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年味的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年味的作文 篇1
除夕晚上,一大家子圍在桌子旁,看著我和弟弟寫作業(yè)!
黃色的燈光暖暖地灑在我們身上,為這幀畫面帶來了黃色的暖意。在家里,每個房間的燈都是黃色的,照在房間里暖暖的,滿溢著家的味道。
家里的兩位老人都到了古稀之年,銀絲稀疏,臉上的皺紋像花似的,綻開在他們的臉上。人到老年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年輕時硬朗的身子如今已是不堪重負、無比脆弱!子女也不在身邊,好像只有在過年時才能見上子孫一面,享受著天倫之樂!
奶奶靠在爺爺身旁喃喃道:“老伴兒,你看這子孫滿堂,兒女都在身邊的場景多美好啊,滿足了吧?”我的奶奶是個強勢的女人,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有什么壓力也是自己一個人扛著,從不給子女添麻煩。而爺爺則是個“老古董”,什么事都爛在心里,當(dāng)了一輩子老師的他,卻還是不善言辭。兩個人都是世間不可多得的良人,一輩子勤勤懇懇,不占別人便宜,不傷害他人。為了讓在外奔波了一年的子女們回家過個熱鬧年,總是早早地就著手準(zhǔn)備做酸棗糕、南瓜粑粑、黃菜團子和年糕。在家里大掃除,為了迎接自己的子孫們,不在乎殘破的身體,老倆口還是堅持著做好所有的準(zhǔn)備。
其實這些年,我愈發(fā)感覺到爺爺奶奶的身體每況愈下,快到風(fēng)燭殘年、油盡燈枯之際,卻還是在心頭默默許愿——愿爺爺奶奶健康長壽,愿他們能繼續(xù)看著我長大。面對死亡,每個人都是無力回天的。而我們能做的,無非是拉住他們的手,能多一秒是一秒,努力地把他們的體溫和氣息記在心里,刻在腦海里,融入身體里,然后,替他們好好活下去。這就是我們能做的,最大的留戀了。
桌下,盆里生起的炭火燒得正旺,每個人身上都暖洋洋的,好像忙碌了一年的身體在此刻得到了放松。對于遠走他鄉(xiāng)的腳,對于飛上天空的翅膀,此刻腳下生起的'炭火,是永不能扯斷的繩子。就像故鄉(xiāng)門口的大樹,它的樹干指著許多路,而起點只有一個,終點也只有一個,每一個離開家的人,都帶走了一片綠葉,卻留下了一條根。
過年啊,是家人團聚的日子,是子孫滿堂的日子,是一年中老人們會露出笑容的日子!年味啊,對我來說,年味是酸棗糕的味道,是南瓜粑粑的味道,是黃菜團子的味道,是年糕的味道,是老家床單上檸檬味洗潔精的味道,是愛和家的味道!
年味的作文 篇2
年的味道或許是年夜飯的濃香,或許是壓歲錢驚喜,或許是糖果的香甜,可是在在我心中最濃的年味卻是璀璨的煙花。一波三折籌資金放煙花的第一步當(dāng)然是要:“金庫”到位。我派妹妹去要求,妹妹一口答應(yīng),毫不猶豫的跑上去,不一會兒又拿著一個紅包高興的跑下來,說道:“看,姐姐。有了!”我打開紅包一看,頓時傻眼了。三張一塊錢,一張五角的,還有幾個一毛的小零碎……悲!可是我還有一招。立馬又讓弟弟出馬。一分一秒在期盼中度過……
“吱!”門響了,我激動的問“怎么樣?”弟弟苦瓜臉一擺說到:“”哎,不給!“什么?我怎能就此罷休,有讓妹妹上場。沒錯就像剛才一樣,同樣的.人,同樣的動作,同樣的紅包。失落極了,看來只有動用我的私房錢了。不過還沒有走幾步,就傳來喜訊,紅包里這次裝的可是一張”毛爺爺“。精打細算買煙花來到賣煙花的小攤,考的就是理財了。”姐姐,我要買這個!“妹妹指著煙花說。”這個有點貴。“我回答道。”這個呢?“”這個不好看!“這個呢?”“這個是炮仗。”“姐姐,我要這個。”“好,就這個!”就這樣一輪挑選煙花的故事就開始了……好不容易,煙花選了一堆,我的私房錢也一份沒動,心里暗喜。歡天喜地放煙花吃過飯,不待天黑透,我們就興沖沖的跑了出來。我用打火機小心的點著了“火樹銀花”的炮捻子,只見一個個如花朵一樣的圓點冒了出來,我們每個小孩都許下了新年的愿望。我們又找出了十二生肖的馬。點著之后,它立馬像一個變色陀螺,飛旋著,滿地亂竄。果然是一匹脫韁的野馬呀。我們幾個都躲在墻角,“駿馬”每向我們靠近一下,我們的心就提一下。“駿馬”向我們奔來了。“啊!快跑呀。”弟弟喊道。忽然,煙花燃盡了。只留下了煙和火。我們都笑了,笑我們的膽小,笑這煙花滅的及時。按下心中的害怕。我又又點燃了“六色花”,只見在院子里立刻噴出了一米六七的彩色光團,然后啪的一聲綻放成一朵花。剛放完,弟弟大喊到:“這個我放!”接著他拿出“大黃蜂”點燃了炮捻子,順手一扔,一個大黃蜂帶著金色的光芒飛遠了。風(fēng)火輪、笑臉、熊大熊二,各色煙花像花一樣綻放開了。F1,音樂靈泉,炮聲陣陣,讓我們心花怒放。“最后一個大的,我來。”我喊道。我點燃了降落傘兵,過了一會沒有噴出煙花,我正一探頭,“嘭”的一聲,我全身一下抖了起來,真是恐怖但是也打響了馬年的“春雷”。
煙花就是我心中的年味,年味在我心中永不減退。馬年快樂!
