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wǎng)>好句>語錄>禪意的語錄68條
禪意的語錄68條
更新時間:2023-12-09 13:41:00
  • 相關(guān)推薦
【推薦】禪意的語錄匯總68條

  我們真正的敵人,是那些心靈的毒素:無知、怨恨、欲望、妒忌和驕傲。只有這些能夠摧毀我們的快樂。尤其是憤怒或怨恨,世界上大部分的不幸,從家庭紛爭一直到最大規(guī)模的沖突,都是由它們所引起的,它們會讓任何愉快的情況變得令人難以忍受。沒有一個宗教會鼓吹它們的價值,大家強調(diào)的都是愛和慈悲。我們只要去看各種對天堂的描述,就知道里頭講的都是和平、美、奇花異草和美麗的花園,從來沒有人——就我所知——會說天堂里有什么戰(zhàn)爭和沖突。由此可見,生氣真的一點好處也沒有。以下是小編給各位讀者分享的禪意的語錄68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惡習(xí)應(yīng)及時戒除;忍一時辛苦,能得一世幸福。

2、活著需要一點耐心,活得久,那才能站在山頭,欣賞自己走過的崎嶇山路。人的困境可能會持續(xù)很久,我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找些事做,然后等待轉(zhuǎn)機。若追求的是內(nèi)心的寧靜自然,就會越來越覺得充實。

3、誰都會有欲望,但超過自己承受范圍的欲望,只會讓自己陷入痛苦的泥淖。學(xué)會滿足,就是掌握了開啟幸福之門的鑰匙。修煉一顆平常心,痛苦就會越來越淡,幸福就會越來越濃。寧靜如水。心靈的寧靜是用心靈的厚度滋養(yǎng)出來的。無論悲喜,昨天的故事就適合放在昨天的夢里。

4、隨緣,一直崇尚的一種做人的態(tài)度,用心去感悟,才領(lǐng)會"隨緣"更是一種待人處事的思維方式,生活是在隨緣中實現(xiàn),心智也在隨緣中成長,歲月本無疆,人生當隨緣!

5、鮮花盛開需要足夠的土壤,但前提是要讓自己先發(fā)出芽來,社會會隨著我們的成長進程把我們從小花盆移植到大花盆,如果我們是參天大樹,還會把我們放置在野外的沃土中。當幸福近在咫尺的時候,我們要學(xué)會珍惜。別當它離開了,才恍悟:原來,我們曾那樣接近過幸福。

6、予人方便,滿足他人需要者為善;僅對自己有利,而對他人不利者是惡。

7、佛長久地望著,那眉目里有分明能看到的悲憐。留下吧,不要再貪戀紅塵。留下皈依佛門,誦經(jīng)聽禪。彈指間,一片菩提葉飄落在我的面前。葉上有隱約流動的色彩。我拾取了一份前世的記憶,拿在手里細細的端詳著。前世,那人將你的癡心如灰塵般輕輕撣落。

8、城市里的高樓大廈日新月異,可我們的內(nèi)心卻沒有因此而更強大,反而像構(gòu)筑在沙丘上的樓閣,日漸脆弱,風(fēng)雨飄搖。我們的房價和經(jīng)濟發(fā)展一樣,與日俱增,而住在豪華別墅里的人和住在十平米小陋室的人相比,他們所能感受的幸福卻正好相反。越是富有,越對幸福麻木不仁,他們在人前光鮮亮麗,但在人后,再豪華的服飾都無法掩蓋內(nèi)心貧乏的虛空。

9、弟子問:"師父您有時候打人、罵人;有時候?qū)θ擞直虮蛴卸Y,這里面有什么玄機嗎?"師父說:"對待上等人直指人心,可打可罵,以真面目待他;對待中等人最多隱喻他,要講分寸,他受不起打罵;對待下等人要面帶微笑,雙手合十,他很脆弱、心眼小,裝不下太多的指責(zé)與訓(xùn)斥,他只配用世俗的禮節(jié)。

10、做值得付出的事,有歡喜心,就是法喜。

11、一個肯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并且能將事情做好的人,必將有不凡的成就。佛家注重悟,更看重"行"。行動勝過語言,在佛看來,一萬句空話也比不上一個有力的行動。面對天下的難事,只有勇于嘗試別人不敢做或不屑做的事的人,才能獲得別人無法企及的成就和輝煌,生命才會變得更加圓滿。

