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趣的實驗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趣的實驗作文1
一次,陳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項實驗,讓我們自制泡泡水并吹泡泡。正好我在科學雜志上看到過有關自制泡泡水的文章。于是,我便在周末做起這個小實驗來。
說干就干,我先準備好吹泡泡的工具和材料:一根較粗的吸管、一個小杯子、一把小勺,還有白糖、肥皂、洗潔精等。
我先在杯子里倒了些清水,滴了幾滴洗潔精,接著,把一塊肥皂切成一小塊,放入杯里,之后加了半勺白糖,攪拌幾下后,我便帶著我的“實驗品”進行演示了。
我用吸管在泡泡水中順時針攪了幾下,然后拿起來吹,心中自信滿滿。可用力一吹,卻只有水花噴出,沒有水泡形成。我再嘗試了一下,雖然有小水泡出來,但一形成就破裂了。我心想:“可能是我吹得太用力了吧。”于是,我反復小心翼翼地吹了起來,可泡泡要么沒有吹出來,要么就吹破……
我生氣極了,也有些灰心。這時,媽媽過來對我說,你不要氣餒,不要沮喪,要有信心,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也許是你的泡泡水“配方”和操作有問題。
聽了媽媽的話之后,我再認真地研究了一些泡泡水的制作和操作過程并總結出幾個要點:第一,洗潔精溶液能打破水表面的張力,使之形成泡泡,要占清水的三分之一,即濃度要高一些,之前我只放幾滴,量顯然不夠;第二,白糖能增加泡泡的粘稠度,使之不易破裂,要適當增加,我用一勺;第三,攪拌時吸管不要碰到杯壁;第三,吹泡泡時,力量要均勻,不大也不小,太小吹不出來,太大則易吹破。
接受失敗的'教訓,我重振旗鼓,再做實驗,我把原來的泡泡水全部倒掉,控制好水量,按比例添加洗潔精溶液和白糖含量。“調制”好之后,我便再進行演示。果然,我輕輕一吹,幾個又大又圓的泡泡從吸管中跑了出來,閃著七彩的顏色,在空中飛舞,久久不易破掉。經過統計,我一次最多能吹出九至十個泡泡,最大的泡泡直徑能超過10厘米。“我終于成功了!”我高興得手舞足蹈,并迫不及待地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媽媽,媽媽也欣慰地笑了起來。
早晨,泡泡在陽光下的照射下,閃出五顏六色的光芒,像寶石一樣引人注目。我看到泡泡在天空中與紙飛機一起飛行,心情特別愉快,吹泡泡---多么有趣的小實驗啊!
通過這一次的小實驗,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我們生活中,有一些奇妙的事物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同時要充分了解實驗中的科學原理,才能發現它們的美并獲的成功!
有趣的實驗作文2
星期三上午,語文空中課堂的課后作業要求我寫一篇自己做過的小實驗的習作。這可難不倒我,記得前幾天,我和爸爸剛剛才做了一個有趣的小實驗把彩虹裝進瓶子里。說到彩虹你們一定很少見,因為只有在陽光下,水汽充足時它才會短暫的露個臉,是一種光線的折射現象。如果想隨時看到彩虹怎么辦呢?那就和我一起實驗吧!把彩虹裝進瓶子里。
我和爸爸準備了這些實驗器材:四個透明塑料杯、四種食用色素、一把大勺、一把小勺、一個細長的`玻璃杯、一根攪拌棒,還有白糖、水、馬克筆等。
首先,我和爸爸一起將四個透明塑料杯用馬克筆寫上序號,標為1、2、3、4號杯。接著,用大勺舀水放入塑料杯中,每個杯子舀一大勺水。然后,在一號杯中放入四小勺白糖、二號杯中放入三小勺白糖、三號杯放入兩小勺白糖、四號杯放入一小勺白糖。用攪拌棒將白糖攪拌均勻,直到白糖完全融化到水中。我小心翼翼地在一號杯中滴入紅色的色素,二號杯滴入綠色的色素,三號杯中滴入藍色的色素,四號杯中滴入紫色的色素,等到色素均勻的分布在液體中,形成四杯色彩鮮艷的液體。最后,我把攪拌棒斜放在玻璃瓶中,隨手拿起一個透明塑料杯,將塑料杯中的液體倒入玻璃瓶中,還沒等倒完我就發現顏色混了,玻璃瓶中的水說不清是一種什么顏色,像垃圾水一樣難看。我灰心喪氣,不想再做了。爸爸安慰我說:別灰心,我們來找找什么地方出錯哪里?爸爸拿出一本雜志書《我們愛科學》,給我看了看,我們對著書上的實驗步驟,一步一步的回想檢查,發現我們有兩個問題:一是我們沒有按照1、2、3、4號的順序將液體倒入玻璃瓶;二是攪拌棒放入玻璃瓶時應該豎放,倒入液體時應該緩緩地。找到原因后,我和爸爸又重新做了一次實驗,這一次我們成功了,玻璃瓶中掛出了一道美麗的彩虹,我高興得像吃了蜜一樣甜。
這個實驗的原理你知道嗎?爸爸問我。我滿臉疑惑的望著爸爸。爸爸耐心地說:這次我們制作的彩虹就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如果幾份密度不同的液體體積相同,那么密度越大的液體也就越重。在本次實驗中,我們制作了四份含糖量不同的溶液,含糖量較多的溶液密度較大,質量也較大。因此,當我們把這些溶液按從重到輕的順序依次倒入玻璃瓶時,密度大的溶液會暫時沉淀在下面,而密度小的溶液會浮在上層,層次分明的彩色液體,這就是彩虹瓶的奧秘!我高興得點了點頭,說真是一起有趣的小實驗!