年味的作文 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
年,似乎就是從爆竹聲中打開了帷幕。一陣連綿的“噼里啪啦”聲后,便是滿地的紅紙。經(jīng)過時突然有未炸開的,驚你一跳。新年在那一刻,就像一個調(diào)皮的熊孩子。
年夜飯是過年的重頭戲,“煎炸煮悶蒸”,在過年時齊齊上陣,大顯身手。紅燒獅子頭、雞蛋餃、水煮魚,這些本不是廣東的美味,被湖南的媽媽變戲法般地帶到了桌上。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我總要去廚房搗亂一番才肯罷休。“啪!啪!”油在鍋里不安分地跳起舞來,我畏畏縮縮地拿著勺子,緩緩將蛋液倒進鍋里。萬幸,它沒有再蹦出來。往中間加一勺肉,兩邊一合,雞蛋餃就這樣好了。等到菜上了桌,滿桌熱騰騰的菜承載著新一年的希望。“年年有魚(余)”、“發(fā)菜(財)就手”這些好彩頭,象征著對新一年的寄托。菜上齊了,一陣陣清脆的.碰杯聲后,大家的臉都帶著微醺的紅暈。紅色的臉,紅色的節(jié)日,紅彤彤的喜慶。
新年,一切似乎都是光潔如新。每年初一的早上,我們都要去教堂祈禱,以示新一年的到來與祝愿。回到家,就開始做油餃和一種豆沙餡的節(jié)慶食物。摘冬葉,洗凈,在葉子光滑面抹上花生油,放上準(zhǔn)備好的糯米豆沙,再用牙簽一扣,放上大鍋一蒸,伴隨冬葉清香的美味,佳肴就出爐了。廚房內(nèi),爺爺圍著圍裙在做扣肉,這不!還沒做好就有人端著盤子來“太公分豬肉”了,每次端去人家屋里,我總是不情不愿地看著軟糯的芋頭夾著肥而不膩的豬肉從我眼前飛走,真是“飛流口水三千尺”。
逛花市也是必不可少的。各式各樣的花,爭奇斗艷,競相開放。杜鵑花在風(fēng)里嬌媚地笑著,星星點點的梅花臨風(fēng)婀娜,想起了胡適先生《看花》中的片段:“紅的花,紫的花,襯著綠葉,映著日光,怪可愛的。”街上滿是車,充斥著討價還價的聲音,怪熱鬧的。
貼春聯(lián),點爆竹,開始迎“財神到”。所謂“財神到”,就是把紅紙剪成長方形,再在上面寫上“財神到”,哪家燒爆竹,就往哪家跑。遞張紅紙,氣喘吁吁地說幾句吉利話,別人家就會拿出事先準(zhǔn)備好的利是,派給來送信的人,圖個吉利。紅包“餡兒”有大有小,一天下來,來來回回也有百來次,圖個樂趣。
“快來看,有人在放煙花。”
只見漆黑的夜空里,煙花如無數(shù)斑斕的流星灑落。大紅燈籠微微搖曳,綠葉沙沙作響,食物的甜香在空氣中悄然醞釀,織成了一張大網(wǎng),籠罩著那歡天喜地的人家,和尚在回鄉(xiāng)途中的旅人。
年味的作文 篇4
春節(jié)是我國最隆重、最熱鬧、節(jié)目最豐富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大家都說過大年,體會的是熱鬧,享受的是快樂,感受的是文化。為了讓我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媽媽特地讓外婆留了幾片粽葉和一些糯米、黑豆等,讓我學(xué)著包粽子。
開始包粽子嘍!外婆一邊示范,一邊耐心地教導(dǎo)我:“包粽子時要專心致志,不能分心,要把兩片粽葉上下疊好……”我聽了很奇怪,心想:這么簡單的事情,誰不會啊!“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拿起粽葉開始動手。咦?粽葉怎么折不好?一旁的媽媽發(fā)話了:“我早就猜到你不專心聽,總是眼高手低。”無奈之中,媽媽也教了我一遍。這一回,我吸取了教訓(xùn),決定乖乖地學(xué)。
我拿起一片粽葉,兩只小手上下一轉(zhuǎn),哈哈,成——功——啦!我拿著這圓錐形的粽葉左看看右瞧瞧,別提有多開心,一會兒叫外婆看,一會兒叫外公看。“這個做得蠻好的嘛!”外婆稱贊道。“行啊,有進步!”媽媽和外公異口同聲道。這連連的稱贊聲讓我心里美滋滋的,學(xué)習(xí)的`勁頭就更足了。第二步,把糯米和黑豆裝進這“圓錐”里,讓它們躺在里邊睡個好覺。第三步,我把粽葉折過來,蓋住這溫暖的“小屋”,再用繩子扎好。呀,不好!我手一松,圓錐形的粽葉就成了一個小漏斗,“糯米寶寶們”紛紛掉下“懸崖”……我如此這般試了幾次,臉憋得通紅,可粽子依然沒包成,白花花的糯米全掉回它們的“老家”——臉盆里了。
一旁的外婆看得心疼:“手都包酸了,還是算了吧!以后包粽子我再叫你!”“不,我不累,我還想包!”包粽子雖難,但我不能因為這小小的挫折而放棄,便又試了一次、兩次……“耶!終于成功了!”雖然它是那么“瘦小、干癟”,用媽媽的話叫“捆爛腳膏藥”,但它卻是唯一讓我滿意的成品。為了讓媽媽用手機記錄這極有成就感的時刻,我“乘勝追擊”,于是,第二個、第三個粽子紛紛從我手中“誕生”……
大伙兒都知道端午要包粽子,可今天我才體會到我們臺州人過年包粽子、吃粽子的風(fēng)俗。有句老話說得好——“千里不同風(fēng),百里不同俗”,我國還有很多傳統(tǒng)習(xí)俗等著你去學(xué)哦!
