多不知名的花草、還有一朵名貴的藍色妖姬,芬芳迷人!茶幾上面的墻上還掛著一幅精致的.手工繡花圖,這幅繡花圖上有高大的鄉間別墅,漂亮的花園,大片的田地;還有大大的果園、菜園和魚塘;又有成群的牛羊雞鴨在干凈寬敞的后院里悠閑地覓食、散步。這美麗的景色 使 幅繡花圖顯得那么清秀典雅,高貴中帶著幾分樸素,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吃飯了”五姑奶奶招呼大家。飯桌上已經擺滿了美味佳肴,有香甜的玉兔包、有鮮美的黃鱔、有咸咸的醬鴨、有鮮嫩的竹筍、還有脆脆的“開心果”……熱情的五姑奶奶還買了兩大瓶飲料和葡萄酒給我們喝。看到這美味的飯菜我肚子里的饞蟲早已鉤起來了,可是三叔還沒到,不能吃飯。我只能拼命地咽口水,等啊等啊,三叔終于到了。“開吃了”我連忙坐到餐桌前,倒了一大碗飲料,便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大人們還打趣地叫我“小饞貓”。吃過飯,五姑奶奶給大家泡了茶,五姑奶奶家的茶里有橘皮、青豆、蘿卜干、枸杞、龍井茶葉,可香了。大家一邊聊天,一邊喝著香醇的茶,處處都洋溢著過年的氣氛!過了一會,我閑地無聊,便叫爺爺帶我上街瞧瞧!爺爺笑呵呵地答應了!
街上早已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大家紛紛購買年貨,或是走親訪友地拜年,家家商店門前都掛著色彩鮮艷的大紅燈籠或貼著大“福”字來迎接新年的到來!我一會兒拉著爺爺買焰火棒,一會兒東逛西逛。我和爺爺進超市買了些年貨和零食,正準備回五姑奶奶家,一個聲音在我們耳邊響起,“年水!”我回頭一看,原來是五姑爺爺,他正在自己的水果店里賣水果。“哎,我來了!”爺爺回話。我們走到水果店里,五姑爺爺握握爺爺的手,又摸摸我的頭,還給我們拜了年,嘴里還不停地說:“我家飯菜不好吧,別嫌棄啊!”“我要看店,不能陪你們了,別見怪啊,呵呵!”聽著著些質樸的話,我心里暖洋洋的。我們要回五姑奶奶家了,五姑爺爺拿出幾個大蘋果和幾個大水蜜桃要送給我吃,爺爺趕忙說:“不要了,悠悠又不嘴饞!”“收下吧,給彩鳳吃也好啊。”爺爺見推辭不了,只好收下了,“謝謝了!”爺爺說。我又回頭一看,五姑爺爺在熱情地招呼大家買水果,“五姑爺爺真勤快!”我心里想著。
等我和爺爺回到五姑奶奶家已經是下午一點半了,我們大家給五姑奶奶拜了年,就戀戀不舍地回家了,五姑奶奶還送了我一個“旺旺大禮包”,“新年快樂”這幾個字在大家的耳邊久久回蕩,心里都充滿了幸福的感覺!
拜年的作文4
今天是大年三十,為姨娘帶娃娃的婆婆被我們請來一起過節。今年,為了響應政府號召,市民們都沒有鳴放鞭炮,周圍的空氣的確好了許多,沒有了往常的硫磺煙味,但是禁放鞭炮,讓周圍安靜了許多,各家各戶都在自己家里團聚,再加上我們這個小區很多人的老家在外地的居多,他們早早就回家過年了,這讓周圍更顯得冷清的怕人,但是也有熱鬧的地方,那就是精彩紛呈的電視節目,廣大電視人為了給全國人民送上一道道“大餐”,他們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表現了一種偉大的“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
記得去年在邳州老家過年的,一大家子人守在一起,有說有笑,大人們聚攏在一起打牌聊天,我們小孩子們在一起做游戲,彼此好久沒見面了,互相對對方的游戲方式充滿了好奇和新鮮感。時不時有鄰居大叔或大伯家放起了“霹靂啪啦”的鞭炮,我們站在遠處捂住耳朵,笑著跳著!大年初一的早晨把農歷過年的氛圍推上了高潮,持續不斷的鞭炮聲自是不必說,就連大人也趕早,去他的叔叔伯伯或爺爺奶奶等長輩家磕頭拜年,小孩子們也單獨或一起去長輩家磕頭拜年,長輩們早早準備好了最好的'香煙和好吃的,磕頭拜年的大人一邊說著祝福拜年的話,一邊接過長輩遞來的香煙,做在火爐旁向長輩匯報一年來的收獲和心得。小孩子們磕過頭后,自然會討得果子、土豆片等平時吃不到的好東西。
今年過年因為要陪婆婆,所以是在南京過的,年三十這天,我們家功勞最大的要數媽媽了,她從早一直忙到晚,燒了一大桌子的飯菜,有烤鴨、肉圓子、紅燒雞、香腸、香菇菜心等等,我數了數,有十六道菜,兩份湯,晚飯開始前,爸爸笑盈盈地說道:“今天是大年三十,也是年夜飯,我們請實驗小學的好學生姚路恬同學給我們說幾句祝詞,好不好?”,大家一起鼓掌。我清了清嗓子,有點害羞的說:“今天是除夕,明天就是春節了,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事事如意!恭喜發財”一邊說,我一邊拱手,擺了一個恭喜發財的姿勢,接著我看著爸爸說:“下面請爸爸媽媽婆婆各說幾句。”爸爸說:祝愿大家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平安順利。媽媽說:祝愿恬恬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進步,越來越漂亮。婆婆說:祝愿孩子們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順利!每個人說完后都獲得了大家熱烈的掌聲。說完祝詞,大家動起了手中的筷子,品嘗著豐盛的佳肴,我心里也是陶醉了:雖不能算是山珍海味,但是有家人的陪伴,讓我們都陶醉了!大家一邊說著,一邊夾著菜吃,每個人都以飲料代酒,互相碰杯,互相祝福著,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滿滿的笑容。
吃過年夜飯,我們一家上床圍著被子,等待過年聯歡晚會的開始!
