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句>語錄>禪意的語錄
禪意的語錄
更新時間:2023-10-12 13:22:55
  • 相關推薦
2023年通用禪意的語錄大合集96句

  懂,無需太多語言,有時只需一個微笑,一眼凝眸,它是靈魂與靈魂的對白,它是心與心的共鳴。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相惜。懂,不是一個字,而是一顆心。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禪意的語錄96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人生第一要務就是歸本返源,一切的迷惑、彷徨、憂郁、不安及苦難皆因心靈失所使然。迷失自我才生出孤獨,缺少智慧才覺得痛苦。智慧就是身在萬物,心超萬物。任何現象,只有超越才能看清;任何遭遇,只有容納才能化解。一分私一分失,一分舍一分得。幸福就是:用童真微笑,用愛心生活。

2、紅塵紛擾,俗世喧囂,人生腳步匆匆,求索漫漫,于是,累了,倦了,每個人都不約而同的渴望一份寧馨,向往一片恬靜。我亦傾心于這樣的時光,素心淡淡,一茶,一書,一筆,用文字腌制心情。一座城,一人靜,于浮世清歡里細煮光陰,在得失榮辱中點綴流年……

3、一個人的快樂不是他擁有很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地少。多是一種負擔,是一種失去;少不是不足,而是另一種有余。生活中我們要學的豁達些,因為豁達才不至于鉆牛角尖,才能樂觀上進,才能把快樂送給別人。

4、漸漸發現,人生是一場修行,邊走邊悟,且行且珍惜。童年的純真,少年的懵懂,青年的志在千里,中年的海闊天空,都是人生必經的過程,如茶人生,次第前行。歷經數次沸騰與翻滾,恰似人生跌宕起伏,留給世人的卻是芳香四溢,做人亦如茶,不如將煩勞放下,學會對生活豁達。

5、靜坐光陰深處,看春意漸濃,看花開滿枝,看新綠搖翠,風含情,水含笑,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采一朵白云的悠閑,攜一縷柳韻的溫婉,攬一份詩意入懷,靜聽風,枕花眠。花閑,人靜,水碧,風清,禪房花木深,云水空禪心。

6、一個人只有不斷地更新自己、修正自己,才能激發自己的活力。

7、只有有了明確的目標,才能不走錯路,少走彎路。

8、活著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多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分心力反省自我,你懂嗎?

9、但學無心,頓息諸緣,莫生妄想分別,無人無我,無貪塵、無憎愛、無勝負,但除卻如許多種妄想,性自本來清凈,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

10、對人和睦才能歡喜、自在地過日子。

11、所謂"難過",并非時間漫長難度,而是心念卡住過不去。

12、見解名悟,聞解名信。信解非真,悟發信謝。理數自然,如果熟自零。(東晉)竺道生《注維摩經》

13、對待挫折,要學會面對,處理,放下。

14、輕安所持于善所緣心一境性之定,即止自性。(明)宗喀巴《菩提道次第略論》卷六

15、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滅除一切疑難及困惑。

16、平常心人人向往。可一顆平常心,到底怎么個平常法?又有幾人能真正看透?

17、我信仰早晨,生命為早晨而張揚。早晨是新生的開始,早晨是 理想的跑道,早晨是奮斗的號角,早晨是成功的序曲。從光明的希望 中出發,披著燦爛的朝霞飛翔,我靈魂愉悅,內心堅定。不管前面是 朗朗乾坤,還是蔭翳蔽日,都不能影響我前行的腳步、必勝的信心。

18、能夠管好自己的心靈,就能管好一切。

19、如蟲在溷中,不知東與西,結著于淫欲,蓋此亦蟲倫。《出曜經》

20、對待妄念,我們要記住兩個詞:一個是"不忘",另一個為"不起"。 不忘"見宗自相光明",不起"遮遣、成立、取舍"等心,這是最重要的。 這樣,妄念突起時,不壓制它、不隨它跑,不產生任何愛憎、取舍之心, 才能感悟到自在人生。

