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作文>元宵節吃湯圓作文
元宵節吃湯圓作文
更新時間:2023-06-28 19:00:04
  • 相關推薦
元宵節吃湯圓作文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宵節吃湯圓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元宵節吃湯圓作文1

  “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古時“元宵”價格比較貴,有一首詩說:“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路行,不得金錢不得回。”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陜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吃元宵的習俗源于何時何地,民間說法不一。一說春秋未楚昭王復國歸途中經過長江,見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黃,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眾人不知此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問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復興之兆。”因為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紅色的餡煮而食之。還有一種說法,元宵原來叫湯圓,到了漢武帝時,宮中有個宮女叫元宵,做湯圓十分拿手,從此以后,世人就以這個宮女的名字來命名。這兩個傳說不見史料記載,不足為信。

  關于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于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從《平園續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賦》等史料的記載看,元宵作為歡度元宵節的應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因元宵節必食“圓子”,所以人們使用元宵命名之。元宵節吃湯圓,其風俗大行于宋代。宋人周必大的`《平園續稿》中有“元宵煮浮元子,前輩似未曾賦此”之說。后來,元宵又稱為“湯元”。清代李調元的詩句“風雨夜祭人散盡,孤燈又喚賣湯元”即是指此。辛亥革命后,袁世凱竊取了大總統的職位,他忌諱諧音“袁消”的“元宵”,于1913年元宵節前下令將元宵改為“湯圓”。這種小吃的名稱,幾經變易,才被固定下來。

  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民間相傳,元宵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節吃湯圓作文2

  今天是元宵節。很多人都說元宵節比春節更熱鬧,更溫暖。因為春節之時,每家每戶都要去拜年,街上就顯得很冷清。而元宵卻恰恰相反,在那天,有很多活動舉行,街上異常熱鬧。

  早上起床,就清晰地看見奶奶在廚房里忙這忙那的。仔細一看,才知道奶奶正在做湯圓。我就好奇了,臉上布滿疑惑地問奶奶:“為什么要做湯圓啊?平時都沒什么做的。”奶奶一臉平靜地說:“你忘了,昨天你才要說元宵節要好好吃上一大碗熱呼呼的湯圓呢?那么快就忘了。我的乖孫女真沒記性呀!”我的問號又變胖了:有嗎?不管了。反正只要有湯圓吃就好了。我最喜愛吃湯圓了,耶!然后,我的腦子里又浮起一個問號。問奶奶:“那直接去商場買湯圓就行了。干嘛要自己做呀?又浪費人力與時間。”奶奶又意味深長地對我解釋道:“自己做的湯圓吃上去肯定會比商場那些美味多了。你也趕快來做呀。不會奶奶教你。”我頓時產生了興趣。

  奶奶叫我先把面粉灑在大盆子里,我就照做了,奶奶夸我做得好。我的興趣越來越大了。然后加一點水在面粉里,奶奶對我說:“水一定要適當,非多非少。”接著,奶奶叫我要搓一會兒,搓完后按下去,每搓幾下就加一點點水。就這樣,反復做,當把它搓成一大團粉時,要有點軟性,就可以包了。我垂頭喪氣地說:“哎。咋那么麻煩呀?”因為我的沒精神,所以這步做的不是很好。不過也挺好的`,畢竟新手上路,還需要多多指教呢。接著,奶奶說可以包餡了。我就猶豫了:包什么餡好呢?紅糖、花生、桂花還是芝麻好呢?最后決定還是包芝麻餡。我從那一大堆的面粉里捏出一小塊,結果包不住那餡。奶奶看見了,示范了一次給我看。我立刻就會了。我也捏出一塊,搓成一個圓溜溜的小球,然后看著奶奶用手指把中間給掏空了,我也照做,把中間掏空了,接著就看見奶奶用勺子套了一小部分的芝麻,就放下去,用手輕輕把皮給捏在一塊,最后搓成圓形就行了。我還是照做了,結果做了兩次才做好。第一次是因為餡太飽滿了,把皮都撞開了。時針悄悄指向了十一點,該煮飯了,恰好湯圓也做完了,時間剛剛好。

  晚上,我們的湯圓都煮熟了。我悄悄掏了一小碗,嘗了嘗,味道剛剛好,非淡非甜,而且餡很飽滿,好像只要用手指輕輕觸碰湯圓皮,它就會露出來似的。一不小心,被那熱呼呼的餡給燙著了。吃完后,嘴里還蘊含著那芝麻香,時不時繞過喉嚨,時不時跑到鼻子前,真是讓人吃過都流連忘返啊!

