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一種寂寞,身邊添一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或許就可以消減。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之間余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著落,人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以下是小編搜索整理的龍應臺的語錄78句,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我不否認我也喜歡有較好的物質生活,不過最重要的,美國那樣的社會比較可以讓我專心而孤獨地生活。我只想看書、寫作、思考,其他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想過問,只作我自己。在蘇聯,這辦不到。
2、?菔癄的永恒也許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個無窮的宇宙,一剎那里想必也有一個不變不移的時間。
3、連?诘臐O火都滅了。我已經走到一條路的盡頭,只盼望你愿意陪我轉到那條足跡較稀的岔路上去。回頭,是不可能的。
4、這個世界再怎么現實再怎么野蠻,最終贏得國際尊敬的,不是市場或武力,而仍是一個國家文明和道德的力量。
5、為什么和心愛的人談話,這么不可能?
6、在華燈初上的外灘,我看見情侶在江岸上相依而坐,臉上有恬然遺世的神情。擁擠的公共汽車在南京路上停停走走,我看見被生活折舊了的臉孔貼在玻璃窗上,疲倦而木然。和平飯店前有西裝革履的男人,福佑路市場里有捧著大碗吃飯的女人。城隍廟前有人依著畫廊雕柱對鏡頭做出粲然笑臉。
7、幸福就是,從政的人不必害怕暗殺,抗議的人不必害怕鎮壓,富人不必害怕綁票,窮人不必害怕最后一只碗被沒收,中產階級不必害怕流血革命,普羅大眾不必害怕領袖說了一句話,明天可能有戰爭。
8、追求個人的歡樂很好,最壯烈的革命、最偉大的理想,不就是為了讓最普通的人得到最尋常的歡樂嗎?但是任何一個歡樂派對結束后,總得有幾個不醉的人把朋友一個一個送回家。開車的人,決定方向,總得清醒。社會永遠需要清醒的人。每個社會都有它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發展階段衍生不同的痛苦。有些階段,需要火的熾熱和燒痛,才能覺醒;有些階段,需要的卻是水的清澈和溫柔,才能療愈一個隱忍不言的傷口。
9、斜坡上的雜化野草,誰說不是一草一千秋,一花一世界呢?
10、為了一個自認"崇高"的目標,整肅意見相左的人,不惜濫殺無辜,以制造震嚇效果,是民間做的,叫做恐怖主義。政府為之,叫做國家恐怖主義。
11、國家是會說謊的;掌權者是會腐敗的;反對者是會墮落的;政治權力不是唯一的壓迫來源,資本也可能一樣的壓迫。而正因為權力的侵蝕無所不在,所以個人的權利,比如言論的自由,是每個人都要隨時隨地、寸土必爭、絕不退讓的……
12、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隨地亂滾,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強韌的細線,將珠子穿起來成為社會。當公民社會不再依賴皇權或神權來鞏固它的底座,文化、歷史是公民社會最重要的黏合劑。
13、外面的世界固然荒涼,但是家卻可以更寒冷。一個人固然寂寞,兩個人孤燈下無言相對卻可以更寂寞。
14、我們畢竟在同一條歷史的長廊里,或前或后;鮮花釋出清香,像絲帶潦繞。
15、從梧桐樹夾道的興國路一直走到淮海中路,月亮黃澄澄的,很濃,梧桐的闊葉,很美。
16、不要無條件地相信理想主義者,除非他們已經經過了權力的測試。一個有了權力而不腐化的理想主義者,才是真正的理想主義者。
17、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并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換句話說,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須應付的驚濤駭浪!队H愛的安德烈》
18、我想說的是,K在我們整個成長的過程里,誰,教過我們怎么去面對痛苦、挫折、失?它不在我們的家庭教育里,它不在小學、中學、大學的教科書或教程里,它更不在我們的大眾傳播里,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社會教育只叫我們如何去追求卓越,從看櫻桃的華盛頓,懸梁刺股的孫敬、蘇秦到平地起樓的比爾 蓋茨,都是成功的典范。
19、要真正地注視必須一個人走路。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0、這世間的風景于我的心如此"明白",何嘗在我"心外"?相機,原來不那么重要,它不過是我心的批注,眼的旁白。于是把相機放進走路的背包里,隨時取出,作"看此花時"的心筆記。
21、不必打開,我就知道,存折里頭,誰裝了一個看不見的沙漏。因為無法打開,看不見沙漏里的沙究竟還有多少,也聽不見那漏沙的速度有多快,但是可以百分之百的確定的是,那沙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
22、我要一個理直氣壯的政府,不心虛、不愧疚、不道歉,不怕嫌疑;這樣的政府,只有實質的民主可能產生。
23、你將被家庭羈絆,被責任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復雜和矛盾壓抑,你往叢林深處走去,愈走愈深,不復再有陽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齡,即使在群眾的懷抱中,你都可能覺得寂寞無比。你的工作能給你多少自由?走進人生的叢林之后,自由卻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時間在閃避道路上的荊棘。
24、奔忙,使思想家變成名嘴,使名嘴變成娛樂家,使娛樂家變成聒噪小丑。閑暇、逗留,確實是創造力的有機土壤,不可或缺。
25、家,可以暫時揮別,可以離棄,可以忘懷,但家,永遠還是那么一個。
26、人生就是如此,你以為已經從一個漩渦逃離,其實另外一個漩渦就在你的腳下。用力蹬一腳,就進去了。所以,不需要對生活太用力,心會帶著我們去該去的地方!垜_《目送》
