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個人擁有比較健全的意識是成功的關鍵。習慣于聽吩咐才能做事,不懂得主動自發,并不斷改進方式和方法,你就永遠抓不住新機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禪意的語錄58句,希望大家喜歡。
1、我們每個人活著,的確有個時間成本,因為生命有限,每一秒用去了就不再回來。但是時間的寶貴應該促成我們珍惜每一天、每一分鐘,而不是成為我們的裹腳布,非要在什么年齡干什么事情。我們的人生是豐富的,在這個年齡干別的事情一樣可以。
2、少年時,要修理自己;青年時,要正視自己;壯年時,要擴大自己;老年時,要圓滿自己。別怕山高水長,走一步有一步的風景,進一步有一步的歡喜。
3、從生命的原點出發,最終又回歸生命的原點。智者從來就沒 有離開過這個原點,因為他們洞悉人生的意義,懂得生命的大美。我 們這些常人,很少關注這個生命的原點,卻總在尋找生命的意義,從 而忙忙碌碌地消磨了自己的一生。當我們被動地回歸原點才豁然開 朗,生命的意義原來就在自己出發的地方。
4、父母尚健在,兒女未成人,你就沒有權力揮霍生命。因為你 揮霍的不僅僅是生命,同時還揮霍了對父母應盡的孝,對兒女要擔的 責。每個人都有來處,每個人都有歸期,不必也不能逃避。即使你是 獨身,同樣不能。可以不去探求生活、生命和人生的意義,但必須敬 畏自己的生命,因為它不僅僅屬于你自己。
5、懂得感恩,才能更上一層樓。很多成功的人在談到自己成功的經驗 時,總是提到感恩意識特別重要。富蘭克林把自己的成功主要歸于經常有 感恩的心。因為感恩使自己謙虛,不至于驕傲自大。美國著名企業家福特 在成為世界巨富以后,不忘自己富裕的根本在哪里,多次大幅提高工人的 工資,并改善員工的待遇,員工脫貧以后,更熱愛企業,使企業效益 更好。
6、能以世事用教眾生,見學勝已不生妒心,自勝他人不生僑慢。《優婆塞戒經》卷四,雜品
7、一日一禪;放下;,不是說什么都不要,而是說究竟要什么,要多少,這才是最重要的。在人生路途上,我們要放棄沉重的欲望,放下過度的需求,舍棄不必要的執著,才能享受真正的人生快樂。而修習佛道的人如果不能放下七情六欲,就無法修習到博大精深的境界。只有懂得放下自我,才能體會到人生的真諦。
8、紅塵多冷暖,草木向陽榮。遠寺人來少,禪林月照明。僧居如有夢,境遇不關情。昨夜寒風起,有梅寂寂生。
9、勇敢的人要勇敢于面對自己的過失。(清)吉美林巴《吉美林巴大師之教言》
10、從一個表情、一句問候、一個眼神、一件小事開始學會付出,善意地看待這個世界,充實和喜悅便會時時與我們相伴。
11、在道德層面,抓住吃飯本質的人,是最不需要做壞事的人。他們對吃什么、穿什么都不計較,自然不會為吃好一點、穿漂亮一點去做違法亂紀的事。他們簡單的生活,也不會受到他人的詬病。相反,貪圖享受的人,為了滿足享受的條件,很容易急功冒進,再放松一下自己,就很容易做出不恰當的事,甚至傷天害理、無所不為。而且,享樂的生活方式也容易引起他人的忌妒,成為"仇富"的對象。
12、人生在世,沒有人不渴望得到幸福和快樂,其實它們就在我們身邊, 只要我們能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佛日:"佛在心中。"同樣道理,幸福 和快樂,也在人心之中,即所謂"福由心生"。
13、人有道德上的瑕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常常拿這樣的瑕 疵炫耀,炫耀本身也不可怕,可怕的是這種炫耀竟然會獲得眾聲附 和,甚至喝彩。假如你是一個善于觀察和傾聽的人,稍作回顧,是不 是發現自己常常會經歷這樣的場合呢?這不是眾人皆醉你獨醒,而是 一種你無法容忍確又無法躲避的悲哀。
14、生命的禪意不在一經一卷中,而在一呼一念里;心態的超凡不在一字一句中,而在一言一行里。活著,就是一場修行;走著,就是一番領悟。有所挫折才有所奮進,有所經歷才有所懂得。由理解而實踐,這是禮佛的根本,是正信,也是智信。
15、[天天禪語]利用時間體會人生,融會道理,不但能成就自己也能幫助他人。
16、有心就有福,有愿就有力。
17、心定之后,便有了積極的心態,若是想將之付諸實踐,還需要為自己的工作設定一個正確的目標。