有趣的實驗作文3
這節是語文課,我們坐在座位上等待著老師的到來。令我們奇怪的是,這次老師并沒有拿課本來,而是帶了一些生活中常用到的東西:酒精、手帕、一盆水、打火機和一根玻璃管。我真想快點知道老師葫蘆里賣的什么藥,難道是想教我們打掃嗎?
過了一會兒,老師大喊:“安靜!”全班立刻變得鴉雀無聲。老師又發話了:“這節課,我們做一個實驗,名叫‘燒不壞的手帕’。”一聽要做實驗,我們六(2)班整個就沸騰了,有的同學相互討論:“有沒有燒不壞的手帕呢?”“難道老師施了什么魔法?”有的同學還“串門”去討論。
下面,老師就開始做實驗了,老師先幫手帕洗個澡,再在手帕上倒點酒精,然后用玻璃管把手帕挑起,最后用打火機點燃手帕。臺上的老師手中的每一個動作都是那么神秘,臺下的我們從來都沒有過的認真使我們眼睛都不敢眨一下。過了一會兒,手帕上冒出一點藍色的火苗,這時我心里很得意,心想:哈哈!露陷了吧,還說燒不起來呢,看,都已經有火了。接著,手帕上有一股熱氣撲面而來,再加上酒精的那種氣味,太難聞了。漸漸地,火越來越小,我剛才的高興勁很快就沒了。而我還是越想越奇怪。為什么手帕沾了酒精,點了火卻燃燒不起來呢?后來,還是我班的天才——呂鵬,咕嚕咕嚕說了一大堆,而我們卻一句也沒聽懂,最后還是老師告訴了我們答案:原來,手帕沾了水,酒精燃燒后先把水蒸發掉,而手帕一直被水保護著,所以沒有燃燒。
如果沒有親眼看到這個實驗,我還天真的認為沾有水和酒精的手帕,點了火一定會燃燒起來,而這個認為完全是沒有經過實驗猜測出來的錯誤判斷。
說起實驗,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我在書中看到的.一個小故事:一天,一位11歲的小女孩來到蜜蜂場玩,她想起《十萬個為什么》中說蜜蜂是靠翅膀振動而發出的聲音。但她發現有些蜜蜂的翅膀沒有振動,卻仍然嗡嗡的叫個不停。她便去問老師,老師認為書上說的不可能有錯。可是,她還是想知道答案。于是,她就決定一定要弄個明白。她第一次把蜜蜂的雙翅用膠水沾在木板上,第二次用剪刀剪去它們的翅膀。她用這兩種方法交替進行42次,每次用去48只蜜蜂。結果和書上的大相徑庭。最后她發現蜜蜂雙翅的根部有兩粒比油菜籽還小的黑點,蜜蜂就是從這里發出聲音的。這位小姑娘以頑強的探索精神、堅定的信念才獲得了成功。我相信實踐出真知,光學書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在實踐中才會獲得真正的知識。書上的內容是“死的”只有探索大自然的奧秘才是“活的”。
通過這兩件事,我更進一步地了解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著句詩的深刻道理。
有趣的實驗作文4
我有許多興趣愛好,看書.跳繩.跑步……其中我最喜歡小實驗了。我覺得實驗能開發我們智力。
一天,我在家半個小時就寫好了作業,閑著無聊沒事干。自言自語到“剩下的時間做什么呢?”我翻開剛買的《300個科學問題》看了起來,第一眼便看到目錄上的一行字:“一支筷子提起瓶子”。啥?一支筷子能提起瓶子?有意思,我看了看內容,原來這是一個實驗,讓我們自己動手解開,看著我也萌發了一個念頭:做一下這個實驗看看是不是真的好了。
我先準備一支筷子和一個瓶子然后把這些擺在桌子上,正在思考怎么樣才能挑起來呢?忽然,我恍然大悟的驚叫起來:“呀!“我想到了一個辦法,如果把米放在瓶子里,是不是可以呢?”我急忙跑進廚房,拿了一大袋生米把它放進瓶子里,為了使生米盡快進入瓶子里,我找來一張廣告紙和一個小勺子,先把廣告紙給折起來把它放進瓶子口,再拿起小勺子一點一點的把米灌入瓶子里。不知不覺,瓶子里已倒滿了米,我把筷子前面插入瓶子里,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倒計時:“1.2.3……拿起”一支筷子拿了上來,而瓶子卻還在桌子上,我失望極了。不過,這種心情沒有持續多久,我又開始研究起來。怎么樣才能讓瓶子跟著起來呢?我回顧之前的測試,如果把筷子的另一邊放入瓶子里是不是可以提得起來呢?又一次實驗開始啦!我按照我的想法把筷子倒過來插入瓶子里,心里有一點小激動:“拿起”還是和第一次一樣瓶子還是在桌子上,這次我完全泄氣了。想到這畢竟是我第一次實驗,一定要成功。我又一次鼓起勇氣,心里大聲喊道:不怕失敗,就怕不能戰勝自己。一定會成功的!于是,我開始思考起來。看著滿滿一瓶的米,又覺得有些不對勁,這些米有點松松散散的。如果將米盡可能的壓實在補滿是不是可以借助這個力量,把筷子插入就可以提起來呢?我按照我的原理又開始進一步的實驗起來。很快,瓶子有了滿滿一瓶.又結實的米。我把筷子插入瓶底,這一次我信心滿滿,“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我慢慢把筷子提起來,這一次真的成功啦!我歡呼雀躍的蹦起來!心里想:這一次,真的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吶!
