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很多情況下我們都會接觸到制度,制度對社會經濟、科學技術、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對社會公共秩序的維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你所接觸過的制度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醫療設備崗位職責管理制度,歡迎閱讀與收藏。
醫療設備崗位職責管理制度1
1、全院醫療儀器設備以及醫用壓力容器和醫用制冷設施,均由院辦室統一負責,按計劃采購、管理、調配、保管、維修等工作。
2、各科室每年所需增添儀器,填寫醫療器械購置申請表,送院領導審批。大型醫療設備,請購科室要提出申請,由院委會議或職工會議批準,統一采購,各科室不得自行購買。醫療儀器報帳,財務室須見到院長簽署意見后,方可付款報銷。
3、大型精密國產設備到貨后,使用科室共同驗收,辦理領用手續。
4、財務室必須建立建全儀器財產帳卡制度,并定期核對。
5、領用科室必須建立設備檔案,檔案內容應包括購置申請書、合同單、驗收記錄、儀器技術資料、保養維修記錄等。
6、所有設備的技術資料,由財務室歸檔保存。財務室可向使用科室及維修人員提供復印件。
7、各科室儀器設備須制定操作規程,確定專人負責保管使用。實習及進修人員不得單獨操作使用。院辦室定期檢查使用保養情況。
8、各科室醫療儀器如發生故障,使用保管人員及時通知院辦室及院領導。凡急救、急需儀器,立即派技術人員下科室檢修;
限于我院目前沒有維修技術力量,設備條件不足,由院辦室對外聯系解決。
9、應充分發揮各科室醫療儀器作用,提高經濟效益。凡因保管不善或違章操作,造成儀器損壞者,科室應如實上報院辦室,轉呈醫院處理,對隱瞞不報者追究責任。
10、加強儀器設備使用率,各科室應予支持。
11、凡上級調配給我院的儀器設備一律由院辦室按規定分配使用。
醫療設備崗位職責管理制度2
1.儀器設備的`請領由護士長、科室主任與設備科、物資倉庫辦理相關手續,院領導批示方可領取。
2.科室必須設立儀器設備的使用、維修、保養登記本,建立儀器設備使用說明和操作程序卡片。
3.儀器設備由護士長或指定專人保管,定期檢查保養,并作好維修保養記錄,保持性能良好,每班要認真清點交接。
4.科室間調動儀器設備使用時,護士長、科室主任、保管人必須做好移交手續,交接雙方共同清點并簽字。
5.儀器設備,必須了解其性能及使用方法,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用后須經清潔處理,消毒后歸還原處備用。
6.重精密儀器設備必須指定專人負責保管,應經常保持清潔、干燥,用后經保管者檢查性能并簽字接受。
7.發現儀器設備使用中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斷電關機,停止使用,控制設備的損壞程度。
8.設備發生故障后,各醫療科室應及時通知設備科派專業維修人員前往檢修或送到設備科檢修。
9.因不負責任或違反操作規程導致儀器設備損壞或丟失,應根據醫院賠償制度進行處理。
醫療設備崗位職責管理制度3
1、醫療設備的購置
(1)根據我院技術進步的需要及資金的可能,制定年度設備購置計劃,報經院長辦公會研究決定并由院長審批后實施,以滿足醫療、科研、教學的需要。
(2)購置醫療設備要實行設備招標和簽訂進貨合同,產品要有國家有關部門頒發的生產許可證,并要有統一的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生產廠家、產品型號、規格、質量等是否符合要求,嚴格進貨渠道,杜絕偽、劣、假、冒產品購入。
(3)大型貴重儀器設備,認購之前由使用科室提出申請,并填報適宜性與可行性論證報告,經有關科室及院領導批示后,方可交設備管理部門辦理。到貨后使用科室與管理部門雙方驗收,進口設備應有商檢部門共同驗收,并填寫進貨驗收單,方可交使用科室指定專人保管使用。