拜年的作文5
“飛雪迎春含梅怒放,和風拂堤嫩柳樹芽”,一年一度的春節又要來了,拜年是春節的一個重頭戲,和往年一樣,這個大年初一,我早早地就起床,準備去外公外婆家拜年。
外公外婆住在安置房里,離我們這并不遠。車子慢慢地行駛著,周圍的樹木從我的視線里快速的移動,我的心情變得格外激動。一是因為可以見到和藹可親的外公外婆,二是因為我可以多收點壓歲錢。
一會兒,就到了外公外婆家門口。“啊,真漂亮!”看到門前的這一派景象,我發出了這樣的感嘆。門的兩邊貼上了一幅新的春聯,上聯是:一帆風順年年好;下聯是:萬事如意步步高;還有一個橫批;五福臨門!門上掛了一對紅艷艷的大紅燈籠。我看了,眼睛濕潤了,我又似乎懂得了外公外婆對我的愛,它就像一個暖爐,使我溫暖。
一進門,我本想先說新年賀詞的,可話到嘴邊,居然不知道要說什么了: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昨天嘀咕了一天的新年賀詞,怎么連一個字也想不起來了?望著外公外婆那兩張親切的臉,我的心突然“怦怦”地跳了起來:外公外婆那么熱情接待我,我總不能這么絕情,連一句話都不說吧。沒辦法,我只能湊合湊合,喊聲“外公外婆”。沒想到兩個老人聽到這幾個字,連忙應了好幾聲:“哎!哎!哎!”我把手中的年貨放在茶幾上,攙著外公外婆那兩雙溫暖的大手坐了下來。可是,兩個老人就是閑不住,一會兒給我泡奶茶,一會兒給我嗑瓜子,這會兒,又問起了我的期末成績。我把外公外婆拉到身邊,吞吞吐吐地說:“這次,我…。。我考得不太好,退,退步了。”說到這兒,我慚愧地低下了頭,手上出現了小動作,臉上突然之間發燙了。我覺得自己對不起外公外婆,我。而外公卻用雄壯的聲音說:“沒關系,人難免會犯錯,只要你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去改正它,就是好孩子!你能誠實地說出自己的'成績,就是好樣兒的!”說著,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個大紅包,塞到我手里:“祝你在最后一個學期里,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加油!”我抬起頭,看見坐在一旁的外婆也為我豎起了大拇指。我的心情突然之間就從陰天轉到晴天了。我站起來,深深地向外公外婆鞠了個躬:“謝謝外公外婆信任我,我祝你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萬事如意!新春快樂!’還有謝謝你們的大紅包!”外公外婆哄然大笑,我也莫名其妙地跟著笑起來。
后來,我用這些壓歲錢買了很多書來看,這些書讓我增長了許多知識。我愛春節,它讓我領略到了中國的民俗文化,讓我感受到了家人之間的濃濃親情。我感謝春節給我帶來的一切,我愛春節!
