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句>語錄>佛語的語錄85條
佛語的語錄85條
更新時間:2023-10-11 13:46:33
  • 相關推薦
【精華】佛語的語錄錦集85條

  想不開時不如不想,想多了頭疼,想通了心疼。不對機的時候,多說無益,沉默就是最好的解釋。決定快樂的是心境,不是遭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佛語的語錄85條,歡迎閱讀。

1、人生,無所謂失去,只怕草率地揮霍。生命有限,所有得到,最后終會失去。只要用心珍惜過,就不必太在意失去。花開花謝,四時更替,該走的誰也無法挽留,該來的誰也阻止不了。放開懷抱,坦然面對,以喜悅之心迎接每一個清晨,以淡然之心送走每一個黃昏。不褻讀生命,就能最大限度遲滯失去。

2、幸福是什么?一千個人就會有一千種答案。在需要時及時得到是幸福,失而復得也是幸福。珍惜得到的一切,珍惜擁有的一切,感恩生活,幸福就是此時此刻。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雨露,就沒有五谷的豐登。感恩生活,萬事隨緣,自然海闊天空,風輕云淡。

3、人,這一生,如果事事都要記住的話,那實在是太多了;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忘卻。懂得忘卻之人是最明智之人,他們追求的是未來,而不是過去。善忘,是一種人生佳境,秋去春來,花謝花開。

4、佛曰: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5、菩提本非樹,明鏡亦無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6、傅大士偈云: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坐起鎮相隨,語默同居止,纖毫不相離,如身影相似,欲識佛去處,只這語聲是。

7、一個沒有文化根基的民族絕無自信,一個沒有文化根基的國 家也難以真正強大。中國人或許有理由對近幾十年的經濟繁榮沾沾自 喜,但絕不能對繁榮背后的重重危機熟視無睹。政治生活、經濟生 活、文化生活是支撐一個國家穩定的三足,缺一不可。三足缺一,國 家的大廈都有傾塌的危險。

8、寂天菩薩說:一個人做了享福百年的夢后醒來,另一個人做了瞬間享福的夢后醒來,他們都無法重復夢中所享的福,長壽還是短命,臨死時都如同這兩種夢一樣,生前的榮華富貴都成了泡影,就算你生前獲得了許多財富,并且得以長久的享受,但當你死去時,如同被盜賊洗劫一空一樣,光著身子、空著手走向來生。

9、學佛的真正意義在于時刻觀察自己的缺點,修行的真正意義在于時刻修正自己的不足。學了眾多佛教理論知識,卻沒有發現自己的缺點,那我們學佛的目的何在?修了多年的參禪持咒,卻沒有修正自己的不足,那我們修行的意義在哪里?

10、誰是英雄?戰勝自己情欲的人是英雄。

11、原夫真參實悟者,先須叩己,發輝本有之靈明;后必遇人,究徹向上之巴鼻。(明)慧經《壽昌無明和尚語錄》卷四

12、爭執失好友,小怨忘大恩,不要因為小小的爭執,遠離了你的至親好友。不要因為小小的怨恨,忘記了別人的大恩。

13、做人如蘭,淡泊自然。淡泊的人生,如一株幽蘭,靜靜地生長,默默地開放。開花不為與百花爭艷,只為不辜負了寶貴的生命。遠離塵世的喧囂,獨居幽處而從不寂寞,與世無爭而又從不孤芳自賞。

14、夫從愛潤澤,思、想為滋蔓,愛欲深無底,老死用是增。

15、清揚淡雅之間必沁透著一片悠然禪意,何不念一段經文,為生命注入一股靈性之活水,為自己洗滌那片自在無憂的清涼地。

16、內外不住,去來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壇經·般若第二》

17、因此不管對誰都要慈悲,都要容忍,要能夠包容,要能夠"和顏愛 語",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有了包容才能讓整個世界變得更加和諧。

18、可容我做這人間癡狂客,借一紙柔腸,漾開一壺春光,深凝在水一方。輕捻一抹花香,于筆墨中流淌,書一闕斷章,穿越魂靈,直達愛的天堂。贈你一枝春,婉約一卷如禪的光陰,化作你抬眼處的一片火樹銀花,氤氳成一幅絕美的情畫。