(4)常規醫療設備根據使用科室的具體情況采用定額裝備的方法,凡有損壞、報廢經有關部門鑒定審核后按照定額補充,做到充分利用、不閑置、不浪費。
2、醫療設備的'管理
(1)對現有的醫療設備,要以使用科室為單位,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設備檔案(包括訂貨合同、論證報告、驗收簽字、設備調撥手續等),對每一臺(套)設備要建立檔案,對其生產廠家、進貨日期、設備型號、使用科室等,有詳細說明,做到帳物相符。
(2)新購置的醫療設備,由管理部門填寫固定資產調撥單,使用科室簽字后方可轉入使用科室,做到交接手續齊全。貴重精密儀器還要建立技術檔案,保存該儀器的全部有關資料。對于進口醫療設備還應具備國家商檢部門的商檢手續,同時使用科室應有專人保管、專人使用。
(3)認真貫徹執行《x計量法》,切實做好計量器具的管理和檢定工作。新購入的計量器具,未經檢定或檢定不合格一律不得入庫。領取計量器具須經計量室檢定合格并編號登記造冊,方可投入使用。
3、醫療設備的維修的保養
(1)有“病”的醫療設備,要及時修理,確保醫療工作的正常進行,同時填寫維修記錄及材料消耗。大型醫療設備實行定期保養,建立保養制度。報損、報廢的醫療設備,由使用科室提出報損、報廢原因,經管理部門鑒定后,報上級批準填寫申請單核準后,方可報廢消帳。報廢設備統一由設備管理部門收回。
醫療設備崗位職責管理制度4
1、本院醫療設備因以下原因,可以申請更新:
(1)上級醫療衛生主管部門強制更新或制定的醫療設備診斷治療標準,本院達不到該標準的醫療設備。
(2)使用期滿并喪失效能,或由于自然災害等其他原因造成損壞且無法修理或修理費用過高的醫療設備。
(3)醫療設備的診斷治療方法較落后,不能滿足醫療發展需求的。
(4)凡達到報廢標準的醫療設備。
2、醫療設備更新,必須先由使用科室提出書面申請,說明更新原因,經設備科審核,院領導審批后,按《醫療設備采購管理辦法》組織采購。
醫療設備報廢制度
1、凡使用期滿并喪失效能,或由于自然災害等其他原因造成損壞且無法修理或修理費太高的醫療設備,均可申請辦理報廢手續。
2、醫療設備報廢,必須先由使用科室專管人員提出書面申請,科室內論證并科室負責人簽署意見后,報有關業務主管部門簽署意見。說明報廢原因、數量。
3、經有關有資格的'維修工程技術人員鑒定,并出具鑒定意見書,由設備科審核后報主管院領導簽署意見并報院長審批。由財務部提交省國有資產管理局審批后,方可辦理報廢手續。
4、經批準報廢的醫療設備,由設備科及財務部辦理銷帳手續。
5、凡報廢醫療設備,均需交舊,由設備科統一存放、處置。
醫療設備崗位職責管理制度5
保證各類物品供應及時、齊全,設備性能良好,為治療、搶救病人提供物質保證。減少資源浪費,延長儀器、設備的使用壽命。
一、一般管理制度
1、護士長全面負責物品、藥品、器材的領取、保管及報損等管理工作。建立賬目,定人分類保管,定期檢查,做到賬物相符。
2、各類物品指定專人管理。貴重物品每天清查核對,一般物品每月清點。
3、凡因違反操作規程而損壞物品,應根據醫院賠償制度處理。
4、管理人員應掌握各類儀器的性能和使用要求,注意保養,提高使用率。
5、借出物品必須辦理登記手續,經手人簽名。重要物品,經護士長同意后方可借出,搶救器材一般不外借。 6、護士長調動時必須辦好移交手續,交接雙方共同清點并簽名。
二、藥品保管制度
1、護理單元藥品必須經醫院藥房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應根據病種和需要保持一定數量。
2、根據藥品種類與性質,如針劑、內服、外用、劇毒藥等分類定位放置,標志明顯,每日檢查,專人負責領取及保管。如發現沉淀、變色、過期、標簽模糊或經涂改者,及時清理,不得使用。相同顏色的同類口服藥和不同劑量的'同類針劑藥品不得混放。
3、根據藥劑科定期檢查藥品質量的結果,及時處理和改進存在的問題。
4、病人的貴重藥品,應寫明床號、姓名,加鎖存放,不用時及時退回藥房。
5、藥品應設固定專柜,定量加鎖存放,專人保管,每班清點簽名,注射時二人核對,用后登記簽名并保留空安瓿,殘余量須二人核對后銷毀,并雙簽名。
