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詩詞>重陽節古詩
重陽節古詩
更新時間:2023-06-21 20:01:46
  • 相關推薦
重陽節古詩(匯編15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古詩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重陽節古詩,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重陽節古詩1

  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作者介紹】

  王縉(700-781),字夏卿,本太原祁人,后客河中,唐代詩人,尚書右丞王維之弟。少好學,與兄王維,俱以名聞。舉草澤文辭清麗科上第,歷拜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終太子賓客。文筆泉藪,善草隸書,功超薛稷。大歷十年(775年)元載所撰唐贈兵部尚書王忠嗣碑,為其所行書。卒年八十二。王縉遺作不多,散文只有表、碑、冊等體,意義不大,詩作與王維的風格相似,具有一種平淡清新之美。事跡收錄于《金石錄》《唐書本傳》《述書賦注》。

重陽節古詩2

  九日登巴臺

  【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開。

  閑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

  去年重陽日,漂泊湓城隈。

  今歲重陽日,蕭條巴子臺。

  旅鬢尋已白,鄉書久不來。

  臨觴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九日題涂溪

  【唐】白居易

  蕃草席鋪楓葉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賓守,或可重陽更一來。

  九日醉吟【唐】白居易

  有恨頭還白,無情菊自黃。

  一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

  劍匣塵埃滿,籠禽日月長。

  身從漁父笑,門任雀羅張。

  問疾因留客,聽吟偶置觴。

  嘆時論倚伏,懷舊數存亡。

  奈老應無計,治愁或有方。

  無過學王績,唯以醉為鄉。

  閏九月九日獨飲【唐】白居易

  黃花叢畔綠尊前,猶有些些舊管弦。偶遇閏秋重九日,

  東籬獨酌一陶然。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唐】岑參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

  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云。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日登山【唐】李白

  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為無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

  題輿何俊發,遂結城南期。筑土按響山,俯臨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彈霜絲。自作英王胄,斯樂不可窺。

  赤鯉涌琴高,白龜道馮夷。靈仙如仿佛,奠酹遙相知。

  古來登高人,今復幾人在。滄洲違宿諾,明日猶可待。

  連山似驚波,合沓出溟海。揚袂揮四座,酩酊安所知。

  齊歌送清揚,起舞亂參差。賓隨落葉散,帽逐秋風吹。

  別后登此臺,愿言長相思。

重陽節古詩3

  是日驚秋老,相望各一涯。

  離懷消濁酒,愁眼見黃花。

  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

  多蒙千里訊,逐客已無家。

  譯文:

