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防震減災作文(一):
當地震突如其來時,如果咱們能夠采取正確科學的逃生及自救方法,那么就會把人員傷亡降低到最小程度。為強化學校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自救互助本事,按照教育局統一要求,遂平瞿陽二小進取制定預案,并全力部署做好充分準備,于5月11日午時開展了逃生自救演練活動。本次活動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分鐘課桌下防震演習活動及地震后的疏散演練。縣公安局蓮花湖有關領導受邀前來觀看。
首先,由縣公安局蓮花湖派出所李警官給我校全體師生講解學校暴力事件的安全防范的常識,李警官結合生活實際和生動事例,從有關安全知識,講到應對安全事故出現的時候如何及時進行自護自救等,并親自為孩子們上了一堂精彩的安全教育課
之后開始逃生自救安全演練,有四年級五個班的學生及六年級四個班的學生——孩子們在教室里靜靜的學習,忽然信號員發出:“地震警報”信號。(學校鈴聲)同學們迅速拿起課本抱頭,鉆到課桌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最終一排靠里的同學面向墻,蹲在墻角處。一分鐘后,信號員發出“地震解除”信號(哨聲):教師告知學生,地震已過,此刻撤離教室,進入緊急疏散演練環節。在教師的統一組織下,孩子們不著急、不慌亂,紛紛用書本遮捂頭部,有序、快速地跑出教室,并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迅速撤離到事先指定的地點,成功進行了安全撤離。
經過這次防災減災的活動,師生的防災減災意識有了必須的提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一切行動聽從指揮和團結互助的品德。
防震減災作文(二):
防震減災,讓生活更完美
自從四川汶川、青海玉樹接連發生了大地震后,我對地震產生了恐懼心理。如果地震來了,要怎樣躲避?怎樣才能提前明白地震的到來呢?
這次寒假里,我去紹興科技館參觀了“防震減災“科普展后,最終對“地震”有了全面的了解,對“防震減災”有了更深的認識。
走進科技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塊圖文并茂的海報板,上頭寫著各種關于地震的知識。在那里我了解到地震能夠引起火山爆發等系列的災難,在那里我第一次看到了一些關于地震的學說,也感受到唐山、汶川、玉樹地震帶給城市的災難,在那里更讓我意識到了防震減災的重要性。
相比這些板報,我更喜歡科技館叔叔阿姨們為我們準備的實驗器材。因為這些模型不僅僅能夠讓我動手操作,同時也讓我在實踐中了解了地震和防震的知識,這可真是一舉兩得呀!
經過這次參觀,讓我獲得了不少知識,也讓我懂得了不少。今日好好地活著,誰明白明天就會有地震,明天我就離開了。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在這有限的時間里,多做有意義的事。天災不可避免,人禍還是能夠減少的,在平時的生活當中要多注意。如果遇到地震,首先要冷靜下來,再想辦法逃出去。在房間里盡量躲在桌子下,在公共場所要盡量避開高大建筑物。
讓我們記住這些防震減災的知識,并且好好練習,讓災難遠離我們,讓我們這個世界永遠平安、幸福!
防震減災作文(三):
早已耳聞科技館要舉辦“防震減災”此項活動,這不,我今日便跨入科技館,抬頭就看見顯眼的紅色大字“抗震減災科普展”,先讓鏡頭留在一廳。瞧!那里到處張貼著對防震減災的簡介及對地震的各種宣傳資料;到處擺放著視頻播放器、實踐活動器、和介紹地震原理的架子、機器等。
“防震減災”是每個學生都需要懂得的科普知識。本次展覽特地向大家介紹及宣傳地震分幾種類型、地震是如何產生的、地震時如何逃生、地震后如何自救等一些方式、方法。讓我對地震了解許多,大長了見識。比如,常見的大地震前兆(順口溜):震前動物有預兆,群測群防很重要。牛羊騾馬不進廄,豬不吃食狗亂咬。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著小鼠跑。兔子豎耳蹦又撞,魚躍水面惶惶跳。蜜蜂群遷鬧轟轟,鴿子驚飛不回巢。家家戶戶都觀察,發現異常快報告。啊!原先,地震到來時有這樣的奇事呀!當然主要是地震時也切記以下幾點:
一、地震發生時應隨手開關那些開關,防止火災發生?
電源、火源及煤氣。
二、居家如何做好防震措施?
1、家中應準備急救箱及減火器,并告知家人所儲放的地方,了解使用方法。
2、明白煤氣、自來水及電源安全閥如何開關。
3、家中高懸的物品應綁牢,櫥柜門閂宜鎖緊。
4、重物不要置于高架上,栓牢笨重家具。
5、事先找好家中安全避難處。
三、學校之防震措施?