從而,我得到了一個新知識:將較粗的一段往瓶底插,這樣實驗更容易成功。
通過這次有趣的科學實驗,既使我身心得到了放松,同時我也得出一個結論:只要我們用心的對待每一件事,那么一定會成功!我想:“世界上還會有更多奧秘等著我們去發現、去揭秘。真是一舉兩得,不亦樂乎呀!
有趣的實驗作文5
今天下午,我們班的同學都帶來了一個個雞蛋,你可別誤會,這不是要進行吃雞蛋比賽,它是我們上科學科要用的實驗品呢!在這節課中,我們要把雞蛋放在自己親手制作的雞蛋保護器中,然后把它從三樓放下去,看它是否能把雞蛋安全地送到地面。想起來都覺得有趣刺激,我們都期待著這一刻快點來臨。
叮鈴鈴……上課鈴聲響了,我們的心隨著鈴聲加快了跳動。老師很快就把我們帶到了教學樓的天臺。往下一看,嘩,真高呀!我們的雞蛋保護器能安全著陸嗎?同學們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還是先看看我們的“保護器”吧!這些保護器可真是千奇百怪,有的像飛機,有的像一把大傘子,有的`像一個皮球,有的在保護器上圍上了花邊……各種各樣的保護器,多漂亮有趣呀!但不知道誰的保護器能保護雞蛋安全著地呢?真想快點開始啊!
在老師的一聲令下,實驗開始了。第一組的“飛機”載著雞蛋寶寶出發了。只見飛機在空中飄來飄去,我們的眼睛也跟著它蕩來蕩去,祈禱它能安全著陸。忽然一陣風吹來,飛機像失控的箭一樣直沖地面,雞蛋一瞬間就開了花。第一次實驗失敗了,同學們都很不高興。老師對他們說只要回去再把飛機改良整修一下就一定會行的,他們又開心起來了。
接著是第二組的同學上場了。看他們得意洋洋的神態好像實驗一定會成功似的。他們的保護器只不過在外層包了一塊泡沫,有什么好得意的呀?同學們都為雞蛋寶寶擔心。他們的隊員把泡沫球騰空一拋,泡沫球像石頭一樣直沖地面。我們都屏住了呼吸,想這一下雞蛋寶寶又要壯烈犧牲了。可就在保護器碰到地面的一刻,奇跡出現了,保護器著地后一下子被彈了上來,這樣彈來彈去,就像一個有彈性的皮球,隨著彈性慢慢減少,保護器穩穩地落在地面上,雞蛋寶寶竟然毫無損傷。啊!真了不起呀!我們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第二組的成功,為我們組樹立了相信,我們也一定會成功的。我們組做的雞蛋保護器是一個大大的“降落傘”,它是我們組員精心設計的結晶,如無特殊情況,它可以幫我們把雞蛋寶寶順利送到地面的。我吞了一口唾沫,小心翼翼地把保護器放了下去。降落傘在半空不停地旋轉著,像在跳空中芭蕾舞,但始終保持平穩,最后還以一個優美的姿勢慢慢地落在了草叢上。太好了,我們的保護器成功了,老師和同學們都為我們的成功而高興。
真有趣的科學實驗課呀!在這節課中我們與科學為伴,真正領略到科學的樂趣與魅力。
有趣的實驗作文6
星期五語文課上,老師要和我們一起做個實驗,這讓同學們興奮不已,我也伸長了脖子仔細觀察,實驗就這樣拉開了帷幕。
老師首先拿出一只裝滿水的玻璃杯,試著又倒了些水,可杯里再也容不下一點點水了,水一下子就溢了出來。同學們個個眨巴著小眼睛凝視著杯口,生怕少看了一個環節。接著老師又拿出兩盒大頭針,神秘地問:“同學們,你們估計這水里還能放下多少枚大頭針呢?”話音剛落,同學們便開始議論紛紛,有說30枚、50枚的,也有說70枚、100枚的,而我猜80枚吧!老師見我們吵得熱火朝天,她卻一聲不吭,拿起一枚大頭針,用右手捏著大頭針的尾部,左手輕輕順著大頭針從上往下捋了捋,然后把針頭豎著放入水中。大頭針就這樣緩慢地潛入水底。同學們緊張得都不敢呼吸出聲音來,眼珠子也仿佛快要瞪出來了。
緊接著,第二枚,第三枚也相繼潛入水中。隨著水中的大頭針的數量不斷增加,同學們激動的數數聲一浪高過一浪。直到數到30枚了,蔣煜天的預測數已經被打破了。我仔細一瞧杯底已是薄薄的一層大頭針。這時教室里的氣氛已經完全轉變了。同學們的情緒也格外高漲,大家從趴在桌子上看,到站起來看,到站到椅子上看,最后擁到講臺前觀看。“55、56、……80、81、……90、91……”
水中的大頭針已經有厚厚的一大層了,大頭針縱橫交錯,可水卻依然沒有溢出來,但是水面已經不是那么平了,中央已經微微向上方凸起,就像一面凸透鏡一般。教室里的.同學越來越興奮了,老師在這種緊張又興奮的場景下,手也有些發抖了,于是便讓朱蘊綺來放余下的大頭針。
同學們的心情這下變得更加高漲,恨不得跑上去和她一起放。放進去的大頭針的數目突破了200大關,下課鈴聲也在此時響起。
下課后,同學們的興趣絲毫沒有消減,反而增加了,大家一擁而上。幾個同學一個接一個繼續投放大頭針,有時一秒鐘就有3、4個呢。這不,一會兒工夫,兩整盒大頭針全部放入水中。這時杯底的大頭針已經如同荊棘一樣,到處密密麻麻,杯口也是呈現出凸出的一個小半圓球,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帶著這個問題,翻開了百科全書。
這下我恍然大悟,這是由于水的表面張力在作怪,它是一種特殊的力,是液體性質的一種表現。這次實驗真是有趣而生動,水的表面張力作用帶給我們無窮的樂趣。
有趣的實驗作文7
今天下午,王老師神神秘秘地走進教室,拿出一根筷子、一個量杯、一把勺子、一個雞蛋和一包用紙包著的東西。同學們感到很驚奇,在下面議論紛紛,都嘰哩咕嚕地猜著王老師今天到底要做什么呢?這個時候,王老師說話了,“同學們,今天,我們大家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讓我手上的雞蛋浮在水面上,大家相信不相信?”王老師邊說邊揮舞著手中的雞蛋。同學們一下子都被老師的話說愣著了,心里想,“怎么可能,雞蛋怎么可能浮在水面上啊?”