19、如果我們真正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靜下心來,腳踏實地,擺脫速成心理,戒除急躁。具體可以參考以下幾點:一、梳理情緒,掌控情緒。不要被急躁的心情牽著鼻子走,要了解每一種情緒的來龍去脈,然后將它們分門別類,這樣才能讓內心紛雜的念頭安定下來。二、收斂自己的心,不要四處貪求,為了得不到的東西煩惱。三、專注眼前。別想太多,試著用心留意此時此刻的呼吸,順著它的節奏,讓雜念在一呼一吸間逐漸沉淀。四、明確最根本的目標,制訂計劃,細分步驟,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循序漸進地達到目標。

20、持戒守規是最可貴的德行。

21、禪門中有句話,放下便是,這并不是生活的奢望,或者逃避,更不是對生活的一種脫離,這是在日常生活中對心地的觀照與覺察,去除那些復雜,契合與融入生活。水流花開,溫暖盎然,這是心地的一種直白,把生命完成了一場佛事,自然而然,歡喜隨緣。

22、以柔和言語講道者為高師。

23、要做心地農夫,自我耕心田,也在人人心中耕福田。

24、時間用過以后有成果,即"夠用";用很多時間卻無所得,即"不夠用’’。

25、譬如大火焚燒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獨作諸善、不為眾惡者,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

26、病急亂投醫是時下不少中小企業主的通病。病是被逼出來 的,亂投醫也迫于無奈。整體上講,長期以來,中小企業大多處于自 生自滅的狀態,政策的滯后,銀行的嫌貧愛富,在他們身上反映極為 明顯。 "國醫"指望不上,他們只好求助于"民間郎中",高成本的 結果往往不是藥到病除,而是病情更加惡化。

27、心量大小決定了人生苦樂。心量越大,煩惱越輕;心量越小,煩惱越重。心量小的人,容不得,受不得,裝不下大格局。心量是一個可開合的容器,當我們只顧自己的私欲,它就會愈縮愈小;當我們能為別人考慮,它又會漸漸舒展開來。一念之差,心的格局便不一樣,可以大如宇宙,也可以細如微塵。

28、真正能夠放下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看破紅塵的人,一種是 背不動紅塵的人。前一種出于主動,因此鳳毛麟角;后一種不得已而 為之,因此所在多有。前一種飄然出世,后一種向塵世投降。

29、愛是人間的一分力量,但是只有愛還不夠,必須還要有個"忍"——忍辱、忍讓、忍耐,能忍則能安。

30、不要害怕失敗,不要害怕前路上的困難。內心時刻充滿希望的人擁有力量,這種自信充足的力量會讓他們一刻不停地去開拓。內心有力量的人不會輕易被失敗打倒,他們會在遭遇失敗時,繼續邁出嘗試的步伐。在挫折中不退縮,再堅持一下,或許下一刻就能完成征程。

31、人很容易遇到一些失敗或障礙,于是悲觀失望,或在嚴酷的現實面前 失掉活下去的勇氣;或恨怨他人,結果落得唉聲嘆氣、牢騷滿腹。其實, 身處逆境而不丟掉希望的人,肯定會打開一條活路,在內心里也會體會到 真正的人生歡樂。

32、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煩惱,是因為我們自己陷入別人給我們 的評論之中,別人的語氣、眼神、手勢,都可能攪擾我們的心,使我們整 天沉迷在白云式的愁煩中不得解脫,白白損失了做個自由快樂人的權利。

33、有戒則有慧,有慧則有戒。戒能凈慧,慧能凈戒。……如人洗手,左右相須。

34、一經在手,心開悟解;一門深入,心神自定。參禪不如行禪,坐禪不如悟禪。話多傷氣,念多傷神。志向高大的人,須向低處求道。萬物須冬藏,能人要潛藏。心想天地,不如無心一事。

35、"水"的柔弱自不必說,誰都能想象得到。然而"水滴穿石"的現象又印證了水的"剛強"超過堅硬的"石頭"。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原本"柔弱"的水變得如此"剛強"的呢?這里面蘊藏著一種巨大的力量,那就是——堅持!水的不懈堅持可以把石頭滴穿。也就是說,簡單的事情只要你能堅持不懈地去做,就能得到一個偉大的結果。

