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句>語錄>周國平的語錄74條
周國平的語錄74條
更新時間:2024-02-09 13:57:20
  • 相關推薦
有關周國平的語錄大匯總74條

  一個人的道德素質也是更多地取決于人生智慧而非意識形態。所以,在不同的意識形態集團中,都有君子和小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周國平的語錄74條,希望大家喜歡。

1、年輕人沒有什么可回憶,于是就展望。老年人沒有什么可展望,于是就回憶。

2、智慧不是一種才能,而是一種人生覺悟,一種開闊的胸懷和眼光。一個人在社會上也許成功,也許失敗,如果他是智慧的,他就不會把這些看得太重要,而能夠站在人世間一切成敗之上,以這種方式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

3、對于現代人來說,適時回到某種單純的動物狀態,既是珍貴的幸福,也是有效的凈化。

4、每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我的習慣是隨便走走,好奇心驅使我去探尋這里的熱鬧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這途中,難免暫時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記起回住處的路線,否則便會感覺不踏實。

5、聽到自己的孩子頭一回清清楚楚地喊你一聲"爸爸",這感覺是異乎尋常的。這是"造物主"借孩子之口對你的父親資格的確認,面對這個清純的時刻,再輝煌的加冕也黯然失色了。我心里甜得發緊,明白自己獲此寵賞實屬非分。

6、無聊者自厭寂寞者自憐孤獨者自足庸人無聊天才孤獨人人都有寂寞的時光。

7、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重感情就難免會軟弱,求完美就難免有遺憾。也許,寬容自己這一點軟弱,我們就能堅持;接受人生這一點遺憾,我們就能平靜。

8、在人類一切事業中,情感都是原動力,而理智則有時是制動器,有時是執行者。或者說,情感提供原材料,理智則做出取舍,進行加工。世上決不存在單憑理智就能夠成就的事業。

9、死亡不是一個思考的對象。當我們自以為在思考死亡的時候,我們實際上所做的事情不是思考,而是別的,例如期望、相信、假設、想像、類比等等。

10、真正成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上有許多人,你可以說他是隨便什么東西,例如是一種職業,一種身份,一個角色,惟獨不是他自己。如果一個人總是按照別人的意見生活,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總是為外在的事務忙碌,沒有自己的內心生活,那么,說他不是他自己就一點兒也沒有冤枉他。因為確確實實,從他的頭腦到他的心靈,你在其中已經找不到絲毫真正屬于他自己的東西了,他只是別人的一個影子和事務的一架機器罷了。

11、第一種夢,它的內容是實際的,譬如說,夢想升官發財,夢想娶一個傾國傾城的美人,夢想得諾貝爾獎金,等等。對于這些夢,弗洛伊德的定義是適用的:夢是未實現的愿望的替代。未實現不等于不可能實現,世上的確有人升了官發了財,娶了美人,得了諾貝爾獎金。這種夢的價值取決于是否變成現實,如果不能,我們就說它是不切實際的夢想。

12、我把第一種夢稱做物質的夢,把第二種夢稱做精神的夢。不能說做第一種夢的人庸俗,但是,如果一個人只做物質的夢,從不做精神的夢,說他庸俗就不算冤枉。如果整個人類只夢見黃金而從不夢見天堂,則即使夢想成真,也只是生活在鋪滿金子的地獄里而已。

13、如果說教育即生長,那么,教育機構和教育者的使命就是為生長提供最好的環境。

14、在人的一生中,童年似乎是最不起眼的。大人們都在做正經事,孩子們卻只是在玩耍,在夢想,仿佛在無所事事中揮霍著寶貴的光陰。可是,這似乎最不起眼的童年其實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季節。粗心的大人看不見,在每一個看似懵懂的孩子身上,都有一個靈魂在朝著某種形態生成。

15、今日教師隊伍的素質不容樂觀。羅素說,教師愛學生應該勝于愛國家和教會。針對今日的情況,我要補充一句:更應該勝于愛金錢和名利。我的擔心是,今日的學生在將來回憶自己的人生歲月時,腦中不再會出現值得感念的老師形象。