王老師開始做實驗了。
首先,王老師往杯子里倒了兩杯水,又舉起了雞蛋,對大家說:“同學們,你們看仔細了,我要把雞蛋放進杯子里了,你們猜雞蛋會不會浮在水面上?”
這時,同學們七嘴八舌,有的說會浮起來,也有的說不會浮起來,教室里頓時亂成了一鍋粥。
老師慢慢地把雞蛋放進了杯子里,雞蛋沒有浮起來,又過了一分鐘,雞蛋還是沒有浮起來。老師很詭秘地看著大家,我們太失望了,雞蛋居然沒有浮起來,老師剛才還說雞蛋要浮起來的嘛,失敗!
就在這時,老師說話了,“同學們,你們別傷心了,見證奇跡的時候到了,我這里有秘密武器,它一會兒就會讓雞蛋從水中浮起來。”老師邊說,邊舞著手中的一包東西。
同學們目不轉睛地看著老師,生怕漏看了老師的一個動作。只見老師打開紙包,里面包的是一大包白色的粉沫,像鹽,像雪,又像是味精,一下子也猜不出來哪是什么。老師開始往杯子里放她所說的“秘密武器”了,一邊放,一邊用筷子輕輕地攪動著杯里的水。雞蛋還是沒有浮起來,老師繼續加著白色的粉沫,還是繼續用筷子攪動著杯子里的水。半分鐘過去了,一分鐘過去了,同學們仔細地觀察著,時間也在慢慢地過去。突然有個同學大聲叫了起來,“大家看,雞蛋浮起來了!”同學們仔細一看,果然見哪雞蛋輕輕抖動著,慢悠慢悠往上浮,這時,老師再放了點白色的'粉沫,再攪了幾下,然后停了下來,水慢慢地靜了下來,那個雞蛋果然穩穩地浮在了水面上。同學們頓時歡呼起來,有的跺著腳,有的吹著口哨。
王老師說,“同學們靜一靜,你們知道我放的白色的東西是什么嗎?”“不知道。”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王老師說,“是鹽,就是這種物質,讓雞蛋能夠浮在水面上的。水中加入了鹽,水的浮力會變大,當浮力大到一定的時候,雞蛋就會浮在水面上了。”
這真是一次有趣的實驗!
有趣的實驗作文8
今天,我做了一個實驗在水面上行走的字,有些人應該會問了,字怎么能在水面上行走呢?今天我就來給你們看一下吧!
我先準備了幾支不同的筆,一盆水和一面小鏡子。看了老師發來的視頻后,我就開始做了,看著老師的操作很簡單,先把字寫在鏡子上,再輕輕的放入水中,這樣字就可以浮在水面上了。我先用了爸爸工廠里帶來的記號筆在鏡子上寫好字后慢慢放入水中,水是先從有顏色的地方繞過去,慢慢地浸透字體,我心想:這么簡單,很容易就成功么!可是結果字體卻牢牢沾著鏡子不肯下來,只浮起了一丁點兒東西。我覺得可能是筆不對,于是換了一支我畫畫用的勾線筆,這次下水后卻成了碎片。我覺得還是筆不對,拿出小黑板上的筆,那種是油性筆,我放入水里后成了一條一條的,我想:這次應該是字體還曬干把。于是我又寫了幾個字,今天的太陽好曬,我把小鏡子放到太陽下足足曬了一個多小時,自己對自己說,這次應該是可以成功了。但最終,把鏡子慢慢放入水后還是斷成一條一條的。我大受打擊。
我一直覺得是筆的問題,然后跟媽媽去了文具店買了一支油性、可擦的白板筆回來。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拿出筆來做實驗,果真,我把鏡子緩緩放入水中,鏡子上的字慢慢地飄動起來,眼看快要成功了,就在最后的一點即將脫離鏡子的時候,這個字就像跟屁蟲一樣,粘著我的手不肯放,又失敗了。但我發現這是因為水一直在晃動,字體容易被晃到我這的手指這邊。
知道了失敗的原因,于是我等水不動時,更加輕柔地放了下去,我怕我的呼吸吹到水面,于是就屏住了呼吸,慢慢地,輕輕地把字一點點放進水里,終于成功了,水面上飄著了一個田字。有了這個字的經驗,媽媽也來跟著玩,她寫了中國人、我寫了少年,我們玩得不亦樂乎。最有趣的是,這些字在水面上跟著水波不斷地蕩漾,字也不停的收縮,張開。水面上數最有趣的還是媽媽寫的中國人,人字像個巨人一樣的頂天立地,我覺得如果沒有外面的框,這個人還會長的更長,中國兩個字則像好朋友一樣碰在了一起。
通過實驗,發現最簡單的字是田、團這種筆畫少,而且筆畫都連在一起的.字。筆畫分開的會有點麻煩,我寫的少年剛開始寫的少字,兩個點放入水中后像小船一樣飄走了,只剩下孤單的1了,后來我把點都連了起來,一個完整的少年才成功。
我做這個實驗經過了許多次失敗,嘗試了許多種筆,想了很多辦法,最后終于成功了,我覺得油性、可擦的白板筆寫的字之所以能浮起來,應該是因為油的密度比水輕。這個實驗真的是太有趣了,大家也來試一下吧!
