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句>語錄>佛語的語錄
佛語的語錄
更新時間:2023-09-28 14:46:03
  • 相關推薦
佛語的語錄大匯總58句

  不要害怕旅程孤單,一路走來會經歷很多的遇見,雖然落腳點不一定在同一個驛站,但一路的相陪,就是最美的感言。不為錯落悲涼,世上行人萬萬千,能夠遇見就是一份緣,只要珍惜了,沒有擁有也不必傷感。生命需要釋懷,只要用心去珍重生活的每一天,走好沿途的每一段旅程,不虛度,不沉溺,自會有那一束馨香為自己獨守著清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佛語的語錄58句,希望大家喜歡。

1、面對這每天的生活,有許多事情無法把握,無法預測,又有許多事情需要我們義無反顧的去選擇,有許多煩惱又找不到恰當的借口推掉,誰的生活,也沒有有特別的安排,哪里舍不得,哪里放不下,哪里有糾結,哪里就有難過,怎么活,需要自己耐心的琢磨。

2、懷仁愛之心,則輕于財富。存義勇之心,則輕于災難。既有仁愛之心,又有義勇之懷,則無所畏懼。至達則至容:容人、容物、容事、容天、容地,一個人到無所不容時,則為萬物所容。時時體察成功之樂;時時感受失敗之苦。失敗乃成功之母;信心乃成功之父。

3、該做的事,排除萬難也要完成;不該做的事,無論任何困難,也要堅持立場。

4、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是世界的本源,意識產生物質;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世界的本源,物質產生意識。大乘佛教的觀點既不是唯心主義也不是唯物主義,而是超越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中觀般若的大空性中,心與物是一體的;大法界的智慧中,主觀與客觀是一體的;究竟了義的境界中,能取與所取是一體的。

5、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圣,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督饎偨洝

6、面對無心犯錯的人,要知道,他正陷在深深的內疚中,這時哪怕只是 一個淺淺的微笑、一句輕輕的安慰,都足以融化他心里的冰雪。同樣,如 果你是那個犯錯的人,不要把自己囚禁在無形的牢籠之中,如果這個錯誤 可以彌補,就去做點什么,獨自懊惱是最無益的事。

7、最好的管理,就是自己管好自己;最壞的領導,就是自己言行不一。

8、人們常說:"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一個人的希望越大,目標越大,得失感就越大,挫折感就越強,也就越容易感到煩惱和痛苦。如果一個人一生都在為一個妄念奮斗,那他的一生只能與苦痛相隨。因此,人們要懂得區分"切實可行的目標"和"妄念",拋開不切實際的妄念,為生活中切實可行的目標努力。

9、不交流又如何同流?不同流又如何能達到合屋?

10、有德不孤。德之極在佛,有佛不孤。念佛人常蒙諸佛菩薩現前護念。

11、革命從來就是革他人的命,而不是革自己的命。懺悔如同革命,若以為是"我",便不能真懺悔。

12、順境和逆境比較,人們都喜歡順境。因為在同等條件下,在順境中向 目標奮斗,如同順水行舟,天時、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使人們更容易接 近和實現目標。但是順境對人的事業發展也有不利因素,順境中的寬松氣 氛、優越條件,易使人滋生驕嬌二氣,自滿自足,意志衰退。古人說的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就是對順境消極作用的一種警戒。積極利用順境 的有利條件,避免順境的消極影響,是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應該注意的一 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13、人生來平等,但所處的環境未必相同。不管自己處于怎樣的起點,我們都應該一如既往地對生活抱以熱情的微笑。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即使起點不同、出身不同、家境不同、遭遇不同,也可以抵達同樣的頂峰。

14、福要自己去造,不要去求。

15、生活的禪法就是好好活著,是我們對人生的一種態度,對生活的一種坦然與平靜,少些煩惱憂愁,少些恩怨是非,不必要追找什么人生的大道理,簡單些,人生會很幸福,生活本來很簡單,是我們的心太復雜了。

16、曲人中行于直心,敗壞人中行真正心,諛諂人中行無諂心,不知恩中行于知恩,不知作中而行知作,無利益中能行利益,邪眾生中行于正行,僑慢人中行無慢行,不隨教中而不慍恚,罪眾生中常作守護,眾生所有過,不見其失。

17、合心為善,和氣同道,互愛扶持,協力推動。

18、自身擁有寶,何須向外尋 悟求真理的路途,千峰回轉,萬山阻礙,難免會有見歧路而茫然的感 覺。此時要緊的是,不要迷失了自己的本性。

19、龍樹菩薩曾經在《親友書》中說過:應如水上畫畫一樣,立刻忘掉別人對我們所做的不好的或令我們煩惱的事;要像石頭上刻字一樣,常常牢記別人對自己所做的好事或佛菩薩之功德。