拜年的作文6
除夕一過,在新的一年里,大家都要出門來拜年,共賀新春。
初一一大早,爺爺奶奶家便重新打掃得格外干凈,茶幾上放好了待客的食物。整裝戴衣,一副神采奕奕的樣子。我穩坐在電腦前,也完成著網上拜年的任務。
和曦的春光趕走了冬夜的冰冷,溫柔的春風撫摸著沉睡的萬物,朱紅的大門送走了舊歲,哈達似的小路迎來了新氣象、新客人。
幾天沒來網上,新的變化還真不少哩!QQ、搜狗、百度等門戶都換上了火紅的新年圖片,讓人眼前一亮。學習、作文類網站的BBS都十分火爆,新年的祝福,flash動畫擠滿了一籮筐,關于豬年的美文佳作也都火爆出爐,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出了視頻,白云老太那一句經典的“歐耶!”也風靡全網。讓我在第一時間知道的,定是我的鐵桿網友,可真是謝謝他們了。
突然。兩種敲門聲傳入耳蝸。一種是大門清脆的“當當”聲,另一種是QQ程序的木門聲。一面是叔叔阿姨們提著大包小包來拜年,一面是遠方的老舅上了線。放下耳麥,向客廳里的來客們,接連賀了喜,祝了福后,便急匆匆地回到了電腦前,老舅已經來話了,“過年好!”“老舅過年好!”哈哈,老舅是我訪到的第一個親人。“祝老舅健康長壽!”還“遞”過一個飽滿的“橘子”,一杯“冒氣的茶”。“你的‘橘子’不錯”老舅跟我開了個玩笑,“給你個‘紅包’吧!”一個鮮艷的紅包
跳到了屏幕上,我迷惑不解,突然又出現幾行字,“一點小意思,請笑納!”哇一張小方桌上放著一疊疊的百元大鈔,這么多錢,少有數千,多則十萬,這Q表真有意思!“謝謝老舅了!”退出聊天后,還能依稀聽到外面的寒暄和問候呢!不過老舅卻斷斷續續發來幾張那邊親人的照片,還有些喜慶歡快的歌曲。照片里的老舅老妗,小孩子們,個個都紅光滿面,喜氣洋洋的,我趕忙把照片存了起來,并托付老舅帶我向那兒的親人問好。聽著歡快婉轉的歌曲,嗑著瓜子,過年真好!回頭拿一杯水,鏡影里有爺爺奶奶的身影。我急忙把他們請進屋,用攝像頭給他們照了倆張照片,連同我和弟弟的一并發了過去。這下子,就你見到我,我見到你了,既方便又快捷,網上拜年真不錯!我給他倆看了老舅那邊親人的照片,爺爺奶奶細細地看著,臉上露出了笑容,一副聚精會神的樣子,全然沒有顧及到外面的客人。
叔叔阿姨們走進電腦房,奶奶正在網上與老舅聊天,遠隔百里的親人,卻仿佛是坐在身邊,科技的威力真是太強大了!我走到了另一個臥室電視機前面的弟弟旁,他正對著滑稽的動漫人物笑得前俯后仰,我的心靈也受到強烈的撞擊。那種力量,不是幽默,而是親情。也許剛才屋內比屋外的拜年更情深,不是那盒盒禮品所能包容的,不是那句句寒暄所能表達的,不是任務式的探訪所能體會的。一壺清茶,一臉笑容,促膝長談,通心貼肺,真摯真誠,一身溫暖。
明年的春節,讓我們有更多人在網上互致自己美好的祝福吧!
拜年的作文7
“飛雪迎春含梅怒放,與風拂堤嫩柳樹芽”,一年一度的春節又要來了,拜年是春節的一個重頭戲,與往年一樣,這個大年初一,我早早地就起床,準備去外公外婆家拜年。
外公外婆住在安置房里,離我們這并不遠。車子慢慢地行駛著,周圍的樹木從我的視線里快速的移動,我的心情變得格外激動。一是因為可以見到與藹可親的外公外婆,二是因為我可以多收點壓歲錢。
一會兒,就到了外公外婆家門口。“啊,真漂亮!”看到門前的這一派景象,我發出了這樣的感嘆。門的兩邊貼上了一幅新的春聯,上聯是:一帆風順年年好;下聯是:萬事如意步步高;還有一個橫批;五福臨門!門上掛了一對紅艷艷的大紅燈籠。我看了,眼睛濕潤了,我又似乎懂得了外公外婆對我的愛,它就像一個暖爐,使我溫暖。
一進門,我本想先說新年賀詞的,可話到嘴邊,居然不知道要說什么了: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昨天嘀咕了一天的'新年賀詞,怎么連一個字也想不起來了?望著外公外婆那兩張親切的臉,我的心突然“怦怦”地跳了起來:外公外婆那么熱情接待我,我總不能這么絕情,連一句話都不說吧。沒辦法,我只能湊合湊合,喊聲“外公外婆”。沒想到兩個老人聽到這幾個字,連忙應了好幾聲:“哎!哎!哎!”我把手中的年貨放在茶幾上,攙著外公外婆那兩雙溫暖的大手坐了下來。可是,兩個老人就是閑不住,一會兒給我泡奶茶,一會兒給我嗑瓜子,這會兒,又問起了我的期末成績。我把外公外婆拉到身邊,吞吞吐吐地說:“這次,我…。.我考得不太好,退,退步了……”說到這兒,我慚愧地低下了頭,手上出現了小動作,臉上突然之間發燙了。我覺得自己對不起外公外婆,我……而外公卻用雄壯的聲音說:“沒關系,人難免會犯錯,只要你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去改正它,就是好孩子!你能誠實地說出自己的成績,就是好樣兒的!”說著,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個大紅包,塞到我手里:“祝你在最后一個學期里,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加油!”我抬起頭,看見坐在一旁的外婆也為我豎起了大拇指。我的心情突然之間就從陰天轉到晴天了。我站起來,深深地向外公外婆鞠了個躬:“謝謝外公外婆信任我,我祝你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萬事如意!新春快樂!’還有謝謝你們的大紅包!”外公外婆哄然大笑,我也莫名其妙地跟著笑起來。
后來,我用這些壓歲錢買了很多書來看,這些書讓我增長了許多知識。我愛春節,它讓我領略到了中國的民俗文化,讓我感受到了家人之間的濃濃親情……我感謝春節給我帶來的一切,我愛春節!