年味的作文 篇5
上完最后一天的課,在路上顛簸一外小時之久,終于到了家。
夜晚的風(fēng)吹過,似乎有那么一點寒,我打量著街道,臨近過年,已經(jīng)有了點年味,但,今年的年味似乎淡薄了些呢……
今年家辦過白喜事,按照我們這邊的習(xí)俗,稱作“新年”。原應(yīng)在小年前吃年飯,年飯過后直到大年初二,家里人不應(yīng)去拜訪他人,因為“別人不喜”。但于由一些原因,年飯被推到臘月二十九,爺爺說“新事新辦”。
臘月二十九,家中仍同平時一樣,沒有貼新對聯(lián),沒有貼“福”字,也只有寥寥的四個人,給奶奶上完香,我便入了座,門外照例是年飯前的鞭炮聲,但似乎缺了點什么。
是缺了以往的年味嗎?
默默低頭吃飯,我想到了去年的年夜飯。
大姑媽、小姑媽一家早在上午就來到奶奶這里來,打撲克的打撲克,下棋的下棋,打麻將的打麻將,看電視的看電視……一大家子人玩得不亦樂乎,熱鬧到不行。到點吃年飯時,幾個姑伯手一揮:“走,出去炸鞭”。而我和表哥、表妹三人也早已圍在飯桌旁搶肉吃:上一盤肉串,看誰手快,邊吃邊玩;盡興處我們開懷大笑,而奶奶也樂樂呵呵。等到大家都上了桌,圓形的`大桌上擺滿了菜,年飯,敬酒,我們兄妹三人早早吃完,去客廳各種玩耍,大人則在飯桌上繼續(xù)閑話一年的收獲及對新年里的展望。
以往的年飯都是這么熱鬧,甚至“吵鬧”。過年嘛!
是啊,這才是年味嘛!
而今年,四人各占一方,沒有跟我搶肉吃,飯菜似乎變得難以下咽,誰似乎也沒有什么要說的,吃完飯各各散去。聽著外面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我不禁開始想象別人家熱門的年夜飯。
我突然理解了為什么在外的游子要提前許久搶購火車票,只為能回家過年;我突然理解了為什么在家的父母要在臨近過年的時候不斷催促兒女回家過年;我也突然理解了為什么有人說有家人陪伴才叫過年。所謂年味,不僅是貼上新對聯(lián),貼上“福”字,更是有親人的團聚;哪怕沒有貼上對聯(lián),哪怕沒有鞭炮,哪怕沒有煙花,只要親人能夠團聚一堂熱熱鬧鬧,那才有年味!
而今年,說是缺年味,實際上,是缺了奶奶,是缺了能一同過年的親人,是缺了那份熱鬧。
年味的作文 篇6
近了,近了,更近了,期盼已久的年又到了。彈指間,20xx已悄然離去,人們慨嘆歲月流逝的急卻又期盼年的到來。
臘月二十六,小年已過,雖隔過年還有三四天的時間,可從人們忙碌的身影中,卻讀到了過年的味道。
這不,從縣城到鄉(xiāng)下的大小街道,人影穿梭,人頭攢動。也難怪,看看街面上的東西,怎不觸動人們上街辦年貨的欲望呢?可以這么說,吃穿用度,無一所缺,無一所漏。單從視覺上,就讓人應(yīng)接不暇:紅得耀眼的是辣椒、紅棗、蘋果……當(dāng)然還有燙金的春聯(lián)、從街頭擺到街尾的紅燈籠、牽動億萬國人心臟的中國結(jié)。紅,不僅成為各色美食令人垂涎的顏色,也成了喜慶的象征被裁成各式衣物。紅,點亮了千家萬戶的屋子,裝扮了一座又一座熱鬧非凡的城市。在國人心里,紅,不僅僅是一種顏色,而是一種象征,更是一種情懷。過年了,誰家不弄點紅,那就沒有 熱鬧,沒有喜慶,沒有年味。
當(dāng)然,其他的'顏色也不甘示弱。這不,白得誘人的蘿卜、豆腐、蔥頭、大白菜……哪一樣不觸動你的味蕾,哪一樣不想讓你在灶臺上顯露身手?
