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作文1
今天是我期望已久的端午節,我早早就起床等待著美味的粽子。
一進廚房,廚房里飄散著令人垂涎欲滴的糯米香,媽媽正和姥姥、姥爺包粽子呢,我奇怪的問老爺是什么時候來的。“起床了”老爺轉過頭。“嗯,老爺,您什么時候來的?您也會包粽子啊!”老爺看出我的心思說:“想包吧,來,老爺教你!”。
“先把竹葉卷成錐狀,把卷好的粽葉卡在手虎口。”老爺也拿起竹葉給我做起示范,我也忍不住學起來。“舀一勺泡好的糯米倒入粽葉卷中,再舀上拌好的餡放在米上,然后蓋上一層米將葉尾蓋上,捏攏,最后用細繩系牢。”老爺說完我也做完了。看著我第一次的成果也挺滿意,可再看看老爺包的粽子我傻眼了。老爺的一看就老手,包的如此精美我這新手哪能比的過,老爺卻表揚我說:“不錯嗎!比我第一次包的的像樣多了!聽了老爺的夸獎我欣喜若狂并要求一起包粽子。媽媽說:“一邊玩去吧,別在這搗亂。”“沒辦法,只能聽媽媽的`和話一邊玩去了。
“粽子煮好了來嘗嘗!”媽媽喊道。我飛似的跑到廚房打開剛煮好的鍋蓋,拿起筷子翻來翻去找來找去,終于打到我包的粽子啦!我立即挑出笨重的粽子剪下繩子,大口地吃著,嗯,好吃,沒有臘肉的咸硬,取而代之的是香嫩可口中。我三口五口搞定了。我驕傲的想:原來自己包的粽子格外的香,使我明白一個道理,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甜美的生活,同時也使我懂得要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端午節作文2
端午,是個特別隆重的日子,也是紀念屈原的日子。
今年的端午,別是一般樂趣,與眾不同。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們的袁老師提前給我們過端午節。在今天,袁老師帶著我們做香包,聽到這一消息,我小小的心激動極了。手一直揪著王開平,直到我們上山為止,我和邱天好等八個同學分組在一起做香包,袁老師先是很詳細的介紹各種材料的功效與作用,材料實在是多,有艾草,梔子花,茉莉茶,桂花……
接著給我們一人發了一個透明透氣的小布袋和一個錦囊,我拿了一個綠色外衣,畫著竹子的錦囊,因為我認為這個袋子很有古風特點,有一種文化韻味的感覺。到了德林山上,我坐在一個木凳上,耐心的.等待。似乎時間過了九九八十一天,終于輪到我們了,看見桌上的材料早已迫不及待,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只管使勁往里塞,先把一大把一大把的艾草往里塞,讓他有個1/3的樣子,再把驅蚊草往里塞,最后把茶葉和桂花塞緊,為了不讓它肚子里的貨倒出來,我就在往上面蓋了一層艾草,一個精美的香包就完成了。
我走到石桌前,打好了包,把它裝在綠袋里,瞬間,高大上的風格一下體現了,為了更突出香味,我在上面插了一枝鮮活的梔子花。
我的生日每年都在端午前兩天,今年過得特別有意義,有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動手完成的香包,特別有滿足感!
祝所有人端午安康!
