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wǎng)>好句>語錄>佛語的語錄69條
佛語的語錄69條
更新時間:2023-12-09 13:41:40
  • 相關(guān)推薦
【熱門】佛語的語錄錦集69條

  生命需要幸福的信念,更需要對幸福的實踐,幸福的障礙,不是生活里遇到了多大的困境,而是自我沒有跨越的懦弱。在煩惱里低頭,何異于是對幸福的放手,能夠克服那些自我的悲情和矯情,每一次對自我悲觀的突破,何嘗不是一種最真實的幸福體驗。以下是小編給各位讀者分享的佛語的語錄69條,歡迎閱讀。

1、惡習(xí)應(yīng)及時戒除;忍一時辛苦,能得一世幸福。

2、激情只能點燃夢想,習(xí)慣才能成就理想。真正的事業(yè)遠行者,必須回到生活常態(tài)和樸實無華上來,把對理想的追求、志向的落地、底蘊的蓄積、胸襟氣度的養(yǎng)成等等,轉(zhuǎn)變?yōu)橐环N天長日久、平淡如水的生活常態(tài)。然后,成功就會在不遠處或很遠處等你。

3、世界上有兩種長大的方式,一種是明白了,一種是忘記了明白不了的,心中了無牽掛。所有人都用后一種方式長大。紅塵煩擾,經(jīng)歷了,感悟了,看破了,參透了,人生最美還是淡然……

4、沒有誰可以重復(fù)誰,沒有哪個故事可以重復(fù)別的故事。每一段真心的感情,每一個溫暖過我們的畫面,都不會存在相同的藍本。那一定是唯一的。每一個人在最好年華的某個深夜站在街燈下,眼角眉梢說過的愛,那一定是絕無僅有,獨有版本的的愛。

5、世上的美景很多,我只有一雙眼睛,看不過來;世上的妙音 很多,我只有兩只耳朵,聽不過來;世上的美味很多,我只有一張 嘴,嘗不過來。借一道美景,就一縷妙音,嘗一回美味,就已經(jīng)足 夠,要那么多干什么?美景多了,審美會疲倦;妙音多了,耳朵會失 聰;美味多了,味覺會麻木,何必為難自己?

6、外離相為禪,內(nèi)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nèi)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凈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

7、有句話說:"情不重,不生婆娑。"在佛教用語中,婆娑指堪于忍受諸苦惱而不肯出離,為三惡五趣雜會之所。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情重而生出各種各樣的人欲。正由于此,佛教里才稱人為"有情眾生",而佛也同樣深情對待世人,不惜損毀自身,普度眾生。

8、我不求佛,也不念經(jīng),心若清禪何須求,晨鐘暮鼓輪回起,本就一場空。看淡,勘破,就沒了計較,沒了索取,包容所有的不平。

9、我們身上的特質(zhì)決定了我們喜歡做什么事,喜歡和什么人接觸,喜歡以何種方式處世,這些都是由先天和后天環(huán)境所形成的。這些特質(zhì)往往伴隨著我們的一生,伴隨著我們的成功與失敗。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我們身上的特質(zhì)往住在某些時候會決定我們是否能成功,但當成功后,這種特質(zhì)在某個階段卻又成為我們前進路上的絆腳石。

10、好讀書不求甚解,得其精神,不拘泥于文字穿鑿。

11、見一切眾生受諸苦惱,如被刑戮。《小品般若經(jīng)》卷八,深心求菩提品

12、一個人犯了錯,如果能及時改正,也能修成正果。

13、直須心心不觸物,步步無處所,常無間斷,始得相應(yīng)。(唐)洞山良價禪師《五燈會元》卷十三

14、把自己弄得開開心心,臉上笑口常開,就是為世界做了一件大善事。

15、《佛遺教經(jīng)》說:"制之一處,無事不辦。"人的生命有限,精力有限,如果目標分散,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必然一事無成。如果專心致志、用心一處,不被世間的花花世界、美麗景象所干擾、所誘惑,不為其他誘惑性的機會所吸引,將全部潛能變成一個"錐子",著力于一點,則可能刺破障礙,取得重大突破。

16、人需要改變的,往往不是環(huán)境,而是自己的內(nèi)心。生命是不完美的,生命是非常有限的,生命是由一連串的因緣組成的,我們要體驗更深刻的生命,發(fā)現(xiàn)內(nèi)在的靈性,就不能一味地追求外在的物質(zhì)生活。

17、事不要做絕,話不能說滿。做事留些余地,說話適可而止, 不是照顧對方,而是照顧自己。月落日升,山重水復(fù),河?xùn)|河西,滄 海桑田,風(fēng)水總是輪流轉(zhuǎn),人生何處不碰面?昨日的高官大賈,明天 的白丁窮戶;他年的破落柴扉,今朝的瓊樓玉宇。