12、此心即是佛,更無別佛,亦無別心。——《筠州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13、將所有的痛苦、困難或煩惱,當作人生最好的教育,也當作是人生另一種"再充電"。每天過日子,就像讀一本書一樣地掀開每頁紙;而每天所遇到的人事或煩惱,就是這頁紙上的一句銘言或一個警語。

14、是的,人生如積水,日積月累,不斷地有東西沉淀下來,無論這些東西曾經(jīng)如何影響著自己的心靈和生活,我們都需要及時清理這些沉淀,有用的留下來,沒用的干脆就扔掉。這就好比一個杯子,如果水裝得太滿,就很難注入新的水,心靈的空間也是有限的,只有把過去放空,才能裝得下來來。

15、在困難和挑戰(zhàn)面前,最好的應(yīng)對辦法,就是讓自己的心先過去。畢竟,沒有過不去的坎,只要讓你的心先過去。

16、雙足能行萬里路,雙手能做天下事。

17、擁有勢力與地位,擁有健康與親屬,生活富裕,身強力壯,年輕貌美,才華淵博,科技發(fā)達,醫(yī)學(xué)高明。這些都不能成為我們可以不面臨死亡的理由。人生本來就這么短暫,生命又極其脆弱,再加上全球各地災(zāi)難重重,我們隨時隨地都有死亡的可能,那為什么還沉迷在此生此世的名利之l|l,并做一些千百年后的計劃呢?

18、一心向善,心存善念,一念之善,一念成禪,品自然之道,而深悟人生善之根本。

19、生活再忙,總有休息的時間,利用休息時間,就可以靜心打坐,也可以參禪悟道。甚至忙著作事,也是修行,如百丈禪師所說,搬柴運水無非是禪。因此,不要怕沒時間,只怕無心。

20、雙手做好事是利益人群,做錯事是害人不利己。

21、現(xiàn)在人人都在講幸福指數(shù),為何經(jīng)濟的高低并不和幸福指數(shù)成正比?

22、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薩如是,于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愈,菩薩亦愈。《維摩經(jīng)》卷中,文殊師利問疾品

23、俗話說:"行道要如水,立志要如山。不如水,不能曲達;不如山,不能堅定。一對生活懷有積極態(tài)度的人,往往是胸中有志的人。他們的理想可以大如一座山峰,迎向風(fēng)雨、傲視霜雪而巍峨不倒;也可以小如一株野草,嫩葉匍匐于塵埃,根脈卻伸向大地。

24、人不應(yīng)該過度地去為那些已經(jīng)失去的東西惋惜、留戀,甚至挽回,千萬 不要這樣,就讓那份"過去"作為一個美好的回憶留在自己記憶深處吧!

25、在紅塵中禪定。晨起時,泡一壺清茗,點一爐熏香,在窗明幾凈的桌旁靜坐。看一盆文竹淡定心弦,似在遙想某個遠方的故知。待到茶涼卻,香燃盡,我心緒一如初始,并未參得什么,但我深知,這個過程沒有紛擾,不思塵念,就是一種禪定。

26、只需靜下心來什么都不用去想,放下所有的經(jīng)驗還有得失,全然地相應(yīng)就夠了,就這么簡單!相信即天堂!

27、保持一種美麗的心情,采一柱大漠的孤煙映照黃昏的落日,捉一輪渾圓的清月放飛自由的心靈!

28、習(xí)慣性思維會形成習(xí)慣性生活方式。如果在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個窮人,那就永遠也不可能成為富翁。擁有億萬家財卻還要過一種乞討的生活,不是浪費金錢、浪費生命嗎?

29、對于一般社會人士,首勸深信因果,行善修福,能得好報;對于已信因果的人,應(yīng)勸當求出離,不出三界,輪回太苦;對于有出離心的人,應(yīng)勸回向求生凈土,圣道法門,太難修持;對于回向求生凈土的人,應(yīng)勸專修念佛,本愿不虛,是正定業(yè)。

30、佛家認為,學(xué)佛是"大丈夫的事業(yè)",對別人的惡毒打罵,不僅能忍,還像喝蜜糖水一樣甘甜,這樣的境界,大概是忍的最高境界了,到此境界的人,豈止是大丈夫,已經(jīng)是佛了。

31、欲,是自己欠下自己的食糧。

32、一條路走到黑不是最好的選擇,不是每一份堅持都有價值。人生需要取舍、需要迂回、需要變通,因為在我們生存的世界,沒有絕對的結(jié)果,只有必然存在的放棄;沒有絕對的執(zhí)著,只有隨緣的意外。