有趣的實驗作文9
今天,老師拿了幾張紙和幾本厚厚的書走進教室,并說要用這幾張紙撐起這些書。老師話音剛落,教室里就炸開了鍋:“啊?”“老師,這行嗎”“不可能吧?!”
我看了看老師拿的幾張紙,沒什么特別的呀,不就是我們常用的白紙嗎?老師看我們個個疑惑的樣子,接著說:“這幾張紙不能借助任何外力,不能平放;你可以通過變形、折疊的方式讓它至少托起五本書的重量”。聽到這話大家就更驚訝了,立刻像小麻雀一樣嘰嘰喳喳地議論起來:“能行嗎?”“真有這么神奇嗎?”“紙有那么大的力氣?”老師看到同學們半信半疑的樣子,接著說:“不信嗎?那我們今天就自己動手試試看。”說著就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張薄薄的白紙。一些拿到紙的同學看見紙很薄,更是大聲的叫嚷:老師,你發的紙這么薄,怎么可能托起5本書呢?”老師沒有生氣,反而笑瞇瞇地說:“那就看你們怎樣動腦筋嘍!”
慢慢地,教室里安靜了下來,同學們都動起了腦筋。我左邊的男孩,一手撐著腦袋,一手捏著這白紙一副沉思的樣子,大概是還沒想出什么好辦法。我后面的幾個男孩湊到了一起,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怎樣才能讓薄薄的紙起到最大的作用。這時,我想:數學課上,老師曾經說三角形是最牢固的,那我今天就把這薄紙紙疊成三角形吧。于是,我和另兩個女同學一起,把各自手中的紙對折對折再對折,這樣折了三層,做成一個三角形,把折好的三角形放在桌上,遠遠看還像一個小樹墩呢。紙折好了,我們幾個信心十足的舉起手告訴老師,我們完成好了。不一會兒,老師拿著厚厚的五本書來檢驗。只見老師把書一本一本的疊放在我們折的三角形上,那個三角形居然沒“癱瘓”,我們興奮地讓老師繼續往上加書。書越疊越高,連旁邊的同學也忍不住和我們一起數起數來:“1、2、3……14、15、16!”當放到16本時,紙做的三角形才開始塌陷。“耶!”居然放了16本書!我們三個十分激動!對這個成績特別滿意。再看其他同學做的,有的卷成圓形的、有的折成正方形的、也有的跟我們一樣做成三角形的,當然每個人做的紙架放書的數量也不一樣。班里又熱鬧了起來。
為什么有的'紙架可以托起更多的書、有的卻不行呢?我仔細地觀察,發現了紙架的面積越大,放的書本也就越多。其實,我們的桌椅也是根據這樣的原理制造的呢!這個實驗真有趣,不僅鍛煉了我們的動手能力,還讓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要動腦筋才能不斷地進步的道理!