端午節作文3
今天是端午節,以前學校都是包粽子,但考慮到一二年級的低齡小朋友,所以這次學校降低了難度改成“做香包”。
晚自習的時候,袁老師給我們介紹了香料,還分別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個香包,我領了一個繡著龍、鳳、花的粉色香包,我們領好了香包以后,袁老師便帶著我們上了德林山上去裝香包。
到了德林山上,袁老師安排我們找幾個伙伴,分組進行裝香包。終于輪到我們組了,我身邊的幾個同伴如狼似虎般地跑了上去,七手八腳地抓起香料就往香包里塞。而我想:我一定要做一個淑女的代表,動作一定要優美,我用蘭花指撿了一點香料,放入箱袋里。過了好一會兒,我才把香袋裝滿,仔細一看才發現的.,有茉莉花、合歡花、艾草……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結打好,最后把裝香料的袋子放進香包里,這樣香包就完成了。
回到教室,袁老師又給我們涂雄黃,我們都在袁老師面前排隊。到我的時候,袁老師先用棉簽在我的額頭上寫一個“王”字,再在我的耳朵后面也涂了一點雄黃,我雖然不知道這是什么意思,但只要曉得是辟邪的就好了。不過,似乎男生們有點不懂這一系列的寓意,反而當成兒戲,有的要寫個“帥”字,有的要寫個“美”字,甚至還有人要寫個“渣”字。唉!我看我們班的男生真是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這一次的端午節活動,我覺得既雅致還很有趣呢!
端午節作文4
“啊!我們終于可以親手劃一劃龍舟了!”我興奮不已,以往都是我看別的大人劃,卻從未親手劃過,想想我都高興,大家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就開始“拉幫結派”,共商“大計”。你一定眼饞了吧!我就來和你們一起分享我的快樂吧!
上午,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龍舟碼頭”,我們在老師的幫助下穿好救生衣,帶上船槳,分好小組上了龍舟,可惜的是我們這組沒有分配老師帶,所以剛一開始我們就手忙腳亂的,好像我們的龍舟很喜歡這個碼頭似的,遲遲不愿離去,好在岸上的老師推了一把,不然,不知要到什么時候才能劃走呢!我們的旅行終于開始了!我們左右各6人配合的十分默契,不過也會不時的爭吵,每次一個小小的爭吵便會使龍舟停了下來,幸好我們還算團結,少數服從多數。我發覺,我們的龍舟始終不能走直線,不是劃過了頭,就是還沒劃到頭就停了,后來我想到了一個辦法,在龍舟快要轉到一定的位置時,如果向左,右邊的.同學就劃快一些,左邊的同學劃的慢一些,如果向右就以此類推了!后來我們很順利的劃上了岸。
我們特別自豪,因為只有我們這一組沒有老師教,了不起吧!我想:龍舟之所以如此受人喜愛,是因為它需要一種團結的精神吧!所以我們要學會團結!
端午節作文5
從前,有一顆小星星它被罰下了陸地,因為它上課不認真所以被罰了下來。月亮姐姐說:“只要它做三件好事就可以重新回到天上。”
傍晚,小星星在周圍看了看,仿佛看見了一只小兔子在哭,便走上前問:“小兔子你怎么哭了?”小兔子說:“我馬上就要上臺表演了,可我的發夾丟了,怎么辦呢?”小星星用發光的身體照亮周圍,耐心的幫小兔子找到發夾并護送小兔子到演出現場。小兔子非常感激小星星,給了它一個大大的.擁抱!
小星星幫完小兔子后,這時已經晚上了。小星星走著走著看見一個小朋友坐在地上一動不動,原來是天太黑不敢走。于是小星星飛到他前面為他照明,這個小朋友看著一閃一閃的小星星頓時破涕為笑,開心大膽地一步步向前走回家。
小星星飛累了,躲在一個草叢里睡著了。第二天早晨,小星星來到小河邊,突然,一只小蟲子腳一滑從樹上掉下來,眼看小蟲子就要摔倒地上了,小星星趕緊飛過去用身體接住了它。小蟲子淚婆沙地急忙向小星星道謝:“小星星,謝謝你救了我,不然的話我就沒命了!”
小星星終于體會到了幫助的別人快樂,開心地繼續向前走……
到了這天的晚上,小星星神奇的飛回了天上,它向月亮姐姐道了謝,繼續回到了星星教室,每天好好學習本領,長大后能幫助更多迷路的人和小動物們!
