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正直自持,則外邪不能侵。"在木蘭以后的生活里,有好多時候兒她想起父親這句話來,這個道理竟成了她人生的指南,她從中獲得了人生的樂觀與勇氣。一個萬惡不能侵入的世界,自然是一個使人樂觀奮斗的美好世界,自然活在如此的一個世界的人會有勇氣,能奮斗,也能忍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林語堂的語錄49句,歡迎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1、在這樣的地方你不能不想到賦詩:在此地作詩人只需要心平氣和,凝神致志,然后將詩意融入自己的思想,而不是急于去尋章摘句。
2、讀書沒有合宜的時間和地點。一個人有讀書的心境時,隨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讀書。如果他知道讀書的樂趣,他無論在學校內或學校外,都會讀書,無論世界有沒有學校,也都會讀書。他甚至在最優良的學校里也可以讀書。
3、人生世上,他的問題不是拿什么做目的,或怎樣去實現這目的,而是怎樣去應付此生,怎樣消遣這五六十年天賦給他的光陰。他應該把生活加以調整,在生活中獲得最大的快樂,這個問題跟如何去享受周末那一天的快樂一樣實際,而不是形而上的問題。
4、塵世是惟一的天堂。我們都相信人總是要死的,我認為這種感覺是好的。它使我們清醒,使我們悲哀,也使某些人感到一種詩意。它使我們能夠堅定意志,去想辦法過一種合理的真實的生活,它使我們心中感到平靜。一個人心中有了那種接受最壞遭遇的準備,才能獲得真正的平靜。
5、從這時起就有許多外國讀者們都這樣的間著,到后來也知道了他是一個什么人。他的作品說明了他這個人。這本書則更能說明他是什么人。這里收著的文章,也許是最適合林語堂的才能的,當然毫無問題,他是一個有才能的人。這些文章代表了他的思想的鋒芒直刺的特質,它們都是他的才智的天賦的表現。
6、我還想起來,我十幾歲時的頭腦,常常想到別人想不到的事。在很早的時候,我就問上帝是否是無所不在,若是的話,那一定是"頭上三尺有神明"還有,為什么我們每逢吃飯前先要感謝上帝。我很早就推出了結論,那就是,雖然我們吃的米不見得是上帝賜予的,我們總是要謝謝那位原始的賜予者,就猶如在歷史有一段太平的歲月時,老百姓要感謝皇帝一樣。
7、縱使那是一本關于現實事情的書,親眼看見那些事情或親歷其境,和在書中讀到那些事情,其間也有不同的地方,因為在書本里所敘述的事情往往變成一片景象,而讀者也變成一個冷眼旁觀的人。所以,最好的讀物是那種能夠帶我們到這種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讀物,而不是那種僅在報告事情的始末的讀物。我認為人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閱讀報紙,并不是讀書,因為一般閱報者大抵只注意到事件發生或經過的情形的報告,完全沒有沉思默想的價值。
8、享受大自然不單是限于藝術和圖畫,顯現于我們眼前的大自然是整個的,它包括一切聲音/顏色/精神和氣氛。人則以了解生活的藝術家的資格去選擇大自然的精神,而使它和自己的精神融合起來。這是一切中國文人所共持刀態度。
9、我認為一個缺乏正氣的作家無論文筆多么燦爛,多么迷人,我們不可能真心仰慕他。
10、如果我自已可以自選做世界上作家之一的話,我頗愿做個安徒生。能夠寫女人魚的故事,想著那女人魚的思想,渴望著到了長大的時候到水面上來,那真是人類所感到的最深沉最美妙的快樂了。——《生活的藝術》
11、一本古書使讀者在心靈上和長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對,當他讀下去時,他便會想象到這位古作家是怎樣的形態和怎樣的一種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馬遷都表示這個意見。─《生活的藝術》
12、古教堂、舊式家具、版子很老的字典以及古版的書籍,我們是喜歡的,但大多數的人忘卻了老年人的美。這種美是值得我們欣賞,在生活是十分需要。我以為古老的東西,圓滿的東西,飽經世變的東西才是最美的東西。——《生活的藝術》