有趣的實驗作文10
我十分喜愛科學,更喜歡做科學實驗。常常因為一次成功的實驗而歡呼雀躍,也常常因為一次失敗的實驗而垂頭喪氣。但我還是樂此不彼,因為我在一些小實驗中學到了大道理。
這一天,我正在翻看一本書,突然一個醒目的標題映入我的眼簾《有聲和爆炸的小火箭》。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讀了起來,原來利用酸堿中和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為動力制作小火箭。我一看,太有趣了!酸堿中和后能產生這么大的力量嗎?我決定做這個小實驗,看看酸堿中和后產生二氧化碳的威力,同時,也驗證中和后產生的氣體是否是二氧化碳。說干就干,我先拿一個洗干凈的燒杯,往里面倒入50ML的白醋,又加了一勺堿,只見液體混和物的.內部和表面開始“咕嚕嚕”地冒泡,我一看迅速拿出了點燃的蠟燭,剛把它湊近冒出的氣體,只見那支蠟燭的火苗閃爍兩下之后,就熄滅了。看來,釋放的氣體果然是二氧化碳一類的惰性氣體。
證明氣體是二氧化碳之后,我就想蓋上塞子,但我發現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產生的大量氣體產生的壓力使我根本不可能蓋上塞子,每次我壓下一點,就被泡沫給頂了回來,等我終于可以蓋上塞子時,壓力也要釋放沒了。我只好又重新做起實驗來,這回我汲取了上次的教訓:塞子不能長時間的塞在瓶口上,也不能讓壓力集中到一定的程度再釋放,這樣就甭想讓塞子想火箭一樣飛出去了。于是,我提前準備了膠帶。當瓶子里的混合物“咕嚕嚕”地冒泡時,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塞緊塞子,并用膠帶把它綁成個粽子,然后跑到遠處觀察。可能是因為綁得太緊了,等了好長時間塞子也沒有動靜,只是杯子里充滿了氣泡。
于是我想也沒想,就把瓶子搖了兩下(后來證明這個動作是十分錯誤的)。突然,只聽到一聲悶響,塞子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了出去,就像一枚真正的火箭似的,并在房間中亂飛起來。而我就慘了,因為手拿著瓶子,里面的混合物噴了我一身,渾身濕漉漉的,而且還散發著難聞的氣味,真是讓我哭笑不得,狼狽不堪。當我在清掃戰場時發現,這個“火箭” 真是威力不小呀!,不但掙斷了七八層膠帶,而且還擊穿了我家廚房的天花板,為里面生活多年的昆蟲大軍打通了進攻廚房的道路。
通過這個有趣的小實驗,讓我在收獲科學知識的同時,還明白了一個大道理:那就是不要忽視身邊的小事,往往一個小事物也能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有趣的實驗作文11
書,想必是大家天天都要接觸到的東西。我們每天都要翻書,看書,可你試過用書來做一個科學實驗嗎?今天,我就和我的小組成員們用書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
我們實驗的用具是兩本一樣大小的語文書。實驗開始了,我和周芷伊互相配合,將兩本書一頁一頁互相穿插著疊在一起,插的時候要稍微緊湊一些。接著,各拉一本書,使勁往外拽,沒想到這兩本書好像被牢牢地吸在一起了,怎么也分不開。“咿呀,加油”,“加把勁呀”,其他組員為我們加油鼓勁兒。一秒,兩秒,三秒……十秒過去了,兩本書終于被拉開了,我們都松了一口氣。“嘿,真有趣,讓我和舒鋒也來試試吧!”李振宇饒有興致地說。“好吧。”這一次我們嫌單頁夾太麻煩了,因為書很厚嘛。因此我們改成了五六頁為一組相夾,書本的.間距也沒有那么緊湊了。原以為這樣把它們分開的時間一定比先前那次短,而結果恰恰相反。李振宇和舒鋒兩個身強力壯的男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沒能成功。瞧,他們運足了氣兒,憋得滿臉通紅,急得額頭上都滲出了層層細汗。他們的鼻子都皺到一塊兒了,還齜著牙,咧著嘴,口中不時發出“咿咿啊啊”的叫聲。我和周芷伊在一旁看著他們的怪模樣,不禁笑出了聲兒。最后他們放棄了,把這重擔交給了我們兩個“弱女子”。“怎么辦呢?”我一籌莫展。“有了,既然拉不開,我們就用抖的辦法吧。”周芷伊提議,于是我們用力地抖啊、扭啊,不出三秒鐘,兩本書便松開來了。“嘀”的一聲,計時結束,看看秒表,總共用30秒鐘,可我覺得像過了30分鐘那樣漫長。
“為什么書頁交插的書本很難分開呢?”大家百思不得其解。我心想,一定有某種神奇的力量在從中作祟,是什么呢?引力?磁力?對了,我猛得一拍腦門,“是磨擦力!”現在終于真相大白了,我們為揭開了實驗的謎底而感到高興。
回到家,我翻看了百科全書,得知:物體在運動時,互相接觸的兩部分物體在接觸面上發生的阻力叫做磨擦力。我們做的這個實驗,正是利用了書頁之間所產生的磨擦力將書本“吸”在一起的。
磨擦力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但許多人一談到磨擦,總是先想到它帶來的害處,殊不知這個世界上要是沒有了磨擦,人走路就像溜冰似的,其他物件都能“長腿”跑了。所以我們生活的世界里不能沒有磨擦呀!
有趣的實驗作文12
星期六,媽媽很神秘的對我的弟弟說:“今天我們來做個實驗吧!”我和弟弟很興奮,因為媽媽很少做一些有趣的小實驗!
