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作文>中秋節作文
中秋節作文
更新時間:2023-08-06 09:15:31
  • 相關推薦
中秋節作文精華[1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秋節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秋節作文1

  據說中秋節吃月餅始于元朝。當時,中原人民無法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反抗元朝。朱元璋聯合各種抵抗力量準備起義。然而,朝鮮法院的官員和士兵進行了非常仔細的搜查,很難傳遞信息。軍事家劉伯溫想出了一個辦法,命令部下把寫有“八·十五起義”的紙條藏在蛋糕里,然后派人分頭送到當地起義部隊,通知他們八·十五晚上起義的反應。起義的那天,各種反抗力量一起響應,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不久,徐達占領了袁大杜,起義成功了。當消息傳來時,朱元璋非常高興,他趕緊傳下一條口信。在即將到來的中秋節,所有的士兵都和人民一起玩得很開心,那一年他起床時用來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被用作季節性糕點來獎勵他的大臣。從那以后,“月餅”變得越來越精致,種類越來越多,最大的就像圓盤一樣,成為一個很好的'禮物。從那以后,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在人們中間流傳開來。

  你可以在百度上查看慶祝中秋節,慶祝中秋節600字,第一自然段:用詩句提問,第二自然段:買節日用品,吃團圓飯,第三自然段:賞月,燃放煙花,第四自然段:寄托你的愿望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了。

  中秋節是中國的一個民間節日。我認為它非常有意義,象征著我們強烈的人情味。因此,傳統習俗和一些悲傷感人的傳說得以保存并代代相傳,以便后代能夠珍惜幸福。

  今天是8月15日的中秋節,這是一個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所有的家庭聚在一起吃團圓飯,所以中秋節也被稱為“團圓節”。“8月15日,月亮是最圓的花園,一年只有一次月圓之夜。這一次,月亮是圓的,掛在天空空。今年的中秋節也非常令人興奮。許多大牌明星上臺表演。今年是祖國60周年。幾天前的閱兵仍然出現在我的腦海里。中秋節就在閱兵之后的幾天。中秋節晚會仍然如此精彩!

  晚上,我們一家人圍著桌子吃飯。今天的食物真豐富!有糖醋魚、水煮雞、酸辣土豆、老鴨湯...它讓我眼花繚亂。當我吃的時候,我覺得這些菜非常好吃,我吃得津津有味。

  那天晚上,我無意中抬頭看到了又大又圓的月亮,突然喊道:“今天的月亮太美了!”因此,在我的要求下,我全家去了站臺,全家人站在一起看月亮。我的家人已經很久沒有在一起了。今天我們又在一起了。我必須珍惜它。我聽說在月光下許愿會使我的夢想成真,所以我閉上眼睛,默默地在心里念道:我希望我們一家人幸福、甜蜜、幸福、安全地生活。

中秋節作文2

  今天是中秋節,花好月圓,人團圓,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是全家團圓的節日。晚上,我仰望天空,今晚的月亮好圓好圓呀,星星也格外的多。月亮在向我微笑,星星在向我眨眼,我心中像有小鳥在歌唱。

  吃過晚飯,爸爸說:“咱們到公園玩一玩吧。”“好呀 ! ”我和媽媽齊聲贊同。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畢竟我已經好久沒去公園了,聽說現在臨沂人民公園免費開放了。

  我們來到公園,我看見公園門口好漂亮呀,擺放著許多盛開的鮮花,還有很多亮著紅光的音樂符號。公園里游人如織,來游玩的人可真不少,大概因為今天是中秋節吧,游園、賞月,是個不錯的選擇。公園里面有十多個亮著藍光的燈柱,非常漂亮。地上有很多雕塑,有貝多芬、冼星海、肖邦、聶耳、莫扎特、柴可夫斯基、舒伯特等名人的雕像。看著看著,我發現這些名人都是音樂家。再往里走,景色越來越美了,有小橋、流水、露天游泳池、連心橋,還有很多蓮花池,池里有很多又大又圓的荷葉,就像一個個大圓盤。我們走上高高的連心橋,把蓮花池的美景盡收眼底。我想,這連心橋,就是要我們心連心吧。公園里還有許多美麗的假山,綠樹成蔭,空氣非常清新。

  在皎潔的月光下,漫步在公園的小路上、小橋上、樹林里,欣賞著公園的美景,時而抬頭觀賞中秋圓圓的月亮,心情好舒暢呀!的豐盛。

  我和媽媽還有爸爸很快地來到了我幺爸的家里,我剛一進門,面前就有一盤月餅,被切成了一塊塊的三角形小月餅,我看見了趕忙換鞋,然后抓起幾塊小月餅就往嘴里面塞,然后開心?著,吃完以后又趕忙抓起幾塊小月餅往嘴里塞,吃完以后我幺爸又端來一盤果汁給我們來喝,我端起果子就兩口完盡了。

