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用善解過濾是非,讓濁流化成清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佛語的語錄85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人生就是一個過程。剎那芳華,紅顏彈指老。人生如夢,醒時萬事空。人活著就是為了解決困難,這才是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苦難來襲時,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真正放下之后會發現:幸福,如此簡單——從生下來到死去,這中間的過程,就叫幸福。
2、人生,無所謂失去,只怕草率地揮霍。生命有限,所有得到,最后終會失去。只要用心珍惜過,就不必太在意失去。花開花謝,四時更替,該走的誰也無法挽留,該來的誰也阻止不了。放開懷抱,坦然面對,以喜悅之心迎接每一個清晨,以淡然之心送走每一個黃昏。不褻讀生命,就能最大限度遲滯失去。
3、花開自有花落時,人生最大的障礙,不是困難,而是自己的內心。心若急了,神馳,意亂,景衰,一輩子無論走多遠,也都沒什么韻致可言。環境可以亂,心靈不能亂;做事可以趕,心不可以急。
4、我們很多人常常會不自覺地走一個誤區,那就是預支未來的痛苦和煩惱,這是非常不明智的。我們應該換一種心態,轉而去預支明天的快樂與美好,把明天、后天的快樂拿到今天來享受,這才是聰明的活法。當我們學會了預支快樂而不是痛苦,我們的生活就會是另一翻美好的樣子。
5、一個人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里,遇到你。無論前世今生,愛過就不后悔,當有一天,與你所愛的人再次相逢,惟愿輕輕嘆一句:哦,原來你也在這里!
6、回憶中那條鄉路,那間老屋,曾經稚嫩從那里走出,而今回歸,只是因為那里有我們血脈相依,那里珍藏著漸行漸遠失去的安寧與閑適,那份安靜足以超脫生活細碎。閑逸樸拙,個中禪意,似乎更易讓人體悟生活本真。
7、只有有了明確的目標,才能不走錯路,少走彎路。
8、與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實,你不如去理解它,這個叫做認命。
9、信己無私,信人人有愛。
10、快樂與幸福來自真理。真理并不在于外境,而在于自己的內心。然而,內在的真理,并非人人都能靠自己得到體認,而是要依止有緣的善知識,才能體認到內在心的本來面目。我們具備追求真理的條件,若不追求真理的話,失去了生為人類的高級思維的價值,豈不是非常可惜的事?這跟其他的動物有什么兩樣呢?
11、你靜坐可以幾個小時不起,不一定是禪。能夠用一顆平與的心態看人間萬象,聽花開的聲音,那才是平禪。它來自內心,勿向外求。花開有聲,風過無痕。坐亦禪,行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緣起即滅,緣生已空。不要刻意的去追逐,一切遵循自然的規律,開心輕松,過好一生。
12、世界需要與平,社會需要祥與,人心需要與氣。
13、智與慧,其實是兩個詞:急中生智,定靜生慧。智是一種能力,慧是一種境界;智是在做加法,慧是在做減法;智是知道如何進,慧是懂得怎么退;智者拿得起,慧者放得下。拿得起是本事,放得下才是自在。
14、或許,就在我快要把世界遺忘的一刻,而心中唯獨不愿忘記,我的城你來過,恰似一首小詩的情韻,不經意間惹了我的愛戀。此時,冷月伴無眠,拈一縷文字里的情結,低眉相思處,一盞禪茶平淡了流年。若回首,記憶中青梅煮酒的往事,注定是桃花樹下賞風聽吟的一場曾經花事。
15、禪能給人的內心帶來智慧、安定與清凈。
16、僧又問:"哪個是佛心?"師日:"墻壁瓦礫是。"——《南陽忠》