  重陽節這一天突然發現已經到了晚秋時節,不免心驚,你我天各一方,只能遙相矚望。

  離別思念的情懷唯有靠濁酒排遣,憂愁中滿目都是叢生的菊花。

  我且把自己這一腔報國的忠肝義膽留存給蒼天大地,讓故國的'江山見證我斑白的鬢角吧。

  多多承蒙你千里之外的關懷詢問,我是一個亡國之人,如同被放逐一樣,已經無家可歸。

  作者:顧炎武(1613~1682年),明末清初的杰出思想家、愛國學者。初名絳,字寧人,號亭林,曾自署蔣山傭。

重陽節古詩4

  1.落帽臺邊菊半黃,行人惆悵對重陽。 ——李群玉《重陽日上渚宮楊尚書》

  2.驅車先五漏,把菊后重陽。——黃滔《貽張蠙》

  3.重陽寒寺滿秋梧,客在南樓顧老夫。——耿湋《九日·重陽寒寺滿秋梧》

  4.故園新過重陽節,黃菊滿籬應未凋。——劉滄《送李休秀才歸嶺中》

  5.重陽才過便新寒,去歲如今暑尚殘。——楊萬里《晚登凈遠亭二首·重陽才過便新寒》

  6.新樣西風較劣些,重陽還放海棠花。——楊萬里《張子儀太社折送秋日海棠二首·新樣西風較劣些》

  7.重陽風雨不全篇,春草池塘豈滿編。——楊萬里《再和謝朱叔止機宜投贈獎及南海集之句》

  8.菊徑重陽酒,梅花雪后天。——方岳《山居十首·其六》

  9.滿城風雨近重陽,城腳誰家菊自黃。——方岳《九日道中凄然憶潘邠老之句》

  10.逢高欲飲重陽酒,山菊今朝未有花。——張籍《重陽日至峽道》

  11.江湖晚歲勤行李,風雨重陽倒接羅。——方岳《病中酬王尉》

  12.重陽風雨何堪別,只和名章當贈言。——方岳《次韻滕和叔投贈·白發相過各暮年》

  13.重陽過后開無害,只恐先生不賦詩。——范成大《重陽不見菊二絕·冷蕊蕭疏蝶懶飛》

  14.留得典刑傳菊圃,別篘新酒待重陽。——范成大《王正之提刑見和茉莉小詩甚工·南花宜夏不禁涼》

  15.一夜西風開瘦蕾,兩年海南伴重陽。——楊萬里《九日中軍送白菊》

  16.三逕雖荒菊尚存,重陽想見露花繁。——趙蕃《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三逕雖荒菊尚存》

  17.忽忽重陽今一月,菊花數朵見城根。——趙蕃《招在伯》

  18.恰則今年重九日,也無黃菊兩三枝。——楊萬里《重九日雨仍,菊花未開,用轆轤體》

  19.三年客里兩重九,去年卻得登高友。——楊萬里《九日落莫憶同施少才集長沙》

  20.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重陽節古詩5

  九日寄行簡【唐】白居易

  摘得菊花攜得酒,繞村騎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處登高望梓州?

  九日【唐】楊衡

  黃菊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九日【唐】李群玉

  年年羞見菊花開,十度悲秋上楚臺。半嶺殘陽銜樹落,一行斜雁向人來。

  行云永絕襄王夢,野水偏傷宋玉懷。絲管闌珊歸客盡,黃昏獨自詠詩回。

  九日言懷【唐】令狐楚

  二九即重陽,天清野菊黃。近來逢此日,多是在他鄉。

  晚色霞千片,秋聲雁一行。不能高處望,恐斷老人腸。

重陽節古詩6

  鴻北去,日西匿。——劉克莊《賀新郎·九日》

  追往事,去無跡。——劉克莊《賀新郎·九日》

  歸雁橫秋,倦客思家。——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諸君才絕世,獨步許誰強。——妙信《九日酬諸子》

  愁不肯、與詩平。——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陽》

  握手經年別,驚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諸子》

  紅萸佩、空對酒。——潘希白《大有·九日》

  鴻鵠歸何處,長天空落霞。——趙時春《原州九日》

  時節是重陽,菊花牽恨長。——徐燦《菩薩蠻·秋閨》

  白頭太守真愚甚,滿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一年佳節過西廂。——吳文英《浪淘沙·九日從吳見山覓酒》

  思親堂上茱初插,憶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賦》

  初見雁,已聞砧。——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鳳城歌管有新音。——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倒照秦眉天鏡古。——吳文英《蝶戀花·九日和吳見山韻》

  艱難薄俗猶多事,漂泊南冠愧此身。——王遜《西夏重陽》

  綺羅叢里勝登臨。——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正長安亂葉,萬家砧杵。——周密《掃花游·九日懷歸》

  愿樽前長敘弟兄情,如金玉。——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瑯瑯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橋邊。——張可久《風入松·九日》

  萬里秋光客興賒,同人九日惜年華。——沈輅《九日登高臺寺》

  風雨滿城,何幸兩重陽之近。——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西風潑眼山如畫,有黃花休恨無錢。——張可久《風入松·九日》

  更有三仁忠與孝,高名千古出人頭。——姜塘《摘星樓九日登臨》

  白池青草古鹽州,倚嘯高城豁望眸。——王瓊《九日登花馬池城》

  統豺虎,御邊幅,號令明,軍威肅。——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絕塞平川開塹壘,排空斥堠揚旗旌。——王瓊《九日登長城關樓》