端午節作文6
當鄰近端午之時,我的心老是會忍不住的出現絲絲的哀愁……
端午既是我人生的出發點,卻也是我人生陰暗的開始,呱呱落地時那就是端午。而且仍是正午的十二點,爸媽離婚時那也是個端午,那天的夕陽顯得格外的妖艷,仿佛滴出血來一般……
也許那時還小,也許從小很少跟媽媽接觸的緣故,那時我竟沒感覺到什么。可是跟著時間的流逝,我慢慢的長大了,一些事情我真正的明白了,沒有媽媽是多么的痛苦!
每當看見其他的孩子在媽媽的笑容中上學,在媽媽的懷里撒嬌,在媽媽的眼前哭泣,每當這時心中就會泛出一中特別的酸楚。
現在我已經是初三的學子了,即將中考,回想起這三年間班主任如母親般的呵護,與關懷,想到高中又是孤傲的一人,淚水無緣無端的.掉了下來……
我時常想媽媽回來會怎樣,但是腦中那個殘酷的現實始終不會改變:“就算媽媽回來你們也會像目生人一樣,究竟當初的拋棄,五年的蹉跎歲月會磨滅很對的東西,會良多良多……
如今又是一個端午,又是一個生日,可是不一樣的是還有一個別離,初中三年芳華歲月的別離,這連串的打擊讓我那顆脆弱的心不堪重負,似乎找個人好好說說心里話,可是回顧回頭自己的朋友,幾乎全是墻頭草,唉人生弄人啊!
我的端午既是哀傷的代表,又是歡樂地天地,更多的則是矛盾的黑暗……
端午節作文7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們經常會吃粽子,吃咸蛋黃,喝雄黃酒,如果生活在南方還可以劃龍舟。
說起端午節,就讓我不由想起了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選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但卻遭到了反對,被流放到沅,湘流域。不久后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5月5日。在寫下絕筆作《懷沙》后,就抱石投汩羅江,他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在屈原死后,楚國百姓悲痛萬分,紛紛到汨羅江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船在江上來回打撈屈原的真身。有一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丟進了江里說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效仿。又有一位老醫師擔心蛟龍水獸會傷害屈原,就拿來議壇雄黃酒倒進水里。后來人們又怕飯團被蛟龍所食,便想出了用竹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的方法。于是就發展成了今天的粽子,每年的五月初五被人們定為了端午節。
雖然端午節距今已有千年,可任時間如何的流轉我們都要時刻銘記這段歷史,并把它傳承下去。為的是紀念已故的屈原,歌頌他的愛國情懷,汨羅江一躍,他選擇與國家共存亡。
端午節作文8
為了讓孩子了解端午節傳統文化習俗和內涵,感受端午節吃粽子、掛艾草、戴五彩線的快樂,增強孩子的民族自豪感,臨沭縣三實小幼兒園開展了“端午飄香、粽情歡笑”主題活動。
20xx年5月28日,三實小幼兒園洋溢著濃濃的端午氣氛。走進各班的教室,就能看到各種各樣與端午節相關的節日布置和小組活動。孩子們用紙盒等材料做出龍舟,玩起了賽龍舟的游戲。孩子們用卡紙、花布、麥秸、絲線、流蘇、艾草等做出一只只小巧玲瓏的工藝香袋,清香四溢,形形色色,玲瓏奪目;佩戴身上,不亦樂乎。
活動還吸引了家長前來助教,為孩子們展示包粽子技巧,折粽葉、填糯米、裹葉子、扎線……孩子們好奇地觀賞、摹仿。在家長、老師的幫助指導下,孩子們用蘆葉、糯米、棗兒等一板一眼地包起“真家伙”來,那副認真勁兒真賽。熱氣騰騰的`粽子上桌了,孩子們品嘗著和家長、老師合作包出的粽子,覺得今年的粽子分外香甜可口。
小朋友做的手工粽子,散發著清香的香袋,色彩絢麗的賽龍舟圖畫,還有孩子們用五彩線制作的手鏈……整個活動中,孩子們感知端午、走進端午、品味端午,體會著傳統節日的快樂與童趣。
端午節作文9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在這個古老的節日里,人們包粽子,賽龍舟,到處都有濃厚的節日氣氛。我們家的端午節又充實又溫暖!
