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時間不知不覺,我們后知后覺,轉眼一周又結束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現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寫周記,就是在準備寫周記吧。可是怎樣寫周記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周記,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周記1
每年的端午節,我都在外婆家里過,過了一個很充分很快樂的一個端午節。
每年的端午節,家里人都要去割艾草,或是去街上買一些艾草回來,放在門口前,插在后院里,只要有空的地方你都能看到有艾草立在那里,整個房子就像被艾草包圍了一樣,一片綠色,像是一片綠色的絲巾。這個艾草它有寓意,艾草能驅蚊除蟲,也可以驅災辟邪。所以每年的端午節大家都會買一些艾草放在家里面。
到了中午,外婆會給孩子們系上紅繩,有的系在手腕上,有的系在腳懷上,有的'系在脖子上。聽說這紅繩叫“長命繩”、“快樂繩”、“辟邪繩”。它是五色繩,它有青、白、紅、黑、黃,它們分別是木、金、火、水、土,可以強身健體,長命百歲。
晚飯到了,餐桌上的菜各色各樣,聞起來就香,中間盤就是魚了。大家聚在一起吃飯,幾桌的人都滿了,他們滿臉的笑容,話有說不完的話。端午節很熱鬧呀。
端午節,真是別具一格,令人難忘得端午節。
端午節周記2
老師說,端午節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吃粽子是端午節最開心的事了。我也喜歡吃粽子,回味著粽子的美味,我都快流口水了。下午放學后,我就求媽媽給我買粽子。媽媽笑著說:“買點粽葉自己包,我糯米都泡好了。”我高興極了,真想知道那么好看的粽子是怎么變出來的。
媽媽的手真巧啊!只見她的雙手左折右疊,粽葉在她的手中上下翻飛,一會兒一個小巧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得目瞪口呆。我說:“媽媽,我也想學包粽子。”“好啊。”說著,媽媽放慢了速度,她邊包邊說:“把粽葉對折成漏斗狀,然后把手指插進去,慢慢地繞著手卷緊,然后呢,把米放進去,再放棗,向上折,包住米之后把多出來的粽葉往下翻折,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尖角。
再用線綁緊就可以了,這樣一個粽子就出來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包了起來,但是棕葉一點兒不聽我指揮,不是撒了米,就是露出了餡,弄得我手忙腳亂。媽媽笑著說:“不要緊,慢慢來,下次你一定能包好的。”是啊,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又包了好幾次,終于有一點點像樣了。
晚上,吃著自己包的扁扁的粽子,雖然并不好看,但心里還是美滋滋的。
端午節周記3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今天早晨,媽媽早早的就起床了,她去了菜市場,買回來一些粽葉、肉、蜜棗、與糯米。媽媽一回到家,先把粽葉用開水燙一下,然后把蜜棗、肉與糯米放在一個鍋里,再把一些醬油倒入鍋里,緊接著把它們拌在一起,餡便做好了,這些準備工作做好之后,媽媽便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媽媽不慌不忙的拿起幾片粽葉,圈成一個類似圓錐的形狀,接著放一些餡在里面,然后再用一片粽葉包起來,最后用一根線扎起來,這樣,一個粽子便包好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也包起粽子來。粽子包好了,媽媽立刻把粽子放在鍋里煮,過了不久,粽子煮好了,媽媽拿起一只粽子,剝開粽葉,細細地品嘗,我看著媽媽臉上的表情,忍不住笑了,媽媽見了,被我搞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看我開心的樣子也笑了。
這一天,人們不光吃粽子,還賽龍舟,插艾青……這都是過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據說都是為了紀念愛國英雄屈原的。
今天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周記4
今天是端午節,我一大早就和爸爸爬到山上去趟露水。在山上,我看見老人們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洗眼睛,原來,傳說端午節早上晶瑩的的露水珠能夠將眼睛洗得又明又亮。了解了這一秘密,我馬上學著老人的樣子,也認認真真的捧起貓眼睛一樣明亮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
