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縱使那是一本關于現實事情的書,親眼看見那些事情或親歷其境,和在書中讀到那些事情,其間也有不同的地方,因為在書本里所敘述的事情往往變成一片景象,而讀者也變成一個冷眼旁觀的人。所以,最好的讀物是那種能夠帶我們到這種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讀物,而不是那種僅在報告事情的始末的讀物。我認為人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閱讀報紙,并不是讀書,因為一般閱報者大抵只注意到事件發生或經過的情形的報告,完全沒有沉思默想的價值。——林語堂《林語堂經典作品選》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林語堂的語錄38句,歡迎閱讀借鑒。
1、人生真是一場夢,人類活像一個旅客,乘在船上,沿著永恒的時刻之河駛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個地方上岸,好讓其他河邊等候上船的旅客。
2、你知道不明了的事會使你夜夜睡不著。
3、因為恨別人,是自己無能的表現。
4、在這樣的地方你不能不想到賦詩:在此地作詩人只需要心平氣和,凝神致志,然后將詩意融入自己的思想,而不是急于去尋章摘句。
5、人生真正的目的,中國人用一種單純而顯明的態度決定了,它存在于樂天知命以享受樸素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與和諧的社會關系。
6、我想蘇夫人的這種智慧是自"君子之交淡如水"得來的——水沒有刺激的味道,但是人永遠不會對之生厭。真誠的友誼永遠不會特別表白的,真正的好朋友彼此不必通信,因為既是對彼此的友情信而不疑,誰也不需要什么。一年分別后,再度相遇,友情如故。
7、理想人物,應屬一半有名,一半無名;懶惰中帶用功,在用功中偷懶;窮不至于窮到付不出房租,富也不至于富到可以完全不做工;古玩也收藏一點,可是只夠擺滿屋里的壁爐架;書也讀讀,可是不很用功;學識頗廣博,可是不成為任何專家;我相信這種中等階級生活,是中國人所發現最健全的理想生活。
8、我還想起來,我十幾歲時的頭腦,常常想到別人想不到的事。在很早的時候,我就問上帝是否是無所不在,若是的話,那一定是"頭上三尺有神明"還有,為什么我們每逢吃飯前先要感謝上帝。我很早就推出了結論,那就是,雖然我們吃的米不見得是上帝賜予的,我們總是要謝謝那位原始的賜予者,就猶如在歷史有一段太平的歲月時,老百姓要感謝皇帝一樣。
9、"正直自持,則外邪不能侵。"在木蘭以后的生活里,有好多時候兒她想起父親這句話來,這個道理竟成了她人生的指南,她從中獲得了人生的樂觀與勇氣。一個萬惡不能侵入的世界,自然是一個使人樂觀奮斗的美好世界,自然活在如此的一個世界的人會有勇氣,能奮斗,也能忍受。
10、一個女子最美麗的時候是在她立在搖籃的面前的時候;最懇切最莊嚴的時候是在她懷抱嬰兒或攙著四五歲小孩行走的時候;最快樂的時候則如我所看見的一幅西洋畫像中一般,是在擁抱一個嬰兒睡在枕上逗弄的時候。——《生活的藝術》
11、那些有能力的人、聰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時,也就是最懦弱而糊涂的人,缺乏幽默家的勇氣、深刻和機巧。他們永遠在處理瑣碎的事情。他們并不知那些心思較曠達的幽默家更能應付偉大的事情。——《生活的藝術》
12、享受悠閑生活當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閑的生活只要一種藝術家的性情,在一種全然悠閑的情緒中,去消遣一個閑暇無事的下午。——《生活的藝術》
13、如果我可以自選做世界上作家之一的話,我頗愿做個安徒生。能夠寫女人魚的故事,想著那女人魚的思想,渴望著到了長大的時候到水面上來,那真是人類所感到的最深沉最美妙的快樂了。
14、演說要像迷你裙,愈短愈好。
15、如果人能用詩意的眼光來看人生,也許就會把人生中的落日時期視為最快樂的時期。他不但不會竭力延遲老年的到來,反而會積極盼望它來臨,并使這段時光成為他生活最美好、最快樂的一段。
16、人生譬如一場滑稽劇,有時還是靜觀而微笑,勝于參與其中一份子。
17、人世間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們慎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也不是學問,而是吃。
18、理想的哲學家能夠了解女人的嫵媚而不流于粗鄙,能夠酷愛人生而不過度,能夠看見塵世的成功和失敗的空虛,能夠站在超越人生和脫離人生的地位,而不敵視人生。
19、人們經常存在這樣的觀念:"女娼"與"男盜"相提并論,女人群中的淘金者卻不可與男人中的銀行家同日而語。我認為這種觀點是極其錯誤的。因為盜賊無誤可賣,而淘金者有——她們的色相。
20、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貴奢華,貴簡潔;不貴富麗,貴高雅;不貴昂貴,貴合適。