教師(尤其是中、小學校)應經常在課堂宣導防震常識,并教導學生避難事宜,舉行防震演習。
1、教室的照明燈具、實驗室的櫥柜及圖書館的書架應加以固定。
2、地震時避于桌下,背向窗戶,并用書包保護頭部。
3、地震時切忌慌亂沖出教室,并避免慌張地上下樓梯。
4、地震時如在室外,遠離建筑物。
5、地震時如在行駛中之校車,應留在座位上勿動,直至車輛停妥。
其實地震可能還是咱們引起的,所以咱們人類也要對自我自我反省一下。
科技館此次開展科普展覽,讓咱們對地震近一步了解,近一步見識,在生活中有了對大地震的近一步的防范意識!
防震減災作文(四):
一堂生動的“防震減災”課
今日,我來到紹興科技館,上了一堂生動的“防震減災”教育課。在這堂課中,我收獲多多。
一走進科技館,一塊塊圖文并茂的牌子映入我的眼簾。上頭講述著一個個小百科、小故事。有大陸漂移學說,有地球構成結構,有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玉樹大地震的構成原因和遭地震侵蝕后與地震來臨前的樣貌的比較,并經過一個個的小實驗、小游戲、小問答來增強我們“防震減災”的意識。
除了圖文并茂的展板,還有許多要我們自我動手、實踐的游戲。
比如:你來制造地震。讓我們先搭一座房子,然后推動下頭的“平地”,讓我們準確地明白地震。還有地震波的演示。更趣味的是在電腦上玩游戲。
先是讓你選擇一個場地,比如:野外、學校、商店、家里……我就選學校吧!圖中的小男孩由我控制著,走在一片荒涼的地方……
除了這些,還有地震的講解,足以吸引大家津津有味地看。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邊走邊想:
如今,我們國家真是注重對中小學生的自護自救教育。辦了“防震減災”展,讓我們了解到了地震時,應當怎樣避免傷害,怎樣減少災害。又了解到地震是怎樣發生的,怎樣構成的,怎樣擴散的。雖然災難還未降臨,但我們要防范于未然,多一份安全知識,少一份不必要的損失,讓我們多學一些知識,少一些安全隱患。
這一堂“防震減災”教育課,讓我受益匪淺!
感激為我們辦展覽的叔叔阿姨!
防震減災作文(五):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一場里氏8.0級的大地震襲擊了我國四川省汶川縣,僅僅幾秒鐘的時間,也就在這一瞬間,汶川周邊地區變成了廢墟。有多少人失去了自我的親人,有多少人離開了人世,又有多少人變成了殘疾人……這場大地震震撼了全國人民,給四川人民心中留下難于揮去的陰影。
根據有關人員統計,在地震發生時,真正由于災難本身造成的傷害并不大,那又是什么使這么多人遇難呢?原先,真正的“殺手”是驚慌。驚慌使得許多人只會隨別人行動,而不能冷靜地思考。由于逃身的本能驅使,使得人們不是倉皇跳樓,就是相互擁擠踩踏而死,或是在樓房垮塌前沒有及時躲避到相對安全的地方……
地震是不可預測的,如果人類能夠預測地震的發生時間、震級和地區,如果咱們學會了自救,就不會有那么多的生命消失。咱們不甘心,雖然咱們不能夠預測地震的到來,但咱們卻能夠用防震知識武裝自我,來準確地防止和減少地震給咱們帶來的傷害。
那么,當地震災難降臨時,咱們該怎樣辦呢?
災難是人們預測不到的,只能靠咱們自我來防止和地震造成的傷害,與其驚慌或者呆呆地等待救援,還不如全力自救。
我認為,地震一旦發生,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堅持鎮靜,要堅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及時判別震動狀況,千萬不要驚慌失措,不能失去理智,不要恐慌,這一點尤為重要。其次,可根據建筑物布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和通道進行躲避,等第一輪地震波過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減少人員傷亡。可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或亦可轉移到有房梁或柱子的承重墻較多、開間小的墻角處、廚房、衛生間去暫避一時。因為這些地方結合本事強,尤其是管道經過處理,具有較好的支撐力,抗震系數較大。第三,千萬不要躲避在門窗附近、樓梯口等承載力不夠、容易垮塌的地方,不可在慌亂中跳樓或擁堵,不能夠在樓房、電桿等附近逗留,防止高空墜物傷害。第四,平時要堅持樓梯、走廊等通道暢通,不能夠在過道上堆積物品,影響緊急狀態下的逃生。第五,在熟悉了各種自救措施后,政府單位、學校、工廠等人員密集的單位要組織防震自救演練,使書面自救措施知識經過訓練,得以熟練操作。
桑棗中學的師生們就是用知識保護自我的典范。學校所在的位置安縣緊鄰著地震最慘烈的北川。由于平時的多次演練,地震發生后,全校師生,包括兩千多名學生、上百名教師,從不一樣的教學樓和不一樣的教室中,全部沖到操場上,以班級為單元站好,共用時一分三十六秒,全校師生無一傷亡,創造了奇跡。
全民行動起來吧,認真學習防震減災知識,用科學的防震減災知識來武裝自我,捍衛自我的生命!