36、而妄想和奢望是欲念的無限膨脹,是虛榮心的步步緊逼。希望是對自我的清晰定位,妄想和奢望則是看不清自我的盲目自大。懷抱希望,才能在認清自己能力的前提下,制定出切合自身實際的目標,一步步實現人生的理想。心懷妄想和奢望,就會好高驁遠,在現實中節節敗退,頻頻受挫,最終對自己所做的事失去信心。

37、世上人性本來清凈,萬事萬物都在自性中產生。如果思量一切惡事,就 會作惡;如果思量一切善事,就會行善。所以一切事物都在于自性。如果執 著于外界事物,虛妄之念像浮云覆蓋,自性便不能明凈。

38、彼煩惱不可得斷,煩惱滅亦不可得,以滅不可得故,道亦不可得,無有如是道而無其果。此四圣諦,但是分別虛妄非有。

39、雖然我們已經獲得了暇滿人身,但在漫長的生命旅途中,如果得不到善知識的引導、敦促與攝持,那么受往昔世強大的業力與不良習氣的影響,我們只能不由自主地流轉在輪回的苦海之中,并受苦受難與無法自拔。所以依止與親近具德的善知識是多么的重要。

40、生活中會有很多讓我們無法承受的負擔。如果我們不肯放下這些重 負,就會痛苦不堪,也不會得到快樂。其實,只要我們能夠放下肩負的包 袱.輕松前行,快樂就會悄然而至,煩惱就會悄然遠去。

41、生活的禪法是一份生活的活力,突破那些煩惱的困惑,一次又一次的讓心地拓寬,它是一種自我更新的生活態度與生命體驗,風里來,雨里去,從來都沒有脫離過生活,既不盲目的固執,也不盲從的失落。也不遮掩生命的缺憾,真誠坦率的活在生命的當下,順境逆境平常過。

42、最好的心境,是靜心和沉穩。水面靜,才能映出完整的月亮,心靜才能接受宇宙良好的信息和能量。接受良好的信息,才有良好的心態,心態決定成敗和苦樂;接受良好的能量,是養生的最佳途徑。

43、有人說:"我心好就好,何必修行?"師言:"你的心好有誰知道呢?真正的心好,是要受過一番洗練,練得非常自動、練得沒有一絲一毫的考慮,就能伸出援手幫助別人。修行因此就有必要了!"

44、弟子:"做人做事要怎樣才能圓融?"師言:"圓就是圓滿,待人處世要用圓的方法,不要用尖的方法。因為尖的會傷害到人,同時也會扎到別人的心。"

45、當你有了金錢后,就害怕被偷竊; 當你有了權力后,就害怕被削弱; 當你有了地位后,就害怕被降低。這種種的一切,都深深地扎根在心里,變成了前進的阻力。其實大可 不必,哪怕你是個有錢人,但在心里,也不要把自己當成有錢人。

46、一條路走到黑不是最好的選擇,不是每一份堅持都有價值。人生需要取舍、需要迂回、需要變通,因為在我們生存的世界,沒有絕對的結果,只有必然存在的放棄;沒有絕對的執著,只有隨緣的意外。

47、路入來到沙彌修行所在的寺廟見到住持,便把毒蛇咬死他弟子的事情告訴了他。住持聽后說:"人生即如住店,隨緣而來,隨緣而去,我這徒弟也是一樣。生是赤條條來,死亦赤條條去,任何人都不能違反這一規律。"

48、旃檀多香,青蓮芳華,雖日是真,不如戒香。《法句經》卷上,華香品

49、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以喜悅之身,養喜悅之神。有所畏懼,是做人最基本的良心準則。所謂快樂,不是財富多而是欲望少。做人,人品為先,才能為次;做事,明理為先,勤奮為次。人生要學會不抱怨,不等待,不盲從。

50、學佛時間越久,修行功夫越高,越應該將煩惱、執著、習氣徹底降伏與斷除,同時,愛心與智慧得到無限提升。然而,有些人往往是背道而馳,煩惱比沒有學佛人更熾盛,內心的執著與習氣比沒有一開始修行時更嚴重。原因是,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缺乏了正知正見,于是所學所修的一切,反而成為增長邪知邪見的助緣。

