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掃烈士墓的感受(一):
逝去的是歲月是歷史,卻不是一種情懷,小學起就跟隨教師去北寧的烈士陵園掃墓,那時覺得高高的紀念碑有著說不出的巍峨和肅穆,一朵精致的白花別于胸前,一條紅領巾默默拭去紀念碑上的塵土,卻拭不去內心的疑問,我們來那里做什么,他們走了,我們來看他們,他們明白嗎,那高高的塔碑底下埋藏的又是什么。帶著疑問而來,又帶著疑問而歸。一年一年,掃墓變成了形式。
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紅旗。幾代人的夢想,幾代人無怨無悔的付出,換的我們今朝發展的機會。為了一個契機,為了創造一個環境,多少代人用他們的肩膀默默承擔。猶如當年紅軍過河攻占高地,沖鋒的戰士踩著水中戰友肩膀過河,不時有人倒下了,有人犧牲了,可這種奔跑卻沒有停止,因為他們明白僅有不停的往前沖才有勝的期望,戰友的犧牲才是值得的。而此刻我們有如那些沖鋒的戰士,我們也務必不停的往前跑,往前沖,不住腳步的去發展和學習,僅有這樣才對得起為這天而倒下的先輩,我們站在他們的肩膀上去實現一個全民族共同的夢想---中華之崛起。
如今掃墓對我而言真的不只是一個形式,它是一個民族的血痛。掃墓是追憶,掃墓是心和心的交流,掃墓是靈魂與靈魂的碰撞。光輝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鮮血是不能白流的,歷史的長河里,閃耀著無比燦爛的精神光芒,繼承、發揚、廣大,是我們中華民族永不丟棄的遺產。有如鐫刻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致敬,向我們的英雄。
掃烈士墓的感受(二):
踩著一條補滿光斑的林間大道,聽著風吹過樹枝獨有的“沙沙”,我們莊嚴而又悲痛的心境,邁著沉重的步伐,到府山祭掃烈士墓。
來到烈士墓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銀白色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在一排排傲然挺立、蒼翠欲滴的松柏下顯得格外莊嚴。上頭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雄渾有力的黑體大字。它直挺直挺的,仿佛在為人民撐著一片天,碑的頂端刻著兩只象征這自由的白鴿。這是先烈們放飛的,因為是用他們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今日,他們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幸福的生活,拋頭顱撒熱血地毅然奔赴在抗日的最前線。他們用他們寶貴的青春和生命為我們譜寫了壯麗的詩篇。
安眠在那里的革命先烈們啊,是你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時進行著斗爭!先烈們啊,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用生命建立了新中國!先烈們啊,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也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我低著頭默哀著,悲傷著。耳邊小鳥的鳴叫不斷變換著,它是戰場上轟鳴的戰火聲,是領導人一道道急促的下令聲,是烈士們應對敵人不畏的心跳聲,更是他們受以極刑時的不屈聲……
小的時候以往聽媽媽教師說過國旗就是用先烈的鮮血所染紅的,小的時候我還不太懂,直到我漸漸長大,并上了中學我才深深的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正是烈士們用他們的生命和鮮血換取了我們今日的幸福生活。換取了我們此刻的和平與安定,也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得以在舒適的環境歡樂地學習,健康的成長。在我們此刻這風和日麗的日子里,雖然離硝煙滾滾、戰火紛飛的年代很遠了,也許無法體會那時的艱辛,但我們已經明白了“幸福”的來之不易。
先烈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他們,無私奉獻的英雄!
最終,讓我們恭恭敬敬地向他們獻上花圈,我們也面向革命烈士紀念碑深深地鞠了一個躬,將一朵朵潔白的小花放在了烈士墓前。在主持人的宣讀聲中,掃墓活動結束了,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烈士墓.在離開烈士墓之際,又是一陣微風吹來,吹進我們的澎湃的心中。
讓我們高舉中國的旗幟,繼承烈士們的遺志踏著他們永恒的足跡走,照著他們的樣貌做,為祖國完美的明天而奮斗!
