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哪怕寫文章時標點符號弄清楚,不要有錯別字——這就是我所謂的自己救自己。我們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我靠的是一筆一筆地畫畫,賈樟柯靠的是一寸一寸的膠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陳丹青的語錄46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你如果真的想懂,前提要有相對完整的文脈。
2、音樂好在倏忽,所謂時間的藝術,靈界的藝術。
3、只要我憤怒一回,我就得為公眾二十四小時扳著個臉。
4、藝術是謊言。但現在我們不會說謊,很笨地在那兒說謊。
5、什么"國家文物重點保護"啊,什么"世界文化遺產"呀,其實就是一句話:此處不許拆。
6、只是迄今為止,我們有沒有一首歌齡百年以上,幾代人耳熟能詳、同聲一唱的歌?
7、我們可以從當代中國的戲劇文化、音樂文化和舞臺美學中,看出我們自己的深淺厚薄來。
8、"擇優錄取"既難落實,"精英培育"自亦空談,在校生專業品質連年下降,"博"不如"碩","碩"不如"本",已是各院校公認的事態。
9、所有人在這幾十年里都活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趕緊多撈,趕緊安頓好自己的生活,不要管這個社會。你是救不過來的,你真的到下面走走,就知道,完全一個赤裸裸的叢林社會,大家都信奉叢林法則。
10、全中國至今可看的建筑只有兩種,一是古人留下的,一是洋人留下的。
11、我們常說"不拘一格降人才",可表格發下來,一格一格,全是格啊!
12、《斷背山》真的不是關于同性戀,而是關于壓抑,關于那個時代。李安刷新了牛仔文化,他深知什么是壓抑。在中國,在過去半個多世紀,異性戀們也壓抑得一塌糊涂啊。
13、無論繪畫還是寫作,我盡量不說假話。
14、我的父輩,全被糟蹋了。在他們的壯年,二十幾歲到將近五十歲,都在挨整,或者整人,都在荒謬的歲月中,荒廢一生。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仍在被糟蹋,他們還在考政治,考外語,就是不折不扣的被糟蹋。無可自救,只有熬。若干家伙可能會脫穎而出,大部分都給廢了。
15、中國的成年人的交往,即便藝術家,也是一套精致的"人際關系",夾纏著利益、謀算,陰晴不定。藝術本是無事之事,而在不少分明世故而習練瀟灑的中國同行面前,不知起于何時,我竟會覺得開口談論藝術怕是一件迂腐淺薄到近乎羞恥的事。
16、天地有大美,于簡單處得;人生有大疲憊,在復雜處藏。生活中常有大情趣,一定是日子過得很簡單;生命常得到愉悅,一定是心靈純凈到不復雜。
17、一本好書會讓我安靜下來,會讓我有內心生活。我每天出去都是應酬、謀生、作假,片刻的安靜都是讀書帶來的。法國人蒙田有句話,大意是人類的一切災難在于人 回到家還安靜不下來。我很慶幸我沒有變成在自己的房間里面安靜不下來的人。這和我這么多年堅持閱讀有很大的關系。我對閱讀充滿感激。
18、人事與史跡的累累誤點,尚在其次,最可怕者,是代代相沿的訛傳鏈早經公認而凝固:其實都不可輕信,都有問題。而持說者與被說者是否同代,尤須仔細考量,近年讀楊奎松先生的歷史書,感慨系之:非得過去好幾代人,國事與黨爭,這才可能討得相對翔實而平正的說法,隨口議論,貿然下筆,動輒涉嫌輕佻而失德的。——《談話的泥沼》
19、我真想知道是什么因素在什么時刻他們的胡子開始"萌生",并"確認"為絡腮胡子,而我卻沒有。——回答記者問"什么時候萌生藝術年頭,并什么時候確認自我是藝術家"
20、如果是彈簧門,不管是拉還是推,請先出后進。如果身后有人應主動把門扶好,防止門彈回拍到別人。別人為自己開門一定要說謝謝。
21、停車要入位,給別人開車門留好空間,車頭向前,方便離開。
22、學無止境,不僅要學書本知識,更要學會怎么待人處事,社會遠比你想像的要復雜。
23、有禮貌應該是對所有人,無論是上司、長輩、餐館服務員或是路邊撿垃圾的老者。
24、我們太遲接觸現代藝術,又太早被現代藝術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攪擾不安。小至油畫,大到整個中國的文藝,都處于"更年期"。你看,傳統文學、戲劇、音樂、舞蹈,電影等等,都面臨持續變局。小說家要面對網絡文學,音樂家要面對流行音樂,電影導演更面對影視業、制片人制度、盜版DVD等等,如果還像從前,腦筋只繞著鏡頭、用光之類"影像風格"轉,你根本弄不到資金,干不成活兒。
25、不過依我看來,美術館仍不失為一張慈祥公道的面孔。歷來美術館的人事,總不免為全力所左右,為外界所詬病的吧,但說它慈祥,指的是館內悠悠千年藏品的總體性格和潛在律令;說它公道,則指的是時間。人世有公道嗎?似乎也只剩時間仿佛有所公道,而美術館所收藏的多少可以說就是時間,以及時間的意義(假如時間真有意義的話)。自然,收藏現代當代的美術館總在爭議權謀中行事,但就我所見,那里也常在"平反"現代藝術的種種"冤假錯案",追認并適時"發現"曾被遮蔽冷落的天才,為之認認真真地舉辦規格得宜的回顧展。
