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自卑,歷來送給人間兩樣東西:愛的期盼,與怨憤的積累。以下是小編給各位讀者分享的史鐵生的語錄46條,歡迎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1、我們從遙遠的地方來,到遙遠的地方去。我們是地球上的朝拜者和陌生人。
2、人可能舍棄一切,卻無法舍棄被理解的渴望。
3、我們太看重了白晝,又太忽視著黑夜。生命,至少有一半是在黑夜中呀——夜深人靜,心神仍在奔突和浪游。更因為,一個明確走在晴天朗照中的人,很可能正在心魂的黑暗與迷茫中掙扎,黑夜與白晝之比因而更其懸殊。這迷茫與掙扎,不是源于生活?但更是"匡正",或"匡正"的可能。這就得把那個"像"字顛來倒去鞭打幾回!因為,這黑夜,這迷茫與掙扎,正是由于無可像者和不想再像什么。這是必要的折磨,否則盡是"酷肖子孫",千年一日將是何等無聊?連白娘子都不忍仙界的寂寞,"千年等一回"來尋這人間的多彩與真情。
4、別抱怨擺弄實際之真的所謂藝術總是捉襟見肘吧,那是必然。正因為實際走到了末路,藝術這才發生,若領著藝術再去膜拜實際,豈非鬼打墻?所以,藝術正如愛情,都是不能嫌累的事。心魂之域本無盡頭,比如"詩意地柄居"可不是獨享逍遙,而是永遠地尋覓與投奔,并且總在黑夜中。
5、說到人格的神,我總不大以為然。神自有其神格,一定要弄得人格兮兮有什么好處?神之在,源于人的不足和迷惑,是人之殘缺的完美比照。一定要為神在描畫一個人形證明,常常倒阻礙著對神的認信。神的模樣,莫如是虛。虛者,非空非無,乃有乃大,大到無可超乎其外。其實,一切威赫的存在,一切命運的肇因,一切生與死的劫難,一切曠野的呼告和信心,都已是神在的證明。比如,神于西奈山上以光為顯現,指引了摩西。我想,神就是這樣的光吧,是人之心靈的指引、警醒、監督和鼓勵。不過還是那句話,只要神性昭然,神形不必求其統一。
6、看見苦難的永恒,實在是神的錘憐——唯此才能真正斷除迷執,相信愛才是人類唯一的救助。這愛,不單是友善、慈悲、助人為樂,它根本是你自己的福。這愛,非居高的施舍,乃謙恭的仰望,接受苦難,從而走向精神的超越。
7、我等你,直到垂暮之年,野草有了一百代子孫,那條長椅上依然空留著一個位置。
8、我們生來孤單,無數的歷史和無垠的時間因破碎而成片段。互相埋沒的心流,在孤單中祈禱,在破碎處眺望,或可指望在夢中團圓。
9、我常以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愚氓舉出了智者,懦夫襯照了英雄。
10、心靈始而防范,繼而疏離,終至孤單。心靈于是呻吟,同時也在呼喚。
11、生命的意義卻似輪回,每個人都得從頭尋找,唯在這尋找中才可能與前賢匯合,唯當走過林莽,走過激流,走過深淵,走過思悟一向的艱途,步上山巔之時你才能說繼承。
12、愛情本身就是希望,永遠是生命的一種希望。
13、理想,恰在行的過程中才可能是一句真話,行而沒有止境才更見其是,句真話,永遠行便永遠能進入彼岸而不棄此岸。
14、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殘疾,它從來就沒有離開過。
15、讓人落淚就一定是好藝術嗎?讓人哭,讓人笑,讓人咬牙切齒、捶胸頓足,都太容易,不見得非勞駕藝術不可。而真正的好藝術,真正的心路艱難,未必都有上述效果。
16、白晝是一種魔法,一種符咒,讓僵死的規則暢行無阻,讓實際消磨掉神奇。所有的人都在白晝的魔法之下扮演著緊張、呆板的角色,一切言談舉止一切思緒與夢想,都仿佛被預設的程序所圈定。
17、我們叫做開始的往往就是結束,而宣告結束就是著手開始。終點是我們出發的地方。
18、"左右蒼茫時,總也得有條路走,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筆去找"。
19、生命的開端最是玄妙,完全的無中生有。
20、目的雖是虛設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緊;拉不緊就彈不響。
21、人的命就像這琴弦,拉緊了才能彈好,彈好了就夠了。
22、愿意的,命運領著你走;不愿意的,命運拖著你走。
23、生命的開端最是玄妙,完全的無中生有。好沒影兒的忽然你就進入了一種情況,一種情況引出另一種情況,順理成章天衣無縫,一來二去便連接出一個現實世界。
24、我原是不住的游魂,原是一路匯聚著的水流,浩瀚宇宙中一縷消息的傳遞,一個守法的公民并一個無羈無絆的夢。
25、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
26、悲劇,都是好人與好人之間的事。——史鐵生
27、倘今生難為,可于來世兌現。——史鐵生
