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年的味道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年的味道作文1
聲聲爆竹有歡聲,道道佳肴有笑語。在這個年中品嘗、嬉笑,有一種不濃不淡的味道。
雨淅淅瀝瀝,露上的清香伴著泥土特有的腥意,在這個未完全現代化的縣城中彌漫著。后山的塵土凝于雨粒之中,熙熙攘攘的,走一步陷一步,鞋邊凝結著棕泥,濕漉漉的。青葉竹成群地立在山坡上,幽幽的涼意與前庭的熱烈格外不一。由熟門熟路的媽媽撥開前路的雜樹雜花,做領頭羊,我們抬起濘在土里的腳,登步上行。
山坡上,前人開辟出了一道小徑,很是滑腳。路兩旁的野菜映入我們眼前,于雜樹花草中顯出一番別致的意味。我手中抄著一把彎刀,是用于割草的。我彎下腰,手中揮過去一抹銀光,折耳根纖柔的根莖折斷了,如魚擱淺,橫落在泥土之上。抬頭一看,前方一行同路的人早已不見蹤影。
“居然扔下我走了!”
愈往上走,小徑的步履淺了,兩旁出現不知名的.植物,各色各樣,竟生眼極了。我蹲下來,放下背蔞。“嗯!不錯,就在這兒吧!”折耳根向來頑強,在90度的崖壁上也能片地生長,這兒也不例外。它就似瘋了般遍布山林,在有些連人力也無法到達的地方,它也生長著。看好一片,連根拔起,泥濘在它纖細如發絲的根上,濕潤的,一株又一株。紅莖和白莖,漸漸堆滿了竹蔞。白的透出藥味,紅的彌著清香,這,就是家鄉年的味道。
我背著滿筐的折耳根回到老房子,媽媽正在廚房中忙活著,擱下折耳根,清水中浸泡。這草根雖其貌不揚,但用處到挺多,煲湯、涼拌、泡水、做藥,任一吃法都會彌漫著清香,空中滿溢。
吃飯了,我嘗著折耳根,這就是家鄉年的味道,不濃不淡,卻很香。
年的味道作文2
新年將至,大家都異常忙碌,都準備著年貨。路上、公園里、廣場上,處處張燈結彩,霓虹燈競相開放,別有一番色彩。
中心廣場上真是煥然一新,大紅燈籠高高掛起,門口擺放著巨大的立體字像,到處光芒方丈。人們在廣場上有說有笑,人流如潮,忙碌了一年的人們在這個過年的美好佳節里十分高興,而且十分放松。大家都陪著自己的妻兒老小去欣賞這美麗的風景,感受這其樂融融、放松身心的氛圍。
在過年時,家家戶戶都要貼紅對聯。綜合樓大門口前,就有好幾處買春聯、燈籠、老灶爺……過年用的預備品,人們都在爭先恐后的`選最好的對聯購買。
最耀眼的還是街道上的彩燈裝飾,樹上掛滿了五彩的小彩條,閃閃爍爍,點綴黑暗的星空,讓整條街道充滿了彩光。還在兩條街道中間的路燈兩邊掛上了大紅燈籠,紅光通亮,在空中格外耀眼。這五彩的彩條加上這大紅燈籠,讓整個濮陽充滿了過年的味道。這般場景在平時可是從來沒有見到過的,年意更加濃了。
馬上就要過年,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家人們要在一起吃團圓飯。年,是每一個人對和家人團聚的期望,都想和家人在一起。因為,有家才溫暖。
年味漸漸變濃,許多人都已經回到了父母的身邊,大年三十將是每一家最有深情厚意的時刻!