17、禪者認為待人處事,要保持不被境界所牽動的態度,要保持不被貪欲蠱惑的定心,要保持不被冒犯所激怒的平靜,這就叫禪定。——鄭石巖
18、若人壽百歲,懈怠不精進,不如生一日,勉力行精進。
19、將心照顧好,社會祥與;把心安住好,人間有福。
20、若時光允許,就讓我用花的從容陪你細水長流,用禪意的修行,與你姹紫嫣紅看遍。讓無悔的眷戀在花香盈滿間盛放百年,讓柔情繾綣每一個回首的瞬間,用花香覆蓋滄桑,用安然放逐紛亂。有些深情,有些厚誼,即使被紅塵染盡滄桑,有過一份絢爛的曾經,何嘗不是一種幸福。花雖落,暗香依舊,不刻意的提起,也不會忘記,偶爾的念起,心中便是暖暖的。守一份淡泊,淺笑安然,靜默于花開花謝的沉香里。
21、生活中,每個人其實都擁有了讓自己獲得幸福的法寶,只是兜兜轉轉忙忙碌碌的生活讓人無法靜下心來體悟自己已有的財富,更多時候仍是像上了發條的機器盲目地追求著自己也不確定的目標。
22、凡人要斷嗔心,就要保持淡定,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心如止水。保持沉默,再大的毀謗和中傷都會不攻自破。嗔心不起,心靈就不會迷失,這是人生的大智慧。
23、如雁將群,避羅高翔,明人導世,度脫邪眾。《法句經》卷上,世俗品
24、將所有的痛苦、困難或煩惱,當作人生最好的教育,也當作是人生另一種"再充電"。每天過日子,就像讀一本書一樣地掀開每頁紙;而每天所遇到的人事或煩惱,就是這頁紙上的一句銘言或一個警語。
25、人一走,茶就涼,是自然規律;人沒走,茶就涼,是世態炎涼。一杯茶,佛門看到的是禪,道家看到的是氣,儒家看到的是禮,商家看到的是利。茶說:我就是一杯水,給你的只是你的想象,你想什么,什么是你。心即茶,茶即心。
26、遇事,若能平心面對,很快就會度過。
27、在認識和評價別人的時候,我們常常免不了要受自身特點的影響,我們總會不由自主地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測別人的想法,覺得自己這么想,別人肯定也這么想。俗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28、如不勤習五明,不得一切種智故。內明為求自解學,因明為伏外執學,聲明為令他信學,醫明為所治方學.巧明為攝一切眾生。
29、心中有佛,即看他人如佛;心中有糞,即看他人如糞。
30、佛言:當持五戒,自歸于三,何等為三?自歸依佛、歸依法、歸依比丘僧。不得事余道,不得拜于天,不得祠鬼神,不得視吉良日。《般舟三昧經》
31、把快樂分享給別人,又可從別人的快樂中增添自己的快樂。(當代)星云《佛教與生活》(一)
32、人很容易遇到一些失敗或障礙,于是悲觀失望,或在嚴酷的現實面前 失掉活下去的勇氣;或恨怨他人,結果落得唉聲嘆氣、牢騷滿腹。其實, 身處逆境而不丟掉希望的人,肯定會打開一條活路,在內心里也會體會到 真正的人生歡樂。
33、雖然世人皆知誘惑苦,但仍無法抵制誘惑。究其原因,就是弄不清什么是需求,什么是欲求。心中無欲無求的人,不僅不為誘惑所動,還能舍身成就自己的修為,同時也保全他人的尊嚴。
34、若一個人很邋遢,那他(她)一定不會要求你每天洗澡,不會在接吻前還讓你先漱口。
35、園子里有朵很美的花,燒火僧把它移植到花盆里放在房間里,沒想到,幾天后,花死了。禪師:有些東西因為想得到才會失去。
36、持名要不緩不急,不散不昏,調攝得中,務使心中佛號歷歷分明,著衣吃飯,行住坐臥,一句洪名綿密不斷,猶如呼吸相似,不可斯須停止,俄頃間雜。
37、福要自己去造,不要去求。
38、古人言:"子欲養而親不待。"當我們的父母還健在時,為何我們就不能像我們初生時父母呵護我們一樣來撫養善待我們的父母?這世上有很多忤逆不孝的子女,常常因為父母年老不能做事便將他們視為累贅,又可曾想過我們生下來時,不僅不能做事,從爬行、走路、吃飯、穿衣都是父母手把手教會的。父母沒有嫌我們"無用"而放棄對我們的教養,而我們為何要因為"無用"而放棄對父母的贍養?
