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作文>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更新時間:2023-07-29 09:02:51
  • 相關推薦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集錦【15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

  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而風俗則是那個地方的代表。每當思念故鄉(xiāng),就會想起那獨一無二的味兒。

  我們這啊,當地人結婚,早晨五六點,新郎就帶著他的伴郎團去迎接美麗的新娘。而新娘則必須藏好某一樣東西,可以藏人、藏鞋等。寓意就是,早點找到,早點把你帶回家,然后接完新娘,趕緊快馬加鞭,務必在12點之前趕到。因為上半輩子遇見你,下半輩子與你一起。在客人吃席的過程中,新郎新娘會挨個向各位敬酒,這樣不僅是在尊重長輩,更是在攢祝福,希望這段婚姻幸福美滿。

  浪漫的日子,浪漫的風俗,喜慶的日子,難忘的風俗。

  在正月十二這天,以往空無一人,冷冷清清的寺廟,在這天變得熱鬧非凡,人山人海,簡稱逛廟會。這天,老人會帶著子孫來領略廟會風光。這廟會上有零食,玩具,游戲等,深受廣大兒童喜愛,而他們嘴上的笑容更是受廣大老年人喜愛。舞龍相信大家不陌生,在廟會上,人們帶著龍?zhí)纂S著鼓點節(jié)奏而舞動,吸引了眾人響亮的喝彩聲,廟會上的套圈圈,更是簡稱經典。這個游戲寓意著在新的一年,我們都套出屬于我們的幸運。在廟會上有賣棉花糖的、還有賣小烏龜的、小倉鼠的……孩子們一到那兒,估計把自己的家都拋到九霄云外了。

  到了清明節(jié),各家各戶團聚一堂后,出發(fā)掃墓踏青。一年多沒掃墓,那野草都快比我高了,一個個都在羞辱我的身高,接著我惱羞成怒,把他們都砍了。我們小孩要從祖先墳墓旁摘取鮮花,然后把野花放在墳墓上給阿公阿太做個美麗的花冠。不僅有野花,還有野果,我?guī)е艿鼙鴤,所到之處,片甲不留,這也許是祖先們給我們的`回禮,當掃完墓后,親戚們會留下來吃一桌團圓飯再走。就當是快分別時最后的挽留。

  我的家鄉(xiāng)的風俗最大的特點就是每逢佳節(jié)七八姑八大姨。所有親戚都會歡聚一堂,其樂融融的吃著美滿的團圓飯。

  家人,有事沒事就多聚聚,如果一直拖到那天。就來不及了。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2

  早上,淡淡的晨霧給大地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晨霧散去,太陽從東方徐徐升起,大街小巷沉浸在一片祥和歡樂的氛圍中,人們向往的方向只有一個,那就是——家。而這時,除夕已經臨近了。

  每逢春節(jié),米馃是桐廬人過年必備的美食,自然而然,做米馃的“大戰(zhàn)”也就在家家戶戶打響了。我的外婆可是個包米馃的老手,蒸粉團、揉粉團這些技術含量高的活非她莫屬了。水多了要爛,水少了要有干粉;蒸的時間長了要糊,時間短了要有生粉;搓揉少了不勁道,口感不糯;搓揉多了團子就涼了不易拿捏。只有外婆這樣久經歷練的人才把控的好。

  想做出味美的米馃,馃餡尤其重要。外婆前一天就備好了老嫩適中的冬筍切成絲,讓味道鮮美的筍絲更好地綻放自然的味道,加上外婆親手制作的油豆腐切丁,再加上農家豆干絲、腌菜絲、榨菜絲,切丁的豬肉榨出豬油,浸潤所有的食材,放下調料加上辣椒,撒一把脆嫩的蒜葉,把食材的美味體現得淋漓盡致。

  我已接到做米馃殼子的任務,傳統(tǒng)的米馃殼子都要手捏,雖然勁道但特別麻煩。在追求美食的'路上,智慧的勞動人民始終會想出更好更便捷的方式,發(fā)明了做米馃殼子的機器,一扣一壓,那米馃團子就變成了碗狀,盛入菜餡收了口子,一個桐廬人喜愛的小食米馃就做成了。但原本那心想事成的愿望在我手里卻破滅了,米馃壓下去時,會粘在機器上,這可是個麻煩。嗯,模具里搓點菜油更加潤滑,可還是不行,油都被米團子吸走了。哦,再給米團子抹了些面粉,這樣油和面粉的強強聯(lián)手,雙重隔離,得以使米團子輕而易舉地做出光滑而又軟糯的米馃殼。就這樣,我如法炮制,順風順水,功夫不負有心人,米馃越做越多。

