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1
有一天,我從網上看到了一句話:“一張紙用手對折,對折的次數不會超過9次。”我很疑惑,一張紙怎么可能只折9次呢?要是讓我折的話,10次、20次、30次都沒有問題!
為了驗證這句話的真偽,我便從家里拿出了大大小小的紙,有顏色鮮艷的彩紙,有比彩紙大一點的A4紙,還有寬大的報紙和軟綿綿的濕巾。
我先從最普通的彩紙入手,不費吹灰這力就輕輕松松地折好了第1次;第2次,我快速地過了關;第3、4、5次時,我稍一用力也順利通關;到第6次時,我使勁用力才過關;但是到第7次時,不管我怎么用力也折不過去。
我沒有灰心,換了A4紙來闖關。前6次和用彩紙一樣,到第7次了,我閉上眼使勁一壓。耶!成功了!瞬間,我的信心又回到了心里。第8次里,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未能過關。
然后,我用了軟軟的濕巾,但還是在第8欠這個小陰溝里翻了船。
最后,我不得不用我絕招-報紙。報紙很大,一定能折過9次。果然,不一會兒就輕松地到了最后關卡-第9次對折。我屏住呼息,閉上雙眼,踮起腳尖,用盡全身力氣猛力一壓。“哇!第9次成功了”我興奮地叫了起來。可是,后面我想盡各種方法,也沒完成第10次對折。
看來,“一張紙用手對折,對折的次數不會超過9次。”這句話是正確的,但是為什么呢?我帶著疑問,在網上查找答案。原來,折第一次時,紙的厚度就會乘2,第2次時厚度就是紙張厚度的4倍,如此直到第9次,厚度就達到了原來紙張厚度的.256倍,多么驚人的數字,難怪無法完成第10次對折。
這真是一次有趣的實驗。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2
今天早上,老師拿出了一個小瓶子,神秘地說:“大家猜一下這是什么?”大家不約而同地回答:“是麻汁瓶。”“我想讓它變干凈了,誰有辦法?”老師問道。這不,話剛落音,臺下就紛紛舉起了手,“用水沖!”“不,用刷子刷。”“用布擦。”“用餐洗凈”……同學們搶著回答道。“不行。”老師發話了:“用水沖,沖不干凈,還浪費水,用刷子和布擦會很黏,用餐洗凈的話,會有化學殘留。”“那用什么呢?”同學們問。于是臺下陷入了沉默之中……
“我只用大米和水就可以。”老師突然間發話了。“不可能!”“怎么可能啊!”臺下又交頭接耳地議論了起來。“信不信咱們試試不就知道啦!”老師一邊說著,一邊從包里拿出大米,打開蓋子,小心翼翼地把大米放入瓶子里,接著找了一位同學借了一些水,倒入里邊,擰上蓋子,說:“現在你們從心里默數,大約十秒,你們就喊停。”說完老師就使勁地搖晃瓶子,大約十秒之后,同學們緊張地屏住呼吸,十幾雙眼睛齊刷刷地盯著老師手中的瓶子。果然,瓶子變干凈了許多,老師又把剛才的動作重復了一次,這次瓶子徹底干凈了。
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啊,大米有棱角,和瓶子撞擊的.時候會產生摩擦力,而這種摩擦可以清洗瓶子上的臟東西,而且大米含有淀粉,淀粉也有清洗作用,所以用大米就可以刷干凈瓶子。
世界上有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我們只要動手試一試,就沒有解不開的謎團。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3
每個人一生都會做很多實驗,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就能找到它們。
暑假里我和媽媽在家沒事做,就開始打乒乓球了。我們打來打去,打的不亦樂乎,媽媽突然來了個"下蹲球"。球啪的一下,打在我的腦門上,再掉了下來,我一不留神,踩了一腳,乒乓球凹進去一大塊,像個哭喪著臉的娃娃頭,又像一個癟了的'氣球。我難過極了,懊喪地對媽媽說:"我的球壞了,真掃興,都是我的錯。"媽媽見我這副模樣。微笑地說:"沒關系,我有辦法讓它好起來。"