21、我們都是作繭自縛的人,有人作利繭,有人作名繭,有人作 情繭,無論作那一種繭,到頭來縛住的都是自己。我們不是圣人,更 無先知先覺,造化捉弄,難免作繭。死在繭中,還是破繭而出,則不 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選擇不易做到更難,搜古索今,不曾見有幾人 蝶化,唯一的蝶化還只發生在莊周夢中。

22、般若要用、要觀照,才有自在;般若要行,行深般若,才能照見五蘊緣生無自性的空理。般若要深觀、要深行,才能在它的指導下度一切苦厄。

23、人活在世上,總要有所承擔,所謂恪守本分不過是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不做不該做的事。該做之事,無非是合于倫理、不悖法律,即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助長個人身心而又不損害他人利益;不該做的事情則與之相反。

24、"入時觀自在",因為心無障礙,所以不論看什么,都可以看得很透徹,自然就能很好地駕馭自己的心,將它修煉成一面墻,不論做什么用途,都能夠保持不動;同時又能像倉庫一樣,不管儲藏了多少東西,都既不會成為自己的負擔,也不會成為會引發傲慢情緒的引子。

25、在認識和評價別人的時候,我們常常免不了要受自身特點的影響,我們總會不由自主地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測別人的想法,覺得自己這么想,別人肯定也這么想。俗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26、人活在世上,要有所承擔,還要恪守本分。

27、七情六欲是人之常情,人們因此生出愛與恨、悲與苦,于是眾生之間便產生了聯系,或和睦相處,或相互斗爭。情就是人與人之間糾結的根源。

28、人很容易遇到一些失敗或障礙,于是悲觀失望,或在嚴酷的現實面前 失掉活下去的勇氣;或恨怨他人,結果落得唉聲嘆氣、牢騷滿腹。其實, 身處逆境而不丟掉希望的人,肯定會打開一條活路,在內心里也會體會到 真正的人生歡樂。

29、雖然世人皆知誘惑苦,但仍無法抵制誘惑。究其原因,就是弄不清什么是需求,什么是欲求。心中無欲無求的人,不僅不為誘惑所動,還能舍身成就自己的修為,同時也保全他人的尊嚴。

30、有德不孤。德之極在佛,有佛不孤。念佛人常蒙諸佛菩薩現前護念。

31、寧啖燒石,吞飲烊銅,不以無戒,食人信施。

32、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等于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日具足法施。

33、心若有禪,處處皆禪,心若有佛,時時見佛。禪由心生,佛在心中。參禪,是人生清明的一開始;信佛,是生命由小愛到大愛的升華。禪機源于萬象之中,要用心去領悟;佛性寓于萬物當中,要用心去參透。坐亦禪,行亦禪,禪意人生,般若自在。

34、心緒,碾轉萬千。無論憂傷,還是喜悅,都在流年深處安靜盛開。別在衣襟的溫婉,折疊著不同的風華。與時光握手言與吧。將一切瑣碎,擱置在紅塵之外,靜靜看菩提開出一樹樹禪意的圓滿。而我依舊在無風亦無雨的安然里,淺笑,晴朗,向暖。

35、包容,對人對己都可以成為一種無須投資便能獲得的"精神補品"。

36、有磨難才會有痛苦,才會使人思索。一個人只有痛苦地思索,才會頓 悟人生的真諦,才會明智練達。而只有明智的人,人生才會卓越,才會不 同凡響。這就是逆境,一種造就強者的人生境遇。

37、卷語丹青已逐歲月失色,字典里暖情愜意的遺跡再也找不回歡欣。理智告訴我感情只能記載過去,可情欲卻無法跨越思念的鴻溝。愛情失去了你,夢也沒有了次序,不知何時才能恢復禪心,將你從思念中撣去。

38、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觀無量壽佛經》

39、無論外界怎樣,我們都應該隨時提醒自己不要有一絲一毫的浮躁,只有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生活,才能保持寧靜平和的心態,為每一個目標做好充足的準備,耐心做好每一階段的事,最終獲得成功。