  賡歌圣人作,海內同休明。——李泌《奉和圣制重陽賜會聊示所懷》

  可惜重陽,不把黃花與。——吳文英《蝶戀花·九日和吳見山韻》

  香醪欲醉茱萸節,壯志還為出塞歌。——石茂華《九月九日登長城關》

  風光政要人酬酢。——戴復古《醉落魄·九日吳勝之運使黃鶴山登高》

  牢裹烏紗,一任西風作。——戴復古《醉落魄·九日吳勝之運使黃鶴山登高》

  又是過重陽,臺榭登臨處,茱萸香墜。——李煜《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天文見成象,帝念資勤恤。——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

  欲賦歸來,莫是淵明錯。——戴復古《醉落魄·九日吳勝之運使黃鶴山登高》

  炮羔備豐膳,集鳳調鳴律。——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

  探道得玄珠,齋心居特室。——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

  薄劣廁英豪,歡娛忘衰疾。——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

  霜風漸欲作重陽,熠熠溪邊野菊香。——蘇軾《捕蝗至浮云嶺山行疲苶有懷子由弟二首·其二》

重陽節古詩7

  原文:

  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見碧水丹山,黃蘆苦竹。頭上盡教添白發,鬢邊不可無黃菊。愿樽前長敘弟兄情,如金玉。

  統豺虎,御邊幅,號令明,軍威肅。中心愿,平虜保民安國。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奸邪目。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賞析

  群雄“開懷痛飲”之時,宋江顯然想得遠些。先強調弟兄情分再是為眾人的前程的憂慮和思考。重陽節飲酒賞菊。宋江在這時候吟出“降詔”,“招安”自然為英雄們的悲劇打下了伏筆。宋江將時光催人老的'恐慌,輕松消解進了佳節帶來的神清氣爽,這是一種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上片:很高興遇到了重陽節,酒宴上...

  作者介紹

  宋江

  宋江是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梁山一百單八將之首,人稱“孝義黑三郎”、“及時雨”、“呼保義”。原本是鄆城縣押司,后加入梁山,在托塔天王晁蓋陣亡后成為梁山的首領,極力主張接受朝廷的招安,并在被招安后率領梁山兄弟們先后攻打遼國以及田虎、王慶和方臘率領的起義軍,回朝后不久被奸臣高俅等人用毒酒害死。宋江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歷史上他是北宋宣和年間農民起義軍的首領,后來投降宋朝。

