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即使聽聞佛法,若不能認識煩惱,就不是聽聞的智慧,而是聽聞的妄想;即使思維佛法,若還未降伏煩惱,就不是思維的智慧,而是思維的分別;即使禪修佛法,若沒有根除煩惱,就不是禪修的智慧,而是禪修的執(zhí)著。正如噶舉祖師岡波巴大師所說:"若不如法而行,仍是種下因法反而墮落惡道的因,實在無益。’欣賞著美麗的月景,我們想到了什么?是否會發(fā)現(xiàn)月亮的光明象征著人們的智慧,月亮的圓滿象征著人們的福德。此刻天空的明月啊,正是我們修行的祈愿,何時能像她一樣,智慧的光輝明亮而普照,福德的資糧充盈而圓滿!以下是關(guān)于禪意的語錄38條,歡迎大家分享。
1、佛曾經(jīng)這樣說過。他訓(xùn)誡他的弟子們,當自作皈依,切不可向任何人求皈依或援手。
2、我愛他們,因為他們愛我。
3、疑于人者,人亦疑之。忘于物者,物亦忘之。(宋)山堂禪師(《禪林寶訓(xùn)》)
4、人生最大的修養(yǎng)是寬容。
5、大道縱橫,觸事現(xiàn)成;云開日出,水綠山青。——《泐潭文準禪師》
6、以三事教化:一者神通,二者知他心,三者說法。
7、如我所得,愿一切眾生亦如是得,如我無異。
8、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 在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在實現(xiàn)自我追求幸福的過程中會遇到 各種逆境,我們要能夠"千里云海漫漫路,虔心不移志如磐"。
9、處理煩惱的方法:第一,要求自己;第二,學(xué)會諒解他人;第三,曉得感恩和奉獻;第四,惜緣惜福。
10、禪告訴我們,人必須把覆蓋在真我之上的虛偽面具撕下來,這樣才能生活得輕松自在,顯露出朝氣和活力。——鄭石巖
11、物理能量從本質(zhì)上也是靈性能量的一種表現(xiàn)。能量看不見,但卻在宇宙間默默地作用著,生命的能量也是如此。人生的一切得失禍福,只不過是生命能量根據(jù)能量守恒原理進行轉(zhuǎn)換的一種現(xiàn)象。
12、的確,很多的"小善"能使人受益匪淺,相反,許多的"小惡"卻使 人失去很多。有些人之所以會成為無惡不作的強盜,或許只是因為兒時的 一絲貪念、一些小偷小摸的行為,正是這樣的"小惡"的累積導(dǎo)致了一個 個悲劇的發(fā)生。
13、由于修行者有三種根器,所以要依靠戒、定、慧三種學(xué)處,用逃避、對治、轉(zhuǎn)換三種不同的方式去應(yīng)對貪嗔癡煩惱。下等根器者用以持戒來逃避的方式去應(yīng)對煩惱的對境;中等根器者用以修定來對治的方式去應(yīng)對非理作意;上等根器者用以修慧來轉(zhuǎn)換的方式去應(yīng)對煩惱的根本。初以戒為基,中以定為道,后以慧為果。
14、平常心有利于人們清醒地認識社會和自己。保持一顆從容淡定的良好心態(tài),有利于人們實現(xiàn)自己的偉大志向。練就一顆平常心,把功名利祿看得淡泊一些,就能達到榮辱不驚、物我兩忘的境界。
15、貧窮是一時,能啟發(fā)出愛心,才是永恒的富有。
16、人人都有佛性,禪心無不相通,悟者與天地與自然與了悟的人都渾融于那潛在的大與諧中。不被認識的陌生人便只有彼此的隔離、閉塞了。
17、愛語——柔聲悅色,令人聞之欣慰、見之敬愛。誠懇的愛語,可掃除一切人我煩惱,解開心結(jié)郁悶,化干戈為玉帛,轉(zhuǎn)暴戾為祥和。
18、在我們一出生時,就應(yīng)該有人告訴我們,你已朝死亡走近。那么我們就 應(yīng)全心全意好好地生活,善用每一天和每一分鐘。生命就像擁有一張幾十年 的旅游券,在這幾十年中每個人可自行安排自己的旅程到何處去,何時到達 目的地,何時返回,心中都要有個完整的計劃。不要沉湎于昨日、明日的世 界中,而應(yīng)生活在今日的世界里,應(yīng)隨時隨地體會到當下身邊美好的事物。
19、以正智力,善了有情心行黑白,能為眾生說相應(yīng)法,令人大乘甚深妙義,即能安住究竟涅槃。以是因緣,即得名為力波羅蜜。
20、生活即修禪。定力不堅,心隨神移的凡夫俗子,被花紅柳綠、光怪陸離的塵世迷了眼,分了心,因此,只能成為米飯,甚至是半生不熟的夾生飯。
21、什么樣的人生才稱得上富足。內(nèi)心深處有活源。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鵠能高飛;世人雖有富貴力,不如學(xué)道功德深。——《大智度論》擁有得多,人不一定滿足;擁有得少,人不一定貧乏。有錢不一定快樂,沒錢也可以安心自在,真正的財富從心頭來,真正的富足也不以物質(zhì)為衡量。人可以窮,心不能窮,讓心里的能源,取之不盡;讓心靈的健康,用之不竭。