拜年的作文8
伴著紛紛揚揚的雪花度過啦一個極富情趣的圣誕節,側耳傾聽,新年的腳步聲便近啦。
翹首東望,時光隧道中正姍姍走來一個晶亮晶亮的日子,讓我們輕輕向它招手:
新年,你好!
新年是過去一年的終點。回顧過去的日子,在一年的三百六十五里路上,盡管有著幾多曲折、幾多坎坷、幾多磨難,但我們已經走過來啦,而且畢竟我們已經走到啦終點。
就像爬山一樣,當你沿著陡峭曲折的山路,無比疲憊的爬到頂峰,感受“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時候,你的心情一定是難以形容的興奮和自豪吧。又如跑完馬拉松賽的運動員,不管能否取得好名次,都是令人敬佩的。
是的,面對新年,我們都是勝利者!
回首我們的人生旅途,在逝去的三百六十五個充滿風霜雨雪的日子里,我們奮斗過、進取過、失敗過,也成功過。
我們的歡笑和失落、我們的迷惘和困惑,都成啦無比美好的記憶啦,正如普希金在一首詩中所說的:“而那過去的,都會染上莫名的相思。”不是嗎?
新年也是新的一年的起點。元旦是時光的一個里程碑,在元旦這一天,我們的是暢想未來,展望未來的征程,那些就要完成的事業、即將到來的機遇、美好的前景正在前方隱約向我們招手,以神秘的夢幻和無盡的快樂誘惑著我們。
于是,我們心里又燃起啦信心和希望,顧不得自己的疲憊和傷痛,又要義無反顧地風雨兼程啦。
新年總是在一年最冷的時候到來,然而,冬天來啦,春天還會遠嗎?
是的,希望就在前面,芳草萋萋、萬紫千紅的春天、驕陽似火,萬木蔥蘢的夏日就在前面……
那無數的詩情畫意等待著我們去感受去描繪:灑滿陽光的湖畔的早晨、落滿花瓣的小徑的黃昏,還有江南雨巷的青石小路上的煙雨蒙蒙,北國和煦春風里一碧萬傾的麥田、清清的小河……就等待在時光之河的前方向我們招手……
人生的華章雖還沒有完全譜就,理想的彩蝶已在夢幻中像音符一樣翩翩飄過啦……
是的,盡管前行的`道路依然坎坷,凜冽的寒風依然肆虐呼嘯,但為啦心中那輪紅紅的太陽,為啦那不滅的希望和美麗的憧憬,我們還得向前、向前……
因為我們的事業需要自己,我們的理想等著自己去實現,可能我們顧不啦太多的阻撓和牽掛,我們的世界無需別人的理解與喝彩!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新年的到來,總是會觸動我們心靈深處的一些東西的。諸如時光的流逝、人生的易老、老大的無成等等。但不管怎么說,一年的三百六十五里路就要走到盡頭啦。
讓我們漫卷案頭的千頭萬緒,拋開煩憂,停止奔波,舒展一下疲憊的腰身,以一顆洗滌過的心,平靜地等待午夜那一聲鐘響,向未來獻出最虔誠的祈禱吧,因為新年就要來啦!
新年來啦!
結尾:站在元旦這一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上,向著明天、向著東方那輪冉冉升起的紅日,讓我們放飛心中的白鴿,以怒放的百合花的心情,真誠地道一聲:
新年,你好!
