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賞識中成長,在譴責中成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的嚴介和的語錄85條,歡迎閱讀。
1、對有明顯潛能的人才,因非品質的犯錯誤,可以不處分,而且提拔使用,迫使他不犯重復性的錯誤,并且加倍努力,立大功,補小過。
2、愛財的君子們取之有道呀!愛財的本來就是君子,不愛財的往往是小人。
3、企業家既是最優秀的,也是最苦難的;既是最可愛的,更是最可憐的。
4、"員工文化"為:勿忘在莒,守正出奇,方圓做人,萬眾歸一,不斷創新。
5、人生四大幸事就是,生得好,活得長,病得晚,死得快。像我就是生得好,現在就希望活得長,病得晚,死的時候痛痛快快的,不要拖來拖去的。
6、企業"三流"論:一流的企業做文化、做標準;二流的企業做品牌、做資本;三流的企業做產品、做項目。
7、損人利己還不是社會資源的浪費,損人不利己這不是社會資源的浪費嘛!凡是損人不利己的人最后必然損人又損己,如果損人利己的人是小人的話,那么損人不利己的人就是小人的平方和立方,還不如小人。
8、中國經濟已經從短缺走向過剩,必然從總量走向質量,從無序走向有序!
9、心態決定狀態,眼界決定境界,心胸決定格局。
10、硬功夫是"苦"出來的,不是"謀"出來的。
11、先"唯才是舉"后"大成在德"。
12、當好奴才,才能當好總裁。
13、對待孩子要像對待員工一樣。
14、做人做事講"理",處人處事講"情"。
15、第三個問題,企業與社會,就談才與德的問題,我們懂得才華是道德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沒有才華還有什么道德可言呢,如果只講德不講才,那不是無才便是德。講文憑更講水平,講職稱更講稱職,講閱歷更講能力,講資歷更講貢獻,講道德更講風格,因為道德相對是內在的,靜態的,風格恰恰是外在的,動態的,高尚的道德要通過良好的行為風格表現出來,道德才能夠彰顯,否則該講的不講,該做的不做,還不如損人利己的小人,因為他是損人不利己的小人中的小人。人們說損人不利己是小人,不道德的群體不如小人,小人是沒有浪費的。
16、總得講兩個感悟是有感而發。我做事的風格就是從小沒有認真聽課,也沒有認真做作業,老師不喜歡,父親告訴我,往往是老師喜歡的孩子都是后來給老師不喜歡孩子打工的,我就做老師不喜歡的孩子。講這點,就是成功與輝煌,輝煌與暗淡,英雄與平庸就是一步之遙,人世往往就是這么陰涼,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宏觀上要講政治,微觀上要懂感情,還有無形的要講明白。
17、腳下不能到達的地方,眼睛可以到達;眼睛不能到達的地方,心夢可以到達。
18、管理者的決策是這樣形成的:聽多數人的意見,和少數人商量,自己做決定。
19、一流企業做文化、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資本;三流企業做項目、產品。
20、噪諸葛亮事必躬親而后無能人,導致蜀國因諸葛亮興也因諸葛亮亡,太平洋建設集團也不能對我個人過于依賴。
21、企業家必須經歷過三千三萬:吃盡千辛萬苦,承受千委萬屈,經歷千風萬險。
22、既然上天讓我既智慧又能干,那又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成呢?