媽媽到廚房燒了一壺滾燙的開水,壺蓋上不斷地冒著白煙,然后拿了一個茶杯倒了大半杯開水,最后把球放了進去,并用一雙筷子把乒乓球癟的地方往下按,好讓熱水浸泡住它的傷口,果不其然,乒乓球慢慢地膨脹起來,最后,竟然看不到踩過的痕跡,恢復了原本圓溜溜的模樣。甚至比以前更白更光亮了,像剛買來似的。我驚奇地問媽媽:“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媽媽告訴我:因為在這個乒乓球里面也有空氣,用燒開的沸水浸泡后,迅速給它加熱,乒乓球沒有破的話,里面的空氣膨脹起來,就像給氣球吹氣一樣,球被撐起來,這就叫"熱脹冷縮",還說這些是物理知識,到初中的時候老師會教給我們聽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碰到許許多多的事情,只要我們去想辦法,用心去觀察,用知識和頭腦用手去做實驗,就會得到意外的驚喜,你們說對嗎?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4
今天,我們在凱麗老師的指導下要做實驗——讓雞蛋在水里浮起來。我心里很緊張,同時也很期待,很開心。我準備了:一枚雞蛋、一個實驗杯、一瓶清水、一瓶食鹽、還有一把勺子。
首先我把準備好的水小心翼翼地倒進實驗杯,再把剛才那一枚雞蛋輕輕地放入實驗杯,雞蛋一點一點地沉了下去,一動也不動,像一頭大懶豬一樣在下面睡大覺。
通過實驗,我知道雞蛋在清水里面是浮不起來的。然后我從實驗杯里把雞蛋拿了出來。如何才能讓雞蛋浮起來呢?老師跟我們講了一個關于死海的.故事,我知道了往水里加鹽讓水地密度變大,可以使雞蛋浮起來。接著我倒了一勺鹽,鹽像雪花一樣灑到實驗杯里,我用勺子攪一下,水一下子渾濁起來,鹽像雪花一樣在空中紛紛揚揚地跟著水旋轉,過來一會兒,水慢慢的又變成了透明了,鹽融化了。我再把雞蛋放進了實驗杯,心想:這回雞蛋能浮起來了吧!可雞蛋還是慢悠悠地沉到水里,繼續睡大覺了。
哎呀!還是沒浮起來,看來鹽不夠啊,我再倒了兩勺鹽,繼續加,繼續加……直到倒了六勺為止,我用勺子使勁地攪拌一下,鹽的顆粒都在水里轉起來,水變得像牛奶一樣白色的,我繼續攪拌了十幾下,直到水變清為止。我再一次把雞蛋放進實驗杯,雞蛋還是“咕咚”一聲沉了下去,我心里“咯噔”一下,感到很失望,心想:是不是鹽放的太少了?這時候,雞蛋慢慢地浮了起來。我高興得手舞足蹈,大聲地對爸爸媽媽喊道:“快看!快看!雞蛋浮起來了,雞蛋浮起來了!不再沉下去了。”他們也為我高興,因為我的第一次實驗就成功了。
這一次做實驗真有趣啊!通過這次實驗,我懂得了加了鹽的水,密度變大了,浮力也變大了,因此雞蛋在水里就能浮在水面上,不再沉下去了。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5
今天的語文課上,老師從一個袋子里掏出四個圓溜溜、有大有小、顏色各異的蛋。我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不知道這是干什么。老師對我們說:“今天我們來做握蛋的實驗。”“哇!”老師話音剛落,我們就歡呼起來。
老師讓我們輪流上去實驗,首先上場是的一位稍瘦弱的男生,他蹦蹦跳跳地走上講臺,小心翼翼地接過蛋,用盡全身的力氣也沒能把蛋握碎,他只好灰溜溜地走回自己的位置。可老師卻在一旁幸災樂禍地說:“想握碎可沒那么容易!”接下來上場的是一位女生,她不慌不忙地走上講臺,拿起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握碎蛋,也以失敗告終。經歷了兩同學的失敗后,舉手的同學反而更多了,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他們都認為自己的力氣大,能把蛋握碎。老師便又請了另一個男生,他拿著蛋使勁握,握得面紅耳赤,可蛋還是完好無損,好像在說:“哼!想握碎我可沒那么容易。”最后上臺的是我們班的“大力士”。他自信滿滿地走上講臺,似乎對自己超有信心。他握著蛋,漲得臉像一個大大的紅蘋果,用盡吃奶的勁兒想將蛋握碎。可事實與他想的相反,這個蛋卻一絲破痕也沒有。所謂的“大力士”也敗給了這小小的蛋。
