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打飛靶"是張瑞敏用體育運動做的比喻:把市場的變化比喻成飛著的靶子,把握住市場機遇就是打中"飛靶"。飛靶,變幻不定,神秘莫測。要打好飛靶,除了要有過硬的基本功外,還得要有較強的預見性,你必須要能預見它飛向何處、在空中能停留多長時間,才能命中靶心。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張瑞敏的語錄74句,歡迎參考。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2、管理者要創造一個生氣勃勃、充滿活力的工作氛圍,激發員工的智慧,讓員工快樂地工作,激情地創造,從工作中感受到人生的意義,并使員工時時感受到領導的關懷,從而從心理上產生一種受到尊重的幸福感。
3、"以人為本"是企業現代化、國際化的必由之路。人是企業發展的主體,是企業的核心資源和競爭力源泉,發展要靠人,發展的目的也是為了人,企業管理應該最大限度地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
4、管理水平高超的領導,就能夠讓下屬在沒有領導的時候仍能夠正常工作。這種管理也是最有效率,最節省成本的。
5、終端是什么問題?企業的終端是市場,市場的終端是消費者,消費者的終端是對所購產品使用的感受,感受的終端是好產品、好服務他會稱道,不好的產品、不好的服務他會罵娘,也就是口碑了;口碑的終端是市場的或興或衰:這樣一來,就自然地反作用于產品、企業、企業員工、管理層后,直指總裁,表面是產品的質量問題,深層的還是領導層的問題。領導的重不重視質量,真抓還是假抓,真能耐還是假能耐,"試金石"概莫如此。
6、開發產品,只是開發市場的手段和過程。產品的最終落腳點還是市場。
7、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的到來,雖然會讓各國各地的聯系更加緊密,但并不是所有的國家或行業會因一些重要大國停滯發展而徘徊不前。
8、何謂有效供給?有效供給就是在市場供小于求的情況下,廠家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然后拿到市場上緩解供應壓力!這種供應就是有效的,因為可以緩解供小于求的情況;那么在"買方市場"占據主導地位的今天,有效供給就顯得比較困難;如何達到有效供給,不僅是一個改造與創新的話題,更是一個引導與超前的話題,還是一個企業創造市場的主題。
9、企業核心競爭力,應該說是眾說紛紜,但把"獲取用戶資源的能力"對等起來,不僅有幾分人文,更多了幾分回味。你的產品廣告再鋪天蓋地,用戶就是不領情,就是不回眸,就是不青睞,就說明你沒有那個能力,沒有能力哪來的魅力,沒有魅力哪來的吸引力,沒有吸引力,誰會要你!我感覺這一說法,不僅把枯燥的經濟學理論人格化了,而且更直白坦率了。
10、企業以人為上,一個企業的發展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體員工的行為。企業員工如果人人都在創造價值,創造高價值,那么肯定這個企業的競爭力就強。
11、人人都是創新的點,以點才能促面;就像根據地或者說是示范點一樣;一個個根據地連接起來,一個個示范點推廣起來,才會有革命的勝利,才會有產業規模的膨脹;革命勝利了,產業做作業者得到實惠了,人民才會擁護你,群眾才會說你好。
12、海爾每位員工的業績聯系著市場目標、訂單、效果、報酬;政界人士講究在其位,謀其政,展其志,得其所。
13、不解釋,不斗爭,埋頭苦干,埋頭大干。用行動和結果制止非議,是最好的反擊。
14、"想干與不想干"是有沒有責任感問題,是"德"的問題;"會干與不會十"是"才"的問題,但是不會干是被動的,是按照別人的要求去干;"能干與不能干"是創新的問題,即能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目標。
15、我們應該先找出自身的問題,而不是找借口來掩飾自己的問題!如果你有太多借口,一定是自己的問題。把借口消滅在過程里,才會有效果。
16、把社會人變成職業人、變成員工,流程是什么?流程就是位置、崗位。只有把社會人改造成崗位人,位置上的工作才不會出錯。紅軍戰士區別于民兵,就是在戰爭的洗禮中鍛煉、訓練出來的;把社會人變成崗位人也需要經過崗前培訓、崗位培訓和在崗培訓。