  過一會我就覺得無聊了,于是我高興地拿起遙控板打開電視機,然后電播了一個我非常喜歡看的電影,然后又高興的看著,看著看著便要吃飯了,我立馬跑到餐桌上面,第一個端起碗、拿起筷子,等待早飯的到來。過一會兒,好吃的便上桌了,這時我的口水快流買一個杯子了,我們全家坐在一起一起吃中秋節飯飯有雞蛋,有皮蛋還有鴨蛋,甚至還有碩大的.鵝蛋,這些還不算,還有一些,非常好吃的肉,和素菜,一桌都是特別好吃的,當然,最好還有我們小孩子,最喜歡吃的可樂雞翅,我和我的老弟一直搶一直搶,最后他搶到了最后一個雞翅。不是他搶贏了,而是我讓著他的。

  最后我們都吃好了,我們全家便去玩了,玩了一下午之后,都開開心心的各回各家各了。

中秋節作文3

  中秋節我想大家應該不會陌生,因為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對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就在今年的中秋佳節里老師給我們舉行了一次“大會餐”。在舉行會餐的前一個星期,老師公布了這個消息。當時,教室里頓時炸開了鍋:“老師要舉行活動啦!”“是什么呢?”“會不會有驚喜?”“如果做飯我肯定最棒……”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吵個不停。老師都無法停止同學們的心情。最后,老師說了聲:“表現不好,活動取消!”聲音雖不大,但是同學們一傳十,十傳百。霎時間,全班鴉雀無聲,連一根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清清楚楚。這時,下課了,教室又熱鬧起來,恢復了以前的氣氛……

  時間飛逝,轉眼間,這個very(非常)吉利的、令人盼望的、合家團聚的日子到了。

  老師走進了教室,班里嗡嗡的雜聲立刻停止了。早讀過后,我們開始會餐了。

  每人都懷著極其興奮的.心情來面對這次會餐,我也不例外。可剛一開始,我才發覺我忘了帶食品。我急得快哭了,因為老師說過,沒有帶的不能參加。這時,老師說:“沒帶的站起來!”我默默地站了起來,既羞愧,又難過。我自責自己:為什么不帶?老師瞟了我一眼,搖了搖頭。我更覺得無地自容,看著同學們歡樂的模樣,咳……

  我正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發呆,這時,劉老師向我這邊走來,問我為什么沒帶,我結結巴巴地說:“沒……沒沒,忘了。”老師教育了我,并告誡我下一次不要這樣了,給了我一些吃的,還讓我去參加一個會餐小組。我感動極了,熱淚奪眶而出,默默地去找人了。

  也許是我平時人緣好的緣故,許多人都愿意接納我,我看到李可正在一個人吃,便和她組成了一個小小小小組。

  我先品嘗了她的雞塊,又香又辣,蠻好吃的,接著我又吃了土豆等東西,全是辣的,最后我還吃了老師的魚和菜等東西。當然并非所有的菜都非常可口,人與人相似,胃與胃不同嘛!

  也許是因為過度地興奮and(和)激動,我很快忘記了痛苦,但老師的教誨卻牢牢地記在了心中。

  這次“大聚餐”總的來說留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喜歡聚餐,喜歡同學,更喜歡那和藹可親的劉老師!

中秋節作文4

  1. 這是一篇敘事文章,作者借助爸爸的口,給我們介紹了的由來,以及作者的決心要像屈原那樣,做一個愛國的人。文章語言通順流暢,如果能把聽了爸爸介紹之后的心理活動,好好描寫一番,會更好。  和許多歌頌贊揚屈原的人不同,作者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作者認為屈原是懦怯的',他的犧牲是不值得的,想法獨特,構思新穎,能夠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文章論述語言有理有據,富有文采。  小作者走出課堂關注生活,以獨特的視角寫出自己在傳統節日中的感想。其語言清新活潑流暢,包粽子動作和人物對話的描寫更是富有童趣。讀罷全文,一個可愛的兒童形象躍然紙上

  2. 內容緊貼現代生活,新穎別致,把握時代脈搏,盡現時代氣息。

  3. 脈絡分明,層次感強,敘氣說井然有序,纖毫不亂。

  4. 詳略得當,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細揀,素材似為主題量身定制。

  5. 敘述詳細具體,細節描寫生動逼真,人物個性鮮明突出,形象豐滿,躍然紙上。

  6. 以環境烘托人物的心情,情景交融,情現景中,景隨景現。

  7. 想像豐富,構思奇特且不脫離生活的真實,扎跟于生活的聯想,拓寬了讀者的思維,讓人覺得生動有趣。

  8. 景物描寫傳神逼真,遣詞造句貼切得體,景隨情生,情景交融,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動傳情的寫生畫。

