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勤以養生,勤以致富——"人敗,離不得個‘逸’字""天下百病,生于懶也""人不勤則萬事俱廢""千古之圣賢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個勤字"這篇文章是關于曾國藩語錄的句子,歡迎大家閱讀分享。
1、君子貴通天下之志,疾惡太嚴則傷公明之體。
2、譽望一損,遠近滋疑。
3、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4、知足則樂,務貪必憂。
5、短不可護,護則終短。長不可矝,矝則不長。尤人不如尤己,如圓不如好方。用晦則天下莫與汝爭智,謙則天下莫與汝爭強。多言者老氏所戒,欲納者仲尼所臧。妄動有悔,何如靜而勿動?太剛則折,何如柔而勿剛。吾見進而不己者敗,未見退而自足者亡。為善則游君子之域,為惡則入小人之鄉。
6、用人極難,辨識別人說的話也很不容易,全靠見多識廣,仔細思考謹慎處置,心中要有一定的權衡。
7、以儉樸來養護廉潔,性格耿直且能忍耐。
8、小心謹慎安于天命,埋頭做事不問其他。
9、就我的所見所知多教育幾個人,以別人的長處來批評我的短處。
10、敬則小心翼翼,事無巨細皆不敢忽;恕則凡事留余地以處人,功不獨居,過不推諉。常常記此二字,則長履大任,福祚無量矣。——《曾國藩書信》。
11、心有所專宗,而博觀他涂,以擴其識,亦無不可;無所專宗,而見異思遷,此眩彼奪,則大不可。——《曾國藩書信》。
12、治軍之道,以勤字以先。身勤則強,佚則病;家勤則興,懶則衰;國勤則治,怠則亂;軍勤則勝,惰則敗。惰者,暮氣也。——《曾國藩書信》。
13、軍事以氣為主,瀹去舊氣,乃能重生新氣。若不改頭換面,長守此堅壁,以日夜嚴防而不得少息,則積而為陳腐之氣,如敗血之不足以養身也。——《曾國藩書信》。
14、善莫大于恕,惡莫兇于妒。——《曾國藩家書》
15、能食淡飯者方許嘗異味,能溷市囂者方許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許處功名。——《曾國藩家書》
16、體強者,如富人因戒奢而益富;體弱者,如貧人因節嗇而自全。節嗇非獨食色之性也,即讀書用心,亦宜儉約,不使太過。——《曾國藩家書》
17、多躁者必無沉毅之識,多畏者必無踔越之見,多欲者必無慷慨之節,多言者必無質實之心,多勇者必無文學之雅。——《曾國藩家書》
18、步步前進,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計算遠近而徒長吁短嘆也。——《曾國藩家書》
19、作文有崢嶸雄快之氣,則業進矣。——《曾國藩家書》
20、剛柔互用,不可偏廢,太柔則靡,太剛則折。——《曾國藩家書》
21、常守"花未全開月未圓滿"之戒,不稍涉驕矜之氣,則名位日隆矣。——《曾國藩家書》
22、風盛衰在氣象。氣象盛,則雖饑亦樂,氣象衰,則雖飽亦憂。——《曾國藩家書》
23、雖以至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須調劑人情,發明事理,俾大家信從,然后動有成,事可久。——《曾國藩家書》
24、若愧奮直前,有破釜沉舟之志,則遠游不負。若徒悠忽因循,則近處盡可度日,何必遠行百里外哉!——《曾國藩書信》。
25、風節,守于己者也;傲,則加于人者也。——《曾國藩日記》。
26、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曾國藩家書》。
27、勤則興,懶則敗,一字之理。——曾國藩
28、將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謂達權。此之謂才。未事而知其來,始事而要其終,定事而要其變,此之謂長慮,此之謂識。——曾國藩
29、君子多思不若養志,多言不若守靜,多才不若蓄德。——曾國藩
30、聞人之善而掩覆之,或文致以誣其心。聞人之過而播揚之,或枝葉以多其罪,此皆得罪于鬼神者也,吾黨戒之。——曾國藩
31、凡處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穩,一任間言語。——曾國藩
32、禮義廉恥,可以律己,不可以繩人,律己則寡過,繩人則寡和。寡合則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責己,小人責人。德有余而為不足者謙,財有余而為不足者鄙。——曾國藩
33、凡將舉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曾國藩
34、凡與人晉接周旋,若無真意,則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無文飾以將之,則真意亦無所托之以出,《禮》所稱無文不行。
35、天下有非望之福,亦有非望之禍。小人不知禍福之相倚伏也,則僥幸以為嘗。是故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意,惟其見利而不見害,知存而不知亡也。
