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異端是什么?不是唱反調,不是出偏鋒,不是走極端,要我說,異端的特質是不茍同,是大慈悲。——《笑談大先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陳丹青的語錄48條,大家快來看看吧。
1、你如果真的想懂,前提要有相對完整的文脈。
2、音樂好在倏忽,所謂時間的藝術,靈界的藝術。
3、只要我憤怒一回,我就得為公眾二十四小時扳著個臉。
4、多去博物館有助提高國民素質,這可能是個偽問題。
5、藝術是謊言。但現在我們不會說謊,很笨地在那兒說謊。
6、只是迄今為止,我們有沒有一首歌齡百年以上,幾代人耳熟能詳、同聲一唱的歌?
7、對于叫做‘風格’的那種東西,對于個人才情和表現手段刻意張揚凸顯的作品,我敬而遠之。
8、我們可以從當代中國的戲劇文化、音樂文化和舞臺美學中,看出我們自己的深淺厚薄來。
9、全世界現代化就是指大家住在水泥森林里,水泥鴿子籠里,假裝種點樹,養點花,表明和自然還有聯系……
10、"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過去不可能,現在仍然不可能,因為批評言論必然觸及大家共同的三大背景:行政格局,人際關系,政治國情。
11、當我年輕時我夢想改變世界;當我成熟后,我發現我不能改變世界,我將目光縮短,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當我進入暮年,我發現我不能改變國家,我的最后愿望僅 僅是改變一下家庭,但這也不可能。當行將就木,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自己,我可能改變家庭、國家甚至世界。
12、中國人學東西非常快,問題是它一學過來,就變成中國的東西,它必須適應中國的國情,一適應以后就變成畸形。
13、所有人在這幾十年里都活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趕緊多撈,趕緊安頓好自己的生活,不要管這個社會。你是救不過來的,你真的到下面走走,就知道,完全一個赤裸裸的叢林社會,大家都信奉叢林法則。
14、我們常說"不拘一格降人才",可表格發下來,一格一格,全是格啊!
15、我的親身經歷告訴我,讀書有兩個作用,一是讓我自以為非,一是讓我有一間自己的房 子,有內心生活。我讀過的書不多,但是書改變了我的一生,書給我一個長期的立場。
16、不要相信任何人在公眾場合的話。盡量相信自己,一開始是很弱的,你的去看書、去經歷,有很多的成功失敗。
17、無論繪畫還是寫作,我盡量不說假話。
18、中國的成年人的交往,即便藝術家,也是一套精致的"人際關系",夾纏著利益、謀算,陰晴不定。藝術本是無事之事,而在不少分明世故而習練瀟灑的中國同行面前,不知起于何時,我竟會覺得開口談論藝術怕是一件迂腐淺薄到近乎羞恥的事。
19、天地有大美,于簡單處得;人生有大疲憊,在復雜處藏。生活中常有大情趣,一定是日子過得很簡單;生命常得到愉悅,一定是心靈純凈到不復雜。
20、哪怕寫文章時標點符號弄清楚,不要有錯別字——這就是我所謂的自己救自己。我們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我靠的是一筆一筆地畫畫,賈樟柯靠的是一寸一寸的膠片。
21、我也曾一路無知而愚蠢,只是貧窮時代的愚蠢無可羞,也無可張揚。現在我可能聰明一點了,只因逐步擺脫了愚蠢,并愿繼續擺脫:不必同外國比較,我所比較的對象,是我自己。
22、沒必要讓所有人知道真實的你,或者是你沒有必要不停地向人說其實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因為這是無效的,人們還是只會愿意看到他們希望看到的。我甚至覺得你把真實的自己隱藏在這些誤解背后還挺好的。——陳丹青《我們這個時代的怕和愛》
23、聽別人說話的時候,眼神不要游移,否則會顯得很沒禮貌。
24、別人給你倒水時,不要干看著,要用手扶扶,以示禮貌。
25、有禮貌應該是對所有人,無論是上司、長輩、餐館服務員或是路邊撿垃圾的老者。
26、真的美術史是什么,是一聲不響的大規模淘汰。
27、十多年沒見了,他不跟我敘舊,也不問我從哪里過來,沒有溫情主義和傷感主義,就像從來沒有分開過一樣……歲月滄桑,世事難料,畫家能守住的也只有這幾本舊畫冊,在無人喝彩中自有一種從容與淡定,波瀾不驚中題材已被超越:在一筆一劃的把玩中,他營造著安防性命的處所。——陳丹青
28、人事與史跡的累累誤點,尚在其次,最可怕者,是代代相沿的訛傳鏈早經公認而凝固:其實都不可輕信,都有問題。而持說者與被說者是否同代,尤須仔細考量,近年讀楊奎松先生的歷史書,感慨系之:非得過去好幾代人,國事與黨爭,這才可能討得相對翔實而平正的說法,隨口議論,貿然下筆,動輒涉嫌輕佻而失德的。
29、"一個被割斷歷史的民族和階級,它自由的選擇和行為的權力,就不如一個始終得以將自己置身于歷史之中的民族和階級,這就是為什么——這也是唯一的原因——所有過去的藝術,都是一個政治的問題"這段話,對我而言顯得不可理解,按照我的想法,一個民族若是歷史沒有被割斷過,則今天的任何文化行動都會背上巨大的歷史包袱,何以說這樣的民族更加自由呢?