33、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飯,經(jīng)百千劫,只名熱沙。…一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若不斷偷修禪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滿,縱經(jīng)塵劫,終無平復(fù)。如人重病,要須眾藥和合治之,若少一種則不能治。何以故?其病重故。一切眾生亦復(fù)如是,具諸惡故,要須眾戒然后治之,若少一戒則不能治。《優(yōu)婆塞戒經(jīng)》卷三,業(yè)品

34、所有人置身于魚缸里,每個人對環(huán)境的破壞都會害人害己。

35、無論路途坎坷或平坦,都應(yīng)感恩鋪路的人。

36、我們自以為懂得很多的時候,實際上什么都沒有弄懂。

37、發(fā)愿行菩薩道,要謹防五種心魔——貪、瞋、癡、慢、疑,這是立志、 立愿、立行的大敵。心魔起時,眾道減損,所謂"魔起道不存、道起魔消 滅",若想成道,就要先滅除這五種心魔,使它無法與道并存。學(xué)佛不離生 活,生活不離學(xué)佛,在日常生活中,要力行菩薩道,不可滅失了道心,不要 生起這五種心魔。

38、諸法因生者,彼法隨因滅,因緣滅即道,大師如是說。

39、在生活中也是一樣,不要小看對一個失意的人說一句暖心的話的力量, 對一個將倒的人輕輕扶一把,對一個無望的人賦予真摯的信任,也許自己什 么都沒失去,而對需要幫助的人來說,那就是雪中送炭,就是支持,就是 寬慰。

40、以德報怨是美德,以直報怨也是美德。以德報怨日仁,以直報怨日智,仁者愛人,智者渡人。

41、心遇緣而不動,是則一切法無性。

42、別人剛強,要以柔軟應(yīng)之;別人狡猾,要以智慧對之;別人懷疑,要以自信處之;別人魯莽,要以謹慎待之。別人好勝,要以謙卑感之;別人爭利,要以無爭化之;別人行善,要以歡喜隨之;別人做惡,要以悲憫止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萬境現(xiàn)前,則無不利。

43、學(xué)佛不是做給別人看的,念經(jīng)也不是高深莫測的文字游戲,能講幾段經(jīng)文更不是為了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博學(xué)多才。佛經(jīng)是佛陀揭示宇宙人生的真諦的記錄,學(xué)佛的目的是讓我們用佛法來指導(dǎo)我們的生活,少些煩惱、憂慮、偏激、狹隘、自私。多一些包容、豁達、光明、智慧,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加甜美和幸福。

44、過去已經(jīng)成為我們的一部分,不執(zhí)著它不意味著否定它。要從過去的經(jīng)歷中吸取讓自己成長的力量,而不是留下沉重的包袱。"恩欲報,怨欲忘",要牢記恩德,忘記怨恨;隨念正法,不念妄想,要反復(fù)回憶、憶念所聞?wù)ǎ皇峭A粼谶^去的時光中。

45、做人要當放下時就能放下。功名富貴放不下,人生就在功名富貴里虛耗;悲歡離合放不下,人生就在悲歡離合里掙扎;金錢名位放不下,人生就在金錢名位里打滾;得失榮辱放不下,人生就在得失榮辱里煎熬。

46、很多時候,跟自己過不去的,是我們自己。旅途中,背著一個沉重的包袱的人很難有心情觀看沿途的風(fēng)景,更會落后于別人的步伐。包袱沉重必將心情沉重,雙重重壓下怎能去感受到一路上的鳥語花香?又怎能讓自己自由自在,盡情揮灑?何不主動放下,拋棄你心中的一切沉重,讓自己輕裝上陣。

47、入心只一瞬,忘情需一生。

48、快樂是生命的支點,無論生活給我們什么,我們都要從快樂出發(fā)。給我風(fēng)和日麗,我就是一朵欣然綻放的花朵;給我曲折,我就是那條歡快的向前奔流的小溪;給我寬廣,我就是那只凌空翱翔的雄鷹;給我風(fēng)雨,我就是那根經(jīng)得起千磨萬擊還堅勁的翠竹。無論怎樣,也不要改變我們對生活的熱愛,無論怎樣,我們也不放棄對快樂的追求,無論怎樣,都讓生命不被生活中的煩惱所束縛,讓心靈自由自在,讓每一天的生活都精彩紛呈。