17、當生產的產品變成商品,進入家庭后就成了生活用品。這"三品"其實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在生產環節叫產品,在商貿流通領域中叫商品,進入家庭就叫用品,其實都是同一物品,所以,與用戶的距離基本是零距。經營者要永遠提醒自己記住這句話。
18、迅速反應,馬上行動。
19、滿足用戶需要,不僅得有共性通行的產品,還需要有個性符合個性要求的產品。當我們快樂的"單身漢"、"單身女",使用著"小小神童"再來理解這句話時,就可能更易理解了。達到了這樣的企業,應該說是在搞藝術,哪是在做企業;可惜的是會搞藝術的企業,很少很少。
20、企業是否具有危機意識,關系著企業應對環境變化的行動力,亦維系著組織的成長與創新。一個組織越是滿足于過去的成就,就越容易忽略競爭環境的變化,而喪失危機意識。越缺乏危機意識的組織其變革的意愿就越小、創新的動力就越不足,也就越可能在競爭的洪流中遭受挫敗。
21、管理,不是來源于經驗,不是來源于書本,而是來源于實踐,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是什么?實踐就是行動!
22、這是一個學歷、才能、水平、道德四個層面的問題。
23、市場是創新的目標。企業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而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而創新。創新可謂是海爾經驗的核心和精髓。海爾發展的每一步都伴隨著創新突破,伴隨著對自我的不斷否定和超越。在海爾人看來,昨天的成功有可能是明天的陷阱。創新的本質就是創造性破壞,必須不斷打破現有平衡,再建立一個新的不平衡,在不平衡的基礎上求得新的平衡。
24、因為想愛護,所以才監控;因為信任,所以才委以重任。
25、本土化設計、本土化制造、本土化營銷。
26、《孫子兵法》上有這樣一句話:"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勢也"。速度能使沉甸甸的石頭在水上漂起來。
27、在瞬息萬變的競爭環境中,不應先瞄準再射擊,而是先射擊后瞄準。這話聽起來似乎是瘋話,但也道出了一個真理:今天的企業做決策,最關鍵的是速度。總結海爾從發展之初到今天所取得的成功經驗,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速度制勝"。
28、放棄是一種習慣,一種典型失敗者的習慣。
29、你要有眼光,要看得更遠一些,眼光是用來看未來的。
30、你要改變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模式。你要改變你的壞習慣。
31、我們今天的不成功是因為我們的思考方式不成功。一個好的公式是:當你種植一個思考的種子,你就會有行動的收獲,當你把行動種植下去,你會有習慣的收獲,當你再把習慣種植下去,你就會有個性的收獲,當你再把個性種植下去,就會決定你的命運。
32、你要養成什么樣的心態呢?你要養成"三不","三多":不批評、不抱怨、不指責;多鼓勵、多表揚、多贊美。
33、我們象誰去學習呢?就是直接向成功人士學習!向有結果的人學習!
34、你要永遠學習積極正面的東西,不看,不聽那些消極,負面的東西。一旦你吸收了那些有毒的思想,它會腐蝕你的心靈和人生的。
35、"想干與不想干"是有沒有責任感問題,是"德"問題。
36、"會干與不會干"是"才"問題,但是不會干是被動的,是按照別人的要求去干。
37、能干與不能干是創新問題,即能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目標。
38、管理者第一,應是設計師;第二,應是牧師。
39、終端的問題就是領導的問題。看不出問題是最大的問題。重復出現的問題是作風上的問題。
40、做企業的往往做到一定程度,把這個企業看成兒子一樣,特別容易覺得自己什么都好,這樣不行。你把自己的企業擺在開放的系統里,就會看到非常多的問題,這是制定戰略非常重要的一個經驗。
41、企業家只有兩只眼睛不行,必須要有三只眼睛。要用一只眼睛盯住內部管理,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積極性;另一只眼睛盯住市場變化,策劃創新行為。第三只眼睛來盯住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以便抓住機遇,超前發展!
