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佛教的真理猶如明燈,將遣除一切眾生的無明,并啟迪心靈的智慧。跟著真理的腳步,讓我們來一趟菩提之旅吧。這一定是一個寂靜與安詳?shù)穆贸。下面是小編給各位讀者分享的佛語的語錄46條,歡迎大家前來欣賞。
1、看盡繁華,才懂淡然;經(jīng)歷磨礪,才得從容;讀懂人心,才知隨緣;讓生命安恬如花開,各自芬芳,守心自暖;讓年華走過素色流年,安暖陪伴,歲月靜好。
2、人生的路能不能走好,自身的能力是一方面,目標同樣不可或缺。
3、來的歡迎,走的目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泰然若處,冷暖自嘗。
4、中國幾千年的基因傳承,幾千年的美德傳遞,時至今日,實 際上并沒有發(fā)生變異,也沒有產(chǎn)生斷裂,它依然存活在我們每個人的 心靈深處,只不過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它累了、倦了,暫時沉睡 了,一旦被召喚就會醒來。重要的是,誰去召喚?是否有人愿意自覺 承擔起召喚的責任。
5、要想使婚姻生活美滿幸福,夫妻之間必須對彼此忠貞。
6、只要有這份好心,你待人接物時,必定和顏悅色、善氣迎人,別人一定能感受到你的好,并得到溫暖;只要有這份好心,當別人需要關(guān)心體貼、需要幫助時,你自然而然地會加以撫慰并適時提供幫助,你的好心就變成了具體的行動。假設(shè)沒有好心,迫于某種壓力,不得不幫助別人,心里必定會盤算一番,猶豫再三,不會做得那么自然。
7、今既自悟,各須皈依自心三寶,內(nèi)調(diào)心性,外敬他人,是自皈依也。
8、時間如白駒過隙,瞬間消逝。如何在這有限的時間里獲得最大的幸福?
9、每個眾生都具佛性,然而眾生的佛性被無明煩惱遮住,就像太陽被烏云遮住一般。只有通過實修實證才能夠?qū)⒆约旱谋灸馨l(fā)揮出來,將如同太陽一般的佛性展現(xiàn)出來。成佛并不是說我們?nèi)ヒ粋沒有去過的地方,也不是得到一些沒有得到過的東西,而是我們心中原有的潛能全然的顯露,也是我們的心徹底清凈。
10、"順則凡,逆則仙"。一般人都喜生厭克,而成功之人則反過來,皆好克厭生。
11、心若清凈,凡事簡單,如此,才能盡享生命的清閑之福。暇滿之身就是健康有閑,可世界上的人有清閑不肯享受,有好身體要去消耗掉,而且真到了清閑暇滿,自己反而悲哀起來。這類人內(nèi)心是喧囂的,他們不知道清凈的重要,不懂清閑的滋味。
12、一切斷欲,截意根源,晝夜守一,必入定意!斗ň浣(jīng)》卷下,塵垢品
13、不當趣所愛,亦莫有不愛,愛之不見憂,不愛見亦憂。是以莫造愛,愛憎惡所由,已除愛縛者,無憂無所憎!斗ň浣(jīng)》卷下,好喜品
14、要活得健康,重要的是心理健康,人生才會幸福。
15、寬心、包容,是快樂的泉源。
16、菩薩于自妻知足,不求他妻。于他妻妾、他所護女、親族、媒定,及為法所護,尚不生于貪染之心,何況從事,況于非道。
17、我們活著就是為了修煉人生,也就是改善思想與行為,提高素質(zhì)和道德。人生的旅途上,在生活的點滴中,滿懷愛心服務(wù)一切眾生,讓福德資糧更加增上圓滿;覺悟宇宙生命的真理,讓智慧資糧更加明亮觀照。人生的修煉成功,就是成就;人生的道德圓滿,就是成佛。
18、首先,以身體的行為清凈讓不安定的心安定;中問,以口的言語清凈讓安定的心穩(wěn)閻;最后,以意的思想清凈讓穩(wěn)同的心發(fā)揮功用。這就是身、口、意三門清凈的修持過程。
19、自見斷十惡道,念十善道已,便生歡悅;生歡悅已,便生于喜;生于喜已,便止息身;止息身已,便自覺樂;身覺樂已,便得一一心。《中阿含經(jīng)》卷四,《波羅牢經(jīng)》
20、對于智者而言,錢財是積功累德的一種資糧;對于凡夫而言,錢財是誘惑,是迷惑,成為流轉(zhuǎn)輪回的因素。古人云:"善用之為福,不善用之為禍。"我們需要用一顆覺醒的心來看待物質(zhì)與錢財,善用錢財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21、以我功德力,如來加持力,及以法界力,愿生安樂剎。
22、人生的旅途中,總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和誘惑在等待著我們,使我們舉步維艱。越是目標遠大的人,面臨的誘惑也越多,因誘惑而喪失自我的人,說到底,是因為不夠堅定,或者只注重眼前的享受,而看不到長遠的利益。誘惑將人套住,讓人在生活的道路上停滯不前。