16、所以,花開時節,最重要的是提供和吸取充足的精神營養。

17、在今日中國,誰引領著大眾閱讀趣味的走向?當然是媒體,而在媒體背后的則是出版商。在這個大眾媒體時代,無人能改變這一點,因此我們只能問責媒體,要求它負起正確引導的責任。

18、什么是誠信呢?就是在與人打交道時,仿佛如此說:我要把我的真實想法告訴你,并且一定會對它負責。這就是誠實和守信用。

19、世上每一個人都出生在某一個世紀,他也許長壽,也許短命,也許幸福,也許不幸,這取決于別的因素,與他是否親眼看見世紀之交完全無關。

20、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

21、決定一種活動是否創造的關鍵在于有無靈魂的真正參與。一個畫匠畫了一幅毫無靈感的畫,一個學究寫了一本人云亦云的書,他們都不是在創造。相反,如果你真正陶醉于一片風景、一首詩、一段樂曲的美,如果你對某個問題形成了你的獨特的見解,那么你就是在創造。

22、那人對你做了一件不義的事,你為此痛苦了,這完全可以理解,但請適可而止。你想一想,世上有不義的人,這是你無法改變的,為你不能支配的別人的品德而痛苦是不理智的。你還想一想,不義的人一定會做不義的事,只是這一件不義的事碰巧落在你頭上罷了。你這樣想,就會超越個人恩怨的低水平,把你的遭遇當作借以認識人性和社會的材料,在與不義作斗爭時你的心境也會光明磊落得多。

23、健康的心理來自智慧的頭腦。現代人易患心理疾病,病根多半在想不明白人生的根本道理,于是就看不開生活中的小事。倘若想明白了,哪有看不開之理?

24、對于自己的經歷應該采取這樣的態度:一是盡可能地誠實,正視自己的任何經歷,尤其是不愉快的經歷,把經歷當作人生的寶貴財富;二是盡可能地超脫,從自己的經歷中跳出來,站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上看它們,把經歷當作認識人性的標本。

25、執著是惑,悲觀何嘗不是惑?因為看破紅塵而絕望、厭世乃至輕生,骨子里還是太執著,看不破,把紅塵看得太重。這就好像一個熱戀者急忙逃離不愛他的心上人一樣。真正的悟者則能夠從看破紅塵獲得一種眼光和睿智,使他身在紅塵也不被紅塵所惑,入世仍保持著超脫的心境。假定他是那個熱戀者,那么現在他已經從熱戀中解脫出來,對于不愛他的心上人既非苦苦糾纏,亦非遠遠躲避,而是可以平靜地和她見面了。

26、人是很難真正改變的,內核的東西早已形成,只是在不同的場景中呈現不同的形態,場景的變化反而證明了內核的堅固。

27、為什么活著?由于生命本身并無目的,這個問題必然會悄悄地轉化為另一個問題:怎樣活著?我們為生命設置的目的,包括上帝、藝術、事業、愛情等等,實際上都只是我們用以度過無目的的生命的手段而已,而生命本身則成了目的。

28、敏感與遲鈍殊途同歸。前者對人生看得太透,后者對人生看得太淺,兩者得出相同的結論:人生沒有意思。

29、在具體的人生中,每一個人對于意義問題的真實答案很可能不是來自他的理論思考,而是來自他的生活實踐,具有事實的單純性。

30、至于我,我將永遠困惑,也永遠尋找。困惑是我的誠實,尋找是我的勇敢。

31、另一方面,對于一顆有接受力的心靈來說,沒有一樣東西會真正失去。

32、人與人之間有同情,有仁義,有愛。所以,世上有克己助人的慈悲和舍己救人的豪俠。但是,每一個人終究是一個生物學上和心理學上的個體,最切己的痛癢唯有自己能最真切地感知。在這個意義上,對于每一個人來說,他最關心的還是他自己,世上最關心他的也還是他自己。要別人比他自己更關心他,要別人比關心每人自己更關心他,都是違背作為個體的生物學和心理學特性的。結論是:每個人都應該自立。