防震減災作文(六):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我國四川汶川發生了一場里氏8.0級的大地震,僅僅幾秒鐘的時間,汶川的一切,都變成了廢墟。有多少人失去了自我的親人,有多少人離開了我們完美的人間,又有多少人變成了殘疾人……這場地震震撼了全國人民,給四川人民心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影。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我校舉行了防震減災的演習。
早自習的時候,姜教師認真的對我們說:“今日,我們要舉行防震減災的演習,大家記住,當警報聲響起的時候,必須要躲在自我的桌子下頭或者旁邊,雙手護頭。當第二次響起的時候,大家就按照出操的隊伍,分成兩隊,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立刻下樓到操場上集合,并蹲下等待教師清點人數。”同學們正聚精會神地聽著,突然,廣播里傳來了“嗚嗚”的警報聲,姜教師連忙說:“此刻大家快躲到桌子下頭去!”我們連忙鉆到桌子下頭,像地震真的來了一樣。躲了一會兒,突然,警報聲又響起來了,姜教師讓我們排好隊伍,用濕毛巾捂住口鼻,我們依次走下樓梯,手緊緊地抓住扶手,生怕摔跤。到了操場,我們立刻蹲下,乖乖地等待教師清點人數。待全校師生都疏散到操場上的時候,我們才統一站起來。
這時,操場上熱鬧非凡,大家都在討論剛才的演習。
當操場上的人全部安靜以后,教導主任嚴肅地對我們進行了安全教育的講解,這次演習就圓滿結束了。
經過這次演習,我學會了地震來臨時應當怎樣保護自我,還懂得了發生地震時,大家要互相幫忙,共同應對困難,減少災難對我們帶來的損失。
防震減災作文(七):
今日,媽媽帶我去科技館參觀“防震減災”科普展。經過模型、圖片、文字等,讓我明白了什么是地震,以及為什么會發生地震地震主要是由于地下深處巖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地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引起房搖地動的現象。
還使我了解了地震前會有些預兆的,如魚兒驚慌地往水面上跳起來,還有井水會冒起了大大小小的氣泡,有時還會變顏色,變味道。
當地震發生時,在室外要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的建筑物或路燈、廣告牌等危險物。如果在室內千萬不要跳樓逃生,也不要到陽臺上去,應迅速用書包保護頭部,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旁,等地震過后,在教師的指揮上向教室外面轉移。
參觀了“防震減災”科普展后,我覺得要堅強樂觀地應對困難,不要被困難嚇倒。平時,咱們要多學習關于地震和救護的知識,還要做好應對地震的準備,這樣,發生地震了才不會驚慌失措。
防震減災作文(八):
地震災害是世界上造成人們經濟損失最嚴重與人員傷亡最多的自然災害之一。我們要加強對地震科普知識的學習,正確地掌握避震與自救、互救的方法。
我們要聽地震預告,學會看地震發生前的預兆,比如:動物們的異常驚飛、逃竄、狂叫等,也能夠預防災害的發生,以防在先及早報告、撤離。
當地震發生時,房屋倒塌后所構成的室內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異常是在樓房內的人,選擇廚房、衛生間等空間小的地方,還有不易倒塌的空間、墻角。桌子、床下等堅固家具空間的地方都能夠避震。及時得用坐墊等保護好頭部,不要盲目跳樓,使用電梯等。我們必須用科學的方法來保護好自我與家園,共同防止災害的發生。
今日是學校防震演習的日子,全體師生都參加了。具體的情景教師已經一遍又一遍地交代了我們每一個同學。“地震來了”廣播中傳來教師急促的喊聲。我們迅速將書包頂在頭上“嗖”地往外竄,每一個同學都不想落后,發瘋似的往操場上跑去,教師則在一旁有條不紊地維
我們還要多看防震減災的書籍。把防震減災的知識告訴身邊的每一個人,讓這些知識一傳十、十傳百,讓每個人都明白在地震來到時,人人都明白如何保護自我,減少地震給我們帶來的災害。讓這些知識伴隨我們每一個人,讓我們每個人都有防震意識。
我們是祖國的建設者、保衛者,讓我們快快行動起來,共同防止災害的發生。“防震減災,人人有責”讓我們共同祝愿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燦爛!