年的味道作文3
冬雪迎年雪,淡淡的,淡淡的落了下來。像鵝毛一般,輕盈。輕輕的,輕輕的,隨風飄動。像淘氣的孩子一樣,在路上貪玩,與伙伴談話。就這樣,落了下來。帶著自己的夢想——準備迎接新年。雪是極佳的舞者。沒有伴奏,沒有歡呼。她穿著白色的`舞裙,翩翩起舞,有時會拉著伙伴一起,跳著《小天鵝舞曲》……不知是誰那么細心,為了襯托雪窈窕的身材,把舞臺的背景選為紅色,還在舞臺上鋪設了紅色的地毯,把彩燈設為激情似火的紅色。
大家走街串巷,忙著辦年貨。我帶著一個好心情,來到了大街小巷里,和媽媽一起置辦年貨。一對對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的美好希望的春聯,一副副獨具一格、生動有趣的窗花,還有那一張張色彩艷麗、畫工精美,充滿民族風情的年畫,給家家戶戶平添了許多歡樂氣氛,也早已讓我賞心悅目,贊不絕口。
除夕夜。“開飯啦,大家都來啊,吃年飯了。”隨著姑姑的一陣吆喝,我們都聞訊聚集到了餐桌上。一家人團聚在飯桌前開開心心地有說有笑,大人們互相勸酒,小孩們談天說地,人人的臉上都掛著甜美的幸福,此時的感覺格外溫暖,外面的風是冷的,但里面的心是熱的。
這一夜,豪無睡意,看“春晚”,放爆竹,尤其看著絢麗多彩的煙花在空中一顆顆綻放,像照亮天空的一盞盞彩燈,附和著淡淡的硝石味噼里啪啦的響聲,別一番年的味道。
在新年里有一股喜氣味,這股濃濃的喜氣味,全都來自歡聲笑語,在新年,人人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
年的味道,是一種說不出又有點含蓄幸福的味道,就像是一杯香茶,只有細品,才知其中的甘醇香美!
年的味道作文4
當時間在女神的手指間流逝,當日歷被遺忘在未知角落。你是否聽見了那細碎的腳步聲?是她。那是年的聲音。她來了……
(一)
空氣中飄著洗潔精的香氣,調皮的水珠將陽光折射出一道彩虹。
“今天要好好打掃,不然年就不會來了。”媽媽拿著掃把認真地告訴我說,“我去洗衣服,你把屋子好好掃一遍。”
“知道了!”
隨著手的揮動,塵埃飄落。掃把在地上發出“刷刷刷”的聲音,煞是好聽。恍惚間,看見一張笑臉。那是新年的笑嗎?刷刷的聲音,打掃的音樂,是年的腳步聲。
清掃的爵士樂,便是年的聲音。
(二)
那低低的呢喃,是誰在歌唱?
每年除夕,奶奶都會給我們講那個老故事——怪物年。
“從前啊,有一個怪物呢,叫作年。每當年臨時呀,就會跑到人類村莊里吃人......”在奶奶仿佛鎮魂曲一樣的嗓音里,我仿佛看見一個女子正在沖我招手。“奶奶,年是一個女人嗎?”小弟天真地問。“她也看見了嗎?”“現在是啊。每當我給你們講故事時她就來了,”奶奶眸中充滿了慈愛,“聽到她的聲音了嗎?她說你們好......”
是呢,奶奶講的故事的嗓音,就是新年的問候聲。“你好!”
(三)
夜晚恍若白晝,炫麗的花在空中綻放。“呯!啪!”那是年清脆的笑。帶來的還是笑靨。
習俗中少不了煙花,看那飛花似雨,流蘇如手,天空華麗得如同一場曾經的錯覺。月光也黯淡。銀鈴幻化成殤,那煙火綻放的聲音,是年那清脆的笑聲。
輝煌的瞬間,燦爛的'笑靨。年給予了我們真摯的祝愿。
“過年了過年了!”妹妹興奮地叫著,她是新年的使者。
閉上雙眸,當喧嘩被沉淀,你會聽到一種從未有過的聲音。細碎的,動聽的。
那是年的腳步聲,專屬她的聲音,新年快樂!