我百思不得其解,這么小的蛋怎么會有如此大的“魔力“呢?原來,握蛋的時候受力平均傳遞到蛋殼的每個點上,各個點的'受力相互抵消。在我們用均勻的力來握蛋時,通過拱形彈殼對力的傳導,在蛋殼上大部分力是蛋殼自身的擠壓力,所以蛋是握不碎的。
蛋中居然藏著如此驚人的秘密!看來,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許許多多的秘密。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6
上星期,聽老師說,雞蛋放在醋里,然后再放在鹽水和清水里,會變得一大一小,我聽了很納悶,雞蛋為什么會變大變小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回家做了一次實驗。
我先把兩個雞蛋分別放在兩個碗里,然后倒進了米醋,最后,我靜靜地等待,突然,我眼前一亮,興奮地大喊:“起泡泡了!起泡泡了”好像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似的。又過了一會兒,我見沒什么變化,就失望地走開了。
星期一一放學,我就直奔廚房,想看看雞蛋有什么變化,走近一看,哇,又有新的發現。雞蛋周圍圍攏了一串泡泡。泡泡又小又密,都快蓋過雞蛋了。
星期二放學回到家里,我扔下書包,迫不及待地來到廚房,雞蛋已經隱約有些變白了,我用手輕輕摸了摸,雞蛋也變軟了,為什么會這樣?我帶著疑惑去問了老師,老師說:“醋的腐蝕性很強,一般東西都會被它腐蝕,就是堅硬的鋼條浸在醋中,過不了幾天也會生銹的,有些地方還會腐爛掉。”哦,都是醋的杰作。
星期三,一放學,我又沖進了廚房,仔細一看,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圓圓的透明的蛋黃,我高興地手舞足蹈,并小心翼翼地拿起雞蛋,慢條斯理地放在清水和鹽水,因為作業多,我就馬上離開了。
星期四,我看了一下雞蛋,,咦?蛋黃怎么都流出來了,是不是我有什么地方做錯了?我細細回憶著做這實驗的`過程……“沒錯啊?我明天問老師吧!”我自我安慰地說:“說不定明天雞蛋就會變了。”
星期五,我向老師說明了原因,并問老師蛋黃為什么會流出來?老師聽了,耐心地說:“那是因為你醋放的不夠多,醋是要越過雞蛋的。”
雖然這次試驗沒有取得圓滿的成功,但重在參與嘛!至少我吸取了教訓,下次努力!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7
“叮鈴鈴,叮鈴鈴!”上課了,我們興高采烈的走進教室,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因為老師要帶領我們做一個水杯倒立的實驗。
實驗前,老師準備了一些道具:一個杯子,一些紙片和一盆水。并問大家:“如果一個杯子里倒滿水,拿一張紙蓋在上面,將水杯倒立,水會漏出來嗎?”聽到這個問題同學們一副不知所措的樣子,突然一個聲音傳來。“不會”喬繼騰立刻站起來說。
喬繼騰不好意思的上了場。拿起杯子往里面倒水,一手扶著杯子,一手扶著值。忽然,他說到:“奇跡快出現!”說完把手慢慢移開。“嘩啦”水灑了。逗的`同學們哈哈大笑,喬繼騰面紅耳赤的回到了座位上。這時老師過來說:“我來試一試。”說完,他倒了點水,雙手扶著紙和杯子,嘴里還念著:“天靈靈地靈靈,我的杯子快顯靈!”這時,同學們屏住呼吸,眼睛近盯著杯子。老師把手慢慢的移開,奇跡出現了,紙和水竟然沒有掉下去!“這是怎么回事呢?難道老師有魔法?”我心里暗暗地想!
