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時光匆匆,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一周的時間,想必你學習了很多新技巧,是不是該好好寫一篇周記記錄一下呢?快來參考周記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周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節周記1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它起源于屈原跳河的故事。端午節包粽子跟劃龍舟成了必不可少的項目。
記得那一年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在包粽子,我看了羨慕不已,連忙叫外婆教我。先把糯米放進一個大盆子里,加上紅棗桂圓跟肉,再攪拌一下,餡就調好了。我把粽葉卷成三角形,邊放餡邊用筷子捅,但是不可太用力。最后用繩子綁結實,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據說這是為了紀念屈原,老百姓包好了粽子后投入江河,用糯米黏住魚嘴巴,魚就吃不了屈原的尸體了。這也是為了祈愿一年里風調雨順。劃龍舟也很好玩。幾個人坐入江中的船里,幾條船比賽誰先到達終點。這既強健了身體,又培養了團隊精神。不過,你可得謹慎點,灌水的滋味兒可不好受。
除了吃粽子跟劃龍舟以外,還有一個令人賞心悅目的'活動:放河燈。一盞盞蓮花燈,映著清波蕩漾的小河,在那兒飄蕩,真好看!我連忙做出各形各色的燈,還欣賞著河里的燈,真美好呀!
端午節這個傳統的節日,將會不斷地傳承下去。它帶給了人們無限歡樂。我也親身體驗了一把,你們也來過這個快樂的節日吧!
端午節周記2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于到了,終于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甜。
每一年的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都要到鄉下去和爺爺奶奶過端午節,到了鄉下那里的天藍藍的,小花小草都是五顏六色的,美麗極了。包粽子是奶奶的拿手絕活,首先她將粽葉放到熱水里浸泡,再準備好糯米、紅豆、棗和肉,將瘦肉切成小塊用醬油等材料拌好和米等放到用幾張粽葉卷成的“小斗”里,再用一張粽葉包一下,用線扎好,就這樣一個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眨眼功夫,一籃子粽子包好了。然后,再將它們放到鍋里煮熟。
這時,我就專門盯著鍋,沒多長時間,從鍋里飄出一陣陣清香,這股裊裊升起的熱氣濃香撲鼻,。∥乙呀浫滩蛔×骺谒耍蜷_鍋,拿了一個來吃,哎!我吃的太急了,不小心燙到嘴了,爺爺看著我這樣著急的吃著粽子,笑著說不要著急慢點吃,可是,我怎么不著急呢?那么好吃的粽子。看來我的饞嘴還沒變呢?
記得有一次,也是端午節。奶奶照樣也做了很多的粽子,我和弟弟比賽吃粽子,那粽子滾燙滾燙的根本沒法吃,但為了好吃的粽子,為了贏,我豁出去了,馬上大口的吃,啊!我的嘴快成兩根烤焦的'火腿長了,再看看我的弟弟竟然很悠閑的唱起歌來了,這下可將我氣壞了,我看了看籃子里的粽子只有一個了,我拿著最后一個粽子慢慢的吃,這時弟弟看看裝粽子的籃子,啊!粽子已經吃完了,哈哈!勝負已定。
這真是一次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周記3
一看到媽媽泡米和桌子上滿是粽葉,我就知道端午節又到了。
在小時候我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只知道每年家里就像過年一樣隆重地過端午節。后來也只是知道一點點關于紀念屈原的傳說,至于還有什么我就一無所知了。
每到端午節,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大人們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栓好了的五色線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才可丟掉。媽媽告訴我說,據老人們講,這樣可以避免災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食粽子是我們家鄉的主要習俗。剛到五月,家里就開始浸泡糯米了。媽媽一般都會準備一盆米進行浸泡,同時也把粽葉放在水里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會更粘些吧,我記得多年來媽媽就是一直這樣做的。
在端午的前一天,媽媽就開始動手包粽子了,我偶爾也會搗亂,試著學包起來,可每次卻都以失敗而告終。看來包粽子也并不簡單。