年的味道作文5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王安石的《元日》對我們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自古以來,春節就是我國最隆重的節日,而年里也混雜了各種各樣的味道,他們拼在一起,整個春節變得有滋有味。
甜美
大年初一早上吃湯圓,湯圓都是年三十晚上準備好的,它們靜靜地躺在托盤里,像剛出生的娃娃,皮膚粉嫩極了,就等第二天早上舒舒服服的下到鍋里去洗澡,而現在,它們依然躺在碗里。咬一口,外面的糯米迅速分開,里面的芝麻餡兒慢慢流了出來。白白的糯米與灰黑色的餡兒交相輝映,形成一幅幅完美的太極圖。剛出鍋的湯圓餡心很燙很甜,就像我們的心充滿了熾熱幸福。
年,因為有了湯圓變得香甜無比。
清香
出門拜年,只感到眼前煥然一新。原本破舊不堪的春聯重新變得精神抖擻起來,仿佛一夜之間就掃去了舊年留下的塵埃。火紅的春聯好似一團跳躍著的'火焰,要把之前不高興的往事燒得干干凈凈。巷子里洋溢著筆墨氣味,與梅花的香氣交織在一起,沁人心脾。
年,因為有了春聯變得芳香四溢。
溫馨
春節期間,農村的大街小巷一下子由冷清變得忙碌、熱鬧起來。農家小院人氣滿滿,大家談笑風生,這時老人們最開心的是一家人的團聚,他們忙著為子女們張羅,皺紋也因燦爛的笑容減少許多,仿佛又年輕了幾歲,太陽照射在身上,沐浴在溫暖的光輝中。一年的辛勞,總算迎來了親朋好友的大團聚。
年,因為有了家人團聚變得十分溫馨。
年的味道無處不在。
年的味道作文6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鞭炮聲清澈的在耳邊回蕩,剛走出家門,就聞到了一股年的味道,甜甜的,淡淡的。
“過年好啊!”來到奶奶家門口,這句話便脫口而出,輕盈的腳步聲在奶奶這熟悉的農家小院兒里飄蕩,四合院式的小屋整整齊齊的排列在我眼前,干干凈凈的地面也呈現出年的味道,松松的土壤里長滿了紅燦燦的草莓,進了一間方形的小屋,更是一番別樣的情景,大紅福字貼在擦得干干凈凈的玻璃窗上,酒水瓜果一一陳列在桌子上,這大概就是年的味道!
晚上一大家人聚在一張擠擠的小圓桌上,雖然伸伸筷子夾口菜都有些不方便,但是這一幅家庭其樂融融的圖畫使我們都露出了前所未有的笑容,電視里的主持人早已獻上了他們溫情的祝福,就這樣,我們默默的等待著鐘聲敲響,可口的`年夜飯使我們大飽口福:一只灰白色的鰱魚只剩下了魚頭和魚尾,一大盤魚香肉色只剩下了油乎乎的湯,奶奶費事做的南瓜餅早已一掃而光,口感濃郁爽滑的豬肉燉粉條也被我們“殺”的片甲不留,色澤鮮艷的甜飯誘人食欲,吃上一口米香繞口,回味無窮,所以被我三下五除二就解決了,肉餡的餃子流露出濃濃的親情味道,蘸上些醋,嘴里頓時酸澀澀的,但當你嚼到了那多肉的海米,就忍不住想再吃一個。
這頓年夜飯才是真正的年的味道!看著滿天五彩繽紛的煙花,揉著吃的飽飽的圓鼓鼓的小肚子,耳朵里聽著其他人嘮著無聊家常卻甜在了心里,曾經去試著點幾只爆竹,卻因自己的膽小而哈哈大笑,哦,這大概也是年的味道吧!