18、平常心有利于人們清醒地認識社會和自己。保持一顆從容淡定的良好心態,有利于人們實現自己的偉大志向。練就一顆平常心,把功名利祿看得淡泊一些,就能達到榮辱不驚、物我兩忘的境界。
19、菩薩的境界,就是菩薩道與生活零距離、菩薩道與生活成為一體。
20、其財施者,如寸燈明小室中,其法施者,猶若日光照四天下。
21、稻田里難免有稗子,不能因為稗子就不種田;出門難免遇雨,哪能因為怕遇雨就不出門?是農民,種好田是本分;是旅人,該上路還得繼續上路。
22、初學佛法的人在沒有打好基礎的情況下就學習一些深奧的法門,其后果猶如空中樓閣。如果沒有打好穩固的修行基礎,不但無法樹立空性的深奧境界之正見,連世間法都難以承辦?就好像是冬天在冰上蓋房子,冬季一過,冰雪融化,房子很快就會垮塌一樣。
23、因貪念而侵奪他人,實則傷害自己的人格。
24、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不增不減經》
25、多聞圣弟子以智慧利刀,斷截一切結、縛、使、煩惱、上煩惱、纏。
26、其實,有的時候我們在成功與失敗之間往往僅有一點點的差距,前面 大部分的困難已使人筋疲力盡,這時即使一個微小的障礙也可能導致前功 盡棄,只要咬緊牙關堅持一下,勝利便近在眼前。
27、不知不見,如是知見。
28、如今,有的人為了錢和權,凡事斤斤計較、巧取豪奪、明爭暗斗、坑 蒙拐騙,誤以為錢和權可以給自己的人生帶來快樂。于是,就算是家財萬 貫的人,滿足了一個又一個更高的欲求,直至生命耗盡,依然無法擺脫金 錢的左右。
29、延參法師:誰都是歲月長河中的過客,那些來自內心的謙卑和平和,才是觀察生活和為人處世的關鍵所在,人生中最大的障礙,來自于自己的固執和妥協,所以常聽人說,人生如戲,能把人生活成一片田園,何苦活成一場追逐,讓那些匆匆流年,有些故事還沒有展開,就已然成為陌路。尊重生活,從善待生活開始。
30、青山不老,為雪白頭。綠水無憂,因風而皺。禪是解脫,不是纏縛。禪是看別人更客觀,更理解,更善意。
31、不給別人帶來煩惱是一種慈悲。不給自己帶來煩惱是一種智慧!要學會原諒,人難免有錯誤,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努力愛這個世界,不要嗔恨,否則將是一片苦海。寬恕的同時,更容易感受到生命的自由、安詳、解脫。吉祥如意。
32、很小的時候,總以為長大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長大后,卻發現仿若就似一個眨眼的瞬間。我們,曾經匆忙地想要長大,可是,長大后才明白,其實長大,并不只是年歲的增長,還有歲月過往里,那些我們承載不了的厚重依戀。
33、所有的故事,都有個結局。人生一世,草木一春,如白駒過隙。許多人,插肩了,便是緣分;許多事,沉淀了,便是晶瑩;許多路,走過了,便是成長;許多錯,明白了,便是歷練;許多夢,做過了,便是幸運;許多緒,牽念了,便是幸福。
34、如果只是相遇,而不能相守,人生最好不相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有些機會,因瞬間猶豫,擦肩而過;有些緣分,因一時任性,指間滑落;有些感情,因一時沖動,遺憾終生;凡事好好珍惜莫輕易言棄,愿體味幸福完美人生。
35、人生沒有十全十美,當你發現錯了,重新再來,千萬不要用一個錯誤去掩蓋另一個錯誤。人生就是帶雨傘時不下雨,下雨時卻忘了帶傘;人生就是喜歡的人不喜歡我,不喜歡的人還是不喜歡我;人生就是勤奮工作時老板沒看見,偷懶摸魚時就被撞見;人生就是當你思索人生是什么時,你什么都不是了。
36、歲月如一指流沙,緩緩的在指尖流淌。
37、要想破譯命運的密碼,就要把握好我們當下的每一個舉止動念,積極的心態孕育成功的果實,消極的心態孕育失敗的萌芽。一個心胸狹窄,錙銖必較的人,他的命運一定會籠罩著猜忌和苦難的陰云;一個樂觀豁達,生性開朗的人,他必定快樂無邊,幸福無比。