  奶奶說的真沒錯!自己的勞動成果才是最美味的,讓人充滿幸福美好。

  這次做湯圓真是獲益匪淺啊!

元宵節吃湯圓作文3

  今天是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家家戶戶要吃湯團、猜燈謎、放炮竹、賞花燈來慶祝元宵。

  這天,爸爸教我包湯團。我們先把手洗干凈,拿出一只碗。開始和面了,只見爸爸在碗里倒上大半的糯米粉,將少許水一點一點放進去,再用手絞了幾下又放了點水。爸爸告訴我:注意每次放得水不能太多,少了可以再加,太多了會粘手。水夠了,我和爸爸各分一半,我們用手來回的揉,直到不再粘手了,揉面的工序完成了。

  開始包湯團了,我照著爸爸的樣子,拿了一小團面,放在手掌中間挫一個小圓球,然后把右手的大拇指把插到剛揉好的面團,用筷子夾點芝麻餡放在剛弄的洞里,用四個手指配合大拇指一起往中間按,揉一揉又變成了圓形。我要把這個“半成品”放到碟子上面去時,爸爸叫住了我說:“兒子,這樣放上去可能會粘的,在糯米粉里滾一滾就不粘了。”我照著爸爸的方法一試果然不粘了。照這樣一連做了好幾個,不一會二十個就完成了,個個潔白如玉,讓人嘴饞。

  晚上,我和爸爸到外面散步,此時的.大街上燈火通明,四周掛滿了火紅的燈籠。天空閃耀著五彩的禮花,有的禮花在天空中像滿天的星星一閃閃,有的似流星雨,一瞬間就消失在天際中。地上百子炮噼里啪啦的響個不停。小孩子手持煙花棒飛舞著,歡笑著。

  我愛包湯團,但我更愛元宵節。

  元宵節吃湯圓的作文7

  “吃湯圓嘍!吃湯圓嘍!”奶奶喊道。我興奮的奔向餐桌旁,準備吃湯圓。

  湯圓來了!湯圓來了!我心里激動地叫著。看著面前這一碗晶瑩剔透的湯圓,個個都又大又圓,白白胖胖的,非常可愛。

  我已經餓的直流口水了,馬上用筷子夾起一個湯圓,這個湯圓非常滑,很軟,很難用筷子夾起來,仿佛這個湯圓不想“死”(被我吃掉),在努力的掙扎。“湯圓,你這招兒在我這里可不好使!”我得意地想著,去拿了只勺子,在碗中一撈,湯圓又被我撈出來了,這下湯圓可害怕了,我暗笑道:“哈哈,這下兒你可逃不出我的魔嘴(嘴巴)了!”

  迫不及待地在這個湯圓上咬了一口,湯圓又軟又糯,香甜可口,湯圓那又香又甜的黑色“血”(黑芝麻餡兒)流了出來,我又忙咬了第二口。湯圓的香味從那黑色的“血”中冒了出來,我吸溜一下把“血”都吸了進去。啊!真是太好吃了!我的嘴里滿是甜滋滋的黑芝麻的濃郁香味的“血”。

  這時爺爺問我:“湯圓好吃嗎?”我笑著說:“好吃!”爺爺指著我的嘴說:“牙都變成黑色的了!”我笑了,爺爺奶奶也笑了。這時湯圓已經只剩下“骨頭架子”(湯圓的糯米皮)了,我又把“骨頭架子”一口塞進嘴里,又滑又軟。現在這個湯圓已經被我打敗了,我很開心。

  這個元宵節我很開心,我打敗了“湯圓軍”,和家人一起歡笑,賞月,吃湯圓,在歡笑中我過了一個圓滿的元宵節。

元宵節吃湯圓作文4

  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吃湯圓,那是最好不過的了!像前幾年一樣,剛過完新年的一番新潮,街邊的幾個大紅燈籠還在閃爍著,可以看出新年前期的輝煌。這時候街邊的燈籠又要開始輝煌起來,孩子們紛紛出街,迎著即將開始的趕集;大人們急急忙忙的購置著食品,但是在這天最美味的便是湯圓了。許多孩子拉著大人的手,便往小超市里面沖。