23、物質(zhì)的享用,要看是不是適合自己的福報,而不是一味貪多、貪大、貪貴。比如鞋要合腳才舒適,否則走路恐要摔跤。
24、人生何處不相逢?人生何處不離別?王菲用空靈的聲音唱道:"有時 候,有時候,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相聚離開都有時候,沒有什么會永垂 不朽。"千般的不舍,萬種的無奈,走到盡頭依舊兩手空空,結(jié)局還是一 樣來臨。
25、只要有心去做,目標就在當下。
26、已生無有生,未生亦無生,離已生未生,生時即無生。
27、學會微笑,云散風消,意縱天高;學會適應(yīng),隨遇安生,煩憂隱形;學會理解,好花圓月,萬般和諧;學會寬容,天馬行空,唯我縱情;學會良善,左右逢源,隨心所愿;學會欣賞,志趣幽長,德興芬芳;學會忍耐,幸福花開,人生豪邁。
28、佛說,你生氣,是因為自己不夠大度;你郁悶,是因為自己不夠豁達;你焦慮,是因為自己不夠從容;你悲傷,是因為自己不夠堅強;你惆悵,是因為自己不夠陽光;你嫉妒,是因為自己不夠優(yōu)秀。每一次煩惱的出現(xiàn),都是一個給我們尋找自己缺點的機會。自在不在心外,解脫不是他人帶來,只在于修好你的心。
29、現(xiàn)在上師為你灌頂?shù)臅r候,在你的身、口、意種下了佛的法身、報身、化身三身種子,最后叫無二身。
30、一提到"痛苦",許多人唯恐避之不及,卻不知它也有功德的一面:痛苦能挫敗你的優(yōu)越感,打消你傲氣十足;能讓你對其他的受苦眾生心生悲憫;能讓你慢慢看清事情的真相,明白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故痛苦也并非一無是處,關(guān)鍵看你懂不懂從中提煉"養(yǎng)分"。
31、森羅即萬象,一法之所印。
32、愁損翠黛雙眉,日日花闌獨憑。史達祖《雙雙燕》
33、遠離家的人不一定是出家的人,遠離生命者不一定是解脫者。
34、我們不能活得狹隘自私,而是應(yīng)當利用佛法來開發(fā)自己的生命,令生命有光有彩、有意義、有價值。
35、動蕩時渴望安寧。安寧時又渴望不安。黑夜時想念白天,白天時又盼望黑夜。
36、一切皆是他日之因,才有今日之果。種果樹的人告訴我說,那些被砍斷的樹,如果再在它的傷口上撒上鹽,明年這樹長得會更茂盛不說,果實也可以更大更甜……世間的事,又何嘗不是如此?那經(jīng)歷過磨礪的刀鋒才快、經(jīng)歷過傷害的人才更明了寬厚、慈悲、貞靜的美好。
37、佛陀臥于恒河畔,不進食不沐浴,想透過肉體痛苦悟道。終無果,終明白:肉體修行仍將受困于肉體,執(zhí)于一念,也受困于一念。
38、迷時師度,悟時自度,只合自性自度。聽法頓中漸,悟法漸中頓,修行頓中漸,
39、參禪三階段:一、執(zhí)著尋找禪的本體,無所得;二、粗通禪理,卻拘泥于"我即空",似悟而實未悟;三、頓悟瞬刻即永恒,我即佛、佛即我。
40、能忍辱不為所動才是最高的苦行。為害外在的不能稱為出家者。被外在所牽絆而苦惱不得自由的,沒資格叫做沙門。
41、彼應(yīng)不殺,放舍刀杖,不殺一切諸眾生等,不惱一切,常行慈心。彼應(yīng)不盜,自財知足,于他財物不生希望,乃至草葉,不與不取。
42、學無朋類,不得善友,寧獨守善,不與愚偕——《法句經(jīng)》。注:修學過程中,如找不到真正的朋友,與其和愚癡的人在一起,還不如獨守正道。
43、樹干粗時,不怕沒果實。
44、人生在世,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45、佛以一音演說法 眾生隨類各得解。
46、所謂朋友,不過是我在路上走著,遇到了你,大家點頭微笑,結(jié)伴一程。
【佛語的語錄46條】相關(guān)文章:
佛語的語錄38句06-27
經(jīng)典佛語的語錄30條07-03
常用佛語的語錄39句06-27
通用佛語的語錄38句08-11
簡短的佛語的語錄匯編96條07-03
簡短的佛語的語錄集錦40句07-27
【精華】佛語的語錄匯編58句07-29
簡短的佛語的語錄匯總68句07-01
有關(guān)佛語的語錄匯編45句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