40、固執己見,雖聞佛法而不信,一句話——業障重。業障重,不能信佛,反而自詡,愚癡之極。

41、我不是住持,不是方丈,不是大德。小人物用不著大名詞。鞋要合腳,帽要合頭。頭小卻頂著大帽,不舒服可以忍一忍,不美觀反正自己看不見;但帽檐下垂,遮住雙眼,看不見前面的路,才真正要命。過譽如小頭戴大帽,一定會遮蔽雙眼。

42、一個人想要成佛,應該在信仰佛、法、僧三寶的前提下,首先以做人開始,由道德人手。在做好人和遵守道德的基礎上,才有條件建立菩薩的功德和諸佛的境界。做人失敗,越學佛越容易學偏;道德缺失,越修佛越容易修邪。噶舉祖師剛波巴大師說:"若不如法而行,仍種下因為佛法反而墮落惡道的因,實在無益。"

43、對于生命而言,其實沒有高下,只是生活方式存在差別。人的精神生活 是不能摻雜挑剔的,更沒有必要為自己尋求合理化,充面子,畏首畏尾。只 有以平直自然的心去生活,真正地回歸到自己,才能肯定自己,同道唱和, 無人而不自得。用自然的心去生活,才會得到自在的人生。

44、不過,抵達頂峰的過程可能也會有所差異,有的人走得輕松,有的人一路坎坷,但艷陽高照也好,風雨兼程也罷,只要懷揣著抵達終點的希望,每個人就都可以獲得自己的精彩,都可以是"發光體"。

45、真正貧窮的不是那些所擁甚微的人,而是那些渴望更多的人。

46、人在病時塵心減,人將死時道念生。

47、是三歸依乃是一切無量善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根本也。

48、人生本如夢,一切事情過去就過去了,如江水東流一去不回頭。一切皆是無常,繁華過盡是虛無。如果人們能體會到事過無痕的境界,就不會滋生這樣那樣的煩惱,也就不會陷入越執著越得不到的怪圈中不能自拔。

49、《大學》中說"止于至善",是說人應該懂得如何努力達到最理想的境地,懂得自己該處于什么位置才是最好的。知足常樂、知前樂后、透析自我、定位自我、放松自我,才不至于好高騖遠、迷失方向、碌碌無為,心有余而力不足,弄得自己心力交瘁。

50、不知不見,如是知見。

51、生活是人生最重要的內容,僅僅活在世上并不值得稱道,值得稱道的 是生活過得美好。

52、人生什么最有價值?就是愛。把犧牲當作享受,能夠付出愛心的人,永遠都很快樂,而且活得有意義。

53、看似精明的愚者,是天下最愚蠢的人,這些人原本是一塊廢 鐵,不過表面鍍了一層薄薄的金;看似愚笨的智者,是天下最聰慧的 人,這些人總是神光內斂,破衣爛衫中包裹其實都是真金。

54、心如鏡。雖外在景物不斷轉變,鏡面卻不會轉動,此E口境轉而心不轉。心隨鏡轉,動轉不息,則人我是非皆成昏擾,不能自己。

55、煩惱和憂愁就像戒不掉的煙,你越是糾纏就越是痛苦。許多煩惱和憂愁都是自己綁上去的繩索,是對心力的無端耗費,是自己設置的精神牢籠。昨天已經過去,明天還是未知,只要好好把握現在,什么事情都可能出現轉機。所以,在人生的儲蓄卡上,你可以預支幸福和快樂,但請不要預支煩惱和憂愁!

56、仿佛最美好的風景只在彼岸,而此岸只是一種過渡,因此我們對沿途的風景常常忽視。其實,生命中絕大部分的風景都是在途中,活著是為了經歷,經歷就是修行,也許它是平凡的、瑣碎的、漫長的,要學會安于途中!