掃烈士墓的感受(三):
今日,我們邁著沉重的腳步,懷著沉痛的心境,來到了豐縣烈士陵園祭掃烈士墓,事后我深有感觸。豐縣是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湖西革命根據地中心區,有1200多名優秀兒女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長眠于祖國各地。
...就是其中之一。...(1903-1942)名秉剛,字貞乾,江蘇省豐縣李新莊人。1928年任豐縣師范校長。1938年9月經王文斌介紹加入.....。早在抗日戰爭開始,他就與王文斌等積極組織抗日武裝,轉戰以單縣為中心的湖西地區,創立湖西抗日根據地。歷任抗日義勇隊第二總隊隊長,八路軍山東縱隊挺進支隊隊長,蘇魯豫支隊第四大隊隊長兼政委,蘇魯豫邊區后方司令部司令、抗日辦事處主任,魚臺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湖西專署專員,,湖西中學校長等職。深受湖西人民愛戴。
他去了,但他卻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抗日戰爭時期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精忠報國的英雄,在漫長嚴酷的革命斗爭中,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浴血奮戰,前赴后繼。我們以他們而自豪,更應以他們為榜樣:從我做起,從此刻做起,勤奮學習,刻苦向上,將來為祖國,為社會作出自我的貢獻。
掃烈士墓的感受(四):
清明節祭掃烈士墓的心得體會
春風縷縷、細雨綿綿。四月三日上午,我們溫泉中心小學全體師生,列著隊伍、舉著隊旗、捧著花圈、握著紙花、懷著沉重的情緒、冒著絲絲細雨來到革命烈士孟正祿墓前,進行祭掃活動。在副校長陶火林主持下,先由二名學生代表向孟飛祿烈士墓獻上凝聚著全體師生深深哀思的花圈。然后同學們依次將手中的紙花緩緩插在烈士墓土墩上,再列著整齊的方陣,向英靈默哀,禮畢后,由教導主任吳桂林教師介紹烈士孟飛正祿的英雄事跡。隨后,學生代表發言,證明了要好好學習,回報先烈,長大后報效祖國的決心。最終由陶校長向全體師生致辭,并要求同學們向先烈們在天之靈作出莊嚴承諾。
透過此次活動,雖然雨水淋濕了我的衣裳,可是我精神上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洗滌。使我感受到了烈士精神的力量,感受到了自已身上的職責重大,我必須要牢記歷史,不忘國恥,永遠記住革命先輩的教誨。在人生寶貴的時光里,增長知識、鍛煉潛力,努力使自我成長為一個能夠傳遞歷史火炬,發揚傳統精神的新時代優秀少年,努力使自我成長為對祖國、對人民、對全人類有用心貢獻的人。好好學習,艱苦奮斗,為祖國完美的明天貢獻力量。
掃烈士墓的感受(五):
這天,我們邁著沉重的腳步,懷著沉痛的情緒,來到了豐縣烈士陵園祭掃烈士墓,事后我深有感觸。豐縣是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湖西革命根據地中心區,有1200多名優秀兒女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長眠于祖國各地。
李貞乾就是其中之一。李貞乾(1903-1942)名秉剛,字貞乾,江蘇省豐縣李新莊人。1928年任豐縣師范校長。1938年9月經王文斌介紹加入.....。早在抗日戰爭開始,他就與王文斌等用心組織抗日武裝,轉戰以單縣為中心的湖西地區,建立湖西抗日根據地。歷任抗日義勇隊第二總隊隊長,八路軍山東縱隊挺進支隊隊長,蘇魯豫支隊第四大隊隊長兼政委,蘇魯豫邊區后方司令部司令、抗日辦事處主任,魚臺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湖西專署專員,,湖西中學校長等職。深受湖西人民愛戴。
1942年12月,日軍在32師團師團長石井一郎統一指揮下,糾集濟南、徐州等地日偽軍一萬余人,分七路“鐵壁合圍”進攻湖西根據地。這次“萬人大掃蕩”對湖西來說是空前的。115師教導第四旅首長和地專領導共同商定,決定由十團掩護專署機關向單縣東南方向突圍。由于專署機關沒有按時出發,在馬橋一帶被敵包圍。李貞乾同志果斷決定:警衛連一、二排掩護干部群眾和傷病員突圍,他帶領留下的干部和戰士打狙擊。激戰中,李貞乾身負重傷,在同志們的攙扶下,他艱難地爬上馬背,深情地看著面前的同志,向前一指,大喊一聲:“同志們,前面莊子沒有敵人,沖進莊就是勝利。”人們都向村子沖去,他卻掉轉馬頭,縱馬沖向敵人。敵人慌忙調轉炮口,一聲巨響,白馬淹沒在血與火之中。一位民族英雄就這樣逝世了,享年36歲。
他去了,但他卻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抗日戰爭時期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精忠報國的英雄,在漫長嚴酷的革命斗爭中,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浴血奮戰,前赴后繼。我們以他們而自豪,更應以他們為榜樣:從我做起,從此刻做起,勤奮學習,刻苦向上,將來為祖國,為社會作出自我的貢獻。
掃烈士墓的感受(六):
