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有名的語錄吧,語錄是對某些事理進行高度概括和總結的言論的實錄或摘錄。什么樣的語錄才是好語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4年嚴介和的語錄160句,歡迎閱讀與收藏。
1、高層心胸是第一要素。多大的心胸做多大的事情。
2、愛財的君子們取之有道呀!愛財的本來就是君子,不愛財的往往是小人。
3、企業家既是最優秀的,也是最苦難的;既是最可愛的,更是最可憐的。
4、用人是零學歷、零職稱、零資歷"三零標準",太平洋還是零家族、零血緣、零地緣的"三零架構",將來要做到零內耗、零腐敗、零虧損的"三零企業"。
5、一流企業做文化、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資本;三流企業做項目、產品。過程是從三到一的。
6、做企業既要有"異想天開"的狂熱,又要有"班門弄斧"的勇氣,更要有"實事求是"的精神。
7、企業家必須經歷過三千三萬:吃盡千辛萬苦,承受千委萬屈,經歷千風萬險。四大功夫:理論文化功夫、過硬的實踐、突發事情的處理、對企業機遇和危機始終高度重視。需掌握的五本書:政治經濟學、國學人文學、法律道德學、財經文化學、哲學社會學。
8、企業"三流"論:一流的企業做文化、做標準;二流的企業做品牌、做資本;三流的企業做產品、做項目。
9、用人理念:講文憑更講水平;講職稱更講稱職;講閱歷更講能力;講資力更講貢獻;講道德更講風格。
10、國家的競爭是企業的競爭;企業的競爭不是企業家的競爭,而是產業的競爭!
11、一個在不斷的善敗中,不斷地從優秀走向卓越的善戰俠士。
12、一個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的不倒斗士。
13、一流的商人精明+厚道,二流的商人精明+精明,三流的商人厚道+厚道,四流的商人既不精明也不厚道!
14、真功夫是"悟"出來的,不是"讀"出來的。
15、機遇是"想"出來的,不是"忙"出來的。
16、企業是"人"做出來的,不是"事"堆出來的。
17、無知的簡單、有知的復雜、大智慧的簡單。
18、既然上天讓我既智慧又能干,那又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成呢?
19、稻子熟了就低頭了:自信而不驕傲、果斷而不武斷、自尊而不自負、嚴謹而不拘謹、知足而不滿足。
20、談到財富,嚴介和說,"我覺得中國遍地是黃金,想怎么賺就怎么賺。"
21、知識本身沒有力量,只有化為行為才能有力量。
22、不管做任何人都要從先做事后做人起步,或者說起步就是只做事不做人,或者多做事少做人,邊做事便做人,做人是建立在做事的基礎上的。
23、一流的人物是當局者清,旁觀者迷。
24、忍受做事的苦,享受做人的甜。
25、用嚴厲和冷酷來改正自己的缺點。
26、我所學到的任何有價值的只是都是由自學中得來的。
27、要想除掉曠野中的雜草,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在上面種莊稼。同樣,要想讓靈魂無紛擾,唯一的方法就是用你的行為成就美德。
28、風起的時候笑看落花,就是胸懷。
29、知識既不等于文化,也不等于智慧,它只相當于工具。
30、成長階段很自信,應該如此;成熟階段很知足,不過如此。
31、既然勝券在握,那么接受挫折與嘲弄便猶如接受新的榮譽。
32、我們的思想因經歷與壓力而成熟,意志因磨礪與柔韌而堅強,生命因體驗與躬行而延伸,人生因進取與舍得而精彩。
33、不是"讀書無用",而是濫讀有負作用。
34、知識本身沒有高低,只是使用它的人的能力和境界有高下。學習本身也沒有高低,最可悲的是,現在的人把從課堂和書本上學習知識當做了真正的學習。
35、發現人才比培養人才重要十倍一百倍。發現得好,稍加培養就出來了。哪怕不培養,他馬上也會出來。如果發現不好,怎么培養也是白培養。
36、有人在的時候一定要問,我能幫到你什么?