重陽節古詩8

  1. 年年歲歲登高節,歡事旋成空。——晏幾道《武陵春·九日黃花如有意》

  2. 九日黃花如有意,依舊滿珍叢。——晏幾道《武陵春·九日黃花如有意》

  3. 愧君相憶東籬下,擬廢重陽一日齋。——白居易《酬皇甫郎中對新菊花見憶》

  4. 重陽過后開無害,只恐先生不賦詩。——范成大《重陽不見菊二絕·冷蕊蕭疏蝶懶飛》

  5. 留得典刑傳菊圃,別篘新酒待重陽。——范成大《王正之提刑見和茉莉小詩甚工·南花宜夏不禁涼》

  6. 蜜房歲晚能多少,酒盞重陽自不供。——王安石《詠菊二首·院落秋深數菊叢》

  7. 重陽已過君休恨,留取金英晚節看。——宋祁《重陽不見菊·蜀地秋高未擬寒》

  8. 九月重陽還又到。東籬菊放金錢小。——歐陽修《漁家傲·九月重陽還又到》

  9. 可憐秋,一簾疏雨暗西樓。黃花零落重陽后,減盡風流。——張養浩《雙調·殿前歡·對菊自嘆可》

  10.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黃。——張可久《滿庭芳·客中九日》

  11. 愁又愁,樓上樓,九月九。——張可久《南呂·四塊玉·客中九日落》

  12. 留,共登思遠樓。重陽后,菊花風雨秋。——張可久《金字經·春懷瘦影孤》

  13. 試登高先做重陽,籬落黃花,虀臼橙香。——張可久《雙調·折桂個》

  14. 節是重陽卻斗寒。可堪風雨累尋歡。——李之儀《鷓鴣天·節是重陽卻斗寒》

  15. 閑居寥落生高興,無事風塵獨不歸。——韋應物《閑居寄端及重陽》

  16. 但將酩酊酬佳節,更把茱萸仔細看。——黃庭堅《鷓鴣天·重九日集句》

  17. 茱萸菊蕊年年事,十日還將九日看。——黃庭堅《鷓鴣天·萬事令人心骨寒》

  18. 長來逢九日,難與菊花別。 ——李端《九日贈司空文明》

  19. 細雨雙林暮,重陽九日寒。——李端《酬晉侍御見寄》

  20. 九日泣黃花,三秋悲白露。 ——李端《冬夜與故友聚送吉校書》

  21. 萬里鶯花不相見,登高一望淚沾巾。——賈至《巴陵寄李二戶部、張十四禮部》

重陽節古詩9

  1.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

  2.登高時節殃雞犬,乞巧風流狎女牛。——陳著《重五有感》

  3.病思漸輕重九近,又將烏帽插黃花。——陸游《自詠·宦游疇昔偏天涯》

  4.重陽臥看登高侶,滿把茱萸只自愁。——陸游《秋夜·老覺人間歲月遒》

  5.登高此去無多日,扶病重來又過秋。——陸游《九月初作·碧海仙蓬感舊游》

  6.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李白《憶秦娥》

  7.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8.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宋無名氏《行香子·天與秋光》

  9.重陽佳辰可虛辱,橙香蟹肥家釀熟。——陳造《招鄭良佐》

  10.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寂莫東籬濕露華》

  11.重陽雖過黃花少,尚有遲來玉雪團。——范成大《閶門戲調行客》

  12.歲歲青罇常有酒,年年黃菊未逢花。——張嵲《九日三首·登高未用懷郪縣》

  13.今朝乃重九,萬木猶故碧。——張嵲《九日三首·夏衣著體輕》

  14.去年登高作重九,黃菊未開新酒熟。——張嵲《秋暑》

  15.重陽已過菊言開,情多不學年光老。——邵雍《秋日飲后晚歸》

  16.今歲重陽日,憑欄氣候遲。——邵雍《重九日登石閣三首·今歲重陽日》

  17.菊花未服重陽過,如待君來泛巨觥。——邵雍《和李審言龍圖行次龍門見寄》

  18.今歲重陽經閏早,金蕊粲繁枝。——曹勛《武陵春·今歲重陽經閏早》

  19.萸津菊潤齋醅熟,共助重陽辟惡杯。——宋祁《重陽前二日喜雨答泗州郭從事·雨洗淮天旱始摧》

  20.臥病高秋留海浦,明日重陽更風雨。——胡銓《送菊》

重陽節古詩10

  唐代詩人

  杜甫的《九日》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

  竹葉于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

  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

  賞析

  此詩是大歷二年(767)重九日杜甫在夔州登高之作。詩人聯系兩年來客寓夔州的現實,抒寫自己九月九日重陽登高的感慨,思想境界和藝術造詣,都遠在一般登高篇什之上。

  首聯表現了詩人濃烈的生活情趣。詩人在客中,重陽到來,一時興致勃發,抱病登臺,獨酌杯酒,欣賞九秋佳色。詩人酷好飲酒、熱愛生活的情態,便在詩行中活現。

  頷聯詩筆頓轉。重九飲酒賞菊,本是古代高士的傳統,可是詩人因病戒酒,雖“抱病”登臺,卻“無分”飲酒,遂也無心賞菊。于是詩人向菊花發號施令起來:“菊花從此不須開”!這一帶著較強烈主觀情緒的詩句,妙趣神來,好像有些任性,恰好證明詩人既喜飲酒,又愛賞菊。而詩人的任性使氣,顯然是他艱難困苦的`生活遭遇使然。這一聯,杜甫巧妙地使用借對(亦即沈德潛所謂“真假對”),借“竹葉青”酒的“竹葉”二字與“菊花”相對,“蕭散不為繩墨所窘”(《詩人玉屑》),被稱為杜律的創格。菊花雖是實景,“竹葉”卻非真物,然而由于字面工整貼切,特別顯得新鮮別致,全聯遂成為歷來傳誦的名句。