23、當我們承受委屈的時候,我覺得是應該的,誰叫我們比別人的承受能力要強呢!假如這個委屈給了普通的人,他有也許承受不起,也是不公平的。所以這個委屈給我們是公平的。
24、數據只看政府發布的。
25、偉大是熬出來的,小成靠朋友,大成靠敵人;小成靠苦難,大成靠災難。
26、用人之道:心胸(高管)、道德(中層)、才華(基層)。
27、唯有生活才是永恒的老師,助人為愉、聞過為樂才是成才、成功的必備品行。
28、寫中國企業管理的書,90%的都是不懂企業管理的。因為他沒做過企業,也沒有企業的高管經歷。他本人就不是企業家,沒有事瞎折騰,在那寫寫企業管理,到處去忽悠人。不要把企業管理的書看的太多,看多了有本事也變沒本事了。一堆正確的廢話。
29、一流的人物是當局者清,旁觀者迷。
30、學歷高的人喜歡怨天尤人,把那些學歷不如自己或沒有學歷的人的成功歸結為機會和冒險等偶然因素,其實這是錯誤的。仔細想想,他們要么有過人之處,要么付出的比常人更多。如果高學歷的人也像低學歷的人一樣去踏實、能上能下,那你將來就了不得,人家做加法你就做乘法,不一樣。
31、管理不可以越級管理,一層對一層負責,事無巨細、事必躬親的管理者,充其量都優秀不到哪里去。大事清楚一點,小事糊涂一點,對一個高尚的管理者,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應該是無處不在。
32、農民容易出領袖,漁民容易出團隊。蘇商是農民文化,浙商是漁民文化,所以浙商的團隊在中國是最棒的。
33、用嚴厲和冷酷來改正自己的缺點。
34、要想除掉曠野中的雜草,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在上面種莊稼。同樣,要想讓靈魂無紛擾,唯一的方法就是用你的行為成就美德。
35、做企業要讀懂決策科學。
36、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就像鮮奶,紙盒上貼著有效日期……如果時間到了,你還不更新所擁有的知識,你的職業生涯很快就要被腐蝕掉。
37、商業和市場就好像天空的鳥,飛過沒有留下痕跡,無法模仿。
38、歷史上說吃虧是福,其實是相對的。不是每個人吃虧都能是福德,要因人而吃虧。
39、一年不學習,你所擁有的全部知識就會折舊80%。
40、辛苦心更苦,不勞都累;辛苦心也苦,因勞而累;辛苦心不苦,勞而不累。
41、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
42、初學者的無知是獲得知識以前的無知,而博學者的無知是獲得知識以后的無知(這種無知更可怕,因為固執)。
43、感性無知性則盲,知性無感性則空。
44、作為老板,要想成就一流的企業,新年開頭就需要和團隊集思廣益討論出實現目標的具體方案:宏觀上定戰略,搭班子,帶隊伍;具體操作上:對外界文化做經營,對內部標準做管理,對下屬—厚侍做服務;需要補充的是,管理其實就是管人,對人才一定要任人唯賢,而舉賢不避親。
45、人說隔行如隔山,我不認同這個意見。懂人就行了,一流的企業老板懂人不一定要懂事,懂事那都是給人打工的,懂人才能是統治階級。
46、掌管25%的財富才是主人,掌管100%的股權不是主人,是仆人。
47、小勇,血氣所為;大勇,義理所發。
48、商學院要培養60%的職業經理人,30%的像溫州商人,10%的商業領袖。
49、學而優則商,商而優則仕。
50、成長階段很自信,應該如此;成熟階段很知足,不過如此。
51、既然勝券在握,那么接受挫折與嘲弄便猶如接受新的榮譽。
52、用平和和寬容來看到周圍的人事。
53、對話不在一個量級上,就構不成對話;交流不在一個層面上,就形不成交流。
54、一個真正的企業家,好比一棵參天大樹。分樹根、樹干和樹冠。根商是心、德、志。心地要善良,道德要高尚,志氣要遠大。這是一個人的根。然后是樹干,智商要過人,情商要超人,悟商要感人,苦商要動人。
55、我們的思想因經歷與壓力而成熟,意志因磨礪與柔韌而堅強,生命因體驗與躬行而延伸,人生因進取與舍得而精彩。
56、公與私,公的一半恰好是私的一半,所以公私向來都是一回事。私中有公,公中有私。
57、我們通過生活學到的東西,遠遠超過我們通過書本所學到得東西。書本告訴我們電路,生活告訴我們如何換燈泡;書本告訴我們如何做管理,生活告訴我們如何在復雜的環境中做管理;書本告訴我們如何尋找智慧,生活卻告訴我們,生活本身就是真正的智慧。
58、企業離開才,是不必談德的。
59、讀死書是害人,一開口就害人。
60、世界500強管理模式不能完全符合中國的國情,我們商學院為什么失敗,就是因為死套國外的制度化;完全用制度管人,這放在中國水土不符,貌合神離。本土企業要講無情的制度,有情的人性。宏觀:大事大非問題上既講制度,更講人性;微觀:只講制度,不講人性,只有這樣人性與制度相交叉,企業才能管理得好。
61、好的企業是最好的商學院。知識的培養或許是商學院的事情,但能力的培養是企業的責任。
62、硬功夫是"苦"出來的,不是"謀"出來的
63、用知識和技能來改善自己的生活。
64、發現人才比培養人才重要十倍一百倍。發現得好,稍加培養就出來了。哪怕不培養,他馬上也會出來。如果發現不好,怎么培養也是白培養。
65、從高山仰止起步,最終到山高人為峰,這個過程是選擇了高山就選擇了坎坷,選擇了執著就選擇了磨難,選擇了寧靜就選擇了孤獨。成功與失敗,輝煌與黯淡,英雄與狗熊往往都是一步之遙,可是確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如果自己是人物,就應該干下這人生的滿杯,去擔起事業的風雨!站著是座山,倒下是座碑!
