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摘《論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儒學的語錄39句,歡迎閱讀。
1、君子有諸已,而后求諸人。——摘《大學》
2、《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摘《大學》
3、施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中庸》
4、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摘《中庸》
5、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摘《中庸》
6、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摘《論語》
7、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謂之學矣。——摘《論語》
8、禮之用,和為貴。——摘《論語》
9、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的欲,不逾矩。——摘《論語》
10、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摘《論語》
1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論語》
12、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摘《論語》
13、《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摘《論語》
14、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摘《論語》
15、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摘《論語》
16、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論語》
1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摘《論語》
18、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摘《論語》
19、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論語》
20、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摘《論語》
21、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論語》
22、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摘《論語》
23、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摘《論語》
24、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論語》
2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論語》
2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摘《論語》
27、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摘《論語》
28、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摘《論語》
29、子曰:"賜也,女以予多學而知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摘《論語》
30、有殺身以成仁。——摘《論語》
31、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摘《論語》
32、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摘《論語》
33、道不同,不相為謀。——摘《論語》
34、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摘《論語》
35、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摘《論語》
36、往昔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摘《論語》
37、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摘《論語》
38、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摘《論語》
39、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摘《論語》
【儒學的語錄】相關文章:
儒學的語錄39句10-04
儒學的語錄45條08-29
儒學的語錄36句07-26
儒學的語錄38條10-11
儒學的語錄集合36句09-19
儒學的語錄集錦39條09-17
儒學的語錄摘錄30條11-21
2023年儒學的語錄46句11-06
2023年儒學的語錄合集39句06-29
2023年儒學的語錄錦集35條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