20、觀點可以不同,朋友還要照做。如果觀點是正確的,你的朋 友遲早會認同;如果觀點是錯誤的,你的朋友會幫你早日糾正。一言 不合就分道揚鑣的朋友,要么是假朋友,要么是氣量狹窄的朋友,這 種朋友即使觀點的大方向一致,遲早也會成為陌路。

21、弟子:"要怎樣管教孩子才算恰當?"師言:"生養子女就如同種樹苗。樹苗植入土里刻意加太多的水和養分,根會很快腐爛,因為大自然本來就有充分的水和陽光、空氣,自然會培育它。孩子也是一樣,父母生他,即是天地養育長大的,過分溺愛孩子,反而害了他。"

22、耽著三昧,退失佛法;執取善根,退失佛法。

23、彈指之頃發善意,其福難喻!对鲆话⒑洝肪硭氖僚F

24、遍于一切宇宙與生命的真理,稱為世俗菩提心;超越一切宇宙與生命的真理,稱為勝義菩提心。世俗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是佛教的唯一真理。世俗菩提心,是利他的角度而說,猶如美麗的花朵,給眾生帶來快樂;勝義菩提心,是自利的角度而言,仿佛豐滿的果實,自己成就圓滿。

25、痛而不言,我們需要人性的堅強來踏破荊棘阻礙,我們需要人生的智慧來抵擋風雨飄搖。其實,痛而不言是在向我們傳達一種信念:風雨過后,必將迎來彩虹。到那時,回首向來蕭瑟處,必定是也無風雨也無晴!

26、恒榮法師:煩由何來,惱從何生,生命是欣然還是悲傷、是光明還是蒼涼,就在于能夠承擔;就算其中包含許多言不由衷,重建一種內心的秩序,向前而且勇敢。

27、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佛在《八大人覺經》里面教導我們,「不念舊惡,不憎惡人」,我們遵從佛的教誨,惡人也不舍棄,極惡之人也要想辦法幫助他回頭。幫助一切眾生轉惡為善、轉迷為悟。對惡人沒有一絲毫惡意,這是自己得大受用,成就自己的清凈平等。

28、恒榮法師:人之所以煩惱,大多是因為看不開、放不下、忘不了?床婚_,是因為過于執著,執著于某人、某事,畫地為牢,自己囚禁了自己;放不下,是因為把某些東西看得太重,看得太真,什么都想拿,什么都想要,不愿丟,不想舍;忘不了,是因為把回憶養成了習慣,把故事當成了生活,時光早已流走,心卻還在原地。

29、所有的痛苦、悲傷、煩燥、憂慮、不自在,都是因為"貪嗔癡"帶來的結果。

30、行善過后要放下,就當沒有發生一樣。積德行善是改變命運和運氣的關鍵之一。生命的種子如果沒有德水澆灌,就開不出智慧的花果;生命的水杯如果沒有德水注入,就會干涸。行善要注意的是"善欲人知,不是真善",就是說行善要隨緣,不要為了行善而行善,做善事不求回報,這樣得到的福報就多。

31、命里有時終需有,命里無時莫強求!人生無常,人心善變,何必為那些是非恩怨糾結?看淡了,是是非非也就無所謂了;放下了,成敗得失也就那么回事了!

32、當你痛苦時,最好用一下大乘自他相換的竅訣。此時觀想:"世間上也有許多跟我一樣的受苦者,愿他們的痛苦成熟于我身,由我代受,他們都離苦得樂。"然后當自己向外呼氣時,觀想自己的一切安樂,變成白氣施給眾生;當向內吸氣時,觀想他們一切痛苦,變成黑氣融入自己。這是除苦的最佳方法。

33、花錢的愉悅是短暫的,賺錢的辛苦是長期的,為了短暫的愉悅,卻要長期的辛勞;成功的滿足是短暫的,奮斗的經過卻漫長,為了短暫的滿足,卻要經歷漫長的努力;愛情的快樂是短暫的,愛情的磨煉卻是久遠的,為了短暫的快樂,卻要承載長久的歷煉。人生大抵如此,就是在用長的痛苦,去換短的快樂。且執著。