  頸聯進一步寫詩人矚目遐思,因景傷情,牽動了萬千愁緒。詩人獨身飄泊異地,日落時分聽到一聲聲黑猿的啼哭,不免淚下沾裳。霜天秋晚,白雁南來,更容易觸發詩人思親懷鄉的感情。詩中用他鄉和故園的物候作對照,很自然地透露了詩人內心的隱秘:原來他對酒停杯,對花輟賞,并不只是由于病肺,更是因為鄉愁撩人啊!

  尾聯以佳節思親作結,遙憐弟妹,寄托飄零寥落之感。上句由雁來想起了弟妹音信茫然;下句哀嘆自己身遭戰亂,衰老多病。詩人一邊詛咒“干戈”象逼命似的接連發生,一邊惋惜歲月不停地催人走向死亡,對造成生活悲劇的根源──“干戈”,發泄出更多的不滿情緒。這正是詩人傷時憂國的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

  此詩由因病戒酒,對花發慨,黑猿哀啼,白雁南來,引出思念故鄉,憶想弟妹的情懷,進而表現遭逢戰亂,衰老催人的感傷。結尾將詩的主題升華:詩人登高,不僅僅是思親,更多的是傷時,正所謂“杜陵有句皆憂國”。此詩全篇皆對,語言自然流轉,蒼勁有力,既有氣勢,更見性情。句句講詩律卻不著痕跡,很象在寫散文;直接發議論而結合形象,毫不感到枯燥。寫景、敘事又能與詩人的憂思關合很緊。筆端蓄聚感情,主人公呼之欲出,頗能顯示出杜甫夔州時期七律詩的悲壯風格。

重陽節古詩11

  重陽節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唐 黃巢《不第后賦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

  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

  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 白居易《詠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唐 孟浩然《過故人莊》