記得那次端午節,我們家到處彌漫著端午節的氣氛,但是普通人總是把粽子包在家里,有時出去賽龍舟,太無聊了!我不想每年端午節都這樣過。就在我想起來的時候,腦海里彈出了我腦海中的一條軌跡“嗖——”。為什么不自己搞個比賽來做粽子呢?一開始,我就花時間召集了所有的表兄弟姐妹和朋友。我們開始了,我們很匆忙,搞得一團糟。他們有的做了一個飯團,有的`做了一個壽司,有的打破了一個東一個西。我想:這也叫有創意嗎?我不想去想象這樣的想法。想了想,終于想出了一個好主意。我做了簡單的愛。別人看我的時候都很驚訝。“這是個好主意……”我不在乎他們說什么,但我自己正忙著做。
粽子是蒸的。媽媽來看我們包里的粽子,我沖上去:“媽媽,今天端午節我想送你一份禮物!”我從后面拿出這個粽子。“媽媽,這是給你的。謝謝你對我的好。謝謝你給了我生命!”我媽看到了她臉上晶瑩的淚珠。爸爸走過來對大家說:今天粽子大賽,新宇贏了,我們要感謝媽媽!
這次端午節,我自己包餃子,感謝媽媽!端午節,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是一個溫暖而充實的節日。多么精彩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作文10
今天是端午節。“起床了,起床了,要出門去玩啦!”我被老媽的巨聲給吵醒。我穿好衣服一咕溜地下了床,用飛快地速度洗刷完畢后,就站在門口等待隨時出發。
我們一家坐著汽車,過了一刻鐘左右,到達了目的地——秀美典雅的千燈古鎮。
走在千燈古鎮石板街上,首先映入我們眼前的是亭亭玉立、風姿綽約的秦峰塔。聽說秦峰塔是千燈“三寶”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今天我可算見到了啊!我們腳下的路是由凹凸不平的石板組成的。潺潺的溪流清澈見底,緩緩地從古橋下流過。
突然,一股香夾臭的'氣味撲鼻而來。咦!這不是臭豆腐的味道?我立刻甩掉老媽的手,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飄”到了臭豆腐鋪子產,耳邊不時傳來媽媽的叫喊聲:“慢點,慢點,車、人很多,注意安全。”我顧不了那么多了,直接對老板說:“給我來一份臭豆腐。”老板直率地說道:“好勒!“并迅速地給我遞了一份臭豆腐,我正吃得津津有味時,媽媽小跑過來,在我不知道情況下把錢給付了。
接著我們買了老冰棍、姜糖、烤串、粽子……,我最喜歡吃的是粽子,是一種地方傳統名點,屬于端午節食品。
這就是我快樂又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11
11月9日星期六雨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每一個傳統節日,人們都要做各色的傳統美食,有時還要舉行盛大的文藝活動來慶祝。說來這些傳統節日里,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
我喜歡端午節不僅僅是因為可以吃到香甜美味的粽子,更是因為我可以和媽媽一起包粽子,體驗勞動成果的'喜悅。每個的端午節,媽媽都要買來鮮綠的棕葉,把準備好的糯米和各種豆類加上蜜棗,包成大大小小、三角四角的粽子,然后我用細細的白線把它們左一圈右一圈地捆綁結實,就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做完后放在鍋里煮上十五分鐘,香噴噴的粽子就可以入口了,極其美味。現在我想起那個畫面就覺得能聞到粽子的香味。
就如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一樣,每個傳統節日背后都有它不同的故事來歷,都有各自獨特的紀念意義。正如我喜歡端午節一樣,每一個傳統節日我都很喜歡,因為我們紀念傳統節日也就是傳承我國的傳統文化。
端午節作文12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相傳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不能實現愛國理想,便抱石投于汨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楚國百姓為了防止魚蝦侵蝕屈原,便投米糧于水中,希望魚蝦只吃米糧。后又傳說,屈原托夢給一位老漁夫,百姓所投的米糧被蛟龍所食。人們用樹葉包飯團,發展成粽子。端午節至今仍保留著塞龍舟,包粽子,吃五黃,掛艾草的.習俗。