  轉眼間,外婆已端著米馃到老屋土灶上蒸制,在烈柴猛火的高溫催熟下,米馃正在接受水與火的最終塑造,等待完美成型,很快讓灶間彌漫出濃濃香味。終于,滿滿一蒸籠的米馃出爐啦,我顧不及燙手,先抓一個嘗嘗,鮮香飴醇,沁人心脾,還帶著竹蒸籠的清香味,可真是名副其實的舌尖上的美味。一個小小的米馃,它包含了我們在新一年里的期望,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別看米馃小,腹中乾坤大。辛酸咸辣香,溫暖在心田,小米馃,一道不可缺少的歲末美味,春節(jié)的序曲徐徐拉開。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3

  正月十五的元宵節(jié),我們天門的廣場上人山人海,人們的討論聲音大得蓋過了汽車的喧囂聲。

  我立馬打了通電話,戲謔地說道:“手術刀同志,請快到陸羽廣場來。”“誒!等等,我……”她還沒說完,我便掛了電話,我站在角落看著眼前的人們:有的人太矮了,拼命地往上跳,想看到那壯麗的景象;有的人太胖被卡在中間,進不去出不來;有的人拼命往里面擠;有的人受不了,鬧著要從里面出去……什么?你問我這是在干什么?哦,對了,忘記告訴你了,今年是閏年,我們天門舉辦了四年一度的元宵表演,這可是天門的習俗呢!

  過了一會兒,那位“手術刀同志”趕了過來氣憤地問:“什么事這么急,你知道我多忙嗎?”“走,看表演去,我敢打賭你絕對沒看過這么熱鬧的場面!蔽彝现巳豪镒撸倚南耄哼@下一定讓你來了不后悔。

  我們成功擠進人群,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果然來對地方了,這地兒啊,可真是年味十足啊!”我的閨蜜激動的握著我的`手說。彩蓮船、舞龍燈、舞獅……這些我們只能在課文中看見的景象,在現實中也見到了!我們相視一笑。只見那龍,快速地舞動著,有節(jié)奏地跟著繡球搖擺,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不得不說,這些人的配合簡直妙極了,周圍的人連連拍手叫好。

  還有彩蓮船,左邊一男,右邊一女,站在“船”邊,“船”上,有一位美麗的姑娘,“坐”在被裝飾得花里胡哨的船上笑容滿面,如花似玉。

  “呀!這不是舞獅么?”“哈哈,還真是,我沒想到以前看得十分枯燥的文章,現在竟如此栩栩如生!闭f完我們的目光一起投向了舞獅,舞獅的人很默契很配合。我的心情由淡定到訝異:天哪,為什么這么默契?是神仙嗎?獅子上躥下跳,每一步都是極大的挑戰(zhàn)!人群中爆發(fā)出一陣陣哄聲,我問朋友:“他們這么配合,為什么我們不能?”她笑笑:“其實很默契啊,是你沒發(fā)現,拜托,我們相處六年了!”我贊同地點點頭。

  這天的“鬧元宵”結束了,人群陸續(xù)地離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人生中第一次看舞龍、舞獅這些,但這個第一次將變成過往,相信接下來的精彩會越來越多!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4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彪m然我們的大中華地大物博,風俗千千萬,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她——春節(jié),一個千家萬戶團圓的好節(jié)日,她是我們家鄉(xiāng)最傳統(tǒng)的風俗,更是我們萬千炎黃子孫傳承的好節(jié)日。

  春節(jié),每年大年初一,家家戶戶都歡歡喜喜貼春聯(lián),轟轟烈烈放鞭炮,高高興興吃年夜飯。

  傳說,每年大年初一,山中有一只怪獸,叫做“年”,會從山上下來到村莊里吃牲畜,不僅如此,連人也不放過。所以人們都躲在家里不敢出來。許多勇敢的人去和年斗爭,但都一去不復返了。有一次,一個人躲在家里用竹子烤火,突然竹子爆裂,發(fā)出巨響,驚動了外面的年。人們見狀紛紛點燃竹子,最終成功把它嚇跑了。后來人們發(fā)現,年獸害怕聲響,每到大年初一便點燃爆竹,從此再也沒有收到過年的攻擊。這一天,人們歡聚于一堂,放鞭炮,貼春聯(lián),人們稱之為過年,又叫過春節(jié)。

  除夕,春節(jié)前的一天,大人們貼春聯(lián),上燈籠。他們買來對聯(lián),貼在家門口,婦女們在家里打掃衛(wèi)生,把一年的塵埃都掃去,孩子們則幫大人們做助手……這一天,大家都忙完了,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在外辛苦工作的爸爸媽媽回來了,在外求學的孩子們回來了,還有些一年不見的親人們都回來了,只為在這一天吃上一頓團圓飯,盡訴一年對家人的相思。這個晚上,看春晚也成了必不可少的節(jié)目,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時而大笑,時而感動……

  星星跟著月亮走了,終于迎來了我們最期盼的日子,春節(jié)這天早晨,孩子們紛紛向大人們拜年,說一些吉祥的.話,大人們便拿出壓歲錢給孩子們,孩子們欣喜若狂,這天,鞭炮聲不斷,好不熱鬧。中午,家家戶戶都聚在一起吃飯,說說笑笑,把一年的成績和收獲都分享給大家。下午,老人們聚在一起打牌,大人們則陪同孩子們玩!