還有那如翡翠欲滴的青菜、青花、各種調(diào)料……哪個忘得了這是過年,誰不想成為每家餐桌上的佳肴?
年到了,就快到了。家家戶戶,老老少少,哪怕賦閑一年的人們,都活動開來。捋起袖子,光起膀子,一個個撣塵的撣塵,掃地的掃地,擦窗戶的擦窗戶。房前屋后,角角落落,哪一處也沒落下,生怕沒打掃干凈,這年就沒有味道了。
殺年豬,也成了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線。過了臘月二十后,這豬的嚎叫就沒消停過。在家里,或是專設(shè)的殺豬臺,總能看到三五成群的漢子,操著一口并不文明的胡話,忙碌著宰年豬。都說屠戶“紅刀子進,白刀子出”,這會兒哪還分什么專業(yè)的屠戶,老少爺們都成了屠戶。人們你一言我一語,人人臉上綻放著花朵。“嗨,這毛打得差不多了,該開膛破肚了!”“趕緊的,把這肥腸炸上做晚飯菜!”對,這才是過年。忙碌這幾天,該過年了。
婦女們也沒閑著,系起圍裙,打掃收拾,洗菜淘米,漿洗衣物被褥,準(zhǔn)備年夜飯……哪里閑著,年到了嘛。這不,最高興的要數(shù)孩子了,過年的新衣服早就讓大人給備下了。土里土氣的不要,專找時尚名牌,過年了,父母們也少了平時的嘮叨,圖個開心嘛,有求必應(yīng)!
你呢,別閑著,也趕緊收拾吧,就快過年了!
年味的作文 篇7
華夏傳統(tǒng)年味好。海北天南,齊鬧春來早。臘八粥香熬豆棗,麻糖祭灶饞翁媼。瑞雪偏宜梅蕊俏。萬戶楹聯(lián),逗著窗花笑啊。爆竹聲中撈水餃。祝福情何了!
喜歡過年,是因為這繁花似錦,熱鬧非凡的氣氛。雖然知道,居然鬧得人聲,后面總是時間靜悄悄的腳步,卻依舊愛戀著那種溫暖、親切、甜蜜蜜、喜滋滋、暖洋洋的世俗味道。那鞭炮聲,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地流動著,承載的——是人們一年四季的收獲,豐饒希望和夢想,寄托在小路兩旁親人期盼的眼神里。于是,再遠的跋涉也擋不住,再大的風(fēng)雪也擋不住。
終于過年了,村莊里的兒女各當(dāng)家……
“哇,上菜了!”廚房里傳來陣陣炒菜聲。大人們使出渾身招數(shù),有的顛勺,有的火悶,有的慢燉。有的人炒菜時呢,為了讓別人吃到自己嘔心瀝血做出的菜品,被別人狠狠地夸贊一番,所以使出了顛勺這個招數(shù)。原本在鍋中平平無奇的菜品,卻因為菜勺和鐵鍋的襯托,在高空中飛翔。有的`人為了同樣的目的,使用了另一個招數(shù)——那就是火悶。當(dāng)無比精銳的刀工和美味無比的蘸料邂逅,再遇上火燜,開始一場味蕾的盛宴。有的人依舊為了同樣的目的,用起了慢燉。當(dāng)健康可口的蔬菜遇上少量的水,開始小火慢燉。“咕嚕咕嚕,”鍋里面冒起了小小的氣泡。當(dāng)大人們使用完渾身的招數(shù)以后,就又一次上菜了。這就是廚房中的“年味”。
“唔,吃飯咯!”餐桌上擺著各色各式,各種味道的佳肴。有的人急忙著吃,有的人趕緊拍張照片紀(jì)念一下,有的人卻紋絲不動的坐在那里。真是各種各樣啊!人們各自干各自的。但最有看點的,還是大家一起敬酒呢!小孩子拿起自己的飲料,大人們拿起自己的酒杯。當(dāng)大家一起碰撞酒杯,喊出那聲新年快樂的時候,仿佛就是我們前程似錦的時候。這就是飯桌上的“年味”。
“咻,零點到了,新的一年又來臨了。”五光十色的煙花在天空中綻放,猶如一朵朵鮮花盛開!煙花不僅美麗,而且款式也是各式各樣。有紅、藍、綠、紫、粉、銀等等顏色。有花朵,小貓、文字等形狀。真是五彩繽紛,各式各樣啊!這就是煙花中的“年味”。
舉望眼,霧霾曬氣候的層云,這被晚霞映襯得乎忽濃忽淡,亦明亦暗,布滿了溫柔和煦的花朵色光暈。暗夜的帷幕已經(jīng)垂落,心靈的閑簾已有全權(quán)開啟,我們離新年有又進了一步。
年味的作文 篇8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了過年。
除夕這一天,全家人將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吃飯之前,就是放鞭炮,貼春聯(lián),貼窗花,祭拜已逝的親人等等事情。
