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句>語錄>佛語的語錄摘錄
佛語的語錄摘錄
更新時間:2023-12-02 16:36:14
  • 相關推薦
【熱門】2023年佛語的語錄摘錄58句

  終日拈花擇火,不知身是道場。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佛語的語錄58句,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揮不去的是記憶,而你留不住的是年華,生命走過的旅程,就是自我調整的過程,既然無法抓住輪回的改變,但絕不能讓心情隨風沙走散;沒有人能避開世俗的冷涼,也沒有人能把馨香盡攬,那么就要拋開世俗的偏見,放手一份貪婪,回歸生命的坦然。

2、身上事少,自然苦少;口中言少,自然禍少;腹中食少,自然病少;心中欲少,自然憂少!大悲無淚,大悟無言。緣來要惜,緣盡就放,隨方就圓,無處不自在。感恩,讓精神富有;貪求,讓生命貧窮。真誠,讓人生靈動;寬容,讓心靈安寧。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水深則靜,林茂則幽,山高則肅,品高乃和。

3、生活不乏精彩,只是有的時候我們的眼睛盯著烏云不放。人生的幸福,不在于富足而在于滿足。滿足不在于多加燃料而在于減少火苗;不在于累積財富而在于減少欲念。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而生命卻是有限的,有限的生命追求無盡的欲望,是不會得到滿足,放下貪欲追求平實簡樸的生活,是獲取幸福最簡單的方法。

4、與一切境,無依無住,無有分別,明見法界,廣大安立,了諸世間及一切法,平等無二。

5、少年時,要修理自己;青年時,要正視自己;壯年時,要擴大自己;老年時,要圓滿自己。別怕山高水長,走一步有一步的風景,進一步有一步的歡喜。

6、凝眸,含語,細品時光如琉璃,一葉蔥蘢的綠意,是永駐于春日里的欣喜。心,行于詩意里的芳草萋萋,一眸碧清,漣滟著心的澄凈,采一縷荷風,淺然入墨,無需著色,那禪的溫熱,已然是明媚的素潔。

7、修行就是修正自我錯誤的觀念。

8、對人與睦才能歡喜、自在地過日子。

9、凡事不知足,就會不滿意;不滿意,就會有遺憾。

10、一個人的命運是由自己還是他人負責?一個人的過錯應該由自己還是他人承擔?一個人的路靠自己還是他人去走?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但在許多人眼里答案并不唯一。行者以為,除非遇到不可抗拒的天災人禍,否則一切都應該靠自己。

11、一切苦的主要原因,源于自我珍愛的心,它的解藥就是珍愛別人。

12、春節里,人們團聚著、快樂著,也享受著各種美食。然而,幾乎沒有人想過,那擺放在餐桌上的令我們口腹之欲得到滿足的美味佳肴的背后,付出了什么樣的代價,也很少有人知道它會導致什么樣的結局與后果。大家應當懺悔,否則便是白作自受。正如目犍連尊者所說:"假令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13、爭執失好友,小怨忘大恩,不要因為小小的爭執,遠離了你的至親好友。不要因為小小的怨恨,忘記了別人的大恩。

14、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后念離境即菩提。《六祖壇經·般若品》

15、在大街小巷傳唱的時候,當年的糧食一定就會鬧天災,如今神曲"忐忑"

16、生活的禪法就在這現實的生活,而不是脫離生活,心平氣與隨順自然,不埋怨,不積怨。就算還有許多煩惱,只要不轉化成悲觀與失落,讓生活更寬闊,活出心態的自然風光。

17、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善權方便,為利他故,于諸性罪,少分現行,由是因緣,于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菩薩戒本》

18、怨憎,是丑化自己的人生。

19、有智慧,能發揮勇猛的大愛。

20、假使每一個人都把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看作是神圣的,我們以感恩的心情加倍地愛護它們,那么,我們人類生存的環境就會日趨完善。