包粽子的時候還可以放一些大棗、葡萄干、雞肉等摻在糯米里做餡,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歡吃米里加肉的,吃起來特別的香。
端午節的早晨,媽媽總是在我睡眼朦朧的時候叫醒了我,去遠處的樹林、小河邊洗臉,涼涼的河水沖走了我的困意,熱鬧的人們來來往往,真的像過年一樣。
回到家,吃著雞蛋和蘸糖的甜粽,心里美滋滋的。
端午節周記4
端午節是農歷五月五,那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掛香包,劃龍舟和掛艾草,那一天早上奶奶準備竹葉,蛋黃和一些材料。
我和奶奶很早起來包粽子,剛開始我包的不太好,后來我越包越順手,奶奶還說我很厲害呢!包完了粽子,奶奶拿去蒸,這時候大家也起來了我和弟弟也把香包拿起來掛著,我們吃完了奶奶煮給我們吃的愛心早餐,大家各自去做我們該做的事,我和弟弟一起去幫忙奶奶打掃家里,我知道一個端午節為什么要劃龍舟和吃粽子的故事,事情是這樣的.:以前有一位臣子他叫屈原有一天有一個壞臣子跟皇上說屈原的壞話。
皇上非常生氣,屈原聽到了這個消息非常難過,于是他便跳江死了,皇上聽到了這個消息非常后悔和難過,便派人去把它的尸體撈起來,皇上為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尸體便請人做了很多的飯團讓魚蝦吃飽才不會吃掉屈原的。尸體流傳到現在就是現在的粽子和劃龍舟,掛香包和掛艾草則是要驅趕壞東西。
我覺得端午節真是個有趣又忙碌的節日,所以端午節我一定會幫忙爸媽做事情,也助你們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周記5
家鄉的端午節有著二千多年的歷史,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產生的。今天農歷初五,這一天有著濃濃的節日氣氛。它能和家鄉的春節、清明、中秋節一樣熱熱鬧鬧,處處洋溢著人們歡歌笑語,歡度節日的'快樂。
家鄉的端午節更加隆重,端午節前幾天家家戶戶就準備迎接它的來臨,后幾天準備劃龍舟慶賀。這天人們買好箬葉、棕、糯米和肉等物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更加具有節日氣氛,你看現在離節日還有四五天,挨家挨戶都在緊鑼密鼓地包粽子。原來單調的粽早有了改進,現在有豆沙餡的、板栗餡的、蜜棗餡的……真是五花八門,口感好極了;滿街都能聞到粽子飄香,真是猴得人直流口水,提前帶來節日的氣氛。
端午節這天,每家每戶早餐桌上都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早點,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不過最不能缺少的是包子、麻圓、粽子、茶蛋和大蒜,這是家鄉傳統的佳肴。大家歡度在一起,團團圓圓,吃得熱熱鬧鬧,津津有味,但對我來說到沒有什么新鮮感,因為這些東西我早就吃厭了。聽外公說,他們小時候多么盼望節日這一天的到來,因為只有過節才有這樣的幸福生活,平時那有這樣好的生活呢?
想想現在,我們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這真要感謝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我們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端午節周記6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喜慶的春節、有祭奠親人的清明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我最喜歡熱熱鬧鬧的端午了。
端午的由來還有一個故事呢!很久以前,有個楚國人叫屈原,他由于政見不合被驅逐到偏遠地方去。可是,屈原是一個愛國的人,他報國無門,又不忍見自己的國家被欺負,就跳江自殺了。當地的楚國人知道屈原死了,就乘船下江尋找屈原的尸體,還將食物扔進江里,好讓江中的魚鱉吃飽,不要吃掉屈原的軀體。從那以后,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汨羅江上,都要舉行一次賽龍舟比賽,人們還要包zongzi、吃zongzi。
每逢端午,我家也要吃zongzi,奶奶會包一些形狀各異的zongzi。有方的、有長的……其中有一種zongzi很小巧玲瓏,它的形狀就像一個個尖尖的冰淇淋,我一口就能吃下一個。zongzi的品味也有很多種:有豆沙的、有蜜棗的、有紅豆的,還有咸肉餡的`。我最喜歡咸肉餡的,剝開綠綠的棕葉,咸咸的肉香撲鼻而來,一個褐色的肉棕一會兒就被我“解決”了。那一塊塊小小的咸肉使我百吃不厭,回味無窮。
端午,有美味的zongzi,也有感人的故事,我怎么不喜歡呢?