37、用人要疑,疑人要用;用中疑,疑中用
38、市場化程度低的產業是好產業。
39、領袖素質:寬容、溝通、果敢。寬容最重要。
40、第一層,創業之初要先做事再做人,把自己的事情做的最好。
41、人才"分三流":一流的人才無中生有,創造知識;二流的人才創新知識;三流的人才學習知識。
42、嚴介和告訴三門峽的民營企業家,要賞識你的部下,這是企業最大的財富,領導和客戶都是會變換的,只有你的部下才是不可替代的。嚴介和說:"要像看待你的孩子一樣看待部下。"
43、談企業的往往都是不懂企業的,經濟學家很少真正懂得經濟的。企業不是講出來的,是做出來的
44、在生活中,嚴介和崇尚"道德","以至誠為道,以至仁為德,"商人重利輕離別的時代已經過去,應該是忠孝兩全。"能做一個行業的領袖我感到非常滿足了。如果僅僅是要掙錢,人家會說你是包工頭,充其量也只是洋溢著泥土芬芳的人們,而把爛企業能做好,人們會說你從下里巴人到陽春白雪了。"
45、"一個人的發展可能是從朦朧的感性到明晰的理性,再到創新的感性,再到探索,再到引領企業的創新。這個過程我稱之為初級的感性到中端理性再到高端的感性。"
46、作為并購國企的民營企業家,要做好車被砸、衣服被撕扯、自己被員工圍攻三天三夜而釋然的準備。
47、浪費公司成本、資源,雖然沒有裝進自己腰包,也應該受到懲罰甚至淘汰。
48、做人做事要“嚴”,處人處事要“和”
49、用人理念:講文憑更講水平;講職稱更講稱職;講閱歷更講能力;講資歷更講貢獻;講道德更講風格。
50、企業家要扮演好六種角色:企業戰略的執行者;企業文化的傳承者;企業變革的推動者;溝通平臺的構建者;管理效益的承載者;團隊力量的凝聚者。
51、一個想,壯志凌云,做,腳踏實地的仁人志士;
52、一個腳不能到達,就用眼睛到達;眼睛不能到達,就用心夢到達的無畏猛士;
53、委屈中平衡,妥協中前行,虛懷中充實,放棄中收獲,謙卑中完善!
54、激情與從容是衡量企業領袖的標準。
55、一個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的不倒斗士;
56、一個期待最終站著是一座山,倒下也是一座碑的豪情壯士!
57、忠就是嚴,孝就是和,忠孝可以兩全
58、講企業如數家珍,做企業行云流水,站著是一座山,倒下是一座碑。
59、一個不斷憧憬美好的未來,卻把所有給予現在的高人雅士;
60、我們在不僅永遠地理解他人的同時,還在永遠地理解他人對我們的。不理解。
61、優秀的往往是簡單的
62、干大事從來不要臉
63、企業不是一個人干的,也不是一種人干的
64、企業是做出來的,不是讀出來的
65、異想天開才能無中生有
66、先想著吃虧,機遇才會光顧
67、心胸有多大,人才有多強
68、賞識中成長,譴責中成熟
69、在委屈中平衡,在虛懷中充實
70、在放棄中收獲
71、和諧需要坦坦蕩蕩的妥協
72、企業家既優秀,也苦難,既可愛,也可憐
73、忍受做事的苦,享受做人的甜
74、當好奴才,才能當好總裁
75、先“唯才是舉”后“大成在德”
76、企業管理就是管人
77、用人就是育人,育人要班門弄斧
78、選人要察人于微
79、對自己的經歷要感恩
80、血濃于水,但水純于血
81、對待孩子要像對待員工一樣
82、對待員工要像對待孩子一樣
83、加減乘除,做好企業,這就是“嚴”
84、把企業做美,把企業做成大家的,這就是“和”
85、既然上天讓我既聰明又能干,那又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成呢?