57、佛教從來沒有教我們逃避現在,而是讓我們勇敢地接受人生、超越人生,戰勝生命中的一切煩惱和痛苦。

58、懂茶者,必是精行儉德之人。品一杯香茗,人生悠遠。品一杯香茗,人生回味無窮。半盞清茶,觀浮沉人生。一顆靜心,看清涼世界。飲下一壺人生的禪茶,回歸本真,找到最初的自己。前塵往事,馨香依然。一盞清茶,徐徐散發出幽幽的芬芳。

59、佛教微語《六祖壇經》說: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有一首詩偈說的好:"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心外無佛,自己純真的本性就是佛。把心治好,有清凈正直的思維,有善良的言行,有知足常樂的心胸。生活自然就安穩祥和、幸福快樂。

60、往日的歡樂已是往日的快樂,再怎么留戀也無法放在今天;過去的痛苦再一次回顧,只能徒增無聊的煩惱和憂傷。為誤了頭一班車而懊悔不已的人,肯定還會錯過下一班;為過去的一點點幸福而抓住不放的人,也不會收獲更多的快樂。關上身后的門,讓過去過去。

61、自性本來不生也,本來不生即是本來不動。生滅即指無明,意謂自性中本無無明,說有無明,由于妄見耳。

62、每個人在生活中,有很多相似的經歷,然而每個人的感受不盡相同,有的人得失隨緣,保持樂觀。有的人則執著迷離,堅守痛苦。這與前世的業力和今生的能力有關系。一個人發自內心的快樂,不在于得到更多,而在于珍惜即有,當我們有能力珍惜所擁有的一切時,不完美的,也漸漸完美。不快樂的,也漸漸快樂。

63、用純凈的眼光看世界,世界就是精彩的;用淡然的方式去生活,生活就是美好的。讓心中懷著愛與慈悲,行走在人生的路上,懂得付出,學會感恩;懂得關懷,學會謙讓;懂得理解,學會體諒。時刻提醒自己,生命是不停向前飛奔的旅程,一切逝而不返,且行且珍惜。

64、人生中的煩惱都是自己找的。當內心博大、空靈無礙,猶如倒空的杯子,便能恬淡寧靜。人的心靈,若能如蓮花如日月,超然物外,無分別心、取舍心、愛憎心、得失心,便能獲得自在與安詳。水往低處流,云在天上飄,讓一切自然和諧地發生,這就是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回歸本真,這便是參透人生,便是禪。

65、做人千萬不要太任性,因為你是活給未來的你看的,不要讓未來的你討厭現在的你。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許多委屈。一個人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有時候會被一句話感動,因為真誠;有時候會為一首歌流淚,因為經歷。生命是飄泊的云,心是執著的風,懂得珍惜,心經過的地方,就會開出一朵美麗的花。

66、有時我們遭遇的是挫折而不是成功,生活并不會總是如人所愿。但是我們要堅強,并繼續向前,而不要因為這些事讓我們陷入低谷。接受挫敗并學會堅持,不畏風險地追求我們的夢想,把消極轉化為積極,讓這些痛苦成為我們通向更美好生活的墊腳石,并學會利用它們讓自己更堅強,即使我們失敗很多次,但是也不要被失敗打倒。

67、人生如煙如夢,有人說它清晰,有人說它模糊,茫茫塵世,一開始就注定會與成敗同行,與得失相伴。但是,緊張與松弛,沉重與飄逸,都是生命的狀態,坎坷和艱辛中蘊藏著更大的追求。笑著面對悲傷,悲傷會化為動力,笑著面對憂愁,憂愁會化為快樂。讓憂愁去漂流吧,生活需要快樂,也應該是快樂的。快樂自己,美麗世界;給別人以快樂,自己也就會快樂。

68、閑暇時誦讀一下修定正意的經文。

69、一切為天下,建立大慈意,修仁安眾生,是為最吉祥。——《法句經·吉祥品》

70、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說斷滅相。

71、暗綠色的海水,卷起城墻一樣高的巨浪狂涌過來,那陣勢真像千匹奔騰的戰馬向著敵人沖鋒陷陣。

72、以怨報德的人應該是人類的公敵,他對待人類可能比他對待自己的恩人還要惡毒,因為世人沒有施恩于他,這樣的人根本不配生活在世上。

73、所看即所想,所想非所看。

74、有信仰的人最富貴,具道德的人最安樂,肯修行的人最安心,有智慧的人最可敬。用財富裝扮身軀,不如用虔誠美化心靈。

75、歲月長河中,生命只不過是一粒塵埃,渺小而短暫。所以,我們需要善待生命,充實生命。人生之旅,路過的就是風景,走過的就是經歷。生命無論長短,都要從容走過,再偉大的事情最終也會成云煙,不要給自己郁悶的理由,不要給自己頹廢的借口。在平凡而瑣碎的生活里,淡然一顆心,從容一切行,慈悲,踏實。

76、有時候我們想得到的東西,沒有得到,就很不開心;可是得到了,又怕失去。人就是這樣害怕改變,但是自己卻又善變。人想要的實在太多了,真正需要用的時刻,卻是少之又少。因此能夠控制自己的心,就變得非常重要!