33、一是看他有沒有自己的真興趣,亦即自己安身立命的事業,他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感到內在的愉快和充實。如果有,便表明他正在實現"自我",這個"自我"是指他的個性,每個人獨特的生命價值。

34、能否和自己做朋友,關鍵在于有沒有一個更高的自我,這個自我以理性的態度關愛著那個在世上奮斗的自我。理性的關愛,這正是友誼的特征。有的人不愛自己,一味自怨,仿佛自己的仇人。有的人愛自己而沒有理性,一味自戀,儼然自己的情人。在這兩種場合,更高的自我都是缺席的。

35、在觀賞者眼中,再美的花也只是花而已。唯有當觀賞停止、交流和傾聽開始之時,花兒才會對你顯靈和傾談。

36、生命是宇宙間的奇跡,它的來源神秘莫測。是進化的產物,還是上帝的創造?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你的心去感受這奇跡。于是,你便會懂得欣賞大自然中的生命現象,用它們的千姿百態豐富你的心胸。于是,你便會善待一切生命,從每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到一頭羚羊,一只昆蟲,一棵樹,從心底里產生萬物同源的親近感。于是,你便會懷有一種敬畏之心,敬畏生命,也敬畏創造生命的造物主,不管人們把它稱作神還是大自然。

37、人生的意義,在世俗層次上即幸福,在社會層次上即道德,在超越層次上即信仰,皆取決于對生命的態度。

38、在市聲塵囂之中,生命的聲音已經久被遮蔽,無人理會。

39、生命所需要的,無非空氣、陽光、健康、營養、繁衍,千古如斯,古老而平凡。但是,驕傲的人啊,拋開你的虛榮心和野心吧,你就會知道,這些最簡單的享受才是最醇美的。

40、意識形態和人生智慧是兩回事,前者屬于頭腦,后者屬于心靈。人與人之間能否默契,并不取決于意識形態的認同,而是取決于人生智慧的相通。

41、知識關心人的限度之內的事,智慧關心人的限度之外的事。

42、在海邊,有人弄潮,有人嬉水,有人拾貝殼,有人聚在一起高談闊論,而我不妨找一個安靜的角落獨自坐著。是的,一個角落——在無邊無際的大海邊,哪里找不到這樣一個角落呢——但我看到的卻是整個大海,也許比那些熱鬧地聚玩的人看得更加完整。

43、在商場里,有的人總是朝人多的地方擠,去搶購大家都在買的東西,結果買了許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還為沒有買到另外許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而痛苦。那些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的人,就生活在同樣可悲的境況中。

44、孤獨源于愛,無愛的人不會孤獨。也許孤獨是愛最意味深長的贈品,受此贈禮的人從此學會了愛自己,也學會了理解別的孤獨的靈魂和深藏于它們之中的深邃的愛,從而為自己建立了一個珍貴的精神世界。

45、人都是平庸一輩子,崇高一瞬間。

46、在最內在的精神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愛并不能消除這種孤獨,但正因為由己及人地領悟到了別人的孤獨,我們內心才會對別人充滿最誠摯的愛。

47、你做一項工作只是為了謀生對它并不喜歡,這項工作就只是你的職業。你做一項工作只是因為喜歡,并不在乎它能否帶來利益,這項工作就是你的事業。最理想的是事業和職業一致,做喜歡的事并能以之謀生。其次好的是二者分離,業余做喜歡的事。最糟糕的是根本沒有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

48、在我看來,即使是出自內心需要的匆忙也并不可取。無論多么熱愛自己的事業,也無論多么愛一個人,你都應該為自己保留一個開闊的心靈空間,一種內在的從容和悠閑!