  9. 想像奇妙,既源于生活,不失生活的真實,又高于生活,開闊讀者的視野,充滿了藝術魅力。

  10. 事件過程描述詳細具體,內容雖多但顯得有條不紊井然有序,體現了作者清晰的思路與謀篇布局的能力。

  11. 外貌描寫生動形象,人物容顏逼真穿著恰當合體,宛如反映人物性格的一面鏡子,真是所謂“相由人生”。

  12. 環境描寫客觀真實,環境為人物的性格服務,更好地解釋了人物性格形成過程中的來龍去脈。

  13. 神態描寫生動傳神,寥寥數語,將人物的性格特點勾勒得一覽無遺,人物的言談舉止具有了鮮明獨特的個性。

  14. 內容 前后內容關聯不夠緊密,部分內容過于孤立,與文章主體聯系不夠密切。

  15. 敘述簡略粗糙,唯有框架式結構,人物缺乏鮮明的個性特征。

  16. 詳略安排不當,主次不夠分明。

  17. 內容多為線條式勾勒,缺乏點式的細描。

  18. 與時代氣息不符,內容過于陳舊老化。

  19. 主題重點突出,中心明確,立意鮮明。

  20. 觀點明確,好惡立場分明,使人一目了然。

中秋節作文5

  “月到中秋分外明”。秋風颯颯,月餅飄香,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家家吃餅賞月,其樂融融!

  中秋節那天上午,大街上車水馬龍、人山人海,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我和爸爸媽媽出門買月餅。商場里人群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各種各樣的美食應有盡有:有香氣撲鼻、形狀各異、讓人垂涎欲滴的月餅,有美味可口的小零食,有顏色鮮艷、新鮮可愛的水果……簡直是令人眼花繚亂。我跑到月餅區,那些玲瓏的月餅好像在向我招手,有五仁味的、豆沙味的、蛋黃味的`,我看了“口水直流三千尺”,一下抓了七八個,要不是還沒結賬,我早就狼吞虎咽的吃起來了。

  買完月餅,回了家,中午吃飯每時每刻都沉浸在幸福中……一眨眼的功夫便到了晚上,我的肚子已經餓得咕咕叫了。這時,大餐的香味引誘著我,箭也似的跑到飯桌前,頓時眼前一亮:桌子上擺滿了玉液瓊漿、美味佳肴,什么紅燒肉呀,什么宮保雞丁,什么蔥爆羊肉呀……看到這些,我急不可耐地拿起筷子,不停咽著口水……

  吃完飯,我端著一盤月餅上了樓頂,邊吃邊賞月。一輪明月升起來,像一個發光的圓圓的玉盤,嵌在黑色的天幕上。月亮睜大眼睛,和藹地望著城市、田野、村落,淡淡的月光灑向大地,像一封封飄飛的“星際郵件”,那是嫦娥姐姐在邀請小朋友們去廣寒宮嘗她親手做的桂花糕。時有一朵黑云飄過,把月亮遮住一半,讓我想到“天狗食月”的傳說。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人們在這美好的節日里,共亨天倫之樂,可有些人在這團圓的節日里,卻無瑕顧及節日的喜悅。從2020年持續到現在的疫情還未停止,最近,福建再次爆發,許許多多“白衣天使”奔赴一線。他們為大家,舍小家;為國圓,舍家圓,給我們筑起了一條條生命保護線。他們孤身在外,又何嘗不想念自己的家鄉和親人呢?我又想到,三位航天員叔叔“出差”三個月,前不久,終于順利返回地球,圓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飛天夢,曾幾何時,登上太空還僅僅是幻想,但如今已成了現實。從嫦娥奔月的神話到今天的神舟系列飛船接連升入太空,這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的努力。所以,作為小學生的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勤奮刻苦,將來擔當起建設發展中國的重擔,讓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情滿中秋夜,月圓!家圓!國更圓!

中秋節作文6

  中秋節期間,每個家庭都應該吃月餅。然而,吃月餅也是講究的:先咸后甜。如果有兩種月餅,應該按照先咸后甜的順序品嘗,否則不會有味道。

  第二,用茶品嘗月餅。如果你吃太多月餅,你會變得油膩。如果喝一杯清淡的茶(花茶更好),邊吃邊喝,味道會很棒。

  3.吃適量的月餅。月餅含糖量高,脂肪含量高。吃多了會引起腸胃不適,尤其是對老人、小孩或者腸胃功能弱的人。多注意適量食用。

  第四,我們應該吃新鮮的月餅。人們經常在假期一次買很多月餅。但月餅長期存放,食用后容易導致餡料變質,食物中毒。所以買月餅最好邊吃邊吃。

  節假日期間,家人買的月餅大多可以在節假日后吃,甚至更久。為了防止月餅變質,剩下的.月餅要妥善保存。

  月餅一般分為軟餡和硬餡。軟餡含水分較多,只能保存7-10天左右,硬餡可以保存1個月左右。對于那些沒有用過冰箱的家庭來說,月餅不應該長時間存放在密封的容器中。最好放在竹籃里,用干凈的紙蓋好,然后掛在通風陰涼的地方。對于盒裝月餅,應打開蓋子,使其通風。另外,月餅含有脂肪。

  中秋月餅是應時食品,現在生產、銷售、購買、食用都是最好的。為了保持月餅的色、香、味和特殊風味,不宜長期放開。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保存月餅呢?