42、只有疲軟的企業,沒有疲軟的市場。
43、一旦你產生了一個簡單的堅定的想法,只要你不停地重復它,終會使之成為現實。提練堅持重復,這是你成功的法寶;持之以恒,最終會達到臨界值——通用電氣公司總裁韋爾奇。
44、要么不干,要干,就要爭第一;國門之內無名牌。
45、對在生活中有放棄習慣的人,有一句話一定要送給你:"成功者永不放棄,放棄者永不成功"。
46、人是要不斷學習的,你千萬不要把你的天賦潛能給埋沒了,一定要學習,一定要有一個空杯的心態。我們像誰去學習呢?就是直接向成功人士學習!
47、在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里,學習是你通向未來的唯一護照。在這樣一個速度,變化,危機的時代,你只有不斷的學習你才不會被這個時代所拋棄,一定要有學習,歸零的心態。
48、所有成功的企業必須有非常強烈的企業文化,用這個企業文化把所有人凝聚在一起。上百年的企業,不知道有多少東西都變化了,惟獨它的企業精神百年不變,這非常能夠說明問題。所以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精神,企業精神就是企業靈魂。
49、企業一旦站立到創新的浪尖上,維持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要持續創新。
50、干部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怕什么。
51、國內家電大連鎖商表現出強大的吞吐能力,由于其銷量非常大,國內家電制造企業往往要滿足大連鎖商的要求,離企業最本質的東西—顧客的需求卻越來越遠。
52、企業是人,文化是魂。
53、只有淡季的思想,沒有淡季的市場。——張瑞敏
54、優秀的產品是優秀的人干出來的。
55、在網上,信息不對稱的主動權到了用戶手里,企業唯一能做的就是跟上用戶點鼠標的速度。
56、把每位員工運營成立異的SBU并不時運營出高素質的人材的決定性要素就是管理者可否運營自我。
57、成為SBU的四個因素是:市場目的、市場訂單、市場結果、市場報答。
58、應戰目的起首要應戰自我。
59、不市場訂單的管理者就是不要辦理的管理者;不市場訂單的員工就是不干任務的員工,義務沒有正在員工身上,而在于管理者;不市場訂單的任務就是有效任務。
60、干部怕的就是沒有曉得本人怕甚么。
61、干部如何看待成績?要100%天落實義務,即"見數也睹人"的準繩。每一個1%的成績皆能夠轉化爲100%的義務,100%的責任人。
62、干部如何對市場?創與闖。既要立異、發明;又要有闖勁、沖勁。
63、干部的目的:做超等指導,即您的指導程度到達了可以讓上司正在不指導的時分仍可以一般任務。構成有生機的員工,有協力的構造。
64、企業中心競爭力就是獲得用戶資本的才能。
65、不是由于有些工作難以做到,咱們才得到了斗志,而是由于咱們得到了斗志,那些工作才難以做到。
66、企業開展的空間無限大,企業取用戶的間隔無限小。
67、員工同心,辦理存心,對用戶至心。
68、品質沒有打折、效勞沒有打折、諾言沒有打折。
69、監控就是保護,委任就是信賴。
70、看法立異就是目的立異,目的立異就是提出他人以為沒有能夠到達的目的,并用立異的方法完成它。
71、本能機能具名是事前不市場目的的具名,事前無人擔任的具名。用戶的具名才是無效的具名。
72、企業說到底就是人,辦理說到底就是借力。
73、漸進就是保守。以是運營理念立異,就要反漸進,必需一步到位。
74、解決無效管理,首先要在思想觀念上樹立以幾何級數去提高工作。
【張瑞敏的語錄】相關文章:
張瑞敏的語錄38條09-18
張瑞敏的語錄35句01-13
張瑞敏的語錄29條09-14
張瑞敏的語錄集合76條12-01
張瑞敏的語錄集錦40條12-13
張瑞敏的語錄集錦57句12-28
張瑞敏的語錄匯總59條10-07
2023年張瑞敏的語錄35條12-31
張瑞敏的語錄大匯總67句12-15
2023年張瑞敏的語錄匯編68句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