  重陽節詩詞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 元稹《菊花》

  行至菊花潭,

  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

  雞犬空在家。

  ——唐 孟浩然《尋菊花潭主人不遇》

  滿園花菊郁金黃,

  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

  白頭翁入少年場。

  ——唐 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為憶長安爛熳開,

  我今移爾滿庭栽。

  紅蘭莫笑青青色,

  曾向龍山泛酒來。

  ——唐 韋莊《庭前菊》

  重陽節

  馬穿山徑菊初黃,

  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籟,

  數峰無語立斜陽。

  ——宋 王禹偁《村行》

  土花能白又能紅,

  晚節猶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上老,

  不隨黃葉舞秋風。

  ——宋 朱淑真《菊花》

  進又無能追又難,

  宦途跼蹐不堪看。

  吾家頗有東籬菊,

  歸去秋風耐歲寒。

  ——清 鄭板橋《畫菊與某官留別》

重陽節古詩12

  九日

  耿湋

  重陽寒寺滿秋梧,客在南樓顧老夫。

  步蹇強登游藻井,發稀那更插茱萸。

  橫空過雨千峰出,大野新霜萬葉枯。

  更望尊中菊花酒,殷勤能得幾回沽。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解琬

  瑞塔臨初地,金輿幸上方。

  空邊有清凈,覺處無馨香。

  雨霽微塵斂,風秋定水涼。

  茲辰采仙菊,薦壽慶重陽。

  重陽山居

  司空圖

  此身逃難入鄉關,八度重陽在舊山。

  籬菊亂來成爛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隨歷日三分盡,醉伴浮生一片閑。

  滿目秋光還似鏡,殷勤為我照衰顏。

  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嚴維

  上客南臺至,重陽此會文。

  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陽曛。

  務簡人同醉,溪閑鳥自群。

  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參軍。

  踏莎行

  辛棄疾

  夜月樓臺,

  秋香院宇。

  笑吟吟地人來去。

  是誰秋到便凄涼,

  當年宋玉悲如許。

  隨分杯盤,

  等閑歌舞。

  問他有甚堪悲處。

  思量卻也有悲時,

  重陽節近多風雨。

  瑞鷓鴣

  葛立方

  井梧葉葉秋風晚。

  東籬點點金錢滿。

  開急為重陽。

  日烘深院香。

  幽姿無眾草。

  莫恨生非早。

  嚼蕊傍池臺。

  壽公桑落杯。

  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蘇軾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

  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若為梧酬,但把清尊斷送秋。

  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九日次韻王鞏

  蘇軾

  我醉欲眠君罷休,已教従事到青州。

  鬢霜饒我三千丈,詩律輸君一百籌。

  聞道郎君閉東閣,且容老子上南樓。

  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九日黃樓作

  蘇軾

  去年重陽不可說,南城夜半千漚發。

  水穿城下作雷鳴,泥滿城頭飛雨滑。

  黃花白酒無人問,日暮歸來洗靴襪。

  豈知還復有今年,把盞對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紅粉陋,終勝泥中事鍬鍤{校本作“千柄鍤”}。

  黃樓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殺。

  朝來白露{校本作“霧”}如細雨,南山不見千尋剎。

  樓前便作海茫茫,樓下空聞櫓鴉軋。

  薄寒中人老可畏,熱酒澆腸氣先壓。

  煙消日出見漁村,遠水鱗鱗山齾齾。

  詩人猛士雜龍虎,(坐客三十余人,多知名之士。)楚舞吳歌亂鵝鴨。

  一杯相屬君勿辭,此境何殊泛清霅。

  九日齊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陽日即事

  唐·趙嘏

  病酒堅辭綺席春,菊花空伴水邊身。

  由來舉止非閑雅,不是龍山落帽人。

  《奉和圣制重陽日即事》

  唐 武元衡

  玉燭降寒露,我皇歌古風。

  重陽德澤展,萬國歡娛同。

  綺陌擁行騎,香塵凝曉空。

  神都自藹藹,佳氣助蔥蔥。

  律呂陰陽暢,景光天地通。

  徒然被鴻霈,無以報玄功。

  奉和圣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

  唐 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慚弱質。幸逢良宴會,況是清秋日。

  遠岫對壺觴,澄瀾映簪紱。炮羔備豐膳,集鳳調鳴律。

  薄劣廁英豪,歡娛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雙鳧出。

  沙岸菊開花,霜枝果垂實。天文見成象,帝念資勤恤。

  探道得玄珠,齋心居特室。豈如橫汾唱,其事徒驕逸。

  《重陽日寄上饒李明府》

  唐 劉商

  重陽秋雁未銜蘆,始覺他鄉節候殊。

  旅館但知聞蟋蟀,郵童不解獻茱萸。

  陶潛何處登高醉,倦客停橈一事無。

  來歲公田多種黍,莫教黃菊笑楊朱。

  《重陽夜旅懷》

  唐 鄭谷

  強插黃花三兩枝,還圖一醉浸愁眉。

  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悵多于未醉時。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 白居易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李都尉重陽日得蘇屬國書

