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生若能被人需要,能擁有一分功能為人付出,就是最幸福的人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靜思的語錄39條,歡迎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1、唯有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縮小自己。
2、人大多數有名利之心,與人爭、與事爭。如能與人無爭則人安,與事無爭則事安;人事皆無爭,則世界亦安。
3、收獲必先耕耘、成功須靠努力,付出才能獲得,貢獻才受尊重。
4、凡是掙扎過來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煉的:而他們是不能選擇的。
5、一個人不會永遠處在倒霉的位置!
6、敢我行我素!不管不顧地玩"自我"的人……要不是身居要職!哪怕他們把"自我"玩得惡劣多端!則是非富則貴之人:無視他人!或是特立獨行有才之人。
7、靜坐常思自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8、道德是提升自我的明燈,不該是呵斥別人的鞭子。
9、服務人群是造福,從中學習是修慧;想造福修慧必須身體力行,才能有所收獲。
10、真正的人生要樂中能知苦,在苦中也能體會樂的甘美,不知苦的人,會因對苦難缺乏敏銳的感受力,而變得沒有人情味。
11、能懂得適時適機運用所得,利益人群,廣結善緣,才是成功圓滿的人生。
12、并非有錢魷是快樂,問心無愧心最安。
13、我們最強的對手不一定是別人,而可能是我們自己。
14、努力去愛一個原本怨恨的人,是善待自己。
15、說錯了話,擋了自己又踢到別人。
16、生命如蠟燭,雖然點燃后生命不斷減損,但點燃自己才能照亮別人,生命也才有意義。
17、真正的智慧,在于坦誠的愛和彼此間的信賴,而不涉及任何利害關系。
18、以清凈感恩的心,付出心中的愛,時時長養內心的善念。
19、一個人要點亮自己的心光,才能去引發別人。
20、哭泣不能消除昨日的哀傷,只能消減明日的銳氣。
21、把他人拿來做自己的鏡子,看他人的優點,自我鞭策,看他人的缺點,反省自己。
22、不要把能說話的嘴巴,用在搬弄是非上。
23、瞋恚害人,會破壞處世善法。為了一時的不能忍,不僅破壞了處世的好名譽,也會破壞過去一切的功德及修養。瞋怒心比猛火還厲害,猛火燒毀的物質,可以經由努力再失而復得;但一個人的人格如遭自我破壞,即使花再多的錢也買不回來。
24、如果人人都能「事忙而心閒」,并盡一已之力,投注於人群幸福之道,而且忙時不失道心,閒時不迷本性,就能達到人生快樂的境地。
25、想圓滿慈悲、成就智慧,開展濟世與引導人群的力量,必須先從調和自己身心做起。
26、誠是發自內心、自動自發的精神。若有這分自動自發的精神,人生再辛勞都不會覺得苦。
27、生活在天地之間,若只是隨波逐流,讓身軀隨著時間而生老病死,這是沒有意義人生。所以,我們應配合社會環境的教育及古今圣賢的引導,好好探究人生意義何在及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的問題。
28、一個人的修養如何衡量?應是在誠于內,而形之于外。待人接物、言談舉止……一切行動都充分表現內在的修養。
29、除了對人與事必須信實外,講經說法也要合情合理,不可談神通怪力、聳重人心的言論;如此,才能提高正信的智識水準,引導眾走善道。
30、同道,是指同修間若有錯誤的行為,可彼此更正、相互惕厲之意。
31、聽法后,能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謂之受法。
32、學佛是為眾生而學佛,做人是為工作而做人。
33、還未學佛以前,我們經常被渴愛所役使,心里老是有欠缺的感覺;縱使有時好像捕捉到什么,卻總是無法安定落實。這就好像在干旱的沙漠里灑上一滴水,仍舊干燥如初,絲毫起不了滋潤的作用。如今我們有幸學佛,就要少欲知足,放下物欲的執迷,積極節省有用的時間和精力,充實自己的良能與學養,朝真正有意義的人生正路邁進。
34、身為佛弟子,就應學習佛陀的精神,為需要幫助的人服務,并與眾生同苦樂。能做到人我一體,就是成功的人生,亦可稱為有意義、有感情,真正活生生的人生。
35、愛心、慈心、悲心是女性的優點,如何引導先生做好事、走好路,是做太太的責任。
36、無色彩的愛——時不計長短,地不分遠近,人不分宗教與種族,只要有苦難,我們看得到、聽得到、做得到,都應盡量去付出,決無希求回報的心念。愛得普遍,愛得透徹,愛得乾凈俐落,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純凈真愛。
37、人有二耳、二眼、一口、雙手、雙腳,此中道理:是要人多聽、多看、少說話、多做事。修行貴在身體力行,說一丈不如行一寸。
38、最好的醫生應該是自己。
39、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做壞事能多我一人。
【靜思的語錄39條】相關文章:
靜思語錄240句10-24
靜思的語錄38句10-18
精選靜思的語錄96條09-30
精選靜思的語錄59句06-30
靜思的語錄220句08-04
精選靜思的語錄集合94句10-21
靜思的語錄摘錄90條10-31
精選靜思的語錄摘錄76句10-29
靜思的語錄合集88句11-01
精選靜思的語錄匯編69句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