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作文1
今天一大清早,我的鄰居大奶奶,給我送來非常好吃的粽子。粽子是五角形狀,用竹葉包成的。我吃著吃著里面漏出了圓溜溜的`紅棗,又香又甜,好吃極了。
我問媽媽為什么大家都吃粽子呢?媽媽說:“是為了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屈原當時看自己的國家要滅亡了,自己捆上石頭,于“五月初五”投江身亡了。人們害怕魚、蝦等海洋動物吃掉他的尸體。就往江中投放江米。投放的米怕別人偷,于是就抱好粽子用“五色線”扎好。往江中投放。
為了紀念屈原每年“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吃粽子。各地區舞龍船,拴“五色線”。掛“葫蘆”插“柳枝”聽大奶奶講:“這些是用來驅邪防身的,”好看極了。
端午節作文2
今天是星期三,我早早的起了床,穿上衣服,洗臉,因為今年是紀念楚國大英雄屈原的節日,因為今天是端午節,所以大家都要吃粽子。
有吃粽子當然也有包粽子。到了下午,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拿起了一個玉米葉,在玉米里放上泡過的糯米,在糯米上放上葡萄干和蜜棗,然后后把糯米包在里面,用繩子綁住,把水整出來,一個粽子就包成了。我想‘這么簡單我一定能包成。’媽媽包的材料那么少,所以我往里面放了許多材料,就在綁繩子的`一瞬間,由于用力過猛,一下子把粽子捏爆了,噴了我一臉糯米,我就像一個白頭老人。我又包了一個,果然成功了。過了幾個小時,粽子煮好了,我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別提心里有多美了。
今年的端午節可真有趣。
端午節作文3
今天是端午節,是一個紀念屈原、吃五黃和粽子的節日。
外婆前幾天包好了可口美味的粽子。有肉粽、白米粽、蜜棗粽,我最愛吃肉粽了。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而來的'。古代屈原為了楚國投江而死,人們敬佩他,為了盡快把屈原尸體打撈上來,人們爭先恐后地劃船尋找,因為怕江里的魚餓了吃屈原的尸體,就往江里投粽子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吃屈原的尸體。
晚上,外婆除了準備粽子,還準備了五黃。有黃魚、黃瓜、黃鱔、咸鴨蛋黃和黃酒。全家人在一起吃著美味的佳肴,開心地過端午節。
過端午真棒!因為有我最愛吃的粽子。
端午節作文4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想吃粽子,咸蛋等等。然而,這個端午節遇到了我們全世界兒童最喜歡的節日,即兒童節。當然,快樂和幸福必須加倍。
今天,我要和奶奶一起做粽子。首先,我和奶奶把糯米放在水里洗,然后把葉子洗干凈,晾干,準備了一些紅棗、蛋黃、牛肉等等。之后把糯米放在下面,然后把自己喜歡的餡料放進去,再鋪一層糯米,最后放進鍋里煮,這樣好吃的粽子就做好了。
接下來我就來說說端午節的由來。幾百年前,有一個愛國者叫屈原。有一天,他熱愛的國家被敵人打敗了。后來屈原因為傷心而跳進河里。他死前說過一句話,就是;國家亡,我亡。之后,人們被屈原的'愛國精神所感動,于是人們把粽子扔到河里,告訴魚不要吃屈原。于是后來就有了吃粽子的習俗!