三、被服管理制度
1、有病房根據床位數確定被服基數與機動數,每月清點。
2、病人出、入院時,護士負責交、收被服,當面點清。
3、臟被服放于污物車,送洗衣房清洗。
4、各類布類物品,每月一次報損,需經護理部、中心倉庫、后勤服務中心認同可報損。
四、材料管理制度
1、醫療器械由專人負責保管,督促和協助設備科定期檢查、保養、維修,保持性能良好。
2、建立儀器操作程序卡。使用時,必須了解器械的性能,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用畢妥善消毒、保管。
3、精密儀器必須指定專人負責保管,用畢由保管者檢查后簽名。
醫療設備崗位職責管理制度6
一、醫療設備購前論證制度
1、設備處負責全院醫療設備購前綜合論證工作。
2、醫療設備購前論證會由相關專家參加,申報科室負責人參與;
3、醫療設備購前論證會每季度組織一次;
4、凡價值人民幣10萬元以上的醫療設備購置,必須進行購前論證工作。經論證許可后方可進行采購申報;
5、申購科室在申請購置醫療設備論證會上,需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證闡述:
①應用論證:重點說明學科、臨床應用必需理由;
②市場論證:重點描述所申購設備的市場應用狀況;
③配置論證:提供詳細的需求配置清單及功能要求;
④人員和場地基本條件論證;
⑤效益論證: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等。
6、設備工程部負責擬購醫療設備的技術審核。實行專人技術負責;參與采購、安裝和驗收工作。
二、醫療設備采購管理制度
1、任何醫療設備采購必須嚴格按>的規定,從取得>的生產企業、取得>的經營企業購進合格的醫療設備。
2.采購進口醫療設備要依據>和>、有>、有報關證明和完整的商檢報告(免檢產品除外)。
3.醫療設備采購人員組成:院長、主管副院長、紀檢負責人、經濟管理負責人、工程技術人員、設備處相關主辦人員。
4、醫療設備采購方式:
大中型醫療設備委托市政府采購中心代理采購;臨床常規醫療設備實行打包詢價、比價采購;
臨床急需醫療設備的采購經院長辦公會批準,院內組織三家以上公司參加,并參照近期市場招標結果,進行議標采購;
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采購技術先進、功能實用、性價比最優的產品。
5、按照醫療設備的管理范疇對甲、乙類醫療設備要在取得上級衛生主管部門核發配置許可后方可招標采購。
6、大額維修零配件采購:由設備最終用戶根據設備故障診斷情況填寫《配件申購表》,醫療設備工程部主管工程師附加故障情況技3術說明,設備處負責人進行確認后上報醫療設備主管院長審批后,方可安排采購。
三、醫療設備驗收制度
1、醫療設備開箱驗收應有供貨商、最終用戶代表、醫院主管工程師和設備處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共同在場。
2、工程部主管工程師和設備處固定資產管理人員應現場逐件開箱、逐件清點、逐件登記。
3、設備包裝箱在驗收未結束前嚴禁移離驗收現場,直至全部驗收工作結束,且對包裝箱進行認真查看后,方可處理。
4、設備驗收文件需現場由最終用戶代表、設備處參加驗收人員和供貨商驗收人員,按照采購合同要求及設備運行狀況共同簽名確認。
5、對于隨設備的操作手冊、維修手冊等重要文件,需進行仔細登記,并由保管人在驗收文件上簽名確認。
6、設備處根據驗收完成文件和發票原件及時辦理固定資產確認手續。
7、未經驗收的醫療設備嚴禁投入臨床應用。
四、醫用計量器具及壓力容器管理制度
根據《x計量法》及有關計量管理的法令、法規,為進一步加強我院的計量管理工作,健全計量體系,提高醫療質量,保證量值準確,充分發揮計量工作在醫院管理中的積極作用。
1、全院的計量管理工作由設備處負責,并配有專職計量管理人員,負責統一管理全院的計量管理工作。
2、各使用科室配備專職計量管理員(由護士長擔任),組成全院計量管理網絡,共同承擔全院的計量管理工作。