77、人一定要有最基本的經濟能力,但如果過度的貪婪、執著,就會痛苦。我們努力去工作,擁有多少,就知足常樂吧!

78、修行,也是同樣的道理,今天是為明天打基礎,每一天都要好好過,今天過得好,明天才有可能會過得好。同樣的一天,如果把事情安排好,就會有足夠的時間做很多事情,如果沒有安排好,一天的時間莫名其妙就過去了。所以,能不能珍惜當下,非常重要。

79、佛說世間有苦難,并不是否認人生有樂趣。相反的,他承認居士和比丘都可以有各種物質和精神的樂趣。

80、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克果,何愿不得?

81、苦樂隨緣,得失隨緣。

82、佛曰: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時度此身?

83、心靜能平萬物,萬物歸一,事事隨心。

84、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

85、學道常于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

86、若你不理人,人也不會理你;若你不信人,人也不會信你;若你不容人,人也不會容你;若你不愛人,人也不會愛你。這個世界很公平,你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你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你付出和便得到容;你付出謙便得到尊;你付出善便得到緣,你付出苦便得到福。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珍寶,只要你懂得開采。

87、愿所有的眾幸福安寧,內心滿足!

88、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玄奘

89、如果在十七歲,我會選擇動蕩一生。現在,我選擇安靜地老去。有一個懂的人,陪著我,不嫌我老,不嫌我羅嗦。他用秋天一樣的聲音讀著我的文章,那樣的洞天曉白,早就超越了所有。

90、如果我們真能看清苦的形成和苦的消失,那么我們便不會再受制于苦,而達到沒有苦的生與苦的消失的境界。

91、佛言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是故心分兩路,事不歸一。情專志篤,三昧速成。參禪念佛人不可不知。——(明)蓮池大師《竹窗隨筆》

92、鐘表,可以回到起點,卻已不是昨天;感情,可以回到原點,卻也不像從前。時光不能倒著走,失去就別再回頭。有緣惜緣,真心相對,不離棄,更不拋棄;無緣放下,淡然一笑,別強求,更別后悔。

93、不要輕易和人發生爭執,當有人和你爭執時,你就讓他贏,因為你并沒有損失什么。所謂的贏,他能贏到什么?得到什么?所謂的輸,你又輸到什么?失去什么呢?爭來爭去只會傷了彼此的和氣,還會平添無謂的煩惱。謹慎的沉默就是智慧的回避,以平常心應對無常的人生。

94、見利思義,見危受命,久要不念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95、還是那句話,沒必要去在乎別人說的話,人都是這樣,你越把別人回事,別人會越覺得你一文不值,其實善良真的抵不了幾個錢,所以說放寬心態跟著自己的感覺走,過好自己的生活,該說的就說該做的就做,或許在一年之后會覺得現在的這些都不是事,畢竟青春的路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嘛,以后過的好才是王道。

96、人嘛,只要不傷天害理,只要對得起自己,只要不是盲目的沖動,干什么不行?

【禪意的語錄】相關文章:

精選禪意的語錄49條07-20

禪意的語錄46句07-29

精選禪意的語錄36句09-23

有關禪意的語錄36句08-14

【推薦】禪意的語錄集合78條08-24

2023年經典禪意的語錄38句07-30

【推薦】禪意的語錄合集46條07-31

簡潔的禪意的語錄集合79句08-27

【精華】禪意的語錄集合35條07-28

簡短的禪意的語錄集合45句09-14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永久中文字幕在线 | 丝袜制服欧洲亚洲中文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韩国资源一区在线 | 中文字幕与邻居少妇性刺激 | 在线视频一区日韩精品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