  月餅要小心處理,尤其是蘇式月餅,因為皮脆最容易碎。如果外皮脫落,不僅影響外觀,還會影響口感和品質,容易受潮變質。

  月餅富含油脂和糖分,受熱受潮容易發霉變質,必須存放在陰涼通風處低溫保存。一般來說,月餅是軟的、潮濕的、易腐的,所以最好放在有包裝盒的冰箱里,在食用前一個小時取出,以保證口感。在25攝氏度的溫度環境下,裝滿杏仁和百果的月餅可以存放15天左右;豆沙、蓮蓉、棗泥等餡月餅的存放時間不得超過10天;如果溫度超過30攝氏度,月餅的存放時間應適當縮短,一般不超過7天;至于鮮肉,雞絲,火腿等月餅,買的時候要邊吃邊吃。

  儲存月餅時,不應與其他食物和雜物放在一起,以免交叉風味,失去應有的味道和特點。在儲存過程中,還應注意防止蟑螂、螞蟻、老鼠等。防止傳染病入侵。為了保證月餅的質量和新鮮度,在購買盒裝月餅或散裝月餅時,應清楚地看到生產日期或出廠日期,以掌握保質期。

中秋節作文7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往年我都是跟家人們一起過的,但是今年就不太一樣了,我們美麗、善良、可愛的馮老師在班級里組織了讓我們同學們一起做月餅的活動。全班一聽到這個消息,無不開心的蹦到了九霄云外。

  下午兩點半,我們在星空花園集合,我們一個個就像發了瘋似的奔進了電梯里。等到了樓上,我們所有人都被驚嘆到了。這里簡直美得像人間仙境。但是,這里的衛生的要求很高,所以老師給我們每個人頒發了圍裙,帽子和手套桶,要求我們洗手后才讓我們進入了制作間。

  不過一會兒我們班主任馮老師也來了。馬上就進入了正題:講解做月餅的方法,首先豹豹老師給我們介紹了做月餅的小材料:有水有皮、油酥、豆沙、咸蛋黃、雞蛋液和芝麻,接著,就開始教我們做月餅了:首先,我們要把已經搓成圓球的豆沙餡兒壓成片片,再把咸蛋黃放入中間,用虎口抵住正下方,大拇指按壓在咸蛋黃上方,兩邊不斷靠攏。再把它搓圓放在一旁。我們按照這個步驟做了四個,便盯上了水油皮和油酥,我們按照之前的步驟,把水油皮壓成片,再把油酥放入正中間。用虎口和大拇指合作輕輕松松地把外面的一層皮也完成了。接著我們用搟面杖把它壓成了牛舌狀,再把它卷成了像雞蛋卷一樣的形狀,再壓在卷,最后我們把它疊起來,開口朝下搟成薄片再把豆沙蛋黃餡放入中間。和之前的`步驟一樣,虎口和大拇指將它包圍住。接著再淋上雞蛋液,灑好芝麻“當當當當“一個小巧且可愛的月餅就完成了,我們接著又做了三個再把這些可愛小巧的月餅,放入烤盤中考了四十分鐘。

  在烤月餅的時間中,我們做了兩個小盒子,又在紅紙上寫上了中秋快樂四個字。就咱們玩的不亦樂乎的時候,叮的一聲。我們有預感月餅做好了,果然一陣撲鼻的香氣就此傳來。我們一片歡呼!我看著做好的月餅,口水都流下來了。大人們將的月餅,放入了包裝盒中綁好麻繩。我們開開心心的把它們帶回家。

  回家后,我把我做的月餅分給了我的家人、朋友。咦,怎么回事?我們幾個都發現今年的月餅比往場的好吃了好幾倍。果然,自己動手做的就是不一樣。

  今年的中秋節是我過過最美好的一次了。

中秋節作文8

  早上一醒來就聽到媽媽和外婆打電話。“中秋節快樂!”媽媽說。我得腦子一下子短路了,“什么節?”我問。“中秋節啊!”媽媽不緊不慢地回答道。哈!我怎么啦,昨晚還說個不停呢。“別發呆了,快來給湖州的姑姑打個電話。”“哦。”我回過神來,撥通了電話號碼。“姑姑,中秋節快樂!”“哦,也祝你節日快樂,學習進步!”“謝謝姑姑!”剛打完電話,我就開始盤算起來:該怎么過20xx中秋呢?