51、人要克服惰性,邁出第一步最難,一旦邁出去,就不要停下來,以免 惰性再次捆住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必列入行動計劃;一旦決定要做,就 立即動手,不必等到明天早上。

52、朝霞鐘情早起的人,旭日溫暖愛的心靈。奔跑在希望的路 上,激情驅散了秋涼;沐浴在陽光之中,世界一片燦爛光明。思想和 蒼穹融為一體,信念與晨鳥比翼齊飛,你的靈魂前所未有地安寧,你 的精神前所未有地高昂。早晨真好,她可以讓渺小的生命瞬間變得偉 大,可以將生活中的懦夫瞬間變得勇敢。

53、貪求享受的人生,是一片空白。

54、龍樹菩薩曾經在《親友書》中說過:應如水上畫畫一樣,立刻忘掉別人對我們所做的不好的或令我們煩惱的事;要像石頭上刻字一樣,常常牢記別人對自己所做的好事或佛菩薩之功德。

55、隨緣而行,隨遇而安。

56、身體殘缺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靈殘缺。

57、寧以熱鐵挑其兩目,不以染心視他好色。寧以利斧斬斫其身,不以染心貪著諸觸。

58、彈指之頃發善意,其福難喻。《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六,牧牛品

59、如坐禪師教諸弟子除心意識,若除心意識不更生,若不更生則無復身,若無復身則亦無命,若無有命則不更生,是為禪師殺人壽命。《文殊師利問經》卷上

60、幸福的家庭也是一種人間凈土。

61、成佛之道分為道諦與滅諦。宗教、哲學與科學是屬于道諦。滅諦是超越宗教、哲學與科學。成佛之道有兩種,方便道與智慧道。宗教、哲學與科學是屬于方便道。智慧道是超越宗教、哲學與科學。成佛之道有兩種,暫時安樂之道與究竟解脫之道。宗教、哲學與科學是屬于前者,后者是超越宗教、哲學與科學。

62、生活,是活在現實中,而不是活在夢想里。夢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現實才是生活的常態。沒有夢想,現實將會是一片黑暗;沒有現實,那么夢想也只不過是美夢和幻想。夢想只有接上現實的地氣,才有可能夢想成真。

63、所謂的禪的境界,就是有能力把不忙不閑的工作做得出色,把不咸不淡的生活過得精彩。

64、禪是禪非:簡單,是人生的至境。小時候的歡樂,是單純帶來的。長大后的痛苦,是復雜給予的。越長大越孤單。小時候,在沒人的地方,我們也可以很快樂,因為有花草蟲魚作伴。長大后,越在人群中,我們越感到孤單,因為人心叵測。簡單,是人生的大徹大悟。無欲無求無失望,來去隨緣少徒勞。簡單,是最大的快樂。

65、佛說:"一切法得成于忍",忍得淡薄可養神,忍得饑寒可立品,忍得語言免是非,忍得爭斗消仇憾。

66、生命是神秘的,說他脆弱,它就像薄冰那樣,不堪一擊;說它堅強,它就像大山那樣,堅韌不拔。當生命充分發揮出光明、純潔、高尚、真誠時,它是一種快樂的享受;當生命充分發揮出黑暗、齷齪、卑鄙、虛偽時,它又是一種痛苦的煎熬。

67、一念一世界,一夢一輪回。人活著是一種心情。心情不同呈現的內心世界就有所不同,一念覺就是佛菩薩,一念迷就是眾生;一念善就是天堂,一念惡就是地獄。

68、快樂是生命的支點,無論生活給我們什么,我們都要從快樂出發。給我風和日麗,我就是一朵欣然綻放的花朵;給我曲折,我就是那條歡快的向前奔流的小溪;給我寬廣,我就是那只凌空翱翔的雄鷹;給我風雨,我就是那根經得起千磨萬擊還堅勁的翠竹。無論怎樣,也不要改變我們對生活的熱愛,無論怎樣,我們也不放棄對快樂的追求,無論怎樣,都讓生命不被生活中的煩惱所束縛,讓心靈自由自在,讓每一天的生活都精彩紛呈。

