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每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我的習慣是隨便走走,好奇心驅使我去探尋這里的熱鬧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這途中,難免暫時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記起回住處的路線,否則便會感覺不踏實。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周國平的語錄49句,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在舞曲和歡笑聲中,我思索人生。在沉思和獨處中,我享受人生。
2、心中有完美,同時又把不完美作為人的命運承受下來,這就是哲人。
3、我從我的真朋友和假朋友那里抽身出來,回到了我自己。只有我自己。
4、也許,人是很難真正改變的,內核的東西早已形成,只是在不同的場景中呈現不同的形態,場景的變化反而證明了內核的堅固。
5、我相信,終年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人,是會對一草一木產生感情的,他會與它們熟識,交談,會惦記和關心它們。大自然使人活得更真實也更本質。
6、死亡是神秘的黑夜,生命如同黑夜里一朵小小的燭光。它燃燒,照耀,突然被一陣風吹滅;或者,逐漸暗淡,終于慢慢地熄滅。
7、也許,在天國里沒有黑夜,只有光明,所有的燭光其實并未熄滅,只是回到了那永恒的光明中?
8、在回憶的引導下,我們尋訪舊友,重游故地,企圖找回當年的感覺,然而徒勞。我們終于悵然發現,與時光一起消逝的不僅是我們的童年和青春,而且是由當年的人、樹木、房屋、街道、天空組成的一個完整的世界,其中也包括我們當年的愛和憂愁,感覺和心情,我們當年的整個心靈世界。
9、逝去的感情事件,無論痛苦還是歡樂,無論它們一度如何使我們激動不寧,隔開久遠的時間再看,都是美麗的。我們還會發現,痛苦和歡樂的差別并不像當初想象的那么大。歡樂的回憶夾著憂傷,痛苦的追念摻著甜蜜,兩者又都同樣令人惆悵。
10、可是,換一個角度看,我倒覺得,這個特點恰恰也是人的優點,它表明人天生就是一種浪漫的動物。對于人來說,一切享受若沒有想象力的參與,就不會是真正的享受。人的想象力總是要在單純的物之上添加一些別的價值,那添加的部分實際上就是精神價值。如果沒有追求的激情在事前鋪張,懷念的惆悵在事后演繹,直接的擁有必定是十分枯燥的。事實上,懷念和追求構成了我們的精神生活的基本內容。
11、如果根本的正義感受到觸犯,他戰斗起來必是義無反顧的。
12、真正的創造是不計較結果的,它是一個人的內在力量的自然而然的實現,本身即是享受。只要你的心靈是活潑的,敏銳的,只要你聽從這心靈的吩咐,去做能真正使它快樂的事,那么,不論你終于做成了什么事,也不論社會對你的成績怎樣評價,你都是擁有了一個創造的人生。
13、執著是惑,悲觀何嘗不是惑?因為看破紅塵而絕望、厭世乃至輕生,骨子里還是太執著,看不破,把紅塵看得太重。這就好像一個熱戀者急忙逃離不愛他的心上人一樣。真正的悟者則能夠從看破紅塵獲得一種眼光和睿智,使他身在紅塵也不被紅塵所惑,入世仍保持著超脫的心境。假定他是那個熱戀者,那么現在他已經從熱戀中解脫出來,對于不愛他的心上人既非苦苦糾纏,亦非遠遠躲避,而是可以平靜地和她見面了。
14、一天是很短的。早晨的計劃,晚上發現只完成很小一部分。一生也是很短的。年輕時的心愿,年老時發現只實現很小一部分。
15、凡活著的人,誰也擺脫不了人生這個大夢。即使看破人生,皈依佛門,那滅絕苦樂的涅槃境界仍是一個夢。不過,能夠明白這一點,不以覺者自居,也就算得上是覺者了。
16、精神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土地和天空,土地貢獻了來源和質料,天空則指示了目標和形式。比較起來,土地應該是第一位的。人來自泥土而歸于泥土,其實也是土地上的作物。土地是家,天空只是遼遠的風景。我甚至相信,古往今來哲人們對天空的沉思,那所謂形而上的關切,也只有在向土地的回歸之中,在一種萬物一體的親密感之中,方能獲得不言的解決。
17、生命是宇宙間的奇跡,它的來源神秘莫測。是進化的產物,還是上帝的創造?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你的心去感受這奇跡。于是,你便會懂得欣賞大自然中的生命現象,用它們的千姿百態豐富你的心胸。于是,你便會善待一切生命,從每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到一頭羚羊,一只昆蟲,一棵樹,從心底里產生萬物同源的親近感。于是,你便會懷有一種敬畏之心,敬畏生命,也敬畏創造生命的造物主,不管人們把它稱作神還是大自然。
18、"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明白這一道理的人可謂已經得道,堪稱智者了。多數人恰好相反,他們永遠自詡在為有益之事,永遠不知生之有涯。
19、在商場里,有的人總是朝人多的地方擠,去搶購大家都在買的東西,結果買了許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還為沒有買到另外許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而痛苦。那些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的人,就生活在同樣可悲的境況中。