  我跟弟弟也一樣,不過沒有那么急,畢竟家里面還有一大堆的餃子。來到超市,超市里冰箱多搬出來了幾臺,向冰箱里望去,冰箱里不再是夏日炎炎中所需要的.冰糕啦,而是那圓滾滾、胖嘟嘟、白晶晶的小湯圓。現在經過加工,他們有了更多的味道:之前的芝麻味和花生味,后來又加入了草莓味、菠蘿味、橘子味,而現在人們喜歡的口味越來越多,什么榴蓮味兒,臭豆腐味,那些奇奇怪怪的湯圓都擺在冰箱里,看得你眼花繚亂。而這時候我和弟弟早已口水直流三千尺了,一看到藍莓味的湯圓便待在那里走不動,似乎魂已經被勾走了似的。平日里媽媽一喊一聲便會聽話地執行命令的弟弟,這回竟然也像我一樣呆在那里,期待著媽媽給我們買一個藍莓味的湯圓。媽媽見我們那么饞嘴,便無可奈何的給我們買了三種味道的湯圓。一個藍莓味,一個芝麻味,還有一個爸爸最喜歡的花生味。

  回到家我和弟弟趕緊獻殷勤,又是接水又是燒水的,忙了一陣子,媽媽終于把湯圓放到滾燙的水中,白白的湯圓,這時脫去了那雪白的衣裳變得晶瑩剔透。在水里面翻滾了好一陣子,他們全都像害了羞似的,露出了自己肚子里的餡兒。芝麻味露出的是黑色線,像珍珠一樣。藍莓味露出的是藍色的餡像一塊塊寶石。花生味的餡是黃色的,像極了路邊的小石子兒。他們隨著水不斷的翻涌跳起來又陷下去,然后在水中打滾,像極了活潑的小孩子。當媽媽把水停了之后,水面平靜了,而他們便只能個個浮著小腦袋在水上面飄動。

  這時便會有一個大漏勺子,把它們舀起來放到碗里,再加點水。但是這時候總會有那么一兩個淘氣的小湯圓,不服氣非要碰一碰那勺子的邊,便會把自己碰破露了餡兒,這時水里就變了顏色,我們的湯也變成了七彩的樣子,看起來美極了。這時候我們便會故意拿著筷子把它們一個個地戳破,他們在那個突破的洞口里冒著自己的餡兒,大豆般的餡兒從洞口里冒出來,我們在拿勺子把它舀起來一吸,味道好極啦!這時若是爺爺奶奶在旁邊,我們便會給他們再來上一口,他們都喜歡吃芝麻花生餡兒的,這時我們便可以霸占自己的藍莓味兒了。

  湯圓他圓圓的,寓意著團團圓圓,在這一天里家家共團圓,就像中秋節一樣。我喜歡元宵節,不單單只是因為他元宵好吃并且還有一個原因,那便是可以和自己的親戚們相互噓寒問暖,吃著元宵望著窗外的月亮,同家人們一起聊天,這便是元宵節的快樂啦。

元宵節吃湯圓作文5

  元宵節最有意境的就是那一個個白胖胖,圓溜溜的小湯圓了,咬上一口就會留下滿嘴的香甜可口……

  元宵節吃湯圓還有一則傳說故事呢: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個冬天,連續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漢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地正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里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后,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有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一時之間,長安城里欣起了很大的一場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毀長安的密使,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起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后,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里張燈結彩,游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喊聲,終于和家里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吃,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不過,不管它的由來是怎么多彩多姿,好吃才是硬道理,哈哈……

【元宵節吃湯圓作文】相關文章:

元宵節吃湯圓作文01-03

元宵節吃湯圓作文06-14

元宵節吃湯圓日記05-09

元宵節吃湯圓的文案02-05

元宵節吃湯圓作文15篇06-14

元宵節吃湯圓作文(15篇)06-14

元宵節關于吃湯圓的說說06-15

吃湯圓作文04-11

吃湯圓作文06-13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日韩午夜精品久久 | 九九九热视频最新在线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人妇视频 | 婷婷精品大全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