  春節(jié)是最熱鬧的,也是最令人開心的一個節(jié)日。年雖然只是一個傳說,卻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無限的溫暖,無限的期盼,無限的夢想。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5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獨特的風俗,每個民族的各種節(jié)日也都頗有趣味。下面,我就帶著大家一起領略一下我的家鄉(xiāng)——云南,傣族的潑水節(jié)吧!

  潑水節(jié)是傣族最隆重的節(jié)日,是為了紀念傣歷的新年。它一般在清明節(jié)前后舉辦,通常持續(xù)三到七天,其間會舉辦各種有趣的活動。

  潑水節(jié),顧名思義,潑水,自然是這一節(jié)日眾多活動中最隆重的一環(huán)。清晨,廣場上,人們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各自拿著采集的鮮花和樹葉,沾了些水,就開始互潑。你潑我,我潑你,一朵朵晶瑩的水花在空中綻開,這朵朵水花,象征著吉祥、幸福與健康,“水花放,傣家旺。

  潑濕一身,幸福終生”,一群群男女青年,用銅缽盛著水,涌出大街小巷,嬉戲追逐,不管認識的,不認識的,當地人,抑或游客,逢人便潑,從頭到腳,全身濕透,人們非但不生氣,反而樂呵呵的,欣然接受彼此的祝福。大家翩翩起舞,一邊唱歌一邊互相潑水,到處都是水的洗禮,到處都是水的祝福,到處都是水的歡歌!鑼鼓之聲響徹云霄,祝福的水花到處飛濺,一朵朵水花,一串串笑聲,潑水節(jié),成了歡樂的海洋!走在被幸福之水蕩滌過的大街上,讓人心曠神怡,神清氣爽。

  到了晚上,人們把一盞盞自制的`孔明燈放飛上天。只見天幕上群星閃耀,光彩奪目,孔明燈一閃一閃地飛向遠方,把漆黑的夜空點綴得特別美麗。在皎潔的月光下,孔明燈帶著家鄉(xiāng)人民的美好祝愿,和那一顆顆善良樸實的心,漸漸地飄向遠方,而人們卻久久不肯離去……

  整個潑水節(jié)期間,除了潑水和放飛孔明燈這兩大活動之外,還有賽龍舟、浴佛、孔雀舞等許多頗具特色的民族節(jié)目,舉族上下一片歡騰!

  泱泱中華,孕育了云南傣族,更是孕育了家鄉(xiāng)人民那純潔樸實的心。潑水節(jié),就是傣族人民感恩天地潤澤,勤勞換來幸福的象征啊!我喜愛我的家鄉(xiāng),喜愛家鄉(xiāng)的民俗文化,更愛家鄉(xiāng)人民善良而樸實的心!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6

  春節(jié),一年中最熱鬧的節(jié)日。在我的家鄉(xiāng),春節(jié)也好不熱鬧。

  臘月初旬,馬路旁的大樹就掛滿了,紅彤彤的燈籠,不管走到哪里,都是紅紅火火 、喜氣洋洋的景象,人們知道:春節(jié)來了!不久,家里也開始忙活起來了。大人們忙著打掃房屋的各個角落,這里擦擦,那里掃掃。連平時不大愿意打掃的孩子們,也主動參與這次家庭大掃除中,也許是被這種忙碌的氛圍感染了吧。

  除夕,是最熱鬧的啦!一大早,家家戶戶都像打了雞血一樣,早早的就起來干活啦。貼春聯(lián),宰雞鴨祭祖,準備年夜飯食材,都是全家總動員的。午飯過后,廚房就是男人的天下啦,女人們就給小孩們洗澡穿新衣啦。年菜講究色香味俱全,素菜,葷菜,湯菜,干菜和湯菜樣樣都不能少。夜幕降臨,一家人就高高興興地團聚在餐桌,共享這一年一度最為豐盛的晚餐。

  晚飯過后,最令人興奮尖叫的'時刻到了——領紅包了,這可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孩子們興致勃勃地坐成一起,議論著紅包的事兒——“期末考試我的各科成績都90多分,今年我肯定可以領個大紅包!”“完了,完了,我的紅包肯定沒戲了,誰叫我考砸了呢!”……孩子們的小心思,早已被大人看在眼中,大人們是萬萬舍不得以成績決定,紅包決定面額的。倒是給孩子們發(fā)紅包時,大人們都會語重心長地笑道:“今年你的成績考的不錯,要再接再厲哦!”“新的學年,你的學習可要再努力點,更上一層樓啊!”……于是,除夕夜又充滿了溫暖幸福的笑聲!