端午節周記7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我們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我們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國畫;我們有獨特的風俗習慣,端午佳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等等。今天,就讓我給你介紹一下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吧!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佳節,又稱重五、端陽、端午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這天,家家戶戶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人們在這天還要懸菖蒲、灑雄黃水、掛艾枝、喝雄黃酒,殺菌防病。傳說端午節源于屈原。他是楚王的大臣,他倡導富國強兵,聯齊抗秦,遭到反對,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屈原悲憤,寫下了絕筆之作《懷沙》后,投汨羅江身亡。他死后,有人打撈他的身體,有人投飯團,后來怕飯團被蛟龍吞食,就用欄葉抱起飯團,投下汨羅江,這就成為今天的粽子。
我家也有過端午佳節的.習俗呢!因為要吃粽子,所以老媽要包粽子。首先把糯米用欗葉包成一個三角形,角要尖,然后放入3-4顆大紅棗,用欗葉裹緊,系上五彩繩,一個粽子就做好了。老媽一個個地做著,汗水無聲的落著,終于,把粽子都做好了。接著就開始煮粽子,一般要煮一、兩個小時才會又香又糯。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鍋蓋,陣陣粽香向我襲來,我嘗了一口,啊多么美味的粽子!這是老媽用辛勞的汗水為我制作的美食,我永遠都不能忘懷。這就是我家的端午佳節!
端午節周記8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贝蠹乙宦牐瑴手蕉宋绻澘靵砹税伞
像傳端午節的賽龍舟、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龍舟競渡是為了打撈屈原的遺體,而吃粽子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吃屈原的`遺體。
也有一種說法是:以前的人們都在竹筒里放些糯米,扔到汨羅江里喂飽屈原。有一天,一位姓歐的書生,路過羅江時,隱隱約約看到一位老人,他想走去看個究竟,走到跟前,老人說自己是屈原。他說人們喂給他吃的竹筒飯,都給魚蝦吃了,但有一種蘆葦葉,魚蝦都討厭它的味道。書生把話告訴人們,人們便把蘆葦葉包上糯米,投入汨羅江給屈原吃。
而我們這兒,通常是家家戶戶包粽子吃。原料有:糯米、紅棗、赤豆,有時還加入一些肉。除了這些以外,我們還在做粽子前,先把粽葉洗凈,再用清水煮一煮。隨著一聲“吃粽子嘍!”全家圍到桌旁,吃著濃香泗溢的粽子,再在電視機前看一場賽龍舟,別提多樂了!
端午節各地都有不同的習俗,想不想來我們這兒過端午節呢!
端午節周記9
今天是星期六,我正在奶奶家里興致勃勃打著游戲。
突然,我聽見一種奇怪的聲音,一直“沙沙”作響,便一下子警惕起來。我偷偷溜進了廚房,左看看,右看看。哦,原來是奶奶在包粽子。嘿,有好玩的事做了!我立即飛奔過去,撲上前,一把抓過一張粽葉,一板一眼的學起包粽子來。
包粽子真是難!第一步:對折粽葉都把我難得團團轉。奶奶說,粽葉對折也要留著少許,要不然米粒就會掉出來。我算好角度,三番兩次地卷呀卷,折呀折,終于做出了理想的形狀。
第二步是最簡單的——裝糯米。說簡單,其實它也要注意“平、滿、多”;說難,也沒有第一步的準確要求。我在疊好的圓錐形里放入些許米,夾入用醬油浸透的'鮮肉,再撒上些米,直到把肉全部蓋住。奶奶又包好了一個,便來教導我:“哎呦,你看你!都把糯米撒到縫里去了!蔽易屑毧纯,還真有一兩粒掉到了外面的粽葉里。我急忙用細小的小拇指幫忙摳出米粒,繼續包粽子。
開始最后一步了!我把握好手的力度,嗖的一下,來了個“粽葉翻身”。哎呀,米!芭九九尽钡囟紶幭瓤趾蟮氐舫鰜砹。幸虧奶奶眼疾手快,拿起大盆,接住了的米粒。哎,我前功盡棄了。
沒關系!我耐心地再從頭包起來……
過了好久,我終于基本地掌握包粽子的方法了,還有許多技巧呢!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包粽子真有趣。
端午節周記10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節日。
早上,我們全家一大早的就起了床,然后去給姐姐拔牙。到了上午,我跟姐姐和媽媽去了超市,買了好吃的粽子、玉米、肉、涼菜......到了中午,媽媽把飯做好了,我們家就坐在一塊開始吃飯。今天的主食就是粽子,我們把粽子的皮撕開,那清香的氣味就開始變濃,咬一口下去,軟軟的,特別好吃!
