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如果你對別人有怨恨之心,別人對你自然也會有同樣的感覺,于是懷疑和恐懼就會在你們之間造成距離,使你們覺得孤單和孤立。你身邊的人不見得會對你有這種負(fù)面的感覺,但是由于你自己的一些情緒,有些人可能就會用負(fù)面的眼光來看你。以下是關(guān)于佛語的語錄46條,供各位參考。
1、漸漸懂得:成熟,是無言的微笑,是簡單的情懷,是清凈的心智。所謂成熟,只不過是學(xué)會了隱藏,屏蔽了傷心事,懂得什么時候痛而不言,什么時候笑而不語。
2、應(yīng)發(fā)欲心,超過有結(jié),應(yīng)發(fā)欲心,于無欲中,欲無欲事。《大威德陀羅尼經(jīng)》卷五
3、想得通,才做得到;做得到,才能引導(dǎo)他人。
4、福報(bào)不能浪費(fèi),而應(yīng)該培育。少浪費(fèi)、多付出、多奉獻(xiàn)自是培福的法門。
5、或許,就在我快要把世界遺忘的一刻,而心中唯獨(dú)不愿忘記,我的城你來過,恰似一首小詩的情韻,不經(jīng)意間惹了我的愛戀。此時,冷月伴無眠,拈一縷文字里的情結(jié),低眉相思處,一盞禪茶平淡了流年。若回首,記憶中青梅煮酒的往事,注定是桃花樹下賞風(fēng)聽吟的一場曾經(jīng)花事。
6、擁有少欲,才能生起小乘的I葉J離心;擁有愛心,才能圓滿大乘的菩提心;擁有智慧,才能證得金剛乘的大手印。有了出離心,才能做到諸惡莫作;有了菩提心,才能做到眾善奉行;有了大手印,才能做到自凈其意。出離心、菩提心和大手印之見地,是一切佛法的精髓,三藏十二部的要義,顯密佛教的核心。
7、我們不是智者,悟不透全部人生哲學(xué);我們不是禪者,不可能釋然塵世一切。唯一能做的,就是踏著生活的瑣碎,撿拾快樂的碎屑;踩著人生的煩惱,預(yù)覽未來的美好。生命太短,歲月太長,活著,并快樂著,才是幸福所向。人活的是一種情懷,是一種姿態(tài),要的是輕松愉快,些人,些事,改變不了,就學(xué)會妥協(xié);糾結(jié)難受,就試著釋懷;看不習(xí)慣,就學(xué)著忍耐;無法想象,就試著理解,如此,才能多些開懷。
8、住持之要,莫先審取舍。取舍之極定于內(nèi),安危之萌定于外矣。然安非一日之安,危非一日之危,皆從漸積,不可不察。(宋)浮山遠(yuǎn)禪師《與凈因臻和尚書》
9、金錢只是一種增進(jìn)幸福的工具,賺得快樂,花得快樂,才能體現(xiàn)金錢的價值;假設(shè)賺得痛苦,花得痛苦,到頭來還沒有一個好名聲,被人輕視嘲罵,那又何必對金錢孜孜以求呢?不如恬淡一點(diǎn),做本分事,賺本分錢,過本分日子,這樣反倒能盡享金錢帶來的幸福。
10、借彼魔惱,堅(jiān)我愿力,只要將猛,不怕賊強(qiáng)。
11、人要怎樣活著?第一,要為自己的家人活;第二,要為自己 的親朋好友活;第三,才是為自己活。一個人要是僅僅為自己活,活 著的意義又在哪里呢?一個人如果為了自己活著,卻不讓別人好好 活,就不僅毫無意義,而且十分有害。實(shí)際上,一個人格完整的人還 應(yīng)為社會活,為世界眾生活。
12、風(fēng)過竹林之時,竹葉隨風(fēng)而舞自然簌簌有聲;雁過清潭之時,清澈潭水中必倒映雁群身影。但風(fēng)落、雁過之后呢?《菜根譚》里有一句話:"風(fēng)來疏竹,風(fēng)過而竹不留聲: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13、于是菩薩惠施佛、辟支佛,下及凡人,皆悉平均,不選擇人。恒作斯念:一切由食而存,無食則喪。是謂菩薩成就此初法,具足六度。