隨著鐘聲的敲響“咚,咚,咚……”耳畔又響起了那熟悉的鞭炮聲“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年的味道作文7
春節還沒開始,朋友圈卻熱火朝天的流淌著濃濃的年味。看著那一張張寫滿祝語的紅色圖片,驀然驚覺,是呀,就要過年了。
小時候的年,是從立冬開始就期盼的一件大事。那個時候,雖然吃的沒現在好,穿的沒現在光鮮,娛樂方式也沒有現在這樣五花八門,可我們就是那樣快樂。那時的我們,天天掰著手指頭倒數著放寒假的日子,墻上的掛歷翻了一遍又一遍,仿佛這樣可以推著年早一點,再早一點的到來。我們也總眼巴巴的盼望著那一頓全家人熱熱鬧鬧的年夜飯,仿佛每一道菜肴都是那么的精致細膩,香噴噴的味覺在舌尖上流連忘返。盡管那時我們都不算富裕,可那時的年,卻承擔太多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可如今,久居鬧市,早已習慣每天都是按部就班,看慣了鋼筋水泥,人來人往。年關將近,卻總是止不住懷疑是不是真的要過年了。總感覺年味越來越淡了,只有街上的紅紅的燈籠,紅紅的對聯,紅紅的窗花,紅紅的.福字,才不得不使我相信,年真的來了。
對于現在的我們來說,年味最濃的還是鄉愁。這一年中來不及回去幾次的故鄉,每每回去之后總感嘆時代變遷;這一年中揮之不去的鄉愁,總是白轉千回的流連。回到故鄉,吃一餐母親做的家常菜,看一眼故鄉的水和山,年味便不自覺的漫上心頭,形成一種記憶,成為來年的思念和期盼。
過年,是一年中最濃的那一筆,藏匿著巨大的狂歡。我們作為龍的傳人一直重復著相同的習俗,臘八,辭灶,除夕,守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歲月更替,舊符新桃,變與不變的,總會被見證,或辛苦或甘甜的,終將被追憶。
年的味道作文8
年味在我們的生活中慢慢暗淡,傳統文化被外來文化和現代科技不斷地沖擊著,現在的年味已近變了味。
今年過年的時候,年夜飯時依舊的熱鬧,可是飯后的活動卻大不一樣了。
吃飯時,還是熱熱鬧鬧的,有說有笑,大家都做在一起,躺著以后的事情因該怎么樣。吃完飯后就沒像這樣那么熱鬧了。表哥拿著平板哥哥拿著手機玩著游戲,表姐一個拿著手機一個在電腦面前寫著論文,而大人們呢全都在看著手機刷微信,搶紅包發紅包,電視里的春晚在放著,可是看的人就只有爺爺和奶奶了。
記得以前過年的時候,我們還都坐在一起,把零食全部放在茶幾上堆成一座小山,晚飯一鍋就打開電視看著春晚同時說有人都坐在那里評判者這個小品怎么樣,這個和哪個哪個更好看在外面時,手上還一直拿著鞭炮走到哪放到哪,在以前大人們也總是說我們要去哪里,干啥,上什么,對我們的期望總是滿滿的.。
以前立春時節總要點那中恒曉得蠟燭放在房間里,滅了就馬上來電起來,可現在點了之后就不在管他了。放哪里之后就各忙各的去了,誰也不管他會不會滅了。
現在的科技進步的恒快,對我們生活的改善有恒大的幫助,所以我們不應該反對科技的發展。但是現代科技的發展對傳統文化和傳統習俗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所以我們既要支持科技方丈又要讓科技和創通文化相融合,不讓他們之間發生碰撞。
年尾,在我們的生活中慢慢失去,為了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放下手中的手機,和家人們一起好好過個年。
年的味道作文9
年,究竟是什么?一個開端,一個起點,一個禮節,一個傳統,或許都是,又都不是。
季羨林先生在《年》中說道:“年像淡煙,像遠山的晴嵐,我們看不見,摸不到,當它走來的時候,只在我們心中輕輕一拂,我們就知道:“年來了。”讀完全文,這句話依然停在心頭,的確。
上海的年,似乎越來越冷清了,不知道你們是不是“原裝”上海人,反正我是,在記憶里,過年的上海,幾乎是座空城,路上沒有人,就算有,也是匆匆而過,路上沒有車,只有在通往火車站、機場等地才會被看到、被想起,然后嘆道:還有活人,到也只有至此寒冷的天氣才會被尾氣和呼出的二氧化碳帶上幾分暖。
話說馬上就要過年了,你問我是什么感受的話,竟會一時語塞,想來,我可能會答道:嗯,沒什么感情和溫度,像極了上海的年。不過若細細回想,我現在說這些也不夠格,在本就不長的12年里,我留在上海過的年也屈指可數,在這個意義上,我不算個上海人。
當然,偶爾聽同學談論自己家鄉的年也是極有趣的.,聽他們說大紅燈籠,走街串巷時也極為激動。再回想上海的,不禁有些心酸與羨慕,真的應了季先生那一句“這年,仍是虛縹”,對我來說,年究竟是什么?我想我有答案了,是日期與符號,是戀鄉與情懷,但比較于別的不是上海的人們,我有些幸運,他們對家鄉的記憶是年,而我對年的記憶是家鄉。
這篇文章,我的表達似乎不是很清晰,但是,是漸漸清晰了。
年的味道作文10
過年象征著什么?在小孩子眼里過年就是紅包、新衣服、好玩的、好吃的……對大人們而言卻是忙碌。
這不,年味兒越來越濃了,又得去超市購買年貨了。看著超市里琳瑯滿目的商品,我的眼睛都花了。到底要收留哪些“孤兒”呢?火腿腸少不了,因為炒飯、做壽司都用得到;黑巧克力是哥哥的最愛;糖果是弟弟的最愛;薯片是我們所有人的最愛……還有那令人“垂涎三尺”的梅子,看著它就滲口水啊!