18、認真看待生命,并不表示要我們住在禪堂或古老的寺院,終日禪坐。活在現(xiàn)代社會,我們必須賺錢過活,但切勿受朝九晚五的生活束縛,而不去探找生命的深層意義。我們的任務(wù)就是要求取平衡,發(fā)現(xiàn)中道,不要過分膨脹自己,要越簡單越好。找得生活快樂平衡的關(guān)鍵就在簡樸。

1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踩死一只螞蟻都是罪過,何況一只逃命的小鹿?與"愛惜飛蛾纏紗燈"的佛家相比,我們多給小動物們一些關(guān)愛,其實也就是多給人間增添一份關(guān)愛。

20、這也是我們當下多數(shù)人的切身感受。我們每天都在尋找幸福快樂的感覺,但卻發(fā)現(xiàn)我們樂的時候少,失望悲傷的時候多。我們苦苦尋覓,卻找不到真正發(fā)自肺腑的快樂感覺。

21、佛在心中,而不在臉上。佛是有生命有人性的,既然連鳥兒部有佛性,那人與人之間為什么不可以多一些寬容和博愛呢?

22、有些人平時對你很好,甚至好得有些過分,關(guān)鍵的時候卻讓 你郁悶。你有了困難向他們開口,滿以為能夠得到幫助,卻被一推了 之;你受了委屈向他們傾吐,滿以為能夠得到安慰,卻被雪上加霜。

23、人有道德上的瑕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常常拿這樣的瑕 疵炫耀,炫耀本身也不可怕,可怕的是這種炫耀竟然會獲得眾聲附 和,甚至喝彩。假如你是一個善于觀察和傾聽的人,稍作回顧,是不 是發(fā)現(xiàn)自己常常會經(jīng)歷這樣的場合呢?這不是眾人皆醉你獨醒,而是 一種你無法容忍確又無法躲避的悲哀。

24、人不持戒,滋蔓如藤,逞情極欲,惡行日增。《法句經(jīng)》卷上,愛身品

25、種善因不難,常常一個微笑就夠了;種惡因也容易,常常一個譏諷的眼神就是矣。積善累惡就在細微處!

26、以是正法因緣,以慈心、悲心、哀愍心、欲令正法久住心,而為人說,是名清凈說法。

27、什么是衡量成功的標準,是財富,是權(quán)勢,還是享受一份粗茶淡飯的寧靜日子?在佛家看來,安于貧困生活,以學(xué)習(xí)和掌握圣人之道為樂,不被現(xiàn)實與名利所擾,便能找到自己的生命意義,便能有所成就。

28、苦,是人生起跳的彈跳板;樂,是人生墮落的軟陷阱。

29、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薩如是,于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愈,菩薩亦愈。《維摩經(jīng)》卷中,文殊師利問疾品

30、隨緣行,禪悟在隨緣中實現(xiàn),心智在隨緣中成長。

31、事后不悔,自然會滿足于目前的收獲,并且心生歡喜;只要時時享受到收獲的喜悅,自然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自然內(nèi)心寧靜,不怨天,不尤人,不自憐自怨。古詩云:"人生若得如云水,鐵樹開花遍地春。"當內(nèi)心處于云水般的寧靜狀態(tài)時,看一切人、一切事都是美好的,慢慢地也就能領(lǐng)悟自然的真諦,不再為生死掛懷。花開一季,樹活千年,無所謂生,無所謂死,一切出乎自然,到此境地,不畏生,不畏死,靈魂可得真正解脫,內(nèi)心一片光明,那正是佛家所謂大快樂、大自由的境界。

32、做一個云水禪心的人,在紛繁的塵世中,承受花開的美麗,承受凋零的凄涼。縱算人世冷暖,天高地遠,我幺們依舊可以讓日子過的清凈簡單。日子如行云流水,我們卻可以烹一杯世味熬煮的茶,于老舊的軒窗下,看一朵白云飄過,一滴雨水滑落。

33、大干一粟未為寬,打破娘生赤肉團;萬法本閑人自鬧,更從何處覓心安?——八指頭陀

34、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住初禪。滅覺觀,內(nèi)凈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住第二禪。離喜住舍,……能舍有念受樂,住第三禪。……不苦不樂,舍念清凈,住第四禪。

35、慈悲心是希望所有眾生都能獲得快樂,希望所有眾生都能脫離痛苦,這樣的心愿就是慈悲心。

36、痛而不言,我們需要人性的堅強來踏破荊棘阻礙,我們需要人生的智慧來抵擋風(fēng)雨飄搖。其實,痛而不言是在向我們傳達一種信念:風(fēng)雨過后,必將迎來彩虹。到那時,回首向來蕭瑟處,必定是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37、人間故事總平凡,歲歲平安百姓家,不管歲月怎么轉(zhuǎn)換,要保留下自己的樸素。命運給了我們悲哀,也給了永遠的答案。安然一份放棄,固守一份超脫,走在歲月里,不是單純的活著,創(chuàng)造的所有歡樂,都收獲一種實實在在的意義。#楊枝一日禪#