14、人需要目標(biāo),但是目標(biāo)不能胡亂確定,倘若選擇了一個不切實(shí)際或不適合自己的目標(biāo),那定然有百害而無一利。只有從現(xiàn)實(shí)情況出發(fā),制定正確的、對自己行動有幫助的目標(biāo),才能受益。
15、兩塊不相干的石頭,各自被歲月雕琢千年。一千年的滄桑打 磨,一千年的雷霆淬火,一千年的靜默守候,一千年的孤芳自賞。是 什么樣的奇緣,讓兩塊不相干的石頭邂逅,相互展露、彼此領(lǐng)略各自 不同的風(fēng)騷?世上多少不相干的人也是如此,因?yàn)橐淮蜗嘤龀删鸵簧?傳奇。大干眾生,相遇是緣,請君惜緣。
16、開眼見山水,合眼夢山水。開眼所見,世以為真,合眼所見,世以為不真。殊不知真與不真,離心無塵,塵尚非有,況有山水平哉?——《紫柏尊者全集》
17、人所處的時間和空間無不在分分秒秒發(fā)生變化。
18、若欲研佛乘,彼尋寶藏,一一須消歸自己,言言使冥合真心,但莫執(zhí)義上之文,隨悟生見,直須探詮下之旨,契會本宗。則無師之智現(xiàn)前,天真之道不昧。(五代)延壽《宗鏡錄》卷一
19、無論我們做什么事,隨時隨地都可以得到禪定。當(dāng)我們依這樣的禪定而有了覺性時,內(nèi)心就不會再有迷惑。而這個沒有迷惑的心,就會有智慧如實(shí)地看待各種事物,這就是所謂的覺悟。
20、有人雖念佛,心卻不滿足,不滿足就是沒得到。假設(shè)滿分一百分,不滿足不是九十分、八十分,而是零分。名號功德盡虛空遍法界,有什么容器比名號更大呢?故只要得到,必然滿足。《往生論》言:"觀佛本愿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21、真正的修行,未必得在深山古剎,抑或深木禪房,避開車水馬龍,喧嘩紛擾。越是找常處越能體現(xiàn)修行的深度,越是小小處越能窺見境界的高度。
22、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東西是什么?黃金?珠寶?美玉?這些東西在世人眼里都很值錢,但是值錢就能夠說它們很有價值嗎?顯然不是。一般來說,我們認(rèn)為最值錢的東西往往也是最沒有價值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并沒有價錢。就像智慧是絕對無價的,這就是佛常說的顛倒。
23、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常常會遇到很多困難,這時我們的心里或多或少 會有一種尋求幫助的渴望。但是當(dāng)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是否會伸出援助 之手呢?或許此時我們心中的"小我"會說何苦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24、境界來時要惜緣,去時要自在,讓心不受煩惱所困。
25、笑容、柔軟、體貼、付出,是愛的表達(dá)。
26、佛家是非常講究惜福和惜物的,對自己有的和化緣而來的都非常珍視,不會輕易丟棄。許多佛學(xué)大師都非常推崇"事能知足心常愜"這一觀念,他們提倡用知足的心獲得坦然和寧靜。
27、入股市如人賭場,十賭九輸,進(jìn)賬的只有莊家。今日股價飛漲, 明日股價暴跌,看穿了就是一場戲,入戲越深,越被當(dāng)猴耍。世上沒有 不勞而獲的事,人間哪有免費(fèi)的午餐?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 吃微生物,微生物來自大魚的腐尸,股市的食物鏈也大抵如是吧?
28、時時刻刻注意自己所說的話,每一句話都要深思熟慮,是否合情、合理、合法?是否能利益眾生,開導(dǎo)人心,使人開解煩惱?