防震減災作文(九):
自然災害,包括人造災害,都是人們最大的敵人。自然災害有許多,比如,地震、酸雨、溫室效應、臺風等。人造災害有火災、水土流失等。遠在古代,人們沒有防范意識,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懂得用科學道理、實用的方法來保護自我,減少災害威脅到自我的生命。本文將告訴大家怎樣用科學的方法來防震減災,保護自我,保護家園。
據調查,全國有許多地方發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遼寧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瓊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災害,損傷慘重,異常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萬人死亡和受傷。
其實,有些災害是能夠預防的。地震發生前,會有些預兆。比如馬等牲畜會掙脫韁繩,并瘋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會涌出洞外;蜜蜂會驚飛、逃竄;狗會狂吠,還有一些家畜會出圈,到處竄跑;老鼠成群結隊搬家……這些預兆能夠讓人們提前明白將發生地震,如果發現這些動物有這些反常現象,須先辨別真假,再向地震局報告,以防在先,及早撤離。
地震發生了并不是就必死無疑,其實,還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壓在廢墟的底下,這時候,你不要盲目亂動,要冷靜,先把手抽出來,慢慢地挪動廢墟,先堅持呼吸順暢,再想辦法呼吸,喊人員來救你。如果發生地震時你在家里,必須立刻鉆到堅硬、并且沒有倒塌的小房間中躲避,以免砸傷。還有,要貼著堅固的墻壁或在門口蹲著,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傷。如果在野外,必須要避開陡崖,防止掉下山。還有要預防山體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學校,必須要聽從教師的指揮,躲到課桌下,注意保護頭部,如果在上體育課,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傷。如果在電影院,要躲在觀看椅底下避震,要避開掛在天花板上的燈、空調的懸掛物,用東西保護頭部,聽從指揮人員指揮撤離現場。在商場發生了地震,要避開玻璃柜,避開貨物、廣告牌、燈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車內,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穩住重心,扶好扶手。
其他自然災害不像地震一樣不可避免,有時是完全能夠控制的。
酸雨,被人們稱為“空中死神”,因為人們的工廠排放出的廢氣,(硫化物)飄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齊下來,就成了酸雨。酸雨會導致湖水變酸,魚蝦類死亡;森林漸漸衰老;農田變貧瘠;一旦滴到文物古跡,珍貴字畫上,立刻會被腐蝕爛……可見,酸雨對人們的危害有多大!
溫室效應就是指大氣層中有氣體吸收紅外線,導致氣溫升高的一種效應。它的危害也不小,會導致很多人喪失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子。溫室效應會使人得哮喘病等肺病,還會引發許多疾病,如腦炎、高燒。并會造成干旱、洪水,糧食減少,許許多多地方財物損失重大。
還有許多自然災害,其中有許多是人類自我的“杰作”。所以,咱們要有這方面的知識,不要自我害了自我。
不止自然災害,還有人造災害。如火災、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類自我砍伐樹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
所以,我倡議大家做好以下幾點:
1、保護森林,種植樹木,保護水土。
2、工廠不要排放太多廢氣,多用取之不盡的太陽能。
3、要保護臭氧層,汽車不要排放廢氣。
4、細心用火,不亂丟煙頭。
5、要多學防震、防災方面的知識,有防范意識。
6、節儉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如果先做好了這幾點,會減少災害的發生,或者一旦災難發生時會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護咱們的家園——地球,便是保護自我。讓咱們行動起來,共同防止災害的發生,讓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燦爛!
防震減災作文(十):
5月12日快到了,然而在去年的這一天,四川省汶川發生了里氏8。0級的大地震。應對難以抗拒的巨大天災,人類又一次表現出渺小與虛弱。我們除了震驚、悲哀、堅強之外,也需要反省,比如應對地震、海嘯、水災,如何自救?世界三大自然災害中,地震高居第一。
據《減災必讀》一書的統計,歷史上各種自然災害曾毀滅了世界各地52個城市,其中因地震而滅的城市就占了27個,超過一半;其余25個城市受毀于地震以外的如水災、火災、火山噴發、風災等。所以,地震災害作為自然災害的“群災之首”是名副其實地震的威力十分的大,為了不讓美麗的城市變成廢墟,為了不讓擁有幸福家庭的孩子變成孤兒……我們從小就要明白如何在地震中逃生,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請躲在桌子等堅固家具的下頭,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在汶川大地震中感人的場景隨處可見,有教師、有消防員、有母親……其中讓我最感動的就是一位50歲的男教師—譚千秋。他用自我的生命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展開雙臂用自我的血肉之軀來保護4名學生。最終被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譽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我們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保衛祖國、建設祖國是我們的職責。
所謂“防震減災,人人有責”。我們應當從小學習地震知識,學會如何預防地震。讓這知識伴隨著我們一輩子,讓我們把這些知識傳給每一個人,讓我們身邊的每個人都明白防震意識,心中有“防震減災,人人有責”的想法,共創完美明天!
防震減災作文(十一):
周六,艷陽高照,陽光明媚,我們跟隨荊門晚報小記者團來到了我仰慕已久的市民防辦參觀、學習。
進入民防辦展廳,映入眼簾的是三防知識篇。三防指防核武器、防化學武器、防生物武器,還有防震減災篇和空襲警示篇等。除了這些災害外,自然界有許多自然災害,如泥石流、龍卷風、沙塵暴、地震等。每一種自然災害都有它的防御方法。今日,我們了解的是地震的防御方法。
地震,是一種常見而又可怕的自然災害。由于板塊之間的運動變化和相互作用造成能量的積累和地殼變形,當變形超過了地殼薄弱部分的承受本事時,就會發生破裂或錯動,這樣地震就發生了。為了避免災難發生時,我們措手不及而造成人員傷亡,市民防辦采用了一系列的檢測措施,以高科技的檢測手段防范于未然。讓我們一齊來探索市地震臺吧!
