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這些杰出的四足動物有許多美德,跟人類的腐化墮落對比一下,使我睜開了眼睛,擴大了眼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禪意的語錄36句,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心地最客觀的態度,是包容,是開朗,去留無意,泰然處之,不管生活多么艱難與匆忙,總給心地留幾分淡然與昂揚,經得起喧鬧,也活得起平淡,不被浮華的喧囂所困擾,活出自己的人生,心安,人靜。
2、眼中有物,滿目皆可生香;心里有景,荒涼亦是繁華。別奢望諸事順心、好運永伴,世界給予你什么不重要,緊要的是你用何種心態來回應。善念即天堂,惡欲乃地獄,一念之差,云泥之別。請別忘記:困境前要從容,誘惑中要淡定,苦難時要樂觀,唯有心的純凈、豁達、感恩,才能陪你走得更遠。
3、我受過很多傷害,但我仍然相信愛情永遠和溫暖。一個人開始相信永遠溫暖并不珍貴,難能可貴的是內心遍布瘡痍仍然堅信。特別是愛情。這樣的人,值得敬畏。
4、穿行在和煦的晨風里,與熟悉不熟悉的人交換微笑,和不同 年齡的人相互問候,我的內心充滿感動。湖水清澈,仿佛我明凈的心 靈;林蔭送爽,輕快我愉悅的步履。在夏和秋的結合部,在夢與現實 之間,讓朝霞披肩,讓百鳥伴奏,讓內心的美好隨清晨的旋律起舞。
5、易者,圣人乘時之學,圣人守時而待命,因勢利導,乘時而起。故先哲孟子有云:"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镃基,不如待時。"老子亦曾對孔子說:"君子乘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意思說,機會給你了,你就可以作為一番,時間不屬于你的,就規規矩矩待在那不要動,借古鑒今,今人所謂的英雄,只是在對的時間里,做了對的事情而已。
6、道路曲折坎坷并不是通向目標的最大障礙.一個人的心志才是成敗的關鍵。只要心中的燈火不曾熄滅.即使道路再崎嶇難行,那片光明也會引路,令你如愿而歸l如果找到了心靈的方向,你可要牢牢守住.怎樣都不要放棄。
7、譬如人,于夢中,得佛道,度眾生,此無道,無眾生。佛法性亦復然,坐道場,無所得。若不得,則不有,明、無明,同一相。知如是,為世尊。眾生性,即菩提,菩提性,即眾生,菩薩眾,亦不二。知如是,為世尊。《諸法無行經》
8、佛家說:慈就是予樂,悲就是拔苦。
9、歸命佛法僧,定不墮惡道,棄舍人身已,當獲得天身。一心歸信三寶,決定得大加持,所求圓滿。(古印度)蓮花生
10、縱然是游戲人間,也要端端正正,不要嘻嘻哈哈;要謹謹慎慎,不要唏哩嘩啦。
11、猜忌是信任的大敵。憑自己的想象,憑自己的好惡來理解周圍的一切,精神常常會處于一種人為的高度緊張狀態,而且單憑主觀武斷的猜測不會看清事情真相。友誼之樹靠信賴澆灌。只有你信賴別人,別人也才會信賴你。
12、對"工作認真"是正確的,對"是非認真"則是錯誤的。
13、出離需要的不是勇氣與決心,而是所有的善意與清醒。我們每日所看到川流熙攘,凡塵榮辱,其實都不過是一場戲。一個修行者要有足夠的禪定,才可以走出人生逼仄的路徑,看云林綠野,落雁平沙。
14、學佛無須了解無常的道理,如能徹了此理,才能操縱自己的生命,來去自在,通向光明的境界。——證嚴法師
15、目光遠大的人,會有遠大的計劃;目光短淺、只看眼前的人,安于現狀,便永遠無法進步。我們應該做的不只是擁有今天,還應該抓住明天、后天,抓住自己的未來。只有為今后的旅程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走得更遠。
16、夫心者,為諸法總持之門,作萬有真實之性,故稱第一義諦。
17、我喜歡念佛,因為念佛輕松。念佛輕松,因為念佛無善惡。若有善有惡,人生何來輕松呢?