21、我們的國運正處在多事之秋﹐無論國家和個人的生命,都會達到一種彌漫著初秋精神的時期,翠綠夾著黃褐,悲哀夾著歡樂,希望夾著追憶。到了生命的這個時期,春日的純真已成追憶,夏日的繁茂余音裊裊,我們瞻望生命,問題已不在于如何成長,而在于如何真誠度日,不在于拼命奮門,而在于享受僅余的寶貴光陰,不在于如何浪費體力,而在于如何保存實力,準備過冬。自覺已到達某一境地,安下心來,找到自己追求的目標。也自覺有一些成就,比起往日的輝煌雖然顯得微不足道,卻值得珍惜,宛如一座失去夏日光彩的秋林,仍然保有耐寒的韌力。
22、一個人在世上,對學問的看法是這樣的:幼時認為什么都不懂,大學時自認為什么都懂,畢業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林語堂傳》林太乙著
23、科學無非是對于生命的好奇心,宗教是對于生命的崇敬心,文學是對于生命的嘆賞,藝術是對于生命的欣賞;根據個人對于宇宙之了解所生的對于人生之態度,是為哲學。《林語堂傳》林太乙著
24、人生是殘酷的,一個有著熱烈的慷慨的天性多情的人,也許容易受他的比較聰明的同伴之愚。那些天性慷慨的人,常常因慷慨而錯了主意,常常因對付仇敵過于寬大,或對于兄弟姐妹過于信任,而走了失著。……人生是嚴酷的,熱烈的心性不足以應付環境,熱情務必和智勇連結起來,方能避免環境的摧殘。
25、愛是永遠不能封口兒的創傷。女人愛別人的時候兒,一定會覺得自己失去了什么,那是她心靈的一部分,她于是各處去尋找失去的那部分靈魂,因為她知道,若不去找到,自己便殘缺不全,便不能寧靜下來。只有和自己的意中人在一起時,才又完整如初;但是自己的意中人一旦離開,自己又失去意中人攜走的那一部分,那就直到重新和意中人團聚時,才又得到安寧。
26、"聰明難,由聰明轉入糊涂為尤難",此絕對聰明語,有中國人之精微處世哲學在焉。蓋中國人之聰明達到極頂處,轉而見出聰明之害,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又因聰明絕頂,看破一切,知"為"與"不為"無別,與其為而無效,何如不為以養吾生。
27、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林語堂
28、誘惑和探險意志。旅行必須流浪式,否則便不成其為旅行。——林語堂
29、春則覺醒而歡悅,夏則在小憩中聆聽蟬的歡鳴,秋則悲悼落葉,冬則雪中尋詩。——林語堂
30、紳士的演講應該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迷人。——林語堂
31、更完美生活的人,是那些有著豐富的需求和欲望的人,而不是隨遇而安。
32、向來中國人得意時信儒教,失意時信道教,所以來去出入,都有照例文章,嚴格地說,也不能算為真正的言志。——林語堂《林語堂散文》
33、死氣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種警告。它教我們在矯飾的世界里保持著樸實真摯。
34、我認為風味或嗜好是閱讀一切書籍的關鍵。這種嗜好跟對食物的嗜好一樣,必然是有選擇性的,屬于個人的。吃一個人所喜歡吃的東西終究是最合衛生的吃法,因為他知道吃這些東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順利。讀書跟吃東西一樣,"在一人吃來是補品,在他人吃來是毒質。"教師不能以其所好強迫學生去讀,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們一樣。如果讀者對他所讀的東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時間全都浪費了。——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35、任何一個國家中,女人的幸福,非依賴乎她們所可能享受的社交機會之眾多,卻有賴乎跟她們終身作伴的男人的品質。——林語堂《吾國吾民》
36、名分的社會理想亦為個人都處于適當地位。——林語堂《吾國吾民》
37、人的情感達到一種高度,非短短八行的精雅律詩體所能適應了。所寫的語言的本身,即所謂白話,已解脫了古典文學的羈絆,獲得天然而自由的雄壯的美質,迥非前代所能夢想得到。那是一種從人們口角直接取下來的語言,沒有經過人工的矯揉修飾而形成天真美麗的文字,從那些不受古典文學束縛的作家筆下寫出來。他們完全依仗自己的聲調與音樂藝術的靈感。——林語堂《吾國吾民》
38、當吾們向人生望出去,吾們的問題不是怎樣生長,卻是怎樣切實地生活;不是怎樣努力工作,而是怎樣享樂此寶貴為歡樂之一瞬;不是怎樣使用其精力,卻是怎樣保藏它以備即將來臨的冬季。一種意識,似已達到了一個地點,似已決定并尋獲了我們所要的。一種意識似已成功了什么,比之過去的茂盛,雖如小巫見大巫,但仍不失為一些東西,譬如秋天的林木,雖已剝落了盛夏的蔥郁,然仍不失林木的本質而將永續無窮。——林語堂《吾國吾民》
【林語堂的語錄】相關文章:
林語堂經典語錄大全02-08
林語堂的語錄65條09-21
林語堂的語錄48句09-23
林語堂的語錄45句11-20
林語堂的語錄49條11-06
林語堂的語錄摘錄77句08-11
林語堂的語錄集錦78條08-11
林語堂的語錄摘錄47句08-08
林語堂的語錄匯編55條07-29
林語堂的語錄合集78條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