首先,要一碗醋、幾粒米和一個雞蛋。媽媽先把雞蛋放入倒了醋的碗里,再往碗里放幾粒米,接下來就是等待。
我和弟弟等了半個小時,就迫不及待地要去看那個雞蛋了,媽媽攔著我和弟弟說:“現在還沒到時間呢?實驗怎么就會這么快呢?你們再等會吧!”我和弟弟只好再等一會,又過了半個小時我和弟弟再也坐不住了,趁媽媽不注意,偷偷溜到廚房里去看雞蛋。可是這雞蛋一點變化也沒有,我叫媽媽來,媽媽說:“那當然的啦,用眼睛是看不出來的,但是你摸摸看,這有什么變化呢?”我摸了摸雞蛋,現在的雞蛋竟然比剝了皮的松花蛋還要軟。
“現在只有把它放入清水中就完成了”媽媽說。我和弟弟耐心的等了半個小時。再去看,哇!雞蛋變大了!比原來的雞蛋要大上許多。
我好奇的問媽媽:“為什么雞蛋會變大呢?”媽媽說:“把雞蛋放到醋里,蛋殼變軟,再拿到清水里,蛋就吸收了水分,而且蛋殼會變硬,蛋就會變大。”
今天我十分開心,因為我了解了一個實驗。
在科技月的隊會課上,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吃著軟軟的饅頭,剛開始淡淡無味,慢慢的,開始變得有了絲絲甜味,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我們按照老師的要求準備了碘酒和任意幾種蔬菜和饅頭,在家里做起了實驗。據說,用這幾樣簡簡單單的東西就可以得出結果。
試驗開始了,我迫不及待地將準備好的材料一一擺在桌前,按照老師說過的動起手來:首先,我選了一顆土豆,切成片狀;又拿了一根玉米,切下許多玉米粒,還有主要工具——饅頭。好奇心驅使著我的`手,我把碘酒一滴滴地灑在了土豆、玉米和饅頭上,究竟會有什么結果呢?在土豆和玉米上的碘酒迅速由黑色變成了普藍色,而饅頭涂上碘酒后,先由深紅色,變成黑色,又變成了紫色。
這真神奇,可是問題又像一窩蜂似的涌出:為什么碘酒會變色?原來,土豆、玉米即饅頭里都含有一種叫做淀粉的高分子物質。淀粉與碘酒生成了一種包合物,這種新物質改變了吸收光的性能而變了色。但是,這和饅頭變甜又有什么關系?這是因為我們的唾液中含有一種叫做消化酶的酸性物質,這種物質遇到淀粉就會變成一種糖分,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吃饅頭會越吃越甜的原因了。
這就是有趣的碘酒淀粉實驗。
有趣的實驗作文13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做一個讓雞蛋浮起來的實驗!”丁老師的話音剛落下,教室里就像炸開了鍋一樣,同學們高興地歡呼雀躍。
只見丁老師先拿來了一個燒杯,里面大約放了500毫升清澈明亮的水,然后又拿來了雞蛋、鹽、攪拌棒,開始做實驗了。
丁老師左手拿起燒杯,右手小心翼翼地取起雞蛋,輕輕地擱在了杯沿上。這時這雞蛋就像一名跳水運動員似的,站在跳板上,隨時做好了跳水的準備。丁老師手一松,“撲通”一聲,這幾單縱聲一躍,“叮”如一個潛水員正在海底,探索著海中的奧妙。也像和杯子媽媽來了一個親密的吻,雞蛋一動不動,睡著了。
我心想:如同想要讓雞蛋浮起來的話,一定要使用大量的`鹽吧。果然,不出我的預料,丁老師把雞蛋拿出來,又拿起鹽袋,把小部分的鹽倒入水中,小鹽點們爭先恐后地跑進杯子媽媽的懷中,就像是許多繁密的小雪點紛紛融入杯子中,給杯子媽媽鋪上了一條厚厚的毛毯。隨后,丁老師又拿起攪拌棒,把水攪拌起來。只見鹽全部都飛舞,杯子里產生起了龍卷風。一兩分鐘過后,小鹽點全部融化了,本來渾濁的水又變得清澈而明亮,就像是有個法力無邊的魔法師把這些小鹽點都給變到其他地方去了。
同學們開始討論起再次把雞蛋放進去是會浮起來呢,還是會下沉呢?我疑惑不解,心想:已經放了鹽了,肯定會浮起來。
于是,丁老師準備開始做實驗了。我的心跳逐漸加速,也在默默祈禱:上天保佑,一定要浮起來啊!丁老師把雞蛋放入水中的那刻,我瞪大雙眼,死死地盯著雞蛋。“撲通”雞蛋掉入水中,剎那間,杯底好像有彈簧似的把雞蛋彈了上去,我開心極了!可是,才過了一秒鐘,雞蛋就又掉入杯底,我就像雷打的茄子一樣,愁眉苦臉的,而猜對的同學那是一個興高采烈,歡呼雀躍!這時,我突然發現雞蛋的頭頂一上一下,好像是一只井底之蛙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多么地美麗呀!
“看來光加這么一點鹽還不夠,要多加一點。”我嘆氣道。丁老師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把雞蛋拿出,把鹽袋里所有的鹽都倒入水中,頓時就會在下一場大雪。杯底里積的鹽可比之前的多得多呀!這次,同學們大聲呼喚,這次雞蛋肯定能浮起來。丁老師便讓同學們嘗一下鹽水的味道。有的同學喝完就直喝水,有的同學喝完就扁嘴巴……看來真的太咸了!
丁老師把雞蛋再次投入水中,雞蛋果然一下子就浮上去了,正在游著仰泳呢!這是和死海一樣的關系。遇到鹽,就上升了。
這次實驗真是太有趣了,我一定要自己動手做一次。
有趣的實驗作文14
今天董老師給我們介紹了一個有趣的小實驗,名叫“漂浮的針”。做實驗前,我想:針能漂浮在水面上嗎?放入了洗潔劑之后,它真得又會沉下去嗎?于是我和媽媽決定來驗證一下。
我們準備好了實驗用的材料:一個玻璃杯,一根針,一把鑷子和液體洗潔劑。實驗開始了!