  元宵上市,春節(jié)的另一個高潮到了。這一天,也是美好快樂的日子。家人們,又相聚在一起,張羅著元宵晚飯。孩子們可按耐不住啦,一年一度的煙花盛會怎能錯過呢?他們三五成群地來到廣場上,點燃了他們期盼已久的煙花。當五彩的煙花在夜空綻放的時候,就會引來孩子的一片歡呼聲。要是空中炸開了一朵最大、最響亮的煙花,歡呼聲頃刻間就達到最高分貝。

  正月十六,春節(jié)結束了。大人,小孩又重新開始忙碌而又充滿希望一年。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年年如此。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7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又一個過年到了,每一個在外上班的人都要急急忙忙地回到自我的老家過年。在我們的家鄉(xiāng)——磐安,還有一項祭祖的活動,更是千門萬戶都要舉行的一種民風民俗。

  在我國,祭祖的方式有許許多多種,有的以一個村為一個團體一齊去,有的以同一種姓氏為一個團體一齊去,還有的以一個家族為一個團體一齊去。只要到了該祭祖的日子,大家就會聚集起來,到村里的某個地方祭祖,但我們的家鄉(xiāng)祭祖的方式卻與眾不一樣。

  大年三十,是祭祖的日子,我的家鄉(xiāng),家家戶戶都是自我祭的,只要吃完了午飯,就會開始做許多的事情。首先是,在自我家祭祖,因為祭祖都是以近到遠的`。所以先是在家里把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叫進來,讓他們坐在椅子上,然后,奶奶把他們愛吃的豬頭肉,豆腐等,放在桌子上,奶奶說這是給玉皇大帝吃的。等他們吃好以后,就好了!”他們吃完后,奶奶便拿出了香,把香點燃后,給了我三根,我說:“為什么不給我六根呢?”單純的我以為有六根就來年六六六大吉利了。此時此刻,在一旁的嬸嬸說了一句:“雙數不吉利,大妞!”我當時感到很不解,但我也沒多說什么。

  不一會兒,家里的祭祖完畢了。之后是去祭我爺爺奶奶的爺爺奶奶了,在那之間,我和奶奶折了許許多多的金元寶,折著折著,我便鬧了笑話,我莫名其妙的折了一艘小船。我媽媽還笑著說:“你要是給他們送去一艘船,去海的世界游玩嗎?”之后是一陣哄堂大笑,頓時我的臉就紅了。祭奠爺爺奶奶的爺爺奶奶,和之前的大不相同,因為他們的“家”在山上,我們要走幾千米才走到哪里,沒有瓜果僅有錢。媽媽說;“只要有錢!他們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所以就沒帶了。走啊、走啊,最終到了,我們一家的祭祖活動也立刻結束了。

  這次的祭祖活動讓我回味無窮,它既讓我明白了家鄉(xiāng)的祭祖活動的方式,又讓我吃到了美味!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8

  正月初五拜財神,五月初五包粽子,七月七吃巧云……我覺得,年前祖宗是最重要的年前請祖宗也可以叫作“做羹飯”,是人們對祭祖的稱謂。一般都是晚飯。這天,人們總要買來香燭冥紙,擺上酒席,虔誠地祭祀一番,也是為了感恩祖先并祈求來年的平安和財運。

  今年,媽媽照常挑了一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并且我不需要上課的日子來做羹飯。大清早,媽媽就去菜場買了最主要的食材,回來立馬準備了起來。下午,我們一家去墓地化紙錠回來后,馬上忙活了起來。

  第一桌:請六神;媽媽端上整只雞(旁邊還要放一把刀),整條魚,整刀豬肉,素菜和豆腐,點了紅的團子,還有水果和糖。隨后,爸爸將六個小杯子整齊地放在桌子的東西兩排,再倒上酒,擺上筷子。媽媽又拿出了香爐放在桌子北邊,然后打開大門,用方言說了句:“來吃年夜飯咯!”以往,這個時候還會放鞭炮,但現在禁止燃放,我便靈機一動,找來了天貓精靈來放“無煙”鞭炮,樓下的住戶聽到這聲音也開門納悶。我和姐姐還有媽媽在門口鐵桶里化紙錠,媽媽一邊化,一邊喃喃自語。燒完紙后再回到香爐前輪流磕頭。磕完后,爸爸又在他們的酒杯中添了點酒。之后我們開始盛飯了。