拜年的作文9
從回憶中,我能搜索到記憶猶新的事,非“拜年”莫屬。拜年是我們那的一個習俗,不同于年初一拜年的那個拜年。我們那還叫“拜衫年”。
我能記事是在六歲,我記得,在那之后的十幾年里,每年我都會跟著父親去“拜杉年”。當然,并不是每次只有我倆,有時多出一個,或妹妹或弟弟或姐姐;有時多出兩個,或弟弟和妹妹,或弟弟和姐姐;有時全去了,弟弟妹妹姐姐一起去,甚至伯父和我媽也去湊熱鬧。
“拜年”的程序是怎樣的呢?想要知道,就跟著我的回憶和我一起去了解了解吧:這“拜年”的時間是固定在除夕的白天(大年初一也去,只是好像不叫“拜年”),當然,上午這個時候是很人去的,下午才是“拜年”的“高峰期”。下午比較早的時候,我們還在家里忙碌著,就有同村的人陸陸續續去了,有的還是敲著鑼打著鼓去的呢。去“拜年”是要準備吃的東西的,給那些山里廟里的“神仙”們“吃”的。肉類是必需品,以豬肉為主,雞肉常為輔,也就是說雞肉可以不用的。當然了,為了體面,人們是盡量找到雞肉來。豬肉可以是一小快,而雞肉則需全的。這些肉必須煮熟來,我家是常放在“豬腿文蓮”這道菜里煮。在那些“吃”的東西里,還有年貨,市場上買的有蘋果、梨等水果,有餅干、糖果等零食類食品,有葡萄干、梅干等干果;市場上買的外,還有自家制的,不是很多,全是油炸食品,如豆果子、油角等。準備了這些東西,傍晚很快就來了,四五點鐘是我們去“拜年”最經常的時候,差不多每年都這樣。我們去的時候是洗過澡的,提著籃子里裝著的東西,朝著目標前進。來到目的地不多時,“拜年”儀式便會開始。其實這儀式同祭祖是相似的,燒香燒燭燒紙點炮竹,嘴里祈求一句:保佑一家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再雙手相握或合十,對著廟和四面八方行三個禮就行了。做完這些,便可回家了。回家之后,還要在家里家外再燒香燒燭燒紙點炮竹,在門右上方插一香一燭,便大功告成。
看完這些后,你或許有個疑問,怎么就是不提及那里是怎樣的呢?別急,這不就要說了嗎:“拜年”的`地方,其實就是有廟的地方。而廟呢,有大有小,我們村的是小的,有20平方米。那廟離我家有四五百米,走小路去。廟是在山腳下的,那么,廟的后面便是山了,那么,有山便有樹,也就有杉樹,那山里就有千千萬萬的杉樹(也許這就是“拜杉年”的由來)。這廟有一個特點,就是每個廟的周圍都有大樹,或者是桂花樹,或者杉樹(很老的,或許這才是“拜杉年”的由來吧),或者不知名的野果樹。這樹也可以在廟的后面。我們那的是桂花樹,很大很大,有50厘米的直徑。嗯,我還得說說,我們村還有一個我們不去“拜年”的小廟(當然是會有人去),那里的是一棵20厘米直徑的杉樹。那么,就到這里了。
最后,來個總結。對于這個“拜年”,我不曾否認它,雖然,它的確是一個迷信。但是,你不懂,它承載著我們的歡樂、情趣,以及心中那份不可或缺的希望:保佑一家平平安安,順順利利、你覺得呢?
拜年的作文10
睜開蒙朧的睡眼,我從枕頭底下摸出手機看了看,立刻嚇了一跳,怎么會到九點一刻呢?媽媽可是說過,九點半以后再給外公拜年,就不能拿壓歲錢了呀!我馬上跳了起來,火速穿好衣服,拽起還迷迷糊糊的表哥就往下跑。還好趕上了,我那甜甜的小嘴搶先對外公說:“祝外公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表哥也緊跟一句:“祝老爹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外公哈哈大笑,他一邊笑,一邊掏出兩張鈔票,給我們一人發了一張!我們把錢裝進紅包,樂滋滋地一蹦一跳地“蹦”回了樓上。
“哎呀,你們怎么有空來我這兒呢?”這是媽媽的聲音,嘴上還沾著牙膏泡沫的我好奇的往樓下望了望。原來是馬姑姑、伏姑父還有他們四歲的女兒——可愛的伏正正。
正正真是可愛!今天她穿了一身漂亮的粉紅色的衣服,紅撲撲的小臉一個勁地朝我微笑。我高興地跑回自己的房間,拿了一個芭比娃娃給正正玩,瞧啊!她一會兒給芭比娃娃梳頭,一會兒給芭比娃娃換衣服,玩得多開心啊!