4月1日上午,我鎮舉行清明祭掃烈士墓活動,全體鎮干部、機關工作人員、省大學生村官、老干部支部書記及興達公司黨員干部代表來到陳興泰烈士墓前,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寄托對革命先烈的哀思。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當繼承革命先烈們不屈不饒、艱苦奮斗、慷慨無私的革命精神,不斷堅定夢想信念、超越自我,以飽滿的精神、進取的態度,投身到刻苦學習的歷程中,讓自我的青春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建設中奉獻出自我的力量。
蒼松翠柏中的烈士墓,莊嚴肅穆。市委常委、鎮黨委書記馬元連代表黨委、政府向陳興泰烈士墓敬獻花籃,全體人員向革命先烈鞠躬默哀。活動結束后,同學們懷著沉重的心境合影留念,鑒證時代青年的緬懷先烈的瞬間,同時也感到時代賦予了我們一種職責使命。
我們要記住,英烈們倒下了,但他們為祖國、為人民頑強的戰斗、犧牲自我的精神卻萬古長存。我們新一代要接過他們革命的旗幟,為新時期祖國明天的宏偉建設繼續奮斗、前行。我們的前輩如此投身于戰爭當中,我們難道不能像他們一樣擁有那股熱情投身于學習當中我們相信,前輩的不屈不饒,頑強的精神定傳到了我們的身上,我們應當對生命充滿信心。想想他們的戰斗的生活、艱苦的工作,他們的崇高的人格、堅貞的操守,他們對于中國人民革命事業無限忠誠的赤心,都是可歌可泣、足以驚天
地而泣鬼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似乎又記起了我們民族的革命歷史,在一切反革命、反動派的極端殘暴、極端兇惡,對...人和革命者施行極端野蠻的鎮壓、逮捕、監禁、刑罰、屠殺以及極端卑鄙的陰謀、收買、誘惑、挑撥之下,.....和中國人民并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從地下爬起來,清干凈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們又繼續戰斗了。
所以,我們得意識到中國革命的勝利,真不是輕易得來的啊。我們今日的自由幸福生活,是無數烈士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正如一九五七年四月八日﹤人民日報﹥的社論所說:“中國革命勝利以前,.....員和許多革命者,不怕殺頭,不怕坐牢,他們背井離鄉,東奔西走,不計名利,英勇犧牲,艱苦奮斗,前面的人倒下去,后面的人跟上來,革命失敗了,立刻重整旗鼓,繼續奮斗。”他們,無數的革命烈士,有的留下了姓名或著作,更多的是連姓名都沒有留下來。可是我們明白:沒有土壤,泰山不能成其大;沒有細流,河海不能就其深。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的革命過程,是漫長而曲折,艱苦而殘酷的過程。沒有千千萬萬先烈的英勇犧牲,革命就不能勝利,約占人類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就不能站起來。
一想到革命烈士,我似乎永遠聽見楊超同志就義時高聲朗誦的英雄壯語:“滿天風雨滿天愁,革命何須怕斷頭留得子胥豪氣在,三年歸報楚王仇!”;我也似乎經常看見吉鴻昌同志在刑場地上用樹枝寫他的壯士豪言:“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
尚如此,我何惜此頭!”;記得方志敏同志在獄中寫的﹤詩一首﹥中具有雷霆萬鈞的力量:“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絕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聽到劉紹南同志在刑場上高唱的﹤壯烈歌﹥將永遠響徹云霄;“…烈,豪杰!要殺就殺,要砍就砍,要我說黨,我決不說。殺死我一人,革命殺不絕。”;以及李少石同志的遺詩將永遠激勵后代:“不作尋常床簀死,英雄含笑上刑場。”“生當憂患愿應爾,死得成仁未足悲。”在這樣英勇堅毅的.員面前,敵人的一切殘酷暴行只能加速自我的滅亡,而對...人的偉大夢想一絲一毫也摧折不了。
我們的烈士,.....的優秀黨員和非黨的革命志士,每一位都抱著“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頭可斷,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滅。志士頭顱為黨落,好漢身軀為群裂。”的勇氣和決心;都表現了“任腳下響著沉重的鐵鐐,任你把皮鞭舉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對著帶血的刺刀…”的寧死不屈的磅礴氣概。革命烈士們這種對黨、對無產階級、對人民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真“像金子一般的亮,像金子一般的堅”,給我們全體黨員、全體革命人民樹立了萬代楷模,已經做到了古人所說的“立德”,即共產主義的最高道德。他們,我們優秀的.員,在黨的領導下,在各個崗位、各條戰線上,同各色各樣的敵人進行過英勇不懈的劇烈的斗爭;喚醒了,組織了人民群眾走向革命,把革命事業、歷史車輪推向前進,最終有了今日的勝利。