  吃了一會結束后第二桌就要開始了:請祖宗;這次要準備十二個酒杯和十二個碗,把整個的'雞、魚、豬肉切塊加熱端上桌。同時,香爐也要換位置,從北邊移到南邊,大家就團團圓圓一大桌了,聚聚了。

  老祖宗吃的差不多了,要走了,爸爸便把椅子挪了一下就結束了。儀式結束后,爸爸媽媽把酒和飯都倒了,我看著白米飯和酒就這樣被倒入了垃圾桶,實在覺得太浪費了,畢竟粒粒皆辛苦。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做羹飯的方式也有了些改變,雖然這些行為看似迷信,愚昧,但實質包含了樸實的人們心中深深的情意。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9

  我的家鄉(xiāng)在通?h興蒙鄉(xiāng),這是一個山清水秀,美麗富饒的地方。

  興蒙鄉(xiāng)有許多特產,而最出名的就要數甜瓜了?!那一排排白色的瓜棚里,一年四季都可以栽種和收獲,無論是風和日麗的春天,夏日炎炎的夏天,金風送爽的秋天,還是小雪紛飛的冬天,在瓜棚里都能見到又圓又大的甜瓜。

  一天,舅舅從老家來城里看我們,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甜瓜,你看那甜瓜,淺白色的身子,披著一身毛茸茸的外衣,顯得特別神氣,嘿,摸上去還帶刺呢!聽舅舅說,甜瓜的品種有許多,有香甜可口的“紅尊”……

  我被舅舅說得口水都流出來了,趕緊拿了一個甜瓜,迫不及待地把它洗好,放在砧板上,用刀把它均勻地切成四瓣。只見甜瓜里的汁兒直往外流,輕輕掰開,露出了晶瑩剔透的果肉,里面還有許多小小的白色的籽,仿佛許多小公主住在水靈靈的搖籃里。

  聞一聞,啊,酸中帶甜,甜中還夾雜著一股淡淡的清香,令人垂涎三尺。嘗一嘗,哇,真是香甜爽口,清脆多汁,美味極了,吃完后,還回味無窮,令人越吃越愛吃。要是在炎熱的夏天能吃上幾口甜瓜,那可真是甜涼解渴,爽極了!

  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我知道了:甜瓜屬于葫蘆汁,是蔓生草本植物,原產于非洲熱帶沙漠地區(qū),大約在北魏時期隨著西瓜一同傳人中國,明朝開始廣泛種植。20xx年,我的家鄉(xiāng)興蒙開始大量種植甜瓜,因為家鄉(xiāng)的'土壤,氣候都比較合適甜瓜的生長,F在,甜瓜已成為

  了興蒙鄉(xiāng)一道亮麗的風景,而且給興蒙鄉(xiāng)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甜瓜全身都是寶。甜瓜的根、莖、葉、花、果實、瓜皮、都可以供藥用。甜瓜的莖能治齆鼻;葉能治頭癬;花能治心痛、毒瘡;皮可以用來治療牙痛,真是用處多多。

  甜瓜不僅是治病的好藥材,而且甜瓜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胡蘿卜素、維生素、還有酸、鈣、磷、鐵等人體所需要的營養(yǎng)素。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都口水直流了吧!如果你們有機會到我的家鄉(xiāng),別忘了一定要品嘗美味的甜瓜哦!

  我愛家鄉(xiāng)美味的甜瓜,更愛我的家鄉(xiāng)。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0

  祭祖是一個神奇的習俗。因為在我的家鄉(xiāng),每家每戶都會祭祖,只要祭祖一過,不管家中老小,都知道要過年了。

  祭祖是我老家最重要的習俗,一家人通常都會很嚴肅。因為祭祖的意義是慎終追遠,更要表現源遠流長,所以我們既要嚴肅還要恭敬。但是對于我們孩子來說,真是又無聊又難受。

  在祭祖的時候,規(guī)矩是分成三桌,一桌敬自己的老祖先,一桌敬神仙,一桌敬土地爺,可是請他們吃的食物就完全不一樣。像祖先吃的`要有饅頭,代表來年生活美滿富足;雞,代表吉祥;咸肉,代表發(fā)財。請神仙的一桌也差不多,只是我看不懂;有趣的是不知為何土地爺面前要放一面鏡子,還會順帶放上一桿小秤,希望土地爺保佑我們來年稱心如意。通常在稱的旁邊還會放上一條小魚,當土地爺吃完飯后,我們就會把這條小魚放回到河中。最好玩的就是每種食物上不是撒點鹽就是放一小塊紅紙,我的爺爺也不知道是因為什么,只說是他的爺爺的爺爺這樣告訴他的,真是神奇!