荊門地震臺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它能及時測定我市震前及震后時發生的情景,及時做出地震前預測。隨后我們又參觀了荊門GNSS基準站(中國大陸構造環境監測網絡和地下流體觀測站)主要分為:地下觀測網、地熱觀測網和地球化學觀測網。根據觀測的數據從而推算出地殼是否正常,有無地震發生。看了這些高科技儀器,不由地讓我們感到驚嘆。
這次參觀在一片沉思中結束了。同時,活動也讓我悟出了一個道理,我們要隨時準備著支持民防工作。同時防震減災也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職責。
防震減災作文(十二):
大家早上好!今日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防災減災,依法應對。
自然災害與人類社會發展如影隨形,災害風險總是伴隨在每個人的身邊。印度洋海嘯、卡特里娜颶風、汶川強烈地震、日本東海地震海嘯……一次次觸目驚心的災害,給無數家庭帶來災難,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重創。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8.0級特大地震,為了紀念這個日子,國務院決定每年的5月12日確定為“防災減災日”,今年是第六個“防災減災日”。
我們的身邊不可避免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災害的侵犯和隱患,如臺風、暴雨、火災、地震、雷電、交通事故等等,所以,對我們全體師生而言,提高“防災減災”意識顯得至關重要。災害確實可怕,但比災害更可怕的是無知,我們相信只要認真學習“防災減災”的基本常識,提高逃生的自救互救常識,我們完全能夠把災害的損害降低到最低,甚至完全能夠避免災害的發生。
第一,要從課堂內外多種渠道了解災害的起源以及怎樣自救。比如,地震了怎樣辦?既首先要冷靜,要在教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絕不能亂跑或跳樓,待地震過后再有序地撤離。
第二,除了了解這些知識之外,我們要認真參加學校安排的應急演練活動。明天出操之際,學校安排一次應急演練,同學必須要重視,而不單單是覺得好玩,應付了事。
同學們,防災減災,主要是要增強我們的風險防范意識,保證大家的生命安全。那么,讓我們來審視我們的生活學習行為,在每一個行為細節中都靠近安全遠離危險。借此機會,我向同學們提出如下要求:
1.上下樓梯靠右行,講究秩序,輕聲慢步,防止踩踏事件的發生;不在教室、走廊追趕、打鬧、大聲喧嘩。
2.此刻春夏交替季節,溫差大,同時也是病菌滋生的季節,同學們要注意保暖,教室多通風,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防止傳染病的發生。
3.夏天到來,氣溫漸高,食物中毒事件有可能增多,同學們不要買過期的、變質的、不衛生的食品,盡量不要在街頭小攤上買東西吃。
4.天氣漸暖,不要私自下河、塘、水庫游泳。在各項運動中要注意運動安全。上體育課和課外活動前準備活動要充分,運動時要注意不能劇烈地碰撞,以免撞傷或摔傷。
5.同學們的所作所為也要有安全意識,不能感情用事。在同學間遇到矛盾時,要冷靜、理智,不能發生同學間打架的事件,更不能找外來人解決。
同學們,生命是完美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擁有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們必須要時刻加強安全意識,努力增強自我防范本事,做到警鐘長鳴,依法應對。讓我們行動起來,識別災害風險,提高應對本事。
防震減災作文(十三):
2008年5月12日,那是個令人痛心、難忘的日子,汶川發生了里氏8.0級大地震。在那一刻,多少高樓大廈在瞬間倒塌,多少鮮活的生命在瞬間消逝,多少幸福的家庭在瞬間支離破碎……
從2009年開始,國家將5月12日定為防震減災日。我們學校每年都會在這一天進行防震減災疏散演練,今年也不例外。
那天早上,我們正在教室里聚精會神地聽教師講課。突然,廣播里傳來了“嗚—嗚—嗚—”的警報聲,我們立即雙手護頭,躲到桌子底下。過了一會兒,廣播里又傳來了像公雞打鳴似的報警聲,我們趕緊用毛巾捂住口鼻,快速地在走廊上排成兩路縱隊,在唐教師的指揮下,弓著身子,按照指定的路線快速有序地撤離到操場上。幾分鐘后,警報聲解除了,安保處的朱華教師對這次演練進行了總結。
經過這次演練,我明白了在災難來臨時,我們要冷靜應對,在平時的時候,要多學習一些防震減災的知識,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同時,我更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可貴,我們要珍惜生命!