  上午,爸爸驅車帶上我和媽媽去鄉下奶奶。一路上,很多人也趕著回故鄉呢!到了奶奶家一看,叔叔伯伯們全來了。奶奶熱情的招待我們。我提著一盒月餅對奶奶說:“奶奶,祝你中秋快樂,身體健康!”奶奶臉上立刻笑開了花:“好,乖,寶貝!來,奶奶看看,又長高了!”真像過年一樣,不愧是中國第二大節日呀!我心里琢磨著。奶奶年紀大了,今天爸爸親自下廚,燒了一桌好菜:有豬腳、炒肉片、紅燒魚、絲瓜、青菜豆腐…… 我們快快樂樂大吃了一餐。飯后,我跑出來溜達。到了后院,看見了一大群愛勞動的小精靈—蜜蜂。石榴樹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幾個頑皮的咧著嘴朝我笑呢!屋前的稻田里滿是金燦燦的稻穗,一陣風吹來,稻浪滾滾,像一片金色的海洋。鄰居家的柿子樹上長滿了有紅又大的柿子,好像一個個小太陽。

  看過奶奶之后,我們又去了外婆家。一回到自己家,爸爸提議說:“我們到平頂的陽臺上賞月吧!”“太好了!”我歡呼起來,小小的`心里充滿了快樂。爸爸在陽臺上擺上了一張小桌子,上面放上可口的食物:少不了的月餅、芒果汁、海苔…… 又在地上鋪了一張草席,一家人躺在上面邊吃邊賞月,要多美有多美。望著圓月,遐想聯翩。有人說月亮上面有一棵桂花樹,一個人在努力砍樹;有人說月上住著嫦娥和玉兔;還有人說在月亮上可以看見遠方的親人…… 今晚的月亮真圓哪,圓得像一張餅;今晚的月亮真明啊,明得像一盞燈;今晚的月亮真美啊,美得人久久不愿進入夢鄉。

  我左手一個月餅,右手一杯芒果汁,對爸爸媽媽說:“干杯!” 說完一飲而盡。“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是唐代詩人李白的詩境,但對我來說,完全不是這么回事,因為我有爸爸媽媽幸福地陪在我身邊。一個美好的夜晚,花好月圓,好愜意啊!

  這就是我20xx年的中秋節!一個難忘的、快樂的、有意義的中秋節!

中秋節作文9

  “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姓萬的仰頭看。”

  不知從何時起,大家把最好看的最真的感情寄托給了月亮。月圓是完美,月缺是凄美,即便不見月,也存一種翹首企盼的堅定之美。由于月早已映在大家眼里,心中。

  君不見,“云中哪個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時刻,李清照那“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凄苦與無奈;此時此境,多少有情人于“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可柳永卻不知“今宵酒醒什么地方”?只見得“楊柳岸曉風殘月”。那和他“執手相看淚眼”的紅顏知己,是不是也只得“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斷腸聲”?更無奈,“料得年年腸斷處”的東坡,只能面對“明月夜,短松岡”“千里孤墳”卻“無處話凄涼”……

  月啊!你惹得多少親人“共看明月應垂淚”;你引得多少失意者“無言獨上西樓”只見你“月如鉤”;你又讓多少有情人“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月啊,你“何時了”啊?“生活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你是生活的見證,你知道哪朝哪代“幾家歡樂幾家愁”,你知曉哪家哪國“不堪回首明月中”。多情的人啊,還是“明月樓高休獨倚”以免“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難道這所有真的是你月亮惹的禍嗎?難怪東坡在感慨“生活如夢”后,要“一樽還酹江月”……

  雖說“生活自是有情癡,此恨無關風和月”,可風好像逃過了,你月卻永遠和大家的'悲歡離合相系。

  君不見,王安石獨立瓜洲,仰天長問“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明知天上只有月一輪,可杜甫更堅信“月是故鄉明”。那一“舉頭”,一“低頭”飽含了多少游子的鄉愁啊!這月啊,“何事偏向別時圓”?是“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的無意還是“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無奈?……

  “清風明月本無價”這錯又怎能歸咎于你呢?何況,你給了大家多少漂亮的遐思和美好的愿望。

  君不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你不偏不倚,不袒不護,無私地將大把大量的玉光撒給人間,照亮每個窗欞。“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不是你的功勞嗎?“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不是你的杰作嗎?“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不是大家對你的信任嗎?……

  月啊,你圓你缺,你讓多少人垂淚,可你在大家心中永遠是美好事物的化身,“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就是的鑒證。

  月啊,謝謝你!

中秋節作文10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之夜無疑是一個令人高興的日子,有多少在外漂泊的游子在這一天都斂起心神,就算他們不能回家也會凝望月光以寄哀思,的確,月亮就像黑夜的太陽為迷惘的心靈照亮回家的路。是他,用他的魔法喚醒了沉迷于塵世的一顆顆的心,喚醒了對‘兒行千里母擔憂’的愧疚,喚醒了人們出生般的單純無暇;是他,用他無私的愛洗滌了這被雜欲所覆蓋的世界,用他的銀色光束為游子與家人搭起了相思的鵲橋。