  說實話,我不太喜歡這個習俗。在祭祖時,我們小孩通常只能待在后廚,而且不能發(fā)出一點聲音。聽我奶奶說,只要發(fā)出聲音打擾到神仙們吃飯,第二年就得不到祖先的照顧。你說誰不想再拿個三好學生呢?沒辦法,我只好乖乖地坐在椅子上,看著蠟燭上的火苗在撲朔,屋子里時暗時亮,我內心的滋味真是不好說啊,既擔心又希望。等祖先們吃完飯后,我們還要放爆竹,這本是一件好事,因為終于可以不用憋在廚房里了,可是巨大的爆竹聲會把我的魂都嚇沒了,真是苦惱。

  對了,每當一批一批神仙和祖先來吃飯時,我就要拼了命地磕頭,通常不是眉心一紅就是一個大包,要痛好幾個晚上。

  似乎每個地方都有祭祖的習俗,就像《尋夢環(huán)游記》中墨西哥的亡靈節(jié),他們是用唱歌的方式紀念自己的祖先。相比之下,我家鄉(xiāng)的祭祖透露出更多的莊重。我想是因為中華文化的歷史悠久,這個習俗薪火相傳、燈燈相續(xù)。我們應該跟隨祖先的腳步,把這個神奇的習俗傳承下去。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1

  回到老家,心里可高興了,春節(jié)習俗總讓我吃驚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個了:吃年飯,看春晚,放煙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大家歡聚一堂,滿臉喜悅,開心的忙碌著。你猜猜我們要干什么呢,哈哈答對了,今天我們要吃年飯了!“噼里啪啦”,一陣鞭炮聲響起,年飯做好了!當然,吃年飯總忘不了土地爺爺,敬幾根香,擺幾盤菜和一碗飯,求土地爺爺保佑,來年豐收。接下來,便入席了。吃年飯當然是很豐富的啦,大魚大肉。著時候大家都坐在椅子上,眼睛瞄著一盤一盤的菜,便津津有味的吃起來。吃年飯(也可以說是團圓飯),是春節(jié)的重要之一,不管是在哪兒,大家都會趕回來,和家人一起共享這美好的時刻。吃年飯時,大家總有很多話要說,說工作,說家庭,等等。吃年飯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只要家人到齊了,想什么時候吃都行。

  晚上,我在看春晚聯(lián)歡晚會之前,我最期待的是:“到了正月初一收壓歲錢,恭喜發(fā)財,紅包拿來!爸爸一個,媽媽一個,爺爺一個……大家都忙完了活,該做下來休息了!毕氲竭@里我便興奮起來。于是,我們便團聚在一起看聯(lián)歡晚會。我們邊看邊聊邊啃瓜子,仿佛話總也說不完似的`。總算熬到十二點了,午夜煙花快燃放了!“轟!”一個禮炮打響了,天空頓時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斕的彩衣。隨著第一個禮炮打響,各家不約而同地放出了各種各樣的煙花,每一家的屋頂都掛上了一個美麗的帽子。放煙花的聲音震耳欲聾,五彩繽紛的煙花使我眼花繚亂。我和哥哥跑到樓頂上觀看煙花,我興奮地直跳心想:“我這次苦熬到十二點真是沒白費,這真是太壯觀了!”午夜放煙花,可能是每個地方都有的習俗,也可能是我們家鄉(xiāng)特有的一種習俗,但都一樣,我見識了,你們也聽說了。

  新的一年來臨了,我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心想事成!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2

  春節(jié)期間喝“元寶茶”是我家鄉(xiāng)的風俗。

  每年的除夕夜,我都會回外公家過年。四世同堂的除夕夜熱鬧非凡,吃年夜飯、賀歲拿紅包、一起看春晚,當然還有一項最重要的事——陪外公煮“元寶茶”。

  關于“元寶茶”,小時候我還鬧過笑話。有一次,我對著煮茶的鍋子里,用勺子撈了半天,也沒見著一只“元寶”。外公笑話我是“小財迷”,邊刮我的'鼻子,邊告訴我:“傻小囡,‘元寶茶’不是真正的元寶煮的,你看,這個兩頭尖尖的像不像元寶,其實它是用金桔加枸杞和冰糖煮出來的!贝以匍L大點,有次參觀民俗博物館,才知道原來“元寶茶”最早源于江南,開始是向皇帝進的貢茶,后來民間也逐漸興起,寓意新年‘元寶進門,發(fā)財致富’。