下午的時候,媽媽領來了一位爺爺,“榕榕,快叫陳爺爺。”媽媽笑容滿面的.領著陳爺爺上了樓,“陳爺爺是來接你的,你和陳爺爺一起去李奶奶家。記住,到了奶奶家要先說:‘奶奶新年好!’哦!爸爸媽媽一會兒就去,你先在奶奶家看電視等媽媽。”“好的!”我乖巧的說。
我和爺爺一起來到了奶奶家,奶奶看見我來非常高興,我當然沒有忘媽媽的囑咐嘍,“奶奶新年好!”我甜甜地說。
“好好好!”奶奶還有奶奶身旁的一位哥哥一起說。我和奶奶他們進了屋,打開電視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不一會兒,爸爸媽媽來了。他們和李奶奶一起打起了牌。我百無聊賴,奶奶把我帶上了樓。我上去一看,有一臺電腦。反正我也沒事干,我打開電腦登陸了土豆網,看起了動畫片“魔卡少女櫻”。媽媽說今天我們要留在奶奶家吃晚飯。到了晚上,我下樓一看,哇!好豐盛的晚餐啊!有紅通通的大蝦,香噴噴的魚,美味的烏賊炒白菜……我攙的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開飯嘍!”等到餐桌布置齊全,我就急急忙忙地把大家都喊來了。大家圍著桌子坐在一起,原本寬敞的桌子立刻變的窄小了。我們“開吃”了,我搶先拿了一塊大大的烏賊肉,像餓狼一樣咬了起來。那狼狽不堪的模樣把全桌人都逗的大笑起來。
吃完晚餐,爺爺送給我一串漂亮的紫色手鏈,我高興的把它戴在手上,歡天喜地的和大家告別,一蹦一跳的回家了。
回到家時已經七點半多了。我看了一會兒電視,便上床睡覺了,今天真是累啊,我躺在床上想,想著想著,不知不覺就進入了夢鄉……
拜年的作文11
當正月初一零點到來的時候,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會在瞬間響起。震天的響聲,似乎要把寂靜的村莊淹沒。迎來新年的村莊,在火藥味中漸漸寂靜了下來。約莫凌晨5點鐘的光景,鞭炮聲再次此起彼伏,直至天完全放亮。大年初一這天,最愛睡懶覺的孩子都會早起。因為興奮,也因為這隆隆的鞭炮聲。穿上新衣新鞋,滿足與喜悅填滿了心間。
起床之后,拜年就開始了。首先是恭恭敬敬地向父母問好,吃完早飯后就去給住在隔壁的爺爺奶奶和幾位叔叔拜年,爺爺奶奶和叔叔們一般都會給我一條“阜寧大糕”(寓意步步高升),還有些大京果之類的零食。接下來便開始了每年最期待的活動——三四個小伙伴一起挨家挨戶給全村每戶人家拜年。村子有百十戶人家,有些人家并不是十分熟悉,結伴的好處就是只要小伙伴里有一個熟悉就行。他負責第一個拜年,其他人只要跟在后面說些“恭喜恭喜”之類的吉利話就行。這時主人就會笑瞇瞇地拿出一些糖果,每人分上一些。給整個村子拜完年,大概需要兩個小時,這時身上所有的口袋都鼓鼓囊囊的了——里面裝滿了各種各樣的`糖果。回家之后,還得跟著父母給村里的父親這族的長輩們一戶一戶的拜年。路上,總會遇到出來拜年的許多人,大家熱情地互致祝福。小孩子這時候嘴巴甜一些,便會得到格外多的夸獎。到了長輩家里,父母會特別恭敬地說些祝老人身體健康之類的話,長輩們讓座,倒茶,那樣的氣氛鄭重、祥和,那是新年特有的味道。
從年初二開始,就得隨著父母去給母親那族的長輩們拜年了。舅公家,外公家,姨公家,每家都要去上一整天。拜年也是要早起的,路上母親不斷提醒我要“叫人”,告訴我誰誰誰該怎么稱呼。去拜年的人很多,很多親戚關系那時的我是無法理清的。一到長輩家,便在父母的帶領下給長輩們一個一個地問好,長輩們一邊遞上壓歲錢,一邊夸贊“個子長這么高啦!”有時他們也會詢問我的學習,總被他們夸得不好意思。接下來便開始“吃棗茶”。每人一小碗燒開的甜甜的蜜棗(或紅棗),再配上芝麻糖、花生糖等零食,總之全是甜的。在家剛吃完早飯,一點沒覺得餓,但不吃不行。每次都在父母的要求下把一碗蜜棗勉強吃下去,這似乎是個不得不做的儀式。吃完豐盛的午飯后,男人們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打牌,他們聲音總是那么大,總讓我懷疑是不是在吵架。女人們都幫著收拾餐具,然后也聚在一起閑話,但小聲了很多,不時也會哈哈大笑。那也是一年中我最盼望的幾天——每天都能吃到好吃的,每天都能遇上一年才能碰到一起的小伙伴,最要緊的是身上有了零花錢,和小伙伴們一起相約買鞭炮、劃炮、摔炮……在這樣的日子里,即使犯了點錯父母也不會責罵。
新年,讓家溫暖了每一個人。拜年,讓每一個家溫暖在家族的枝蔓下。
拜年的作文12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非常高興,因為我有長了一歲,不過今年和去年大不一樣。因為我多了一個活撥可愛的小妹妹,她叫李博涵,飯后,我給誰拜年,她就給誰拜年,爺爺奶奶讓我給他們拜年,于是我就把沙發墊拿下來,說:“祝爺爺奶奶新年快樂、長命百歲,祝爸爸媽媽叔叔嬸嬸:工作順利、身體健康”,也祝我們全家:“萬事如意、猴年吉祥”。我還沒說完,我那活撥可愛的妹妹就屁股掘的老高,嘴里還說著一一啞啞誰也聽不懂的話。拜完年我們照了一張全家照,作為紀念,每當我看見這張照片我會想起我那活撥可愛的妹妹。