每年,我們家都自己動手做春卷和包子。奶奶一大早就忙碌起來,我起床時奶奶已經包了幾十個春卷了。奶奶這是要跟我搶頭功呀,我趕緊刷牙、洗臉,胡亂地扎起頭發后也跟著包了起來。我的技藝比去年嫻熟多了,很快,一個個漂亮的春卷娃娃便躺在我為它準備好的搖籃里。
包好了春卷接著做包子。做包子要比包春卷麻煩,姑媽們、姐姐們都會回來幫忙,可熱鬧了!爺爺、奶奶上一天就把餡兒、面都準備好,就等著“大部隊”回來了。終于盼到她們了,我這個“新兵”洗洗手、系上圍裙,然后也加入了“大部隊”。我包的是袖珍型的,只有雞蛋那么大。看著那些又白又嫩的包子,我心里頭美滋滋的。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除夕這天,我們用小鏟子鏟掉舊春聯,然后爬上爬下貼春聯。奶奶發現我們把廚房和正門的.春聯貼反了,大伯還把一副對聯的上下聯貼反了,沒想到貼春聯也是一門學問。接下來該貼“福”字了,“福”字是貼正的還是貼倒的呢?人們常說“福倒”意味著“福到”,可是我們家從來都是貼正的。
紅紅的對聯貼起來了,紅紅的燈籠掛起來了,紅紅的喜錢飄起來了,紅紅的爆竹“噼噼啪啪”地響起來了……年味兒開始在大街小巷里游走,我的心也像院子里的紅茶梅一樣綻放開來!
年的味道作文11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以聽到這首“流傳千古”的童謠,我就知道,年又來了。
現在城市里的年味越來越淡了,所以我們每次都是大包小包,歡歡喜喜地回鄉下過年。
嗯!鄉下的感覺真好!大家分工協作,一會兒就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凈凈。爸爸迫不及待地把新春聯貼在門上,“國泰民安千秋盛,家和人壽萬事興”,一派喜氣洋洋的氣氛。媽媽拉著我就往菜場跑。哦,放眼望去滿街都是人頭,有賣水果的,有賣菜的,有賣衣服的,有賣對聯的',有賣零食的……鋪天蓋地,人聲鼎沸,什么都有。大家春光滿面,拎著大包小包,滿載而歸。哦,年的味道是熱鬧的。
沿途看見了許多外地打工的人,正在左顧右盼地等著車子。哦,年的味道是焦急的。
到了晚上,大家都聚集在一起團團圓圓得吃了頓年夜飯,奶奶和媽媽做的都是我最愛吃的菜,紅燒肉,糖醋魚,椒鹽蝦,生菜……媽媽還破例給我倒了一碗滿滿的橙汁,我心里一個勁地高興。吃完了飯,大家一起坐在沙發上看春節聯歡晚會,笑聲伴著煙花爆竹聲,讓人不快樂都難。到了零點,我還不想去睡,直到主持人報“5,4,3,2,1”的時候,我一下子跳了起來,因為我又大了一歲,我還許了個愿望呢!哦,年的味道是幸福的。