  煮元寶茶不難,關鍵在掌握火候。外公會先將金桔的一面劃個十字,然后放入水中大火燒煮約十分鐘,再撒入冰糖和枸杞用小火慢慢熬。待金桔的清香逐步散開來,茶湯變得有點粘稠,呈現鮮亮的橙黃色,外公就雙手合十,喃喃自語,有時是“祝老祖宗福如東海,無病無災”,有時又是“保佑我們一家平平安安,福氣滿滿”……

  除夕夜的第一盞“元寶茶”,一定是外公親手奉上給我們家的“老祖宗”的。這時候的外公就像個小孩子,恭恭敬敬地雙手端好茶盞,遞給已經笑得合不攏嘴的老阿太。阿太接過“元寶茶”,舀上茶盞里的兩只“元寶”,開開心心地宣布:“年年送寶入我家,雙福臨門保平安!”然后,我們按照輩分、年齡,每人捧上一杯茶“云寶茶”,咕咚咕咚喝下去,就也把新年的健康福氣帶到了身上。

  現在我已長大,自然而言地也就接過了家里煮“元寶茶”的任務,并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改進,比如,除了金桔外,有時還用雪梨或紅棗,冰糖也用得少了,補血少糖,滋陰補肺。每當有親朋好友來家里時,我也有模有樣地學外公的樣子,煮上一杯杯“元寶茶”,將我對長輩、親友們的祝福和感恩,都融化在其中。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3

  過年嘍!過年嘍!每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我都會和家人們看著春晚共同來制作我們的佳作——餃子。

  每當這一天的下午媽媽都會提前把餃子餡兒準備好,而且餃子的餡兒還有好多種呢:肉餡兒、韭菜雞蛋餡兒、豆腐餡兒的實在是太豐盛了!每一次我都忍不住要流口水。實在是太香了,整個屋子都被香味彌漫。

  馬上我們就要開始大展身手了,因為我這是第一次包餃子,都不知道該怎樣去包。我便跟著媽媽一起學習,看了半天,可是卻一頭霧水,怎么都包不好。我失望地說道:"包餃子也太難了吧,根本就學不會啊”!這次媽媽開始手把手地教我,我一步一步跟著媽媽學習,可是最后包出來的餃子的形狀實在是太難看了,連我都不忍直視。我覺得我實在是沒有包餃子的天分,于是我放棄了學習。

  可是一直坐在這里什么也不干也不行吧,我靈機一動:既然不會包,我?guī)退麄儕A餡兒得了。我便急急忙忙地開始了我的工作。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了,我們的`進展稍微有點慢,我想了想說到:“要不然我們來進行包餃子比賽吧,包的餃子最少的人只能吃別人的一半,當然不包括我在內,因為我根本就不會包餃子。”只見我的一聲令下,媽媽、小姨、爸爸立馬動起手來包餃子,生怕自己是最后一名。

  時間馬上就要到了,開始倒計時,五、四、三、二、一時間到。我開始數餃子了。最后的成績是:媽媽二十四個、小姨二十個、爸爸十五個,所以最后爸爸輸了,他吃的餃子是最少的。

  經過了剛才的比賽,恰好我們的餃子已經包完了。媽媽把餃子下鍋,餃子在鍋中嬉鬧著,但是不管怎么樣,它們最終的歸宿還是我的肚子,雖然包餃子我不擅長,但是吃餃子我倒是很擅長。這次爸爸實在是太慘了,我都替他感到傷心,誰讓他輸了比賽呢。哎!吃完餃子之后,我們全家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春晚。度過這美好的新年。

  今年我的包餃子任務失敗了,但是明年我一定要學會包餃子。包餃子也是過年的習俗呢!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4

  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各個地方的風俗都不一樣,但我相信,有件事兒人們回老家過年時都要做串門!每到春節(jié),絡繹不絕的串門人總在水泥路上留下一串串腳印

  小時候,我特別喜歡到親戚家拜年串門。因為每家每戶的茶幾上都擺滿了糖果和零食,我總能撈點糖吃,但最重要的還是能領紅包,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一到親戚家,首先要想長輩們問好?晌覀兝霞胰颂貏e多,一見到七大姑八大姨我就“臉盲”,我一時半會兒不知該如何稱呼,只能拋個眼神給媽媽,讓她告訴我該怎么叫。之后,大家圍在一起看電視,我一邊吃糖一邊聽阿姨們嘮家常,好不熱鬧!