69、人生如水,水有逆流,也有順流,所以人生有歡樂也有痛苦。我們容易沉浸在現有的快樂中,久久陶醉而不能自拔。當這快樂突然消失,我們茫然不知所措,為失去的快樂陷入苦悶的深淵,卻沒有發現生活中的其他地方還有快樂在等著我們,生活中的快樂其實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里。

70、佛法的真理像是渡過苦海的船橋,是砍斷我執的利刃寶劍,是治療心靈的甘露妙藥,是迷途暗夜中的唯一明燈。所以在我們滄桑的人生里,點點滴滴的生活中,需要佛法的指引才會使我們的前途更加光明,才會減輕我們身心上的壓力、操勞、憂愁、痛苦等等,更會喚醒我們沉睡中的真性,最終令我們證得大智慧。

71、為諸眾生除無利益,是名大慈;欲與眾生無量利樂,是名大悲;于諸眾生心生歡喜,是名大喜;自舍己樂,施與他人,是名大舍。——《涅盤經·梵行品》

72、你期待什么,什么就會離你越遠;你執著誰,就會被誰傷害得最深。相聚就是離別的序幕,而離別就是相遇的本初。學會放下,放下不切實際的期待,放下沒有結果的執著。看淡、看開、看透一些,不牽掛不計較;一切都會慢慢變好。過去的就別再翻回去,上一秒已經過去,唯有當下的快樂與幸福。

73、每個人都是人生的修行者,一步步艱難前行。

74、學佛修行是一種特殊的心理訓練,以此訓練,可以把人類的智慧和慈悲提升到極點、這叫做成佛。

75、對于"我執",印度的寂天大師概括為"在乎者,多傷害",非常貼切。如果一個人太過在乎每一個細節,那么任何人的一舉一動或每一句話,都會覺得是在針對自己。過多的"在乎"只會讓自己感覺永遠都在受傷害,總覺得大家都對自己不好,傷害到自己了。其實,這就是心量太小了,小到只夠容得下自己。

76、珍惜這似水的流年吧。我們誰都無法知道,明天與無常哪個先到來,百年后,我們都已不在。那個時候會明白,今生所有的遇到都是命運給我們最好的禮物。無論在家,在單位,在路上,友善。微笑。負責。感恩生命的存在,且豁達明了的生活。做利益眾生的事,待到那朵花開的瞬間,歲月仍記得,你來過。

77、想要的得不到,覺得苦。得到的不珍惜,覺得苦……所有的患得患失,殫精竭慮所引發的煩惱皆因我們的修行不夠,要知道,一切來與去的背后皆有著不可思議的因緣,世界就那么客觀的存在著,命運一定是公平的,因為主宰苦樂的是我們自己。

78、在佛典里,說到證入真理的人,到處都用"得凈法眼"一詞。

79、我們就應該珍惜和善待我們的人生,快樂和充實地度過每一天。

80、把心中的萬轉千回和百指柔,輕輕一拈,可成花成字成畫……俗世里的妙人要慢慢修煉。只要在生活里成了精,讀書寫字畫畫聽戲品茶,上好的生活,不過是簡單地愛一個人,過著一天好似一天的生活。而這最妙之處就是:這個人,他微笑著看著你,從心里懂得你。

81、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于愛,何憂何怖。

82、佛曰:福報不夠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福報夠的人,從來就沒聽到過是非。

83、應該怎樣,就表現怎樣的心,既不矯揉造作,又不虛偽處世,完全是一種真實自我的流露,在這種真我里心自然解脫自在了。

84、當你手中抓住一件東西不放時,你只能擁有這件東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機會選擇別的。人的心若si執自己的觀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達到某種程度而已。

85、問曰:"何謂之根?" 佛曰:"不可說。"

【佛語的語錄85條】相關文章:

佛語的語錄38句06-27

經典佛語的語錄30條07-03

經典佛語的語錄40句09-22

佛語經典語錄370句04-13

常用佛語的語錄39句06-27

經典佛語的語錄集合49條08-22

通用佛語的語錄38句08-11

【精華】佛語的語錄30條09-04

簡短的佛語的語錄匯總68句07-01

【推薦】佛語的語錄匯總79條08-31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日本免费更新一二三区不卡 |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vr | 伊人狼人久久青青草原 | 最新精品国产免费 | 亚洲熟女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 色久国产综合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