49、當一個孤獨尋找另一個孤獨時,便有了愛的欲望。可是,兩個孤獨到了一起就能夠擺脫孤獨了嗎?孤獨之不可消除,使愛成了永無止境的尋求。在這條無盡的道路上奔走的人,最終就會看破小愛的限度,而尋求大愛,或者——超越一切愛,而達于無愛。

50、每一個人降生到這個世界上來,一定有一個對于他最適宜的位置,只等他有一天來認領。一個位置對于他是否最適宜,應該去問自己的生命和靈魂,看它們是否感到快樂。

51、丑角也許比英雄更知人生的辛酸。

52、學會烹調,能燒幾樣好菜。重要的不是手藝本身,而是從中體會日常生活的情趣。

53、我們終于發現,忍受不可忍受的災難是人類的命運,接著我們又發現,只要咬牙忍受,世上并無不可忍受的災難。

54、不論是誰,不論他(她)多么癡情或多么崇高,如果他的愛長期沒有回報,始終不被愛,他的愛是堅持不下去的。

55、久住城市,偶爾來到僻靜的山谷湖畔,面對連綿起伏的山和浩淼無際的水,會感到一種解脫和自由。然而我想,倘若在此定居,與世隔絕,心境也許就會變化。盡管看到的還是同樣的山水景物,所感到的卻不是自由,而是限制了。

56、一般而言,天才晚年的作品是更空靈、更超脫、更形而上的,那時候他們的靈魂已經抵達天國的門口,人間的好惡和批評與他們無關了。

57、我與成功無緣,因為我永遠對自己沒有把握,——對別人也沒有。

58、對于每一個人來說,不厭煩自己是一個起碼要求。一個連自己也不愛的人,我敢斷定他對于別人也是不會有多少價值的,他不可能有高質量的社會交往。他跑到別人那里去,對于別人只是一個打擾,一種侵犯。

59、從心理學的觀點看,人之需要獨處,是為了進行內在的整合。所謂整合,就是把新的經驗放到內在記憶中的某個恰當位置上。唯有經過這一整合的過程,外來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為一個既獨立又生長著的系統。所以,有無獨處的能力,關系到一個人能否真正形成一個相對自足的內心世界,而這又會進而影響到他與外部世界的關系。

60、在愛情上得隴望蜀的人的確不是愛情信徒,而往往是些風月領袖。

61、誰的經歷不是平凡而又平凡?內心經歷的不同才在人與人之間鋪設了巨大的鴻溝。

62、最深邃的愛都是"見人羞,驚人問,怕人知"的,因為一旦公開,就會走樣和變味。

63、愛就是心疼。可以喜歡許多人,但真正心疼的只有一個。

64、表白是理解的死亡證書。

65、自古多癡情女,薄情郎。但女人未必都是弱者,有的女人是用軟弱武裝起來的強者。

66、在情場上,兩造都真,便刻骨銘心愛一場。兩造都假,也無妨逢場作戲玩一場。最要命的是一個真,一個假,就會種下怨恨甚至災禍了。主動的假,玩弄感情,自當惡有惡報。被動的假,虛與委蛇,也決非明智之舉。對于真情,是開不得玩笑,也敷衍不得的。

67、人是否相愛,一個可靠尺度是看他們是否互相玩味和欣賞。兩個相愛者之間必定是常常互相玩味的,而且是不由自主地要玩,越玩越覺得有味。如果有一天覺得索然無味,毫無玩興,愛就蕩然無存了。

68、常識和本能都告訴我,歡樂比憂愁更有益于身體的保養。

69、誰的閱歷不是平凡而又平常?內心經歷的不同才在人與人之間鋪設了偉大的鴻溝。

70、要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我從五歲開始寫作,說的是五歲開始寫日記,留下了很多美好的滋味,而發表文章是在[xx]歲時。日記就是和自己談話,養成獨處的習慣,寫日記的人生活中更敏銳,會讓你更投入地認真生活。靈魂是更高的自我。

71、美德的真正源泉是智慧,即一種開闊的人生覺悟。

72、我們最熟悉的事物,往往是我們最不了解的。

73、命運是不可改變的,可改變的只是我們對命運的態度。幸福屬于天國,快樂才屬于人間。

74、經典著作就是你初讀的時候就覺得像是重讀的書,經典著作就是你重讀時好像初讀一樣的書。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 亚洲日本aⅴ片在线观看 | 在线看片日韩无线免费 |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 思思热精品在线观看 | 日韩亚洲欧美国产动漫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