防震減災作文(十四):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一場里氏8.0級的大地震襲擊了我國四川省汶川縣,僅僅幾秒鐘的時間,也就在這一瞬間,汶川周邊地區變成了廢墟。有多少人失去了自我的親人,有多少人離開了人世,又有多少人變成了殘疾人……這場大地震震撼了全國人民,給四川人民心中留下難于揮去的陰影。
根據有關人員統計,在地震發生時,真正由于災難本身造成的傷害并不大,那又是什么使這么多人遇難呢原先,真正的“殺手”是驚慌。驚慌使得許多人只會隨別人行動,而不能冷靜地思考。由于逃身的本能驅使,使得人們不是倉皇跳樓,就是相互擁擠踩踏而死,或是在樓房垮塌前沒有及時躲避到相對安全的地方……
地震是不可預測的,如果人類能夠預測地震的發生時間、震級和地區,如果我們學會了自救,就不會有那么多的生命消失。我們不甘心,雖然我們不能夠預測地震的到來,但我們卻能夠用防震知識武裝自我,來準確地防止和減少地震給我們帶來的傷害。
那么,當地震災難降臨時,我們該怎樣辦呢
災難是人們預測不到的,只能靠我們自我來防止和地震造成的傷害,與其驚慌或者呆呆地等待救援,還不如全力自救。
我認為,地震一旦發生,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堅持鎮靜,要堅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及時判別震動狀況,千萬不要驚慌失措,不能失去理智,不要恐慌,這一點尤為重要。其次,可根據建筑物布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和通道進行躲避,等第一輪地震波過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減少人員傷亡。可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或亦可轉移到有房梁或柱子的承重墻較多、開間小的墻角處、廚房、衛生間去暫避一時。因為這些地方結合本事強,尤其是管道經過處理,具有較好的支撐力,抗震系數較大。第三,千萬不要躲避在門窗附近、樓梯口等承載力不夠、容易垮塌的地方,不可在慌亂中跳樓或擁堵,不能夠在樓房、電桿等附近逗留,防止高空墜物傷害。第四,平時要堅持樓梯、走廊等通道暢通,不能夠在過道上堆積物品,影響緊急狀態下的逃生。第五,在熟悉了各種自救措施后,政府單位、學校、工廠等人員密集的單位要組織防震自救演練,使書面自救措施知識經過訓練,得以熟練操作。
桑棗中學的師生們就是用知識保護自我的典范。學校所在的位置安縣緊鄰著地震最慘烈的北川。由于平時的多次演練,地震發生后,全校師生,包括兩千多名學生、上百名教師,從不一樣的教學樓和不一樣的教室中,全部沖到操場上,以班級為單元站好,共用時一分三十六秒,全校師生無一傷亡,創造了奇跡。
全民行動起來吧,認真學習防震減災知識,用科學的防震減災知識來武裝自我,捍衛自我的生命!
防震減災作文(十五):
防震減災自從四川地區發生了7。8級的大地震,人心惶惶,可是大家沒有束手待斃,四面八方的人都來支援這就叫: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此刻我要告訴你們怎樣防震減災。如果地震來了,要怎樣躲避?還要提前明白地震到來。
首先,如果地震來了,咱們要怎樣躲避?我有5種可能:1、如果在教室里,必須要聽從教師的指揮,躲在課桌底下,注意保護頭部。2、如果在上體育課,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傷。3、如果在電影院,要躲在觀看椅底下避震,要避開掛在天花板上的燈、空調等懸掛物,用東西保護頭部,聽從指揮員撤離現場。4、如果在商場發生地震,要避開玻璃柜,避開貨物、廣告牌、燈等物體。5、如果在公共汽車里發生地震,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穩住重心,扶好扶手。
其次,就是要提前明白地震到來。如果地震來之前,馬等牲畜會掙脫韁繩,并瘋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會涌出洞;蜜蜂會驚飛;狗會狂吠,還有一些家畜會出圈,會到處竄跑;老鼠們會急急忙忙地搬家。如果發現這種情景,要及時向地震局報告,以防在先,及早撤離。
讓咱們記住這些防震減災的知識,并且好好練習,讓災難遠離咱們,讓咱們這個世界永遠平安、幸福!