  圓圓的月亮,單純的顏色,在這漆黑的天空縱然沒有星星的陪伴也不會孤單,因為有一顆顆游子的心再陪他在這浩瀚的宇宙穿梭著,然而,調皮的小星星也不會拋棄他獨自過這個佳節,他們調皮的在他的周圍跳動著就連小孩也以為這是他們在眨眼睛,小星星的舉動其實是怕他孤單罷了,誰都只欣賞月圓但月圓的時候怕是很少,誰又會靜下心來看一看殘月,悲傷的思緒在腦海徘徊,苦笑一聲誰會在你失敗時在你身邊,不計利益的在你身邊安慰你,鼓勵你,怕是只有與你血脈相連的父母,然而,你在父母身邊的時候寥寥無幾,你在求學的路上埋葬了青春,在職場上埋葬了單純,在自己的固執上埋葬了本該屬于父母的溫順。驀然回首,你看見了“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的付出,你看見了本該不屬于父母的那一頭白發,絲絲白發似皎潔的月光將你的`心狠狠的凌遲著,中秋之夜,月亮他給了你一個救贖的機會。用心回報,用心體味這得來不易的團圓。

  中秋之夜,一家人坐在一起,無外乎噓寒問暖顯然這對于我們會感到反感,但仔細想想這些話又會有那些人對我們說呢?仔細聽,關懷之情盡在字里行間流露,回首已走過了十幾個春夏秋冬,成長的道路上當然少不了坎坷,但有了家人的安慰和幫助,就都就變成了浮云,就如魯迅所說“世間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這世間的愛也是用心體會才會有的…

  曾經會問自己為什莫父母不能伴自己終身,伴自己一起走本該屬于家人的‘和諧路’,為什莫不能和自己執手到最后,最后才發現這是不可能,才發現唯有心傷在怎摸掩飾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浮出腦海,也許陪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會越來越少但心卻是在不知不覺間緊緊相依。

  中秋之夜雖短,但卻無法割斷心心相連;中秋之夜雖長,但卻濃不過心中的愛;中秋之夜,用心相擁…

中秋節作文11

  明天就是中秋節了。年年中秋,年年月圓。今年的中秋來臨之際,忽然想起魯迅作品中的一句話——舊歷的新年畢竟最像新年,套用過來,就是“家鄉的中秋才更像中秋”吧。

  記憶中,似乎自離家讀大學開始,每逢中秋佳節,便只能在遙遠的他鄉與家人千里共嬋娟。對此,母親諒解中亦有微責。她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你便是每年使家中八月十五的月亮不夠圓滿的那一份不變的缺憾。我無言以答,心中有歉疚,也有無法言說的惆悵。大學時代,與同學們在一起,每個中秋都是內容豐富、歡快熱烈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生活的酸甜苦辣和人生悲歡離合的體會與感悟不斷增加,更何況人在天涯,于是,望向空中的明月,便總能在皎潔中領略一份清冷,引發幾許感傷。也常想象那月中美麗的嫦娥,在遠離故鄉的浩渺的宇宙,會有怎樣的寂寞?

  然而,不管我們對中秋懷有怎樣復雜的情感,它一樣踩著亙古不變的步伐靜靜地向我們走來。看著周圍忙碌的人群,臉上沒有特別的興奮抑或喜悅,似乎沒有注意到中秋漸行漸近的腳步,這不禁令我懷念起在故鄉與家人一起度過的中秋。

  許是那時人們的物質與文化生活還很簡單,所以便對古老的節日懷有很大的敬意與熱情。孩子們自不必說,過了端午便一天天數著日子盼望中秋的來臨。而隨著商店里花花綠綠的商品日漸增多,獨特的月餅香、混合的水果香日漸濃郁,人們臉上的`笑意也逐漸加深,中秋節終于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來臨了。

  節日里最令人激動與興奮的活動是賞月。豐盛的晚餐之后,家家戶戶都把餐桌抬到窗前月光最先照到的地方,擺上水果、月餅。水果一定是圓形的,象征團圓與圓滿。于是,紅的蘋果、黃的橘子、紫的葡萄、綠的西瓜,加上香香圓圓的月餅便整整齊齊擺滿了桌子。然后便耐心等待十五的月亮慢慢升起、爬上枝頭,等待皎潔的月光透過窗子灑向餐桌。當桌上所有的食物都沐浴在月光的祝福中后,全家人便快樂地圍坐在桌邊,品嘗生活的幸福與甜蜜。這桌上的食物是一定要吃一些的,母親說受過十五的月亮祝福的食物會給我們以后的人生帶來圓滿與幸福。我們都很相信,所以那月餅與水果吃起來就格外香甜。至今想起,仍有久違的余香從記憶深處飄來。

  然而現在,盡管商家挖空心思,月餅的香氣卻不再如從前誘人,空氣里也少了從前濃郁的節日氣氛。也許是人們在走向現代文明時更注重與國際接軌,但這是否要以忽略我們的古老節日和傳統文化為代價呢?

  望向空中年年相似的明月,總感覺它已不再如兒時般圓了。真是遺憾!