大年三十放鞭炮
巨人學校總部指導老師:尹紅 這不,20xx年轉眼就過去了!現在是大年三十晚上12點鐘!我聽著外面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一點睡意都沒有。于是,我讓爸爸帶著我和妹妹一起去放鞭炮。 爸爸帶著大紅鞭、“步步高升”煙花、二提腳、小煙花等走了出去。這時,爸爸先把兩排鞭炮連在一起,點上火,趕緊跑到一邊。 只聽“噼里啪啦”幾聲響,我頓時覺得自己的耳朵都聾了。好響呀!我趕緊把爸爸拉到一邊:“爸爸,你放這么響的鞭炮干什么?” “哦,這鞭炮不是響聲大么,熱鬧,就圖個喜慶!”原來是這樣!中國的風俗還真是獨特呢! 接下來,爸爸就要放“步步高升”了。大家一聽這名,就知道它給我們帶來的是“步步高升”了!其實,這只是一種煙花。爸爸把它立著放在地上,點燃了它。只聽“嗖!”的一聲響后,一點煙花蹦了出來。它就像一個淘氣的孩子,迫不及待的鉆了出來。只見煙花越來越高,越來越大,最后發出了“嘭嘭”的聲音。煙花真的好漂亮!這正好表示了“步步高升”的蘊意。真是“名如其炮”呀! 啊!瞧!爸爸在放二提腳!二提腳大家都熟悉,它很好玩。爸爸把它放在一個小桶里,點燃了它。“嗖”的一聲,二提腳就飛了出去。好好玩!就像發射火箭一樣!二提腳在空中“蹦”的.一聲爆炸,很有趣!接著,爸爸讓我試試。我從爸爸手里拿過打火機,慢慢靠近二提腳,然后把火放在它的頭上面,“嘶……”點燃了!我連忙把手縮回去。二提腳飛了出去,爆炸了。 后來,我們又放了“葵花籽”、“神光花”、“團團圓圓”等煙花禮花。最后,我拿來一些小煙花自己抖著玩。哎!今天可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呀!點評: 開篇簡單交代時間、地點,自然過渡,承上啟下,放鞭炮的過程描寫詳盡生動,動作描寫具體,象聲詞的使用很準確。語言把握十分到位,但若能在行文時進行適當的環境渲染和煙花綻放后的美麗姿態的描寫,文章看起來就更充實了,結尾再加強些就更好了。
拜年的作文13
落葉之秋已漸漸隱去,冬天的腳步卻不經意地在枝頭劃下痕跡。佇立窗前,聽絲絲細雨輕聲地彈奏,看那土坯青瓦堆砌的兒時記憶,濕潤的掌心捂住了有些酸澀的鼻尖,那些烙印在心底的童年趣事,一如曾經舌尖輕輕觸過冰涼的味道,使我們久久難以釋懷。
記得兒時過年的濃厚氣息總是從父親點燃炮竹的第一個聲響開始的,每一次春節的到來,我們這些孩子甭提那股兒盼望的心情有多么急切了。長輩們樂呵呵地倚在大門的臺階上,東張西望著。可又曾知,他們心底兒所隱藏的那點兒喜迎新年的狡猾心情,卻完完全全地被自己暴露出來了,粗糙的雙手合插在衣兜中,偶爾也會從衣褲中拿出一點他們不舍得吃的,如糖果、花生之類的東西,合捧在掌心給我們一大群小孩子吃,可這些早已是很多年前的事了的。
通常,在過年之前還有一個叫“祭灶”的日子,這個像是新年到來的一個前奏。這一天,老老少少都不許懶床,而年貨也要在這一天之前置備好。小孩子會學著大人們干活的樣子,極其認真地打掃廚房。還記得兒時的“灶”可不像現在這個樣子,是用土坯和石塊砌成的,少了些煤氣的味道,靠燃燒秸稈和稻草取熱,整個灶臺上黑黝黝的一片,在鐵質的鍋底兒上還會殘留下許許多多的灰垢,這時爸要用鏟子一點一點地清除。當煤油燈已漸漸變成記憶中的歷史后,我們似乎還會時常記起他黢黑、滿身垢污的外衣,在這一天爸會把廚房里的燈換成新的,說是對灶神的恭敬,以免引來明年不必要的麻煩。
對于這一天,鄉里還有一個不成俗的說法是:這一天全家人必須趕在子夜之前回家,不管你是身處異地,還是客居他鄉,可此時春節快要到了,一家人團聚的時刻也要到了,倘若誰家的孩子不回來就是對老祖宗不恭敬,會狠狠遭到長輩們無情地指責,說是替老祖宗說話。
在春節之前還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媽會給我們姊們幾個試穿她親手縫納的布鞋。納布鞋也是有講究的,需要用漿糊涂抹在布上先曬干,再剪成鞋模子,而那時我們一家人穿的鞋全是我媽一針一線縫出來的,相比于如今的運動鞋,倒也結實許多。當各種品牌的運動鞋休閑鞋充斥在如今的大街小巷后,現在我們已經很難在看到那些曾經用一針一線納滿親情的布鞋影子了,倒是增加不少你攀我比的名牌熱。
春節那天,穿上新鞋,吃過小團圓飯后,便到了貼對聯的時候了,記得有幾年春節的'對聯還是我寫的那!按著平仄對仗的關系,一筆一畫我總能寫得很好的。
過年這一天,對于我們這些做孩子的最有趣的當數年夜飯之后的拜年了。
素常,會先去長輩家拜,然后放可隨意去拜年。兒時的春節似乎年年都會下著大雪,在紛紛揚揚的年夜里,天氣盡管是寒冷了點兒,可厚厚的棉衣下,我們的心卻總是暖和的。七八個孩子會組成一群,每人手執一個小巧精致的燈籠,說是天黑路滑好照個亮光,可從遠處看還真有點兒過年的氣勢呢!