防震減災作文(十六):
自然災害,包括人造災害,都是人們最大的敵人。自然災害有許多,比如,地震、酸雨、溫室效應、臺風等。人造災害有火災、水土流失等。遠在古代,人們沒有防范意識,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懂得用科學道理、實用的方法來保護自我,減少災害威脅到自我的生命。本文將告訴大家怎樣用科學的方法來防震減災,保護自我,保護家園。
據調查,全國有許多地方發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遼寧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瓊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災害,損傷慘重,異常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萬人死亡和受傷。
其實,有些災害是能夠預防的。地震發生前,會有些預兆。比如馬等牲畜會掙脫韁繩,并瘋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會涌出洞外;蜜蜂會驚飛、逃竄;狗會狂吠,還有一些家畜會出圈,到處竄跑;老鼠成群結隊搬家……這些預兆能夠讓人們提前明白將發生地震,如果發現這些動物有這些反常現象,須先辨別真假,再向地震局報告,以防在先,及早撤離。
地震發生了并不是就必死無疑,其實,還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壓在廢墟的底下,這時候,你不要盲目亂動,要冷靜,先把手抽出來,慢慢地挪動廢墟,先堅持呼吸順暢,再想辦法呼吸,喊人員來救你。如果發生地震時你在家里,必須立刻鉆到堅硬、并且沒有倒塌的小房間中躲避,以免砸傷。還有,要貼著堅固的墻壁或在門口蹲著,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傷。如果在野外,必須要避開陡崖,防止掉下山。還有要預防山體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學校,必須要聽從教師的指揮,躲到課桌下,注意保護頭部,如果在上體育課,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傷。如果在電影院,要躲在觀看椅底下避震,要避開掛在天花板上的燈、空調的懸掛物,用東西保護頭部,聽從指揮人員指揮撤離現場。在商場發生了地震,要避開玻璃柜,避開貨物、廣告牌、燈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車內,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穩住重心,扶好扶手。
其他自然災害不像地震一樣不可避免,有時是完全能夠控制的。
酸雨,被人們稱為“空中死神”,因為人們的工廠排放出的廢氣,(硫化物)飄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齊下來,就成了酸雨。酸雨會導致湖水變酸,魚蝦類死亡;森林漸漸衰老;農田變貧瘠;一旦滴到文物古跡,珍貴字畫上,立刻會被腐蝕爛……可見,酸雨對人們的危害有多大!
溫室效應就是指大氣層中有氣體吸收紅外線,導致氣溫升高的一種效應。它的危害也不小,會導致很多人喪失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子。溫室效應會使人得哮喘病等肺病,還會引發許多疾病,如腦炎、高燒。并會造成干旱、洪水,糧食減少,許許多多地方財物損失重大。
還有許多自然災害,其中有許多是人類自我的“杰作”。所以,我們要有這方面的知識,不要自我害了自我。
不止自然災害,還有人造災害。如火災、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類自我砍伐樹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
所以,我倡議大家做好以下幾點:
1、保護森林,種植樹木,保護水土。
2、工廠不要排放太多廢氣,多用取之不盡的太陽能。
3、要保護臭氧層,汽車不要排放廢氣。
4、細心用火,不亂丟煙頭。
5、要多學防震、防災方面的知識,有防范意識。
6、節儉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如果先做好了這幾點,會減少災害的發生,或者一旦災難發生時會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護我們的家園——地球,便是保護自我。讓我們行動起來,共同防止災害的發生,讓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燦爛!
防震減災作文(十七):
因為各種自然因素,異常是各種人為破壞,自然災害的發生愈加頻繁。它的每一次發生,都會給我們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和傷害,這無時無刻不牽動著我們的心。
自然災害是可怖的,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令人心痛的一幕發生了:大地開始顫抖;水杯開始學會跑步并跑到了桌角,掉在地上摔了個粉碎;房屋也開始搖晃起來。人們都清楚地意識到——地震來了。
人們開始慌張起來,開始到處尋找能夠躲避的地方。然而幾分種后,地震這個惡魔像發了瘋似的,把大地撕扯得四分五裂。各處房屋在一瞬間倒塌,奪走了不計其數的的生命。
雖然地震等自然災害給人們帶來的傷害是慘痛的,可是這也并不是說自然災害是完全不能夠避免的。人們為了減少各種自然災害給我們帶來的財產損失,異常是生命的損害,已經做出了各種可取、有效的措施,例如防洪建堤。
自古以來,洪水就是人們的天敵之一,它淹沒田地、房屋,并奪走多少人的生命。洪水是一只無法馴服的野獸,一旦暴怒起來,對人們的傷害將不可估量。可人們也找到了應對的辦法—修筑大堤,開溝修渠。人們無法馴服這頭野獸,就修起了圍墻,把它攔起來,再進行適宜的疏導。這種做法大大減小了洪水帶給人們的傷害。