老師神秘的笑了笑,說:“我并沒有什么魔法,只是因為用紙蓋住杯子,將杯子倒立過來后杯子處于真空狀態,而杯子外面存在大氣壓,所以紙片‘粘’在杯口。”原來是這樣啊!
通過這次實驗我知道了,生活中存在許許多多的秘密,只有善于觀察,通過實驗,就能解開許多大自然的奧秘。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8
今天,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白紙顯字。
上課前,成老師拿著一張白紙進入教室,我既好奇又興奮:老師拿張白紙干什么呢?這時,上課鈴響了,成老師神秘地對我們說:“同學們,你們知道我今天拿一張紙干什么的嗎?“不知道”我們異口同聲地答道。今天我們來做一個實驗,你們猜一下紙上會有什么秘密呢?頓時,教室里炸開了鍋,有的說只是一張白紙,有的說紙上有字,有的說紙被牛奶寫過的……同學們各有各的想法。成老師說:“那我們就用火把秘密揭開吧。”說完,成老師從口袋里拿出一個打火機,打開火在紙上燒,沒過多久,紙上出現了一點痕跡,離講臺遠的同學都離開座位,爭先恐后地跑到講臺前,等待著謎底的出現。我心里不由地想道,紙上會有什么秘密呢?火仍然在烤著紙,漸漸地,字顯現出來了,由淺到深,還聞出了一股燒焦的味道。這時,成老師把紙一亮,謎底原來是“001代號”。我有點不解:這是為什么呢?成老師對我們說:“這是因為用牛奶在這張紙上寫了這幾個字。”為了證實,成老師從柜子里拿出一小碟牛奶、一支毛筆和一張白紙,然后用毛筆沾了點牛奶在紙上寫上了“五3班”這幾個字,等它被曬干后,拿起紙用火來燒,沒過多久,就跟上次實驗一樣,紙上“五3斑”幾個字慢慢地顯現了出來。
成老師跟我們說:“在紙上用牛奶寫字,等它曬干后就看不出來了,但用火烘烤后又會顯現出來。在過去戰爭時期,人們就是用這種方法傳遞秘信的。”
后來,我上網查了資料,明白了其中的原理:這是因為牛奶含有的.蛋白質和脂肪都是有機物,有機物不耐高溫,烘烤后就會被氧化,變成黑色的炭,所以就能看見上面的字了。
看來,科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只要細心觀察,就可以發現其中的秘密。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9
今天,老師神神秘秘地走進教室,滿臉笑容的對我們說:“今天我們來做一個試驗:一張紙用手完全對折不能超過九次。”老師這句話還沒說完,臺下的同學們就開始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只聽一位同學滿臉懷疑地說:“不可能,我肯定可以的!”老師搖了搖頭。
接著老師發給每個人一張白紙,讓大家開始做試驗。大家都特別興奮,一把抓起紙像手上抹了油似的折了起來,“這不可能,換一種折法肯定可以。”房子晴高聲喊道。我也希望能夠得到第九次,但是大家試了好多次,卻沒有一個人能折到第九次。
老師看大家誰都不服氣,又從辦公室里拿出一些報紙,我心想,這么大的報紙折二三十次都不成問題。“第六次,第七次!”白雪大喊道,我覺得白雪在炫耀,就也加快速度喊道,“第七次,第八次。”可不管怎么折,都沒人成功,可誰也不想放棄,此時老師自信滿滿地公布答案:“其實不管什么紙,都是不可能用手完全對折超過九次的。”
可大家就是不甘心,老師沒辦法,只能拿出最輕薄的'餐巾紙給我們試,我哈哈一笑,還擺出了一個思考的動作,喃喃細語:“又軟又輕的紙巾,誰都可能折九次啦!老師,你就等著打臉吧!”可是我咋橫折豎折都不行呢,最后只能放棄,終于大家也都放棄了。
原來一張紙真的對折不能超過九次呀!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10
只見他在臺上面目猙獰,兩手緊緊捏著一張“冒牌報紙”。告訴你,我們正在進行一場“大”規模的“超級實驗”——一張紙能折九次嗎?讓我們開始實驗吧!