外面“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夾雜著“咚,咚,咚”的煙花聲,變成了一曲曲美妙的音樂,把天空點綴得五光十色。年的味道是美好的。
在媽媽的催促聲中,我不情愿地走進了房間。頭枕著大人們給我的紅包,甜甜地進入了夢鄉。哦,年的味道是甜蜜的。
年的味道作文12
這味道似花粉般甜蜜,人心般沸騰,它很獨特,也很珍貴。
新年的來臨代表著一系列的事即將發生。
果不其然,這一天終于來了,餐桌上擺上了刻有龍鳳的幾條動物的.碗。碗中間盛滿了豐盛的食物,叫人口水直流。再在中間加上一盤年糕,那就完美了。
晚上,全家人圍在一個圓桌旁,津津有味的吃著。
弟弟和我的笑聲總是充滿整個房間,一會兒我們說說笑笑,一會兒我們又安靜下來吃東西好似被這美味的食物給震住了。
但是吃飽了以后我們還是拿著炮煙在門口玩了起來。
因為我膽子有點小,所以大部分的炮煙都由弟弟來打,我只有在旁邊看的份。但有時也可以打打一些不危險的炮煙。
這一次,在弟弟面前我不服輸,我硬著頭皮壯了膽子,拿了一個鞭炮往地上一放,拿著一炷香,上前去點燃,有好幾次,我都是以失敗告終。
還有一次,好不容易點著了,竟然是個空跑,一點動靜都沒有。
后來我們決定,拿兩個圓錐形炮煙,放在大門兩邊,一個人點一個炮煙,一起點。
點燃后我匆匆忙忙的炮了回去,二弟的確從容地走了回來。
老實說,其實有時候我還是不得不佩服他的膽子比我要大的多。我還要向他學習呢!
味道可以從飯碗里來,也可以從親朋好友身上來,真正的味道不是用嘴去吃,而是用心去品嘗。
這就是年的味道,它有著不一樣的色彩!
年的味道作文13
過年的這段日子往往是最美好的。
臘月二十前后,人們便開始為過年做準備。
超市里響起了華仔“恭喜發財”的聲音。平常無人問津的堅果,此時被圍了個水泄不通,變成了搶手貨。糖果區就更加熱鬧了,孩子們看著包裝精美的糖果,拉扯著大人的衣角,央求著要買,大人們心情好,一臉笑意的有應必求。收營處,滿頭大汗的收銀員看著長龍一般的隊伍忙碌著。
年的味道,就是這一派熱鬧繁華。
備完年貨后,大人最忙碌的.時刻便是為年夜飯做準備。廚房里,是媽媽旋轉不停的身影,切菜剁餡的呼呼聲,油鍋炸丸子的噼里啪啦聲,鍋碗瓢盆的碰撞聲,共同形成了一曲廚房交響曲。
小孩子們就輕松了,捏著錢去商店買鞭炮,買小燈籠。買到后,他們笑著聚在一起放鞭炮。鞭炮炸響的聲音和女孩子受驚尖叫的聲音混在一起。不僅如此,還有玩球的,放風箏的,無不洋溢著過年的喜悅。
年的味道,就是那一個個洋溢著歡樂的身影。
年夜飯,是重頭戲,備好的菜一齊下鍋。一年里不常吃到的各種菜,在這一天同呈飯桌,由長輩到小輩,依次落座,皆是十分和諧。桌上菜肴五花八門,還須長輩先動筷,這是一種尊敬。其中有道餃子,是家人親自包的。大人們紛紛夸贊還是自家親手做的餃子好吃!
