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要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加強高層次創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實用技術人才等方面人才隊伍建設,更大規模、更有成效地培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急需人才。下面是小編搜索整理的人才工作的語錄36句,歡迎閱讀。
1、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
2、人材者,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
3、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
4、為政之要,在于用人。
5、人才為興邦之本,人才乃成事之基。
6、政無大小,以得人為重。
7、木有所養,則根本固而枝葉茂,棟梁之材成15.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
8、人才是第一資源。古往今來,人才都是富國之本、興邦大計。
9、要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向用人主體放權,為人才松綁,讓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充分迸發,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盡展其長。
10、要堅持五湖四海廣攬人才,在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上有突破,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創新人才培養支持機制,構建更加開放的引才機制,全面提升人才服務水平,讓各類人才各盡其用、各展其才。
11、不拒眾流,方為江海。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信息社會化所帶來的商品流、信息流、技術流、人才流、文化流,如長江之水,擋也擋不住。一個國家對外開放,必須首先推進人的對外開放,特別是人才的對外開放。如果人思想禁錮、心胸封閉,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對外開放。因此,對外開放要著眼于人、著力于人,推動人們在眼界上、思想上、知識上、技術上走向開放,通過學習和應用世界先進知識和技術,進而不斷把整個對外開放提高到新的水平。
12、要發揮人才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的引領作用,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
13、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下大功夫、下大本錢,不唯地域引進人才,不求所有開發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提高全球配置人才資源能力。
14、要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向用人主體放權,為人才松綁,讓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充分迸發。
15、要讓創新人才得到合理回報,既用事業激發其創新勇氣和毅力,也要重視必要的物質激勵,使他們"名利雙收",對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求全責備,不論資排輩,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
16、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主要目標,努力建設規模宏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
17、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作用導向,自覺服務發展大局,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聚焦重大戰略,科學謀劃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促進人才規模、質量和結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相協調,實現人才發展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相融合。
18、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戰略視野,充分利用國內國際人才資源,樹立全球視野和戰略眼光,實行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讓各類人才各得其所,讓各路高賢大展其長。
19、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科學方法,堅持從實際出發,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堅持實事求是,分類施策,不斷增強人才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0、人才興,事業旺。讓我們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遠的戰略眼界,更寬的全局胸襟,更實的工作作風,全面加強人才工作,促進人才興政、事業發展的新局面,為實現XX建設發展戰略和發展愿景作出我們應有的、新的、更大貢獻。
21、要深刻領會會議精神,突出問題導向,切實增強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切實改進方法,注重工作實效,確保人才工作的總體部署和要求落到實處;加強組織領導,搞好統籌協調,不斷增強抓好人才工作的合力。
22、圍繞推動區域經濟跨越式發展,大力實施人才強區戰略,注重人才工作的頂層設計,強化組織領導,健全體制機制、加大資金投入、搭建載體平臺,各方面人才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23、想要推動全市各領域的發展,就必須著眼人才發展瓶頸,高起點謀劃、高質量推動,培養造就一支能夠引領和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24、要著力營造良好人才發展環境,不斷完善人才激勵機制,搭建干事創業平臺,積極培育尊重人才、見賢思齊、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和創新文化,加強優秀人才先進事跡宣傳報道,讓尚賢重才蔚然成風。
25、要努力營造舒適溫馨的工作環境,讓各類人才都受到尊重,有強烈的歸屬感和自豪感,使人才真正能留得下來、干得下去。
26、要樹立鮮明政策導向,鼓勵和引導人才向脫貧攻堅和基層一線流動。
27、要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堅持人才工作的正確方向,黨政主要領導對人才工作要親自掛帥、一抓到底,做到"一把手"抓"第一資源"。
28、要凝聚人才工作強大合力,按照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辦法要求,將責任扛在肩上、將工作抓在手里,抓好人才隊伍建設,推動形成統分結合、上下聯動、協作高效、整體推進的人才工作運行機制。
29、人才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生態的競爭。全面落實人才強省工作導向,最根本最關鍵的是要打造人才生態最優省,就是要著力打造平安和諧、誠信友善的社會環境,尊重人才、見賢思齊的人文環境,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工作環境,待遇恰當、無后顧之憂的生活環境,山清水秀、宜居宜業的自然環境,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制度環境,開明清廉、干凈干事的政治環境。
30、要進一步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以更加寬廣的胸懷抓人才工作,在放權松綁上有新的突破,處理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不斷提高人才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水平,為"兩個高水平"建設提供強有力人才支撐。
31、要強化工作自覺,加快編制創新目錄和引才目錄,繪制特色產業地圖和特色人才地圖,不唯地域引進人才,不求所有開發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著力打造人才生態最優省份。
32、要把人才工作擺上重要位置,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不斷推進體制機制改革,著力優化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敬才愛才的社會環境,切實激發各類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全市人才工作呈現出良好局面。
33、要強化責任落實,進一步增強工作主動性,把握工作進度,量化工作節點,形成群策群力、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推動我市人才工作取得新的更大進展。
34、要強化"精準引才"理念,拓展人才開發渠道。緊扣遼源創新轉型發展需求,圍繞產業發展引才,圍繞推進雙創引才,圍繞社會需求引才,放寬視野、主動出擊,實施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引才戰略,更好地儲備一批遼源發展急需的優質人才。
35、組織部門要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各成員單位要各司其職,形成工作合力;樹立創新意識,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注重宣傳引導,營造良好的人才工作環境。
36、要強化"人才生態"理念,厚植人才成長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