86、真正的企業家需要銳氣藏于胸,和氣浮于面,才氣行于事,義氣施于人。必須做到委屈中平衡,妥協中前行,虛懷中充實,放棄中收獲,謙卑中完善。
87、一流的人才不看書讀報,看書讀報只有傷害他。只知道學習,知識再淵博也不過是三流人才,二流的人才裂變知識,一流的人才創新知識。
88、我們不僅要理解社會對我們的不理解,企業與社會,不僅要永遠地理解這個社會,還要永遠理解這個社會對我們的不理解。
89、一流的企業家,是精明加厚道;二流的企業家,是精明加精明,就像一些溫州商人;三流的企業家,是厚道+厚道,適合政界。
90、企業家必須經歷過三千三萬:吃盡千辛萬苦,承受千委萬屈,經歷千風萬險。四大功夫:理論文化功夫、過硬的實踐、突發事情的處理、對企業機遇和危機始終高度重視。
91、用人風尚:用人之長,容人之短;六分人才,八分使用,十分待遇;一流人才是天生的,二流人才是發現的,三流人才是培養的。
92、相信,我們的民族是一個懂得感恩的民族!作為享受改革開放成果最前沿的群體,更應該說感恩的話,做感恩的事,用感恩的心,當感恩的人!
93、敢于吃虧是嚴介和的一個重要特點。將欲取之,必先予之,取予之間,嚴介和的做法看似難以理解,但事實證明他的吃虧是對的。
94、當我們承受委屈的時候,我覺得是應該的,誰叫我們比別人的承受能力要強呢!如果這個委屈給了普通的人,他有可能承受不起,也是不公平的。所以這個委屈給我們是公平的。
95、對己要嚴,對人要和。大事要嚴,小事要和。嚴是做人的脊梁,和是做事的錦囊。嚴是以不變應萬變,和是以萬變應不變。嚴時要容和,和時不失嚴,嚴中和,和中嚴,始終介于嚴和之間。
96、任何人、任何家庭、任何企業、任何城市乃至任何社會都是先私而后公的,沒有私就談不上公。大私則公,私到深處必為公。
97、一個人懷才就像女人懷孕,時間長了,大家自然就知道了。
98、把企業做美,把企業做成大家的,這就是"和"。
99、我們不斷地打倒自己,是為了不讓別人打倒。
100、有一定程度的生活和工作,就會適度。有人說嚴杰和這個人很高傲,但我盡量自信但不驕傲,果斷但不武斷,自尊但不自負,嚴謹但不僵硬,滿足但不滿足。
101、選擇了高山選擇了坎坷,選擇了堅持選擇了磨難,最后選擇了寧靜,也選擇了寂寞。每個人都從自信而不驕傲,果斷而不武斷,到平凡而不平庸,嚴肅而不嚴肅,放松而不放縱,浪漫而不走下路。
102、在這樣一個開放的、信息爆炸的社會中,只有最想做學術和最差的學生會去讀博士。
103、優秀的往往是簡單的。
104、自大與自卑的人都是小丑,自信與自卑的人就是大人物。
105、一個人不要太優秀,相當優秀就可以了。太優秀的人太痛苦。
106、我最大的失敗就是不知道什么是失敗。
107、做企業要讀懂決策科學
108、沒有人在的時候一定要問自己,我還能做些什么?
109、先做事后做人,事都做不好,還有什么資格談做人?先做人后做事,是封建官場語言,這年代一去不復返,先做事后做人的時代已經到來。
110、先想著吃虧,機遇才會光顧。
111、異想天開才能無中生有。
112、企業家必須崇尚先做事后做人。當你企業成功的時候,才有資格說先做人后做事。你如果大成的時候,像李嘉誠這樣,才能只做人不做事。
113、生意不是一個人做的,也不是一個人做的。
114、當前民營企業應崇尚"小富即安"。現金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手里有糧,心中不慌!
