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知識變成智慧,再從智慧變成能力,再由能力轉化為物質財富。一要用心學習,第二要勇于實踐,第三要勤進思索,還要善求指教。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嚴介和的語錄88句,歡迎閱讀與收藏。
1、企業家的成長要經受五種磨礪:在委屈中平衡;在妥協中前行;在虛懷中充實;在放棄中收獲;在謙卑中完善。
2、人是生得好,企業是產業好。一個企業家的成功,行業占75分,其他占25分。
3、愛財的君子們取之有道呀!愛財的本來就是君子,不愛財的往往是小人。
4、抓住機遇的人是三流的,能夠尋找機遇的是二流的,創造了機遇的人才是一流的。
5、一流的企業家,是精明加厚道;二流的企業家,是精明加精明,就像一些溫州商人;三流的企業家,是厚道+厚道,適合政界。
6、人生四大幸事就是,生得好,活得長,病得晚,死得快。像我就是生得好,現在就希望活得長,病得晚,死的時候痛痛快快的,不要拖來拖去的。
7、太平洋經濟說白了就是談判經濟。談判出的效益占75%,也就是75%的效益出在談判桌上,一二十萬人辛苦勞動也就創效益的25%。
8、在賞識中成長,在譴責中成熟距離亞布力企業家論壇已20余日,因回來立刻投入到緊張而繁忙的"兩會"與"15"工作中去,故未能將參會感受付諸文字。時至今日,已有些怠惰,然今日與謝劍偶然提及嚴介和,遂想起在亞布力論壇上,嚴君慷慨陳辭,語驚四座,掌聲雷動之盛況。今將嚴介和當日言語收錄如下,與友朋共享之。
9、企業家必須經歷過三千三萬:吃盡千辛萬苦,承受千委萬屈,經歷千風萬險。四大功夫:理論文化功夫、過硬的實踐、突發事情的處理、對企業機遇和危機始終高度重視。需掌握的五本書:政治經濟學、國學人文學、法律道德學、財經文化學、哲學社會學。
10、企業"三流"論:一流的企業做文化、做標準;二流的企業做品牌、做資本;三流的企業做產品、做項目。
11、用人理念:講文憑更講水平;講職稱更講稱職;講閱歷更講能力;講資力更講貢獻;講道德更講風格。
12、國家的競爭是企業的競爭;企業的競爭不是企業家的競爭,而是產業的競爭!
13、一個期待最終站著是一座山,倒下也是一座碑的豪情壯士!
14、企業家的成熟是最重要的。成功是短暫的,成熟是漫長的;成功是惶恐的,成熟才是溫馨的!
15、一流的商人精明+厚道,二流的商人精明+精明,三流的商人厚道+厚道,既不精明又不厚道自傷或他傷的商人=傷人!
16、當前民營企業應崇尚"小富即安"。現金是冬天里的一把火, "手里有糧,心中不慌!
17、先"唯才是舉"后"大成在德"。
18、當好奴才,才能當好總裁。
19、做人做事講"理",處人處事講"情"。
20、在賞識中成長,在譴責中成熟距離亞布力企業家論壇已20余日,因回來立刻投入到緊張而繁忙的"兩會"與"3.15"工作中去,故未能將參會感受付諸文字。時至今日,已有些怠惰,然今日與謝劍偶然提及嚴介和,遂想起在亞布力論壇上,嚴君慷慨陳辭,語驚四座,掌聲雷動之盛況。今將嚴介和當日言語收錄如下,與友朋共享之。
21、我們心中的苦難是終身進步的階梯,我們方毅然剛勇,我們塑造了文化品格,追求了卓越的心理素質,崇尚了有中國特色的觀念,在360度方位交朋友,不斷自我完善。
22、腳下不能到達的地方,眼睛可以到達;眼睛不能到達的地方,心夢可以到達。
23、我這個人有弱點,我的弱點就是我太優秀了。
24、管理者的決策是這樣形成的:聽多數人的意見,和少數人商量,自己做決定。
25、噪諸葛亮事必躬親而后無能人,導致蜀國因諸葛亮興也因諸葛亮亡,太平洋建設集團也不能對我個人過于依賴。
26、一個人的發展可能是從朦朧的感性到明晰的理性。
27、中小企業要"小而專",小富即安。
28、先做事,后做人。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29、追求:高度、深度、寬度、厚度。厚度最重要。
30、既然上天讓我既智慧又能干,那又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成呢?
