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家是"煉"出來的,不是"干"出來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嚴介和的語錄55條,歡迎參考。
1、企業家群體是先才后德的,不講才而講德,那就是"無才便是德"。這與"小成在智、大成在德"不矛盾,先小成而后大成。
2、一流的人才不看書讀報,看書讀報只有傷害他。只知道學習,知識再淵博也不過是三流人才,二流的人才裂變知識,一流的人才創新知識。
3、企業家要有激情、冒險、有夢想。沒有夢想就沒有理想,有夢生活才美好。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4、人生四大幸事就是,生得好,活得長,病得晚,死得快。像我就是生得好,現在就希望活得長,病得晚,死的時候痛痛快快的,不要拖來拖去的。
5、太平洋經濟說白了就是談判經濟。談判出的效益占75%,也就是75%的效益出在談判桌上,一二十萬人辛苦勞動也就創效益的25%。
6、企業"三流"論:一流的企業做文化、做標準;二流的企業做品牌、做資本;三流的企業做產品、做項目。
7、異想天開才能無中生有。
8、一個不斷憧憬美好的未來,卻把所有給予現在的高人雅士。
9、心態決定狀態,眼界決定境界,心胸決定格局。
10、硬功夫是"苦"出來的,不是"謀"出來的。
11、用人就是育人,育人要班門弄斧。
12、做人做事講"理",處人處事講"情"。
13、對待員工要像對待孩子一樣。
14、企業家要讀的書,第一本就是政治學,高智商的企業家往往是政治鏈出問題。政治鏈出問題就是苦難生活的開始,工廠要破產。俄羅斯首富就不是資金鏈的問題,而是政治鏈的問題,因此咱們的政治水準要提高,政治悟性要提高。
15、一個人懷才就像女生懷孕,時刻長了,大家自然就知道了。
16、在賞識中成長,在譴責中成熟距離亞布力企業家論壇已20余日,因回來立刻投入到緊張而繁忙的"兩會"與"3.15"工作中去,故未能將參會感受付諸文字。時至今日,已有些怠惰,然今日與謝劍偶然提及嚴介和,遂想起在亞布力論壇上,嚴君慷慨陳辭,語驚四座,掌聲雷動之盛況。今將嚴介和當日言語收錄如下,與友朋共享之。
17、"在賞識中成長,在譴責中成熟"
18、追求:高度、深度、寬度、厚度。厚度最重要。
19、既然上天讓我既智慧又能干,那又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成呢?
20、企業治理的要害在于兩個字:管人,管人的要害在于用人、育人,而管人、用人、育人的要害在于做人,先做人再做事。
21、唯有生活才是永恒的老師,助人為愉、聞過為樂才是成才、成功的必備品行。
22、思考重于讀書,行動又重于思考。有圍墻的教育已經過去了,無圍墻的教育已經到來成為太好的學生會限制創造性。
23、一流的人物是當局者清,旁觀者迷。
24、在這樣一個開放的、信息爆炸的社會中,只有最想做學術和最差的學生會去讀博士。
25、做人做事要"嚴",處人處事要"和"。
26、書讀得多,只能說明一個人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資料庫。只有把知識消化掉,通過實踐形成智慧,"資料庫"才會變成"智囊"、"智庫",才會贏得尊重。
27、用嚴厲和冷酷來改正自己的缺點。
28、第一語錄:優秀是"干"出來的,不是"看"出來的。
29、人人都在討論什么叫管理?很多人都說了一大堆正確的廢話,而優秀的都是簡單的,管理,就是三句話:"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合適的人干合適的事",牢記這3句話,這樣管理企業,才是真正的企業管理。
30、要想除掉曠野中的雜草,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在上面種莊稼。同樣,要想讓靈魂無紛擾,唯一的方法就是用你的行為成就美德。
31、第六語錄:企業是"人"做出來的,不是"事"堆出來的
32、運用的智慧乃在書本之外。
33、辛苦心更苦,不勞都累;辛苦心也苦,因勞而累;辛苦心不苦,勞而不累。
34、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
35、管理是一件困難、不確定的事。在管理進程中,人們往往會認識到,原來自己所學的知識是如此之少。如此難度大的可能,怎么能在教師里進行教授?