27、這是一個陽光溫煦。微風徐徐的下午。我看見他們雙鬢多了些白發,他們想必也將我的日漸憔悴看在眼里。我在心里心疼他們眼神里不經意流露的風霜,他們想必也在感嘆我的奔波忙碌。
28、智慧必然是來自孤獨。
29、經驗過壓迫的人更認識自由的脆弱,更珍惜自由的難得。
30、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伙而行,歡樂地前推后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的各人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才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可能越走越壓抑。你將被家庭羈絆,被責任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復雜和孤獨壓抑,你往叢林深處走去,越走越深,不復再有陽光似的……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31、曾經相信過歷史,后來知道,原來歷史的一半是編造。前朝史永遠是后朝人在寫,后朝人永遠在否定前朝,他的后朝又來否定他,但是負負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積漸進的扭曲變形移位,說"不容青史盡成灰",表達的正是,不錯,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為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勝利的。 ——龍應臺 《相信與不相信》
32、愛,不等于喜歡,愛,不等于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借口。因為愛,所以正常的溝通也不必了。 雖然心中有愛,但是愛,凍結在經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著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綁。 多少父母和兒女同處一室卻無話可談,他們深愛著彼此卻互不認識,他們向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梁,渴望表達卻沒有語言。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33、我們總是在相信與不相信之間掙扎。 ——龍應臺 《相信與不相信》
34、農村中長大的孩子,會接觸更真實的社會,接觸更豐富的生活,會感受到人間的各種悲歡離合。所以更能形成那種原始的,正面的價值觀——"那"愚昧無知"的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但是給了我一種能力,悲憫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對權力的傲慢、欲望的囂張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仍舊得以穿透,看見文明的核心關懷所在。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35、曾經相信過正義,后來知道,原來同時完全可以存在兩種正義,而且彼此抵觸,冰火不容。選擇其中之一,正義同時就意味著不正義。而且,你絕對看不出,某些人在某一個特定的時機熱烈主張某一個特定的正義,其中隱藏著深不可測的不正義。 ——龍應臺 《相信不相信》
36、如果你年輕卻不激進,那么你就是個沒心的人;如果你老了卻不保守,你就是個沒腦的人。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37、愛,不等于喜歡,愛,不等于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借口。因為愛,所以正常的溝通也不必了。 雖然心中有愛,但是愛,凍結在經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著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綁。 多少父母和兒女同處一室卻無話可談,他們深愛著彼此卻互不認識,他們向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梁,渴望表達卻沒有語言。
38、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 尋找有時、放手有時,保持有時、舍棄有時 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穆有時、言語有時 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難的是,你如何辨識尋找和放手的時刻,你如何懂得,什么是什么呢?——《目送》
39、你可以說:"孩子你慢慢來",可是有時候,快快地"放手"或許也是必要的。
40、安德烈,我們自己心里的痛苦不會因為這個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變得微不足道;它對別人也許微不足道,對我們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絕對的,真實的,很重大,很痛。 你應該跟這個你喜歡的女孩子坦白或者遮掩自己的感情?我大概不必告訴你,想必你亦不期待我告訴你。我愿意和你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心得報告",那就是,人生像條大河,可能風景清麗,更可能驚濤駭浪。
41、德國像一個徹夜失眠,夜夜失眠的老人,在黑暗中睜大著眼睛無盡止的反省自己,審判自己,捶打自己,和醒著的靈魂做永無止盡的辯論。一個患失眠癥的民族! ——龍應臺 《百年思索》
42、大學,是一個人文精神的泉源。 所有的科學、技術、經濟或商業管理的發明,都必須以"人"為它的根本關照。離開了人文,一個大學,不是大學,這是技術補習班而已。
43、在他往后成長的歲月里,他會見到無數的人間惡事,沒有必要讓兩歲就開始直到人與人之間的仇恨,人的快樂童年何其匆促,何其珍貴!