中秋節作文12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天色已經漸漸暗了下來,夕陽如同那被打翻的調色盤一般只剩點紅色,倒映在湖面,染紅了一池的水。風輕輕拂過湖面,那水呀,便蕩起圈圈漣漪,泛起來層層的深淺不勻的紅來。與天際處茍延殘喘的點點夕陽混起,也就慢慢和成了一個那樣皎潔,那樣明亮,那樣凄美的一輪月亮。

  月亮,是一個令人遐想的事物。每每于中秋之夜,就更有無數才子佳人吟詩作對。多少優美的詩句都將月亮包含其中:有文豪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有詩仙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有文武雙全稼軒的“明月別枝驚雀,清風半夜鳴蟬。”更有“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在這中秋之夜,無論身處何地,無論古今,都應該有無數人們跨越時間空間,共賞著這輪明月,從而也引發無數遐想……

  我躺在青青草地上,仰望著這幽深奧秘的夜空。那輪幽幽明月在夜幕的襯托下正被幾顆閃爍的小星星環繞著跳舞。這時候夜空披了一層薄紗,給夜晚帶來一絲一絲的神秘感。草毛茸茸的,雖然躺在上面,但也不扎人,就好似一張綠色的天然大毛毯。身旁的螢火蟲們迎著淡淡的月光,順著徐徐的清風也不甘示弱般,跳起了舞蹈……如畫美景令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我閉眼小憩,腦海中忽然想起幾天前在書中看的.一篇文章《地上有個兔兒爺》:一次中秋之夜,天上的嫦娥在她的月宮中正想與玉兔分享前幾天她新做的桂花蜜餞,卻看見人間有疾病蔓延,許多小孩患了重病。平常老百姓家并沒有蜜餞之類的甜食,孩子們又忍受不了這苦藥,病也就沒法治療。于是善良的嫦娥與玉兔一同降臨至人間,把桂花蜜餞分給人間患病的家庭,直到把蜜餞分完窮人家,罐子里的食物卻已經寥寥無幾了。

  我在心里默默思忖著,故事中這善良的玉兔嫦娥,不就是這明月默默散發光芒的善良品質的真切寫照嗎?

  明月如詩,寄托了無數文人墨客或喜或憂的思想感情;明月如畫,映出浮沉世間的大好河山、美好風光;明月就像那些動人的神話傳說,引發我們的無限遐想……

  明月,是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月光還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還是李白的霜。”

中秋節作文13

  中秋節自古就有拜月的習俗。《禮記》中載的“秋暮夕月”,即是拜月神,潮汕人稱為“拜月娘 ”。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雖未得寵,但在某年的八月十五賞月時,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便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潮汕地區的拜月則源于“嫦娥奔月”和月中有“破柴翁”的傳說。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待字閨中的女子拜月則企盼能嫁得個好夫婿;特別是過去的

  潮汕華僑眾多,有不少婦人與丈夫遠隔重洋,多年難見一面,思念之情更切,于是借拜月寄意。

  在中秋節將到來的時候,各家各戶的主婦便忙著用糯米碾成粉末兒, 然后摻上白糖漿攪勻,再用一個個木饃子,把它們壓在鏤凹進去的部分里面。壓結實了,磕出來,便成了一塊塊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月糕”。 “月糕”花紋漂亮潔白如雪,一些動物形壯的月糕更令孩子們愛不釋手。還有用潔白的糯米粿或是加了“艷米”的.紅艷艷的粿加花生再做成鐮刀,飯勺,收稻桶,稻穗,等模樣的粿品,都是寓意著豐收的美味。此外,還有一種用花生炒熟了加麥芽糖捏成桃形的“地豆桃”,尤其香脆無比。

  當三五之夜到來、玉兔東升時,人們就將大方桌擺在庭院、埕口或陽臺,然后, 拿兩根甘蔗在方桌上扎一個拱門,稱為月宮門。祭月時,常讓小孩供上新 買的文具——筆、課本和書包等,祈求“月娘”保佑孩子讀書聰明,成績優秀, 將來出人頭地。并撮一點香灰,慎重地包在紅紙上,然后用“井心水”(剛從井里打上來的水,打水時水桶不能碰到井沿)送服,說這是“月娘”恩賜的“仙丹” ,喝了能使人變得聰明、健康。年輕小姑娘們也會把自己做的手工藝品擺來拜月,以祈求自己心靈手巧。婦女們還會把新買的化妝品擺上來拜月娘,祈望自己能像“月娘”一樣美貌出眾。就在女人們張羅祭拜時,男人們則約三五好友,登高望月,在陽臺上 擺上潮汕工夫茶具,生上爐火,品茗茗賞月,樂哉悠哉。《澄海縣志》載:中秋這一天,一切人家都相贈月餅。賞月的宴會必吃熟芋,剝去芋皮,叫做“ 剝鬼皮”。人們還以這晚天氣晴朗或陰暗來預卜上元節的陰晴。諺語說:“云掩中秋月,雨灑元宵燈。”

中秋節作文14

  今年的中秋節剛剛過去兩三天,但也沒有什么大事,甚至天公都不作美,一連刮了兩天臺風,月亮都沒有露面,只是偶爾從云縫中漏出一些朦朧的月光來。我們家照樣在陽臺上點上香燭,擺好瓜果、月餅、毛豆等。那蠟燭的火苗被風吹得“撲撲”跳著,卻一直沒有滅,待蠟燭燒得差不多了,便在供桌前拜幾拜,每人吃個月餅,就算過完了,睡覺去了。至于那些瓜果菜品,是留著的,能吃好幾天。這對我興許是好事,因為我最愛吃的就是毛豆湯了。