28、我甚至現在就能清楚地看見,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長久地離開它,我會怎樣的想念它,我會怎樣想念它并且夢見它,我會怎樣因為不敢想念它而夢也夢不到它。——史鐵生
29、隨時可能完蛋的感覺比完蛋本身可怕多了,所謂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我想人不如死了好,不如不出生的好。可你并沒有去死。——史鐵生
30、地上死一個人,天上就多了一個星星,人死了就變成一顆星星,給走夜路的人照個亮。——史鐵生
31、上帝總操心著人的去路,并以美為善呼喚著人們前行。而佛總擔心著人的歸途,并以真為善勸導著人們回歸。
32、死是一件無須著急去做的事,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了的事。
33、四百多年里,它侵蝕了古殿檐頭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坍圮了一段段高墻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滄桑,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出處:我與地壇
34、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看到自己的身影。出處:我與地壇
35、科學的要求是真實,信仰的要求是真誠。 科學研究的是物,信仰面對的是神。 科學把人當做肉身來剖析它的功能,信仰把人看作靈魂來追尋它的意義。 科學在有限的成就面前沾沾自喜,信仰在無限的存在面前虛懷若谷。 科學看見人的強大,指點江山,自視為世界的主宰,信仰則看見人的苦弱與丑陋,沉思自省,視人生為一次歷練與皈依愛愿的旅程。出處:病隙碎筆
36、要是有些事我沒說,你別以為是忘了,我什么也沒忘,但是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出處:我與地壇
37、無論僧俗,人可能舍棄一切,卻無法舍棄被理解的渴望。
38、死不足惜,關鍵是活著。一個正常人的死,并不比一個殘疾人掙扎著活下去更難思議。不幸的人掙扎地活著是生與死的較量證明著生。生命之美不在于一副完好的身軀。也不在乎生與死。死是容易的,活著卻是難的。
39、苦難既然把我推倒懸崖邊緣、那么就讓我在這里坐下來,順便看看懸崖上的流嵐霧靄,唱支歌給你聽
40、煙在肺里停留一會兒,在嘴里經過,緩緩飄向雨中,消失。一切無非如此。
41、我寫過一種人的壞毛病,大家討論問題,他總好挑出個厚道的對手來斥問、"讀過幾本書呀,你就說話!"可問題是,讀過幾本書才能說話呢?有個標準沒有?其實厚道的人心里都明白,這叫虛張聲勢。孔子和老子讀過幾本書呢?蘇格拉底和亞里士多德讀過幾本書呢?那年月,書的數量本就有限吧。人類的發言,尤其發問,當在有書之前。先哲們先于書看見了生命的疑難,思之不解或知有不足,這才寫書、讀書、教書和解書,為的是交流――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雙贏",而非戰勝。
42、每一個有激情的演員都難免是一個人質。每一個懂得欣賞的觀眾都巧妙地粉碎了一場陰謀。每一個乏味的演員都是因為他老以為這出戲與自己無關。每一個倒霉的觀眾都是因為他總是坐得離舞臺太近了。
43、他只好再全力去想那張藥方和琴弦、還剩下幾根,還只剩最后幾根了。那時就可以去抓藥了,然后就能看見這個世界——他無數次爬過的山,無數次走 過的路,無數次感到過他的溫暖和熾熱的太陽,無數次夢想著藍天和月亮的星星。還有呢?還有什么?他朦朧中所盼望的東西似乎比這要多的多。
44、微笑著彈奏從容的弦樂,去面對挫折,去接受幸福,去品味孤獨,去戰勝憂傷。
45、果上帝并不允許一個人把他的夢統統忘掉得干凈,那么最好讓夢停留在最美麗的位置,在那兒畫一個句號,或是一行刪節號。所謂最美麗的位置,醫生以為,并不一定是指……
46、人,只有量力而行,該放就放,當止則止,才能在輕松快樂的節奏中,收獲真正應該屬于自己的那份成功。
【史鐵生的語錄46條】相關文章:
史鐵生的語錄44句08-03
史鐵生的語錄35句09-03
史鐵生語錄250句03-17
史鐵生的語錄集合34句06-29
史鐵生的語錄匯編92條10-08
史鐵生的語錄摘錄53條10-21
史鐵生的語錄集合51句08-04
史鐵生的語錄集合45句08-03
史鐵生的語錄合集62句08-21
史鐵生的語錄匯總51條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