26、生態就是這樣:道旁垂柳和崖岸松柏不是相互喜歡彼此承認的關系。我常驚訝美國藝術家對所謂歐美藝壇的訊息所知很有限,后來我逐漸明白,他們不必太知道,他們自己就是"訊息",就同每一物種自我證明自在自為的道理一樣。
27、生命是無意義的,從來就是盲目的。上一代知識分子接受唯物論教育,進步論教育。它肯定人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世界是進步的,我們做的一切是必要的、應該如此的、向前進的——所有的苦惱、官司、狂妄、災難,都從這里來。
28、都市白領痛苦的根源,則介于"開放前"、"開放中"、"開放后",她們在似是而非將開未來的性觀念之前,飽受其弊,鮮蒙其利。問題是,與咱中國"開放女性"們邂逅而上床,下床而分手的中國男性,是怎樣的男性呢?談中國女性"性解放"
29、年輕人仍然所見極有限,又迷失在太多訊息中。訊息不等于眼界。
30、藝術與自由:有創見的人與國家是完全對立的。對國家來說只有一個辦法—扼殺那些具有真知灼見的人,如果社會這一觀念是為了支配一個人的思想的話,那么這個人就注定要毀滅,反之,要是沒有扼殺個人的國家,也就不會有真知灼見的人:只有在這么一種時刻,在這么一種壓力下,才會有真知灼見的人。人只有在越過無數障礙之后,才能稱得上是藝術家,因而對藝術非但不該加以鼓勵,相反應當壓抑藝術。
31、奢華就是會花錢。有錢很好,有錢了,看你會不會花錢。你要知道,中國人從來喜歡炫耀,中國這方面并不是那么溫柔敦厚,那么儉樸,那是儒家的宣傳,做的是另一回事。韓愈那么正派的士子,還有兩個小蜜呢。古人很張狂的……現在的暴發戶想顯擺,不會顯擺。他們應該顯擺,我希望中國的有錢人穿得奇怪得要命,過非常奇怪的生活。大部分藝術是這樣出來的。中國必須有這么一群怪人,過非常不真實的生活。
32、偏愛、未知、sao動、半自覺、半生不熟,恐怕是繪畫被帶向突破的最佳狀態。
33、整體而言,今日中國高等教育,有大學,沒有大師;有教育官員,沒有教育家;有教育政策,沒有教育思想;有教學大綱,沒有教育靈魂;有教育的地位,沒有教育的尊嚴。
34、對任何一位想當藝術家的青年,今日的考試制度是不折不扣的荒謬和。
35、不過是有錢人玩的把戲。
36、古人箭中靶心的一刻,每在心里叫聲"慚愧"為什么呢?因為此時是"在眾人里看見了自己"。
37、我說:"為人民服務"這句話是錯的,沒有主語:為人民服務?您是誰?
38、陳丹青:我剛回國的[20XX]年,清華美院為我辦了個展,此后迄今,九年內我沒再辦過一次個展,零星展覽是陪朋友玩玩。為什么要辦個展?畫畫是為了辦展覽嗎?我確實無意談論藝術。我在這里看見的藝術,背后都是別的事情,出于別的原因。誠實的,有興味地談論藝術的氛圍,早就喪失了。
39、陳丹青:我絕對不希望"更多的"高中生或教師"沖破體制",不要夸張退學、辭職這類個例。我本來是個體畫家,獨自謀飯。今天的生存空間不容許使性子,除非你有能力自謀生路。改革開放的良性后果之一是部分人可以自謀生路,但絕大多數人,包括先進國家,都是上學上班過一輩子。
40、中國這樣的人不多,要么驚世駭俗,人不可愛;要么人可愛,卻沒有骨頭、鋒芒。"好"必須犧牲很多東西,如果反抗,就得把"好"作為代價。中國人的人格不豐富,太單面。
41、至于對"主流價值"的"反抗方式",免了吧,哪有這回事?就算有,我也不主張孩子們反抗。反抗的時代與文化過時了,全世界為"反抗文化"付夠了代價。不要反抗,也不要試圖改變社會,能一個個改變自己,就是功德無量。
42、我一回來,還在美國的不少中國同行就憂心忡忡誠心誠意追問我:適應么?習慣么?后悔么?那意思,就是怕我回來又"受苦"。
43、我從小受的教育就是"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當然,那三分之一就是指活在神州大地上的中國人。我實在不忍享受"水淺"而"火不熱"的生活,遂毅然出國,"受苦"去了——真不好意思,今年年初,我又回來了。
44、但我不可憐自己的少年時代,反倒同情今天的后生。那會兒沒得比,現在樣樣比。同學的家境、同事的升遷,懸殊多大。多少屌絲瞧著中檔小區,攢錢攢到五十歲,怕也買不起小區保安那座崗亭啊。
45、人只要是坐下來寫文章,即便寫的是天上的月亮,地上的蒿草,都是"談自己"。
46、我真想知道是什么因素、在什么時刻、他們的胡子開始"萌生",并"確認"為絡腮胡子,而我卻沒有。……回答記者問"什么時候萌生藝術念頭,并什么時候確認自己是藝術家"
【陳丹青的語錄摘錄46條】相關文章:
陳丹青語錄(精選155句)04-29
陳丹青的語錄48條12-16
陳丹青的語錄40句07-28
陳丹青的語錄合集39條10-11
陳丹青的語錄集錦37句12-10
2023年陳丹青的語錄27條10-03
2023年陳丹青的語錄48條11-30
陳丹青的語錄錦集38句12-14
2023年陳丹青的語錄匯編35句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