端午節作文5
全世界有很多節日,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我的家鄉石家莊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著屬于我們的傳統節日。在眾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有著二千多年的歷史,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產生的。在農歷初五這一天,有著濃濃的節日氣氛。它能和家鄉的春節、清明、中秋節一樣熱熱鬧鬧,處處洋溢著人們歡歌笑語,歡度節日的快樂。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我家鄉的端午節。故鄉的.端午節啊,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里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作文6
端午節的前幾天,爺爺就買來艾草和菖蒲,用紅紙圈捆好掛到門上,迎接端午節的到來。
端午節的`那餐早飯,一定要吃田螺,奶奶說吃了田螺眼睛就會明亮。中午呢,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奶奶包的粽子配料好,味道香。我每年都會吃到一個“喜粽”。“喜粽”就是粽子里面再包一個小粽子,一鍋粽子一般只有一、兩個“喜粽”。誰吃到,誰就是最幸福的。
吃過豐盛的端午大餐,奶奶就會把采來的多種草藥煮成一大鍋水給我洗澡,說是洗了就不會生病了。洗完澡,穿上新衣服,奶奶又在我的手、腳上綁上七彩線,真好看。然后奶奶又給我掛上一個用紅頭繩扎起來的小網兜,里面裝上一個雞蛋、一個圓圓的大蒜頭和十元錢。媽媽笑奶奶是個老古董。
端午節真有意思。
端午節作文7
端午節是中國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始于春秋戰國時期。
關于端午節的起源有許多傳說,包括紀念屈原、伍子胥和孝女曹娥
今天我給大家講講春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離騷》,《天問》,《九歌》等。都是他憂國憂民的`不朽詩篇。屈原是奸臣的犧牲品,沒有辦法報效國家。公元前278年,5月5日,他寫下了自己最后的杰作《懷沙》,然后用石頭把自己扔進了汨羅江。我用自己的生命展示了愛國的決心。當時為了紀念他沒有讓蛟龍山獸傷害屈博士的身體,老百姓用印楝葉包裹飯團,用彩絲包裹,扔到汨羅江里,現在已經變成粽子了。
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我們在這里吃粽子、咸鴨蛋和艾葉。
早上一起床就聞到了香噴噴的粽子味。我媽在廚房剝煮好的粽子。我迫不及待地想咬一口。哇!很好吃。蛋黃香脆,肉肥而不膩。——人包糯米就好吃了。我不喜歡吃一個,但我吃了另一個。吃粽子不禁想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作文8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一唱起這首兒歌,端午節就要來了。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五月節。
我想端午節應該是每個地方都有的節日吧!可媽媽告訴我:端午節流行于漢族、壯族、布依族、侗族、土族、仡佬族等中華大地上的民族地區。
我們漢族過端午節時,人們喜歡在大門上掛菖蒲、艾葉,這樣可以驅除蚊子等害蟲。人們還喜歡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酒,用來殺死毒蟲。
而我喜歡端午節,是因為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粽子不僅形狀很多,品種各異,而且各地的風味也不相同,主要有甜、咸兩種。甜味的主要有赤豆的、玫瑰的、瓜仁的等;咸味有火腿的、蝦仁的、肉丁的等。我最喜歡赤豆粽子,吃到嘴里糯糯的,特別美味。
期待今年的端午節快點來到,這樣我又可以吃到美味的赤豆粽子了。
端午節作文9
端午節是個我印象深刻的節日,因為我很小的時候就在《超人大變身》的節目中看到超人叔叔向我們講解端午節的由來。
不過,我認為,屈原是不應該自殺的,因為人活著就有希望,可以拿刀拿槍去和搶占他國家的人去拼命。要是打不過他們,做他們的奴隸也可以,總比死了好!而且,他投江的'話,他的身體會被魚蝦吃掉,即使有粽子,可是江里的大魚也不吃那些米粽和紅小豆粽,它們只吃肉粽,但是肉粽里的肉只有一點點,大魚又不解飽,只能去吃屈原的尸體了。所以,屈原死得真不應該啊!
端午節作文10
端午節那天,爸爸媽媽說我們應該出去吃飯,我說可以,所以我們去了莫礪鋒,那里人很多,我們必須排隊等著拿車牌吃飯,所以媽媽拿著車牌,我們就坐在那里等著。
后來看到其他人都拿著菜單先在那點了,我媽說讓我去找阿姨要菜單。剛開始有點尷尬,但是媽媽的任務又要完成了。然后就找阿姨要了。我走到臺前說,阿姨,能給我拿個菜單嗎?阿姨笑著給了我一份菜單。有菜單沒筆怎么辦?媽媽又讓我去拿筆,我就跑去拿。找了半天筆,別人都拿著用。我該怎么辦?后來突然看到另一個等候區有支筆,就跑去借了,用完還了。媽媽也夸我很棒!我很開心!現在我出去,媽媽會給我一些任務要完成,我會很開心的完成她。
端午節作文11
有一首兒歌:“五月五日,端陽。插入艾葉,佩戴香囊。吃粽子,撒糖。龍舟下水了。”
爺爺說:“據說賽龍舟是為了救死于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把餃子放到河里就是讓魚蝦蟹吃飽,不要再吃屈原的.尸體了。”爺爺還說:“它叫長命呂,是用紅、黃、藍、白、黑的絲線系在孩子的脖子或手腕上。據說可以長壽。家家插‘五尾’:有菖蒲、艾草、石榴花、大蒜、龍舟花。”我正在家里看書,突然聞到一股清香。我循著香味,發現奶奶在煮粽子。我偷偷吃了一個,里面都是紅棗。又甜又好吃。
端午節作文12
在今天端午我們做了一件特殊的事,那就是做香包。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端午節有很多習俗,如:吃粽子、劃龍舟等,但你們是否知道端午節還有一種習俗就是做香包呢?