下午,爸爸要我和他一起去買春聯(lián)和窗花,我同意了,因為很久沒和他一起出門買過年貨了,親自貼春聯(lián)窗花不知道是多久以前的事,于是我想要重拾這些年味。一到商店門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紅,紅的春聯(lián),窗花,大紅色的鞭炮一捆比一捆大。看了一會兒春聯(lián)和窗花,爸爸就選好了,還拿了一個燈籠。春聯(lián)寫的是和風(fēng)添雅裁九州錦繡,霽日溢美穿四海金云。橫批六合同春可以感受出這副對聯(lián)大氣磅礴的意境,我很滿意,便也同意了爸爸買下它。還買了福字和有關(guān)于狗的'窗花。回到家時,我隨便貼了幾個窗花,還好是隨便貼的,撕下來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壞,爸爸開始教我貼窗花。先找到窗花的中心點,再區(qū)分出左右窗花,將窗花中心點按在窗戶中心點上張貼,窗花四周要貼牢,防止脫落或者翹邊。貼完后,看這自己貼出來的窗花,我有了些許成就感,這似乎是我貼的最好的一次。接著我和爸爸一起把春聯(lián)給貼好,把燈籠掛上,家里頓時多了些年味。
忙完后不久就到了晚飯時間,不知不覺竟然過了這么久。吃飯時,全家人圍著一張圓桌,其樂融融,有說有笑,桌上擺放這水煮魚,牛肉,雞肉身邊有美酒,首先是爸爸站起來說祝福語,隨后全家人站起來祝福然后喝一口酒,我夾起一片牛肉,又給父母夾了肉,吃到嘴里感覺很美味,過年的時候飯菜似乎更好吃了,餐桌上大家都吃的津津有味,歡樂的氣氛在持續(xù)蔓延。小孩在餐桌旁邊玩,有的在沙發(fā)上湊在一起玩,我不禁回憶起小時候過年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很是歡樂,如今長大了,卻很少和曾經(jīng)的同伴有交集,現(xiàn)在很懷念小時候的純真。
晚飯后,所有人坐在客廳看電視,玩手機。等到12點,全部都下樓放炮,先放開門紅,顧名思義,聲音響亮,放完后地上一片紅。然后是放煙花,隨著轟的一聲,一束煙花飛上高空緊接著有更多煙花飛上高空,噼里啪啦和放鞭炮一樣,天上各種顏色齊現(xiàn),頓時天空亮如白晝,然后煙花越來越少,越來越暗,天空安靜了下來。
年味,記憶中最深刻的味道。
年味的作文 篇9
有一種泥土的味道,是極符合我心中對年的印象。
小時候,聽長者說,“年”是一種野獸,每年陰歷大年三十就出來禍害婦孺百姓。為了嚇退“年獸”,人們開始擊鑼放鞭,真的就把它給趕跑了。從此每年的陰歷大年三十人們就會放鞭慶祝。
那時對這種“年”有了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于是“放鞭炮”在我看來成為了過年必備的習(xí)俗。
不知從幾何時許,這種鞭炮聲卻有些遙遠了。沒有鞭炮,只有挨家挨戶和一些陌生的面孔相向慶賀,總讓我感覺年味淡了些許。
一年寒假我坐上開往湖南的列車,夜還未完全降臨,窗外開始飄雪。抹了抹車窗上的霧珠,窗外疾馳的屋舍、田壟或是平鋪的高速大道,在雪中竟十分相似。遠去的風(fēng)景,就像是空白的時光一樣,飛逝如昨。月光還來不及捕捉那白色里的炊火,天便悄悄地黯然了。
無法想象那就是一種如何的陌生,在口頭上的噓寒問暖,怎么也填不滿一種莫名的失落。我知道,年來了。帶來一場雪,一個寂靜的星空。
我們不過是離開家鄉(xiāng)去往遠方的游子,漫長的道別只為一次重逢。我驚嘆人人口中流利的“新年快樂”,卻是失掉了365個日夜的溫度。冷藏的一夜的寒霜,很完好地保存最初的模樣。使家人們得以相認;然而即便咫尺,亦如天涯,我們同樣陌生。
我坐在圓桌邊,靜靜地等那些甚至叫不出名字、輩分的親友在桌上擺菜。我等他們習(xí)慣性的開啟中央一套,和相互祝福。我在心里也籌備著祝詞,稍稍練習(xí)。——這就是大年三十。
快到轉(zhuǎn)鐘時,我聽到有人放鞭炮了,那聲音此起彼伏,然后變得漸漸稀微。天上的焰火也很美,像是蛇信子。我跑到陽臺上,向煙花的各個方向各拍了一張照片,很快鼻腔里充斥了塵土和火藥的氣味。
我不在鄉(xiāng)下,沒有雞,沒有蛙,沒有柴火。我沒有聞到泥土味,我聞到了來自各個角落的'碗筷聲和五彩的火藥。我搓了搓手,手依舊是凍得紅瘡。
原來,“放鞭炮”隨著年紀(jì)的增長,也如同時間一般讓人冷淡了。可我還是不甘心,我知道原本放鞭就是為了嚇退年獸的。便也可能只是嚇退而已了。至于我們現(xiàn)在過年嘛,更重要的就是吃個團圓飯,看一次聯(lián)歡會,休息好幾天……
家鄉(xiāng)的年味已經(jīng)淡了許多。
或許我也到了淡忘的年紀(jì)。