115、企業家分為三類:資本家思維定勢圍繞鈔票轉;實業家思維定勢圍繞企業轉;企業家思維定勢是圍繞社會轉。
116、你做得越多,就越有可能犯錯誤。所以即使沒有錯,也有錯。
117、對自己嚴,對別人嚴。大事情要嚴,小事情要和解。顏是人生的脊梁,是做事的最佳方式。嚴格同應該改,而同應該改。當涉及到嚴重性時,有必要接受并接受它。當涉及到嚴重性時,有必要接受和接受它。當涉及到嚴重性時,有必要接受并接受它。
118、選擇了高山就選擇了坎坷,選擇了執著就選擇了磨難,最終選擇了寧靜,也就選擇了孤獨。每個人就是從自信而不自傲,果斷而不武斷,走向了平常而不平庸,認真而不較真,放松而不放縱,風流而不下流之路。
119、一個不斷憧憬美好的未來,卻把所有給予現在的高人雅士。
120、以犧牲他人為代價的利己不是對社會資源的浪費,這也不是對社會資源的浪費!那些不自私的傷害別人最終會傷害他人和自己的安全,如果傷害別人的人是自私的是一個小的人,那人不是自私的傷害他人的廣場和立方是小人物,小人物。
121、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過受到的誘惑不足而已;這不是因為他們的生活單調刻板,就是因為他們專心一意奔向一個目標而無暇旁顧。
122、做企業要讀懂產業
123、做企業要讀懂人文
124、生活就是在欣賞中成長,在譴責中成熟。欣賞,給我們陽光,雨露;譴責,給我們風霜小成需要的朋友;Daisei需要敵人。程需要識別;太極需要被責備。小到需要紳士;偉大的成功離不開渺小的人。小到需要苦難;偉大的成功需要災難。
125、天賦具有明顯的潛力,由于沒有素質的錯誤,不能受到懲罰,并加以推廣利用,迫使他不要犯重復的錯誤,而要加倍努力,取得偉大的成就,彌補微小的錯誤。
126、企業是做出來的,不是讀出來的。
127、我選人的時候,很不喜歡那種匆匆的面試;看好的苗子晚上一定要請他們吃飯唱歌,看這些人的行為風格如何。做企業的人不能被動,虛的都務不好實的更別提。
128、企業管理的關鍵在于兩個字:管人,管人的關鍵在于用人、育人,而管人、用人、育人的關鍵在于做人,先做人再做事。
129、中小企業要"小而專",小富即安。
130、做企業要讀懂社會
131、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是什么?是利潤。企業不盈利,還談社會責任,不是騙子嗎,拿什么來盡責任,憑什么來對社會負責?
132、損人利己還不是社會資源的浪費,損人不利己這不是社會資源的浪費嘛!凡是損人不利己的人最后必然損人又損己,如果損人利己的人是小人的話,那么損人不利己的人就是小人的平方和立方,還不如小人。
133、不收縮又怎能放大呢?做企業都有一個加減乘除的過程。要想把企業做大,你必須學會做加法。要想做精,就得學會做減法。至于做強,那就是做乘法了。所以,企業做大是前提,做精是保障,做強才是目標。
134、家族制與社會化的問題:中小企業家族制比社會化好、大企業社會化比家族制好。人性化與制度化也是如此。
135、企業家要扮演好六種主角:企業的執行者;企業文化的傳承者;企業變革的推動者;溝通平臺的構建者;管理效益的承載者;團隊力量的凝聚者。
136、今天的誠信就是明天的市場,未來的利潤。
137、我選人的時候,很不喜歡那種匆匆的;看好的苗子晚上一定要請他們吃飯,看這些人的行為風格如何。做企業的人不能被動,虛的都務不好實的更別提。
138、企業家的成長要經受五種磨礪:在委屈中平衡;在妥協中前行;在虛懷中充實;在放棄中收獲;在謙卑中完善。