36、兵為民之衛,民無兵不固 ——曾國藩
37、須先立堅卓之志。 ——曾國藩
38、人該省事,不該怕事。人該脫俗,不可矯俗。
39、求靜是初學收心之法,若只在靜上用工,久之習成驕惰,遇事便不可耐。孟子四十不動心,正是從人情物理是非毀譽中磨煉出來,到得無動非靜,乃真靜矣。——曾國藩
40、天下事無所為而成者極少,有所為有所利而成者居半,有所既有所逼而成者居半。——曾國藩
41、靜中,細思古今億萬年無有窮期,人生其間,數十寒暑,僅須臾耳;大地數萬里無有紀極,人于其中,寢處游息,晝僅一室耳,夜僅一榻耳;古人書籍,近人著述,浩如煙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過九牛之一毛耳;事變萬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辦者,不過太倉之一粒耳。
42、正確對待做官發財——"功成身退","大約世家子弟,錢不可多,衣不可多,事雖至小,關系頗大"
43、惡莫大于毀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曾國藩
44、萬里神通,渡海遙分功德水;六朝都會,環山長護吉祥云。
45、五千里秦樹蜀山,我原過客;一萬頃荷花秋水,中有詩人。
46、一心履薄臨深,畏天之鑒畏神之格;兩眼沐日浴月,由靜而明由敬而強。
47、業紹二南,群倫宗主;道承一貫,累世通家。
48、未免有情,憶酒綠燈紅,一別竟傷春去也;誰能遣此?悵梁空泥落,何時重盼燕歸來?
49、期服去官,有猶子能行古禮;儒仕為俠,如先生豈是今人。
50、生死何奇,且完卻一生忠孝;哀榮畢備,只益增九陛憂勞。
51、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52、水道曲折,立岸者見而操舟者迷。棋勢勝負,對奕者惑而傍觀者審。非智有明暗,蓋靜可以觀動也。人能不為利害所汩,則事物至前,如數一二,故君子養心以靜也。——曾國藩
53、吾不如者,吾不與處,累我者也。與我齊者,吾不與處,無益我者也。惟賢者,必與賢于己者處,賢者之可得與處也,禮之。主賢世治,則賢者在上。主不肖世亂,則賢者在下。 ——曾國藩
54、要與世間撐持事業,須先立定腳跟始得。 ——曾國藩
55、處事貴熟思緩處,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 ——曾國藩
56、知天地萬物于一體,則能愛矣。 ——曾國藩
57、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欽,到處人皆敬重。""蓋凡帶勇之人,皆不免稍肥私囊。余不能禁人之茍取,但求吾身不茍取。以此風示僚屬,即以此仰達圣主。"
58、雅量由于性生,然亦恃學力以養之唯以圣賢律己,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度量閎深矣。
59、為善最樂,是不求人知。為惡最苦,是惟恐人知。——曾國藩名言
60、想到三十多年前,自己本是荷葉塘鄉下一個農家子弟,如今貴為中候,權綰兩江,節制四省,名重五岳,這固然與自己的努力息息相關,卻也是源于皇家,借助它得到了一些之后,又去背叛它,良心何在呢。失敗了,遺臭萬年,就算成功了,過去自己所說的那些忠誠敬上的話,都成了欺天瞞地的謊言假話。
61、有必不可行之事,不必妄自輕營。有必不可勸之人,不必多費唇舌。——曾國藩
62、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緩緩想。想得時切莫緩,便要急急行。處天下事,只消得安詳二字,兵貴神速,也須從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遲緩之謂也,從容詳審,養奮發于定之中耳。——曾國藩
63、人之精神有限,過用則竭。
64、服金石酷烈之藥,必致損命。即坐功服氣,往往損人,人能清心寡欲,自然血氣和平,卻疾多壽。
65、人人料必勝者,中即伏敗機,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朝氣。
66、繁華功名皆人世浮榮,惟胸懷次浩蕩是真正受用。
67、凡行公務,須深謀遠慮。
68、遇棘手之際,須從耐心二字痛下功夫。
69、從人可羞,獨斷專行可惡。不執不阿,是為中道。尋常不見得,能立于波流風靡之中,最為雅操。
70、凡有盛必有衰,不行不預為之計。
【曾國藩語錄】相關文章:
曾國藩語錄570句03-15
曾國藩名人語錄05-08
曾國藩的語錄48條06-29
曾國藩語錄(精選50句)11-23
曾國藩警句語錄30句10-22
曾國藩語錄句子 30句精選10-21
曾國藩的語錄集錦38條10-21
曾國藩語錄(通用60句)08-30
曾國藩語錄句子 60句精選10-13
曾國藩警句語錄(精選40句)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