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修養是從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累積而成。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靜思的語錄67句,歡迎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1、人能"和",則是非不生。出世之事業能永垂不朽,亦源自一字"和"。
2、不要總是要求別人給我什麼,要想我能為別人做什麼。
3、以誠待人、以德服人,是最好的管理方式。
4、因果感應,如回應聲,如影隨行。
5、鴿惡鈴而高飛,不知斂翼而鈴自息;人惡影而疾走,不知處陰而影自滅。歇即是菩提,悟即自在。
6、戒是明眼人為盲人設護障,免墜崖谷。
7、每一天都是故人的開始,每一個時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8、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了福、福盡悲來。
9、人都迷於尋找奇蹟,因而停滯不前;縱使時間再多路再長,也了無用處,終無所得。
10、夫妻間相處言行,對子女不僅是直接的身教,也將是子女們的處世范本。
11、以親子之心教導學生,付出無限的關懷與愛心,教育不要只停留在知識的言教,除身教外,最重要是心教。
12、內能自謙是功,外能禮讓是德。
13、愚癡者,常在心地筑起堅固之墻,禁錮自己;智慧者,卻能拆掉這堵墻,解放里面的人。
14、一句溫暖的話,就像往別人身上灑香水,自己也會沾上兩三滴。
15、只有在平心靜氣的時候,才會比較容易發現自己的缺點。
16、熱心易發,恒心難持,光說不練,則無法體悟真理。
17、人人如果都能除去自私與小我,自然就會擴大心胸,培養出誠與正,大公無私的心態。
18、是非從人事中來,要把復雜的人事單純化,成為自我的教育。
19、人生如高空走索,要專心一意往前看、向前走,不要回頭空懊惱。
20、煩惱由心生,有時僅是一個笑容或一句良語,即能化解沖突,避免彼此的煩惱。
21、生氣是把別人的過錯拿來懲罰自己。
22、要用心、細心,不要操心、煩心。
23、人應互相勉勵,互相關懷,彼此提醒,那怕舉手投足,開口動念,都要時刻謹慎,勿讓心念偏差,導致行為乖繆。
24、方向正確即不再迷失,而心中自然產生一股永無休止不斷精進的意念。
25、真正的智慧,在于坦誠的愛和彼此間的信賴,而不涉及任何利害關系。
26、無心去往壞處想,則任何話都是好話。
27、哭泣不能消除昨日的哀傷,只能消減明日的銳氣。
28、路是人走出來的,千里之遙始于初步。
29、教導別人也要分內外,對內要正,對外要柔。
30、人應該走正路。如果正路不走,盡是走歹路,這種人比沒有腳的人還妻慘。
31、忍,是幫助你做好事、修好行的最大力量。能持忍者,沒有什麼事辦不到。
32、人生如果不能忍辱,就無法成就事業、學業與道業。修行必定要能堪忍無量的苦,無忍決不會有所成就,是故「忍」為修學佛法的重心。
33、佛陀常教導我們:要安分守己,守住清凈無為的心,讓心時時寂靜。心靜自然人安分,人安分就能過著和樂的日子。
34、鳥要有巢,人要有家,如果夫妻子女各居一方,何來天倫之樂?
35、天下事,光靠一個人做不成。人生在世,必須依靠別人才能生存。比如穿的衣服,我們是否自己能做呢?即使能,也需要布啊!自己會織布嗎?縱使會,原料的來源自己可以生產嗎?……總而言之,一條紗、一條線都是來自眾生;所以,我們要時時抱持感恩心和惜福心,因為一切都得之不易啊!
36、生活在天地之間,若只是隨波逐流,讓身軀隨著時間而生老病死,這是沒有意義人生。所以,我們應配合社會環境的教育及古今圣賢的引導,好好探究人生意義何在及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的問題。
37、一個人的修養如何衡量?應是在誠于內,而形之于外。待人接物、言談舉止……一切行動都充分表現內在的修養。
38、平常要多調伏自己的心念,培養正確的人生觀。若能降伏「憂煩」的魔軍,看淡世間的利欲,得時不貪著,失時無掛礙,這才是步入解脫門。
39、人一旦生活在憂愁惶恐中,就狠容易喪失自信心而陷入怯懦與逃避的深淵。
40、同參,是同修間彼此相互切磋、去除習氣,唯存清凈佛心的意思。
41、厚重即心寬意厚,善解人意,常懷歡喜心,樂于利益人群;所以厚重則人人皆歡喜。
42、逃避責任,尋求一生的清閑,就無法延續自己的慧命。
43、極少有人會想到:今日平安健康,明日是否還能行動自如?今日財勢順利,明日有無不測?人常處于悔不當初……的懊惱中,想做卻力不從心,后悔又已太遲!此時不僅罪業層層迭迭,甚至到了臨終仍惶惶不知所歸?
44、怎樣才能消業、消災?把自己的本分事做好,歡喜接受所面臨的一切,過一分鐘即消一分災。凡事都得靠自己,福要自己造,業要自己了,而非求佛消災解厄。
45、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於縮小自己。
46、時間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就事業,也可以儲積功德。
47、人生要為善競爭,分秒必爭。
48、時間對一個有智慧的人而言,就如鉆石般珍貴;但對愚人來說,卻像是一把泥土,一點價值也沒有。
49、佛教提倡愿、力并行,若僅是空口談愿,卻不以實際行動表現,永遠都無法滿愿。
50、佛教的真正精神在于不為自己,一切只為眾生求安樂,寧可拾己,以自己的犧牲使他人得到安樂。
51、菩薩行者心懷慈悲,常起利益眾生的念頭,無論到任何地方,心都無畏懼。因此,若能做到以愛待人、以慈對人,則不惹人怨,亦能結好緣。
52、人人都有佛性,只要能發揮良知良能,沒有一個人不能去救人、去造福人群;這分救人之心,就是菩薩心。
53、人生的價值在于功能而不是形象,形象沒有價值。
54、修行要繫緣修心,藉事練心,隨處養心。
55、找人好處是聚靈,看人缺點是收臟。
56、能付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
57、縮小自己,要能縮到對方的眼睛里、耳朵里,既不傷他,還要能崁在對方的心頭上。
58、人們往往就是太執著,而有分別心。是你、是我,劃分得清清楚楚,以致對自己所愛的拼命去爭、去求、去嫉妒,因為心胸狹窄,所以處處都是障礙。
59、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的休養不夠。
60、競爭蘊藏了傷害的因子。只要有競爭,就有前后之分、上下之別、得失之念頭、取舍之難,世事也就不得安寧了。
61、美的極致就是"安詳"。
62、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
63、真的沒有人束縛住你。
64、有健全的家庭,才有好的社會,有好的社會才能有好的國家。
65、滴水成河。粒米成蘿,勿輕己靈,勿以善小而不?
66、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做壞事能多我一人。
67、人生最大的成就是從失敗站來。
【靜思的語錄】相關文章:
靜思語錄200句04-10
精選靜思的語錄59句06-30
靜思的語錄220句08-04
精選靜思的語錄96條09-30
精選靜思的語錄匯編69句08-06
精選靜思的語錄合集86句07-02
精選靜思的語錄摘錄74句08-02
精選靜思的語錄匯總55條09-21
精選靜思的語錄合集75句09-04
精選靜思的語錄摘錄59條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