66、"一流的領導,就應該不斷的炒自己的魷魚",為了集團的榮譽,用自己所有的善勇智勤,去培養你的下屬,引進比你強的人,讓別人替代你,讓自己完全被別人替代,自己炒自己的魷魚,最后,會因為你已被取代而以德加冕,繼續高升,更受重用。這既是對公司負責,也是對下屬交代,更是對自己后侍。
67、用人要疑,疑人要用;用中疑,疑中用
68、大成則德,小成則智。
69、做事越多,犯錯的機會越大,少做事或者不做事的則不會犯什么錯。所以即使一錯沒有,也是有過。
70、企業家要做到"常人吃不了的苦他能吃,常人承受不了的委屈他能承受,常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他必須去做,而且要做到盡善盡美"。
71、市場化程度低的產業是好產業。
72、在嚴介和的眼里,要盡最大可能去理解別人,還要盡最大可能理解"被人不理解"。企業家在社會上是演員是運動員。要讓導演滿意、讓觀眾滿意、讓裁判滿意。
73、追債三步:媒體(對方是有影響力的)、討債公司(對方是無賴)、上層建筑(對方有上層建筑)。
74、諸葛亮事必躬親而后無能人,導致蜀國因諸葛亮興也因諸葛亮亡,太平洋建設集團也不能對我個人過于依賴。
75、"高學歷都是給低學歷打工,理性的人都是給感性的人打工",從事基礎建設行業的嚴介和表示自己對有形的工程一竅不通,但他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論,"一流的管理者只管人不管事,二流的管理者既管人又管事,三流的管理者不管人只管事"。
76、嚴介和自評:嚴謹的張揚、內斂的霸氣。
77、公司的相對優勢:年收入;絕對優勢:年利潤。
78、在生活中,嚴介和崇尚"道德","以至誠為道,以至仁為德,"商人重利輕離別的時代已經過去,應該是忠孝兩全。"能做一個行業的領袖我感到非常滿足了。如果僅僅是要掙錢,人家會說你是包工頭,充其量也只是洋溢著泥土芬芳的人們,而把爛企業能做好,人們會說你從下里巴人到陽春白雪了。"
79、企業家要做"懶惰"的掌門人
80、嚴介和語:理論是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理念是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只有系統的理論經過反復實踐形成系統思想,最終才能升格而成系統理念。一流的企業家就是要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
81、讓部下擁有99%的權力
82、五講:講文憑更講水平;講職稱更講稱職;講閱歷更講能力;講資歷更講貢獻;講道德更講風格。道德是靜態、內在的,風格是外在的。喝酒考察風格,擲骰子考察智商。
83、我永遠不做資本玩家,只做實業。資產負債率要保持低水平,絕不超過30%。
84、作為并購國企的民營企業家,要做好車被砸、衣服被撕扯、自己被員工圍攻三天三夜而釋然的準備。
85、嚴介和覺得做企業心態要好,有人要捅你一刀,只要不捅心上就行,要有承受力。"我是用一種旅游的心態來做企業的,大步流星走去,終于完成以社會為己任、以企業為本位、創造財富、完善自我的社會使命,這是我做企業的心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