而我此時卻一個人獨自坐在桌子前,吃著從遠方送來的佳肴,品嘗著今年的年味。是的,今年的三十,我是一個人,在出租屋。
年味的作文 篇10
如今過年已然沒有了當(dāng)年的那就快樂氣氛,但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年味是越來越濃了,但氣氛是越來越不如從前了。且聽我講一講我所經(jīng)歷的過年。
年是一種民俗,一種文化,它是幾千年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積淀。爺爺說,以前過年,那可是有一整套的習(xí)俗,一進臘月,各家就開始忙活起來,初八吃臘八粥,二十四過小年,準(zhǔn)備果品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過小年還就有點區(qū)別了,北方的小年在二十三,而南方的小年則是在二十四。二十五掃塵日,全家大掃除,還要在床腳點燈,驅(qū)鬼辟邪。年三十,講究就更多了,貼門神,貼年畫,貼窗花,祭祖宗,祭天地,祭神靈,一直到正月十五過完元宵節(jié),鬧完花燈,年才算過完。
現(xiàn)在的年味都是在打牌、吃飯、唱歌等等一系列現(xiàn)代活動,今年過年去到了鄉(xiāng)下過年體會一下來自大自然的味道。鄉(xiāng)下的年可以概括為殺年豬、打糍粑、置辦一系列年貨,再到將家中衛(wèi)生清理干凈迎接新年。
農(nóng)歷二十四小年當(dāng)天在長沙補完課的我與媽媽一塊回到了老家,第二天便決定去鄉(xiāng)下看一看,在家務(wù)農(nóng)的伯伯早早的做好了中飯等著我們?nèi)ゼ抑谐燥垼且煌胪氲拇篝~大肉讓我瞬間就感覺到了年味,傍晚聽伯伯說第二天村上會殺一頭年豬問我有沒有興趣去看看,我滿口答應(yīng)著大伯的話,過后大伯又說今天晚上去后村的小河中抓魚,我瞬間提起了興趣。隨后我便與大伯一起準(zhǔn)備起今晚所需的工具什么漁網(wǎng)啊、還有我們那邊土話說的“篯”,下午一個人沒事做在村中到處走走,看著每家每戶都在忙碌的身影不由的'覺得年的腳步正在悄然走進各個老百姓家中。
過年對于小孩子來說最開心的莫過于收紅包了,長輩們在過年期間對與孩子們的祝福就全在著一個一個的紅包中,而孩子們這是想著收了紅包有了錢便可以去買好吃的、好玩的以及最讓孩子們開心的就數(shù)鞭炮了,到了過年每家每戶門前都可以看到孩子們放完鞭炮之后剩下的殘渣,到了晚上更是孩子們的歡樂時光,大人們在家中打牌而此時孩子們便可以拿起自己珍藏的鞭炮與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分享取樂,到處都可以聽到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歲月匆匆,來不及回憶舊的一年,嶄新的一年就早已開始,它總是給人太多的憧憬,太多的暢想,讓人沉浸在快樂之中……
年味的作文 篇11
年的味道,象一個巨大的磁場,吸引著每一個游子的心。那是爆竹聲中一歲除的喜悅,是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溫馨,而與我卻有一番別樣的滋味,
很小的時候,媽媽總是抱著我,跟我講年的傳說,年是一個很兇猛的怪獸,常年生活水底,每到除夕,人們就會拿鞭炮嚇?biāo)屗桓疑习丁Uf完還會做出一副很恐懼的面孔。然后,把火柴交給我,讓我點那根根鞭炮。煙象霧氣一樣的四散在空氣里,此起彼伏的鞭炮聲象一根根離了弦的箭,飛揚著,閃著晶瑩的火花,有時,調(diào)皮的鞭炮冷不防地彈到我臉上。媽媽總是慌忙的摸著臉,然后哄著我,用溫柔的話語編織一個童話的夢。
年的味道,是鞭炮的味道。
慢慢的`,我長大了,年的傳說不再是天空中遙遠的星星,那樣的神秘。除夕的那個晚上,家里象炸開的鍋。下午,晚霞的余暉剛剛照亮窗臺,家里照例打開所有的燈,色彩繽紛,象一道彩虹。很遠就能聽見媽媽的切菜聲,時而緊湊,時而舒緩,有時想平地一聲雷,有時則是由低到高,忽而象斷了線的弦,清脆有致,刀碰砧板上,仿佛不是猛烈的撞擊,而是琴弦與琴聲完美的交織,我就這樣陶醉在他們的世界里,慢慢的等待。當(dāng)皓月高掛,豐盛的菜肴總是映入眼簾,我迫不及待的吃著面,細細的面象一條條長長的龍,從頭鋪到尾,熱騰騰的湯映著我頑皮而又略顯成熟的面孔。在年夜飯面前,我細細品味,細細咀嚼。
年的味道,是飯的味道。