老師給每人都發了一張長方形紙,聽完老師的規則,我們早已躍躍欲試了。“開始吧!”一聲剛出口,我們就將紙對折、對折、再對折……等到第六次時,我們開始緊鎖眉關、咬牙切齒,顯得格外吃力。但最后,還是以第八次為失敗告終。
真理不是千萬次實踐行動揣摩出來的嗎?因此我們沒有放棄,開始繼續實驗。
這次,老師換了一張大報紙,請了一位同學上臺演示。只見他的.臉上掛著自信的目光,用手指輕輕將報紙對折,那種神態,好像這次必勝無疑,十成把握。
隨著紙的厚度增加,硬度也在增加。同學已不像以前輕松了,眉頭開始微微皺起,嘴開始“咝咝”地抽著涼氣,好像在想:嗯?這咋回事兒?這不符合邏輯思維!
經過又捏又捶一番折騰,終于折到第七次,可同學說:“兄弟們,我盡力了!”我們頓時一齊“唉!”
這時,一位“綠衣使者”上前拿住報紙用力用手上的肌肉用力一按,頓時,教室里的空氣仿佛凝固了,我們期待著……
“耶!第八次成功!”我們歡呼著。可,第九次沒希望了。
真理是靠多次實驗取得的,實踐,是取得真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11
今天周日,我興高采烈地來到了“小桔燈”學校上課,因為孔孔老師說過,今天上課我們要做實驗。
上課了,孔孔老師說:“同學們,你們好,今天我們要做實驗,就是用紙杯來煮蛋,你們相信嗎?”大家都很疑惑,只見孔孔老師準備好了紙杯、酒精燈、鵪鶉、蛋鐵架子。我心里想,用紙杯來煮蛋,鵪鶉蛋能吃嗎?
實驗開始了,孔孔老師首先把水倒進紙杯里,接著把鵪鶉蛋放入水中,然后把酒精燈點燃,放在架子下面,最后把紙杯放在了架子的上面。過了一會兒,我們來近距離地觀察那個紙杯,就發現紙杯上面冒出來了縷縷的白煙,而且酒精燈的火苗就像一只紅色的`蝴蝶在杯底飛來飛去,可是紙杯竟然毫發無損,真是神奇!