39、一個人如果從年輕時就有信仰,老來自己可以看經、念佛、禪坐,養成在生活中以佛為伴,以法為用,以僧為友,則老來不但不會孤單寂寞,甚至可以活得怡然自得、豐富多采。
40、世界上存在著眾多不同的宗教,唯有慈悲和空性雙運的見地,才是我所追求的解脫大道。
41、修行不是盲目信仰,而是理智地探究真理。修行不是脫離生活,而是全身心地融人生活。修行不是逃避責任,而是公益心地擔當義務。修行不是放棄俗務,而是無私地奉獻大眾。修行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謙遜地尊重他人。修行不是執著成就,而是利他心地服務眾生。
42、我們不一定是某個領域內的專家,但這并不能阻礙我們對那 個領域的感受。我們可能誤讀某些事物及其細節,但感受依然真實。
43、悟是不能完全用語言及文字表達和形容的,譬如你吃了一顆糖,感覺很甜美,這甜的滋味只有吃過的人才能知曉,沒有吃過糖的人是不易體會的,"悟"是自證自覺的境界。
44、人生的一切,不是算來的,而是感來的;不是求來的,而是修來的。
45、很多人盲目追逐錢財,卻很少有人去體會錢財是一把"雙刃劍"。懂得善用錢財,錢財就是修行的助緣,錢財越多,就越會幫助到更多的眾生,種下廣大的福田;若出于自私而濫用錢財,錢財就是造惡的工具,錢財越多,就越會傷害更多眾生,種下讓自己墮落地獄的種子。人如果缺乏善良,最好還是不要成為一個富裕之人。
46、以正智力,善了有情心行黑白,能為眾生說相應法,令人大乘甚深妙義,即能安住究竟涅槃。以是因緣,即得名為力波羅蜜。
47、分析于諸色,乃至觀微塵,自性無所有,譬如彪、兔角。無分無分者,蘊有蘊亦然。同于幻所作,一切皆如是。此中無業果,亦無作業人,無能作世間,設有非能作。能作待于作,何名能作人?此言成過失,說者非清凈。《大乘密嚴經》卷上,顯示自作品
48、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49、自己不愛的事情,絕不要強加于人;試想自己受害時,那會是什么感情!(宋末元初)貢噶堅贊《薩迦格言》
50、念佛參禪心最細,細中之細最難明。直至尋到無處尋,始知凡心是佛心。
51、一個女人要是不幸聰明到什么都懂,那就必須同時懂得怎么偽裝成什么都不懂。否則,只能痛苦煩惱一生!女人快樂的法寶就是簡單,尤其是讓那個愛你的男人覺得你很簡單,是永遠需要依賴他的!
52、父母過分愛子女的心力會反射成子女的煩惱,對子女放心,他們才能安心。——《佛陀的格言》
53、每天當你醒來,睜開眼,首先看到的是他人,外物,外界,而唯獨看不到自己。我們很容易看清外面的世界,卻更容易丟失自己。每天給自己一點靜心的時候,與自己談心,與自己對話,感受自己的心,使你能看見自己。每天看見自己,就如一對默契的心靈伴侶,一個溫暖微笑的眼神,就使彼此充滿力量。
54、"我只是一杯水,你看到的是你的人生。"品茶是因為愛茶,只有愛茶,才能從中品出意猶未盡的味道,才能品出她澀中的醇,淡中的香。不懂茶的人,喝出它的苦澀,懂茶的人,才能喝出它的清香,沁人心脾。
55、聰明的人,凡事都會往好處想,人生有兩個至境:一個是知道,一個是知足。知道,讓人活得明白;知足,讓人活得平。醉心于名利,便會被名利所縛;太在乎褒貶毀譽,必會患得患失。欲望越多,束縛越多;欲望越少,自由越多。
56、有什么樣的心就過什么樣的日子!如果此時我們有嗔心,我們就過著地獄的日子;如果我們此時的心是善良、美好的,我們就過著天堂的日子;如果我們此時的心是無貪無執的,我們就過著阿羅漢的日子;如果我們此時的心是慈悲空性的,我們就過著菩薩的日子;如果我們的心是究竟圓滿的,我們就過著佛的日子。
57、人受萬物滋養,同時人擁有滋養萬物之心。滋養萬物的終極關懷,稱為佛心。我們必須在對萬物感恩的同時,發一大佛心施愛于萬物。過去有句話叫"養兒方知父母恩",引發滋養萬物的終極關懷,就能深切領悟所有生命的來之不易,必將為自己被撫育滋養而感恩不盡。
58、法界無界,唯是一心,一心現六凡,一心現四圣。
59、學佛不是做給別人看的,念經也不是高深莫測的文字游戲,能講幾段經文更不是為了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博學多才。佛經是佛陀揭示宇宙人生的真諦的記錄,學佛的目的是讓我們用佛法來指導我們的生活,少些煩惱、憂慮、偏激、狹隘、自私。多一些包容、豁達、光明、智慧,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加甜美和幸福。
60、禪機妙語說人生:剪影亂,剪影亂,剪影一舞似當年。相思怨,相思怨,相思難盡空流連。