  唐 白行簡

  降虜意何如,窮荒九月初。三秋異鄉節,一紙故人書。

  對酒情無極,開緘思有余。感時空寂寞,懷舊幾躊躇。

  雁盡平沙迥,煙銷大漠虛。登臺南望處,掩淚對雙魚。

  《喜王駕小儀重陽相訪》

  唐 司空圖

  白菊初開臥內明,聞君相訪病身輕。

  樽前且撥傷心事,溪上還隨覓句行。

  幽鶴傍人疑舊識,殘蟬向日噪新晴。

  擬將寂寞同留住,且勸康時立大名。

  《丁巳重陽》

  唐 司空圖

  重陽未到已登臨,探得黃花且獨斟。

  客舍喜逢連日雨,家山似響隔河砧。

  亂來已失耕桑計,病后休論濟活心。

  自賀逢時能自棄,歸鞭唯拍馬韉吟。

重陽節古詩13

  九日登巴臺

  【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開。

  閑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

  去年重陽日,漂泊湓城隈。

  今歲重陽日,蕭條巴子臺。

  旅鬢尋已白,鄉書久不來。

  臨觴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九日醉吟

  【唐】白居易

  有恨頭還白,無情菊自黃。

  一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

  劍匣塵埃滿,籠禽日月長。

  身從漁父笑,門任雀羅張。

  問疾因留客,聽吟偶置觴。

  嘆時論倚伏,懷舊數存亡。

  奈老應無計,治愁或有方。

  無過學王績,唯以醉為鄉。

  重陽山居

  唐·司空圖

  此身逃難入鄉關,八度重陽在舊山。籬菊亂來成爛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隨歷日三分盡,醉伴浮生一片閑。滿目秋光還似鏡,殷勤為我照衰顏。

  陽日寄浙東諸從事

  唐·李郢

  野人多病門長掩,荒圃重陽菊自開。愁里又聞清笛怨,望中難見白衣來。

  元瑜正及從軍樂,甯戚誰憐叩角哀。紅旆紛紛碧江暮,知君醉下望鄉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唐】李乂

  涌塔臨玄地,高層瞰紫微。

  鳴鑾陪帝出,攀橑翊天飛。

  慶洽重陽壽,文含列象輝。

  小臣叨載筆,欣此傾巍巍。

  《九月九日》

  【唐】李治

  端居臨玉扆,初律啟金商。

  鳳闕澄秋色,龍闈引夕涼。

  野凈山氣斂,林疏風露長。

  砌蘭虧半影,巖桂發全香。

  滿蓋荷凋翠,圓花菊散黃。

  揮鞭爭電烈,飛羽亂星光。

  柳空穿石碎,弦虛側月張。

  怯猿啼落岫,驚雁斷分行。

  斜輪低夕景,歸旆擁通莊。

  《九月九日劉十八東堂集》

  【唐】李頎

  風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

  菊花辟惡酒,湯餅茱萸香。

  云入授衣假,風吹閑宇涼。

  主人盡歡意,林景晝微茫。

  清切晚砧動,東西歸鳥行。

  淹留悵為別,日醉秋云光。

  《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秋登萬山寄張五》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九日

  唐·李群玉

  年年羞見菊花開,十度悲秋上楚臺。半嶺殘陽銜樹落,一行斜雁向人來。

  行云永絕襄王夢,野水偏傷宋玉懷。絲管闌珊歸客盡,黃昏獨自詠詩回。

重陽節古詩14

  1. 滿庭黃菊籬邊拆,兩朵芙蓉鏡里開。——魚玄機《重陽阻雨》

  2.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3. 古寺頻來僧盡老,重陽欲近蟹爭肥。——顧璘《登清涼寺后西塞山亭》