13、沒有女子的世界,必定沒有禮俗、宗教、傳統及社會階級。世上沒的天性守禮的男子,也沒的天性不守禮的女子。假定沒有女人,我們必不會居住千篇一律的弄堂,而必住在三角門窗八角澡盆的房屋,而且也不知飯廳與臥室之區別,有何意義。男子喜歡在臥室吃飯,在飯廳安眠的。——《金圣嘆之生理學》
14、你不知道落葉的歌是歡笑的歌唱,還是訣別的哀吟。因為這就是初秋的精神,就是平靜﹑智慧與成熟的精神,能夠以微笑面對悲哀,能夠贊賞那使人清醒的冷風——這就是秋之精神。
15、我爸爸常常告訴我,他曾親眼看見多少貧窮之家興起來,多少富貴之家衰下去,他告訴我說,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賴著金錢,人應當享受財富,也要隨時準備失去了財富時應當怎么過日子。—— 林語堂《京華煙云》
16、童年時,每年到斜溪和鼓浪嶼去的情形,令人畢生難忘。在斜溪,另一條河與這條河匯合,河水遂展寬,我們乃改乘正式家房船直到縣中大城漳州。到漳州視野突然開闊,船蜿蜒前行,兩岸群山或高或低,當時光景,至今猶在目前,與華北之童山濯濯,大為不同,樹木蔥蘢青翠,多果實,田園間農人牛畜耕作。荔枝,龍眼,朱欒等果樹,處處可見。巨榕枝柯伸展,濃陰如蓋,正好供人在下乘涼之用。冬季,橘樹開花,山間朱紅處處,爭鮮斗艷。
17、一個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個流浪者,經歷著流浪者的快樂、誘惑,和探險意念。
18、優雅不是標簽,而是實在的樂趣:一般人不能領略這個塵世生活的樂趣,那是因為他們不深愛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無聊。
19、看到秋天的云彩,原來生命別太擁擠,得空點。
20、人類是一種好奇的、夢想的、幽默的、任性的動物。
21、"讀書,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識見。
22、的生活也就是心靈的生活,這種力量形成的人的事業人品,與生而俱來,由生活之遭遇而顯示其形態。
23、夢想不論怎么模糊,總在我的心底,我的心永遠得不到安寧,直到它們一一成為現實。
24、蘇東坡知道弟弟的忠言大有道理,倘若他的氣質像子由那樣恬淡沉靜,他必然會樂于接受的。但是問題不是他如何向,而是他如何感,不是理性的問題,而是感性的問題。
25、理想的哲學家能夠了解女人的嫵媚而不流于粗鄙,能夠酷愛人生而不過度,能夠看見塵世的成功和失敗的空虛,能夠站在超越人生和脫離人生的地位,而不敵視人生。
26、人們經常存在這樣的觀念:"女娼"與"男盜"相提并論,女人群中的淘金者卻不可與男人中的銀行家同日而語。我認為這種觀點是極其錯誤的。因為盜賊無誤可賣,而淘金者有——她們的色相。
27、大自然本身永遠是一個療養院。它即使不能治愈別的疾病,但至少能治愈人類的自大狂癥。人類應被安置于適當的尺寸中,并須永遠被安置在大自然做背景的地位上,這就是中國山水畫中人物總被畫得極渺小的理由。——《生活的藝術》
28、豁達的人生觀,率真無偽的態度,加上爐火純青的技巧,再以輕松愉快的方式表達出來,這便是幽默。——《幽默大師》
29、心浮氣燥對心神有害。正在自持,則外邪不能侵。一個萬惡不能入侵的世界,自然是一個使人樂觀奮斗的美好世界,自然活在如此的一個世界的人會有勇氣,能奮斗,也能忍受。——林語堂《京華煙云》
30、失去人間美好的東西之人,才有福氣!蘇東坡能夠到處快樂滿足,就是因為他持這種幽默的看法。后來他被貶謫到中國本土之外的瓊崖海島,當地無醫無藥,他告訴朋友說:"每念京師無數人喪生于醫師之手,予頗自慶幸。"——林語堂《蘇東坡傳》
31、我們的國運正處在多事之秋﹐無論國家和個人的生命,都會達到一種彌漫著初秋精神的時期,翠綠夾著黃褐,悲哀夾著歡樂,希望夾著追憶。到了生命的這個時期,春日的純真已成追憶,夏日的繁茂余音裊裊,我們瞻望生命,問題已不在于如何成長,而在于如何真誠度日,不在于拼命奮門,而在于享受僅余的寶貴光陰,不在于如何浪費體力,而在于如何保存實力,準備過冬。自覺已到達某一境地,安下心來,找到自己追求的目標。也自覺有一些成就,比起往日的輝煌雖然顯得微不足道,卻值得珍惜,宛如一座失去夏日光彩的秋林,仍然保有耐寒的韌力。
32、塵世是惟一的天堂。我們都相信人總是要死的,我認為這種感覺是好的。它使我們清醒。
33、"何用之有?浪費每晚最寶貴的時光給一個什么都學不來的笨腦袋?就算多了一個這種人會讀會寫,對整個社會又有何益呢?"