此刻,心里僅有對那些革命烈士們充滿了敬意,有太多太多的感慨,他們的付出與奉獻將會是作為新一代接班人的我們學習的目標。尤其是此刻,我已經是一名村官,肩上的職責就更重了,所以,我必須使自我做到更好,同時期望自我今后能成為國家的棟梁,為祖國效力。
掃烈士墓的感受(七):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是一個清明節,我們邁著無比沉重的腳步,懷著無比沉痛的情緒來到烈士墓前祭奠先烈的英魂,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
站在那莊嚴的烈士紀念碑前,我想了許多。我們這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用他們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幸福的生活,有多少仁人志士拋頭顱撒熱血毅然奔赴在抗日的最前線。他們用他們寶貴的青春和生命為我們譜寫了壯麗的詩篇,用他們不屈的靈魂為我們塑造了完美的生活的環境。小的時候以前聽媽媽說過我們身上所佩戴的紅領巾就是用先烈的鮮血所染紅的,小的時候我還不太懂,直到我漸漸長大,并上了中學我才深深的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正是烈士們用他們的生命和鮮血換取了我們這天的幸福生活。換取了我們此刻的和平與安定,也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得以在舒適的環境歡樂地學習,健康的成長。在我們此刻這風和日麗的日子里,雖然離硝煙滾滾、戰火紛飛的年代很遠了,也許無法體會那時的艱辛,但我們已經明白了“幸福”的來之不易。先烈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他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他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他們的崇高,有了他們的無私才有了這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期望,肩負著祖國新時代建設的重任,雖然也有艱險和困難,但我們必須會秉承先烈們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完美明天!烈士們,安息吧!你們的精神將永垂不朽!你們的英名將萬古長青!
掃烈士墓的感受(八):
在十三中學學生會及校領導的組織下,我們一行600多人懷著沉重的心境,前往黑龍江省革命烈士陵園,去緬懷我們的烈士們、銘記那段悲壯的歷史。
到達公園之后,懷著激動的心境,我們快步向目的地走去。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了革命烈士墓碑前。在稍作整理隊形后,開始了我們的祭拜活動。首先,學生代表帶領我們宣讀入黨誓詞。由呂金波主任做演講,其活力的語調,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沉浸其中,同時也感受到革命烈士們的英勇無畏精神,革命烈士英雄永垂不朽!之后我們向烈士默哀一分鐘,表達我們對烈士們深深的懷念之情;緊之后我們送上花圈,再次表示,我們對烈士們的無比敬意之情。抬頭望望天,低頭看看地,再瞧瞧眼前的烈士墓碑,一種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為了祖國的領土完整,為了國家的繁榮昌盛,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不惜犧牲了自我的寶貴生命,換來了今日的幸福生活。作為后輩的我們,此時此刻,更加懂得了完美生活得來之不易、生命之寶貴。所以,我們就應當要刻苦學習,肩負歷史的重任,作新一代的接班人。經過此次的祭拜活動,在緬懷烈士的同時也讓我們銘記了歷史,了解了我們的先烈們為了人民的幸福進行的可歌可泣的斗爭歷史,培養了我們的愛國主義情感,為我們上了一堂深刻的、有意義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在那段艱苦的歲月里,涌現出許許多多膽識過人的革命英雄,他們為了國家,為了人民的幸福,寧可拋頭顱,灑熱血,這種無私奉獻、英勇的壯舉,難道不值得我們世代歌頌,永遠學習嗎上下五千年,寄托哀思之情于巍巍英雄山,縱橫九萬里,告慰在天之靈于滔滔黃河水。我們敬祭先烈們,為了我們今日的昌盛繁榮,他們義無反顧地舍棄了生命,而我們卻只能應對一塊塊無聲的石碑,訴說心靈深處的敬懷!置身這莊嚴肅穆的土地上,我們思緒飛馳,浮想聯翩,仿佛回到了解放前炮火連天的歲月仿佛看到了革命先烈為了中國的解放事業前赴后繼、視死如歸的身影。置身于這片英雄的土地上,我們心潮澎湃,感慨萬千。
我們惋惜,惋惜這些犧牲的年輕生命,他們也曾和我們一樣,有著風華正茂的青春,而為了家園和民族大義,他們義無反顧;我們欣慰,欣慰我們出生成長在和平年代,呼吸著自由的空氣,享受著權利與平等的尊嚴。歷史定格,英雄長眠。遠逝的畫面,依舊清晰可辨。時至今日,我們仍然能觸摸到先烈們跳動的脈搏,仍然能感受到先烈們呼吸的頻率――正是因為他們的英勇,紫荊花才能夠飄香,水蓮花才能綻放;正是因為他們的偉大,中國巨龍才能飛騰于九霄之外,華夏巨人才能屹立于民族之林;正是因為他們的犧牲,一個古老民族才能書寫下新的樂章,一個泱泱大國才能崛起于世!