44、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隨地亂滾,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強韌的細絲,將珠子串起來成為社會。
45、二十多歲的人,可以是驚世才華正初露頭角,可以是碌碌凡人卻胸有成竹,而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執意將他當作"孩子",他,也就眾望所歸地變成一個"孩子"。
46、幸福,就是早上和你說再見的人下午平安地回來了。
47、任何一個國家的建立,都需要一個"假想敵"來激起自己內部的凝聚力。對歐盟而言,挾其經濟軍事優勢而四出"侵略"張牙舞爪而又絕對"沒有文化"的美國正是一個理想的"暴秦",可以促進歐盟各國的團結。
48、因為無法打開,看不見沙漏里的沙究竟還有多少,也聽不見那漏沙的速度有多快,但是可以百分之百的確定的是,那沙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
49、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于喜歡,愛,不等于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借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仿佛可以不必了!垜_《親愛的安德烈》
50、讀書用功,不是因為要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垜_《親愛的安德烈》
51、中年人的滄桑中,總有一種無言的傷痛。目送生命的逝去,目送生命的遠行,卻只能目送,無法挽留!垜_《目送》
52、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時時恐懼。幸福就是,尋常的人兒依舊。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垜_《目送》
53、不要忘記這些過去的記憶,因為這些記憶,會跟著我們的人生,一生一世,只不過,它們不再像我們兒時那么的明顯。你可以說,「孩子你慢慢來」,可是有時候,快快地「放手」或許也是必要的。我知道,這很難,難極了,但是如果你記得我們兒時的甜蜜時光,如果你知道你在我們心中永遠的位置,或許,它就會容易一點點。——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
54、把小圈子弄好是不夠的,你必須發揮力量促進大環境的改變!垜_《女子與小人》
55、每一次國際會議就像一顆石頭拋進池塘里,漣漪一圈一圈擴散,整個池子受「波及」,而所謂「國際觀」,就是在這種不斷的漣漪「波及」中逐漸累積見識,逐漸開闊眼界,使「池子」里的人,覺得自己是國際社會的一分子!垜_《龍應臺的香港筆記》
56、不要忘記這些過去的記憶,因為這些記憶,會跟著我們的人生,一生一世,只不過,它們不再像我們兒時那么的明顯。——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
57、每一個被我"看見"的瞬間剎那,都被我采下,而采下的每一個當時,我都感受到一種"美"的逼迫,因為每一個當時,都稍縱即逝,稍縱,即逝。 ——龍應臺 《目送》
58、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队H愛的安德烈》
59、回憶真的是一道泄洪的閘門,一旦打開,奔騰的水勢慢不下來!赌克汀
60、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垜_語錄
61、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隨地亂滾,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強韌的細絲,將珠子串起來成為社會。而公民社會,因為不倚賴皇權或神權來堅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會最重要的粘合劑。
62、如果你年輕卻不激進,那么你就是個沒心的人;如果你老了卻不保守,你就是個沒腦的人。出處:親愛的安德烈
63、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出處:目送
64、真正能看懂這世界的,難道竟是那機器,不是你自己的眼睛、你自己的心?出處:目送
65、回憶真的是一道泄洪的閘門,一旦打開,奔騰的水勢慢不下來。出處:目送
66、人瘦并不可恥,可恥的是把自己的臉打腫了來冒充胖子。出處:野火集
67、"矯讠偽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寶貴焉,盜莫大于子。天下何不謂子為盜丘,而乃謂我為盜跖?"大哉斯讠!用現代的語言來說,監獄里的搶劫犯也許只盜了數得出的錢,高居要職的達官貴人所盜的可能是整個國家。誰是真正的大盜。得看用的是誰的標準。出處:百年思索
68、所有其他的人,會經歷結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傷和淡淡的幸福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爾的興奮和沉默的失望中度過每一天,然后帶著一種想說卻又說不來的懂,做最后的轉身離開。出處:目送
69、如果有個人手里拿著一個彈弓,站在高處,對著你。你要反擊,是站在那低處呢,還是先站到高處再說? ——《親愛的安德烈》
70、我們這一代人,錯錯落落走在歷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長。同齡人推推擠擠走在一塊,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視。年長一點的默默走在前頭,或遲疑徘徊,或淡漠而果決。前后雖隔數里,聲氣婉轉相通,我們是用一條路上的同代人。
71、當你看到她的文字,你不得不驚訝于她的表達,她對生活細膩的觀察和感悟,以及能用準確的語言將這種感受傳達給讀者,這種能力很奇妙,就像為你打開了一扇窗,以前很久都沒有想明白的東西,就那么一瞬間豁然開朗,以前不知道該怎么表達的感情,她也用細膩的話語向你娓娓道來。
72、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73、要真正的注視,必須一個人走路。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
74、在暫時里,只有假設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
75、人生其實就像一條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伴而行,歡樂的前推后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的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擁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可以愈走愈孤獨。
76、在一個西方的家庭里就比較簡單。孩子的母親有最大的權利,任何人都得尊重"生母"的權利。我的婆婆很清楚地認知:寶寶首先是我的兒子,其次才是她的孫子。對孩子的教養,她可以從旁幫忙,或是提供過來人的經驗,甚至于表示不同的意見,但她最后一句話永遠是:"當然,決定還是在于你做媽媽的。"
77、有些青年人追求時尚,不談政治,實際上就是只關心自己的事情。社會就像一個巨大的滾動著的車,總有人在里面自顧自地行樂。所幸的是,總有人探出頭來看看這輛車究竟跑在哪里。
78、某些人在某一個特定的時機熱烈主張某一特定的正義,其中隱藏著深不可測的不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