30、松節油氣味仿佛催眠劑哄著我進入恒定的工作,工作專注到近于癡呆,快樂的癡呆以致忘記快樂。累了,醒過來,發現自己睡著了。畫室在日光燈下的寧靜呈現一片無聲的吵鬧:這里那里都是被燈光平均照亮的畫或畫冊,所有畫面搶著說話。美國的生活教會我如何同自己相處,教會我如何工作(倒不見得教會我如何畫畫)。每次當我買下做內框的成捆木杠背會畫室,心里就想,干什么?誰叫我畫這么多大而無用的大畫?每次辦展覽,搬運貨柜車停在樓下,幾條彪形大漢鋪一地家伙包裝,我就覺得闖了禍似的。
31、不過依我看來,美術館仍不失為一張慈祥公道的面孔。歷來美術館的人事,總不免為全力所左右,為外界所詬病的吧,但說它慈祥,指的是館內悠悠千年藏品的總體性格和潛在律令;說它公道,則指的是時間。人世有公道嗎?似乎也只剩時間仿佛有所公道,而美術館所收藏的多少可以說就是時間,以及時間的意義(假如時間真有意義的話)。自然,收藏現代當代的美術館總在爭議權謀中行事,但就我所見,那里也常在"平反"現代藝術的種種"冤假錯案",追認并適時"發現"曾被遮蔽冷落的天才,為之認認真真地舉辦規格得宜的回顧展。
32、生命是無意義的,從來就是盲目的。上一代知識分子接受唯物論教育,進步論教育。它肯定人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世界是進步的,我們做的一切是必要的、應該如此的、向前進的——所有的苦惱、官司、狂妄、災難,都從這里來。
33、藝術與自由:有創見的人與國家是完全對立的。對國家來說只有一個辦法—扼殺那些具有真知灼見的人,如果社會這一觀念是為了支配一個人的思想的話,那么這個人就注定要毀滅,反之,要是沒有扼殺個人的國家,也就不會有真知灼見的人:只有在這么一種時刻,在這么一種壓力下,才會有真知灼見的人。人只有在越過無數障礙之后,才能稱得上是藝術家,因而對藝術非但不該加以鼓勵,相反應當壓抑藝術。
34、政府對藝術的理解,就是唱歌跳舞之類,而不是真正的思想、精神與價值觀。
35、我們現在的教育制度,是從幼兒園就開始摧殘孩子。老師、家長,串通好了,細細的摧殘。
36、對任何一位想當藝術家的青年,今日的考試制度是不折不扣的荒謬和。
37、別談教育吧,現在哪有教育啊?
38、不過是有錢人玩的把戲。
39、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根本就懷疑"培養"這句話。凡、高誰培養他?齊白石誰培養他?
40、我們今天出了個所謂"五講四美",層次很低,不過是要有禮貌,守規矩,走橫道線,別隨便吐痰,說明什么呢?無非說明我們的社會五不講,四不美。
41、我說:"為人民服務"這句話是錯的,沒有主語:為人民服務?您是誰?
42、陳丹青:我剛回國的[20XX]年,清華美院為我辦了個展,此后迄今,九年內我沒再辦過一次個展,零星展覽是陪朋友玩玩。為什么要辦個展?畫畫是為了辦展覽嗎?我確實無意談論藝術。我在這里看見的藝術,背后都是別的事情,出于別的原因。誠實的,有興味地談論藝術的氛圍,早就喪失了。
43、憑什么人家不能也叫"陳丹青"?我該這樣寫:"丹青:我也名叫陳丹青。"
44、至于對"主流價值"的"反抗方式",免了吧,哪有這回事?就算有,我也不主張孩子們反抗。反抗的時代與文化過時了,全世界為"反抗文化"付夠了代價。不要反抗,也不要試圖改變社會,能一個個改變自己,就是功德無量。
45、世界上的重要藝術家都不是研究生學歷,也不是本科、美院附中,有的連高中都沒上。凡高就是個病人,畢加索也沒有大學文憑。當今中國,需要文憑,為了就業,得到社會的認可,你就得拿個文憑。
46、人只要是坐下來寫文章,即便寫的是天上的月亮,地上的蒿草,都是"談自己"。
47、你在這個時代去談英雄,做英雄,很滑稽。唐吉坷德令人尊敬,因為它認真,現在的"英雄"們認真嗎?從前的英雄,真的會去死。
48、我真想知道是什么因素、在什么時刻、他們的胡子開始"萌生",并"確認"為絡腮胡子,而我卻沒有。……回答記者問"什么時候萌生藝術念頭,并什么時候確認自己是藝術家"
【陳丹青的語錄48條】相關文章:
陳丹青的語錄40句07-28
陳丹青語錄(精選155句)04-29
陳丹青的語錄合集39條10-11
2023年陳丹青的語錄27條10-03
2023年陳丹青的語錄集錦47條07-01
陳果的語錄46條09-04
陳果的語錄38條11-29
2023年陳果的語錄46句10-11
2023年陳果的語錄40句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