過了十幾分鐘,孔孔老師說:“嗯,差不多了,估計鵪鶉蛋應該熟了。”老師把紙杯拿下來,把里邊的水倒掉,拿出了一顆鵪鶉蛋,她輕輕地在桌角磕了一顆,小心翼翼地把雞蛋殼給剝下來。我看到露出來了白白的蛋清,蛋清就像一顆白色大珍珠,又像一個白色的大氣球,真是好看。為了驗證鵪鶉蛋到底有沒有熟透,孔孔老師又把鵪鶉蛋給掰開來,露出了黃黃的蛋黃。“鵪鶉蛋熟了。”全班都興奮地喊了出來。
看到實驗這么成功,我心里真是非常的快樂,最后我還嘗了嘗鵪鶉蛋,味道挺好的。這一堂課,不僅讓我快樂,還學習了知識。這個實驗真是太有趣了。
孔孔老師評語:實驗過程敘述得生動具體,人物的言行符合各自身份特點。小作者注意觀察具體事物,并展開合適的想象,這是本文的成功之處。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12
記得上一個星期六的作文課,課間休息,我們沒有下去玩,我們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它就是水上漂針。
我還在復習,彭老師神秘地抬著一盆水走了進來,手里居然還拿著一小盒針,我們見此情景,以為彭老師要懲罰我們,不禁打了一個寒顫。
彭老師笑了一聲說:“我們今天是要做實驗,不是懲罰你們。”頓時,教室里一片沸騰。“你們一人拿一根針,放進水盆,看誰能把針浮起來?”大家蜂擁而至,一個一個把針放到水盆里,前幾個同學都失敗了,針都沉到了水底。這時,一只手伸了出來,把針投進水盆,針居然浮起來了,那位同學追問彭老師,彭老師一笑而過。
接著,彭老師又對著針和水念了一番聽不懂的`咒語,然后讓我們拿針在頭發或衣服上摩擦之后,再放到盆里,針就能夠浮起來。大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照做之后,針真的一個個都浮在了水面上,而且還在旋轉,像一個跳舞的小姑娘,轉了一會兒之后,停了下來。
彭老師解釋道:“摩擦之后的金屬會產生磁場,南極指向北極,北極指向南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指南針也是這個道理,針的兩頭互相拉扯,所以能夠浮在水面上。”
通過這次實驗,我明白生活中處處有學問,只要我們善于觀察,敢于實驗,就一定能發現其中的奧妙。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13
俗話說:“水火不相容”。你們相信水火可以相容嗎?最近我愛上了科學實驗,所以要親自試驗一下水火相容,你們要一起來嗎?
首先我準備了打火機、膠水、硬幣、蠟燭和水。我先向水杯里倒入三分之二的水,然后把蠟燭外面多余的燈繩剪了尾端兩厘米,然后把蠟燭放進水中。可蠟燭總是不能站穩,過了一會之后,我終于想出 一條妙計,用硬幣粘在蠟燭上面,因為蠟燭的密度小,所以會漂浮在水面上,加上密度大的硬幣,就會潛下去。接著就是點燃蠟燭,開始觀察到底會不會水火相容。大約過了一分鐘左右,蠟燭火苗的越來越大,快要燒到水平面時,我屏住了呼吸。這時,蠟燭“吐”出了一些蠟油,蠟油立刻凝固在水面上,好似一條用紅橡木的小船浮在水面上,但沒有和蠟燭分開。我猜那根蠟燭已經開始準備潛水了吧!因為他的救援工具――“紅橡木船”已經準備好了。這時我真不敢在大口呼氣了,只見蠟燭在水平面的'地方出現了一個凹槽。這時一陣“滋啦滋啦”的聲音,是誰在放炮?不,并不是誰在放炮,而是蠟燭遇到水發出的聲音。心想:這下蠟燭不會滅了吧?可結果出乎了我的意料,蠟燭“潛”下了水,而外面的蠟燭已經形成了一層透明的薄膜,蠟燭成功的與水連在一起,好似一個深進水中的透明水管,蠟燭燒完后,“一口井”展現在你的面前。
生活中許多無微不至的細節,只要你留心觀察,才能明白更多的道理。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14
大家一定都玩過蹺蹺板吧!可是你們聽說過蠟燭蹺蹺板嗎?哈哈!沒聽說過吧!暑假里,我和媽媽就做了這個有趣的實驗。
我們先準備好材料,一根長長的蠟燭,把底部削去一點點蠟,使兩頭都有可以點燃的燭芯。再準備一根又細又長的牙簽,然后拿兩個同樣高的.陶瓷碗,再加上一個打火機。