38、命運因從容而美麗。事從容有余味,人從容有余年。以云淡風輕的從容心態人面對生活的諸多變故,那么即使生活總是風云變幻,內心也依然波瀾不驚,能夠從容地面對權力、金錢、成功、失敗,從容地面對愛與恨、生與死。讓生命在生活的斑斕中淬火,鑄煉一顆沉穩堅強、廣博從容的心靈,告別申訴求告的軟弱,告別錙銖必較的卑微,告別患得患失的悵惘,告別睚眥必報的狹隘。權力、金錢、聲名、地位像一口深井,禁錮著人們的視線;像一只大鎖,封堵了一扇通向繽紛人生的大門。走出深井,天空是如此的廣闊;打開鎖鑰,門外的世界是如此的多彩。
39、活在別人眼里,是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情。
40、有時候,所謂支撐自己的是多么可笑的東西啊。
41、每個人都希望身處于美好的環境,但好的環境并不是去外面尋找,只要內心中生起慈悲與智慧,那么美好的環境就在你身邊。
42、在修學佛法當中,沒有什么我愿意不愿意,只要是為法、護法、住持正法的事,都要以三寶給予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去做。
43、喜歡的,不一定要得到,學會讓自己安靜,漸漸減少對事物的欲望;擁有的,不一定會珍惜,學會讓自我歸零,把每一天都當作是新的起點。努力得到不如學會包容,包容的心里,才有廣闊的天空。逃避遠離不如學會寬容。寬容的心里,才有浩瀚的海洋。腳踏實地,尊重因果。
44、物質的可愛,是在贈者情義深長。
45、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
46、修行人,主要能忍罵、忍打、忍冷、忍熱、忍風、忍雨、忍饑、忍渴。
47、但求一席安心地,誰與龍蛇論是非。
48、緣從心起,緣亦從心滅,是非對錯、善惡悲喜,都是從心生起的幻化。
49、一年老一年,一日沒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輩催一輩一聚一離別,一喜一傷悲,一榻一身臥,一生一夢里尋一夥相識,他一會咱一會那一用生命去詮釋你的逢場做戲。
50、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執于一念,將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于心間。很些人,很些事,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既然這樣,那就放寬心態,順 其自然吧。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有一顆安閑自在的心,保持豁達的心態,不要讓自己活得太累。
51、應作如是觀 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
52、人的本質就是完美,你之所以為你,正是因為是你,如果你一旦變成了"別人",你已夭折。
53、當我們內心中再也沒有"自我"、"我所有"的想法,就不會再有因為"我"而生出的苦惱憂患,故能平靜安詳而生法喜充滿之樂。
54、修行凈化心靈首先要學會控制感官的入侵,能控制感官便易自我控制內心的情緒,觀照自己的心就是學習觀察心識的運作,以達成心隨意行。
55、獅吃兔子不覺得自己為惡,禾生稻米養人不覺得自己為善。人吃苦瓜不覺得苦。每個人的苦只有自己知道,惟有努力自救,沒有誰能救得了你。
56、什么是福報大?耳朵里聽不見是非,眼睛里看不到爭斗,嘴里說不出傷人的話。
57、綠水無憂,因風皺面;青山不老,為雪白頭。 向外馳求即是「迷」,回光返照就是「密」。 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沉淪。
58、菩薩心如虛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貪著。
【禪意的語錄】相關文章:
精選禪意的語錄49條07-20
禪意的語錄46句07-29
精選禪意的語錄36句09-23
禪意的語錄46條11-30
經典禪意的語錄35條01-23
有關禪意的語錄36句08-14
簡短的禪意的語錄36句10-28
實用的禪意的語錄45句11-06
【實用】禪意的語錄36句10-19
簡單的禪意的語錄35句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