年的味道,就是那一道道代表團圓的家常美味。
12點鐘鳴,鞭炮齊響,天空中綻放出了彩色的,熱烈的花朵,步履匆匆的旅人們停下了腳步,飯桌前吃飯的人們推開門,望向夜空。
年的味道,就是那一片煙花相伴的夜空。
年的味道是什么?年的味道是大人備年時的熱鬧,是孩童嬉鬧時的歡笑,是家人團圓時的幸福,也是煙花相慶的欣悅。年,是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無論何方的游子,共赴故鄉,品嘗年的味道。
年的味道作文14
一年到頭,最令人期待的莫過于一大家子人一起吃個年夜飯了。那一桌的年味,牽動著游子的味蕾,也牽動著游子歸家的心,月是故鄉明,味也是故鄉濃。
每到年夜飯,總有一道菜會出現在餐桌上,這道菜就是我們粵北老家的名菜——香芋扣肉。香芋扣肉是兩廣宴客時的常用菜品,無論在大廚手下,還是在平常的家庭主婦手下,這道菜的味道都會得到不同的創新和升華。而我奶奶做的更是讓全家人贊不絕口,百吃不厭。
奶奶一大早就把要做的芋頭和豬肉買好,豬肉選的是上好的五花肉,這樣下油炸了后,咬起來才更加酥脆。先用水把切好的芋頭泡一泡,讓芋頭更加粉糯。在泡芋頭的空當中,把五花肉下水煮至肉嫩,用筷子就能輕易戳穿。把蒸好的五花肉撈起,在表皮上涂抹醬油,用牙簽插滿小孔,將肉皮朝下,下鍋炸至金紅色。再把泡好的香芋下鍋與肉一起炸,軟糯酥嫩,色香味俱全。
這道香芋扣肉,到了這里,已經剩下了最后一步——擺盤,這是奶奶最注重的一步。把塊狀的`芋頭和五花肉相間擺在盤中,一個疊著一個,將香芋與肥腴的五花肉相間相疊,集香醇、微甜、酥粉、軟滑于一身,可謂取長補短,相輔相成。炸好的五花肉肥而不膩,肥瘦俱佳,一口下去,軟嫩的脂肪與爽口的瘦肉在口中交織,混雜著芋香,實在是幸福的味道。到了最后,再撒上蔥花,裝點這道菜。端上桌,年味就止不住的飄香,最是令久未歸鄉的人,難以抵擋。
好芋頭在客家話中諧音“好意頭”,在客家人看來,辛苦耕耘一整年,也正是為了這一份豐收的好意頭,為了來年生活更加紅紅火火,幸福安康。這就是年味,一輩子念念不忘的味道。
年的味道作文15
“瑞雪兆豐年。”在新年即將來臨的時候,下雪了,真開心!正因為這場雪,才有了過年的感覺。雖然這雪阻礙了交通,但絲毫沒有影響人們回家過年的'向往和決心。我們也一樣,手里提著年貨,踏上了回家的班車,一路上,行人熙熙攘攘、車水馬龍,提著大包小包,臉上洋溢著喜悅,準備回家過年的。
下車了,放眼望去,整個村莊好像被一層白色的銀裝所覆蓋,我穿過銀白色的田野,走過那座難忘的小橋,來到我家門前,屋頂上唯一沒有被雪覆蓋的煙囪,冒著一縷縷炊煙,屋檐下掛著一條條臘肉。大年三十,奶奶在廚房里蒸饅頭、包粽子。媽媽準備年夜飯。爺爺在門口貼對聯、掛燈籠。大伯伯在清掃門前雪。父親在房前屋后種下了石榴樹和柿子樹,向往著春天能夠開花結果。我和小伙伴們在雪地里、麥田里打雪仗、堆雪人、滾雪球、放鞭炮,開心到了極致!年夜飯前,需要放鞭炮,越響越好,這樣可以趕走“年”獸。然后點蠟燭祭祖,給逝去的先人燒香、叩頭。希望先人能夠保佑我身體健康,學習進步,保佑父親事業有成。最后吃年夜飯,在吃飯的過程中,爺爺奶奶便會遞給我一個大大的紅包——壓歲錢。
年夜飯后,一家人坐在一起,觀看春節文藝晚會,聊著家常,吃著點心。一直到凌晨,我們走出家門,點燃煙花,望著天空中滿天飛舞的煙花,我想:明年一定是一個豐收年。
【年的味道作文】相關文章:
年的味道作文03-21
年的味道作文06-02
年的味道作文(經典)09-28
【精選】年的味道作文09-28
【薦】年的味道作文09-24
[精品]年的味道作文09-06
年的味道作文14篇03-22
年的味道作文15篇03-21
年的味道作文經典【15篇】09-22
年的味道作文800字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