吃完飯,我和媽媽午休了一個小時,就開著車出發博物館了!因為博物館有一個端午節的活動,所以幾天前,媽媽就報名參加了!
到了那里,我們簽了到,然后就找位置坐了下來。老師先給我們沒人發了一顆咸鴨蛋,看到這鴨蛋,我一下就想到了端午節的習俗之一,花鴨蛋。然后又發了水彩筆。然后就開始了,我拿起水彩筆,二話沒說的就畫了起來,我先拿深藍色打了個底,然后我想起了梵高的《星夜月》,就按著我腦海里的`樣子,把它畫了出來,可是畫的有點慢,我就沒拍上照,但是沒關系。但我見許多同學畫完之后都把鴨蛋吃了,看他們吃的樣子,我都想吃,但一看這是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就沒吃。隨后,老師又給每個人發了五彩繩,來驅蚊避邪。
然后我們就去參觀瓷器了,可是誰知道,我在參觀時,肚子咕咕的叫了起來,想想媽媽也沒帶吃的,我手里也就這一個蛋,我的肚子卻好餓,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我在垃圾桶旁邊,把這個蛋解決了,現在想想,我都想笑!
參觀完之后,我們就回家了!今天真是充實的一個端午節!
端午節周記11
今天是端午節,全國各地都在慶祝端午,紀念屈原!
一大早,奶奶就迫不及待的往菜市場趕去,回來的時候手上提著大袋小袋。我問奶奶這是準備做什么,奶奶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是食餅筒啦!”出于好奇,我就站在旁邊觀看起了奶奶做食餅筒的過程。 奶奶先把粉和上水,然后不停的攪均勻,三五分鐘就成了一個面團。揪出一小團的'面團糊在平底鍋上,就成了一張薄薄的餅皮。餅皮好了之后,接下來當然是做餅筒的餡料了。首先奶奶從籃子里拿出了好幾個雞蛋打在一起,然后仿佛做餅皮一樣把蛋糊成圓形的,然后放在案板上把蛋切成了長細的條。接下來就是炒面和土豆絲了。
奶奶的手藝特別好,在炒面的時候我都忍不住流口水。媽媽看見我這么喜歡,把每個菜都留了一點出來,我吃了個飽肚。就這樣, 奶奶做完這個菜后又開始忙活別的菜,直到中午才吵完所有的菜。
11點半的時候,奶奶終于要開始做食餅筒了,先是從每一盆菜里都拿出了一點菜來放在餅皮上,把餅皮撐得飽脹飽脹的。奶奶做了許多個,我和爸爸媽媽都很喜歡吃,一下子就解決掉了四五個。
我最喜歡過節日了,既可以放假還可以吃到美味的食物。我很喜歡吃食餅筒,央求奶奶晚上還繼續做給我吃,奶奶說晚上還有粽子等著大家一起吃呢。 今天不僅嘗到了美味的食餅筒,還知道了食餅筒的制作方法。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節周記12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從古到今有許多關于端午節的典故,如屈原,伍子胥等。
每到端午節,我家門上都會掛上一把菖蒲跟艾草,那是老媽買的,門口就飄著一股特殊的香味了。我搞不懂這是為什么,就去問老媽:“老媽,為什么要掛菖蒲跟艾草呢?”老媽摸摸我的頭說:“端午節有許多的傳說,其中就有說這一天是個惡日,有各種蚊蟲妖邪出現。艾草是用來除蟲的,它的香味能驅趕蚊蟲,菖蒲是用來避邪的,意寓著健康平安。而且干的艾草葉用來給你們洗澡可以保護皮膚哦!甭犃死蠇尩慕榻B,我才知道原來它們都是好東西呀。
在端午節的這一天,我家的`菜會特別豐富,老媽總會按照外婆家的風俗,給我找與“黃”字有關的菜:紅燒黃魚,涼拌黃瓜,蒸咸蛋黃……而爸爸也會親自下廚燒一盤大肉,里面有整個雞蛋跟大蒜。不管我們愛不愛吃,爸爸都要求我跟弟弟每一樣都吃一點。要是在老家過節,奶奶還會給我們的脖子上跟手上綁上由幾種顏色組成的彩線。
現在有許多國家都過起了端午節,韓國已向世界教科文組織申請了端午節。希望我們的傳統節日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
端午節周記13