掃烈士墓的感受(九):
這天上午,在學校領導的組織和帶領下,我校四~六年級師生前往陰平鎮烈士陵園參加清明節掃墓活動。
瞻仰革命烈士,緬懷先烈的事跡,在莊嚴的革命先烈墓碑前,同學們駐足停留,靜靜深思。當領導宣布“默哀”時,所有師生立即被其莊嚴的氣氛所感染。大家心懷敬意,神情肅穆,這一切正是在告訴我們:那硝煙彌漫的戰場已成為歷史,而完美的明天需要我們來創新!
墓碑上刻著先烈們的名字。這些樸實無華的墓碑正是他們的人生寫照。平凡的他們投身于革命事業中,為國犧牲,也為共和國的豐碑增添了不平凡的光彩。他們是時代的英雄,是軍人的楷模!在生死關頭,總是把生的期望讓給戰友,把死神留給自我。他們是那樣輕視生命,用鮮血譜寫了新時代壯烈的凱旋之歌!
走出烈士陵園,革命先烈的一幕幕事跡總是浮此刻眼前:在戰火硝煙中前赴后繼奮勇拼搏的戰士們;在新中國建設中忘我工作的勞動者們......我的心靈深深體會著這次活動受到的震撼與洗滌。那些名字被一生刻在先烈們的墓碑上,那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他們給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縱觀他們為國家的建設和繁榮昌盛而奮斗的壯麗生涯。我深深的感到,在先烈們的激勵下,我國幾代優秀的中華兒女也在奮力拼搏,無私奉獻,為新中國的再一次崛起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時,我想起一句名言:人就是要有一股氣,對一個國家來講,要有民氣;對一個群眾來講,要有士氣;對一個人來講,更要有志氣!
是啊!革命烈士雖然犧牲了,可是他們的精神永遠留在我們心中。為弘揚先烈精神,繼承先烈遺志,我們應始終不渝的勵精圖治,奮發圖強,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而努力奮斗!
掃烈士墓的感受(十):
清明節,又一個緬懷烈士的日子。這天我們來到了烈士的墓前,祭奠長眠在那里的先烈英靈。站在烈士墓前,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你們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為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前赴后繼,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顯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常常會想起你們,革命先烈們,在我們的內心里感激你們,多謝你們用自我寶貴的生命換來了我們這天的完美生活。我們必須要珍惜這完美的生活,我們必須會做到的,這樣才對得起你們的生命。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是你們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殊死拼搏。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以摧枯拉朽之勢,宣布了蔣家王朝的滅亡,建立了人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應對你們,我怎樣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彪炳史冊、萬古流芳!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烈士,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這天的和平境界,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戰爭的年代造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完美的環境為我們帶給了學知識、長才能、成棟梁的機會。我有信心,因為我有榜樣!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明白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更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職責和歷史使命。我要愛自我,更要愛祖國,我要發奮學習,為她添光,為她添彩!我還從你們身上學會了勇敢,智慧和堅強,我要用這一些來豐富我們人生,珍惜我的生命。我也明白,在這個世界每一個生命都是那么個性,但我們都能更友好地相處,我們能夠一起來為世界的和平,為完美的生活而作努力。
烈士們,我要繼承你們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完美明天!