34、學會知足。為了尋找快樂,我們走遍了干山萬水,卻始終見不到它的蹤影。其實只要擁有一顆知足的心,快樂就在我們的身邊。如果對目前擁有的一切覺得不滿,等到擁有更多時,也不一定會快樂。生活流淌在時光的河流中,歲月就在我們不經意間緩緩地從腳下流過,一去不返,因此,請千萬要珍惜曾經擁有過的一切。

35、"榮枯回眸成大夢,幻化百年空悠悠。名利一場紙半張,流水消磨古今人。"人生如浮云,多少成敗得失,都只是在歷史的天空游來飄去。多少英雄漢,多少聰明客,窮盡一生,為名為利奔波辛苦,到頭來終究是如流水東逝,如浮云散去。

36、動蕩的河水映出來的丑陋影像,不但比原物大,而且會更加丑陋。

37、善心,點亮心燈;慧心,使心燈長明。善良的人,往往可以逢兇化吉;覺慧的人,常?梢曰U為夷。社會,向善的人越多就越和諧;人生,感恩的心越多就越美好。不說他人長短,不念他人恩怨,是善心;時刻誠心待人,日夜專心做事,是懿行。心地善良的人,容貌一定動人;心里知足的人,生活一定快樂。

38、在生命面前,我們平時所追求、憂慮的許多東西顯得那樣微不足道。

39、佛陀告訴你如何到達那片樂土,至于你能不能到達,那要問你自己,因為自己的路要自己走。

40、你有多難,忘記你就有多難。愛你有多苦,恨你就有多苦。現在,我站在你面前了,可是,你認不出我,你不知道我愛你,我想,這是世上最疼的事情了。

41、頓悟法門,以無念為宗,妄心不起為旨。以清凈為體,以智為用。

42、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

43、鄰里睦,鄉黨和,人肯吃虧善緣多。李翁鄭婆常贈果,張兄王嫂每送禾。有茶且喝,有話直說,慮什么?

44、聲名謗之媒也,歡樂悲之漸也。

45、起見生心,分別執著便有情塵煩惱、擾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處,即是本來面目。

46、塵是心緣,心為塵困;因緣和合,幻相方生!ú亍度A嚴義海百門》

47、一佛名為"大無畏",其渡人也,曰"施無畏"。無畏有五,曰:無死畏,無惡名畏,無不活畏,無惡道畏,乃至無大眾威德畏。

48、做人就應該放寬心態,別跟不如自己的人浪費時間,更不要跟從來不知道反思自己的人做朋友,更不要跟沒有一點價值的人有交際,否則悔其終生!

49、無得無證者,即是證佛法身;若有得有證者,即邪見增上慢人,名為外道。

50、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認識自身,降伏自身,改變自身,才能改變他人。

51、迷時師度,悟時自度,只合自性自度。聽法頓中漸,悟法漸中頓,修行頓中漸,

52、平常心是道,并不是要你照漠不關心、得過且過的方式去生活,而是要過醒覺、有回應能力、不被物欲所障、不被成見所迷的生活。

53、佛有佛眼,心有心眼,只要不被一葉遮攔,便會滿目青山。怕的就是自己一葉障目,什么都看不見,怎能不一片苦海?

54、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55、寡聞之(愚)人,生長如牡牛,唯增長筋肉,而不增智慧。經多生輪回,尋求造屋者,但未得見之,痛苦再再生。

56、佛陀教化眾生,遠離感官的貪瞋癡,遠離一切誘人的事物,明心斷念地去修行,以達寂靜之境,得智慧大解脫。

57、人在知曉永恒的快樂之前,通常追求個人利益與感官刺激,以獲得欲望的滿足。佛陀說:當人追求外在欲望的快樂時,這快樂就是痛苦的來源。

58、不要輕易和人發生爭執,當有人和你爭執時,你就讓他贏,因為你并沒有損失什么。所謂的贏,他能贏到什么?得到什么?所謂的輸,你又輸到什么?失去什么呢?爭來爭去只會傷了彼此的和氣,還會平添無謂的煩惱。謹慎的沉默就是智慧的回避,以平常心應對無常的人生。

【佛語的語錄】相關文章:

經典佛語的語錄40句09-22

佛語的語錄38句06-27

經典佛語的語錄30條07-03

常用佛語的語錄39句06-27

【精華】佛語的語錄30條09-04

經典佛語的語錄集合49條08-22

通用佛語的語錄38句08-11

佛語經典語錄370句04-13

簡潔的佛語的語錄摘錄90條09-14

簡單的佛語的語錄匯編48句09-20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在线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 色老久久精品偷偷鲁 | 亚洲国产国语自产精品 | 亚洲人午夜网站在线播放 | 日本人成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