31、"沒有虧損的企業,惟有無能的掌門人"。
32、數據只看政府發布的。
33、知識本身沒有力量,只有化為行為才能有力量。
34、真正的道德在于自我的修養,而不是強迫別人認同你。真正的圣人都是只講幫助而不計報答,因為在幫助別人的時候獲得的快樂是最好的報答。
35、中國是一個永遠不能沒有制造的中國。"制造"是中國產業之魂。
36、做人做事要"嚴",處人處事要"和"。
37、第一語錄:優秀是"干"出來的,不是"看"出來的。
38、我所學到的任何有價值的只是都是由自學中得來的。
39、大成在德、小成在智。
40、風起的時候笑看落花,就是胸懷。
41、做企業要讀懂決策科學。
42、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就像鮮奶,紙盒上貼著有效日期……如果時間到了,你還不更新所擁有的知識,你的職業生涯很快就要被腐蝕掉。
43、知識既不等于文化,也不等于智慧,它只相當于工具。
44、運用的智慧乃在書本之外。
45、辛苦心更苦,不勞都累;辛苦心也苦,因勞而累;辛苦心不苦,勞而不累。
46、我現在才聽說居然有人說"朋友就是拿來出賣的",這是典型的小人說的話!這樣的語言,簡直是國人的悲哀!把我們民族的臉都丟盡了!我告訴大家什么是朋友!財富不是永遠的朋友,朋友才是永遠的財富;朋友是山,朋友是海,擁有朋友可以排山倒海;朋友是風,朋友是雨,擁有朋友可以呼風喚雨!
47、初學者的無知是獲得知識以前的無知,而博學者的無知是獲得知識以后的無知(這種無知更可怕,因為固執)。
48、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過受到的誘惑不足而已;這不是因為他們的生活單調刻板,就是因為他們專心一意奔向一個目標而無暇旁顧。
49、小勇,血氣所為;大勇,義理所發。
50、三萬個臭皮匠也抵不上一個諸葛亮。
51、第二語錄:機遇是"想"出來的,不是"忙"出來的。
52、大成的人都是逼出來的,也都是熬出來的。
53、中國必須承認,一流的在官場,二流的在商場,三流的在學場。所謂官產學,就是這個順序。
54、中國經濟總量高于一切的時代過去了,質量高于一切的時代到來了。中小企業的格局必然是99%的死去,剩下的1%都是大企業、品牌企業,只有它們在國際上才有話語權。99%的企業該犧牲都犧牲吧,它們不犧牲,1%的企業起不來。經濟總量明顯減少但質量明顯提升,并且減少很多內耗,很多重復投資。
55、成長階段很自信,應該如此;成熟階段很知足,不過如此。
56、45度做事,90度做人,180度處事,360度處人。
57、每個高校的法學院、商學院,錄取分數線是比較高的。能夠進來的都是優秀的,但出來了就不優秀了,就學會了一身的本事。什么本事?就是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
58、"一流的企業,是讓卓越的員工有了職稱而又遠遠的不稱職",在看準員工的人品之后,6分的人才,加以8分的提拔與使用,給予10分的待遇,這樣員工會覺得自己不稱職,而去努力,不斷的奮進;當員工鍛煉得差不多稱職了,又給他更高的職稱,更高的待遇。這樣,即是對員工負責,也是對企業負責。
59、對話不在一個量級上,就構不成對話;交流不在一個層面上,就形不成交流。
60、心理學家發現,MBA通常具有共同的特點:精力充沛、高度自信又富于魅力,因此總能左右逢源。但這類人總是拒絕接受別人的意見。更要命的是,由于他們作出自己的判斷時顯得那么確信無疑,因此別人也很容易信任他們。而當處境艱難時,這類人往往不知如何面對,他們不愿公開承認是自己錯了,而會選擇撒謊。
61、中小企業家族制比社會化好,大企業社會化比家族制好。人性化與制度化也是如此。可聽可不聽的課,不要聽;可做可不做的作業,不要做。但是必須拿到畢業證。
62、我們的思想因經歷與壓力而成熟,意志因磨礪與柔韌而堅強,生命因體驗與躬行而延伸,人生因進取與舍得而精彩。
63、(我)是有背景。這個背景就是黨和國家的。這是一個大好的政治背景。當然,還有經濟背景和人文背景。這些都是我的背景。其他我就沒有什么背景,沒有什么見不得人的背景。
64、不要怕別人把自己想成傻瓜,關鍵是自己不要做傻瓜。這就是城府。