在山上,我還聽說,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原來屈原是楚國的大夫,還是個忠臣,但是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夠保衛自己的國家。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為了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就跳進大江里以死來抗爭。楚國的老百姓害怕江里的大魚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粽子,想讓大魚一吃將大魚的嘴粘住,這樣它就吃不成屈原了。
以后,人們就將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以吃粽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今天,我們一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因為屈原是個好人,是個忠臣,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我要年年過端午節,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好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端午節周記5
傳統節日有很多種,有春節、中秋節、清明節、重陽節等,但我最了解的節日還是端午節。
每當到了端午節,我一回到家,就看見桌上擺著一排排粽子,每個粽子都散發出陣陣清香,我想“一定很好吃!”過了一會兒,粽子蒸好了,我看著一個個粽子,饞得口水直流,我咬了一口,“果然很好吃!”我說。
端午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賽龍舟。到了端午節人們就會在九龍淵進行一場盛大的龍舟比賽,連有的美國人都會來參加劃龍舟比賽呢!龍舟比賽開始了,劃龍舟的'隊員都兩手緊緊握住雙槳,使出最大的力氣,飛快地搖動船槳,此時,每個隊員都希望船能劃得更快,還能更快地劃到終點就好了。
這些習俗是怎么來的呢?原來,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一個古代非常有名的詩人,就是屈原;據說,屈原于五月五日自投汩羅江,死后因蛟龍所困,世人哀知,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蛟龍,慢慢演化,才變成了吃粽子。
那為什么要賽龍舟呢?原來,屈原死后人們劃船去打撈屈原的尸體,卻始終不見他的尸體,人們就劃龍舟來驅趕小魚,讓它們不吃屈原的尸體。
端午節周記6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從古到今有許多關于端午節的典故,如屈原,伍子胥等。
每到端午節,我家門上都會掛上一把菖蒲跟艾草,那是老媽買的,門口就飄著一股特殊的'香味了。我搞不懂這是為什么,就去問老媽:“老媽,為什么要掛菖蒲跟艾草呢?”老媽摸摸我的頭說:“端午節有許多的傳說,其中就有說這一天是個惡日,有各種蚊蟲妖邪出現。艾草是用來除蟲的,它的香味能驅趕蚊蟲,菖蒲是用來避邪的,意寓著健康平安。而且干的艾草葉用來給你們洗澡可以保護皮膚哦。”聽了老媽的介紹,我才知道原來它們都是好東西呀。
在端午節的這一天,我家的菜會特別豐富,老媽總會按照外婆家的風俗,給我找與“黃”字有關的菜:紅燒黃魚,涼拌黃瓜,蒸咸蛋黃……而爸爸也會親自下廚燒一盤大肉,里面有整個雞蛋跟大蒜。不管我們愛不愛吃,爸爸都要求我跟弟弟每一樣都吃一點。要是在老家過節,奶奶還會給我們的脖子上跟手上綁上由幾種顏色組成的彩線。
現在有許多國家都過起了端午節,韓國已向世界教科文組織申請了端午節。希望我們的傳統節日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
端午節周記7
我的外婆住在鄉下。大部分雙休日,我與爸爸媽媽都去外婆家。
外婆非常愛我們,她每天掰著手指頭算是否雙休日到了。快到雙休日時她會變著花樣做各式可口的點心,等我們去吃。在眾多的小點心中,最使我回味無窮的是外婆包的粽子。
外婆包的粽子配料可多了,有蝦米、豬肉,花生仁、香菇……粽子比在市場賣的那種小,但卻好吃多了。一口咬下去,香味四溢,又香又甜,香飄十里。
我非常小的.時候,就曾聽說粽子因為屈原投江而流行的故事。傳說屈原在五月初五這天,被迫投汨羅江自殺,當地人民怕他被江里的魚蝦吃掉,就包了許多粽子投到江里喂魚蝦,同時用龍舟與鑼鼓驅趕江里的魚蝦,想方設法救屈原。每當吃著粽子,我便自然地想起這個故事,在為屈原打抱不平的同時也為村民的純樸與善良所感動。
過去只有在端午節時才能吃到粽子,現在我幾乎想什么時候吃就能吃到。每天大街小巷都有小販吆喝“賣粽子”的聲音,小販的粽子與外婆的粽子有著天壤之別。他們的粽子除了必需的糯米之外,就只有幾米花生仁與一小塊肥豬肉,沒有什么味道,外婆包的粽子不僅味道鮮美,而且蘊含著她對我們無限的愛。
每當我嚼著外婆包的粽子,總會回味著那濃濃的親情。
端午節周記8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來了端午節。
端午節是傳統的節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門上都會插上艾草 。中午吃過面條后,小朋友們都會用五味草煮鴨蛋的熱水沐浴,然后穿上嶄新的衣服掛上美麗的香包,顯的是那么的`精神。