3、按照檢定規程嚴格做好計量器具的檢定工作,定期將強檢器具送制定檢定部門檢定。
4、根據計量器具種類建立技術擋案并實行統一編號,做到帳物相符。
5、凡涉及國家規定列入壓力容器醫療器械的用戶部門,在使用設備前需根據設備使用說明書制定詳細的操作規程。
6、涉及國家規定列入壓力容器醫療器械的操作者需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7、設專人負責全院計量器具、壓力容器的維護工作。
8、對列入強檢不合格的計量器具或壓力容器不得繼續使用。
五、醫療設備維護及維修管理制度
(一)醫療設備維護保養管理(三級保養):
1.一級保養:使用科室指定專人對所使用的設備,每天進行表面除塵和基本參數校正。
2.二級保養:主管工程師配合并指導使用設備科室專管人員,對設備定期或不定期進行設備內部清潔和技術參數校正。
3.三級保養:主管工程師對所分管的設備,定期進行維護和參數校正,包括內部除塵、機械部位加油、除銹等。
(二)設備維修管理
1.設備工程部實行值班主任負責制,負責日常維修力量的調配及全院醫療設備維修工作的完成。
2.負責醫療設備的技術驗收、保修期內維修登記、保修期到期前設備狀況總結、設備維修紀錄(自修或外修)、關鍵零配件來源、使用記錄。
3.維修責任工程師對所管設備,應盡可能采取下修方式(除故障特別復雜外)。
4.維修中由于故障特別復雜或零配件采購困難,主管工程師應及時通知設備使用科室,以便及時采取應急措施。
5.維修中遇到難以判斷或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責任工程師應及時向上級領導匯報。維修負責人應及時召開問題討論會,群策群力解決問題。
6.對返修率高的醫療設備,維修技術人員也應及時向上級報告。
7.維修工程人員應嚴格把好報廢設備鑒定關。
8.維修工程人員應經常與所管設備的使用人員進行操作和保養工作交流,積極聽取設備使用人員對所用設備的反映,了解設備的使用現狀。
9.維修工程人員應經常與廠商維修工程人員進行聯系和交流,虛心求教,盡最大可能地了解所管設備的常見及特殊故障的判斷及維修方法。
10.維修工程人員應及時了解所管設備代理商或維修工程師的變更情況,并及時與新的代理商或工程師取得聯系,以保證零配件的索取和維修聯系。
(三)工程技術圖紙及檔案的管理
1.嚴格執行大型醫療設備的驗收報告、工程技術圖紙、維修日志及聯系記錄和報廢鑒定文件歸檔制度。
2.工程文件檔案實行集中存放和維修負責人管理的方法。嚴防檔案丟失。
3.工程部負責人應定期對下屬的工程文件檔案進行審核。
4.對最終用戶保存的使用手冊應嚴格進行登記確認。
(四)保養及維修質量控制
1.工程部負責人負責針對各類不同設備,制定保養工作要點及程序。根據設備返修情況,調整保養周期。
2、工程部需定期召開“設備維修技術討論會”,重點找出維修及保養工作中的漏洞并加以彌補。互相學習,提高技能。
4.工程部負責人應定期地對全院大型醫療設備進行巡視,充分聽取最終用戶部門的意見和建議。
5.工程技術人員下修及保養工作結束后,需詳細寫明工作過程及維修結論。
6.醫療設備使用科室應對所使用的設備發生的'故障及時向工程部報,尤其是待用搶救設備。
7.對搶救設備(呼吸機、心臟除顫器等)實行定期巡檢及最終用戶確認登記。
8.工程部執行自行完成的高額維修獎勵制度。
六、醫療設備調撥管理制度
醫療設備固定資產使用科室財產保管設專人負責,醫療設備的調撥和轉移必須通知設備處,由設備處辦理相關手續,并報財務處確認。如未辦理固定資產管理移交手續而導致的后果,科室負責人承擔相應責任。
1.跨科借用:由于醫療需要,經借與被借雙方負責人同意將醫療器械固定資產跨科借用,固定資產借出方需由財產保管人保留借方財產保管人借條。該借條必須注明設備名稱、固定資產編號、設備完好狀況、設備歸還日期等。如未辦理借條事宜或借條丟失所造成帳物不符等結果,將由借出方財產保管人承擔相關責任。
2.資產轉科:醫療器械固定資產因臨床業務需要進行轉科使用,主動提出一方需向設備處提出書面申請,設備處審核,醫療設備主管院長批準,由雙方財產保管人共同辦理固定資產帳目變更后,方可移交相關資產。
