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這就好比一樣東西明明是白的,卻讓我相信它是黑的,明明是長的卻說成是短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佛語的語錄36條,歡迎大家閱讀。
1、人生是一個人的旅途,關鍵在于選擇道路。因為,每條道路都有它通向的歸宿,選擇什么樣的道路,就會有什么樣的歸宿。道路光明,所以歸宿光明;道路黑暗,所以歸宿黑暗。你若珍重生命,就請擇善而從。人生中的痛苦與歡樂其實都是自己的選擇。
2、人生就是一個過程。剎那芳華,紅顏彈指老。人生如夢,醒時萬事空。人活著就是為了解決困難,這才是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苦難來襲時,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真正放下之后會發現:幸福,如此簡單——從生下來到死去,這中間的過程,就叫幸福。
3、淡之美,某種程度就是近乎古人所說的禪,而那些禪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實際上是在追求這種淡之美的境界。禪,說到底,其實,那就是一個淡字。人生在世,求淡之美,得禪趣,不亦樂乎。
4、惡業使我們無法主宰、調伏自己的心,這本身就是苦的例證。心念滋生出來的東西,必然具有苦的本質。——堪忍尊者
5、管理不是開口指揮他人,而是身體力行做好榜樣。
6、想快樂生活,需先學做人;學做人,應先懂得如何愛人。
7、能知理、惜理、守禮,就是光明磊落的人生。
8、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圣,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金剛經》
9、佛陀的教育不只是教我們如何了生脫死,更是教我們如何去包容人,不生計較。
10、[佛說]:百態之世存百態之人,人即有百態,世也便需百態,又何分苦海于岸,出世入世。人之生來,歷百難而成,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即需要百年而樹,便需歷百態而成百態,喜則喜矣,悲則悲矣,痛則痛矣,樂則樂矣,一味無欲便樹不了人,便失去了人的本氣。
11、學佛要有三心:直心、深心、大悲心。
12、"水"的柔弱自不必說,誰都能想象得到。然而"水滴穿石"的現象又印證了水的"剛強"超過堅硬的"石頭"。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原本"柔弱"的水變得如此"剛強"的呢?這里面蘊藏著一種巨大的力量,那就是——堅持!水的不懈堅持可以把石頭滴穿。也就是說,簡單的事情只要你能堅持不懈地去做,就能得到一個偉大的結果。
13、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后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14、我們的生活中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你隨時可能會被突如其來的變化擾 亂心情,所以與其隨波逐流,不如有意識地培養一些讓你快樂的習慣,隨時 幫助自己調整心情。如果我們感到可憐,很可能會一直感到可憐。快樂也許 只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活習慣。
15、把慈悲形象化,付諸具體的行動。
16、常保自我警惕的心,懂得如何做對的事,人生就不會后悔。
17、每個人都有自私的一面,這是人天性中的缺陷,但這并非無法彌補。我們應該時刻抱著這樣的態度:自己對別人的態度,就是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如果因為自私而拋棄別人,那別人也一定會拋棄我們。只有心底無私的人才有可能受到他人的尊敬,并且取得他人的信任與擁戴。一個想要改正自私心態的人,不妨多做些利他行為。一、關心和幫助他人,為他人排憂解難。二、盡自己所能地做一些慈善事業,如捐款或做志愿活動等。三、從讓座或借東西給他人這些小事情做起。四、與人分享自己所擁有的,使自己的價值最大化。
18、有智之人若遇惡罵,當作是念:是罵詈字,不一時生,初字出時,后字未生,后字生已,初字復滅。若不一時,云何是罵?直是風聲,我云何瞋?我今此身,五陰和合,……如是和合,念念不停,若不停住,誰當受罵?然彼罵者,即是風氣。風亦二種:有內,有外。我于外風都不生瞋,云何于內而生瞋也?世間罵者亦有二種:一者實,二者虛。若說實者,實何所瞋?若說虛者,虛自得罵,無預我事,我何緣瞋?若我瞋者,我自作惡。
19、有眾生相即有眾生見。
20、這些不良的想法和習慣漸漸地捆綁住你,讓你陷入缺乏信心的泥沼里無力自拔,久而久之,你就失去了勇氣,于是慢慢沉淪,安于囚籠中。此時,只有你走出囚籠,不再抱怨和詛咒,幸福才會溫柔地擁抱你。
21、大干一粟未為寬,打破娘生赤肉團;萬法本閑人自鬧,更從何處覓心安?——八指頭陀
22、禪的方法是:認識自我、肯定自我,然后粉碎自我,才是悟境的現前。
23、妄息心空,真知自現。
24、我們的失敗,有時和素質無關,而是在困境中缺少韌性,堅持成了我們最長的短板。但凡成功者,并非都是出類拔萃,而是他們相信勤能補拙,只要忍受了、挺住了,成功早晚會露出真相。如果你的心是喜悅的,那么,你做什么都是喜悅的,有時候決定我們心情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25、為諸眾生除無利益,是名大慈;欲與眾生無量利樂,是名大悲;于諸眾生心生歡喜,是名大喜;自舍己樂,施與他人,是名大舍。——《涅盤經·梵行品》
26、快樂的人生是從接受缺憾開始的,接受一個不那么完美的自己,學會說:我不再需要什么,我很滿意。不要以為我們修行的目的是為了掌握更多的才藝技能,從而成為一個更美麗、更圓熟、更富有、更令眾人羨慕的人。不是這樣的。很多時候,我們恰恰需要做減法。心思單純,生活簡單就很好。
27、過去我們沒有修好大慈大悲,更沒有修好六度,所以我們剩下的生命中一定要好好修三主要道。
28、不為雞毛蒜皮的事情而斤斤計較。不執于苦時,苦就漸漸遠了。不執于樂時,樂就漸漸近了。明心了了,給世界一個微笑,一份善意,一份擔待,一份寬容!心寬了,路就寬了。趁歲月安好,種上一片福田,趁陽光溫暖,播撒福報的種子,就讓所有的相遇都是生命中沒有遺憾的永恒。
29、世間有情眾生,本能上都想離苦得樂。
30、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31、緣從心起,緣亦從心滅,是非對錯、善惡悲喜,都是從心生起的幻化。
32、一個人與人相處,不論任何的譏嫌、誤會、過失,都要以寬大的心來包容,如大海之容納百川,泰山之不辭土壤。
33、一、心如鏡,雖外景不斷變化,鏡面卻不會轉動,這就是一顆平常心,能夠景轉而心不轉。二、用寧靜的心態觀大地眾生相,聽眾生之心聲。
34、愉快的生活,這是人生的基本要求,如果生活過得不快樂,人生所為何來?所以我們要活下去,就要愉愉快快的生活,能夠活得快樂,活得自在,活得尊嚴,活得平安,這就是生命的價值。
35、言若離相,言亦名解脫;默若著相,默即是系縛。離心者,非是遠離于心,但使不著心相。
36、以精進力,身無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