香料中我非常喜歡合歡這種花,在裝香包時,我渴望在幾分鐘內搶到合歡花。
袁老師將我們帶到了德林山上,同學們都搶著想馬上往袋子里裝上各種香料,馬上做成香包,而我卻不急不慌,因為東西很多,根本不需要我們去搶,在那個袋子里裝上自己需要的就行了。
一個個同學都非常開心,都將多種東西裝進了自己的'白色小袋子里,同學們在'兵荒馬亂'中取得了又一次的快樂。
他們正說: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我想了想,這還挺有道理的,端午節難道不是紀念屈原嗎?
在今天的黃昏下,我們都特別開心,也特別自豪,過了一個特殊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13
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到超市買粽子。我們全家都非常喜歡愛吃粽子,有豆沙餡的,有紅棗餡的,還有牛肉餡的和原味的,我最喜歡吃豆沙餡的。粽子是用粽葉包起來的,形狀像是一個羊角,旁邊有二條絲帶把粽葉系起來。吃的時候先用剪刀把絲帶剪斷以后,把粽葉輕輕地撥開,就聞到了一陣清香撲鼻而來,粽子里面包得是白色的.糯米。糯米上面有紅色的豆沙。慢慢咬上一口又軟又甜,不一會兒把一個吃完了。
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們中國的傳統。
端午節作文14
端午節到了,大家包粽子、劃龍舟。我和媽媽、奶奶一起包粽子,奶奶說:“首先,把箬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準備好糯米洗干凈,再準備棗子、肉等做陷,就可以開始做了。”我們包了好多粽子,放在鍋里煮熟。
吃著香噴噴的粽子,爺爺問:“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我搖了搖頭。爺爺說:“傳說楚國的皇上是一個昏君,只顧吃喝玩樂,屈原勸說無效就投江自盡了,他投江時候還抱著一塊大石頭,因為這樣他一下江就沉下去,再也上不來了。屈原投江以后兩岸的老百姓劃龍舟去救屈原,人們把江都找遍了,但是還沒有找到屈原的尸體。在這個緊張的時候,突然有一位老百姓站出來,他說我們救不了屈原不要緊張,我們可以丟魚和蝦愛吃的`東西,比如:粽子、雄黃酒、蛋等東西去江里……
從此,人們把這一天作為端午節,人們一到端午節就劃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等……時間慢慢長久了,傳統文化也慢慢流傳下來。”
聽了,爺爺的話,我才知道端午節有由來。
端午節作文15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不知不覺又一個端午節來到了,它意味著一個炎熱的夏天來到了。
今天一大早,我就去興趣班了。一進門,老師就問我:“你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的嗎?”我說:“這不簡單,當然是屈原了!”那你知道有什么習俗嗎?”“包粽子、吃粽子、賽龍舟和插艾葉。”我說。老師聽了后贊許地點了點頭,說:“你懂的'還真不少哩!”我聽了后別提有多開心了。雖然雨在“嘩啦啦”地下著,但是我精神抖擻,一點也不覺得累。
中午,我剛回家,媽媽就把奶奶朋友家送給我們的粽子端出來。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我心里很是高興。
“節分端午為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我用電腦查閱了一下,發現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我想起了屈原的《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一定以屈原為榜樣,為中華崛起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