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只有在獲得控股權的情況下才會投資一家國有企業。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柳傳志的語錄65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企業成長猶如跑步,倘若一萬米有25圈,有的企業家為了得到眼光追逐,前5圈拼命發力領跑,力氣很快用完,5圈之后便退下來。
2、妥協也好,堅持也好,目的性一定要清楚,目的性清楚了,就會把握得好這個度。妥協不是目的,妥協是為了達到預定目的的一個手段。為了達到預定的目的,不懂這個手段,那就會出事。這兩個一定要剛柔并濟。
3、企業制定一個傳略目標不難。難的是兩點:一是目標的合理性和可能性;二是制定目標之后不為其他因素所動,能夠堅決地不管不顧地去做。
4、第一就是國際化的收入,國際化的利潤,有國際化的市場。第二,有國際化的人才,國際化的團隊。第三,有站在國際視野的戰略目標。我覺得能做到最后一條,就是當你把目標放在作為全球領先企業的時候,那就算是國際化的成功。——摘自柳傳志辭去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一職的微訪談
5、所謂貿工技路線,是在年,才明確提出來的。一開始,我們選擇的路就是:先做貿易,學會了解市場積累資金。實際上,我們是先摸索,后總結。走到一定程度,才回頭總結發現,原來走的是貿工技路線。
6、說來慚愧,我愛逛的商店除了書店就是食品店。這是因為饑餓給我們這代人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記得以前逢年過節,男人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到菜市場去買菜,要起大早在菜市場開門之前就排在前面,一開門就往里沖,以便在憑票定量供給的豬肉和雞蛋之外還能買到一只雞。
7、為了我們自己不摔跟頭,我們總得看人家為什么摔跟頭。
8、只有大小發動機都傾力投入,企業才能發展得更好。只有企業發展好了,反過來才能為大小發動機創造更大的舞臺。
9、往上走是代價、是風險,也可能是機會。
10、大環境改造不了,你就努力去改造小環境。小環境也改造不了,你就好好去適應環境,等待改造的機會。
11、要領導別人,先領導自己。
12、領導憑直覺行事,從經驗中學習。
13、領導成長來源于風險,沒失敗過,就沒成功。
14、折騰是檢驗人才的唯一標準。
15、我希望是強勢的CEO,弱勢的董事長。
16、產品靠信譽銷售,企業靠信譽生存。
17、無論理想多大,先把碗里的飯吃到嘴,階段性目標很重要。
18、你是誰,你的目標,你和環境的關系。
19、做企業是在演戲,投資是讓人看戲。
20、可以妥協的地方要妥協,該控制的地方絕不放棄。
21、企業怎么能活下來,我覺得還是要認真研究企業管理。怎么制訂戰略,怎么好好的執行戰略;怎么培養人,你的員工不愛打仗,沒有積極性,不會打仗,沒有能力,組織架構都不合理,這些問題,都是我們要好好研究的。大風浪來了,誰的能力強,誰就能活下來。
22、我如實跟大家說,我做人畫了三個圈,第一個把家里的人,跟我最要好的朋友,這一圈人護好;第二圈,聯想的員工,聯想的這一圈人,我有這個責任;再大一個圈才是更大的社會。當時間發生矛盾的時候,我非常明白的知道時間怎么擺,精力怎么擺,我實話實說。
23、一個公司里面如果沒有外邊的空降兵進來的話,那就會變得好像近親繁殖一樣。確實有很多新的東西你不了解,也不一定能打開局面,因此有空降兵是必須的。
24、做人第一要目標遠大,第二要意志堅定、第三要胸懷開闊、第四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
25、過去忙,壓力大,處理的都是重要而緊急的事情,或者是不重要但緊急的事情。
26、我非常希望有一天能看著都是年輕人在受累。
27、我自己認為是以我坦蕩的胸襟和奉獻的精神以及處理問題的果斷和堅決,注意反復溝通的方法,取得了香港合作者的信任和尊敬。
28、最初是科研人員,后來是企業工作者,現在是投資工作者,接下來希望自己的角色是一個愉快的老頭。
29、做領導的完全跟著業績的風向轉,那誰都會當領導。
30、國有企業的資本化改造,其實就是把鐵和銅變成金銀的過程。
31、投資的根本目的是幫助企業本身做好。
32、戰略制定:立意高,才可能制定出戰略。
33、我們現在只是小舢舨,出了海了,但是要非常小心地行駛。
34、誰也不愿找個接班人,能把事做大,但和前任關系不好。
35、只有在賽馬中才能識別好馬,才能發現千里馬。
36、我們翻過的是知識丘陵,你們要翻過的才是真正的險峰。
37、一個企業要是形成了宗派,這個企業就永遠沒有活力。
38、做事之前一定要想清楚。
39、當兩只雞一樣大的時候,人家肯定覺得你比他小;當你是火雞,人家是小雞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很大,人家會覺得咱們一樣大;只有當你是只鴕鳥的時候,別人才會承認你大。所以,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力量估計得過高。
40、年輕人的最終目標應該是成就一番事業。
41、其實一流的人才,就是一個善于總結的人。
42、有的人不是珍珠,不能像珍珠一樣閃閃發光,但他是一條線,能把那些珍珠串起來,做出一條光彩奪目的項鏈來。
43、先要看,看好了再去試。
44、孩子大,生起來就費勁。
45、無論風險投資還是并購投資,CEO的選擇重于行業選擇。(聯想投資的理念是"事在先,人為重。")——柳傳志
46、第一年根本談不上戰略。——柳傳志
47、我的退出是為了讓聯想集團發展得更好。——柳傳志
48、為了達到預定目標,要把最壞的情況想清楚,這樣才可能達到總目標。——柳傳志
49、無論風險投資還是并購投資,CEO的選擇重于行業選擇。 ——柳傳志
50、偏執也就是對目標的執著! ——柳傳志
51、為什么要用企劃,而不是ceo親歷親為?