  比起串門去別人家,我更喜歡親戚們起來我家串門。

  “丁零”門鈴響了,舅公舅婆來了。媽媽趕緊迎上去,互相問候。媽媽給他們作了介紹了以后,大家坐下來,吃著瓜子,聊起了天。

  菜上來了,于是你請我讓,大家一一入座,爸爸舉著酒杯笑容滿面地說:“來,今天我們齊聚一堂,祝大家新年快樂!鼠年心想事成,萬事如意!”我們也歡笑著,“嘭”十多只酒杯碰在了一起。

  大家邊吃邊說著新年里要大吉大利的話。媽媽又為大家倒上了酒,笑著說:“我在這兒祝大家家庭和美、財源廣進!”“好”隨著歡呼聲,酒杯又碰在了一起。媽媽招呼著:“別光喝酒,吃菜呀!這粉蒸肉可糯了!”大家紛紛夾起粉蒸肉,慢慢地嚼著,不住地發(fā)出“嘖嘖”的.贊嘆聲,好像有一股暖流,流過了大家的心田。

  我趁機站起來說:“我祝舅舅、舅媽、姨姨,姨夫工作順利、身體健康、鴻運當頭、牙齒天天曬太陽!”“好!”大家鼓起了掌。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大家的話匣子打開了。外婆說起小時候我的糗事,大家聽了都笑起來,弄得我很不好意思,恨不得找個地洞鉆進去。吃飽喝足,娛樂節(jié)目必不可少!我和哥哥姐姐下起了五子棋,大人們打起了撲克,其樂融融。

  可惜今年疫情緣故,國家不允許串門拜年了。我心里有點失落,不過風雨過后見彩虹,我期待著明年過節(jié)的串門!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5

  冬至,也叫冬節(jié)。在我們福清家家戶戶在冬至前一天晚上都要搓圓,福清人叫“搓米時”。搓圓代表團圓,在民間還有“吃了冬節(jié)圓多一歲”的俗諺。

  冬至前夕,家里就備好了福桔、筷子、蠟燭、圓簸箕和糯米粉。晚上,吃完團圓飯,家里人圍坐在一起,準備搓圓了。

  媽媽在桌上擺好圓簸箕,圓簸箕前方好一對紅蠟燭,寓意欣欣向榮,點上蠟燭,為了祈求平安。在簸箕里擺上十個福桔,“福”代表吉利。福桔堆里插上兩朵搓圓花,擺上十雙筷子。大概中國人都喜歡成雙成對、十全十美,這些喜慶的紅色把家里烘托的祥和而又溫暖。

  “搓湯圓嘍!”媽媽笑著喊道。

  大家開始忙活開來。先在糯米粉里加上水,放在盆里揉搓,松松干干的糯米粉變成粘粘濕濕的一團。我很好奇,用手就揪一小塊,捏一捏,咦!現在米粉團就如同橡皮泥一樣,軟軟的。

  我掰了一塊放在手心里團圓成一個球,再把它壓扁。傳統(tǒng)的湯圓里沒有餡,為了讓湯圓更美味,這次我精心準備的“料”是另具一格的:QQ糖、葡萄干、草莓干……把“料”放進壓扁的`團里,再搓圓,一個湯圓就搓好了。我心里充滿了期待:我搓的圓煮完后會變成什么樣子?會不會和外面賣的果味湯圓一樣?如果真成了,那就是我的獨家秘方。帶著滿腦子新奇,我期待第二天的冬至快點到來。

  冬至一大早,我一起床就沖進廚房,看見媽媽在煮湯圓。媽媽在鍋中裝滿水,等水燒開將湯圓放進鍋里,一個個小湯圓服服帖帖地挨個兒貼在鍋底,不知它們?yōu)楹芜@樣親熱。

  “噗……”鍋內嘆了口氣,熱氣從鍋蓋邊沿冒出來。掀開鍋蓋,呀!一顆顆湯圓變得胖乎乎,圓溜溜,晶瑩剔透,如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娃娃臉,有時還會有幾個調皮地咧著嘴巴,沖我笑,笑得餡都流淌出來,讓人看了直流口水。

  湯圓也有各種吃法,煮好的湯圓裝上湯或裹上黃豆粉,都是頂美味的。松軟甜糯的湯圓,幾分鐘時間就被一掃而光,好似秋風掃落葉一般。而甜美的味道,卻讓人回味無窮。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07-27

家鄉(xiāng)的風俗的作文02-27

家鄉(xiāng)風俗作文02-25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07-27

家鄉(xiāng)的風俗12-25

家鄉(xiāng)的風俗02-25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熱門】12-30

【薦】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2-30

【精】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2-30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精】12-30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欧美综合少妇 |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色婷婷开心五月 | 日韩精品久久人人躁人人噜 | 天天躁日日躁永久一区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 亚州精品自在线拍视频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