端午節的那一天,一大早,家家戶戶便忙著包粽子。你看,我們家里也忙乎開了。媽媽把荷葉浸在鍋里,轉身后又去淘糯米,洗紅棗,切香腸,拌肉餡……過了一會兒,她轉過身來,掀開鍋蓋,一陣荷葉的清香撲鼻而來。于是,一番忙綠后。一大盆荷葉,幾小盆糯米,洗好的紅棗,切好的香腸,拌好的肉餡……圍著幾張小椅子,依次排開。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先選了三片荷葉,依次排開,再卷成圓錐體,一會兒放紅棗,一會兒放糯米,直到放滿而至。再把糯米用荷葉封起來,圈一圈,媽媽又敲了敲,還說:“糯米往下沉一沉,更好吃!”最后用繩子捆起來。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真漂亮呀!像個胖娃娃。
粽子全都包好了。媽媽煮了三四十分鐘。粽子出鍋了,整個家里都沉浸在清香之中。我迫不及待地選了一個我最喜歡的紅棗粽子。剝開以后,只見潔白的米團里仿佛鑲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我吃了一口餡子,味道,美極了,甜而不膩。
我愛端午節,愛端午節這濃濃的綜香。
端午節周記14
今天是端午節,我吃過早飯就要出去玩。我拿出羽毛球跟球拍,準備跟爸爸去打一場羽毛球。我們來到了大院的健身場上,爸爸站在左邊,我站在右邊,一場羽毛球賽就開始了。
先是由爸爸發球,爸爸發的球特別高,這不是有意的在刁難我嗎?我一蹦便把球回了過去,而爸爸出乎意料,所以他沒能把球接著。本想打我弱點的爸爸反讓我領先了一分,接著我發球,我就發到爸爸的反手位,結果爸爸又輸給了我。這樣你來我往的,比分緊緊咬著,我跟爸爸不分勝負。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就到了中午的時間,我們只好鳴鑼收兵。
我們剛一到家,飯桌上已經擺上了一盤粽子。我剝開竹葉,輕輕的咬了一口,“哇!好好吃呀!”我贊嘆道。里面白色的'糯米特別誘人,再加上里面的豆沙真是好吃極了!我聽爸爸說,端午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媽媽對我說:“屈原真是太偉大了!他的愛國精神鼓舞著世世代代的人們,吃粽子、劃龍舟的習俗也延續到了今天!蔽尹c了點頭。
這個端午節過得真有意義啊!
端午節周記15
端午佳節到了,我很興奮。今天我家要開始包粽子了。
一清早,媽媽就把包粽子的材料都準備好了。開始包粽子里,只見媽媽撿起四片粽葉疊在一起,用指頭一卷,就卷起一個像漏斗一樣的小斗,媽媽又用勺子挖了米跟棗包緊,又用另外一片粽葉裹在外面,用粽針固定好,一個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裹好所有的粽子就開始煮粽子了。媽媽把裹好的`粽子,一個個放進鍋里,加滿水,就開始燒火煮了,大概煮了一個多小時,聞到了粽子的清香,媽媽說粽子好了,可以吃了,我在一旁已經迫不及待地干咽口水。媽媽看到我那饞樣都笑得合不攏嘴。剝開一個粽子,雪白的米粒,紅紅的棗肉,狠狠地咬上一口,真是香甜!
端午佳節吃粽子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習俗,傳說在端午佳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詩篇,提出許多愛國主張,但楚王不采納。最后,楚國國土被侵占,他滿懷憤怒,跳江自盡,人們為了懷念他,崇敬他,在每年的那一天,就把粽子跟許多好吃的投到江里,就是為了不讓魚兒吃屈原的尸體呢。
今天,這個端午佳節我覺得過的很開心,真希望天天都是端午節。
【端午節周記】相關文章:
端午節周記06-12
【熱】端午節周記06-13
端午節周記【熱門】06-13
端午節周記【薦】06-13
端午節周記【精】06-13
端午節周記【推薦】06-13
【精】端午節周記06-13
【推薦】端午節周記06-13
【薦】端午節周記06-13
【熱門】端午節周記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