在中國人眼中,日本人總是笨拙的,但他們身上就沒有值得我們借鑒的東西嗎?這種認識當然是錯誤的,值得我們借鑒的東西當然有。日本是一個“多震國”,地震無疑是他們最大的敵人。為了更好地生活,日本的先民對他們的房屋進行了改造,使得地震對他們的影響大大減小。這種技術值得全球人民借鑒和使用。
盡管人們已經采取了各種措施,但自然災害總是不可完全避免的,人們對有些自然災害還是顯得措手不及。可在人們的共同努力下,人們也克服了許多困難,人們把水運到干旱地區,解決了干旱地區的生活用水問題;同時,人們又到洪澇地區幫忙修建大堤,減小了洪水對人們的傷害,改善了洪澇地區人們的生活。
事實上,災難并不可怕,只要我們掌握求生技能,大家團結一致,萬眾同心,就能跨過一道又一的坎兒。所以,讓我們行動起來,為抗震救災獻上自我的一份力,哪怕是一份綿薄之力。
防震減災作文(十八):
5月12日快到了,然而在去年的這一天,四川省汶川發生了里氏8。0級的大地震。應對難以抗拒的巨大天災,人類又一次表現出渺小和虛弱。咱們除了震驚、悲哀、堅強之外,也需要反省,比如應對地震、海嘯、水災,如何自救?世界三大自然災害中,地震高居第一。
據《減災必讀》一書的統計,歷史上各種自然災害曾毀滅了世界各地52個城市,其中因地震而滅的城市就占了27個,超過一半;其余25個城市受毀于地震以外的如水災、火災、火山噴發、風災等。所以,地震災害作為自然災害的“群災之首”是名副其實地震的威力十分的大,為了不讓美麗的城市變成廢墟,為了不讓擁有幸福家庭的孩子變成孤兒……咱們從小就要明白如何在地震中逃生,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請躲在桌子等堅固家具的下頭,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在汶川大地震中感人的場景隨處可見,有教師、有消防員、有母親……其中讓我最感動的就是一位50歲的男教師—譚千秋。他用自我的生命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展開雙臂用自我的血肉之軀來保護4名學生。最終被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譽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咱們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保衛祖國、建設祖國是咱們的職責。
所謂“防震減災,人人有責”。咱們應當從小學習地震知識,學會如何預防地震。讓這知識伴隨著咱們一輩子,讓咱們把這些知識傳給每一個人,讓咱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明白防震意識,心中有“防震減災,人人有責”的想法,共創完美明天!
防震減災作文(十九):
任何災難的來臨,在事先都沒有明顯的預見性,讓我們防不勝防,措手不及。自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以后,國家就將每年的5月12日,定為“防震減災”日。為了防止遭受類似災害,提高我們防災的意識,每年的這一天,學校都會組織開展防災減災緊急疏散演練。
5月11日上午,演習正式開始。一陣刺耳的警報聲響起,教室立刻嘈雜起來,同學一個個像慌了神一樣,不明白如何是好。這時傳來教師嚴肅的話語:“冷靜!快躲在桌子底下!”同學們用最快的速度抱頭、蹲在各自的課桌下。之后又一陣警報聲響起,這是撤離的警報。在教師的指揮下,同學們不像平時那樣放松,擠在門口打鬧,而是自發的排好隊伍,一個接一個井然有序的出去,前排的同學從前門出去,后排的同學從后門出去。等我一沖出教室,煙霧從四面八方充斥而來。原先學校還投放了煙霧彈!我在煙霧中彎下腰,立刻用衣服捂住口鼻,摸索著向樓梯走去。煙霧很濃熏得我想流眼淚。平常了熟于心的路線,在煙霧中變得朦朧起來,可是教師告訴我們此時此刻千萬別慌張,順著樓梯扶手和一側墻壁有序走下去,就能順利逃生,最終,我來到了安全的地方——操場!
我覺得這次活動十分有意義,不僅僅提高了我們對突發災難應急處理的意識,還讓我們學會了逃生的本領,更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貴,我們要珍愛生命!
防震減災作文(二十):
天有不測風雨,人有旦夕禍福。自然災害包括人造災害,都是人類的敵人。
地震是由于地球內部的力量引起部分地面快速的震動,它是一種自然現象。全世界每年發生大大小小的地震約有500萬次,其中人們能夠感受到的僅有5萬次,能造成破壞性的強力地震每年約有十幾次,破壞性特大的地震每年約有一次。
在地震時,咱們須知的有十條分別是:一、躲在桌子等堅困的家居的下頭。二、搖晃時滅火,失火時立即滅火。三、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四、將門打開,確保出口。五、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的地方。六、在百貨公司、劇院時,依工作人員的指示行動。七、汽車靠路邊停車,管制區禁止停車、行駛。八、務必注意山崩、斷崖落石或海嘯。九、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小限度。十、不要聽信謠言,不要輕舉妄動。
也許有人會好奇,為什么要在地震時關火?因為如果不關火的話,可能會引起火災、爆炸等事情,這樣會使危險變得更大。
地震是有前兆的,一些微觀前兆,如地變形、地應力、地磁、地點等這一類是不能被人們的感覺器官直接巨額超導的。而能被覺察到的前兆有:地下水異常、動物異常、地光、地色等。地下水異常的現象有:干旱井水往外冒、反常升降還有規律;雨水變渾濁,有臭味并且難聞。在地震前動物還能給咱們一些前兆:家禽上樹、騾馬不進圈、豬往外逃、老鼠搬家、狗狂叫……
所以,咱們要多多觀察,注意防震減災!!
【防震減災作文】相關文章:
防震減災作文02-15
防震減災的作文06-09
防震減災標語03-30
防震減災的標語04-11
防震減災口號04-05
防震減災作文 10篇06-12
防震減災作文13篇06-12
學校防震減災標語02-28
防震減災活動方案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