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寬容是首詩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一首詩,名叫寬容,大海因為寬容,成就了海納百川之偉業;有一種美,名叫謙讓,自古仁人志士因為謙讓,才完成他們非凡的夢想。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據《桐城縣志》記載,清朝康熙年間禮部尚書張英的老家人在宅基地問題上與鄰居發生了爭執,誰也不肯相讓一絲一毫。張家人飛書京城,讓張英打招呼擺平吳家。
張英閱過來信,揮起大筆:“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于是張家便后退了三尺筑墻,張家的忍讓行為讓吳家深感慚愧,吳家也馬上把墻退后了三尺。這樣,張、吳兩家的院墻之間便形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昔周瑜,乃東吳一代名將,不少文人墨客曾刻意用詩來描繪、贊美他。那一年,他意氣風發,擔當起保家衛國的重任。那一年,他神采奕奕,肩負起開疆拓土的重責。曹操率百萬大軍南下,他豪不在意。弄指中,曹操聞風喪膽,談笑間,曹操百萬雄師即刻灰飛煙滅。那一次,他只有三十多歲,卻儼然成為東吳的頂梁柱。他忠君愛國,敬重人才。在人們眼中,他是一個全才,但是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氣量狹窄。他羨慕諸葛亮的才能,屢次害他,均未果。留下了:“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這一千古鬧劇。但諸葛亮好像看中了其致命缺點,三氣周瑜,一代名將就此消融。死前,他不忘長嘆:“即生瑜,何生亮。”哀哉公瑾,痛哉公瑾。
相比周瑜,諸葛亮才略高一籌,他退避三舍,避時局鋒芒,氣量卻要高幾十倍,在他的主公劉備生死存亡之際,他不顧自身危險,單騎入東吳。舌戰群儒,說服吳王,為曹操百萬大軍滅亡埋下了伏筆。他明知周瑜有害他之心,卻毫不慌亂,為周瑜借風、借雨、借箭。為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面對孟獲的眼神,用寬容的心態對待,七擒孟獲,終于使他心服口服,全力為蜀。在伐魏之間,有部將不滿他,他卻全然不管,仍重用,但也不忘防他,免使蜀國遭難。在出征前,他說:“自古征戰幾人回。”說得劉禪也感動了。他就是一個運籌帷幄,決勝于千里之外的蜀國丞相。他用他的寬容感化部將,感動皇帝,也造就了他自己。
人世間因為有了寬容,世界才會無限美好。寬容是首詩,我們應盡全力讀懂這一本耐人尋味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