18、事實上,多數人的生活只是搖擺于欲望和情緒之間,每天說著、做著的,無非是我要、我不要;我喜歡、我討厭;我開心、我痛苦。有時,人們也會感嘆這種生活的無聊與無奈,但感嘆之后,多半仍是繼續妥協,繼續隨欲望和情緒漂流。除此而外,很難找到超越欲望和情緒的正確想法,這也是人們所以和幸福擦肩而過的,重要因素。因為欲望和情緒是變幻無常的,這使人生選擇變得盲目,使人生目標變得游移。如果沒有正確的想法而做出抉擇,做出取舍,幸福又怎能如期而王?——濟群法師
19、灌木不能長成大樹,因為沒有主干,最后只能當柴燒。大樹之所以能成大樹,因為主干參天,映蔽云霞。凈土宗從教義到祖師必須主干分明,才能蔚成大樹,蔭蔽蒼生。
20、佛陀憐憫一切眾生,以清凈心、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即是大慈悲 心。故慈悲平等即是佛心"真性",真心現前,就人十方諸佛法界。心是 清凈的、平等的、沒有成見的,才是真正公平的。此為凡圣不相同之處。
21、所歸依者,謂唯滅諦愛盡涅槃。或復有謂:歸依僧者,歸依四姓出家之僧,今顯此僧威儀形相,皆是有漏,非所歸依,所歸依者,謂成僧伽學無學法。
22、所謂禪者,息心便休,不取思前慮后。所謂道者,臨時施設,只是應機之藥,用之棄之。只因眾生各個妄想顛倒,不見生命實相。世尊方因機施教,說八萬四千法,原為破八萬四千法。故世尊言我于燃燈佛所,無有少法可得。故我宗門只從自心入手,不生望文堆解,文字情識皆是方便終成障礙。
23、看歷史長河,悠悠千古,不論是英雄豪杰,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有多少恩怨情仇,不都隨著生命的完結而消去?人生如歌,人生亦如夢,向老天祈愿,相逢一笑泯恩仇。
24、我站起來四下一望,應該承認我應該沒有見過比這更賞心悅目的景致。周圍的田野像不盡的花園,圈起來的田地有四十英尺見方,連起來像許多花床。田地間夾雜著樹木,樹林占地八分之一英畝,根據我的判斷,最高的樹有七英尺。我望望自己左面的城池,整個城市就像舞臺上繪制的布景。
25、佛是佛陀的簡稱,意為覺悟的人,拜佛絕非迷信。拜佛就是以佛為導師,學佛的為人處世,積德修福,做一個慈悲與智慧的人,一個身心清凈、健康的人,一個有益于社會、國家、眾生的人,一個無我利他的至善之人。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成功的人生,就是做人的成功。
26、人生不可能一塵不染,沒有一點雜質,就像水清則無魚。人生有一點點甜,也有一點點苦,有一點點好,也有一點點壞,有一點點希望,也有一點點無奈,生活才會更生動、更美好、更韻味悠長。再好的人也不會十全十美,再美好的愛情也不可能纖塵不染,你若試著包容,就會發現這個世界并不像你想像的那樣糟糕。
27、忍耐的過程是痛苦的,結果卻是甜蜜的。不論是對逆境,對內在的煩惱還是外在的災禍,都要忍。忍耐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生存智慧,一種明心見性的處世哲學。忍耐不是軟弱,不是逃避,而是一種心靈的超越。吃虧能養德,忍耐能養心。吃虧時不計較,不比較,想得開,這樣的人才能做大事。
28、感恩生活當中的一切,這一切就都變成了快樂的境界。
29、恨什么恨?人生這么短,短得來不及珍惜,剎那間就過去了,才是少年,才覺得青春年少,刷拉一下,已經白了發,還說恨?來不及了,還是好好的生活下去,溫暖總比恨好。
30、"應感之事,是佛境界。不同于外,理不可請。內實常存,又何所謂耶?"——道生《大般涅槃經集解》
31、蓮花因其功用之大而香飄四海,一生若能服務于大眾,那這一生定是幸福的。把自己的安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那是一種罪過。
32、世間大地稱為重,慈母恩重過于彼;世間須彌稱為高,慈母恩高過于彼。——《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恩品》。注:慈母的恩情重于大地、彌山。
33、修行者進入塵世,應該要像蜜蜂采蜜一樣,不損傷花的色與香,輕盈地采取蜜汁,無害于花本體。
34、快馬一鞭,快人一言。
35、古人曰: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有的人心中只有錢財名位,自私,我執及我見。做為一個企業家一定要有大格局,要能包容眾多的不同及開闊的心量。
36、所謂良師益友,便是當你在新環境中迷茫無助,壓力面前無法振作,自己嚇自己,自己給予自己很多心理難題時,能夠陪你坐在太平洋廣場聊天的,能夠告訴你"其實沒什么,慢慢適應,相信你",能夠讓你真正去試著放寬心態等待時間的答案的人。因為他們都了解你,了解你的需求了解你的心理,都希望你好。
【禪意的語錄】相關文章:
禪意的語錄46句07-29
精選禪意的語錄49條07-20
精選禪意的語錄36句09-23
有關禪意的語錄36句08-14
2023年經典禪意的語錄38句07-30
【推薦】禪意的語錄合集46條07-31
【精華】禪意的語錄集合35條07-28
【推薦】禪意的語錄匯總80條09-23
簡短的禪意的語錄集合45句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