“臘月二十八,家家戶戶貼花花”。回鄉(xiāng)的那一年,映入眼簾的是家家戶戶的對聯(lián),那頂盔戴甲,威風(fēng)凜凜的尉遲恭,還有那穿著肚兜,懷抱五谷,其在遇上的送服童子,總是喚起對來年無限多的憧憬,家家戶戶的大門敞開,沒事時,我總是到處串門,這家那點糖果,那家吃點湯圓,街坊走遍了,肚子也裝的滿滿的。晚上,坐在火爐旁,我聽著爸爸講童年過年的故事,我恍然間發(fā)現(xiàn),年,真正的不是鞭炮,不是年夜飯,而是家里,一家團聚的快樂。
年的味道,是真正幸福的味道。
馮驥才說,臨近過年,中國所有的城市鄉(xiāng)村,都變成了情感磁場,把出門在外的人吸引回家。年味,不是物質(zhì)的豐盛,而是親情的盛宴,千里迢迢趕回家,不為了那一頓飯,而是一次親情的朝圣。
滄桑的是歲月,永恒不變的十年了親情,舟車勞頓也要回家。年,承載著無數(shù)感情,哺育了無數(shù)疲憊的心靈。因為年味與親情對接,年味與親情相融。
年味的作文 篇12
一年最盛大的時候莫過于迎接新一年的到來之時,它既是一年的開始,也是象征著春季的即將到來。當(dāng)新年的喜悅迎上大地回春之際,人們最幸福的一刻開始了。雖然每年都會重復(fù)著不變的習(xí)俗,但是對于新年每個人的臉上仍是喜氣洋洋、樂此不疲的;雖然可能與家人團聚要跨越千山萬水,但是這仍阻擋不了游子的歸家之心;“過年”就是一種神奇的存在,而我們也在這種“存在”中享受著新一年開始、上一年結(jié)束的喜悅,猶如重生一般,將去年的煩惱全部遺忘,新的.一年我又是一個嶄新的自己,面對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
而過年之際,每個地方的習(xí)俗各有不同,但人們對新一年的希冀卻是一樣的。在北方,大家圍著火爐聊一年的趣事,在火爐上一起包餃子,包包子。在南方,大家吃著熱氣騰騰的年糕,看著電視,聊著對新一年的憧憬。不論是什么身份,不管會不會做美食,每個人都愿意為此出一份力。因為在家人面前,你就是個還沒長大的小孩,是家庭的一份子,應(yīng)為準(zhǔn)備新一年的到來出一份力。這可能就是“過年”的魅力之一了吧。
而除夕則是“過年”的重頭戲,大魚大肉桌上擺,紅紅火火一整年。男女老少圍坐一桌,與家人共享年夜飯,吃得身子熱熱乎乎的,就坐在一起圍著烤爐滿臉喜悅地守候在電視機前。每年的春晚也是陪伴我們除夕夜的好伙伴,而今年春晚上也多了許多看點,不論是“會飛”的燈籠還是新穎的小品段子,無一不為除夕帶來了更多的快樂!
可是即使在過年也不乏質(zhì)疑的聲音,有人說年味變淡了,無非又是玩一天手機、看一天電視罷了。其實,我認為并不是說年味變淡了,而是我們懂得了更多,不似小時候?qū)θ魏问挛锒汲錆M著激情與好奇心,但是在如此美好的時候,為什么我們不能將手頭事緩緩,放下手機,抬起頭認認真真與家人交談一番呢!如果說是因為科技的進步而使得年味變得沒那么傳統(tǒng)與濃厚,不如說是人與人之間多了層隔閡。所以能使年味發(fā)生變化的只有我們自己罷了。與其沉迷于虛擬世界的不真實,不如趁著這個喜慶的時刻將心門打開,聊聊新一年的愿望與理想。年味淡不淡看的是人與人之間是否還存有著那一份情,心意到了,我們的心也要到,這樣年味不請自來了!
年味的作文 篇13
又是一年除夕將至,我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xiāng)。
剛到老家,爺爺忙起來了。他帶我去商店買了“福”字。經(jīng)過爺爺一番叮囑,我們開始認真貼“福”。爺爺說“福”字是帶來吉祥幸福的,能祈禱在新一年過上幸福的日子,所以要用心貼,我們一聽,干得不亦樂乎。我拿來一張金“福”字,往上貼時,爺爺說該把“福”字倒著貼,才能“福到”。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貼“福”字也講究呢,怪不得我常常看到人家門上倒著貼“福”!
除夕這天,奶奶忙了起來。她把磨好的面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紅糖﹑白糖和其它配料,做成松糕的原料。爺爺早已在灶前把火燒得旺旺的,奶奶快速把木盆放上去了,一會功夫,熱氣騰騰的咖啡色的松糕出鍋了。我看得眼花,來不及歡呼,奶奶又嫻熟地撒上芝麻﹑紅棗。在一旁的我早已饞了,趕緊切下一塊嘗了嘗,嗯——又香又甜,又松又軟,好地道的.家鄉(xiāng)民間口味!