22、我很感激自己能夠生活在這樣美好的世界里,我一生都在接受人們善意的關(guān)注和幫助,都在感受著愛的溫暖,我也十分愿意為這個世界留下一些關(guān)切和溫暖,只是我做得太少了,少得可能連上帝都看不到,但我還是衷心祝愿這個世界越來越美好……
23、大干世界,世事紛繁。煩惱、憂愁好像一把鑿子,在人的面孔上鑿出無情的皺紋來,不但使人的面容憔悴,還會使人的心靈衰老。其實人生本就平凡、渺小,我們只不過如爛漫的春天里的一棵小草,不過是無垠的藍天中一朵白云。當你用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舉起微笑的雙手叩開生活之門的時候,你就會被幸福和快樂包圍起來;當你用悲觀的眼神注視著充滿陰霾的天空,躲在角落里用悲傷的淚水浸泡著流血的傷口的時候,那無疑是在用傷痛無情地、加倍地懲罰著自己。若把自己擺在恰當?shù)奈恢茫湍茉谄椒驳娜兆永锵硎芸鞓返臅r光。
24、幸福的根本在心,幸福是人內(nèi)心的一種感覺,一股韌勁。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還會在生活中不知不覺地發(fā)現(xiàn),原來,有一種幸福叫守望,有一種幸福叫理解,有一種幸福叫包容……
25、勞苦、委屈、愁苦之時,當知這是自己當?shù)脠缶墸簧箰佬摹?/p>
26、為人屬下者要如土,謙卑低下;為人主管者要如海,不揀粗細;與朋友相交要如林,含藏萬象;與人群相處要如水,屈伸自如。
27、常當勤心懺,無始一切罪。諸障若消滅,佛境便現(xiàn)前。——宗嘉節(jié)自《圓覺經(jīng)》
28、"貪"會帶給人一時快樂,結(jié)局卻是無盡麻煩;"嗔"能讓人瞬間壓倒對方,卻會埋下無窮禍患;這二者都來自"癡",由于不明道理,所以不懂取舍。
29、控制下捉弄自己的欲望,少談?wù)撓聞e人的隱私,多檢討下自己的過錯,要努力活出簡單的人生,才會體悟出快樂的真諦是知足的當下。
30、慈善不僅僅是物質(zhì)方面的給予,人人都可以做慈善。行善之時無私付出、不求回報,才是真正的慈善。
31、佛的整個教義都以此為目的;他的說法,從來不是僅為了滿足求知的好奇。
32、有時候我們要冷靜地問問自己,我們在追求什么?我們活著為了什么?
33、我年輕的時候,總是很害怕黑漆漆的房間。時間過去了,這種恐懼也不見了。我們和人的交往也是這樣:你心里愈封閉,就會愈害怕,愈覺得不安全;你愈是開放,就會覺得愈自在。這是我親身的經(jīng)驗。我現(xiàn)在碰到人,無論對方是個大人物、乞丐,還是普通人,對我來說一點兒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笑容和一張開放而平易近人的臉。
34、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
35、"應(yīng)感之事,是佛境界。不同于外,理不可請。內(nèi)實常存,又何所謂耶?"——道生《大般涅槃經(jīng)集解》
36、世界在轉(zhuǎn)動,而你只是一粒塵埃,就算你消失了,世界仍然在轉(zhuǎn)動。
37、眼前的痛苦并不是真的痛苦,眼前的快樂也不是真的快樂,這都是我們這一刻的想法罷了。 佛說,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zhí)念而已。執(zhí)于一念,將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于心間。物隨心轉(zhuǎn),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放寬心態(tài),順其自然。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擁有一顆安閑自在心,保持豁達的心態(tài)。
38、佛以一音演說法 眾生隨類各得解。
【禪意的語錄38條】相關(guān)文章:
精選禪意的語錄36句09-23
禪意的語錄46句07-29
精選禪意的語錄49條07-20
有關(guān)禪意的語錄36句08-14
【實用】禪意的語錄36句10-19
【推薦】禪意的語錄匯總80條09-23
【推薦】禪意的語錄合集46條07-31
【精華】禪意的語錄集合35條07-28
【推薦】禪意的語錄集合78條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