我很期待過端午節。端午節是粽子飄香的時刻,每逢端午節,媽媽都會包上各種餡的粽 子,誘人的粽子總讓我垂涎三尺,輕輕地剝開粽葉,泛黃的粽肉散發著熱氣和濃濃的米香,我大口地咬了下去,粽肉又香又Q沁人心脾,我忍不住再咬了一口下去,餡兒甜甜的,我吃得滿嘴“小胡子”,媽媽看見了,她笑我像只“大花貓”。我嘿嘿一笑,用舌頭使勁地舔粘在嘴邊的米粒,再用手把嘴巴抹干凈。
端午節最熱鬧的就是劃龍舟了,木蘭溪上列排著一舟舟漂亮的龍船,你看,身強力壯的水手們一個個激情澎湃,他們手拿著木槳奮力地向前劃行,擂鼓的水手更是氣勢如虹,鼓聲擂出水手的士氣,大家你追我趕奮力爭先龍舟像箭一樣地沖了出去,岸邊,游人們激情洋溢,,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鼓聲,鞭炮聲,仿佛奏出端午節動聽的音符。
今天真是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周記9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今天,咱們就說說家鄉端午節的粽子。
我們年年都過端午節,可你們知道么,端午節還有一個歷史故事呢。說有那么一天,我國的愛國詩人屈原跳河自殺。他死之后,人們為了不讓水中的魚吃掉屈原,于是就創造了‘粽子’讓魚吃。只有將魚喂飽了,才不會吃掉屈原。水下漆黑,將粽子喂給魚,魚才會給屈原指明方向。
粽子,歷史悠久,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晉代時,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元、明時期,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
記得小時候,每當端午節,奶奶和媽媽就要開始著手準備包粽子的'材料,我看著她們忙碌的身影,我也加入了進去。期待著粽子的出鍋。過了幾小時,粽子熟了。我慌忙的抽出一個粽子,好甜呀!大米入口即化,真是好吃!
端午節吃粽子,就好像春節吃餃子一樣天經地義。吃粽子的習俗,會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端午節周記10
端午節的那一天,一大早,家家戶戶便忙著包粽子。你看,我們家里也忙乎開了。媽媽把荷葉浸在鍋里,轉身后又去淘糯米,洗紅棗,切香腸,拌肉餡……過了一會兒,她轉過身來,掀開鍋蓋,一陣荷葉的清香撲鼻而來。于是,一番忙綠后。一大盆荷葉,幾小盆糯米,洗好的紅棗,切好的香腸,拌好的肉餡……圍著幾張小椅子,依次排開。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先選了三片荷葉,依次排開,再卷成圓錐體,一會兒放紅棗,一會兒放糯米,直到放滿而至。再把糯米用荷葉封起來,圈一圈,媽媽又敲了敲,還說:“糯米往下沉一沉,更好吃!”最后用繩子捆起來。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啊!真漂亮呀!像個胖娃娃。
粽子全都包好了。媽媽煮了三四十分鐘。粽子出鍋了,整個家里都沉浸在清香之中。我迫不及待地選了一個我最喜歡的紅棗粽子。剝開以后,只見潔白的米團里仿佛鑲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我吃了一口餡子,味道,美極了,甜而不膩。
我愛端午節,愛端午節這濃濃的綜香。
端午節周記11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人五點就起床,按照習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雙手捧起晶瑩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時間我覺得眼睛好像亮了好多。直到坐在教室讀書時還覺得眼睛特別亮,什么字都能看清楚。
放學后,我撒開腿就往家里跑。剛到門口就聞到粽子香,一進門就看見爸爸做了一桌子好菜專門等我回家吃;我洗過手來到飯桌前,先給爸爸媽媽一人解了一個粽子,撒上白糖,然后給我自己解了一個漂亮的三角粽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飯桌上,我們一家邊吃邊聊,屋子里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彌漫著香噴噴的粽子味和濃濃的.艾香。
吃完飯,媽媽給我耳朵上抹了雄黃酒,給我嘴上摸了唇膏,給我手腕上戴了紅線繩,把我打扮得和粽子一樣香,就讓我到學校去學習。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端午節周記12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最傳統、最古老的節日。我們小區到處喜氣洋洋,一派節日的氣氛。
端午節有許多習俗,比如:劃龍船、吃粽子、系五絲線等等。當然,我媽媽在太陽出來之前已經把五絲線系在了我的手腕跟腳脖上了。聽媽媽說,五絲繩也叫長命縷,是爸爸、媽媽希望孩子能長命百歲,多么美好的期望啊!