中午,奶奶用紅薯粉做了紅薯餃,餡是蘿卜﹑瘦肉﹑豆腐﹑烏賊干,剁成丁混合一起,再配上傳統(tǒng)的調(diào)料。一段時間后,奶奶把一個個紅薯餃放入蒸籠,過了一會,蒸籠周圍散發(fā)出陣陣香氣!出籠后,只見個個晶瑩剔透的紅薯餃沖我笑。我忍不住又先吃為快,夾一個放入口中大嚼起來,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奶奶累得滿頭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的,慈祥地對我笑了笑說:“孫子,多吃點,這可是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在外面吃不到!”
每逢過年,我們家都會收到壽桃,這是50﹑60﹑70﹑80﹑90甚至100歲老人的子女把壽桃送遍整個村子,他們送來時臉上洋溢著笑容,能讓人感受到真心的付出,由衷的祝福。分壽桃的寓意是“家家老人健康長壽”。今年是奶奶70大壽,爸爸和爺爺挨家挨戶地送壽桃,增進了鄰里之間的親情友情。家鄉(xiāng)過年的味兒就是也不一樣越!
初八,祠堂里又開始唱戲了。祠堂里樓上樓下是人滿為患。笑聲不斷傳來。我看了一會就不看了,因為我看不懂,也許是我沒耐心,只能看熱鬧。最后只剩下媽媽和奶奶看,走出祠堂,鑼鼓聲、二胡聲還能傳出來很遠。整個祠堂則五彩繽紛,臺上的戲子演得惟妙惟肖,贏得觀眾們的陣陣掌聲……
初九,我們?nèi)矣痔ど狭嘶爻V莸穆猛尽?杉亦l(xiāng)熱鬧的情景像電影一樣浮現(xiàn)在我眼前——老家的年味最濃!
年味的作文 篇14
春節(jié),乃農(nóng)歷新年也。此節(jié)為一年之首,亦為最重要之節(jié)也。每逢此節(jié),大年三十,愈至夜晚,年味越是濃厚。就連平日夜里黑燈瞎火的鄉(xiāng)村,今天也是格外地喜慶。站在馬路邊,路燈上早已掛上了鮮紅亮麗的燈籠,路邊的每家每戶都亮著燈,千燈萬盞發(fā)出的光,照亮了黑暗中的鄉(xiāng)村,顯得格外熱鬧,散發(fā)著濃濃的年味。這股年味,讓寒冷的冬天變得溫暖,讓每一顆游子的心變得平靜,讓春節(jié)變得更加美麗。
現(xiàn)在是大年三十的晚上六點鐘,外婆家的廚房里異常的熱鬧。明亮的燈光下,母親正在往土灶里加柴。木柴在灶中燃燒,火焰升騰,象征著新年的紅紅火火。一旁的父親正在炒菜,他站在很大的鍋子旁,右手揮動著菜瓢,使出精湛的廚藝,讓香噴噴的氣味四溢,充滿整個房間。忽然一下,聽見油“呲啦”炸裂的聲音,菜與肉在鍋鏟的攪拌下,冒出陣陣白煙,年味十足。
菜一道一道被端了上來,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共享豐盛的年夜飯。妹妹貪嘴,拿起筷子先夾了一片扣肉,一邊嚼著,一邊吐出贊美之詞,臉上洋溢著享受的神情。父親坐在一旁,臉頰紅通通的,臉上充滿著被表揚后藏不住的喜悅之情,愈加要我們多嘗嘗他做的糯米肉丸。圓形的餐桌上,盛放著十二道菜,寓意著一年的十二個月。母親指著桌上的菜說到:“孩子們,你們看,每一道菜都有它的寓意。這盤蒸魚,寓意著年年有余;這盤八寶飯,寓意著甜甜蜜蜜;這盤梅菜扣肉,寓意著吉祥幸福,喝酒寓意著長長久久。”不知何時,舅舅站起身來,舉起酒杯,長輩們也都站了起來,各自都舉起杯子,互相碰杯,道出新年的問候。年味,在這些寓意中,在眾人的歡笑聲中越來越濃厚。
吃過飯后,我們站起身來,家里的黑狗小虎慌慌張張地跑進屋來,躲到了大門后面,原來是外面燃起了鞭炮,噼里啪啦的聲音嚇到了小虎。我在平地中央點燃了一支“噴泉”煙花,“嗖”的'一聲,絢爛的“噴泉”從煙花筒中噴出,形成優(yōu)美的拋物線,發(fā)出明亮的光,照亮了院前一片空地。小伙伴們也紛紛放起了不同的煙花,有的如火箭一般升上天空,有的如炮彈一般炸裂在地上;有的噴出了五顏六色的彩帶。每個人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年味,融入到了明亮的火光,融入到了每個人的心中。
年味,是千家萬戶的燈光,是廚房里熱氣騰騰的煙霧,是餐桌上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是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年味,其實就是你我對于全家團聚的期盼,對于新年最真誠的向往!
【年味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年味的作文03-22
年味的作文03-19
年味02-21
年味02-07
尋年味作文04-08
年味的作文【熱】04-18
年味的作文【精】04-18
年味的作文【熱門】04-18
關(guān)于年味作文04-04
關(guān)于年味的作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