21、以是正法因緣,以慈心、悲心、哀愍心、欲令正法久住心,而為人說,是名清凈說法。

22、壓力大時,也代表一種反作用力。

23、慈悲心要如天地寬、日月明。

24、今天是白閉癥日,透過電視等媒體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神智自閉的小孩,感到他們非常可憐。不過在佛菩薩的眼里我們凡夫都像得了自閉癥的小孩一樣,善惡不明,取舍顛倒。現在真的不知道誰更應該被可憐。

25、有人說:愛上一座城,是因為城里住著某個人,能夠與所愛的人在一起,連光陰都是美的。即便粗茶淡飯,修籬種田,只要有你陪伴就好。那么,找一個青山綠水的地方,找一處幽靜的茅舍,或是云水禪心的庭院,那里有晴朗的陽光與靜謐的悠然,還有你明媚的笑臉。

26、這里所說的"本來無一物",并不是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而是 要善于化解外界帶給我們的壓力與束縛,使自己的心態保持平和、坦蕩。

27、當你有了金錢后,就害怕被偷竊; 當你有了權力后,就害怕被削弱; 當你有了地位后,就害怕被降低。這種種的一切,都深深地扎根在心里,變成了前進的阻力。其實大可 不必,哪怕你是個有錢人,但在心里,也不要把自己當成有錢人。

28、若色若識,皆是唯識;若識若色,皆是唯色。今雖說色、心兩名,其實只一念無明法性十法界,即是不可思議一心具一切因緣所生法。

29、人生無常。物理有成、住、壞、空;心理有生、住、異、滅;生理有生、老、病、死。這些道理我們若能透徹,就不會在人與人之間計較;不在人我是非中計較,自然能專心于道,不會在現實的人生中隨意起心動念!

30、一條路走到黑不是最好的選擇,不是每一份堅持都有價值。人生需要取舍、需要迂回、需要變通,因為在我們生存的世界,沒有絕對的結果,只有必然存在的放棄;沒有絕對的執著,只有隨緣的意外。

31、生活中如果人拿個石頭向狗丟過去,這只狗就會莫名其妙地開始追逐那塊石頭,追了老半天,原來是一塊不能吃又沒有用的石頭,除了跑得氣喘吁吁以外,沒有任何好處,只是白費力氣而已。狗為什么要去追一塊沒有用的石頭呢?同樣的道理,人為什么要去追一個別人丟過來的壞臉色,別人丟過來的一句壞話呢?

32、秋風颯颯,點紅葉于玉階。秋云飛飛,變白衣于蒼漢。秋露垂垂,人物同沽沆瀣。秋月皓皓,山河盡入玻璃。諸人當此之際,切不得作境會,亦不得作心會,亦不得作道會。

33、同事——菩薩所緣,緣苦眾生。身處苦難娑婆,應先自我凈化、以身作則,感化周遭共同生活、工作的每一個人,并鼓勵眾人一起力行菩薩道。

34、在當今社會,雖不需要我們舍身飼鷹,卻應懂得只有博愛與寬容才能使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與價值。

35、我們的行、住、坐、臥和一舉一動,有意識地去生活,是覺醒,無意識地去生活,是迷惑。悟或迷、佛或魔、涅槃或輪回,都是一念之差。

36、善的緣起,當我們在紅塵迷途中彷徨往復,不知路在何方時,你可知,有一盞心燈一直在照亮你?

37、世間情有許多種,有親子之情、夫妻之情、朋友之

38、低調做人雖然看似平淡,但它其實是一種高深的處世謀略。一個人應 該保持低調做人,只有這樣才可以使你保持一顆平凡的心,才不至于被外 界的事物所左右,才能夠保持冷靜,才能夠務實,這也是一個人成就大事 最起碼的前提。

39、世事如棋局,不執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才是真空。人生沒有完美,幸福沒有滿分,當執著成為負累,放手就是解脫。心中有道,擁有一切;心中有夢,才有希望;心中有禪,生活安然。攜一份淡泊,品一份寧靜,興之所至,心之所安,盡其在我,順其自然。

40、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住初禪。滅覺觀,內凈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住第二禪。離喜住舍,……能舍有念受樂,住第三禪。……不苦不樂,舍念清凈,住第四禪。