3.資產出院:醫院醫療器械固定資產因支援或捐贈轉移出院外,設備處必須根據醫療器械主管院長的親筆批準相關文件,憑接受方接受文件及時辦理固定資產帳目變更手續并經財務處確認。
七、醫療設備報廢管理制度
設備處協同財務處完成醫療設備報廢工作
1.報廢申請:對于不能繼續使用的醫療設備固定資產,資產所有方負責人需認真填寫《醫療設備固定資產報廢申請單》,并提交設備處;
2.報廢設備鑒定:工程部主管工程師應本著嚴謹的科學態度,對需報廢的醫療設備固定資產給出實事求是的技術鑒定意見。
3.報廢申請審批:《醫療設備報廢申請單》經設備處負責人審核,設備主管院長批準,方可按程序辦理報廢申報手續。
4.報廢物資處理:經批準報廢的醫療設備固定資產,報廢物資處理需與財務處進行現場監督,并在《固定資產報廢申請單》簽名確認。如可提供維修利用的,設備工程部在《固定資產報廢申請單》上注明。如無利用價值的,則進行殘值處理并上繳。
5.固定資產帳目變更:設備處將已完成的《固定資產報廢申請單》進行歸檔,并憑此單與財務處進行醫療器械固定資產帳目變更。
6、對不符合使用管理要求的醫療設備實行強制報廢。
八、醫療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1、定期檢查電氣安全。提供給設備的電源,其電壓、相位應符合設備的要求,供電線路必須能夠承受設備的用電負荷。對電壓要求穩定的精密儀器應配備符合要求的穩壓電源或UPS。
2、定期檢查接地裝置。所有帶電醫療設備工作時應做好接地,并保證接地設施良好。
3、保持設備工作環境清潔、干燥,做好防塵、防潮、防爆、防水、防電磁波、防靜電工作。保證機房環境符合設備使用要求
4、設備使用、操作人員必須熟悉設備性能,掌握操作方法和程序后才能上崗工作。對放射、放療、核醫學、高壓氧艙等危險部門的工作人員,需經崗前培訓,取得上崗證后才能上崗工作。
5、應嚴格按開關機程序開、關機器。嚴禁違規、野蠻、不按程序操作機器設備。
6、嚴禁機器帶病工作,發現機器出現異常應立即關機。通知設備維修人員到場檢修。
九、醫療設備維修應急保障制度
國家規定的工作以外時間、雙休日和節假日期間
(1)工程部實行全年每天24小時值班制,臨床科室遇有緊急情況可通過院總值班通知值班工程師。
(2)對于國家規定的假期期間,工程部應將《值班表》送達院辦公室。值班工程師在接到報修電話后要及時作出響應。
(3)值班工程師如遇到無法排除故障情況,應及時與其負責人進行報告,相關負責人根據具體情況在最短時間內給與支持。
醫療設備崗位職責管理制度7
1、審議醫療設備管理辦法,將設備管理納入制度化和規范化管理軌道。
2、審議醫療裝備規劃,確定年度購置計劃,論證、確定大型設備的購置機型和廠家(商)。
3、在做好醫療市場調查的基礎上抓住購置前論證的關鍵環節,對產品和經銷商進行技術性能評估和商業信譽考察。
4、監督檢查醫療設備的產品質量情況,論證醫療器械新產品的臨床可行性。
5、對醫療設備的'使用、管理、保養、維修情況進行監督和指導。
6、對醫療設備效益等綜合分析,提出解決意見和建議。
7、審議大型設備的報廢手續,調劑使用閑置醫療設備。
醫療設備崗位職責管理制度8
1、全院醫療設備由醫療設備部統一管理,設備使用科室應指定專人負責日常保管、使用,醫療設備部應定期檢查指導,要求賬物相符。
2、設備應做到合理使用,完善保管,對因玩忽職守或違反操作規程造成設備遺失、損壞者,當事人須及時上報醫療設備部,并寫出書面材料,接受院方處理。
3、為了充分利用好現有設備,發揮儀器的應有效應,根據工作需要,醫療設備部有權對全院各科設備進行合理調劑使用。
4、未經醫療設備部同意,各使用科室不得擅自將相關設備外借出院,貴重設備的操作使用須由專人負責,其它進修實習人員未經許可不得單獨使用。
5、各科室保管使用人員應逐日對儀器進行日常保養,其中包括檢查儀器的運轉是否正常、儀器表面和防塵網的清洗、電池的更換及常規充電等一級維護和保養。大型設備應做好使用、保養和維修記錄。