34、如果我自我能夠自選做世界上作家之一的話,我頗愿做個安徒生。能夠寫美人魚(TheMermaid)的故事,想著那女生魚的思想,渴望著到了長大的時候到水面上來,那真是人類所感到的最深沉最美妙的愉悅了。
35、我以前說過,中國人對于愉悅概念是"溫暖飽滿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頓豐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覺的情景。一個中國詩人也曾說"腸滿誠好事;余者皆奢侈。"
36、人生是殘酷的,一個有著熱烈的慷慨的天性多情的人,也許容易受他的比較聰明的同伴之愚。那些天性慷慨的人,常常因慷慨而錯了主意,常常因對付仇敵過于寬大,或對于兄弟姐妹過于信任,而走了失著。……人生是嚴酷的,熱烈的心性不足以應付環境,熱情務必和智勇連結起來,方能避免環境的摧殘。
37、一個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個流浪者,經歷著流浪者的愉悅誘惑,和探險意念。旅行務必流浪式,否則便不成其為旅行。旅行的要點在于無職責無定時無來往信札無嚅嚅好問的鄰人無來客和無目的地。一個好的旅行家決不知道他往那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從何處而來。他甚至忘卻了自我的姓名。
38、要做作家,最要緊的,是要對人對四周的事物有興趣,要比別人有更深的感覺和了悟。要不然,誰要聽你的話?…我注意到你剛才在電車上,站在車廂后面,雨淋風吹,你那痛快的感受,全表露在你的臉上。你何不把那種感受寫下來?那種真的感覺如果能描寫出來,就是好文章。
39、人生譬如一出滑稽劇。有時還是做一個旁觀者,靜觀而微笑,勝如自身參與一份子。象一個清醒了的幻夢者,吾們的觀察人生,不是戴上隔夜夢景中的幻想的色彩,而是用較清明的眼力。吾們傾向于放棄不可捉摸的未來而同時把握住少數確定的事物,吾們所知道可以給予幸福于吾人者。吾們常常返求之于自然,以自然為真善美永久幸福的源泉。喪失了進步與國力,吾們還是很悠閑自得的生活著,軒窗敞啟,聽金蟬曼唱,微風落葉,愛籬菊之清芳,賞秋月之高朗,吾們便很感滿足。
40、搔癢是人生一大樂趣,搔癢會感覺到說不出的舒服,有時真是爽快極了,爽快得使你不自覺的搔個不休。那猶如最好的幽默之特性。它像是星星火花般的閃耀,然而卻又遍布彌漫著舒爽的氣息,使你無法將你的指頭按住某一行文字上指出那是它的所在,你只覺得舒爽,但卻不知道舒爽在哪里以及為什么舒服,而知希望作者一直繼續下去。
41、一個人如果抱著義務的意識去讀書,便不了解讀書的藝術。這種具有義務目的的讀書法,和一個參議員在演講之前閱讀文件和報告是相同的。這不是讀書,而是尋求業務上的報告和消息。所以,依黃山谷氏的說話,那種以修養個人外表的優雅和談吐的風味為目的的讀書,才是唯一值得嘉許的讀書法。這種外表的優雅顯然不是指身體上之美。
42、蘇東坡說:"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則忘其身,必不仕則忘其君。"這是孟子對孔夫子參政態度的概要結語。——林語堂《蘇東坡傳》
43、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林語堂
44、你只要說出你的真意,世界上似乎不會沒有與你同感的人。——林語堂
45、人的生活也就是心靈的生活,這種力量形成的人的事業人品,與生而俱來,由生活之遭遇而顯示其形態。——林語堂《蘇東坡傳》
46、誘惑,和探險意念。旅行必須流浪式,否則便不成其為旅行。旅行的要點在于無責任
47、女人經歷了婚姻才能了解男人。——林語堂《京華煙云》
48、生育小孩,鞠之育之,訓之誨之,以其自己的智慧誘導之以達成人,這種任務,在開明的社會里,無論誰何都決非為輕松的工作。——林語堂《吾國吾民》
49、讀書須有膽識,有眼光,有毅力。膽識二字拆不開,要有識必敢有自己意見,即使一時與前人不同亦不妨。前人能說得我服,是前人是,前人不能服我,是前人非。人心之不同如其面,要腳踏實地,不可舍己來云人。
【林語堂的語錄】相關文章:
林語堂的經典語錄01-29
林語堂經典語錄12-29
林語堂的語錄38句03-07
林語堂的語錄49條11-06
[合集]林語堂經典語錄05-17
林語堂的語錄48句09-23
林語堂的語錄65條09-21
林語堂的語錄49句01-27
林語堂的語錄29條04-05
林語堂的語錄45句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