36、企業家是天生的,高端人才是發現的,一般人才是培養的。
37、往往行萬里路相當于讀萬卷書,而讀萬卷書并不能和行萬里路同日而語。
38、商學院要培養60%的職業經理人,30%的像溫州商人,10%的商業領袖。
39、中國經濟總量高于一切的時代過去了,質量高于一切的時代到來了。中小企業的格局必然是99%的死去,剩下的1%都是大企業、品牌企業,只有它們在國際上才有話語權。99%的企業該犧牲都犧牲吧,它們不犧牲,1%的企業起不來。經濟總量明顯減少但質量明顯提升,并且減少很多內耗,很多重復投資。
40、管理大師們那么多書,企業家沒必要都讀,實際上最權威的管理就是沒有固定模式的管理。
41、讀死書是害人,一開口就害人。
42、世界500強管理模式不能完全符合中國的國情,我們商學院為什么失敗,就是因為死套國外的制度化;完全用制度管人,這放在中國水土不符,貌合神離。本土企業要講無情的制度,有情的人性。宏觀:大事大非問題上既講制度,更講人性;微觀:只講制度,不講人性,只有這樣人性與制度相交叉,企業才能管理得好。
43、用理性和判斷來贏得別人的友愛。
44、知識本身沒有高低,只是使用它的人的能力和境界有高下。學習本身也沒有高低,最可悲的是,現在的人把從課堂和書本上學習知識當做了真正的學習。
45、復制與傳承僅僅是背會的東西,死記硬背會的東西,背了也是白背。
46、有人在的時候一定要問,我能幫到你什么?
47、做事越多,犯錯的機會越大,少做事或者不做事的則不會犯什么錯。所以即使一錯沒有,也是有過。
48、要以旅游的心態做企業,什么時候到達目的地,一切都了然于胸。對企業的整個過程把握得住,該放就放,該收就收,該加速就加速,該死亡就死亡,讓成員企業老總或者副手"做99%的主",自己"只做1%的主"。
49、在嚴介和的眼里,要盡最大可能去理解別人,還要盡最大可能理解"被人不理解"。企業家在社會上是演員是運動員。要讓導演滿意、讓觀眾滿意、讓裁判滿意。
50、第一層,創業之初要先做事再做人,把自己的事情做的最好。
51、"一個人的發展可能是從朦朧的感性到明晰的理性,再到創新的感性,再到探索,再到引領企業的創新。這個過程我稱之為初級的感性到中端理性再到高端的感性。"
52、嚴介和語:理論是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理念是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只有系統的理論經過反復實踐形成系統思想,最終才能升格而成系統理念。一流的企業家就是要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
53、"明明白白的妥協是高尚,坦坦蕩蕩的妥協是英雄。成功永遠白隨著淚水,迷茫和死亡。人生是這樣一個過程,從獨樹一幟到博覽眾長到自成一體,它必然彰顯5大行為風格,自信而不自負,果斷而不武斷,自尊而不自傲,嚴謹而不拘謹,知足而不滿足。理性基礎上的感性,而感性又高于理性。講文憑時更講水平,講職稱時更講稱職,搶閱歷時更講能力,講資歷時更講貢獻,講道德時更講風格。
54、"生態決定心態,心態決定未來。""安全第一,發展第二。"
55、嚴介和覺得做企業心態要好,有人要捅你一刀,只要不捅心上就行,要有承受力。"我是用一種旅游的心態來做企業的,大步流星走去,終于完成以社會為己任、以企業為本位、創造財富、完善自我的社會使命,這是我做企業的心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