6、儀器出現故障時,應由專職維修技術人員進行修理,如需請院外人員維修,必須事先征得醫療設備部的同意,非維修人員不得擅自打開、調整、修理機器,否則,致使故障擴大或造成損失時,應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7、全院設備的技術資料須統一交院檔案室管理,使用科室可借閱,但不可擅自外借。外來人員參觀和學習我院醫療設備應事先征得院方和醫療設備部的'同意。
8、計量器具的使用和管理,須嚴格執行計量法規。
9、對能在修理后可再使用的設備,醫療設備部可采取必要的修理方式和途徑進行修復后交原科室使用。
10、對無法修理確需報廢的設備,應由醫療設備部協同相關技術人員共同認定,并按相關規定申請辦理報廢。
醫療設備崗位職責管理制度9
醫療設備是醫院進行經營活動的物資基礎,是構成醫院正常經營的重要組成要素。醫療設備管理是在醫療設備維修管理的基礎上對醫療設備進行的綜合管理。醫療設備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醫院經營的進度,效率的提高和效益的提高。
(一)醫療設備管理的任務
(1)根據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的原則,正確地選購醫療設備,為醫院提供優良的技術裝備。
(2)保證醫院醫療設備經常處于最佳的技術狀態。弄清醫療設備的技術規律,運用先進的檢測、維修手段和方法,靈活采取各種維修方式和措施,維修保養現有醫療設備,使之處于最佳狀態。
(3)提高醫療設備管理的經濟效益。加強醫療設備的經濟、組織管理,降低醫療設備管理各環節的費用。
(二)醫療設備管理的內容
(1)實行醫療設備全過程管理即從醫療設備進院驗收、安裝、使用、維護保養,檢查修理到配件購置、醫療設備更新改造,以及日常登記、保管、報廢等進行全過程管理。
(2)對醫療設備從工程技術,經濟和組織管理全面進行綜合管理。
(3)實行醫療設備全員管理即醫療設備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共同負責,做好使用、保養、檢查、維修等工作以解決醫療設備分布廣、專業性強的問題。
二、新增醫療設備管理規定
第一條本公司各部門需用置的醫療設備經批準購買后,須報醫療設備管理部門備案。
第二條醫療設備管理部門進行技術咨詢,方可確定裝修項目或增置電器。
第三條醫療設備項目確定或醫療設備購進后,醫療設備管理部門負責組織施工安裝,并負責施工安裝的質量。第四條施工安裝試機后,由醫療設備管理部門及使用部門負責人驗收合格后填寫"醫療設備安裝驗收單"方可使用。
第五條醫療設備管理部門應及時建立"醫療設備卡"。
三、醫療設備使用管理規定
第一條醫療設備儀器使用前,醫療設備管理人員要與人事部配合,組織操作人員接受操作培訓,安排技術人員講解。
第二條使用人員達到會操作,清楚日常保養知識和安全操作知識,熟悉醫療設備性能后,醫療設備管理部門簽發醫療設備操作證,上崗操作。
第三條使用人員要嚴格按操作規程工作,認真遵守交接班制度,準確填寫規定的各項運行記錄。
第四條為保證醫療設備安全、合理的使用,各部門應設一名兼職醫療設備管理員,協助醫療設備管理部門人員對醫療設備進行管理,指導本部門醫療設備使用者按操作規程正確使用。
第五條醫療設備管理部門要指派人員與各部門兼職醫療設備管理員,經常性地檢查醫療設備壯況,并列入員工工作考核內容。
四、醫療設備事故分析處理辦法
第一條發生醫療設備事故,醫療設備管理部門、值班人員要到現場察看、處理,及時組織搶修。
第二條發生醫療設備事故的操作人員及當事人將事故時間、原因、醫療設備損壞程度、影響程度等作記錄上報本部門負責人。
第三條醫療設備管理人員、值班人員及有關部門負責人組織進行事故分析,寫出"事故分析報告"簽注處理意見,報上級。
第四條人為事故應根據情況按"獎懲條例"的條款及處理權限,對責任者給予行政、經濟處分。
第五條屬醫療設備自然事故,維修部進行處理,采取防護措施。
五、醫療設備檢修保養規定
第一條醫療設備管理人員編制醫療設備檢查保養計劃,報部門負責人審核,呈報院長批準后執行。
第二條使用部門根據批準的檢修保養計劃,安排具體人員負責實施。