61、當玻璃杯中裝滿牛奶,人們說:這是牛奶;當裝滿油時,人們又說:這是油!只有杯子空時,人們才看到杯子。同樣,當我們心中裝滿學問、財富、權勢、成就和偏見的時候,就不是自己了。——人往往擁有了一切,卻不能擁有自己。
62、放下是一種心態,一種智慧,不是一種行為。
63、有一種幸福叫知足。寧靜知足、內心淡定是人生之鴻福。面對生活中的諸多不順意,抱怨和發牢騷都于事無補,與其消極對待,不如包容現實的不完美,留一份寧靜給自己,存一點淡泊在心底。"人生百年知何似,應以飛鴻踏雪泥,雪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生命中有許多東西都不值得去強取,知足于現有的生活,去領略和享受人生的快樂,而通過快樂這扇心窗,我們也就找到了幸福的方向。
64、生命像一座山,高低起伏不斷,風霜雪雨交加,但是,只要我們勇敢地在崎嶇的山路上跋涉,我們便終有一天能夠攀登上生命的高峰。生命像一條河——上游是童年,宛如美麗的小溪,清澈見底,歡歌笑語中奔流向前;中游是壯年,有瀑布有暗礁有曲折也有流暢;下游是老年,歷經歲月的滄桑,回歸大海,有平靜有遼闊有寬容也有博大。
65、一切為天下,建立大慈意,修仁安眾生,是為最吉祥。——《法句經·吉祥品》
66、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67、如果您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您煩惱。因為您自己的內心,您放不下。
68、一切都會過去,我們要有接受一切事物的勇氣。
69、并不是說追求不好,而是因為我們容易盲目追求,卻忽略了生活中每一個真實的"當下"。
70、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孤立地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必須倚賴周圍的環境和人。
71、人生的各種苦難,如生、老、病、死、冤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憂、悲、哀傷……凡此種種身心苦楚,為世人所公認苦難或痛苦者,都包括在一般苦難的苦中。
72、佛曰: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時度此身?
73、四大如壞幻,六塵如空華。自心為佛心,本性即法性。
74、在家之人多諸煩惱,父母妻子恩愛所系,常思財色貪求無厭,得己守護多諸憂慮,流轉六趣違離佛法。
75、你經歷過坎坷,我承受過打擊,生活也不是自己想要的模樣,猝不及防的意外,難以預料的傷害,都會出現在人生中。
76、慈愛是積抵子,亦是積福根苗,試看哪有不慈愛的圣賢;容忍是無量福德,亦是無量福田,試看哪有不容忍的君子。
77、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解釋:一切含有靈性的眾生,從無始直到現在,都被無明所遮蔽,因此迷惑自己的真心,反認自己是物體。
78、如果不能與比我們優秀的人為友,連和我們同一程度的人也找不到時,寧可一個人獨自修行,也不要和愚人相伴一起修行。
79、自樂平生道,煙蘿石洞間,野情多放曠,常伴白云閑。有路不通世,無心孰可攀?石床孤夜坐,圓月上寒山。
80、人生、宇宙是我們當下所面臨的現實問題,但是很多人都茫然不解,所以,必須透過修行、修心來體證真理。
81、我們對一切的逆境感受,要學習以歡喜心來接受,不要因過度敏感,而產生錯誤感受,因而平添了自己的煩惱。
82、天道無常,天道無情,包容萬物,游離其外。無善無惡,無是無非,無恩無怨,無喜無悲。仙道是道,魔道是道,妖道是道,佛本是道。
83、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在你的人生里。
84、擁有不珍惜,失去又挽留,是天生的一對。
85、以精進力,身無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佛語的語錄85條】相關文章:
佛語的語錄38句06-27
經典佛語的語錄30條07-03
常用佛語的語錄39句06-27
簡短的佛語的語錄匯總68句07-01
簡短的佛語的語錄匯編96條07-03
簡短的佛語的語錄集錦40句07-27
【精華】佛語的語錄匯編58句07-29
2023年實用的佛語的語錄46條06-29
經典佛語的語錄大集合55句07-31
佛語人生經典句子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