開始做實驗了,我先用牙簽穿過蠟燭的正中間,然后把牙簽的兩頭平放在兩個碗上,接著拿打火機把蠟燭的兩頭都點燃。很快蠟燭兩頭的火苗越燒越旺,還冒著一股淡淡的黑煙。我好奇地看著它們,等待它一上一下地擺動。不久蠟燭的一頭翹起來了,蠟燭油“嘀嗒嘀嗒”地直往下落,蠟燭也在飛快地變短。可是另一頭低
下去就翹不起來了,過了一會兒蹺蹺板“翻船”了,第一次實驗失敗了。
我托著腮幫,盯著蠟燭看了很久,終于發現,蠟燭的一頭重一些,燭芯粗一些,怪不得燒地時候火那么旺呢!火旺的這一頭太輕了,而另一頭的火太小了,下沉得太快了,所以實驗失敗了。于是,我和媽媽把火吹滅,再用刀把燭芯露出少一點得一頭削得和另一頭差不多。接著我們再把蠟燭兩頭點燃。啊!好神奇呀!蠟燭真的像蹺蹺板一樣一上一下地擺動起來。只見它這邊低下去,那邊翹起來,此起彼伏,蠟燭變短了得時候還轉起了圓圈,十分有趣。
你們想知道蠟燭為什么能變成蹺蹺板嗎?原來蠟燭燃燒會向下滴液體蠟,一端滴下一些,就會上升,蠟燭的平衡不斷被破壞,結果
就會出現交替地上升、下降的現象。
做實驗真有趣,真神奇!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15
今天,我們做了一項有趣的實驗——大氣壓的秘密。
首先,馮老師拿出一個裝滿水的杯子和一張薄薄的紙片,我看著這兩個實驗品,疑惑地想:這些東西可以做出什么精彩的實驗呢?我帶著這個疑問,伸長脖子向老師望去。只見老師把紙片小心翼翼地蓋在杯口上面,隨后用力一按,一條圓形的印跡便出現在我們眼前。接著,老師把杯子一下子倒過來,然后另一只手慢慢移開,一個令人驚奇的景象便出現在我們面前——倒懸的杯口處“貼”著一張力氣微弱的小紙片,這景象就好似一頂長筒帽子立在紙片上。大家見了,都驚訝不已,個個的嘴巴里好似裝了個大雞蛋,把嘴巴撐得大大的。我驚奇地想道:哇!太神奇了!沒想到這么柔弱的`紙片竟然能承擔這么重的水!老師笑了,那得意的眼神好像在告訴我們,好戲還在后頭呢。
接著,老師又把水杯向右旋轉了一百八十度,水杯便又還原成正著放了。在旋轉的過程中,瓶子里的水居然沒有流出來。我看得入了迷,心里不禁暗暗贊嘆:實在是太神奇了!同學們也驚訝得下巴都差點掉了。
然后,我們又做了第二次實驗——把杯子里的水倒掉一半,看看結果如何。還是和第一次一樣,把紙片蓋在杯口,倒懸杯子,可這次明顯有了點變化,在杯子倒過來的那一瞬間,杯子里流下了一些水,而且水流的速度飛快,就像是下了一陣猛烈的暴雨。我百思不得其解,這是為什么呢?
后來,老師向我們揭曉了答案:生活中大氣壓無處不在,當大氣壓大于杯子中水的重力時,紙片就會牢牢地被杯口吸住,水怎么也流不下來,反之,水就會傾盆而下。
看來,生活中的奧秘無處不在,就看你是否善于觀察,勇于探索。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相關文章: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03-08
有趣的一次實驗作文03-05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06-27
一次有趣的實驗04-08
【合集】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09-16
記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03-10
[優選]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09-15
一次有趣的小實驗作文03-27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熱門】09-21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集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