  我們過中秋雖不莊重,也是挺快樂的,大家一起“嘎訕胡”(上海話“聊天”),光是奶奶一個人就能說上許多,都是生活瑣事,卻有風趣。月亮出來時,我們也是賞賞月,若是又亮又圓又大的月亮,爸爸一定會搬出三角架,咔嚓咔嚓地拍上一陣,媽媽和我便談關于月亮的故事,奶奶也興致勃勃地指給我看:“妹妹,那個影子是桂花樹,這個小的是嫦娥,那小點兒是那玉兔兒……”。可我怎么看,也看不出個所以然,只是幾團黑影罷了。我不由好笑又好氣地想:奶奶眼神那么差,怎么能看得出來,多半也是聽老一輩說的吧。頭天月亮,奶奶大概也就知道這些了,那些嫦娥奔月的故事、牛郎織女的神話,我都是從書上看來的。

  我自己關于月亮的趣事,也只記得一個了,七八歲的時候,中秋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去商場回來。路上,我坐在車里對著窗外一排排的路燈,夜空中一片片的輕云發呆。一會兒,月亮出來了,就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似的,云朵慢慢移開了,可月亮還朦朦朧朧的,像罩著一層薄霧一樣。我看著看著,突然脫口而出:“那是嫦娥在洗澡吧!她怕羞,就躲到云做的浴簾里,洗完了,拉開浴簾,月亮上全是水霧了,所以我們看不清。”爸爸媽媽聽了,也抬頭看看月亮,然后笑起來,笑得前仰后合。“太有趣了,真有想像力!”“被你這么一說,我還真覺得挺像的呢!”爸爸媽媽都說。

  我也笑了起來,明朗的笑聲充滿了整個車箱,不知不覺中我們已到家了。不知不覺中一年年的中秋過去了,一家人在一起團圓的歡樂卻永遠在我心中。

中秋節作文15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在水調歌頭中寫到。的確,中秋的圓又亮的月亮照耀下,在涼臺支一把椅子,靜靜地躺著接受月光的洗禮,同時體驗月餅的甜美,這真是再好不過了。只是,我的印象中,中秋節卻是帶給我們全家悲痛,令我們難忘的日子。

  三年前,我的爺爺永久的辭別了人世,那天正是中秋。我記得那天晚上爺爺家來了許多人,齊聚一堂。爺爺的遺像上,用黑絲綢綁了一朵花,襯著爺爺高雅的遺容。爺爺是一位科學家,這點毫不夸張,他平生最偉大的發明已經用在了航天器上。我雖然一個禮拜回去一次,寒暑假也不在那兒,可是爺爺做事認真,弓著背走路的樣子,他說話和藹的聲音……都深深地映在我的腦海深處。當時,我還太小,對很多事都不太理解,還傻乎乎地問奶奶:“爺爺去世了,他會去哪兒呢?”

  今年是爺爺去世三周年,星期六早晨,爸爸帶著我們一家開車去爺爺的.墓地。路上,大姑給我和姐姐一人一小束茉莉。一個個花心小巧的可愛,自得似雪,發出濃郁的香味。綠葉趁著白花,讓我想起爺爺每次澆花的樣子,他一邊細心的澆水一邊對我說:“添添呀,這花可不敢亂動,瞧這多可愛!”那樣子仿佛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

  到了墓地,爺爺的墓在一片在樹林中,長輩們把蠟燭擺在墓的兩旁,擺上爺爺最愛吃的水晶餅,奶奶讓我和姐姐把茉莉花放在墓前,最后依次拜別爺爺。

  爺爺喜歡安靜,這地方正合適。一米高的草叢像一群護衛一樣保護著爺爺,旁邊的簇簇野花,正是爺爺喜歡的深藍與黃色。那兩朵茉莉花最顯眼,那么純凈,好像爺爺的靈魂,高雅、安寧。我相信他的心一定平靜如水。可是,爺爺在天堂還會記得我嗎?肯定會記得吧,也許記憶沖刷我的形象早已模糊,就像我的記憶一樣。

  第二天早上,準備回家了。臨走前,姑姑來拉我到一邊,悄聲說:“這是你爺爺生前養的茉莉,后來移到老家來種,他墓前的兩束也是從上面摘下來的,你把這一盆拿回去吧!這對你爺爺意義重大。”我點點頭,又看看天,風吹著樹葉,人們急匆匆地走著……也許,這盆花的意義,我可能永遠也不知道。

  爺爺,望你在天有靈,時常轉過頭來看看我,愿你保佑我一生豐富多彩。如果人真的可以上天堂的話,那么爺爺一定是可以上天堂的人。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先锋天堂AV在线网 | 色福利网在线观看 | 最新AV中文字幕在线看 | 午夜在线不卡精品国产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做天天吃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