38、恒唯法師:命運再給我們困難的時候,同時也給了我們一份堅強,既然知道生命是一場遠行,沒有艱難,那只是一種幻想,生命有多長,拿出命運中所有的高尚,雙腳去量。

39、指染茗香,羽衣翩然,兀自在禪茶的淡定中感悟人生。

40、生活就是如此,既然不能逃避,還不如欣然接受,快不快樂總要面對現(xiàn)實。而且,世界上本沒有那么多煩惱,你撿的煩惱多了,也就成了煩惱。想要輕松生活,還要自己向輕松的路上走。

41、生活里無論我們的心態(tài)怎么樣,這個世界好像并不在乎,我們那些自以為是的感覺,有時候祈求上蒼,留給我們的只是藍天流云,人活一場后來才明白,祈求神靈,最后不如尋找自己內(nèi)心的安寧。

42、一者見他得利歡喜如己,二者自得安樂不樂獨受。《優(yōu)婆塞戒經(jīng)》卷二,發(fā)愿品

43、辦事時,不時默誦一下經(jīng)文,并自覺按經(jīng)文所講去做。

44、若諸菩薩悟凈圓覺,以凈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由起幻故,便能內(nèi)發(fā)大悲輕安,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離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

45、認得心性,可說不思議。

46、人生就像一張有去無回的單程車票;它沒有采排;每一刻都是現(xiàn)場直播;佛菩薩,人天善神,都看著你;把握好每一個念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便是最好的表現(xiàn);希望你生命的每一刻都能自在吉祥!

47、最熟悉的莫過自己,最陌生的也莫過自己。最親近的是自己,最疏遠的也是自己。人生易老,誰也耗不起。打算好了,就別拖延。開始了,就別駐足。經(jīng)過了,就別回首。結(jié)束了,就別愧悔。人生不過是走過、看過、經(jīng)過,再不堪,故事也是獨一無二,不會雷同。

48、學(xué)會做一個更善良的人,做會一個更有感恩的人,因為人生的最終,由善惡的積德 因果業(yè)力決定你下一個輪回的痛苦和快樂。

49、損失了財物不要緊,千萬不要喪失聞思修,因為有了聞思修就有發(fā)展福報的因緣。

50、要學(xué)會尊重生命,你尊重生命,他也尊重生命。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親情友情是幾百世累積下來的福報所形成的緣分,而金錢隨時可能會有;只看錢,生命就越來越?jīng)]有價值。

51、第三種由因緣和合生起的苦,卻是第一圣諦中最重要、最具哲理的一面。

52、跟著太陽走,你就能享受陽光;跟著月亮走,你就能看到星星;跟著北極星走,你就能找到方向。

53、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54、無形的東西更是恐怖,這才知道,她的魚刺,不是在牙縫的肉里,是在心里。

55、所有打擊,最后全都是人生的財富。經(jīng)歷過打擊的人,靈魂會更加厚實、更加飽滿,會看淡很多東西。所以,有時候被打擊不是壞事,至少可以讓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變得輕起來。

56、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于愛,何憂何怖。

57、佛曰:在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

58、佛曰:多少人要離開這個世間時,都會說出同一句話,這世界真是無奈與凄涼啊!

59、佛曰:人身難得,如優(yōu)曇花。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60、愛人如愛己,率已以隨人。

61、亦煙亦雨訴平生,非煙非雨看人生。

62、做人要有擔當,要能拿得起,否則就會庸庸碌碌,渾渾噩噩;但什么都拿著也不行,還得學(xué)會放下。所謂放下,不是放棄萬物,而是放下錯誤;不是放下一切,而是放下一些;不是放下修行,而是放下強行;不是放下需求,而是放下妄求;不是放下希望,而是放下絕望。一念拿起,有所作為;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63、古寺月色參禪何須山水地,滅卻心頭火亦涼。

64、應(yīng)作如是觀 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

65、必須先喜歡上你的工作,才能夠開開心心的工作。

66、一、心如鏡,雖外景不斷變化,鏡面卻不會轉(zhuǎn)動,這就是一顆平常心,能夠景轉(zhuǎn)而心不轉(zhuǎn)。二、用寧靜的心態(tài)觀大地眾生相,聽眾生之心聲。

67、不見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眾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獄。

68、寂靜不生,放曠縱橫,所作無滯,去住皆平。 杯子撲落地,響聲明瀝瀝,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息。 佛者,心清凈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處處無礙凈光是。

69、菩薩心無取舍,如大月輪,圓滿寂靜,即是涅盤。

【佛語的語錄69條】相關(guān)文章:

佛語的語錄38句06-27

經(jīng)典佛語的語錄30條07-03

經(jīng)典佛語的語錄40句09-22

精選佛語的語錄38條11-12

通用佛語的語錄38句08-11

常用佛語的語錄39句06-27

經(jīng)典佛語的語錄集合49條08-22

【精華】佛語的語錄30條09-04

佛語經(jīng)典語錄370句04-13

【精華】佛語的語錄46句11-23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色偷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一二三四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图片 | 日本天天做夜夜做 |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屌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