41、《菜根譚》中說:"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纖塵不染,方解開地 網天羅。""念頭昏散處,要知提醒;念頭吃緊時,要知放下。不然恐去昏 昏之病,又來憧憧之擾矣。"對待妄念,我們要記住兩個詞:一個是"不 忘",另一個為"不起"。不忘"見宗自相光明",不起"遮遣、成立、取 舍"等心,這是最重要的。這樣,妄念突起時,不壓制它、不隨它跑,不 產生任何愛憎、取舍之心,才能感悟到自在人生。

42、透過生死,才會明白健康的重要;透過成敗,才會明白通達的重要;透過得失,才會明白淡泊的重要。人生最悲哀的事情,莫過于苦苦追求那些原本可以放棄的,卻忽略了生命中那些最為寶貴的。

43、"一根稻草,扔在街上就是垃圾,與白菜捆在一起就是白菜價,與大閘蟹綁在一起就是大閘蟹的價格。"一個人與不同的人在一起就會出現不一樣的價值。與君子交友,會受到好的陶冶,心靈也會得到凈化;與小人為伍,也不免要受到惡的熏染,心靈變陰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如此。

44、人生關鍵在于掌握好欲望的尺度。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欲則寬。人之心境,多欲則忙,寡欲則閑。人之心事,多欲則憂,寡欲則樂。多與寡的區分,因人而異。有多大的手,端多大的碗。永遠不要異想天開,也不要得過且過。一切盡人事而遂天意,不強求,順其自然就好。

45、福慧雙增,吉祥如意。

46、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欲望過多。人生是一場電影,痛苦是一個開端,掙扎是一種過程,死亡是一種結局。人生沒有完滿,始終存在殘缺,人生有三苦:一苦是,你得不到;二苦是,得到了,卻不過如此;三苦是,你輕易地放棄了,后來卻發現,原來它在你生命中是那么重要。人生有太多不舍,最后也就都成了遺忘。

47、在擁擠的都市,沒有廣闊的大自然,所以要讓心胸開闊的好方法,就是學習佛菩薩了。我們要學佛菩薩用開闊的胸襟,去面對所有的生命。

48、修行說難,一點也不難。對于出家人來說,就看我們能不能生起來對佛菩薩的信心,能不能摸頭自省知道自己是來干什么的。

49、不要抱怨一時的傷痛,心持一份希望,眼睛才會看到光明。更不計較一時的失去,失去是得到的起點。

50、外在的境界是變幻無常的,我們的心也往往起伏不定,修行就是訓練我們的心,讓它不管對外在的變幻還是內在的起伏,都能平等視之、平靜視之。

51、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

52、大乘萬行,大悲為先。

53、欲為第一火,癡為第一暗,瞋為第一怨,此三在世間。——《正法念處經》

54、一切處無心者,即修菩提、解脫、涅槃、寂滅、禪定乃至六度,皆見性處。

55、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

56、修德有順有逆。順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極而徹證,證而了無所得。逆性而修,愈修愈遠,修極而永墮惡道,墮而了無所失。

57、善男子,若能觀怨一毫之善,不見其惡,當知是人名為習慈。若彼怨家,設遇病苦,能往問訊,瞻療所患,給其所需,當知是人能善修慈。

58、抓住火花的瞬間,才能看見自己內心的那一汪清泉。

【佛語的語錄摘錄】相關文章:

【熱門】佛語的語錄摘錄56句10-06

簡潔的佛語的語錄摘錄90條09-14

【必備】2023年佛語的語錄摘錄39句08-18

佛語的語錄38句06-27

經典佛語的語錄30條07-03

經典佛語的語錄40句09-22

精選佛語的語錄38條11-12

常用佛語的語錄39句06-27

經典佛語的語錄集合49條08-22

通用佛語的語錄38句08-11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精品资源久久 | 中文字幕中出在线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 亚洲A级在线播放 | 日韩欧美高清在线 | 日本国产aⅴ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