49、快樂是一縷春風(fēng),染綠荒蕪的山岡;快樂是一抹陽光,催開遲開的花朵;快樂是一汪甘泉,澆灌干涸的希望;快樂是一盞明燈,為他人也為自己照亮了前進的方向;快樂是一種神奇的善良,它能使人世間的很多平凡變成精彩。

50、煩惱是因執(zhí)著而起,若你認清它的本性,煩惱即是菩提。放下了,失去的永遠是痛苦;放不下,留住的只有煩惱而已。

51、佛陀說:在所有佛法的修行中,修無常是最殊勝的。所以我們應(yīng)當時時觀想行住坐臥的一切行為,都是這一世最后的行為;口中所說的,是今生最后要說的話,內(nèi)心所想的,也是今生最后能想的。只有時時觀修無常,才算一個真正的修行人。

52、把自己活成一朵殘荷,不為懂得,只為慈悲。當人生遠離了那些浮華喧囂熱烈,遠離了人群的熱鬧、名利、趨炎附勢,人生,是往回收的。沉淀出歲月的渣滓,只留著素樸的心,泛出光陰里的一把舊日紅,那紅是透明的,也晶瑩起來了。在家常世俗的日子里,散發(fā)著一點詩意和素樸的小光芒。

53、怎么樣處理自己的憤怒?有些人認為不是一個缺點。那些沒有習(xí)慣觀照自己靈性的人,會覺得憤怒是他們天性的一部分,不應(yīng)該壓抑,而是要表達出來。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么我們也可以說無知和文盲是我們性靈的一部分,因為我們剛生下來的時候什么都不知道。然而我們卻要盡一切努力來消除它們,沒有人抗議說這些是我們的天性,應(yīng)該要保持原狀。那么為什么不能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破壞性更大的怨恨或憤怒呢?這實在很值得一試。

54、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

55、今世,能征服卑劣的、難克制的愛欲的人,種種憂苦脫落,如蓮葉上的水珠落。

56、心險佛眾生,平等眾生佛心中若無佛,向何處求佛?

57、別人能夠違背因果,別人能夠害我們,打我們,毀謗我們。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憎恨別人,為什么?我們必須要保有一顆完整的本性和一顆清凈的心。

58、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會香的。名聲與高貴,是來自于真才實學(xué)的。有德自然香。

59、不要因為小小的爭執(zhí),遠離了你至親的好友,也不要因為小小的怨恨,忘記了他人的大恩。

60、菩提心是為度化一切眾生而修持成佛。

61、譬如蜂采花,不壞色與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不違戾他事,不觀作不作,但自觀身心,若正若不正。

62、心無所住,隨處解脫,內(nèi)外根塵,悉皆銷殞,若一切無心,即無所住也。

63、佛家四寬:懂得對別人寬容,就會常常開心;學(xué)會讓自己寬心,就能保持樂觀;能對生活寬厚,就有更多能量;想讓前途寬闊,就要從心開始。

64、不管我們信佛有多虔誠,都不能脫離社會和人群,不能脫離應(yīng)盡的責(zé)任和義務(wù),否則,我們的信仰就懸在半空中,而沒有地方落實了。

65、如果我們喜歡,我們也可以閱讀少許的文字,講少許的教義,但要根據(jù)正確的道理來行為。真理不是用來誦唱詠吟的,而是用來實踐的。

66、多少人真正了解幸福?內(nèi)心能悟就是本性,本性原就已具足安詳之道。安詳就是真正的幸福,要了解幸福,內(nèi)心就一定要有智慧。

67、沒有附上絕對的犧牲,愛,不過是個名稱。

68、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禪意的語錄68條】相關(guān)文章:

精選禪意的語錄36句09-23

精選禪意的語錄49條07-20

禪意的語錄46句07-29

禪意的語錄46條11-30

有關(guān)禪意的語錄36句08-14

【實用】禪意的語錄36句10-19

簡單的禪意的語錄35句11-09

【推薦】禪意的語錄35句11-30

通用禪意的語錄35句11-30

實用的禪意的語錄45句11-06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色婷婷丁香五月 | 日韩gv国产gv欧美旡码 | 中文字幕dvd日本欧美精品 | 日本午夜免费啪视频 | 中文字幕日本αv一区二区 日韩免费码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国产AⅤ综合第一 在线丰满视频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