29、要解除生命當(dāng)下的煩惱,就是要敢于承擔(dān),而不是躲避。
30、以何義故名為菩薩?能常覺悟眾生心故。
31、別為小小的委屈難過,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許多委屈。而一個人越是成功,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獲得極值和炫彩,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讓它們揪緊你的心靈、擾亂你的生活。
32、自性本來不生也,本來不生即是本來不動。生滅即指無明,意謂自性中本無無明,說有無明,由于妄見耳。
33、唯一能創(chuàng)造出你所經(jīng)驗(yàn)的世界的人,那個如夢似幻的人——就是你。我們制造出自己的痛苦,也制造出自己的快樂,我們可以說是相當(dāng)?shù)刈越o自足,完全自作自受。我們不需要仰賴任何外在的事物就可以如此。但是,我們也可以自立自強(qiáng),去處理我們所制造出的痛苦和快樂,自尊自愛。
34、恒榮法師:自尊是一種人生的理性和信仰,自大卻是一種自私和陷阱。別人的尊重是一種友好和善意,而自己的自大,則是命運(yùn)崩潰的開始,也是警醒。
35、一念之慈,萬物皆善。一動念頭就先發(fā)現(xiàn)別人的毛病,正是自己莫大的毛病。一動念頭就先想到別人的優(yōu)點(diǎn),正是自己莫大的優(yōu)點(diǎn)。
36、人生貴在相信你自己。相信自己有福氣,但不要刻意擁有;相信自己很堅(jiān)強(qiáng),但不要拒絕眼淚;相信世上有好人,但一定要防范壞人;相信金錢能帶來幸福,但不要傾其一生;相信真誠,但不要指責(zé)虛偽;相信成功,但不要逃避失敗;相信緣分,但不要盲目等待。
37、它們決定交換身份,起初十分快樂。
38、生活中的一個個挫折,就像冰糖葫蘆一樣,竹竿刺進(jìn)了身體,卻成為了一生的脊梁!
39、問佛:世間為何多苦惱?佛曰:只因不識自我。問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我也曾如你般天真。問佛: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佛說:不經(jīng)意的時候人們總會錯過很多真正的美麗。問佛:那過幾天還下不下雪?佛說:不要只盯著這個季節(jié),錯過了今冬,明年才懂得珍惜。
40、知道人生的苦難或挫折只是無常,也就意味著一定有機(jī)會改變,因此心存希望,無論逆境多么嚴(yán)峻,以堅(jiān)忍不拔的勇氣和努力保持心燈不滅。接受現(xiàn)實(shí),不灰心,不氣餒,不懼怕從頭再來。
41、當(dāng)有人迷途時,我們?yōu)槠渲笚l路;當(dāng)有人遇到困難時,我們伸出援助之手;當(dāng)有人失意時,我們送去鼓勵的話。這種慈悲之舉在幫助、溫暖他人的同時,也是對我們自己內(nèi)心的一種慰藉,這才是真正的自利利他。當(dāng)我們的內(nèi)心充滿慈悲,在踐行佛教的慈悲精神時,我們就與佛菩薩是一樣的。
42、人在荊棘中,不動不刺。人曰:人在蓮臺上,不動即佛。
43、我們的心是很難抑制的??它無時無刻動念輕躁,難以調(diào)御??但我們得先調(diào)御這顆心,然后才能一勞永逸地永遠(yuǎn)安詳快樂。
44、修行凈化心靈首先要學(xué)會控制感官的入侵,能控制感官便易自我控制內(nèi)心的情緒,觀照自己的心就是學(xué)習(xí)觀察心識的運(yùn)作,以達(dá)成心隨意行。
45、三十歲的女人,懂得了要做純棉的女人,不再為那些表面的東西動心,更喜歡自然的東西,也懂得了心疼自己。對自己寬容一些,不再和那些不必要的東西死纏爛打,越活越簡單,不在乎別人如何說了,因?yàn)槿兆樱亲约哼^的,要選擇怎樣的路,誰也無權(quán)指手畫腳。
46、樹干粗時,不怕沒果實(shí)。
【簡短的佛語的語錄46條】相關(guān)文章:
簡短的佛語的語錄集合38句08-23
簡短的佛語的語錄集錦40句07-27
簡短的佛語的語錄匯編96條07-03
簡短的佛語的語錄匯總68句07-01
佛語的語錄38句06-27
經(jīng)典佛語的語錄30條07-03
經(jīng)典佛語的語錄40句09-22
通用佛語的語錄38句08-11
經(jīng)典佛語的語錄集合49條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