掃烈士墓的感受(十一):
今年的清明節沒有小雨,這天我與幾個朋友相約一起去烈士墓,我們一齊到了墓館,前擺放著幾塊石頭,石頭上都長了幾株小草,我們進去了。
進了烈士陵園,我們先參觀了烈士的紀念館。在那里,我看到由劉英、粟裕等革命先驅者帶領的中國軍民應對侵略者的不屈與頑強抗爭;看到中國紅軍五千里長征艱難與不易。看到他們不顧生命安危在懸崖上爬行,在深山巨谷中行軍,在烈日炎炎下填溝鋪軌。他們冒著槍林彈雨為了戰爭的勝利,為祖國的建設,為了下一代的幸福生活,長年累月地流汗流血,但卻從不怨天尤人,甚至付出寶貴的生命在所不惜。他們不悔于為祖國解放而犧牲,樂于為革命付出一切。
之后我們就在墓前默哀,我們要感激,尊敬,懷念革命先驅們,因為他們為我們創造出完美生活。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少年,我們更要明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們要做身體健康,熱愛生活,熱愛祖國,情趣高尚的好少年。
隨后,我們走過烈士碑前,到了烈士墓前。墓的靠山墻上刻有手書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我想:如果世界上真正有永垂不朽,那么我只相信那是一種永存的精神――不屈,堅強。我們的先烈就由這種永垂不朽的精神,他們不屈與被侵略,他們要抗爭,為革命的光明而不惜一切的付出。所以,他們理當受到敬仰!
我當我們走出來的時候心里是沉重的,我看見那株小草依然在隨風的飄著,是啊!我們要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珍惜此刻!
掃烈士墓的感受(十二):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古人的詩句把清明時節人們的心境及氣候寫得入木三分。今年學校就安排我們機械工程系四個黨支部去柳州西山烈士陵園祭掃烈士墓。
教師讓我們每人都手工做一朵白花,明天去敬獻給烈士。雖然明白西山離市區不遠,但卻從沒去過,究竟那里有什么風景?還有烈士們的感人事跡是怎樣的呢?帶著大大的問號,晚上我怎樣也睡不著……
早上迫不及待的我們經過一路的顛簸最終到了西山。柳州的早晨籠罩在陽光下異常耀眼,古樸典雅的景象像是中國畫……
跟著領導來到烈士墓前,巨大的巖石上幾個鏗鏘有力的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首先映入眼簾,先前的高興勁兒不知不覺地變成了沉痛。在低沉的哀樂聲中,我們四個支部的學生自動排成了正方形的隊伍。講解員用沉痛的語氣叫大家為烈士默哀一分鐘,聽著烈士的生平和事跡,眼淚模糊了同學們的視線。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我們今日幸福的生活、完美的日子都是烈士們的生命換來的呀,鮮紅的紅領巾是烈士們的鮮血染成的,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聯想到自我平時從未想到這些,我心中不經感到愧疚,烈士用生命鮮血換來的新中國需要我們去建設,僅有祖國強大了,才不會被霸權主義國家欺凌,而我們今日不好好學習,將來拿什么去建設國家,又有何本事保衛祖國?烈士的鮮血不能白流!祖國的明天不能毀在我們手中!我們要認真學習,將來建設好祖國,不辜負老一輩革命者們的遺愿。
此時,沉痛的音樂再次響起,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紀念碑前鄭重的把手中的小白花敬獻在烈士墓上……
嚴冬在春風中消退,歲月在奮斗中遠去,不知不覺中又是一年清明時。當我們懷著崇敬而凝重的心緒齊聚烈士紀念碑前,陽光下紀念碑上那巍然屹立的戰士仿佛正引領著我們向遠方眺望,他是要提醒我們不要忘了中華民族過去不屈不撓的奮斗史?還是要攜我們展望中華民族的完美未來?我想兩者皆有。
中國人民是熱愛和平,渴望和平的,可是中國人民從來也不屈服于外族的侵略,如果哪個侵略者敢來侵犯我們,我們必須會勇敢的站出來,誓死捍衛自我的祖國尊嚴。
【掃烈士墓的感受】相關文章:
掃烈士墓作文10-12
掃一室與掃天下說課稿01-29
掃一屋與掃天下作文02-09
夢見掃床06-24
掃路人作文06-10
夢見掃蛆05-03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作文12-17
掃院的作文01-08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作文06-07
祭掃烈士墓作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