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孝之心,即是大愛之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佛語的語錄30條,一起來欣賞吧。
1、走過的路長了,遇見的人多了,經歷的事雜了,便會不經意地發現這人生中,總會有太多的波瀾起伏。然而一個人經過世事滄桑,人情冷暖,心淡如清菊,微笑如盛開的花朵。懷這樣的姿態,這樣的心境,哪怕在驚濤駭浪之中,也會如標桿的旗幟傲然屹立。縱使不張揚,不高調,不閃耀,已是有著無法遮蔽含蓄的魅力。
2、無論哪個時代,能量之所以能夠帶來奇跡,主要源于一股活力,而活力的核心元素乃是意志,無論何處,活力皆是所謂"人格力量"的原動力,也是讓一切偉大行動得以持續的力量。
3、佛曰:當舍于懈怠,遠離諸憒鬧;寂靜常知足,是人當解脫。
4、傅大士偈云: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坐起鎮相隨,語默同居止,纖毫不相離,如身影相似,欲識佛去處,只這語聲是。
5、生死大事,能看得開、想得通,就能安然自在。
6、人是「有情」的眾生,但是有的人情感太熱了,只有五分鐘熱度,不能維持長久;有的人情感太多了,多得讓人受不了。所以有時候淡泊一點的情感,持之以久,甚至愈久愈香。淡泊的情,就是真性情,淡泊的情,就是禪者心。
7、最終,傾城舞,舞落了一生的思量,舞盡了一世的繁華。可,看舞的人已經不復醒了,另辟的禪房,成為了這一生的救贖,也成為了這一生的畫地為牢。
8、智者要想積累財富,只有施舍才能保住,要想井水經常充盈,只有汲取才是門路。
9、盡管無法背棄的宿命,會演繹出無法預料的結局。我們無法用平凡來與之抗爭,任憑故事浮沉幾度,終有一天,我們可以從浪濤中,平靜地走出來。(白落梅)
10、心中的負擔才是最重的負擔和精神桎梏。
11、生活于世,切忌人云亦云,心無主見。喪失了個性,也就喪失了一切。佛的智慧就是快樂的智慧。佛告訴我們,人生的種種痛苦是盲目追求"虛幻"的結果,破除虛幻,就可以達到真正的快樂。
12、修行,就是修身、口、意。通過聞、思、修和戒、定、慧的實踐,讓自己的身、口、意與諸佛的身、口、意逐漸相融合,最終達到自己和諸佛全然地合二為一,乃至超越一體和異體等二元對立的境界,并任運圓滿弘揚佛法和普度眾生的偉大事業。
13、世間上很多事情,說很容易,做很困難,說不發脾氣,但境界一來,自我就不能把持。禪者曰:說時似悟,對境生迷。所以歷事練心,要隨時觀自在。
14、趣向佛道,非戒寧到?必須顯密二戒,堅固受持,清凈莫犯。……密戒者,所求三昧耶戒,亦名佛戒,亦名發菩提心戒,亦名無為戒等。如是諸戒,十善為本。"(日本)空海《遺誡》
15、生活的路很寬,富貴貧窮代表的只是各自的活法。做小民有做小民的樂趣,當官有當官的憂愁。窮有喜富有悲,環境不同,個人的心境不同,體會到的生活滋味也就不同,正所謂"窮亦樂,富亦樂"。有些人想盡辦法苦苦追求本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卻不知認真做事、老實做人才能開開心心地生活。
16、同參,是同修間彼此相互切磋、去除習氣,唯存清凈佛心的意思。
17、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面對困惑和悲傷,內心如何感受,內心如何覺醒,去平和那些內在的浮躁,剔除那些自我的固執,不必要徘徊在那些悲情的負面情緒里,用自己的內心光明,活成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句話這么說,自己的時光自己雕刻。
18、以從容的心態,微笑面對人生;以樂觀的心態,感悟云起雨落;以隨和的心境,靜觀花開花謝。用苦澀眼淚沖刷生活的酸楚,用時光沉淀情感的碎片!
19、道本無言,法本無生,以無言言,顯不生法,更無第二頭。
20、在修學佛法中,我們常說:"我慢高山,法水不入"。這正是在強調為人處事當中首先要學會恭敬和謙讓。然而,真正去做卻不是那么簡單,需要久久地練習。因為無始劫來,我們習慣了我慢貢高,所以想一下子"低下來"很不容易。
21、人世間的相遇皆因緣份,感恩世間所有的緣,眼光交匯的那一刻,抵得上人間萬千的暖。而懂得便是開在心靈上柔媚的花朵,一段文字,因為有人讀懂而有意義。一個人,如若有人懂得,便是幸福……
22、做人要當放下時就能放下。功名富貴放不下,人生就在功名富貴里虛耗;悲歡離合放不下,人生就在悲歡離合里掙扎;金錢名位放不下,人生就在金錢名位里打滾;得失榮辱放不下,人生就在得失榮辱里煎熬。
23、塵緣飛花,人去樓空,夢里花落為誰痛?顧眸流盼,幾許癡纏。
24、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
25、你的一句不在意的惡語,往往是你日后被人記恨陷害你的一種因,到了果報成熟時給你帶來的卻是致命的傷害…所以遠離惡語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負責。
26、放松這顆緊繃的心,當我們越想得到,越是失去。越想擺脫,越被負累。于是,在不知不覺中深陷煩惱,事過境遷,卻發現當時所著的急,發的火,生的氣,吃的苦,沒有實質的意義。不管何時何地,給心留一片自由的空間,不是逃脫,而是勇擔。不管何時何地,別忽略了生命的平安喜樂。
27、佛曰:學佛是對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28、修道如栽田,谷子變秧,插秧成稻,割稻得米,煮米成飯。佛性如種子,眾生本性與佛無異,自心是佛,故曰佛性,這種子和秧稻米飯相隔很遠。不要以為很遠,就不相信這種子會成飯。成佛所以要先有信心,即把種子放在田里,等它發芽變秧,這時間又怕焦芽敗種,錯過時光,就是說修行要學大乘,勿誤入小乘耽誤前途。插了秧以后要鋤草,等于修道要除習氣毛病,把七情六欲,十纏十使,三毒十惡,一切無明煩惱都除凈,智種靈苗,就順利長成,以至結果。
29、沒有秘密,我們就不是自己。
30、愉快的生活,這是人生的基本要求,如果生活過得不快樂,人生所為何來?所以我們要活下去,就要愉愉快快的生活,能夠活得快樂,活得自在,活得尊嚴,活得平安,這就是生命的價值。
【佛語的語錄30條】相關文章:
佛語的語錄38句06-27
經典佛語的語錄30條07-03
佛語經典語錄370句04-13
常用佛語的語錄39句06-27
通用佛語的語錄38句08-11
經典佛語的語錄集合49條08-22
簡短的佛語的語錄匯編96條07-03
簡短的佛語的語錄匯總68句07-01
簡短的佛語的語錄集錦40句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