52、鴕鳥理論:你想取得優勢,你就要比別人有非常明顯的優勢才行。所以,當我們還不是鴕鳥時候,說話口氣不要太大。
53、無論風險投資還是并購投資,CEO的選擇重于行業選擇。
54、我的退出是為了讓聯想集團發展得更好。——柳傳志
55、同樣是賣餡餅,也可以有立意很高的賣法,比如,通過賣餡餅,開連鎖店。
56、妥協也好,堅持也好,目的性一定要清楚,目的性清楚了,我相信就會把握得好這個度。妥協不是目的,妥協是為了達到預定目的的一個手段。我只怕大家為了達到預定的目的,不懂這個手段,那就會出事。這兩個一定要剛柔并濟,把握者本身還要有很高的政治智慧。——柳傳志
57、辦公司就是辦人。人才是利潤最高的商品,能夠經營好人才的企業才是最終的贏家。
58、說來慚愧,我愛逛的商店除了書店就是食品店。這是因為饑餓給我們這代人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記得以前逢年過節,男人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到菜市場去買菜,要起大早在菜市場開門之前就排在前面,一開門就往里沖,以便在憑票定量供給的豬肉和雞蛋之外還能買到一只雞。現在逛食品店,看見這么多好吃的東西,真是過癮當然是過眼癮,我已經進入了有豆沒牙的年齡,醫生和太太以保健為名,聯合起來努力遏制我解饞的快樂。當我看到人們用薪酬中相對不大的比例就能享受我們過去做夢也享受不著的美味,我真是高興。
59、妥協也好,堅持也好,目的性一定要清楚,目的性清楚了,我相信就會把握得好這個度。妥協不是目的,妥協是為了達到預定目的的一個手段。我只怕大家為了達到預定的目的,不懂這個手段,那就會出事。這兩個一定要剛柔并濟,把握者本身還要有很高的智慧。
60、(企業家的主要失敗原因)一是沒有把目標想清楚。有很多企業家做企業,做著做著就想向靠攏了,有心參與,結果卻把企業做死了;二是一些企業家拿了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侵犯了股東的,甚至是國家的利益;三是把長跑當成了短跑。企業成長猶如跑步,倘若一萬米有25圈,有的企業家為了得到眼光追逐,前5圈拼命發力領跑,力氣很快用完,5圈之后便退下來。
61、我創業的時候已經[xx]歲了,如果還是以前的環境,永遠不可能。第二是我和同事們集體努力,有一個高貴的目標,然后一起努力,才有了今天。
62、要有抱負,可是不要抱負化!
63、你(楊元慶)知道我的"大雞"和"小雞"的理論。你真的只有把本身熬煉成火雞那么大,小雞才肯認可你比他大。當你真像鴕鳥那么大時,小雞才會意服。只有贏得這種"心服",才具備了在同代人中做焦點的條件。
64、很難想象,一個企業既做電腦,又做房地產,還做投資,然后用同一套體系去舉辦人事建樹和鼓勵。讓這樣的企業與高度專業化的企業競爭,想取勝長短常堅苦的……多元化很是隱諱回收企業事業部的方法——由企業總部給各事業部擬定計謀,舉辦鼓勵。而采納子公司的形式就差異。子公司是獨立法人,可以有獨立的計謀體系、執行體系和文化建樹體系。
65、無論風險投資照舊并購投資,CEO的選擇重于行業選擇。(遐想投資的理念是"事在先,工錢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