第三條檢修保養人員應及時在"醫療設備保養記錄表"中登記派工項目、時間及完成情況。
六、醫療設備日常維修管理辦法
第一條使用部門的醫療設備發生故障,須填寫"報修申請表",經部門主管簽字交醫療設備管理部門。
第二條醫療設備管理部門接到通知,隨即在"日常維修工作記錄簿"上登記接單時間,根據事故的輕重緩急及時安排有關人員處理,并在記錄本中登記派工時間。
第三條維修工作完畢,主修人應在"報修申請表"中填寫有關內容,經使用部門主管人員驗收簽字,并將請修單交回醫療設備管理部門并及時將維修內容登記入醫療設備卡片,第四條緊急的醫療設備維修,由使用部門用電話通知,由醫療設備管理部門先派人員維修,同時使用部門補交"報修申請表"使用部門補各項記錄,其他程序均同。第五條維修部門不能修復的,由使用部門負責在登記簿上注明原因,應采取特別措施,醫療設備管理部門聯系外請盡快修復。
七、醫療設備運行動態管理制度
第一條醫療設備運行動態管理,是指通過一定的手段,使各級維護與管理人員能掌握醫療設備的運行匯況,依據醫療設備運行的狀況制訂相應措施。
第二條建立健全系統的醫療設備巡檢措施。各作業部門要對每臺醫療設備,依據其結構和運行方式,定出檢查的部位(巡檢點)、內容(檢查什么)、正常運行的參數標準(允許的值)并針對醫療設備的具體運行特點,確定出明確的檢查周期。
第三條建立健全巡檢保證體系。崗位操作人員負責對本崗位使用醫療設備的所有巡檢點進行檢查,醫療設備管理部門人員要負責對重點醫療設備的復檢任務。
第四條信息傳遞與反饋。
崗位操作人員巡檢時,發現醫療設備不能繼續運轉需緊急處理的問題,要立即通知醫療設備管理部門。一般隱患或缺陷,檢查后登記,并及時傳遞給醫療設備管理部門。醫療設備管理部門還要負責將各方面的.巡檢結果,匯總整理,列出重點問題及時輸人電腦并將其反饋給使用部門,便于綜合管理。
第五條動態資料的應用。
1.醫療設備管理部門針對醫療設備缺陷、隱患,提出應安排檢修的項目,納入檢修計劃。
2.重要醫療設備的重大缺陷,醫療設備管理部門應協同作業部門主要負責人組織研究,確定控制方案和處理方案。
第六條醫療設備薄弱環節的立項處理。凡屬下列情況均屬醫療設備薄弱環節:
1.運行中經常發生故障停機而反復處理無效的部位。
2.運行中影響醫療質量和效率的醫療設備、部位。
3.運行達不到維修周期要求,經常要進行計劃外檢修的部位(或醫療設備)。
4.存在不安全隱患(人身及醫療設備安全)且日常維護和簡單修理無法解決的部位或醫療設備。
第七條對薄弱環節的管理。
1.醫療設備管理部門要依據動態資料,列出醫療設備薄弱環節,按時組織審理,確定當前應解決的項目,提出改進方案。
2.各作業部門要組織有關人員對改進方案進行審議,審定后列入檢修計劃。
3.醫療設備薄弱環節改進實施后,要進行效果考察,作出評價意見,經有關領導審察后,存入醫療設備檔案。
八、醫療設備故障處理辦法
第一條醫療設備發生故障,崗位操作和維護人員能排除的應立即排除,在當班記錄中詳細記錄。
第二條崗位操作人員和維護人員無力排除的醫療設備故障要詳細記錄并逐級上報,同時精心操作,加強觀察。
第三條未能及時排除的醫療設備故障,必須及時研究決定如何處理。
第四條在安排處理每項缺陷前,必須有相應的措施,明確專人負責,防止故障擴大影響。
九、報廢醫療設備管理規定
第一條醫療設備年久陳舊或壞損不適應工作需要或無再使用價值,使用部門申請報損、報廢之前,醫療設備管理部門要進行技術鑒定與咨詢。填寫意見書交使用部門。
第二條使用部門將"報廢申請單"附意見書一并上報,按程序審批。
第三條報損、報廢舊醫療設備由醫療設備管理部門負責按有關規定處置。
【醫療設備崗位職責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醫療設備工程師崗位職責02-19
醫療崗位職責07-08
采購醫療設備合同01-05
醫療設備租賃協議12-24
醫療設備采購合同05-23
醫療人員崗位職責05-21
醫療行業崗位職責(精選)07-08
醫療業務崗位職責04-24
醫療助理崗位職責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