65、世界500強管理模式不能完全符合中國的國情,我們商學院為什么失敗,就是因為死套國外的制度化;完全用制度管人,這放在中國水土不符,貌合神離。本土企業要講無情的制度,有情的人性。宏觀:大事大非問題上既講制度,更講人性;微觀:只講制度,不講人性,只有這樣人性與制度相交叉,企業才能管理得好。
66、人類最重要的努力莫過于在我們的行動中力求維護道德準則,我們內心平衡甚至我們生存本身全部有賴于此。只有按道德行事,才能賦予生活以美和尊嚴。
67、發現人才比培養人才重要十倍一百倍。發現得好,稍加培養就出來了。哪怕不培養,他馬上也會出來。如果發現不好,怎么培養也是白培養。
68、復制與傳承僅僅是背會的東西,死記硬背會的東西,背了也是白背。
69、大家是"煉"出來的,不是"干"出來的
70、高管就應該只做人不做事,多做教練員少做運動員。企業的決策者,只當裁判員不做運動員。
71、對一把手,只講結果不講過程,誰分管誰說了算,總經理可以先斬后奏裁掉副總,他們擁有99%的權力,我只有1%,就是管好手下的幾個高層。
72、第二層,有一定成就的時候要先做人再做事,把人做好。
73、以上就是最經典的用人之道。而我,在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能做到厚侍自己的員工,能讓團隊真正實現腦袋和口袋雙豐收,能把自己的企業變成真正一流的商學院(先商而后學),對得住員工的父母,無愧于自己的良心,承擔起社會的責任,用實際行動來感恩我們偉大的祖國,這是就是我的義務和責任。
74、追債三步:媒體(對方是有影響力的)、討債公司(對方是無賴)、上層建筑(對方有上層建筑)。
75、管理就是管人,只管人不管事
76、大凡做企業的都常說"客戶就是上帝",嚴介和卻反其道而行之,他說:"在我的企業里,我賞識的部下是第一上帝,我尊敬的領導是第二上帝,我忠實的客戶是第三上帝。
77、廚房里的油瓶倒了,我肯定不會去扶的,會揚長而去。事后追究責任,查找是誰負責這個廚房,誰放置了這個油瓶,這樣可以提高廚房管理質量。
78、人才"分三流":一流的人才無中生有,創造知識;二流的人才創新知識;三流的人才學習知識。
79、大事要方,小事要圓;對己要方,對人要圓。方是做人的脊梁,圓是處事的錦囊。
80、嚴介和告訴三門峽的民營企業家,要賞識你的部下,這是企業最大的財富,領導和客戶都是會變換的,只有你的部下才是不可替代的。嚴介和說:"要像看待你的孩子一樣看待部下。"
81、第三層,只做人,不做事!
82、經商靠智商,高智商的人不一定是高學歷,同樣,高學歷的人不一定是高智商。MBA學生只能代表你學了管理類的知識,但并不等于你擁有了管理的能力。"
83、在生活中,嚴介和崇尚"道德","以至誠為道,以至仁為德,"商人重利輕離別的時代已經過去,應該是忠孝兩全。"能做一個行業的領袖我感到非常滿足了。如果僅僅是要掙錢,人家會說你是包工頭,充其量也只是洋溢著泥土芬芳的人們,而把爛企業能做好,人們會說你從下里巴人到陽春白雪了。"
84、要以旅游的心態做企業
85、"明明白白的妥協是高尚,坦坦蕩蕩的妥協是英雄。成功永遠白隨著淚水,迷茫和死亡。人生是這樣一個過程,從獨樹一幟到博覽眾長到自成一體,它必然彰顯5大行為風格,自信而不自負,果斷而不武斷,自尊而不自傲,嚴謹而不拘謹,知足而不滿足。理性基礎上的感性,而感性又高于理性。講文憑時更講水平,講職稱時更講稱職,搶閱歷時更講能力,講資歷時更講貢獻,講道德時更講風格。
86、一流的老總每天工作三小時,二流的老總每天工作五小時,三流老總每天工作八小時。管理是管人、用人、育人、做人的藝術,無需事必躬親。
87、嚴介和覺得做企業心態要好,有人要捅你一刀,只要不捅心上就行,要有承受力。"我是用一種旅游的心態來做企業的,大步流星走去,終于完成以社會為己任、以企業為本位、創造財富、完善自我的社會使命,這是我做企業的心里話"。
88、企業管理的關鍵在于兩個字:管人,管人的關鍵在于用人、育人,而管人、用人、育人的關鍵在于做人,先做人再做事。
【嚴介和的語錄】相關文章:
嚴介和的語錄50條06-26
嚴介和的語錄46句08-05
嚴介和的語錄30句11-19
嚴介和的語錄36條11-21
嚴介和的語錄集合69句06-30
嚴介和的語錄集錦49句07-30
嚴介和的語錄集合38條09-28
嚴介和的語錄匯總56條09-28
嚴介和的語錄集錦59句08-13
嚴介和的語錄合集45句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