我的燈籠是爸用竹篾親手扎的,外面糊上彩紙,再擰上半圈兒鐵絲。細心的家長還會請人在上面繪上八仙過海、夸布追日之類的圖面,看起來特別好看。
拜年的作文14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一般從家里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后,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后,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后,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云:"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明中葉陸容在《菽園雜記》卷五中說"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于門……。"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仆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臺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為時尚。"大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志》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仆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游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畫家、詩人文征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于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拜年的作文15
時間跑得飛快,想攔都攔不住。轉眼間寒假已經過半,老師布置的日記還沒寫呢。那就從今天的拜年趣事開始吧!
趣事一:拜年序曲
今天是大年初一,是個拜年的日子。以前,學校里的叔叔阿姨們來我家拜年時,我們還在吃飯呢!我心想:這次可不能這樣了。這天,我定好鬧鐘,六點四十就起了。吃過早飯,等了好久她們都沒來,可能是昨晚大家看春晚看得太晚了吧。不等了,我們先出發下去拜年羅。真巧,剛下樓,就看到李阿姨她們已經開始拜年了。于是,我們便加入了她們的隊伍。
趣事二:快樂拜年
我們每去一家,都會先送上祝福:“過年好!祝您新年快樂!”主人們也一邊熱情地握手,一邊回應著:“新年快樂!”他們用瓜子、花生、桔子、糖果等來招待我們,我的兜里被爺爺、奶奶、大爺、阿姨們塞得滿滿的`,直往外漾,真是滿載而歸呀!最有趣的是我穿了一身熊貓服,見到長輩和小伙伴們,我拱個手,調皮地說:“熊貓國寶給您拜年了!祝您蛇年大吉,萬事如意!”大家笑得合不攏嘴。能給大家帶來快樂我也很高興。
趣事三:拜年印象
平時大家都不大串門,借著拜年的機會,我也留意了各家的擺設。吳大爺家里貼著窗花,非常喜慶;殷奕晴家在客廳里做了一個照片墻,滿是她和家人的溫馨照片;李老師家擺放著大魚缸,大約一米長,里面有十多條小魚,我只有三條,好羨慕呀;前面樓上一個阿姨家擺放了許多串珠飾品,很美觀,她家是最熱的一戶了,她穿著短袖衫,我進去沒多久就出了好多汗……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周阿姨家了,她家有兩個魚缸:小的里面有許許多多的魚,它們快活地游來游去,好像在歡迎來拜年的人們;大的足足有兩米長,剛建好,雖然現在是空空的,我想里面裝滿小魚肯定會很漂亮,小魚們一定會更喜歡這個寬敞的家。去了這么多家,我還有個疑問,為什么周阿姨家的那個樓洞就比我們家的空間大呢?
趣事四:快樂延續
在我們院里拜完年,去奶奶家吃飯。本來說好下午要和姑姑、叔叔、妹妹一起去唱歌的,我聽見了非常高興。回家的路上,我問了好幾次:“什么時候去唱歌呀?”爸爸總是說:“等會兒。”回到家,大家休息了會兒還遲遲不去,看來我是高興得太早了。沒關系的,打開電腦,我們三人在家中合唱了《走天涯》《花好月圓夜》《包容》等。快樂的歌聲飄蕩在家中,拜年的幸福一直在延續。
大年初一——新年的第一天,在走家串戶中,在歌聲嘹亮中,我們讓快樂蹦得到處都是,讓幸福擋也擋不住。新的一年,我祝老師工作順利,祝爺爺奶奶健康長壽,同時也祝我自己學習進步!
【拜年的作文】相關文章:
拜年的作文01-31
拜年了作文05-04
(經典)拜年的作文07-28
拜年的作文(精選)09-02
拜年的作文06-13
優秀拜年作文02-22
拜年啦作文03-20
關于拜年的作文03-17
關于拜年作文03-15
拜年優秀作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