晚上,媽媽買回來一包粽子。粽子用竹葉包裹著,仿佛一個個綠娃娃似的,老遠就聞到一股甘甜的清香沁入肺腑。剝開竹葉咬一口,糯米發紅,再咬一口,香甜潤滑,真是又香又甜,好吃極了!一邊吃著粽子,我一邊想起了屈原這個歷史人物。當年屈原因被小人出賣,含冤投江自殺。當地百姓去汨羅江打撈尸體也沒成功,就向汨羅江中扔了雞蛋跟熟米。據說這樣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體。
媽媽還熬了草莓湯,紅紅的'草莓襯著那濃濃的湯,真是一道美味呀!
今年的端午節,我們過得很開心。
端午節周記13
光陰似箭,新一年的端午節又來臨了。我和家人曾到許多不同的地方去慶祝端午節,也做了許多有趣及令人難忘的事情。
當天早上,我和家人到海灘游玩。途中,我看見了許多美麗的風景。五顏六色的植物加上蔚藍的天空,美麗極了!四十分鐘后,我們便到達海灘了。在金光萬丈的朝陽照射之下,大海形成了橙色。我和妹妹迫不及待地換上泳衣,沖向那美麗的大海。我們在清澈的大海玩得樂不可支。半小時后,我和妹妹都感到饑腸轆轆了,我們便上岸享用美味的粽子。
接著,我們便帶著妹妹到一個大型的商場參加端午節繪畫比賽。每位參賽者都帶了各自的'畫具來參加比賽。不久,繪畫比賽便開始了。妹妹全神貫注地在圖畫紙上繪畫,務求把圖畫完成。一小時后,比賽成績被揭曉了。妹妹在比賽中得了亞軍,我們一家人都以她為榮。
晚上,爸爸帶我們一家人到海鮮餐廳享用美味又新鮮的海鮮。那家餐廳的服務生彬彬有禮,價錢公道,讓我們留下了好印象。爸爸贊道:“這海鮮真美味啊!”我們一家人都吃的津津有味。
我希望每年的端午節都可以和一家人一起快樂的度過。
端午節周記14
廣西左江是龍船的搖籃,農歷五月初五發大水,叫龍船水。
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包涼粽,在門前插艾葉,把樟腦丸裝在小絲網袋里,掛在小朋友的胸前避邪。大一些的哥哥姐姐,要喝一口雄黃酒,根據古老的傳說,蛇精變成的人,喝了雄黃酒,就會現形。而包涼粽的習俗,是因為古時候一位叫做屈原的愛國志士報國無門,投江自盡,為了保護屈原的遺體,民眾劃著龍船向江中投放涼粽喂飽魚蝦,一年又一年,形成了龍船競渡的.習俗。
我家住在左江邊上,從小時起,每年的端午節都觀看龍船比賽,看慣了劃龍船的隊員矯健的身影,聽慣了他們奮勇拼搏的呼喊跟有節奏的鑼鼓聲。而最為大人們津津樂道的是數年前,我縣龍頭鄉的女子龍船隊曾經參加澳門國際比賽,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端午節到了,我們一邊吃著涼粽,一邊欣賞著精彩的龍船比賽,緬懷著古代的仁人志士愛國傳統,立志做一個熱愛祖國的好學生。
端午節周記15
每一年的端午節都搞得非常的,雖然天氣很熱,但人們的的心情卻很興奮,過節的'氣氛很濃。
端午節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沒有被國王采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后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端午也是我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
在我國大多數地方端午節都是吃粽子與賽龍舟,而在我的家鄉會吃一種用麥餅包餡的東西,餡料多得很,有黃蟮,有肉片,有雞蛋,有炒面………都會被裹在麥餅里面。在那一天,外婆做了一桌子好菜,飯桌上,我們一家人邊吃邊聊,屋子里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彌漫著香噴噴的味道,我開心級了!外婆還會在門前掛艾草,聽說用來避邪驅蚊的,好講究啊!
我想:過端午節真好,我真想每天都過端午節,天天吃好吃!
【端午節周記】相關文章:
端午節周記06-12
端午節周記(精選)07-05
(精選)端午節周記07-05
【熱】端午節周記06-13
端午節周記【熱門】06-13
端午節周記【薦】06-13
端午節周記【精】06-13
端午節周記【推薦】06-13
【精】端午節周記06-13
【推薦】端午節周記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