20、也許,每一個人在生命中的某個階段是需要某種熱鬧的。那時候,飽漲的生命力需要向外奔突,去為自己尋找一條河道,確定一個流向。但是,一個人不能永遠停留在這個階段。托爾斯泰如此自述:"隨著年歲增長,我的生命越來越精神化了。"人們或許會把這解釋為衰老的征兆,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即使在老年時,托爾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齡人、甚至比許多年輕人更充滿生命力。毋寧說,唯有強大的生命才能逐步朝精神化的方向發展。
21、我們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
22、年輕的心靈本不該靜如止水,波瀾不起。世界是屬于年輕人的,趁著年輕到廣闊的世界上去闖蕩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經歷。
23、痛苦和歡樂是生命力的自我享受。最可悲的是生命力的乏弱,既無歡樂,也無痛苦。
24、世間無非兩種人最自信,無所不知者和一無所知者。
25、彈性是性格的張力。有彈性的女人,性格柔韌,伸縮自如。她善于妥協,也善于在妥協中巧妙地堅持。她不固執己見,但在不固執中自有一種主見。靈性是心靈的理解力。有靈性的女人天生慧質,善解人意,善悟事物的真諦。她極其單純,在單純中卻有一種驚人的深刻。
26、當一個孤獨尋找另一個孤獨時,便有了愛的欲望。可是,兩個孤獨到了一起就能夠擺脫孤獨了嗎?孤獨之不可消除,使愛成了永無止境的尋求。在這條無盡的道路上奔走的人,最終就會看破小愛的限度,而尋求大愛,或者——超越一切愛,而達于無愛。
27、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創造;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體驗。
28、自嘲就是居高臨下地看待自己的弱點。
29、聰明者嘲笑自己的失誤。
30、假如某人暗中對你做了壞事,你最好佯裝不知。否則,只會增加他對你的敵意。他因為推測到你會恨他而愈恨你了。
31、博學家一輩子說別人說過的話,天才則能說出自己的話,哪怕一輩子只說出一句,卻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是非他說不出來的。這是兩者的界限。
32、我們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無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個圣地,因為我們無法向別人甚至向自己說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樣的。然而,同樣的朝圣熱情使我們相信,也許存在著同一個圣地。作為有靈魂的存在物,人的偉大和悲壯盡在于此了。
33、歷史上有一些人才輩出的名門,但也有許多天才無家族史可尋。即使在優秀家族中,所能遺傳的也只是高智商,而非天才。天才的誕生是一個超越于家族的自然事件和文化事件,在自然事件這一面,毋寧說天才是人類許多世代之精華的遺傳,是廣闊范圍內無血緣關系的靈魂轉世,是鍾天地之靈秀的產物,是大自然偶一為之的杰作。
34、天才因其被誤解而成其偉大。這話可有三解:第一,越是獨特的天才,與常人越缺少共同之處,因而越是不被理解和易遭誤解。所以,誤解的程度適見出獨特和偉大的程度。第二,天才之被承認為偉大,必是在遭到普遍的誤解之后,人們接受了用自己的誤解改造過的這天才形象,于是承認其偉大——即承認其合自己的口味。第三,天才的豐富性和神秘性為世世代代的誤解留下了廣闊的余地,愈是偉大的天才愈是一個謎,愈能激起人們猜測他、從而誤解他的興趣。偉大與可誤解度成正比。
35、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在獨處時,我們從別人和事務中抽身出來,回到了自己。這時候,我們獨自面對自己和上帝,開始了與自己的心靈以及與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對話。
36、一個人只要不討厭自己,是不該怕無聊的。不讀別的書,正好仔細讀自己的靈魂這本書。
37、小說的情節是虛構的,但細節必定是真實的。
38、謊言重復十遍未必成為真理,真理重復十遍就肯定成為廢話。
39、說愛是一門藝術,那么,恰如其分的自愛便是一種素質,唯有具備這種素質的人才能成為愛的藝術家。
40、有真假之別。但是,真情也可能變化。懂得感情的人珍惜以往一切愛的經歷。
41、如果說愛是一門藝術,那么,恰如其分的自愛便是一種素質。
42、唯有具備這種素質的人才能成為愛的藝術家。
43、在自在競爭狀況,自然抉擇淘汰了劣者;在獨裁狀態,人工取舍淘汰了優者。惟有平庸者永遠幸免,有最持久的生命力。
44、不外,深入更在于,無論取得多大成功,也打消不了心坎儲藏的悲觀,因此終能以超脫的目光對待這成功。假如一種達觀能夠容易被外在的勝利消除,我敢判斷那不是悲觀,而只是浮淺的懊惱。
45、我甚至相信,人最接近上帝的時刻不是在上帝向人顯示奇跡的時候,而是在人認識到世上并無奇跡卻仍然對世界的美麗感到驚奇的時候。
46、沉默的原因有所不同:一位不讓說而不說,那是順從或者憤懣;因為不敢說而不說,那是畏怯或者怨恨;因為不便說而不說,那是禮貌或者虛偽;因為不該說而不說,那是審慎或者世故;因為不必說而不說,那是默契或者隔膜;因為不屑說而不說,那是驕傲或者超脫。
47、只有你愿意為之而死的東西,你才能夠藉之而生。
48、謊言重復十遍就成了真理,真理重復十遍就成了謊言。
49、守財奴的快樂并非來自財產的使用價值,而是來自所有權。所有權帶來的心理滿足遠遠超過所有物本身提供的生理滿足。一件一心盼望獲得的東西,未必要真到手,哪怕它被放到月球上,只要宣布它屬于我了,就會產生一種愚蠢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