實驗一:“針浮水面”。具體怎么讓針浮在水面上呢?我們來做一做吧。
第一步,在玻璃杯里倒入清水。第二步,用鑷子輕輕的把針夾起。第三步,將針慢慢地放到水面上。“唉,怎么掉下去了?”事與愿違,我放的針沒能漂浮在水面上,卻很快沉入水底。我又試了幾次,都失敗了。我開始懷疑這針根本沒有辦法浮在水面上了。這時,媽媽說:“我來試試吧。”只見媽媽小心翼翼,動作輕輕柔柔,在針剛剛接觸水面的時候,慢慢松開了鑷子,針居然真的漂在了水面上。看到媽媽成功了,我頓時也躍躍欲試地說:“媽媽,我想再試一次。”于是,我學著媽媽的動作,慢慢地開始操作。“耶,浮起來了,浮起來了,媽媽,我成功啦!”我開心地大叫起來。
實驗二:“針落水底”。為什么針剛才浮起來,而現在又沉下來了呢?原來是這樣啊……
首先,我拿起洗潔劑,接著,慢慢地滴了一滴洗潔劑到水里。然后,我看到針快速地沉入到了水底。“哇噢!快看呀,媽媽,針沉下去了!”可是媽媽卻質疑地說:“你剛剛是不是把洗潔劑滴到針上,針才落入水底的呀?”我生氣地說:“哼,才不是呢,你沒有仔細看,我再做一次給你看看。”于是,我又做了一次,這一次,我特意讓洗潔劑沿著玻璃杯壁慢慢滑下,針又一次掉到了水底。最后,媽媽終于相信了是洗潔劑的作用使“漂浮的針”沉到了水底。
實驗做完了。我說:“媽媽,你知道為什么針會浮在水面上,而放入了洗潔劑之后,卻又沉下去了呢?”媽媽搖了搖頭,回答到:“不知道啊。”我接著說:“董老師說這是因為水的表面張力支撐住了針,使之不會沉下。表面張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內聚性的連接,這種內聚性的連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間相互擠壓,形成一層薄膜,這層薄膜就被稱為表面張力,它可以托住原本應該沉下的物體。而因為洗潔劑降低了水的表面張力,針就沉下去了。”
“哦,原來是這樣啊。”媽媽豎起大拇指說道,“丹丹真棒,即完成了小實驗,也了解了含義,這個實驗也很有趣,你還當了一次小老師,教了媽媽一個小知識呢。以后我們繼續多做些實驗,多了解些各種各樣的小知識,好嗎?”“好的,說定了哦,Givemefive!”我笑著跟媽媽擊掌,做好了約定。
有趣的實驗作文15
星期五的班隊課上,吳老師手中拎了一個袋子,大步流星地走進教室。同學們見了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都不知道吳老師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吳老師走上講臺,神秘兮兮地對大家說:“同學們,我們今天來做一個實驗,好不好?”說罷,老師便從口袋中拿出許多東西來,有:一個鐵架臺,一盞酒精燈,一張紙和一盒火柴。同學們見了,高興極了。這時,吳老師又清了清嗓子說:“自古以來,人們都是以鐵當鍋,而我現在要以紙當鍋,把水來燒開。”老師的話音剛落,同學們便紛紛議論起來,教室里一下子像點燃了炸藥包似的,嘈雜起來,氣氛也活躍了起來。有的同學說:“這怎么可能呢,水還沒燒開,‘鍋子’就要被燒著的。”有的同學說:“這也是可能的,我以前就看過這種實驗的!”還有的`同學反駁道:“這根本就不可能,誰不知道火會把紙燒著的?”“好了,同學們,我們要用事實來證明,不能憑空瞎說。”一旁耐心聽我們辯論的吳老師終于開口了。頓時,爭論不休的我們又立刻安靜了下來,教室又變得鴉雀無聲了,恐怕連根針掉下去都能聽見。實驗開始了,只見老師迅速用紙折成一個‘鍋子’,再把少量的水小心翼翼地倒入‘鍋中’再把它放在鐵架臺上,然后用火柴點燃了酒精燈。火苗“呼”的一下子串了出來。同學們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看著,生怕錯過了哪一個細節。還有的同學呢,則是掌心相對,默默地祈禱道:“小心啊,老師,千萬別燒著了啊。”還有的同學竟然跳上椅子,站得好高,擔心把精彩的地方給錯過了。不一會兒,一個淡淡的焦味撲鼻而來。
我立刻低下頭一看,呀!不好,“鍋底”已經被燒黑了。我想:“鍋子”會不會燒著啊?正在這時,老師用手只測了測水溫對我們說:“水已經熱了。”大約又過了兩三分鐘,“鍋中”冒出了縷縷白煙。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水開始冒泡了,啊水竟然燒開了。這真是不可思議啊,同學們見了個個都驚得目瞪口呆。實驗結束了,老師問道:“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聽罷,同學們各抒己見,小紅首先發言:“水可以抗火,所以紙不會被燒著。”小剛又站起來發言:“紙的質量好。”早已迫不及待的小華也站起來說:“水在保護‘鍋子’。”老師聽了,笑瞇瞇地說:“同學們的想法只是種種猜測,真正的原因是:誰的最高沸點是100度,而紙的著火點是183度,燒水的時候,水不斷地從‘紙鍋’上吸收熱量,是‘紙鍋’永遠達不到著火點。所以,水沸騰時‘紙鍋’不會被燒著。”聽完老師的話,同學們恍然大悟,猶如撥開云霧見到了青天似的。通過這次實驗,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我們不能憑空想象,胡言亂語,而是要有科學依據。所以,我們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探索大自然中無窮的奧秘。
【有趣的實驗作文】相關文章:
有趣的實驗作文01-29
有趣的實驗作文11-06
有趣的小實驗作文01-15
有趣的實驗優秀作文02-23
有趣的小實驗作文03-30
【熱門】有趣的實驗作文06-30
有趣的實驗作文【熱】06-30
【精】有趣的實驗作文06-30
有趣的實驗作文(優選)09-15
有趣的實驗作文300字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