每年端午節,我們家會包粽子。媽媽會包我愛吃的梅干菜肉棕。我見過媽媽包粽子。首先,媽媽拿出浸泡一樣舒展開的粽葉,那一片粽葉散發著一股淡淡的清香。然后,將兩張粽葉疊在一起,在中間輕輕的一折,很像一個斗笠。接著,放一點糯米,用手撥一撥,把梅干菜和肉放在糯米中間,在上面蓋一層糯米。再把葉子對折,并裹上一片大粽葉,在頭上折一個角。只見媽媽緊緊地捏著手里的粽子,快速地用繩子一圈一圈地扎緊,打結。一個玲瓏小巧的粽子就包好了。
當一個個熱氣騰騰的粽子出鍋時,我迫不及待地打開粽葉,一口咬下去。只聽媽媽喊:“小心燙!”并拍拍我的頭說:“小吃貨,不要只顧享受美食,我們傳承的不僅是傳統習俗,更要傳承屈大夫寧死不屈的愛國精神。”
端午節作文13
一說起端午節,小朋友們就唱起有關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端午節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每年粽子的時候我總會想起一個傳說。傳說伍子胥是楚國人,父兄均被楚王所殺,后來他逃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王已死,伍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后來遭到讒言陷害,吳王賜劍而亡。伍子胥視死如歸。在死前,伍子胥對獄卒說;“我死后,將我的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讓它看越國的軍隊攻入城中滅掉吳國。”說完便自刎而死,吳王夫差聞言大怒,將伍子胥的尸體裝入皮革,在五月初五這天投入了大江。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都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端午節作文14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非常受學生們喜愛的,因為有三天的假期,還有粽子和其他好吃的。
今天,我迎來了我人生中第十一個端午節。我早早就起了床,刷好牙洗好臉,然后出門去晨練。大街小巷的路燈上,都掛著慶祝端午節的條幅。在區委會的大門前,懸掛了一條巨大的橫幅,上面寫著“伏龍小區第三屆包粽子大賽”。比賽將在今天上午九點舉行,我家也參與了比賽,主力戰將是我奶奶和媽媽,我和老爸負責打雜。在外面兜了一圈,我回家吃飯去了。
吃早飯的時候,奶奶跟我們講包粽子的要點,要求我和老爸要相互協作,共同努力。
到了九點,在主持人洪亮的聲音下,比賽開始了。奶奶和媽媽開始包粽子,她們飛快地卷起粽葉,之后用勺子往粽葉里面放糯米。放完之后,用粽葉撕成的細條捆綁粽子。人只有兩只手,所以奶奶用牙齒幫忙捆綁粽子。而我和老爸,則相互協作。我爸負責卷粽葉和糯米,我則負責捆綁粽子。經過我們一家人的'努力奮斗,我們在半個小時內打比賽時間,以二百六十四個粽子取得第二名,第一名比我們多了六個。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比賽結束后我們這個小區的人一起煮粽子,吃粽子。自己努力的成果果然是不錯的,味道好極了。
端午節,真令人難忘。
端午節作文15
端午節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民強國的好主意,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得不得了,跳下了汨羅江。當地漁夫劃著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灑下汨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外婆。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粽子。我外婆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里煮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錐體的模樣,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后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好后,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外婆包的粽子的原料及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端午節好熱鬧!我好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