  4. 重陽無雨慰農家,我亦閑行野水涯。——邵寶《九日與諸生適南野》

  5. 謝公秋思渺天涯,蠟屐登高為菊花。——令狐楚《奉和嚴司空重陽日同崔常侍崔郎及諸公登龍山落帽臺佳宴》

  6. 萬里鶯花不相見,登高一望淚沾巾。——賈至《巴陵寄李二戶部、張十四禮部》

  7. 舊游山路。落在秋陰最深處。風雨重陽。無蝶無花更斷腸。 ——劉辰翁《減字木蘭花·甲午九日午山作》

  8. 老去悲秋人轉瘦,更異鄉重九。——趙長卿《醉花陰·老去悲秋人轉瘦》

  9. 九日重陽節,開門有菊花。——王勃《九日》

  10.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杜甫《九日》

  11. 浪說閑居愛重九,黃花應笑白頭翁。——黃庭堅《戲答王子予送凌風菊二首·病來孤負鸕鶿杓》

  12. 屈指重陽能幾許,夜來寒露已為霜。——郭印《秋日即事八首·籬邊準擬嗅清香》

  13. 楓葉露痕,荻花風色,人言今日重陽。——王之道《望海潮·寶山煙霽》

  14. 楓葉蘆花漸有霜,客中高會又重陽。——盧龍云《九日江樓眺望二首·其一》

  15. 寒食梨花發,重陽菊蕊披。——胡寅《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鮮不嗜酒》

  16.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何景明《九日同馬君卿任宏器登高》

  17. 九日風高斗笠斜,籬頭對酌酒頻賒。——唐寅《菊花圖·九日風高斗笠斜》

  18.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

  19.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20. 又是過重陽,臺榭登臨處,茱萸香墜。——李煜《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21. 出豫乘秋節,登高陟梵宮。——趙彥昭《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制》

  22. 清明節日頒新火,蠟炬星飛下九天。 ——和凝《宮詞百首》

  23.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4. 登高復送遠,惆悵洞庭秋。——劉長卿《重陽日鄂城樓送屈突司直》

重陽節古詩15

  1. 思親堂上茱初插,憶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賦》

  2. 對菊難逢元亮酒,登樓愧乏仲宣才。——秋瑾《九日感賦》

  3. 舊知山里絕氛埃,登高日暮心悠哉。——王績《北山》

  4. 相思只傍花邊立,盡日吟君詠菊詩。——白居易《禁中九日對菊花酒憶元九》

  5. 登高復送遠,惆悵洞庭秋。——劉長卿《重陽日鄂城樓送屈突司直》

  6. 重九仍重歲漸闌,強開病眼更登攀。——司空圖《歌者十二首》

  7. 尉佗城下兩重陽,白酒黃雞意自長。——蘇轍《閏九月重九與父老小飲四絕·尉佗城下兩重陽》

  8. 家人欲釀重陽酒,香麴甘泉家自有。——蘇轍《釀重陽酒·家人欲釀重陽酒》

  9. 重陽試新釀,謂子當不速。——蘇轍《次韻王鞏見贈》

  10. 九日郊原望,平野遍霜威。——王勃《九日懷封元寂》

  11. 九月九日時,菊花空滿手。中心竊自思,儻有人送否。——王維《偶然作六首》

  12. 芍藥和金鼎,茱萸插玳筵。——王維《奉和圣制重陽節宰臣及群官上壽應制》

  13. 歲歲登高,年年落帽,物華依舊。——蘇軾《醉蓬萊·重九上君猷》

  14. 且餐山色飲湖光。 共挽朱轓留半日,強揉青蕊作重陽。不知明日為誰黃。——蘇軾《浣溪沙·九月九日二首》

  15.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盧照鄰《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16.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盧照鄰《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17. 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辛棄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帶湖篆岡小酌》

  18. 旦夕是重陽,菊有黃花蕊。只怕又登高,未飲心先醉。——辛棄疾《生查子·和夏中玉》

  19. 謝公秋思渺天涯,蠟屐登高為菊花。——令狐楚《奉和嚴司空重陽日同崔常侍崔郎及諸公登龍山落帽臺佳宴》

  20. 良時佳節成辜負,舊日歡場半是苔。——秋瑾《九日感賦》

  21. 只愁風雨重陽,思君不見令人老。——辛棄疾《水龍吟·只愁風雨重陽》

【重陽節古詩】相關文章:

重陽節的古詩06-13

重陽節古詩06-13

關于重陽節古詩04-01

與重陽節有關的古詩04-01

有關重陽節的古詩06-13

關于重陽節的古詩06-15

重陽節的古詩【推薦】06-20

重陽節的古詩【薦】06-20

重陽節的古詩【精】06-20

重陽節的古詩【熱門】06-20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中文字幕欧美aⅴ字幕 | 亚洲AV日韩AV高清在线播放 | 亚洲系列一区A久久 | 真实强奷在线中文 | 日本人妖一区二区久久网 | 日韩亚洲欧美在线 |