139、我們過去是在賞識中成長,近兩年往往又是在譴責中成熟。何為譴責,就是中傷、誹謗,甚至打擊、報復;何為賞識,就是認知、認同,相親相愛。賞識給我們陽光、雨露,有利于我們成長;譴責是給我們寒風冷霜的,有利于我們成熟。我們既要感恩那些賞識我們的人們,同時也要感恩譴責。因為我們深深地懂得,小成需要苦難,大成需要災難。小成需要朋友,大成需要敵人。
140、企業應盡可能先做大,再做精,最終做強。大是前提,精是保障,強是目標。
141、做企業既要有“異想天開”的狂熱,又要有“班門弄斧”的勇氣,更要有“實事求是”的精神。
142、在那個做人做事難的歲月,媽媽就跟我說:做人做事并不難,難的是處人處事。做人做事多半自己能夠掌控,處人處事多半自己不能掌控,所以做人做事要嚴,處人處事要和。
143、圍繞鈔票運轉的人是“老板”,圍繞企業運轉的人是“資本家”,圍繞整個社會運轉的人是“企業家”。
144、做人做事皆有度,適度必收。有人說嚴介和這個人很傲,但是,我盡量做到自信而不自傲,果斷而不武斷,自尊而不自負,嚴謹而不拘謹,知足而不滿足。
145、敢于“吃虧”是嚴介和的一個重要特點。“將欲取之,必先予之”,取予之間,嚴介和的做法看似難以理解,但事實證明他的“吃虧”是對的。
146、我不是下海,而是跳海,一種被逼無奈地跳海。
147、企業“三流”論:一流的企業做文化、做標準;二流的企業做品牌、做資本;三流的企業做產品、做項目。
148、科學技術是第二、第三生產力,只有代表意識形態的哲學是第一生產力。
149、真正那種陽春白雪的領袖,因為沒有經歷過“骯臟”的洗禮,往往對骯臟的東西不敏感,容易被骯臟所陷害。真正的領袖需要從骯臟中走出來,方不為骯臟所染,免疫骯臟,并變得越來越干凈。如果一個人沒有經歷過這些,一味追求陽春白雪,往往最終會為骯臟所害。相反,正因為領袖了解骯臟的東西,才能做到左右骯臟,最終達到改造骯臟的境界,成為真正的領袖。
150、“員工”為:勿忘在莒,守正出奇,方圓做人,萬眾歸一,不斷創新。
151、用人是零學歷、零職稱、零資歷“三零標準”,太平洋還是零家族、零血緣、零地緣的“三零架構”,將來要做到零內耗、零腐敗、零虧損的“三零企業”。
152、噪諸葛亮事必躬親而后無能人,導致蜀國因諸葛亮興也因諸葛亮亡。
153、企業家要讀的書,第一本就是政治學,高智商的企業家往往是政治鏈出問題。政治鏈出問題就是苦難生活的開始,工廠要破產。俄羅斯首富就不是資金鏈的問題,而是政治鏈的問題,所以我們的政治水準要提高,政治悟性要提高。
154、我做了年企業,年的辛苦加年的思索,年的實踐加年的創造,我用旅游的心態在踉踉蹌蹌中大步流星地一路走到了今天。
155、講政治不參與政治,懂感情不耍弄感情,想明白不說明白更不能做明白。
156、腳下不能到達的地方,眼睛可以到達;眼睛不能到達的地方,心夢可以到達。
157、中層道德是第一要素。窮也不是太窮,富也不是太富,情感最重要。
158、出了這件事,我深深感覺到,平時要低調,出了麻煩要自救,如果你覺得能力可以,那就堅持。
159、企業家群體是先有德才有德的,不講正道,講德性,也就是沒有德性。這與智慧并不矛盾,小進大進在德國,先小進大進。
160、你怎樣才能放大而不縮小?企業有一個加、減、乘、除的過程。要把企業做大,就得學會加法,要想做得好,就得做減法。更強的是乘法。因此,企業做大是前提,做細是保證,做強是目標。
【嚴介和的語錄】相關文章:
嚴介和的語錄30句11-19
嚴介和的語錄36條11-21
嚴介和的語錄46句08-05
嚴介和的語錄39條01-03
嚴介和的語錄50條06-26
嚴介和的語錄集合76句01-27
嚴介和的語錄匯總55句12-04
嚴介和的語錄合集30句09-30
嚴介和的語錄集合38條09-28
嚴介和的語錄匯總56條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